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程力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连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与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等课程的桥梁,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教学由基础教育向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转折点,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力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力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工程力学的任务是学会如何对力学问题建模、如何将模糊的问题和想法用数学来描述,并培养提出、分析、设计以及解决科学和工程问题的能力[6]。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运用力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应从教学内容上加以优化。一是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更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工程力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概念、新实验以及国内外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二是为了使学生对力学课程产生兴趣,在绪论课程中应引入经典力学的发展史。目前,在教材编写中,由于“少而精”的要求,绪论中更多的是介绍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而弱化了力学发展史的介绍。从古代墨子“力,形之所以奋也”到牛顿力学《自然哲学原理》的编写,再到哈密顿《一个动力学普遍方程》的发表,经典力学的发展经历的漫长的时间,期间出现了很多促使力学发展的科学家,如牛顿、麦克斯韦、达朗伯、拉格朗日、哈密顿等等。这些历史及历史人物的介绍,可以达到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目的。三是强调概念性和实践性内容的重要性,适当减少计算性内容。工程力学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中,一方面弱化理论推导过程,另一方面应适量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或趣味性的教学素材;例题中,应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力学模型建立过程的描述,在课后习题中引入基于力学分析的工程实践的综合运用实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用力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现有的课件和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板书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将原来用在黑板上推导完成的公式,放到了多媒体课件中加以展示。这样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达不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会用到大量的力学简图和实验结论,如果可以将这些力学简图和试验项目(如在理论力学课程运动学篇中出现的连杆机构,材料力学课程中杆件的各种变形等等)用类似flash动画的直观方式表现出来,就可以丰富课件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引入课堂试验。力学课程中的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但目前力学的教学中,由于条件所限,工程力学课程中的实验部分主要集中在材料力学的一些验证试验中,如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试验、梁的弯曲正应力试验、扭转试验等等。这些试验的开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要达到力学教学的目的,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大学经典力学的教学方法,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会会通过随堂实验的方式,验证本堂课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和原理,尽管这些实验的结果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此外还可以采用离开教室的现场教学。土木工程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应该在在学期中,安排2-4个学时将教学从教室搬到现场,通过利用现场的工程实物,教会学生如何对实际工程问题模型化,并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3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起主导作用。由于高校教师一职多能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稍显不足。鉴于这种情况,应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应以班级为基础建立4-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进行研讨式教学。研讨课教学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相长,师生互动,通过专题研讨使学生主动建构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针对课程重难点问题,设置相关专题讨论课。教师通过引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通过互动交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也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科前沿相关的内容及热点,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文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板书、图片、多媒体、实物模型等灵活的形式展示,并由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此外,在作业形式中也应该改变传统以课后习题为主的作业模式,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布置一些研究型的题目,通过查阅文献,以论文的形式的完成。比如通过材料力学课程中梁的合理设计问题,可以提出钢筋混凝土梁的合理设计问题、钢梁的合理设计问题等等,然后将这些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查阅资料,并完成相关论文。总之,要以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4结论和总结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1土木工程施工科学管理对策的分析

针对土木工程人员作业细节进行层层把关,要尽量利用防治结合途径进行效能挖掘,不同阶层工作人员要掌握各类材料以及设备性能条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确保工程布置前期就将既有隐患清除,维持经济成本的合理数量。

1.1质量归控体系的重新搭建企业在工程布置前期就应该将质量管控体系搭建完全,使得各类预防活动都能及时跟进,将不必要的技术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是质量管理的初衷要求,更是挽回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在质量缺陷问题得到具体调试前提下,后期事故发生概率就更小了,居民生活安定效应自然一片大好局势。在操作行为校正流程中,管理人员会因为事务繁忙疏忽人员备案工作,这就需要承包单位将这些细务主动承接下来,并开展工程首次例会,争取与建设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维护业务支持地位。初始阶段的预控方案需要结合现场图纸资料以及结构形态进行有力审查,现场人员必须做到丝毫不差的记忆、理解,使得关键质量协调保障工作能够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开工前期,必须将报告内容以及班组责任义务梳理清晰,避免交织化操作带来的逃避行为,这样工程内部常见的隐患危机和通病问题就得到有效解决,单位技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绩效自然得到可靠支撑。

