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于传播学解读农村学生减少成因范文

基于传播学解读农村学生减少成因范文

时间:2022-05-25 11:54:17

基于传播学解读农村学生减少成因

近年来,高校农村学生比例不断减少,这种状况引发了社会多方面的热议,本文以传播学中的知沟理论为依据,对其进行探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为满足民众要求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吁,推行教育补充计划,企图通过大众传播来缩小贫富儿童的知识差距。其中一项尝试就是通过电视播放儿童启蒙教育系列片《芝麻街》来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而最终结果显示,尽管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富裕儿童对节目的接触和学到的知识更多。因此,贫富儿童既有的知识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扩大了。1970年,蒂契纳等人在一篇题为《大众媒介信息流通与知识增长差别》的论文中正式提出了知沟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1]。该理论并不认为由于信息的不断输入,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完全得不到信息,而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均能增长知识,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能增长知识。[2]

知沟理论的研究表明,知沟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为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近年来,我国地方非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数量有所增加,但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在不断下滑。杨东平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5.7个百分点。相反,2003年,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农村学生的比例为63.3%,比2001年高出7.9个百分点。这表明新增农村大学生主要分布在地方普通院校。据央视《新闻1+1》节目《重点大学,农村生源为何减少?》报道,2011年,清华大学3300名本科新生中,农村生源仅占1/7;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农村生源从50%左右降到了不到20%,而北京大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5年,农村学生的比例在30%左右,最近一些年,这个数据则在10%到15%之间。《钱江晚报》记者对浙江大学的调查也表明,浙江大学2011级理科新生班30人中,农村学生只有6人。浙江大学往年的数据也显示,浙大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系某班共28人,来自农村的只有9人;2009级理科实验班行政班共26人,其中农村学生仅有7人。就是专门培养农业人才的中国农业大学也是如此,2011年,该校共招收3057名本科新生和2727名研究生,而农村学生的比例仅为28.26%。

高考扩招后,我国高校农村学生绝对数量在增加,但所占比例在不断缩小。2009年1月4日,新华社发表的总理署名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提到,“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从全国范围来看,2009年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20世纪80年代,高校农村学生还占30%以上。[3]

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约1亿人。201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74.1%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

可见,近年来,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绝对人数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某种程度的增加,但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却在下降,知沟现象越来越明显。

知沟理论认为,“知沟”现象是由传播技能、信息储量、社会交往、选择性态度以及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的性质决定的。高校农村学生比例下滑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到解释。

一是城乡学生传播技能上的差异。传播技能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相关,也是教育的直接结果。在信息化时代,获取、分析、衡量及传达信息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在教育投入、传播设施等软、硬件建设上远远落后于城市,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失去了更好、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城乡学生大众传播的接触和影响有显著差别。根据波法德里对知沟理论的研究结论,导致知沟的产生和发展有三个层次的因素和过程在共同起作用:在知沟产生之初,不同的人因为面临交流障碍、没有机会接触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而产生知沟;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使用的方式方法会强烈影响知沟;最后,在接受媒体信息时,人们不同的动机、认知因素会影响知沟的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有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学生之间的知沟[4]。

二是信息储量上的差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在现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城市学生的信息储量和知识结构一般都优于农村学生,一些农村学生即使凭借天分与后天的努力赶上城市学生的水平,但其综合知识也远落后于城市学生。高考是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考试题涉及面广,许多内容,农村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因此,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上处于劣势。根据《钱江晚报》的调查,2011年,浙江椒江海边农村的洪家中学630名高三应届毕业生中,上重点线的只有26人,占4%,而其中无一人考上211以上重点高校;而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应届生中,一本上线人数达到485人,重点率达92.03%。目前,农村能够接受学前教育的尚不到40%,农村学生早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城市学生。

三是社交范围的差异。农村学生无论是社会还是自己,都有一种“农民”的角色定位。而农民的交往行为具有“差序格局”特征,一般都是以“己”为中心,以血缘和地缘为半径,逐层向外推延而形成一种非正式交往[5]。费孝通先生把“差序格局”形象地描述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农民角色的固化观念,妨碍了农村学生社会交往的开展,农村学生社交范围狭窄,社会关系单纯。较之城市学生,不少已上大学的农村学生也不善交往。相反,城市学生则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和生活关系网,他们日常行为圈子较大、人际交往更频繁,对社会公共事务、现代科技、时事新闻有更多了解的机会。

四是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知沟理论的研究证实,信息有时会扩大知沟,有时则可以缩小知沟,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兴趣或动机。人们的动机和所认识到的效用会影响其对信息的寻求和学习,而这些因素大多来自社会。大众媒介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往往以符合既有信仰与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农村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大学扩招后,不公平的就业环境、毕业即失业的就业现实让许多农村家长感觉到读大学再不是“跳龙门”,大学并不能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因此,农村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反哺”压力。

五是大众传媒的性质。印刷媒介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型媒介,利用这一媒介可以培养受众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能,从而更多地获取信息和知识。然而,我国城乡之间大众传媒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传播鸿沟,报纸、杂志影响力式微,电视影响力膨胀。有研究表明,作为青少年媒介素养物质基础的媒介接触条件在城乡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接触条件优于农村青少年,尤其是在接触贵重媒介消费品如电脑以及一次性媒介消费品如报纸、杂志上的差异更大。这就使得农村青少年在接触主要由网络提供的即时更新的全球海量信息和主要由报纸、杂志提供的深度阐释信息方面处于劣势[6]。

被举报文档标题:基于传播学解读农村学生减少成因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cbxlw/60133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