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闻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困境范文

新闻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困境范文

时间:2022-08-12 04:46:19

新闻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困境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模式及困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域外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主要形成了通识教育式、复合导师制、学科会聚式、学科矩阵式等多种模式,而国内新闻传播学主要形成了融合专业式、课程选修式、跨一级学科培养式、跨院系联合培养式、增设跨学科专业方向式等五种常见模式,但也存在院系制管理模式的局限、跨学科师资与团队的欠缺、个性化培养的缺失等问题,只有破除桎梏,组建跨学科团队,并注重对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才有可能破除困局。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跨学科的理论内涵及研究现状

跨学科又称多学科、交叉学科、复杂学科,是对多种学科合作状态的一种统称。Alan等人认为,跨学科是某些个体或团队通过整合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具、相关技术、数据资料等而开展的研究活动。①华勒斯坦认为,偏狭的学科分类使得知识朝向专业化和日益相互分割的方向发展。②托尼•比彻(TonyBecher)也主张实施跨学科战略,以跨越学科的分解实现知识的统一。③跨学科旨在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一种互动和交流。这种学科互动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材料、概念、方法论、认识论、科学话语、研究进路、科研组织方式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互通有无与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在全球化和信息高度融合的今天,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少学者对之进行了探讨。在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方面,唐磊考察了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和进路,发现正是知识生产专门化和知识需求综合化的矛盾推动了早期跨学科研究的发展。④陈艾华、邹晓东和陈婵基于跨学科研究发展的体系构建,认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支持与中微观层面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政策保障等因子,分别发挥着引导和支撑作用。其中,跨学科研究运行机制最为关键。⑤耿益群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对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知识生产能力、资源整合途径、评价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等创新举措进行了探讨。⑥张晓报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基于高校教育教学要素及其组织方式两个维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是单一要素的跨学科,如跨学科专业,也可以是同一要素的跨学科组合,如主辅修。⑦在跨学科的发展进路和模式方面,张炜和邹晓东考察了跨学科发展的进程,认为当前我国大学整体处于由独立学科模式向学科会聚模式过渡的阶段,部分研究型和综合型大学正在从金字塔式的单学科学术组织向矩阵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转型。⑧周叶中、夏义堃、宋朝阳分析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具体包括跨学科导师团队合作指导方式改革、跨学科招生方式改革、跨学科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跨学科奖助体系、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学位授予等。⑨何跃、张伟、郑毅认为,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模式主要包括一级学科培养、跨学科门类培养、研究团队培养模式、个性化培养模式等四种。⑩吕旭峰、范惠明、吴伟对研究生培养中的复合导师制度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复合导师制”是对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双导师制”的发展,由两名以上不同学科的导师组成复合导师团队,其目的是造就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实务型人才,这也是在目前协同创新背景下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内涵。11张晓报认为,我国大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上,需要树立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个人也是组合的思想,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应提升学生在专业级课程选修上的自由度。在推行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困境方面,焦磊、谢安邦认为,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而言,主要障碍在于既有的“学科——院系”框架结构及其制度的限制。13何跃、张伟、郑毅认为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观念上的不重视,制度上的过于规范的培养框架导致体系僵化、导师与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相对安逸。14陈何芳认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面临三重障碍,即组织结构的院系隔离和跨学科学位的欠缺造成的组织障碍;僵化的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构成的制度障碍;以学科分化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学术评议中的“本位主义”造成的资源障碍。解决方案在于,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多元化,成立跨学科专家委员会、信息办公室等机构以提供组织支持,采用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建立相对灵活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提供制度支持,加强校级统筹以促进资源共享、设立跨学科研究发展基金以提供资源支持。15而对于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王建华、程静认为,正是狭义的学科制度更多地演化成了管理功能,强化了学科的独立性与排他性。16吕旭峰、范惠明、吴伟则认为,导师跨学科知识和思维欠缺,以院系为基础的身份制度、科研经费对跨学科支持不足等都限制了我国高校复合导师制度的建设和推进。构建复合导师制度,必须要统筹跨学科师资力量,建设复合导师团队和指导委员会,增强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建立健全遴选、考核与评估、监督制度,使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化。17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张萱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认识误区进行了探析。她认为国内多采用开设跨院系、跨专业的课程,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包括跨学科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跨学科系列课程或课程模块等方式,并存在将跨学科等同于课程多元化,新闻传播学学科地位“去中心”,以及过度追求技术等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18上述研究明确了跨学科的内涵、特征,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型、进路以及困境,为新闻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构成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石。事实上,比起本科生教育,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跨学科特征在研究生培养上体现得更明显,部分研究型和综合型高校正在逐渐打破过去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逐渐采用了矩阵式、会聚式培养模式,如与医学学科联合开设健康传播方向,与计算机学科联合开设数据新闻方向等,深化了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域外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20世纪晚期以来,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及人才培养逐步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各大研究型高校中开展起来。在美国,跨学科研究已经在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开展,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陆续建立,在日本,不少著名大学也在提升跨学科科研能力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在德国,跨学科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总体而言,域外跨学科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通识教育式这种模式一般表现为,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讲座和选修课程完成对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兴趣、技能,甚至价值观的培养。美国爱默里大学举办的鲁斯讲座(LuceSeminar)就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流项目,该项目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在广泛的领域内进行深层次的跨学科对话,以寻求知识的交流和科学探究。杜克大学的FOCUS(聚焦)课程也是一个典型的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该门课程归属于该校通识教育第三类必修课程——小组学习体验(SGLE)中的一门可供选修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上,该课程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要求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对跨学科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课程实施上注重研讨和互动。该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旨在为学生提供跨人文、自然、社会各领域的学习机会,学会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去考虑和对待具体的问题或情景,正确评价不同的价值观,把生活经验和课堂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在公共场合自信地表达主张。19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则为研究生开设了大量的理工科课程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以增强学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中国台湾地区“国立政治大学”传播学院为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鼓励学生多元学习,增加竞争力,自2014年起,该传播学院本科阶段在大一、大二期间不分系招生,实行通识教育培养,大三、大四才分专业。台湾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硕士班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整合跨学科门类的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能力、讯息分析与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与实务结合的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等五种能力。20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所设的资讯学硕士则通过开设多门跨学科课程,如程式类课程、色彩类课程、感觉与知觉心理学课程等实现对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二)复合导师制这种模式一般表现为选派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多名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指导任务。如英国爱丁堡大学就设置了由首席导师、助理导师和联合导师共同组成的复合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则实行由研究生导师及来自不同领域或学科的两至三名其他教师,共同组成复合指导委员会的形式,来帮助研究生及其导师扩展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以及提供相关建议,对导师进行评估也是复合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中国台湾地区也有高校实行复合导师制。2009年,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开设了数位(国内一般叫“数码”)内容硕士学位专业,这是台湾地区第一所融合传播学院与理学院(具体是该校的资讯科学系)的硕士专业。目的“旨在提供数位内容专业学习管道,以建立学生在人文内涵、资讯设计及科技实践的跨领域融合能力,并培育数位内容之创造、设计、企划及系统研发之专业领导人才”。21该专业面向创意传播系及资讯技术系招生,师资主要来源于传播学院和理学院的资讯科学系,实行跨学科双导师制,各研究主题群均由传播系和资讯科学系的教师共同组成,也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导师制。