1.2施工现场设备以及材料的协调规划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涉及单位原料以及设备运转状况将是维系平稳指标的关键,面对市场复杂空间的影响,各类物料种类繁多、质量标准也各有差异,所以在原料的选取上一定要严格筛选;必要时提升采购人员的质量验证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杜绝任何回扣收纳举止;原料供货厂家信息要全面掌握,确保其生产流程都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许可,之后才可放心批量引进,维持成本合理应用的指标效益。现下我国已经开始主动加强节能效应的验收工作,原料应用必须确保贴合图纸设计要求,任何设备稳定运作性能要放在第一位,针对必要设施规格、名称、型号要层层检查,之后将分散资料整合存档;设施的安装工作也要经过严密确认,之后进行验收和试运行;运用的施工设施人货梯、起重器等要具备合格证明、文件与合格检测报告,使用之前要报告有关安全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1.3现场工作人员素质的全面优化经过长期实践经验透析,在土木工程布置环节中,现场施工人员对后期应用质量效益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针对其进行素质校正、改良是非常必要的,要真正发挥协调管理力度,就必须联合单位成员独立创造性和积极性实施有效开发。企业除了提供定期的技术培训机会之外,还要委派监理人员进行完工项目检验、接收,确保任何细节没有偏差之后再签字确认并开展下道工序;监理人员必须与质检单位合作,使得施工人员实践活动中能将已学知识充分利用,避免机械负荷运作状况,维持全程努力工作的积极态度。以上细节都是依靠专业工程人员的素质予以推进的,这就证明针对其进行合理改造是极其必要的。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质量协调管制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全面发展的必要支撑元素,是充分彰显产业竞争优势和良好信誉的前提条件。对于各类施工主体来讲,其有必要依照最新技术指标实施工程体系改造,全面引进创新设备,并做好内部工作人员的素质整改职务,尽早开创企业长足发展前景。这是特定时代赋予的最高任务,需要管制人员予以全面重视。

作者:孟志奇单位:长安大学建工学院

第二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论文

1如何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分析

对于建筑材料的一些相关工作而言,其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有所体现,在施工结束后其也有所表现,例如回收、管理和放置材料等工作,它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都有所涉及。要想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分析不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相反,它极其复杂和繁琐。在施工企业的各部门和各个岗位中,都需要做好这项工作,并且还要做好与其长期争斗的打算。通过与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结合,本文探讨出以下几项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1)对采购部门进行单独划分,将材料选择工作做好。为让企业材料得到集中选择和管理,就需要在企业中成立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在做好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工作中,这是极为关键的。若材料有专业人员把关,那就不仅可以确保材料价格的合理性,还能保证其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企业层面各项目之间的平衡。除此之外,这还能减少企业内部之间的一些暗箱操作情况和腐朽现象。

(2)让现代信息化材料管理模式建立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企业在管理材料时,也应该建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易于操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实现升级和共享。若建立信息化材料管理,那在施工过程中,就能及时知道其存在的问题,对资料的实时状况有效查看,对于企业的各个工程项目而言,也能对其进行最大程度的调配,从而确保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保证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

(3)加强材料管理制度和体系合理化。作为建设工程中特殊产品的原料,建筑材料质量好坏会对未来工程产品的优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就需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加强材料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合理化。在土木工程项目中,材料是其实体,对于施工监理工作而言,监理材料就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确保施工质量体系,就需要严格控制进场材料。

(4)强化对材料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不仅要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培训,还要注重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在提高企业各个层面人员思想觉悟的同时,还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文化素养,在基础上防止浪费材料现象的出现,还要杜绝各种不管不问和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相关材料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例如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技能操作的演练和讲解等。为了让材料管理人员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还要对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只有做到这个,我们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的材料管理人才。

2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分析,就必须对相关程序及思路加以理清,因为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也是一项极其需细化的工作。只有将这项工作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工作中出现的情况不断分析及探讨,和一些相关的科技、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王华英单位:进贤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三篇:土木工程质量控制论文

1施工工序调整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会因为气候、温度等原因影响施工工期,因此,想要保证土木工程施的工质量,不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必须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达到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目的。

