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媒介业人员与媒介素养范文

媒介业人员与媒介素养范文

摘要: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提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很晚,于20世纪末才刚刚开始。随着媒介全球化和我国媒介市场化过程的加剧,传播媒介的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严重滞后,公民尤其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日益成为突出问题。鉴于媒介从业人员在媒介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加强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和大众传播活动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关键词:媒介媒介素养媒介从业人员素养教育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使用和解构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媒介素养此一概念最初由英国学者早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英国学者最早提出媒介素养旨在通过倡导开展对公众尤其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并提高他们抗拒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水平满足”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媒介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媒介素养教育已在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由最初的教导青少年如何规避大众媒体文化的消极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旨在提高媒介受众批判地认知吸纳媒介信息能力的终身教育。媒介教育虽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它的称谓和意涵有所不同。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一般称为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用来接触、分析、评价大众媒介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的能力。欧洲大部分国家如英国、法国、芬兰等国则称之为MediaEducation(媒介教育或媒介素养教育)。媒体素养教育关注着媒介的本质特性、媒介的基本运作原理和程式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如何通过传递信息从而起到让媒介受众得以愉说享受的功效。而在中国香港特区和台湾等地则交互使用MediaEducation和MediaLiteracy,或称媒体识读教育。在此,有必要厘清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素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媒介素养教育代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而媒介素养则是这一过程的终极目标和结果。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介受众具有驾驭媒介信息的素质,破除对传播媒介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和绝对信任,上升到今天对现代传媒的主动选择和相对质疑,从而成为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的现代化“媒介公民”。当然,媒介素养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通过后来的不懈努力习得的。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比较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于1997年发表的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为《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论文,才正式拉开了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帷幕。我国国内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建国后56年以来,随着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的不断发展,我国新闻传播素质教育也取得长足发展,媒介全球化和我国媒介市场化过程的加剧,媒介的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国外及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大,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够深入系统和严重滞后的问题已日渐凸显。因此,如何提高人们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批判意识,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加强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对国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刻不容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流动的国际化趋势使我国的媒介环境变得日益丰富和多变,媒介呈现多元化。除了电视、报纸、广播和互联网等主要媒体,还包括音像制品、图书杂志、电影、BBS、QQ和新近蜂起的手机短信等媒介技术几乎无所不能地全天候提供全方位的大众媒介信息,毫无限制地满足媒介受众的视听感官需要。媒体已经成为继学校之后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或“看不见的学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2]。作为文化的使者和信息的纽带,媒介全球化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巨大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社会阶段。因此,受众在接触海量的媒介信息时,就必然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选择?具体说就是大众传播媒介能否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直接关乎大众传播活动能否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从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传播效果是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传播水平和传播效果的好坏也是衡量整个传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而传播活动又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实施的。大众媒介在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担当着信息“把关人”(gatekeeper)的重要角色,而这些充当“把关人”的就是操控整个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或说媒介从业人员。面对与日俱增的媒介信息,人们仍多以原有的方式和有限的知识处理、建构信息,于是,信息总量的剧增和解构能力停滞甚至缺失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信息疲劳”,亦或“审美疲劳”,那么这些泛滥和过剩的信息人们又称之为“信息迷雾”。这就要求作为“守门人”的媒介从业人员要成为优秀的导盲犬,一定要充分认识并着力强化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坐标,明确自己的方向,引领受众穿越“信息迷雾”并朝着良性的轨道健康发展。从传受角度来看,传者是指媒介从业人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为新闻传播者和工程技术员、工程师和媒介管理者,二为从事新闻事业和主持传播工作的职业人员,主要包括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和纸质媒介、广播、影视及网络传播等媒介在岗人员,尤其是那些从事最基本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如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受者是指社会公众,亦即媒介受众或说非媒介从业人员,受众是个群体概念。传者和受者是认知互动的关系,而在现今的网络信息时代里,已经没有绝对的传者和受者,也就是说两者的界限也日渐模糊,每一个媒体传播者可以传递媒介信息,同时也是媒介信息的接收者;而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在接受媒介信息的同时也可即时或延时发表评论,提出见解,此时,受者也成了传者,因此从广义上讲,现代社会的每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传者素养和受者素养。但是,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传播实际,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系统中,大众媒体是党的喉舌,社会的公器,其特殊的“精神产品”不仅为全社会服务,更是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具有强大的社会话语权利和舆论调控、导向功能。因此,媒体负载和提供的信息就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双重属性。大众传媒在为受众重新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没有节制地传输着公众社会普遍通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尽其所能地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一来,通过传播媒介传呈出的看法、观点和意见就很有可能成为人们关注和评论的中心。而正是媒介从业人员日常的采编工作构成了大众媒体的主体活动,从而形成了整个传播活动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此不难看出,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成为直接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2004年10月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为期四天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上,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编辑黄勇表示,“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对传播者和受众两方面的教育。