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科技下的电影创作趋势分析范文

高科技下的电影创作趋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11 10:45:32

高科技下的电影创作趋势分析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比拟的。从电影的发明来看,它的发明是在光、电、化学等现代科技的支持下,通过众多电影先驱者的实验,经历了漫长的科技积累才得以诞生。从发展来看,它的发展更加说明了科技的主导作用,它所经历的每一次艺术创新都可以归结到电影技术进步所提供的物质支持。电影声音和电影色彩丰富了电影艺术创作的手段,具有划时代的美学意义,但要把它们展现在银幕上却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电影科技的进步总是发生在这样两个领域,一是影像,二是声音。其中影像呈现的技术革新相较于声音来说更加频繁、深入,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更大。直至今日,电影风格的变化也主要体现在电影的影像领域,而在声音方面却少很多。虽然尚不能说影像比声音更加重要,但可以明确的是,在科技的主导下,电影影像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具有更大的挖掘潜能;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电影影像会坚守其本体的地位,并得到不断强化。本文结合近年中国电影的创作现状,着重从影像创作的角度入手,论证电影影像的本体地位,并对创作趋势做出分析。

一、现状:高科技下的中国电影影像创作特征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我国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主张娱乐化消费,习惯于各种违反常规的视觉表达方式,痴迷于电影高科技所制造的视听奇观和视听真实感,而这些需求更主要是通过电影影像来完成的。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求助于高科技。在高科技的语境下,大量的中国电影呈现出影像的奇观化,影像真实感被强化,形式新奇等特点。

(一)影像奇观化影像奇观化不等同于所谓的“奇观电影”,奇观化只是用于描述某部电影在影像上的视觉特点,指明那种更加具有视觉力量的画面风格。并且,笔者认为,追求影像奇观化并不是当下观众的新需求,在照相和电影诞生的早期,人们就已领略了这个高科技的视觉魔力。早在一百多年前,电影先驱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埃就已经给观众制造了视觉奇观,只不过那些奇观今日已习惯而已。市场提供了需求,技术提供了支持,中国电影越来越强调影像的视觉魅力。在好莱坞“重磅炸弹”的裹挟下,中国式大片基本复制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方式和营销策略。除了明星和宣传等元素与电影影像无关之外,高投入、大场面、极富吸引力的视听形象等,都是电影高科技的直接结果。而这些大片出现的时期正是中国电影技术向数字化转变的时期。中国式大片是电影奇观化的最集中体现的影片样式,其中以《英雄》《十面埋伏》《夜宴》和《无极》等动作片类型为代表。这些影片中的“大场面”特别突显了电影奇观化的特征。电影《英雄》更希望观众去观赏画面而不是故事,它的故事其实就是用来串联那几场动作场面。对此,导演张艺谋的解释是,一部电影讲故事怎么也讲不过电视剧;回忆起一部电影能想起的往往是那几个精彩的画面,故事倒不记得了。其实,他的意思就是在强调电影奇观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中国“大片”往往被观众贴上“烂片”的标签,原因主要是叙事性薄弱,奇观化场景过度渲染。但是,深入研究也许还有其可取性。如果把这些奇观化场景删去,故事虽然一样讲得通,但这种电影却失去了其影像的视觉魅力,恐怕观看的人数也会减少。视听形象是电影的血肉,如果剔去电影的血肉,只剩下故事的骨架,电影的表现力自然薄弱。据记载,韩国一家电影院就曾经把《音乐之声》的歌舞场景删去而照常放映,笔者相信,现在的任何一家电影院都不会再这样做。所以,电影的奇观化是当下及今后电影创作的必然选择,奇观化不是电影失败的罪魁祸首,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者如何使用它。因此,更多的影片会把电影影像制作得更加自然,不论在大场面上、小场景及具体细节上。《唐山大地震》采用了MotionControl和IMAX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地震场面的呈现能力自不必说,在小细节的制作上也很真实自然,如在影片开场,成群的蜻蜓在飞舞,既强调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又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灾难。而这些技术更多是为大银幕的影像质量服务。电影创作中的奇观化现象会长期存在下去,只不过会逐渐采用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电影必须呈现自身的优势和独特性,彻底发挥其他媒介不具备的长处。电影的长处首先就是电影对奇观化场景的呈现能力,只有如此,电影才能与其他艺术形式竞争。通俗地讲就是,电影给观众的,其他媒介给不了,否则观众又何必要花钱买票到影院观看。所以,中国电影不能放弃电影的奇观化,相反,我们做的还不够好。