2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面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策略,不断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减低施工成本,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2.1提高认识,完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不断升高,想要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企业必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增强质量管理意识,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才能给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使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控制。例如:使用完整的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科学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预防,避免质量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2加强管理,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因此,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管理,对会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仔细检测,避免施工工期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监控,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施工顺利安全进行。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企业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运用,采用最有效、最快的方法解决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等,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3加强监控,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应在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监控,根据相关单位的监控情况,制定合适的质量控制负责人,以制定完善、高效、系统的质量监控机制。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制定相应的制定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控制规划等,使土木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应。例如: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和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列出可采取的相关解决措施,最终制定最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2.4注重人才,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先进科技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才能使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必须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课程,让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性不断提高。现展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1.1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低

目前,在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水平,缺乏设计、检查和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土木工程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施工人员的学历比较低,年龄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给土木工程质量也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图的认识存在问题,一部分施工人员甚至完全看不懂施工设计图,所以在施工中就有可能出现预留缝不够的、建筑物水电线位置没有空出来的情况,这会对其他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由于这些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能力,对于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管理的认识也不够,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很大程度的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对施工人员能力的考察也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建筑业面临的现状,必须严格对土工工程的施工管理,从根本上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

1.2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以及近几年的房价飙升,在我国出现了很多小商品房建筑,这些房地产为了牟取私利,对施工安全的认识极为淡薄,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充分保证。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的文化不被施工人员认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规定正确戴安全帽,甚至有一部分施工人员认为夏天太热,戴安全帽不舒服,所以直接不戴安全帽就开始施工,这对于他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小商品房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防护措施搭建不到位,施工人员从建筑上摔下来,出现受伤或者其他更严重的情况。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出现的安全事故也比较多,曾经某城市在一座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死亡19人,出现事故的原因是施工人员要乘坐电梯到高层建筑物上进行施工,电梯中承载19人,甚至还包括一部分施工工具,电梯在严重超重的情况下直接从最高层直接掉到地面,施工人员当场死亡。这个事故就说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电梯最大只能搭载10-13人,严重超载这种安全意识没有深入到他们的认识中去,施工中就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其实,土木工程中包含很多安全隐患,有一些甚至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但这些都容易对工程本身或者施工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施工管理中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办法

2.1完善土木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土木工程质量的检查有重要意义,只有对土木工程中每一项内容都进行详细的质量检查,并保证质量检查符合规定,才能为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提供保障。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完善质量检查制度。首先,加强施工管理质量检查中每一个参与人员的职业素质,避免在材料采购中出现采购人员收取回扣,材料质量低劣的现象;其次,在质量检查环节,要严格检查工作,对土木工程中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详细检查,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或者损害用户生命安全;最后,要将质量检查的每一项规定写到制度中去,以制度监督的严格方式,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

2.2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于土木工程中施工人员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严格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平衡施工人员的年龄和学历水平,避免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清楚施工过程和施工目的的现象出现。其次,对监理人员要提高工作态度,保证他们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最后,可以以知识培训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

2.3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意识,不仅能够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也能够为施工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提供保证。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的认识,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宣传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结束语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在民国时期,建筑向中西式相结合趋向日益加强,虽然对于民国时居民生活居住的建筑所用的材料还是以青砖、青瓦为主中式建筑,但是在单栋住宅的建筑形式已经十分的偏向于西方建筑,对于中西方建筑的建筑风格主要的区别是对于建筑屋顶的不同,中国的顶是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扩展,从而造出的各种样子的飞檐。而西方的建筑是要纵向建筑,直指苍天,突出柱子的不同。所以导致了东西方建筑的形式可以直观的看出区别。在内部的装饰和布局上也有不同,中国的装饰偏向于正式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而西方对于内部的装饰较为随便,让人感到随和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而产生这两种极端差异的原因就是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同,所以对于建筑风格上的要求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在工业建筑方面,中国已经逐渐有了近代的工业建筑如:1)木构框架厂房:利用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构建形式,对于隔热、抗震、绝缘。2)砖木混合结构厂房:以砖墙、砖柱称重,上立木屋架的砖木混合结构厂房。3)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部件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部件组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这些是最早的工业厂房建筑。到了二十世纪后期,对于一些社会公共建筑的建设已经达到了完善。一些必要的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的出现了,说明了中国的建筑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大量完全模仿西方式建筑的外国领事馆、工部局、提督公署的出现,还包括一些新型的银行、火车站的建立,这些建筑都是仿照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类建筑,在布局和造型都是来源于欧式古典式。但有些建筑对于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还有所融入,像江苏省咨议局就是这两种建筑特色的结合。在民国1936年中国历史意义上第一个高层建筑在上海建成,是上海的中国银行,以高达17层的塔楼,用经过简化了的中国建筑细部作装饰,含有淡淡的民族风韵,在当时的上海的建筑群中十分突出,并代表了建筑行业兴起的开始。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是恢复时期国力有限,建筑活动的一般特点是规模小,进度快,造型简洁,很少装饰。并且某些建筑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想的延续。当时最大的建筑活动主要是以城市建设,和构建工人村为基本的城市建筑活动,并对一些城市的道路和给水排水管网进行了整治,改善了市容和生活环境。所以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这个时间段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时期,有部分的建筑成果显现出来。

