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播媒介变革对文化创造的重要性范文

传播媒介变革对文化创造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2-03-30 04:21:54

传播媒介变革对文化创造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字作为人类传播的最基础工具,它离人类的真切生活经验是最近的,但其只能算是完成了人类信息表达的传“达”功能,并未实现传“播”的功能。这个问题,只好由印刷媒介来完成了。尽管古代中国很早就发明了印刷技术,但真正催生人类文化广泛传播的当属古登堡印刷技术。这个阶段对于文学的发展推动是非常关键的。学者王富仁曾高度评价印刷媒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没有现代印刷业的发展,没有从近代以来逐渐繁荣发展起来的报刊杂志,就没有‘五四’文学革新。实际上,现代小品散文的繁荣,现代杂文的产生,诗歌绝对统治地位的丧失,小说地位的提高,中国话剧艺术表演性能的一度弱化与阅读性能的一度加强,莫不与现代报刊杂志这种主要传播媒体的特征息息相关。”

从口语传播至此,传播的“人际”特性也逐渐向“大众”转变。知识经验越来越为更多人所分享,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自由观念得以形成。及至后来,广播和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陆续出现,大众传播的特性日益明显。信息传播的内涵不再停留在时间和空间等传统意义层面,开始渗透到声音和图像的边界,传播符号由单一的文字变成了文字、声音和图像“三位一体”。不过,其仍然没有改变传者和受众不平等的关系,掌握大众媒介话语权力的还是极少数人群。这种情况,到了网络媒介出现才有根本的改变,来势汹涌的网络媒介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不仅改变了传播的时空特性,而且改变了传播诸要素的关系。传播诸要素的改变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当文学作品创作、发表的途径有了不同的选择,当文本创作与解读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当文学批评的范式、精神开始转向,当文学的阅读不再依赖书籍,有了更多阅读工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传播媒介的嬗变正悄悄地、深刻地影响到当代文学的发展。

毋庸置疑,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是波澜壮阔的。一路走来,既有充满胜利豪情的政治书写,也有难以启齿的民间表达。近二十年来,市场经济释放的巨大欲望,自然也成为文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政治激情,还是经济狂热都会成为这个时期文学叙事的重要楔子。影响当代文学创作发展的因素,引发某种文学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在这里,我们仅从传播媒介嬗变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近来,较多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新媒介时代的“80后”文学研究。“80后”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其说是当代文学的发展,不如说是媒介发展的一种特殊现象。换言之,不是文学的内在要求把他们推向了当代文学的舞台中央,而是网络媒介帮助他们制造了“腾飞”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占据畅销书榜的作家不乏“80后”作家,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在图书出版市场上和前辈作家平分秋色了”。暂且不论他们创作的水平如何。与前辈相比,“80后”作家群体创作和成名的时间显然是要更早一些。至少,从网络正式发表和出版市场的结果看是这样的。网络的“零门槛”特性和打破等级权威的天然要求,使得一批年轻人能够在没有文坛名人的“青睐”和“提携”下,不需要经过出版程序的层层审查的前提下,只要获得网民的“欢呼、力顶”就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广为流传。换句话说,媒介“把关人”的缺失,客观上导致了当代文学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年轻化。

1947年,传播学先驱心理学家卢因在一篇题为《人际关系》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信息“把关”(gatekeeping)的概念。顾名思义,卢因意指每个人在传播活动中总是根据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喜好去筛选和过滤信息。卢因的“把关”理论后来经怀特进一步研究后,成为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怀特经过实证研究认定,报纸编辑就是一位把关人。他们每天处理数以百计的信息,但只有极少数信息能够通过他们审核。而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媒介筛选好了,符合媒介意愿的信息。从这个角度上说,受众在信息传播活动中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他们只能被动地接收经过大众媒介选择加工过的信息。而同样地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只有少数作品能够通过大众媒介——如出版社、杂志社或报社编辑的审查,并得到正式发表。因此,在这种大众媒介的环境下,文学创作主体必然是局限于某一个群体,如围绕《小说月报》《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杂志媒介成长了一批重要作家。但在网络媒介的环境下,“没有出版机构的编辑守门,不会遭遇难堪而伤心的持续退稿,资金问题已经不足轻重,怀才不遇的郁闷荡然无存,所有为印刷作品设置的禁区对于网络技术无效。只要自己愿意,一个人可以即刻将所有作品送达公众视域。”