(三)学科会聚式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一般会设置一个专门负责相关事务的研究中心或项目组,统筹管理参与其中的教师,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跨学科培养。杜克大学是美国第一所设置了副教务长这一职位的高等院校,副教务长专门负责管理跨学科研究活动和相关事务。德国的慕尼黑大学也组建了国际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院,以项目研究为重点进行研究生培养。哈佛大学则成立了多个学科会聚式研究中心,这些跨学科研究中心一般不挂靠到某一学院或系,而是直接对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在资源配置、人员分配等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并通过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有效利用和整合各种实验设备等物质资源,摆脱了传统院系的僵化管理。如该校肯尼迪公共管理学院的“全球环境评估项目”在科学研究、政策研究和国际关系等诸多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之下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尝试对研究结果进行新的解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则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包括专门成立“教师合作校长基金”、提供实践机会、设置开拓创新奖、初级科研补助、合作研究奖、研讨奖和机动性的小补助等激励措施,鼓励跨学科交流、合作及跨学科研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则实施了一个名为CHI(ClusterHiringInitiative,集群聘请计划)的项目。该项目是围绕某一具体的研究思想而形成的研究集群,没有特定的研究中心、研究所或部门,参与集群的教师具有双重甚至多重身份,通过定期会议、合作研究、宣传活动、团体教学等形式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目标在于提升效益,促进跨学科研究。22参与CHI项目的集群教师的日常管理归属于教师所在院系,聘任晋升不占用院系资源,其薪酬来源于学校的资助计划,而当他们的职称评定为终身职位时,学校也承认该教师的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工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等均设置了类似的会聚式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跨学科师资队伍组建以及跨学科科研规训等方式来培养跨学科研究生。23

(四)学科矩阵式这种模式与会聚式类似,也是组建由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参加的相关研究中心或相关项目,但是规模更宏大,涉及的学科更多,目的在于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如日本东京大学的GSFS(TheGraduateSchoolofFrontierSciences,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生院)项目,该项目旨在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其日常管理及设置不受限于学部中本科专业的设置,而是构建了由传统学科、跨学科和新学科三大板块构成的三螺旋研究结构,在三螺旋结构之下,以“学术融合”为基本理念,成立了由跨学科科学部、生物科学部、环境科学部、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的跨学科研究矩阵,该学院还注重与产业界和社区的合作。24美国加州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机构ORU(OrganizedResearchUnit)也成立了类似的学科矩阵,为保证跨学科研究的顺利进行,它还在制度安排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不设固定的研究人员编制,只设置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上为跨学科提供了资源支持,实行弹性考核制度,尽量减少对研究人员的刚性量化短期考核指标,改为每五年进行一次考核等,这些举措尊重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自觉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25上述四种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

