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视电影建党献礼综述范文

电视电影建党献礼综述范文

时间:2022-07-08 05:50:58

电视电影建党献礼综述

2011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电影频道特别组织了一个庆祝建党90周年优秀作品献礼月,在黄金时段联播了27部优秀作品,其中有红色经典老故事片《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铁道游击队》、《刘胡兰》、《烈火中永生》、《大转折——鏖战鲁西南》、《大转折——挺进大别山》、《开天辟地》、《走出西柏坡》;有根据凤阳县小冈村第一书记沈浩事迹改编的新人物传记片《第一书记》;还有专题片《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影片推介典礼》、《2011中国•西柏坡红色电影周开幕文艺晚会》《、〈杨善州〉首映庆典》和纪录片《中国三峡》;以及为建党90周年特别制作的11部电视电影献礼片,如《一号档案守护者》、《台城1923》、《生死密电》,以及《成成烽火系列》前五部《(青春行动》、《投笔从戎》、《沙沟事件》、《青山铁骑》、《营救行动》)和新近完成的三部《共和国名将系列》影片(《惊沙》《、洪学智黑河剿匪》、《杨勇战鲁西》)等等,形成了电影频道献礼节目在出品年代、影片片种、内容题材、风格类型等方面的多元立体交叉式献礼特色。在世界电影史上,“献礼片”是一种特殊的电影创作现象,为中国首创,基本定义是:“以歌颂执政党为目的,走又红又专路线,在纪念期间播映的特殊影视作品。”又红又专是“献礼片”的特殊要求,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与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创作者须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其次是艺术、技术等创作、制作需精湛精良,创作者须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制作团队需要较高的敬业精神和制作能力;最后要求作品须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满足观众对影视节目的娱乐需求,经典如《建国大业》、《建党大业》。这次电影频道精心打造的11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电影献礼片,以全部改编自真实人物事件,以战争、谍战类型包装等特色,较好地把握了“献礼片”原则,成为电影频道庆祝建党90周年献礼月的一大亮点。

一、真实人物事件为原型,多角度开掘

11部电视电影“献礼片”,为清一色的革命历史题材,均改编自真实人物事件,多时空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都市、学校、战场等创建性、开拓性、关键性的历史事件,其卓绝经历第一次与影视艺术交汇,许多故事鲜为人知,如表现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整编制、投笔从戎的《成成烽火系列》,表现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县委、“两个第一”诞生艰辛历程的《台州1923》,表现我党中央文库机密档案管理者惊险岁月的《一号档案守护者》,以及表现秦基伟血战临泽的《惊沙》,洪学智解放前夕剿灭土匪的《洪学智黑河剿匪》等等。其中,《成成烽火系列》(编剧:郎云、刘慧东,导演:周伟,主演:张铎、子义)共十部,献礼期间播出上述五部。该系列改编自山西太原成成中学的辉煌历史。成成中学为北平师范大学留日(太原籍)同学会捐资创办于1924年9月的一所私立中学,取《中庸•自成》中“成己成人”之意为办学宗旨,教师多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校友。建校初期,它就以“自力勤俭,学业精良,注重觉悟,想民为国”而蜚声三晋。20世纪20年代末,学校诞生了第一个中共学生支部,30年代初,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陆续到这所学校任教,逐步掌握校权,使之成为20世纪30年代我党在太原地下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抗战期间,成成中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抗日战争的前线指挥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省工委三大机关进驻成成中学,、刘少奇、邓小平、、彭真、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1937年“七七事变”、民族危亡之际,全校四百余名师生在共产党员刘墉如校长的率领下投笔从戎,同年10月10日,经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批准,成立“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1937年11月5日改编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奔赴战场,被誉为“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1937年12月,全队归属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列编为“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1938年8月,四支队全体成员挺进大青山,配合八路军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1年12月,该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〇师骑兵支队独立营。这是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绝无仅有的学生军,最大的十八九岁,最小的仅十三四岁,其中不少是父子兵、兄弟兵,还有许多学生出身富豪官宦之家。他们没一人回家,没一人流亡,没一人叛变投降。