(二)影像真实感电影奇观的呈现依赖于声像的高保真。而电影奇观又诉诸观众感官,形成真实感甚至超真实感。什么是超真实感?就是观众会感觉特别真实,这里往往指的是电影影像的真实感。在电影高科技的支持下,中国主流电影一直在真实感上大做文章,并且会继续下去。美国电影的制胜利器之一就是电影的真实感,一些电影会把角色的毛发和皮肤都制作得清晰可见,一些场景也极富质感。美国电影的高科技把中国观众的观赏需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在国内的大部分主流电影开始重视电影的真实感,以吸引观众。比如,《集结号》启用了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的特技班底,影片采用了韩国电影爆破技术,展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比如,《唐山大地震》对地震场面的制作,传统的地震场面一般是通过抖动摄影机的方式拍摄获得,让演员在平地上摇晃表演,后期把镜头剪得很短。现在的中国观众能感受到这种场面的虚假,并且,在大银幕上,这种虚假会更加明显。而《唐山大地震》的地震场景非常真实,因为它是通过“把景搭在整块能震动的装置上”多次重拍获得的。可见,影像的真实感是电影真实感的物质基础,并决定着最终的银幕效果。同样,3D技术也是观众对电影真实感要求的体现,也是电影奇观化趋势的一部分。3D电影的浸泡式观赏无疑增强了电影接受的真实感。3D技术成就了《阿凡达》,《阿凡达》带热了3D电影,其3D技术的高度完美使得这个并不年轻的技术复苏,并焕发活力。在《阿凡达》等电影的影响下,已开拍或完成的与3D技术有关的中国电影已不下几十部,如《唐吉可德》《苏乞儿》等,连《唐山大地震》在部分影院也转成3D的格式放映。立体电影的复活或许跟潮流有关,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迎合观众日益增强的对真实感的需求。

(三)故事简单而形式新奇近年来,中国受欢迎的电影大多是在高科技的包装下传达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并且很多故事直接就取材于现成的素材,观众可以更专心地观赏画面。比如,《英雄》故事取材于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夜宴》取材于《王子复仇记》这个西方戏剧经典故事。整个电影被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牵引,人物鲜明、节奏明快。观众不必在叙事上分散精力,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电影影像的欣赏上。在电影创作中,故事很重要,讲故事的形式更加重要。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必须是一种新奇的方式。这个新奇的形式体现在结构、剪辑、场面调度、声音等电影的艺术手段中,其中影像的创作具有突出地位。比如,电影《英雄》的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它是多重视角的叙事结构,更重要的是它拥有足以让国内观众惊叹的影像感染力;电影《唐山大地震》被一些观众诟病,被戏称为“高科技包装的电视剧”,笔者认为其原因之一是该片的影像更多的为故事服务,按照剧本文字一一图解,完全没有电影影像的独立自主地位,即通常讲的“只要把故事拍下来就行了”。反观国内外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是在完成故事的基本任务时,又具有自身的艺术魅力,而这个魅力是通过创造性的影像来完成的。如《公民凯恩》中从室外雪地里玩耍的不知情的小凯恩,随凯恩生母移动到室内的长镜头,这个场景完全可以放弃长镜头改用其他摄影方法,且不影响故事发展,但影片的心理和诗意却恐怕难以保证,而这些艺术效果却完全是通过摄影师格雷格•托兰所营造的创造性影像获得的。