作为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诞生的新闻传播学,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浓厚的跨学科性质。不仅在科研中,大量的研究成果本身就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果,在人才培养方面,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也逐渐增加。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融合专业式在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范围内打通各专业的界限,融合各专业的特色,具有一定的通识教育性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融媒体人才。例如复旦大学坚持“淡化系别,融合专业”的理念,强调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多学科兼收并蓄的特点,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诸多高校也采取了这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这种模式比较简单易行,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的专业认知模糊、专业技能不强等问题,人才培养的质量极大地依赖于学生的自我定位与认知。

(二)课程选修式在实行了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高校中,最普遍的做法是由本院系老师开设跨学科类课程,这些课程多为新闻传播学科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方式,以适应社会需求。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就开设了情感与传播科学前沿,社会网络的传播问题研究,社会心理学,消费社会学,品牌案例研究等跨学科选修课程;北京大学开设认知修辞学,社会心理修辞学,高级统计等课程;浙江大学开设了西方艺术理论与批评,基础美学通论,当代传播层面与交叉理论,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传播与认知神经科学,批判理论与当代艺术实践,审美与公共生活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方便日常管理,但也极大地受制于授课教师对于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跨一级学科培养式这种模式是在不改变学院设置和学科分野的情况下,以某一学科的课程学习为主,同时通过从其他一级学科门类选修1-2门课程的方式,来兼顾学科的交叉和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都实行了跨一级学科课程选修的模式。这些高校要求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必须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哲学或文学等不同学科中选修1-2门课程。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能直接从其他一级学科门类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受到不同研究范式的启发与洗礼,从而提高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但困难在于不同学院之间的协调与管理。

(四)跨院系联合培养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新闻传播学院与其他相关学院联合培养某类特殊人才,具有较强的定制化色彩,是当前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例如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就与医学院联合培养健康传播硕士,专门培养具有医学知识的传播学人才,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健康传播需求,尤其是协调和处理好医患关系。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培养网络与新媒体硕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与法学院联合培养新闻法学硕士。这种模式比跨一级学科选修更进一步,目的在于集合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和专业特长,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但也对不同院系之间的协调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增设跨学科专业方向如汕头大学的数据新闻方向,武汉大学开设的图像与动画设计方向等,这些新增设的专业方向本身就是高度交叉与融合的跨学科专业方向。这种模式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进阶版,来自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索新的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新闻传播学人才的跨学科知识与技能。但是这种模式也要求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具有足够的默契,否则很可能导致培养体系的割裂化,从而无法成为一个整体。

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障碍及应对

虽然跨学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不少高校的共识,但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如下:

(一)现行院系制管理模式的局限传统的院系制管理模式在单一学科背景下尚能较好地完成日常科研与教学管理任务,但由于跨学科人才培养往往牵涉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学科与专业,不同院系的师资分配、课程归属、薪酬与考核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都面临诸多难题,这也成为制约新闻传播学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

(二)跨学科师资与团队的欠缺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相关教师的跨学科研究与教学能力,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制约高校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特征,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师“单兵作战”较为常见,在实行了复合导师制的高校中也更多地表现为校内导师为主和业界导师配合的形式,鲜有来自多学科背景的导师团队,更缺乏学科会聚式和学科矩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情况需要引起反思。

(三)个性化培养的缺失跨学科人才培养不应当整齐划一,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其兴趣爱好,激发其自身对于某一跨学科问题或方向的兴趣,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资源或条件,实现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目前新闻传播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基本仍以学院意志为主,研究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很少体现出来,很多学生甚至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需要引起注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这为新闻传播学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当前要真正实现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努力:1.破除院系制管理模式的桎梏。可以尝试以项目制或研究中心制为试点,设立专门负责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岗位,允许寻找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而参与跨学科培养任务的教师仍由其所在院系负责管理,相关薪酬则来源于项目或研究中心的资助,并通过定期会议、研讨、合作研究、团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逐步摆脱传统院系的僵化管理。2.培养跨学科师资和团队。努力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鼓励教师多开展跨学科的学习、讨论、研究等活动,并以任务为导向组建研究团队或复合导师团队,通过跨学科思想的交流、研究方法的借鉴和互补、专业领域知识的融合等多种形式,实现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3.鼓励个性化培养。可以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与特长,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将跨学科问题与所学专业或研究方向结合,在跨学科导师团队的指引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完成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实现个性化培养。

作者:柴巧霞 张慧敏 单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闻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困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cbxlw/73891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