八年抗战,先后有两百余名师生献出年轻生命,在长长的烈士名单中,有阎焕景、阎焕曜、阎焕春三兄弟分别牺牲于1938年、1939年、1942年的记录。成成中学的抗日事迹,是抗战期间我党在教育、“学运”、“青运”、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原成成中学学生、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的李立功评价:“这种师生从戎、共赴国难的英雄壮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山西历史上,前无古人,独树一帜,感人至深!”《成成烽火系列》就是参照历史史实和成成中学老校友阎百真执笔的《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而成。这位耄耋老人将心声倾注笔端:“我们这些从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幸存下来的老同志,自觉有责任记录下那段光荣的历史。”该系列以十部的篇幅,展现了1937—1945年成成中学师生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峥嵘岁月。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成成中学等单位参与制作,以山西、内蒙为外景地,成成中学的新生以及高二、高三的学生2000人次积极参演。这是一部对先驱充满崇敬之情并包含爱国主义教育之意的烽火岁月青春片,全片荡漾着民族忧患、青春激情、澎湃生命、信念勇气、爱国情怀和壮烈的奉献牺牲。以“学运”、地下党教师爱国宣传、秘密发展学生党员、投笔从戎、大小战役为内容,以暗战、战争为类型包装。影片采用了采访和再现的结构方式,每一部均以健在的成成中学学生李立功、朱治国、阎百真、力群、秦占贵、魏明、张光仪、陈晓等老人的访谈片段为开端,选取点睛话语将人们带入如火如荼的烽火岁月,强化了作品的历史性和真实感。影片片尾曲《青春热血铸辉煌》,是成成中学师生投笔从戎光辉历程的总结提要,旋律、合唱激昂澎湃,歌词字字珠玑,与作品风格主题高度吻合,为作品带来最后的高潮,激荡人心,令人感怀。太原城,晋祠旁,有我成成读书郎。明德明理耀长夜,成己成人写华章。山河破,家国殇,投笔从戎举刀枪。先生学子赴战场,不雪国耻不还乡。走三晋,踏青山,血雨腥风敌猖狂。金戈铁马驱日寇,为国捐躯英名扬。献礼片中三部《共和国名将系列》影片——《惊沙》、《洪学智黑河剿匪》、《杨勇战鲁西》,表现的是我党领导下较重大的军事战役。《共和国名将系列》开发于2001年,2004年《曾克林出关》后确立该系列的正式开发,是电视电影中影响最大、最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系列之一。

《惊沙》(编剧:小滨,导演:安战军,主演:徐僧、国歌)取材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秦基伟部长任西路军侦察科长时的临泽绝地血战。1937年年初,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西路军高台失守,第五军全军覆没,临泽被围,秦基伟临危受命,困守孤城。其率领三百多名西路军后勤战士在零下20度,衣不遮体、粮弹无继的情况下,对抗国民党马家军五个团七千余人的围攻,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守城三日,最终艰难突围。影片以悲壮性战争片的方式展现了这段历史。与其他《共和国名将系列》影片相比《,惊沙》有三大超越:一是制作规模,该片堪称中国电视电影史上的“巨制”,耗资1500万元(电视电影投资鲜有超过300万元的投资),场面宏大,人数众多,战火激烈;二是以战争情节为主,被称为“以战争或战斗场面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传统军事题材电影”,(1)强调视听冲击,以近乎极致的方式表现了西路军临泽战役的惨烈,其血腥和悲壮程度堪比院线大片;三是通过惨烈的战争表达深刻的文化意义和战争观,使观众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人格油然而生崇敬的同时,生发珍惜和平、厌恶战争之心。其被认为“在对战争真实性、残酷性的表现上对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实现了某种超越”。(2)

此外,该片在人物塑造上也值圈点,其以事件牵带人物塑造,将秦基伟坚定的信念、过人的智勇、冷静的性格,以及情感人性等进行较为到位的刻画,更难能可贵的是,该片还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先烈群像。这些人物塑造较好地刻画了西路军特有的悲壮感以及坚守信念求生存等主题表达。《洪学智黑河剿匪》(编剧:肖莫庸、徐宝琦,导演:高峰,主演:张明建、苏丽)取材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在解放前夕剿匪的一段经历。1946年5月,时任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的洪学智临危受命,率领新四军三师特一团来到土匪盘踞的黑龙江黑河一带,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将土匪一网打尽,实现了我国北部边境的全面解放。