二、趋势:技术、形式与影像

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体现在电影影像、电影声音和叙事等几方面,电影无论怎么发展,这个原理都是不变的。电影技术并不属于电影艺术的要素,但它给艺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艺术和技术的互动中,电影艺术的发展会一如既往地体现在电影形式的革新上,这个形式更多地体现在电影影像上,这一点已通过世界电影的发展得到证明,也会在未来电影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一)技术引导风格如前所述,技术毕竟只是电影的物质基础和表达的手段。技术是为电影创作服务的,影片质量最终取决于是谁在使用它。新技术可能会带来一时的轰动,但它是否有生命力还需要电影创作者不断挖掘电影影像的视觉潜能。诚然,电影技术不能包办一切,正如电影的任何一个艺术要素都不能一样。优秀的电影需要各个艺术要素完美合作,但对电影影像和声音来说,要想开创新的视听形式,还不得不从技术入手。比如,没有镜头镀膜和高感光胶片,大景深镜头就无法实现;没有便携式摄影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无法出现。所以,电影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电影技术革新的历史。技术引导风格,它是插在电影人艺术梦想上的那对翅膀。未来的电影人的艺术创造会更多地挖掘电影技术的艺术潜能,未来电影风格的变化会更多来自于由于电影技术的革新而带来的视听新体验。3D电影《阿凡达》的成功可以说是技术的盛宴,该片的视听魅力主要归功于3D技术的运用,即影片充分挖掘了技术的表现潜力。请注意,当全球在模仿3D的时候,詹姆斯•卡麦隆的新计划是什么?他近日公开提出“每秒48格电影”方法,即采用每秒48格的摄影速度拍摄电影。目前已有彼得•杰克逊公布了其采用“每秒48格”拍摄的电影片段。可见,电影技术的潜能是巨大的,它引导着电影的视听风格。电影高科技必然带来电影风格的变化。比如,数字设备使长镜头成为便利,它可以突破原来的胶片拍摄在时间上的限制,因为胶片总有一定的长度。《俄罗斯方舟》片长96分钟,用一个镜头完成,因为它是通过数字高清拍摄的,它直接拍摄在硬盘上。没有数字技术,这是不可能完成的。现在的“无缝剪辑”技术可以把多个运动镜头合成一个,也造成长镜头的感觉。同样,动作捕捉技术对未来电影场面调度也有影响,数字剪辑平台使得快速剪辑和分割银幕更加便利,多机位拍摄也更加便捷。这些势必带来中国电影在类型、成本和风格的多样化。如前所述,谈论电影影像的意义并不意味着只能谈论大制作,强调电影影像本体的意义和投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它同样适用于中小成本电影。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在类型、题材的多样化上有所发展,而其中影像的独立地位日益凸显。在应用高科技的初期,中国电影总是把它用在动作片和灾难片上,类型单一。动作片有《英雄》《十面埋伏》等,灾难片有《紧急迫降》《冲天飞豹》等。近年来,中国“大片”时代逐渐淡出,中小成本影片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它们在成本控制之下会更合理地使用高科技,会把奇观化场面更好地融合进整个影片。《疯狂的赛车》中,李法拉家的爆炸长镜头,创作人员制作了一条引爆炸点的特殊轨道,后期再把演员合成进爆炸的画面里,再加一些火焰和渲染。这是传统特技和数字技术的结合,而这些都是在营造独特的影像世界。所以,我们谈论电影技术并不必然意味着只有3D电影,电影技术体现在电影创作的各个方面,这往往更为重要,却容易被忽视。如数字中间片等后期设备、数字摄影机、新型照明器具的发明等。谈论电影技术并不意味着技术主义,不能片面夸大技术的地位,也不能片面排斥技术。相反,应特别重视电影技术的作用,毕竟电影技术在我国还十分薄弱。

(二)电影形式和电影影像的强化在高科技语境下谈论电影影像创作并不意味着影像只能为电影大片的大场面服务。电影影像的大场面只是某些电影类型的特征,电影影像的强调应体现在电影的每个具体的镜头中,只有把每个电影镜头拍摄地极具电影感才是电影发展的长久之道,虽然不重视影像的电影可能也会得到观众的喜欢,但把影像拍摄地更加电影化会更好。因此,在笔者看来,电影《失恋33天》的票房成功并不是电影的胜利,更多意义上是观众情感的因素。该片的市场定位十分准确,抓住观众情感的脉动,虽然没有出色的影像营造,还是获得了票房的成功。但是,笔者认为,不能用票房的高低来衡量电影的艺术品质,因为电影票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试想,如果该片能在摄影影像上增强更多的电影化特征,更有意识地发挥电影影像的视觉潜力,那么,该片会更受欢迎,既有商业的成功,又有艺术的品质。况且,在笔者看来,如《失恋33天》这类放弃艺术追求而着力于市场营销的电影制作是艺术上的短视行为和急功近利的表现,它可能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对电影的长远发展来说不亚于一剂慢性毒药。所以,它的成功不可复制,即在成熟的电影体系下不具有积极正面的借鉴意义。同年稍晚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票房虽然不是最成功的,但对于中国电影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片突破了中国大片的惯常模式,除着力做好叙事外,影片充分发挥了电影的艺术手段,尤其在影像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在场景选择、色彩设计、光线营造和影调构成等各个方面都力求做到极致。在展现玻璃被击碎这一瞬间时,用了1600格的高速摄影镜头来拍摄,用被枪弹击碎从而飞溅出的五彩玻璃碎片来象征战争的残忍。虽然本片在艺术上还有诸多不足,但影片的创作者给中国电影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那就是电影的呈现必须采用电影化的手段,这才是电影创作的根本。

三、结语

作为电影研究者,我们不能从电影票房的成功来对电影的发展做出判断,更不能根据电影票房而抹杀电影艺术的长远发展,我们更应站在电影发展的高度发掘电影背后的意义,否则,最终受害的还是电影艺术本身。电影技术应回归到其应有的地位,不能因为一些不太成功的尝试就抹杀其基础地位,因为这样既不符合电影的发展历史,也不利于中国电影长远发展。在电影技术的主导下,电影不仅在影像的奇观化和真实性上更加强化,而且在视觉的电影化上会更加精益求精,更加自觉地呈现影像的电影化特征,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会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未来。笔者相信,这是中国电影的要求,也是世界电影的趋势。

作者:方红峰 单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科技下的电影创作趋势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dyczlw/68370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