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视访谈类节目时代化范文

电视访谈类节目时代化范文

时间:2022-08-08 03:28:04

电视访谈类节目时代化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在美国承接广播谈话而兴起,数十年来长盛不衰。值得强调的是美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单纯的“说”,而是注重各种手段并用———也就是说,“制作人们一开始就将一部分谈话节目当作娱乐节目来制作,予以传达信息、提供分析的新闻谈话、心理谈话并行不悖。”于是,其他国家也开始了纷纷效仿。娱乐谈话与新闻谈话节目一样,可以分为以人物为中心和以谈话为中心两类。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围绕人物组织话题而后者则根据话题选择谈话人;根据不同的收视诉求,娱乐谈话可分为搞笑、煽情、猎奇三种。语言,是工具、载体,更是文化符号。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开端,语言便成为了书写文化的风向标。至此,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思想、新风尚的载体,以一种全新的角色诠释着符号的力量。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可以分成欲望的语言,工具的语言和智慧的语言三个层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历程也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凤凰卫视在2002年推出了由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这档节目,节目创办之初,定位在追溯建国以来的风云人物。节目的主题词叫做“说出你的故事”,这个主题词的设置充分的考虑到了中国人的内敛、深沉。因为所选择的访谈嘉宾的特殊性,《鲁豫有约》在2005年以前所走的节目基调是追溯以往,怀旧过去为主,辅以必要的煽情。而在2005年以后,随着节目嘉宾类型的转换,录制现场观众的设置,节目的煽情性以及猎奇性占了很大的比重。品味着怀旧,感受着猎奇,带领观众一起走进鲁豫和她带给我们的或美丽或忧伤的天下故事。

一、话题的设置与处理

《鲁豫有约》这档谈话类节目的选题是消耗性的不可再生资源。聚焦三四十年代的人物、倾听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感受着风云迭起中的时代变迁,所以从节目创立之初到2005年改版之前,整档节目只有36分钟,嘉宾们通常有30分钟在讲述着“”之前的风光,而只有几分钟讲述一下“”之后的生活状态。这一阶段的《鲁豫有约》,话题通常围绕着“怀旧”来展开。在问题的设置与回答中编者是在有意识的让观众们每周一次的和主持人一起安静的回顾中国的昨天,让大家直观的了解中国曾经还有过这样的一段历史,知青的回忆、红色语录、全民观看样板戏、知识分子没有自尊的牛马般的生活等等。这是我们在《今夜有暴风雪》以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无法看到的真实和惨烈。例如,在《乱云飞,仍从容———杨春霞》这一期节目当中,鲁豫的采访对象是曾经在现代样板戏《杜鹃山》中扮演“柯湘”的著名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鲁豫在开场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春霞大姐,您还记得演柯湘的年龄是二十几?”一个简短的提问,把嘉宾以及观众带回了《杜鹃山》的时代,也确定了这一期访谈的基调。还有在《样板走样以后———童祥苓》这一期中,鲁豫邀请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着。鲁豫的在节目开始便问到童老:“还会想起以前在舞台上那个日子吗?”同样的把所有观者和嘉宾带回到了四十年前那个有些痴狂的年代。此时的《鲁豫有约》更像是一场微型的答记者问现场,只不过记者只有一个,而问题的风格倾向于怀旧。而在2005年以后,改版后的节目因其采访的人群的不同,对问题的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走出画面的人体模特》这一期中,鲁豫的采访对象是在一些我们所熟知的美术画作里走出的人体模特。于是,鲁豫第一句话是:“人体模特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神秘的职业。今天的三位嘉宾,他们愿意走进我们的节目,我很高兴也特别感动。”而她对嘉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相信如果我要是不介绍她是做什么工作的话,可能有很多人猜出来,她在这一坐就一动不动的,而且那个姿态就已经摆好了。这已经是一种职业习惯了。”而在《拉拉的故事》这一期节目中,鲁豫采访的是一群女同性恋者,她的第一个问题是:“她们的生活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今天几位朋友非常真诚,很勇敢地愿意把她们的内心跟我们分享。我希望我们能够以同样的善意同样的真诚来回应她们来迎接她们。”可见,从最初的设问到如今的引入性导问,《鲁豫有约》随着节目风格的转变,话题的设置和处理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的《鲁豫有约》更像一个小型的新闻会,只不过的信息有些单一而且庸常。