到了六七十年代由于一些不利的因素促使中国的建筑行业整体是处于停顿状态。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进入到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多元建筑论时期,建筑艺术创作开始步上了一条健康的道路。由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建筑行业的停顿使得建筑行业在八十年代形成了一股热潮,对当时的社会建设产生了一次较大波动,大量丰富多彩的建筑流派从其他国家涌入进国门,使中国的建筑行业达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顶峰。在改革开放的带领下,先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对于自己的住宅先进行了改变,建起了‘别墅式’、‘园林式’和‘庄园式’住宅。慢慢的整个社会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各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出现了,如钢结构,框架结构的建筑出现。进入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矛盾出现了。全球化是世界的主流,建筑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但是全球化有着自身的弊病,所以一些地区化的建筑师们开始挖掘民俗风格、特色材料和利用传统工艺来抵抗全球化的步伐。然而在材料、信息、资本、教育等诸多元素的集中和全球流动,使得全球化无可阻挡。而建筑的全球化带来的主要是建筑上形态、和建筑方法的多样性。在建筑的形态的多样性是因为材料技术的发展更加的无所不能,当然也有一部分与地方文化结合的所产生的多元变化使得建筑的样子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到了在二十世纪末电子信息行业慢慢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更多的3D立体模型技术出现了,更多的作图工具的涌现使得建筑行业在刚进入二十一世纪就已经率先迈入电子信息时代,又一个建筑时期兴起了“建筑信息时代”。在二十一世纪建筑已经高度发展,在这个信息时代建筑已经可以在电脑上作为3D效果图显现出来,对于建筑的高度也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建筑已经不再是光拼外貌了,对于周围环境了绿化、交通道路的合理规划、生活社区的建立,这都将是建筑行业的新目标,要对整个建筑使用者的方方面面来进行考虑。因此“四方盒”式的建筑应运而生,最大程度地适应了这些要求。

但越来越多的“四方盒”使得人们难以使得难以再从外表看出一栋建筑的个性。这种“简化”的建筑形式对于内部也有所改变,使得公共和隐私变得模糊。另外建筑师厌倦了一味的复古建筑,变得积极的从事形式探索。种种原因是得人们不得不又从形式入手来改变原有的形式和增加建筑的可识别性,但与以往的不同的是,建筑师更加强调的是建筑的独立个性。对于个性建筑将会是未来建设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因为一切都变得多样化,人的性格也会变得更加的鲜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和对于事情的处理态度,这就是个性。建筑是根据人类自己的想法而构建出来的,所以它也会被你赋予上生命,像鸟巢、水立方、盘古大观、国家大剧院、还有新的中央电视台,它们凭借自己独特的外型,张扬的个性来表现自己,将自己展现给整个世界。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只是经济性相对较为鲜明。土木工程行业对于知识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并且行业技术中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建设信息网络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也是土木工程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土木工程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其次,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在信息化的条件下来为土木工程的建设提供及时性的技术服务,与以往的信息分享相比,网络信息更具良好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并且不在受到条件的限制。最后,土木工程信息化表现的更加智能化。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结合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土木工程信息建设更好的实现了土木工程信息建设的智能化,从而使信息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对于土木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由此可见,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也将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2当前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目标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目标就是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而从细节上来看,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项。首先,积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改变原有的信息共享模式,从而实现对土木工程信息的共享,推动行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目的建设出新型的信息化产业结构。其次,积极应用远程软件,开展网络办公,实施信息公开,为我国政府的相关监管工作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体系,进而推动我国政府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建筑工程行业市场,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最后,利用信息化中的先进技术信息提高自身的建筑水平,进而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提供新的平台支持,让建筑工程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同时,在建筑工程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