他认为,传播人才和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最终会影响受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取向,因此,加强传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如“伐木伐根,治水治源”,媒介从业人员就是“根”,就是“源”。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媒介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媒介教育发展的道路,因此,提升媒介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加强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一)重新审识媒介信息的特质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人们对周围世界认识和了解程度的高低依赖获取信息的多少。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大众传播媒介,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受众都会被扑面而来的各种媒介信息所包围浸染。因而,必须深入了解媒介的特质和媒介信息传递的规律。作为沟通交际的桥梁和中介,一般意义上的媒介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扩张性。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应从两个层面上来认识:一方面,作为传受双方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和信息载体,媒介具有物理属性;另一方面,作为从事采集、制作和传播信息为己任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等这样的一种社会组织,媒介具有社会属性。在其社会组织层面,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媒介为社会某一阶级或组织机构所操纵和控制,就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因此,媒介信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观。加拿大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的改变才是人类真正的讯息,新媒介的出现必然改变着人类社会及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麦克卢汉又提出了他隐而不显的媒介概念——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理与社会。”[4](二)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理念根据西方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已有的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还包含以下核心理念:1.媒介重现建构现实现代人长期置身于媒介充斥的信息时代,潜移默化中一贯被动地接受来自影视、网络递呈的海量信息,而很少主动理性地去验证媒介事件的真伪和媒介信息的可信度,因而,常常把媒介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然而,所有经过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与现实情形有很大区别,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很大程度上是第二现实,是“象征性的现实”,是“虚拟的现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塑造了我们对周围现实和整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试图帮助受众解读隐藏在光怪陆离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从而更加接近真实地认识现实原貌。2.媒介信息具有差异性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有两层信息。一是表层信息,一是深层信息[5]。每个人对媒介信息运作规律和机理的认识程度不一。知识结构完备,认知水平高的受众能够穿透表层信息,解构思辨信息背后所蕴含的的深层意涵,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媒介信息做到正确而有效的取舍;而知识结构不完备,认知水平低的受众就只能接受表层信息。因此,媒介素养中的能力结构影响媒介传播信息的效果。媒介受众因其个性差异,如种族、性别、年龄、生活习俗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认识水平的差异而呈现出解构、思辨、加工和传递信息能力的差异性。媒介受众对信息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有的为了直接获取信息(information),有的是寻求指导或建议(instructionoradvice),有的是为了得到放松和愉悦(entertainment)。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构能力处理、检测和思考相对有限的媒介信息,然而,自从人类跨入信息时代短短几十年,信息量以几何级数爆涨,但是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和提高。这就意味着,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介信息,就必须有选择地识读,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的记忆,有选择地传输;无疑对信息时代的媒介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而所有的选择活动大部分都取决于媒介信息本身,因此,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成为具有健康、批判意识的媒介媒介使用者。3.媒介内容具有商品属性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任何技术进步和发展都不能脱离经济背景而单独进行,当然,媒介技术更不能除外。媒介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媒介信息的形态和性质。因此,所有媒介内容的建构都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媒介内容的最终决定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媒介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因为媒介具有物理和社会双重属性,所以媒介技术的推动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受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即媒介受众的媒介素养。而公众媒介素养的的提高必然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显而易见,作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源头”,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是媒介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三)全面提高自身思想文化和职业道德素质基于以上阐述,媒介从业人员除了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特质和媒介素养教育一些基本理念的再度审视,还应加强对受众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包括对受众的地位、受众的需求、受众的心理、受众的认知结构等方面的深刻把握。媒介受众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概念,它既有一般社会群体的共性,又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的特殊性。通过分析媒介受众的共性和特殊性,就能设身处地站在受众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他们真实状态,受众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信息的解读都是有选择的,受众更需要深度的解释性报道和信息,希望他们自己多成为报道和信息中的主体和主角,甚至希望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给予他们本身更多的人文主义关怀。而被舆论称之“把关人”的媒介工作者,亟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加强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和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的素养。《新闻记者》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评选”出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在2003年的“编者按”中指出: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深深地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原本“评选”只是游戏之作,通过“评选”使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6]。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副教授所言,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理念“要有新闻敏感,要注重新闻价值,要讲求报道原则,要注重传播效果”[7]。这就要求作为担负整个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职业传媒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丰富的大众传媒业务常识、精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敦厚的媒介伦理道德体系等,提高全民媒介素养,首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可以实现积极的传播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使媒介从业人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的的信息传播者,使媒介受众成为积极的信息使用者,从而营造一个有助于人们健康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媒介生态环境,建立一个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化信息社会。参考文献[1]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2]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a/20041008/82979.html2004-10-8[4]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6]陈斌,贾亦凡,阿仁.2003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4(1)[7]/newsmedia/2003-05/28/content_890567.htm200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