《洪学智黑河剿匪》是继《惊沙》之后又一部较高规模的名将“大片”,投资五百五十多万元,外带参演士兵三千余人。该片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相得益彰,在气势、品格、质量上有较强的电影感,且形式不压内容,忠实地为主题和内容服务;二是故事生动细腻丰满,叙事流畅,加上暗战、明战、恶战等类型包装,有较高的观赏性;三是人物塑造真实自然,一位智勇双全、运筹帷幄、有章有法的儒将洪学智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敬佩。土匪一方也塑造到位,影片对其顽固狡猾强悍,以及地形险恶、情况复杂等进行了较好的表现,以此描写了洪学智剿匪过程的苦、恶、难,对主人公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洪学智黑河剿匪》是电视电影《共和国名将系列》的又一优秀范本。

《杨勇战鲁西》(编剧:牛伯承,导演:张新武,主演:孙大川、陶慧)取材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勇抗战时期的一次掩护大部队转移行动。1941年1月,侵华日军七千余人及伪军一万余人对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时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旅长的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担负了阻击敌人、掩护鲁西区党政机关等的突围转移任务,他们采取分散行动、避实击虚、寻机歼敌的战略方针,至2月上旬,共毙伤日伪军七百余人,挫败了日军的“扫荡”企图,成功完成掩护转移任务,巩固了鲁西抗日根据地。负责主要掩护任务的特三营在这次任务中付出了重大牺牲。

影片《杨勇战鲁西》较生动地表现了这段历史。与前两部名将片相比,该片属常规投资,制作相对简陋,创作略显稚嫩生涩,艺术风格较为老套。但由于故事较为生动并有一定传奇性,比如后来成为杨勇妻子的林彬女扮男装入城探密、策反伪军队长等情节,都能较大地满足观众的观赏期待,故在11部献礼片中取得了最高的收视成绩。到目前为止,《共和国名将系列》已形成基本创作模式:集中描写一位将领一生中最辉煌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战役或一次经历。叙事写人互为映衬,以塑造人物为主,注重人物性格挖掘。“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避免“高、大、全”。《共和国名将系列》是电视电影中表现我党军事斗争的重要片种,重在重现我军光辉历史,表现各位名将在对敌斗争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信念、智勇、品格、素质,其片尾出现的名将业绩简介令人心生敬佩,有着特殊的革命历史教育和激励人心的作用。《一号档案守护者》(编剧:张强、吴峥,导演:吴兵,主演:王帅、王卡露娃)取材于早期共产党人陈为人的事迹。20世纪30年代初,在直接领导下,中共中央在上海设立了中央档案库(也称中央文库),负责两万余份中央文件、苏区文件、红军文件和地方文件的搜集和保管工作。这是一批共产党初建期政、军、工、农、团、妇等所有领域的原始档案。在革命处于低潮的1933年,党中央迁往江西瑞金,曾任中共满洲委员会书记的陈为人和妻子被留在上海担任中央文库的保管整理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秘密工作条例》的要求,中央文库管理人要求独址居住、独立活动、单线联系,不参加党的会议、示威游行、撒传单等。对外要以“家庭化”的形式出现,并随时做好转移准备。因此陈为人开设了一家湘绣店,妻子则任小学教员。为减少文件的重量和体积、便于保管和转移,晚上陈为人彻夜工作,将密写在各种小说、报纸上的文件与信函抄录下来,把写在厚纸上的文件转抄到薄纸上,把大字改成小字,剪下文件四边的空白。若一旦出现危情,则“宁可放火烧楼以焚毁文件”。他们多次转移,甚至租住过租界白俄人家。1935年,因负责联络的妻子一度被捕,陈为人与组织中断联系,其为了这批被称为中共早期记忆的“一号档案”的安全,没找工作,没借钱,没找朋友帮忙,在贫病交加中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每天以两餐红薯或山芋粥充饥。为维持老板身份,他住着月租30块银元的“豪宅”,几乎当空了楼上的一切,而楼下依然维持排场,摆着永远不吃的点心。1936年春,陈为人与党取得联系后病情恶化,1937年年初病逝于上海,年仅38岁。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陈为人为革命烈士。陈为人病逝时,妻子强忍悲痛,叮嘱孩子们“千万不要哭”。她担心邻居知道家中死了人来探望,见到家中富丽的外表竟是这副寒酸样,会引起怀疑。党史研究者这样形容陈为人:“他不喊口号,不出风头,隐藏在暗处,是个封得住口,信得过的守门人。”(3)目前这批被称作“比黄金还要贵重的国宝”完好无损地收藏于中国档案馆。