3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中不难判断出,在我国,开展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非常有必要,因此,为了保证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质量,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

3.1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就是信息处理、通信等先进技术的集成体,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相关的建筑美学观念、技术理念等内容都可以直观的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会更加灵活,创作的激情也相对较高,同时,设计师所创作的作品还可以不断利用信息平台上的技术进行优化升级,比如,当前比较长使用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就是一种先进设计技术的体现,这种模型能够把平面的设计内容转变为立体的设计效果,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在信息化工作系统之下,不但可以实现设计效果的升级,而且还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不同专业的设计结果都可以通过一个模型进行整合,这样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沟通障碍。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并应用信息化建设,很多高难度的施工项目都可以低难度完成。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时,建筑体的垂直度控制难度就相对较大,而利用这种信息化系统能够较轻松的进行垂直度控制。

3.2建设工程标准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土木工程行业中的功能得以发挥,需要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标准作为依据。因此,需要积极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并随时检查标准的执行效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挂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就会对这样的分析结果做出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重新选择和编制自身的发展战略。就当前情况来看,工程标准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已然为国内外建筑工程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应用现代数字技术,对行业内的工程标准和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对比。同时对于工程的项目管理而言,信息系统能够把纷繁复杂的管理内容整理集中起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率。

3.3建立工程贸易信息系统

在该系统中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工程项目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等,同时,该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于工程方案选择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节省相互之间信息交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结束语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1.1裂缝问题

表面裂纹一般危害较小,深度裂纹的危害相对来说危害就比较大,有时可能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根据其他方面,裂缝的原因可分为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地基变化引起的裂缝、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施工工艺的优劣引起的裂缝等。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裂缝一般为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一方面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党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气温相差较大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为每摄氏度0.00001,温度每变化10℃,混凝土会产生0.01%的先膨胀或收缩。另外如果混凝土被约束变形,在结构中会产生应力,混凝土具有抗拉强度即温度裂缝性能,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这种性能时,地基就会变形产生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的沉降的垂直或水平方向的位移产生了额外的应力结构,除了混凝土结构的抗张强度,从而导致结构开裂。为了防止钢筋锈蚀,应根据规范控制裂缝宽度进行设计,采用适当的保护层厚度。还有施工工艺的优劣引起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部规范,在后期使用中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会增大。

1.2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保证在每一处混凝土初凝以前就被上了一层新的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毕,而且还应考虑结构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阶段,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这就要求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此来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和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并阻止其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要通过控制伤工的温度来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的开裂。最后,大体积混凝土在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得超过20℃。

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2.1混凝土自身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收缩现象就是其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较小的现象。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这种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在硬结初期主要是水泥石水化凝固硬结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的蒸发而引起的收缩变形。

2.2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主要是浇筑后的5-7天左右),水泥会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混凝土内外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尽相同,因此混凝土中心的温度很高,而外部温度不高,这就导致了混凝土内外的温度梯度,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3混凝土材料的影响

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是受本身的收缩受到的约束而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而产生的。混凝土本身的收缩由其自身材料所控制,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泥土和水、砂石、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混凝土的收缩值和强度值因水泥种类和水泥的用量不同而不同,我们所关注的水泥细度问题中,水泥越细混凝土就越容易裂缝。砂石的含量越高混凝土也越容易裂缝,这是因为骨料表面所带的泥份阻碍了骨料和水泥浆之间的粘结程度,弱化了界面结构,因而导致了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降低。另外实验结果表明,掺加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干缩值较大,且不同的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干缩值影响不同。此外,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也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直接决定了施工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裂缝问题的解决在施工工程中相当重要,但是它又是施工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土木工程现象,不过对其进行处理的办法还是有的。