无论是早期的“榕树下”网站,还是现在的“天涯论坛”“起点中文”等网站,都对更多可称之为“网络”的作家开放。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可以不被网络编辑喜欢,也可以不用“文坛前辈”推荐提携,但有一点,必须为广大网民所喜欢。更明确的说就是,他在网上发表的作品的点击率要高。发展到后来,一批受到网民热捧的作品,可直接绕开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层层“把关”,广泛传播并形成一时的阅读热点,然后又反过来引出版社竞相追逐该作品的版权。这不得不说是网络媒介的“功劳”。至少,它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给予没甚名气的作家发表文学作品相对公平的机会。不过,与此相应的是作家身份的改变,他们不再是传统的“文化英雄”,文化传播工作者的称号应该比较合适。由此,当代文学创作主体渐渐地大众化、年轻化。此为一。

其二,创作主题日渐多元化、小众化。在上个世纪,作家们热衷关注宏大的话题——战争与和平、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人性的矛盾、民族(乡土)情感、国民劣根性等话题,自网络媒介迅猛发展以来,人们放佛一下子找到释放各种各样本我欲望的窗口。各种各样的题材,比如反映黑帮吸毒的、盗窃坟墓的,揭秘权力和商业腐败等各类新鲜话题。不可否认,这种欲望想象是真实的,它引发了人性幽暗深处的偷笑。这类题材创作,亦可看成是对某些空洞的道德说教文学的有力反驳。文学创作主题多元化和小众化的原因和整体社会环境,特别是市场经济背景有密切关系。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这么认为,恰恰是网络媒介,而不会是电视或广播媒介促成了文学创作主题的多元化和小众化。因为,只有网络媒介可以实现“点对面传播”向“点对点传播”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不同阅读兴趣的小型人群。

如前述,传统大众媒介时期的受众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点对面传播”的特点已经决定了其无法更人性化地为小范围的受众提供精确的信息。“使用与满足”(usesandgratification)理论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在传播活动中,受众并非总是被动地接受传播主体“摆弄”的,他们有自己明确无误的需要,如果某个大众媒介无法满足他特定的需要,他可以随时“转台”——电视媒介的激烈竞争无疑体现了观众逐渐增强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只不过,电视、杂志等传统大众媒介即便可以稍微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要,但毕竟无法与“点对点传播”的网络媒介同日而语。或者可以这么说,网络媒介让当代文学创作主题多元化、小众化有了坚实的物质技术环境,让已经在大众传播媒介时期开启的创作主题多元化、小众化趋势得以延伸、发展。其三,创作过程实时性、互动性。自“博客写作”兴起以后,一些青年作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尝试“现场直播”——每写完一章节就上传网络供网民阅读。这时候,网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文学的理解,对作家创作的作品加以评点和建议——“这个结局太简单了,换一个”。而作家有可能采纳网民的意见,改变创作的思路。这样一来,一部作品的完成就饱含了作家和网民的“共同心血”。

我们可以假设:对于一些作者而言,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是渴望借助大众媒介工具去了解读者的阅读反馈意见的。如果得到网络读者的“力顶”“叫好”则更加信心百倍地继续创作。而他们这些做法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书稿在面世前还得经过报送选题、编辑校对、出版、发行、销售等一系列的步骤。但网络媒介不同,它的即时性、共时性、无限复制的特性使得作家可以随时透过网络媒介的“窗口”去观察网络读者的意见。对于网络阅读者而言,他们在网上发帖表达意见时也会关注、参考“大众”的意见,起码得保证自己的意见、看法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换句话说,群体压力会让更多不同的意见趋于一致,另一方面,持不同意见的读者会选择沉默。由此,网络上无论是一片“叫好声”抑或“骂声”,其所反馈的阅读意见都不值得太重视。因为批评声音之有效,其根本在于网民个体是理性的、意志独立的。而这一点,笔者恰恰不敢苟同。其实,网络媒介引起文学创作的新趋势,其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不过和以往作家独力完成,保留了作家完整的想象世界的作品不同,这种在网络上随写随贴,“现场直播式”创作的办法,貌似集思广益,实则一场平民欢呼雀跃的“文学大餐”——作家审慎、理性、理想的文学梦想必然受到各种声音的打断。

今天,任何试图回答传播媒介嬗变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影响好坏的判断,都显得过于简单了。我们是如此尴尬——既欢呼媒介进步,信息技术手段更新打破了文学权威,实现了创作者相对平等、民主的关系;赞叹它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的主题,使得文学创作与阅读有了更多的互动。然而,我们又会像一个“偏见”“孤傲”的知识分子,对于网络媒介环境下的当代文学创作日益庸俗化、大众化感到忧心,又情不自禁地希望维护好我们珍稀、高雅的文学传统。

作者:刘荣华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传播媒介变革对文化创造的重要性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