《一号档案守护者》集中讲述了陈为人在病困之中,保管整理“中央文库”直到病逝的过程。故事基本遵循陈为人真实经历,以惊险样式谍战片包装,大量类型元素被使用,如信号、地下党、接头方式、接头暗号、狡猾凶残的敌人,具有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机智周旋等。尤其是陈天平(陈为人在片中的名字)的药瓶作为情节道具得到巧妙利用,较好地完成了引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其人物塑造有一定新意,在影片里,地下党员陈天平一反之前智勇双全无所不能的地下党形象,他总是处在被动中,疾病缠身,四处躲藏,贫病交加,困顿不堪,但即便如此,他坚守职责,最终将档案安全转移。虽然这个人物缺乏神勇的光辉和过人的智谋,故事也缺乏一定的传奇色彩,但一个普普通通、默默奉献、恪守信仰、忠于职守的共产党人形象却一步步树立起来了。《台城1923》(编剧:海桀,导演:张馨,主演:霍亚明、常钺)讲述了中国党建史上“两个第一”——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县委诞生的过程。弓仲韬1916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23年4月,由介绍入党,并派回安平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他先后创建了平民夜校和农民协会,发展青年农民弓凤洲、弓成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3年8月经中央北京区委批准后,与两位党员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简称“台城特支”),接着又召开了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弓仲韬任县委书记。《台城1923》是一部农村党建片,以正剧风格如实地再现了这段过程,其中人物全部使用真名实姓。

《生死密电》(编剧:金舸,导演:毛小睿,主演:赵炳锐、褚颖颖)的故事开始于1943年汪伪政府统治时期,讲述的是我党谍报人员在敌区的惊险斗争。罗飞是秘密谍报培训班的学员,由于内奸,培训班师生全部被捕,罗飞因偶然外出离开驻地,躲过一劫,在围观的人群中他接收到倒在血泊中的老师用手指的密令。之后罗飞单枪匹马与敌人周旋,期间遇到汪伪谍报科主任、主任的情妇、日本女特务、潜入敌人内部的我党卧底人等。最终,罗飞将重要情报发送组织,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该片与前十部作品略有区别,它有我党早期谍报人员事迹的身影,但没有具体的人物事件原型,因此创作充满自由想象。创作者说,为了让影片好看,特别采用了好莱坞类型片套路。故事扑朔迷离,人物关系及人物身份错综复杂,谍中谍,险外险,外加一条情感线,将凄美、惊险、信念、青春奉献等元素融为一体。影片最后,年轻的罗飞奔跑在铁道线,一张年轻稚气的脸照耀着阳光。画外音中,我们知道了他的真名叫林书瀚,1926年生,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牺牲,这位年轻的烈士心中壮丽的向往是希望他的祖国走向平等自由繁荣富强。伴着画外音,画面出现了一幅幅人们安居乐业的图景,这神来之笔让我们走入了烈士的内心和他们的精神世界,理解了他们“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也让这部表现地下党特殊工作、以追求观赏性为目的的作品在主题上又有了一个飞跃。影片人物塑造是一大亮点,主人公罗飞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稚气未脱,谍报战线的一个新兵,但他信仰坚定,聪明机智,忠诚党的事业。作品紧紧围绕罗飞的特点做文章,合情合理地展现了与谍报科主任情妇露西的情感、被假梅郎设套、多次躲过敌人的追捕,想方设法传递情报,还巧做机关消灭敌人等等,演员外部造型和表演到位贴切。该片影像也较有特点,较好地把握了惊险样式谍战片的镜语特色,为营造氛围辅助叙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献礼片播映简况