3.1恰当选择原料

在骨料的选择上,可按照施工条件,尽量选择大粒径的中粗砂、有良好级配的石子。这样既可以减少用水量,也可减少相应的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对于水泥的选择,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并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温度的上升,提高混凝土硬结后的体积稳定性。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活性细掺料代替水泥来保证减少水泥用量后混凝土的强度和坍塌度不受损失。在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方面,适当掺加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但掺加量不可大于掺加适量的减水剂,这样可有效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且能提高水泥的水化率,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从而降低水化热,明显延缓水化热的释放速度。

3.2防止水泥热化

水泥热化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因此,需对水泥热化进行防止,比如,精心设计配合比;增配构造设计,提高抗裂性能等。

3.3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上,原材料环节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首先要对水泥进行编号,其次要对粗骨料和细骨料中的颗粒含量进行严格的级配,最后就是要对一些外加剂和骨料含水量等多加注意。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层面的工作,对实际问题要认真分析,适当调整各种材料的配比技术,应和具体的施工设备的变化而改变具体的施工措施。

4总结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1.1整合了学生知识结构学生原本学习的土木工程知识以理论为主,知识点离散、不系统。通过本次创业训练开办“防灾减灾评估咨询事务所”,将涉及工程实践、建筑法律法规,建筑防火规范等知识系统的整合到一起,同时学生又了解了有关创业的知识的比如有关合同法、心理学、财会知识等,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专业但是将来有用的只能靠自己另外学。通过此次创业训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更易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需综合应用“建筑结构实验”、“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抗震结构”“、高层设计原理”等课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学生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所学知识更系统,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1.2增加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通力协作与配合。项目确定初期,学生先分头查阅资料,再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形成了“指导—搜集资料—集体讨论—汇总”的推进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了大量信息,了解了各类灾害来临时对房屋的破坏形式,制定了公司提供的资询内容。完成该创业训练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靠某个人单枪匹马是难以完成的,团队成员需要相互配合。每个人都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承担各项工作。同时,学生之间应互相帮助,高效快速的完成本项工作,以便尽快进行下一项工作。此次训练让学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更加理解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真谛,这对学生的团结意识、协作意识、个人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加强了师生的交流,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1.3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创新创业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1]防灾减灾评估咨询事务所模拟运营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创业意识。这些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是参加科研项目的必备能力。同时通过本训练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完成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加深了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非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兴趣。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建议或对策

2.1创业技能宽度不够由于此次参加创业训练的学生均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学生经济管理类、组织管理类、市场营销学等的知识相对匮乏。学生此类的选修的课程十分有限。因此,建议高校校还应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模式,结合产业结构特征来设置课程体系,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学生自身价值为目的”,调整课程内容。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专业技能宽度。

2.2训练项目经费不足本项目配套的经费从模拟运营的角度来说是合适的,但如果真正创办资询公司,建一条完整的服务流程,包括租赁房屋,购置电脑以及日常开销,所需经费需达几万元,因此,整个训练计划只能停留在模拟运营阶段,实际操作还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问题。因此,建议学生在模拟运营期间尽量全盘考虑,细化训练内容,学生毕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延续此训练,将创业训练变成实体操作。

2.3工学矛盾突出该创业训练项目为期两年,训练期间,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社会调查,组建公司,模拟运营。而这些时间段需求与院系教学安排有冲突。按本科培养模式,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有严格的计划性,学生往往会因理论课的教学不能持续的完成一项任务。建议高校校再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考虑给学生多留些整块时间,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实现工学兼顾。

3结束语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自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被提出之后,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样对于现如今我国的建筑业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也深入人心,将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建筑业中的优化应用,提出可促进该行业发展的具体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整合

1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的含义和特点

当今时代我国的环境资源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对我国的经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我国正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建立在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下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的建筑业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建筑材料,例如木板、石材等,若可以提升这些材料的利用率,无论对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处处体现能源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要有效合理地规划土地使用,多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整合。

2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实行的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建筑土木工程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深入可很大程度上避免我国建筑业在迅猛发展的同事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环,可极大地化解建筑工程对自然资源的威胁,保护大自然与生态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在不损害后代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享用现代建筑土木工程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将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效整合,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举措,可一方面减少施工的成本,减少用料,同时造福于后代子孙。因此,通过科学的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是现阶段建筑土木工程良好发展的基础。

