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播学下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范文

传播学下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范文

时间:2022-10-10 10:53:03

传播学下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

摘要:

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及当代公共空间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使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与载体。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共艺术传播学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指出当代公共艺术由单向传播模式走向亲民互动,成为现代社会各阶层互动交流的平台,并在未来发展中成为城市新文明生发的触媒。

关键词:

公共艺术;传播学;互动交流;触媒

公共艺术的概念准确地说并非一个流派或文化概念,而是二战后起源并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强调艺术发展的公益和文化福利政策。战后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及当代公共空间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使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与载体。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共艺术传播学的发展趋向进行探讨。现代英语中“传播”英文为communication,既包括“沟通、交流”也有“共享、共有”的含义。其中有关传播者、受众、传播方式及反馈形式等理论与观点,对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城市上层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权力的彰显

公共艺术并不等同于“艺术品在公共空间中的陈列”,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艺术品在公共空间的展出方式,更多是在公有空间中设置壁画雕塑而已。其功能在于提供简单的符号信息和教化功能。其中具有代表性就是城市雕塑,特别是以人物形象为载体的主题性雕塑,其意义上可以象征各种各样的观念和事物。这种形式与观念的对称性随着印刷品、影像等媒介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最终成为不同的社会共同采纳的主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重要传播模式之一。在公共空间矗立雕塑,是以某种强势概念进入这个空间的一种普遍方式,普通人是无法拒绝这种进入的,不仅无法拒绝甚至要被迫认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卫塑像……都在此过程中成为鲜明的政权或城市文化符号与象征。此时的传播者为城市的上层意识形态,然而传播者与受众无法面对面交流,受众在时间和物理空间上与传播者都是分离的。这种以艺术作品为媒介的传播方式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单向方式实现,并有效地形塑着城市上层的意识形态。

二、互动交流的媒介:公共艺术成为现代社会各阶层沟通的平台

7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佐藤卓在《现代传媒史》提出“媒介城市论”的观点,他认为在今日信息化的社会中,城市就是媒介。“如果说城市就是媒介,那么他就具有沟通私人与公共两个领域的功能。”而公共艺术无疑是世界诸多著名城市形象重要而直观的体现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将公共、大众、艺术连接在一起的特殊文化领域,不仅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于他的“公共性”。其核心文化价值即以艺术为媒介,构建或反省人与环境的新关系。按照传播学中的G•格伯纳(GGerbner1967)“互动说”的观点:“公共艺术”体现了“通过信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性。”作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发源地——美国费城,早在50年代末期及通过政府文件批准授权:统一将建筑或修复预算经费中的百分之一划拨给艺术用途。这一政策在费城取得成功后被美国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等均出台了类似规定。公共艺术在西雅图更注意囊括动态活动的参与:表演艺术、传统节祭、嘉年华等非永久性的艺术形式,虽然是暂时的活动,但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固定长期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其中相当部分还演变为每年一度的持续性节日,如“沙雕艺术节”“火雕艺术节”等。至此公共艺术的创作者走出城市精英阶层与专业艺术家的小圈子,广大市民成为艺术活动的参与者,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使很多作品在经过亲身体验和对话中衍生出新的公共价值和艺术生命。芝加哥千禧公园是其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见图1):该公园占地24.5公顷,由极具现代感的露天剧场、过街云桥、被称为”Bean”(豆子)的不锈钢雕塑“云门”、互动多媒体构筑物、优美的密歇根湖滨环境景观共同组成,体现出现代数字科技、自然景色、市民和游客参与互动的当代公共艺术特点。一年四季游人不断,各种展览、音乐会、戏剧节等在此持续上演。“云门”雕塑表面材料采用镜面不锈钢制作而成,游客可以穿越、触摸或多角度观看自己的投影,周边城市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色也随天色季节无尽变化,成为公共艺术作品亲民互动的经典案例。广场上的皇冠喷泉(见图2)由影像幕墙和喷泉共同组合构筑而成。南北两个大屏上随机滚动播放着芝加哥1000个普通民众的面孔,大家在民众的面孔前游玩与嬉戏,普通人的面孔被放大成为广场的焦点。该作品以其卓越的公共艺术形式促进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与互动成为新芝加哥城市形象符号并广为传播。法国著名的活动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Calder)在巴黎采用风动雕塑的形式,使公共艺术成了人类感知自然的媒介,其作品形式简洁,色彩艳丽醒目,体量巨大,可随风上下翻转。而这一种可能性并非自然形成,而是通过艺术家的精心设计得以实现。偶发与无尽变化的自然现象通过雕塑得到升华与超越。艺术形式在此经历了“物品”——“空间”——“衍生活动”的转变,所有的构筑物和参与人群的活动共同构成了这个“作品”。并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最佳传播者,各阶层互动交流的媒介与平台。

三、注重体验与生长过程的未来

在传统的公共空间艺术中,作品通常是以“品”的方式静态设置于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未来公共艺术更注重于其公众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过程。如四川美术学院就以历年雕塑专业的学生优秀作品陈列于校园环境中,不定期地更新与变化,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陈列,远比固定长期地摆放一个名家作品更为鲜活生动地传达出学校艺术生命的蓬勃生长。而上海世博会则以主题雕塑竞赛比稿等方式,将艺术活动的周期和过程进行呈现,而活动后的各种评论与体验感受也成为作品艺术生命的延续,并由此衍生出无数的公众对话交流。柏林墙倒塌后,原本在墙上的涂鸦画作,连同墙体本身成为新的公共艺术品,被以小样或整体安装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销售和展出,而电视报纸及网络等媒体的参与互动更是推波助澜,将事件越演越烈。无论是柏林墙的建造者和涂鸦的自由艺术家都未曾想到,他们无意间的合作,成就了一个巨大政治事件的最佳纪念品。无计划、偶发性、碎片化的诞生方式使得现代公共艺术更加与各种公众生活紧密联系。真正把媒介传播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明确表述出来的是被称为涂鸦之父的肯斯•哈林,他说“我的创作的终极目标是:公共艺术是为所有人而并非仅为少数精英而存在。艺术家就是媒介。”他大概算是最具有超越后现代艺术气质一位艺术家。其作品风格率真拙朴,不拘一格,涉及壁画、雕塑、海报,遍布纽约地铁、旧建筑街区等各个城市角落,彻底消解了传统艺术的神圣感,使公共空间变身为市民生活的乐园。可以预见未来城市公共艺术即将在空间维度拓展(由单体走向整体环境,由人工环境走到自然),同时也在时间维度上拓展(从“发生-成长-完成-反馈-再创作”的循环往复)。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将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性”,而更加注重“公共性”。艺术与生活边界将日趋模糊,所有相关社会或自然事件、音乐戏剧等活动,都将成为艺术家与市民对话,共同互动的媒介。公共艺术将成为诱发文化“生长”的城市新文明的触媒。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哈贝马斯:《当代世界艺术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③[美]凯瑟琳•米勒:《传播学理论:视觉、过程、语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英)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商务印书馆,2013年。

⑤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郭良 胡为为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传播学下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cbxlw/69868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