自2011年6月17日至7月14日,电影频道共播出27部优秀作品,形成电影频道“纪念建党90周年献礼月”,以下是各节目收视率情况。电视电影献礼片表现不俗。总体看,叙事类故事片比专题纪录类节目收视率高,早期经典老片比新片收视率高,电视电影总体比故事片收视率高。故事的魅力是永久的,在电视节目中,叙事类节目一直具有市场优势,如电影、电视剧、电视电影,故许多电视栏目都用巧妙的叙事包装,以“栏目化”“剧”的方式出现,如普法栏目剧等,著名的如“百姓故事”、“大城小事”等。所以在电视市场中,一般专题节目或纪录片均无法获得较高收视率。从电影频道这批献礼片中我们也看到,四部非叙事类作品平均收视率仅为0.456%,总和为1.85%(如下表),仅是《杨勇战鲁西》的业绩。不过,电视节目除了比拼收视率还要比拼社会影响力,四部作品虽然收视率不理想,但这批节目为电影频道独家资源,且及时、新颖、切题,丰富了“电影频道献礼月”,其播出后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频道节目美誉度的提升等价值不可估量,堪称优质资源。献礼月共播出新老故事片12部,收视率总和14.45%,平均收视率1.215%;电视电影11部,收视率总和15.13%,平均收视率1.375%。电视电影略高于故事片。从总表看,新老故事片的收视业绩主要集中在带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历史题材一边,尤其是战争片,见下表:由此得到的启示是,电视节目与影院节目一样,类型化是市场法宝,与影片新旧无关;尊重观众审美情趣,维护观众审美习性。早期中国电影形成的符合主流或传统价值标准,寓教于乐、故事完整、叙事流畅、情节生动、人物鲜活,具有一定的善恶对峙、矛盾冲突、一定的传奇色彩、惊险刺激等特点,最为中国观众所喜爱。电视电影自启动以来,很好地承接了中国电影优秀传统,将一套观众喜闻乐见的类型模式加以运用并推陈出新,所以虽然电视电影没有大场面、大明星和大力的宣传,同样能收到较好的市场回报。

三、电视电影献礼片小结

11部电视电影献礼片,紧扣“建党纪念日”主题,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共产党人在民族危难之际为国家解放民族自由挺身而出,担当重任,殚精竭力,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力挽狂澜的作为;是一批真诚之作,每一部影片都表达着后人对革命先驱的崇敬感佩缅怀之情,正如《成成烽火系列》开篇所言,“谨以此片献给建党90周年,为民族解放和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表现中国共产党业绩、塑造共产党员形象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形成一定规模,几乎涉及各个领域,采用了各种类型风格,而电视电影则能在前人开垦的土地上有新发现并获得新成果,如《成成烽火系列》、《一号档案守护者》、《台城1923》等等,题材难能可贵,充分体现了电视电影一直以来在题材开掘上的功力,也表现了电视电影人开阔的创作视野和艺术理念;这批作品很好地把握了艺术寓教于乐,服务大众、娱乐大众、教化大众的功能。其故事选择和类型包装,充分考虑到电视节目的特性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如故事所具有的揭秘性、传奇性、生动性,以及战争和谍战类型包装,在满足大众观赏需求中,传递着主流价值观和献礼片的重要意义——以革命历史和先辈们的事迹教育、鼓舞、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电视电影献礼片出色地完成了献礼任务,但其中一些作品也因各种原因存有遗憾,如《惊沙》因力求视听效果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西路军的悲壮,在形式上用力较猛,在某些段落忽略了情境的合理性,造成与内容的疏离。《一号档案守护者》和《台城1923》题材难能可贵,揭秘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创作者也倾注了心血,但由于太拘泥原型而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艺术构建,使得前者显得琐碎罗列,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影响了谍战片效果的发挥。后者则因史料不足,缺乏必要的内容填充而显得单薄简陋,加之创作者对这段史实的陌生,使得作品缺乏历史感和真实性。《成成烽火系列》属激情风格,但学子们的血脉卉张、热血澎湃流于表面,缺乏内在力……但瑕不掩瑜,11部电视电影献礼片,充分显示了电视电影制作播出的特性和优势,以短平快的制作方式和大面积覆盖播出,在全国庆祝建党90周年时期,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我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华优秀儿女的身影。

被举报文档标题:电视电影建党献礼综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dsdylw/60571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