二、嘉宾的选择

话题的设置和处理与嘉宾的选择始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甚至会出现多次互动。在这种互动之中,一个话题、尤其是如何处理这一话题,以及要选择什么样的嘉宾、让嘉宾谈什么不谈什么,常常要经过多次微调。并非任何一个人都适合当谈话类的嘉宾。当主持人等要素是一个定数的时候,嘉宾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期节目的成败。《鲁豫有约》在最初几年里,嘉宾的选择是走着“精英化”的路线。从陈香梅、杨春霞、童祥苓到郎平、王军霞、刘松林再到梅志、刘诗昆、廖静文。鲁豫用她极富亲和力的语言和富有追思意味的设问,带领着观众们走近名人世界,感受平凡的生活。有时,我们的眼中因为看到了动乱的残害而湿润;有时,我们的心中会被一种对祖国、对爱人那种忠贞而感动;有时,我们的灵魂还会被一种坚守的精神所震颤。从成名的舞台走入了生活的舞台,观众们看到的是真实而又现实的人生境遇。但是,面对着访谈对象的不断穷尽,既定的、想找的人越来越少。面对着精英文化的不断退步,鲁豫和她的团队也渐渐的不再坚守着最初的阵地。可以说,改版前的《鲁豫有约》更像是一本中国话了的《时代周刊》,讲述中国特定时代下,特定人物的特定生活。从2005年,节目进行了改版,正在一步一步地离开了老一点的观众,培养新的观众群。在嘉宾的选择上,也开始转向了大众化路线。明星不再是访谈的目标,而是意在挖掘出普通的、有故事的目标人群。当然,2010年后,节目给随时代的气息更为浓烈,网络、媒体中热议的人物会在较快的时间内虽然这个节目的主题词“说出你的故事”没有变,但是这一时期的故事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未必要凄凄惨惨,可以没有沉重感和历史感。于是我们看到了“我为整容狂———访谈人造美女”,“走出画面的人体模特———做人体模特的一群男人和女人”,“临终关怀医院———李伟和他的北京松堂医院”,还有“拉拉的故事———访女同性恋者”等等,这样更加靠近我们普通大众生活的人群。他们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的坐着他们想做的事情。《鲁豫有约》发现了他们,并且把他们的故事讲述了出来。此时的《鲁豫有约》与当年的《东方之子》极为相似,意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三、气氛的营造以及谈话的方式

最初,《鲁豫有约》因为采访对象的高端化,节目的现场通常或是一个空的场地、或是房间,在当中设置两张椅子,主持人和嘉宾面对面的坐着,有问有答式的倾谈。有时在谈话的场地陈列出几幅与采访嘉宾有关的海报、画片或是报纸等等,不设置观众。谈话的气氛安静而和谐,甚至有些冷清。这样的方式类似于水均益的《高端访问》,只不过采访者不那么“高端”,双方用的语言也不那么国际化。随着改版之后取材的多元化,节目的样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变成了大型的演播室和一只长条沙发。主持人与嘉宾依然是坐在一起相互谈论着本期的话题。在演播室里更适宜讲一些平常人生中的庸常琐事,这样便更加容易满足观者的“八卦”心理。这样的气氛更有助于谈话,同时把上百个观众请到现场,通常每一期的观众都是所请嘉宾的粉丝、或是对本期谈论的话题感兴趣。于是,在讲述与倾听中,嘉宾和观众都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场上的气氛互动性极强,类似于一个微型的“展销会”。

四、表演元素

首先,从主持人的服装和化妆来入手。通常,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的服装比较随意,得体就可以了。在《鲁豫有约》中,陈鲁豫的服装几乎每一期都不同,因为其身材瘦小,所以在着装上常常选择的是流行而时尚的风格。如果你想知道今年服装的流行元素,那么就不妨看一看陈鲁豫的服饰变化。另外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陈鲁豫的招牌发型。从2002年做《鲁豫有约》至今,几乎没有较大的改动,经常是颜色上有变化。一张懂得耐心倾听的笑脸,梳着学生气十足的齐耳发型,还有那一声声爽朗的大笑,陪之以引领流行时尚的着装,《鲁豫有约》用它的静心、机警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欣赏。我们仿佛想起了若干年以前由靳羽西女士主持的《世界各地》。《鲁豫有约》的制片人樊庆元先生曾经这样说道:“我跟鲁豫合作也五年了,她是一个天生的主持人,特别可贵的一点就是会倾听,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话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静静听着。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听讲者。她曾经说过,访问一个人,要读一米厚的书和材料。因此,她会让你觉得她是一个对手,一个朋友,一个知道你真相的人。这时,你谈话欲望特别强烈,你想说出她不知道的东西想纠正她某些对你的看法,就会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鲁豫的主持风格是亲和的,不会有意的制造陷阱让对方说出隐私,也不会有意的刁难采访者,令其难堪。从精英到大众、从冷清到热闹,节目风格始终在循序着“诉说与倾听”。不可否认,谈话类节目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节目模式的单一化,情节设置的规定化。《鲁豫有约》的改版也正是此类节目生存空间的狭小所造成的必然,更是此类节目走向时代化、网络化的一种趋势。

被举报文档标题:电视访谈类节目时代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dsdylw/60807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