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视纪录片的困境与突围范文

电视纪录片的困境与突围范文

时间:2022-05-31 03:11:23

电视纪录片的困境与突围

[内容提要]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直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类型,近年来,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热播,又掀起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热潮。但是,繁荣背后类型单一、资金匮乏、人才奇缺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结合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探讨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历程;困境;策略;大数据;市场化

“电视纪录片是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记录现实社会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1】。作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主力军,中国电视纪录片因真实性、纪实性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等代表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热播,又掀起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热潮。但是,透过热潮,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电视纪录片所面临的困境。本文结合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探讨一下中国纪录片所面临的困境与突围策略。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放了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开启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伟大历程。中国电视纪录片是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登上历史舞台的,并且一直深受国家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1977)为政治化电视纪录片阶段。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说教性非常严重,种类、表现形式等都相对单一。代表作品有《访问亚非14国》、《欢乐的新疆》、《三口大锅闹革命》、《大庆在阔步前进》等。第二阶段(1977-1992)为人文化电视纪录片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一时期纪录片创作思想有所改变,摒弃了说教式的纪录片模式,更加注重纪实性的创作风格,电视同期声也成为了纪录片的中心。创作人员的创作思想更加突出,从政治转向了人文方向。选题的种类也变得丰富多彩。人文大众气息浓重,出现了多样纪录片共存的局面。“该阶段的这些行为,基本上表现为一种群体的共同行为”【2】。到了90年代,纪录片进入了第三阶段(1992-1998)——平民化纪录片阶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聚焦于普通的大众百姓,种类更是丰富多彩。大多数创作者注重平民化,小人物的生活出现在纪录片里,所拍摄的事件更加真实。同时,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纪录片对事件、人物的真实状态拍摄更加细致。

纪录片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为社会化电视纪录片阶段。随着中国化趋向国际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可谓是“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崇高美”【3】。无论是创作的主题、内容、风格、类型、样式,都是多元化发展的。同时,DV的出现更让纪录片走向了大众化。纪录片的创作者更加有话语权,创作空间更是百花齐放。国家也加强了对纪录片创作的扶持力度,2010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在要求大力繁荣国产纪录片创作生产的同时,也明确表示要加强和改进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新气象。《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留住手艺》等一大批精品纪录片涌现。从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中国电视纪录片作为“真实地纪录现实生活,时间的、历史的沉淀,原汁原味的作品”【4】,它的发展与国家政治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第二,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越来越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纪录片的多样化是其重要体现之一。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设备的进步,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拍摄设备越来越普及,人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是大导演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

二、中国电视纪录片面临的困境

进入社会化电视纪录片阶段,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可谓生机勃勃:《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成为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改变了公众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认知;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覆盖人口已达6.5亿,每日相对固定收看人口从开播之初的2700万增加到4200万,平均收视份额达到0.44,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85%,广告营业额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这繁荣背后所面临的困境:第一,类型的单一,跟风现象严重。中国电视创作的跟风现象由来已久,一部作品、一个栏目的热播,都会引来疯狂地跟风。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就引发了中国荧屏“美食纪录片大战”,《行走的餐桌》、《味道》、《中国美食探秘》……这种跟风带来的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类型单一、创新停滞。在创作的内容上,选题过于边缘化,题材单一,纪录片所传达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而且里面的内容也不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表现形式上,单一的长镜头拍摄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拍摄。自从《望长城》拍摄以来,仿佛长镜头、跟拍的运用似乎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之后的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就简单的去模仿,使得节目的质量每况愈下,剪辑、画面的流畅性等都达不到国际水准。第二,各方投资热情不高,投拍资金匮乏。因为相对于其他影视节目,纪录片制作周期长,人力物力投资较大,收视率偏低,市场占有率低,拍摄和制作的费用支出较高,很难收回成本,导致电视台和民间媒体的拍摄热情不高,使得我国纪录片很难达到国际水平,很难走出国门。第三,专业型团队的严重匮乏。我国现阶段严重缺乏具有国际化和专业化的纪录片人才。纪录片创作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团队,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想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那么不只是需要有会纪录片拍摄的人才,更需要的是一个懂运营,懂市场,懂国际,懂专业,懂策划的专业性团队来打造,而不仅仅是在国内凭一个人的力量去完成,闭门造车的结局就是失败。

三、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看到繁华背后的困境,更重要地是想到应对策略,推动中国电视纪录片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结合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国家、经济、科技等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第一,运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受众的需求。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时候,我们对于电视电影受众数据的分析少之又少,对于观众的调查研究,想要知道观众的诉求,就仅仅限于纸质的调查统计和各个电视台的收视率统计。到后来,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个电视节目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根据大数据的指导纪录片的拍摄,加上新媒体的营销,大数据能够更具体更细致的反映节目口碑,与网民形成良好的互动,更加清楚观众的诉求。

第二,实施政府引导,加大政策资金支持。虽然电视纪录片相对故事片投入产出比较低、各方投入热情不高,但是,电视纪录片在我国文化传媒领域有着显著的地位,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考究的表达方式,体现着国家在某个时期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有着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因此,对于纪录片的创作,政府的扶持和引导非常重要。除了政策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的扶持了。纪录片尤其是大型精品纪录片的拍摄,大部分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例如,由英国BBC、探索频道和法国电视集团以及CCTV-9共同打造的自然题材的纪录片《非洲》,其耗资800万英镑,历时四年,跨越27个国家,拍摄2000多小时的素材。

第三,借助新媒体的营销,树立品牌形象。一部纪录片制作之前,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前期宣传;拍摄之后的发行,更需要为其做广告营销,与之前的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吸引观众眼球,能够使之更快地占有市场。新媒体对于纪录片的关注,使得纪录片的传播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新媒体促进了纪录片营销手段的多样化。

第四,提高产业化水平,全面与市场接轨。提高纪录片的产业化水平是纪录片发展的核心。国外的纪录电影大部分是通过院线发行上映,但国内只有少数的纪录片电影能够上映。2010年,我国有13部纪录片在主流院线上映,无一通过票房收回成本,成绩最好的《复兴之路》收获票房200万元,《海上传奇》和《外滩佚事》仅有50至60万元,已算成绩突出。但是到了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其中纪录片《五月天诺亚方舟》,在这一整年的时间里就放映了3.93万场,而全年的票房是2106万元。而《舌尖上的中国2》更是表现突出,它的产业链相对于其他的纪录片更加完整,通过新媒体播出权、冠名、跨界营销、衍生产品开发等方式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五,制定人才养成计划,培养青年人才。面对纪录片人才缺乏的现状,各方均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培养纪录片创作人才。一方面通过专业院校、影视机构等加强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另一方面要广开渠道,提供平台,帮助一批有一定拍摄经验、基础的纪录片爱好者实现纪录片梦。其次,除了创作人才,纪录片相关人才的培养也要列入计划。如纪录片制片、营销、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对于纪录片进入良性循环、阔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聂欣如:《纪录片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作者:韩华立 刘华 单位:日照广播电视台

被举报文档标题:电视纪录片的困境与突围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dsdylw/6944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