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的正能量范式范文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的正能量范式范文

时间:2022-09-12 03:38:00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的正能量范式

关键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正能量;价值导向

一、时代的呼声

后现代主义崇尚大众化,反对精英化。近年来,平凡英雄更受人关注,例如2018年上映的《西虹市首富》、2019上映的《人间喜剧》等都证明了中国市场和观众对“平凡英雄”类电影的需求。但是这类“平凡英雄”是假想式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渴望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巅峰,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解构。此类电影缺乏社会关怀,虽然有一定的票房但是缺乏现实意义,而且此类电影也呈现一种下滑趋势,如2019年3月底上映的《人间喜剧》,并没有像之前的喜剧片一样大卖,反而是同时间段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获得较为不错的好评和票房。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正在蓬勃生长,敢于批判,大胆暴露社会问题,受到了观众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尤其是2018年以来,现实主义题材“火力全开”,不仅注重电影的艺术性,也注重对现实的观照,这些电影通常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触及现实,引发观众共鸣。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①。而现在普通百姓看电影不再仅仅是出于娱乐的需求,还包含了对个人社会生活情感的诉求,这就需要创作者们将视线对准普通百姓,把握时机,紧跟社会时代要求,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失孤》《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每一部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虽然话题很沉重,但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只有直面这些问题,才能看到问题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作者未能在观众和主人公之间接上一根纽带,那么我们就会坐在影片之外,感觉不到任何东西。”②《失孤》聚焦的是“社会打拐”,《红海行动》聚焦“侨民人身安全”问题,《我不是药神》聚焦“就医”问题,《狗十三》聚焦的是“中国式教育”,这些电影都取得了一定的口碑与票房,这些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有一种“参与感”,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钟惦棐曾说过,“电影不坚持现实主义,就一定会脱离群众”,“现实主义是中国电影唯一的康庄大道”。不管是从市场还是学者的建议看,反映时代的呼声是人民和时代的要求。

二、媒介的再现

媒介再现更重要的是真实感,过于艺术性或商业性都会导致真实感丧失,从而使观众兴致缺失。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真实和现象的电影也越来越受到观众和市场的好评。从诞生之初到现在都离不开“对现实的复制”,只是其“复制”内涵发生了变化。刚开始是对生活的完全复制,单纯地记录生活,以对抗时间的流逝。而当下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需要注意的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其中也包含了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思,应是现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才能创造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近年来,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厚积薄发,给观众带来许多心灵上的冲击与感动。《我不是药神》聚焦真实事件“陆勇案”,《失孤》来源于真实事件“郭刚堂”的故事,《无名之辈》讲述小人物的挣扎与悲欢离合,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媒介再现的不仅是生活,还有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观众想知道的是,在当下的刀锋上活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今天做一回人到底又意义何在?”③人生有百态,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观众通过电影可以体验他人的不一样的生活。《我不是药神》中,观众在病友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可贵,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亲情、友情、爱情,而忽视了程勇一伙人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失孤》中的雷泽宽、曾帅,一个失去了儿子,一个从小被拐卖,雷泽宽在路上奔波了15年,曾帅从没放弃寻找亲生父母。影片故意淡化了失去亲人的苦痛,让新的亲情重新生根发芽。这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情感给观众带来内心的感动,以积极健康的现实主义关怀陪伴观众走出影院。

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范式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由于中国的电影产业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制约性,选择好的题材就显得至为重要。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不管是虚构的故事还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故事大都需要聚焦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潮流。首先,人民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有大量的故事值得发掘;其次,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易吸引大众的目光;最后,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符合中国当前的发展趋势。故事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又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一定的文学改编,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期待,也实现了现实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叫好不叫座”的现实主义题材往往注重影片的艺术性,虽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二次创作,但是现实性往往具有抽象性,难以引起一般观众的情感共鸣。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电影如《我不是药神》,直接引起了国家领导层面的注意,推动相关措施加快落到实处。

(二)把握时代主流认知艺术自有内在的目的,应该是在具体感性形象中显现普遍性的真实。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艺术就是由于金钱和世俗荣誉而变衰老的,虽然批判的是为了利益的作家和出版商,但电影也是如此。娱乐性只是电影特性的一部分,以情感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众,向观众传达正确的观念,引导观众追求真善美,才是艺术的核心内涵。《我不是药神》正是将真善美寓于故事情节与人物的选择之中。“正能量”的故事不一定是大团圆式的、开心结尾的,但一定是积极的、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我们认识到,理想主义和悲观主义是经验的两个极端,生活很少完全充满阳光和草莓,也并非全是厄运和惨痛,它二者兼有。”④这就需要电影创作者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并且给予观众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塑造平凡英雄形象“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⑤《我不是药神》以程勇这个人物为故事核心展开,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程勇已经摆脱了这些超越了自身,达到了黑格尔所说的“自在自为的自由”。与真实故事中的陆勇不同,《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没有患病,更加凸显了人物的伟大和自我奉献的精神,更能打动观众。他不仅获得了病友的认可,甚至获得了前妻弟弟的认可,而他的身份是一位警察,这说明“人物弧光”此时已经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人物本性中弧光的不断变化使程勇的平凡英雄形象更加吸引观众,这些转变最终使得程勇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代表意义,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也满足了他们内心对于成为英雄的渴望。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作为普通人坚持了别人无法坚持的事情。《失孤》中,雷泽宽从孩子弄丢的一刹那,一直都在路上寻找,从未放弃。他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孩子,他成为了自己的英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路上,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也给丢失孩子的家庭送去勇气和力量。有些人可能找了两三年以后就放弃了,就像曾帅的父母,但是雷泽宽没有。虽然这只是一个主人公在寻找孩子的路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剧情没有太大的起伏,但正是这些可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才最能触动观众。

(四)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是电影对现实生活的观照,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社会热点问题不仅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也是国家政府所关注的,创作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矛盾,例如近年来的“医患关系”“校园霸凌”“女性人身安全”等都是值得注意的。根据社会热点问题改编的电影更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因为都是观众自身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更能引起共鸣。《我不是药神》中的白血病奶奶说:“谁家还没有个病人,你就能保证这一辈子不生病么?”这句话触动了无数的观众。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逐渐回归频频引发社会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成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的重要素材。

四、结语

电影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渠道和途径,而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尤其反映出一个时代对现实的无奈和呐喊。但是在进行文学性改编和创作的时候要注意,影片中不仅要传播正能量,遵循现实主义的特性,按照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描写,再现客观事物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以现实关怀为己任,敢于揭露与批判,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将真善美巧妙地融入故事与人物行动中,最终达到潜移默化地感动观众,引发社会思考的效果,从而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现实主义作品。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周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2.王一川.当前中国现实主义范式及其三重景观———以新世纪以来电影为例[J].社会科学,2012(12):165-173.

3.饶曙光,张卫,李道新,皇甫宜川,田源.电影照进现实———现实主义电影的态度与精神[J].当代电影,2018(10):14-25.

4.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热议作批示[EB/OL].2018-07-18.

作者: 周珊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

被举报文档标题: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的正能量范式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dyczlw/74139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