3促进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的具体措施

3.1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土木工程准备材料阶段的应用

准备材料阶段是一项建筑土木工程的基础和基石,良好的规划是成功完成工程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一些环保的、保护生态的,且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一方面节省建筑成本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保证其优良的性能。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整个施工项目之中,可有效的提升项目使用期限,真正意义上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

3.2可持续发展在准备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完成了施工材料的准备之后,便要进入准备施工阶段,需要对周围的施工环境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准确掌握施工现场的种种情况,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准备施工阶段表现为科学地进行施工规划,改善施工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发生,让施工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进行;即便有突发状况,也能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寻求最优方案,及时处理。

3.3可持续发展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的过程是整个建筑土木工程的核心环节,材料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尤为关键,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在施工阶段,会大量的使用照明和各类电能,合理地使用电能,选用节能灯泡、控制用电量、采取声控开关等措施,可有效节省电量减少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并将电力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更加有利于电资源的优化组合;②施工阶段会用到大量的水资源。水资源是宝贵的非可再生资源,是我们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合理地利用、节约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国有许多地区都是严重缺乏水资源,居民存在用水困难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行水的重复利用、节约用水量、废水的循环利用等等;③对于施工垃圾的处理,也应分类处理,以便于建筑垃圾的重复再利用,并且可以节省处理垃圾的费用。总之,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施工阶段,将保护生态环境置于首位,合理运用各类资源,努力实行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与建筑土木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有效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项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结语

可持续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建筑土木行业来说,也必然要跟随时代的潮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融入其中,推行绿色施工,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并且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觉悟,在施工过程中时时遵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绿色施工。通过在材料准备阶段的选用环保材料,施工准备阶段的勘察周围环境以及施工阶段的资源合理利用,使资源使用最大化,通过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整合,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仝东篱.浅析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整合[J].工业:25.

[2]隋晓君.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7(12).

[3]陈小莉.探析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整合[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17):94.

[4]宋婧怡.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研究[J].科学导报,2015(12).

[5]赵建辉.浅谈建筑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278.

作者:饶静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摘要:经过长期的发展变革,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建筑行业的利润空间也随之缩小。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经济效益,寻求长远发展,必须在保证建筑土木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成本控制工作。当前在当前的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当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筑企业就需要加强成本控制观念的正确树立,实现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建筑企业合理发展。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1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简述

1.1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其构成

对于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来讲,其主要就是在对项目实际要求遵循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工程项目实施当中所产生的费用科学合理的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此来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确保建筑项目顺利运行。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按成本核算方法可划分为三方面: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以及计划成本。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人工以及材料和机械设备等成本。

1.2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

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全员性。建筑土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需要施工企业的各级部门及全体员工参与的,各级部门及员工都有其应负的责任。②过程性。建筑土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一定要能够按照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要求,对项目施工当中的相关成本控制相关具体工作有效的和目标管理相结合。③实时性。一旦建筑施工项目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其成本控制也要随之实时调整。

2影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因素

2.1缺乏严格的管理执行力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的企业,不管是从管理制度来讲,还是管理团队的素质来讲,都具备了可谓一流的水平,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太明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执行能力没有落实到位,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性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最后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2.2缺乏相应的制度建立和制度监督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构建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际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有管理控制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没起到丝毫的作用,从而对形成优质的建筑工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使施工成本管理的效率很低,当然在这当中也会存在监督落实不到位的因素。建筑施工工程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的关键内容是监督落实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如果想提高其管理的效率,必须要搭建起比较科学合理的监督控制体系,并且不断强化监督行业的监督工作,将监督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对总体成本有一个宏观的管控,给完整的成本管理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制度保障。

2.3管理与控制人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施工的管理和控制人员素质不够高,尤其是一些管理层的工作人员素质达不到,从而影响到了整个企业的综合素质,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管理和控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3.1成本最低化原则

项目成本控制当中需要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协调,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当中的费用不会大于支出费用,相对于相关的人力以及物力和财力等费用不能大于节约成本的费用,所以在实际的成本控制当中需要对其相应的关键因素加强控制。

3.2成本责任制原则

成本责任制度主要就是项目在实际的实施当中,需要确保权责结合,对项目实施分解处理,有效的落实到每个职能当中,对所分解的项目成本目标和相应的班组进行结合起来,从而实施项目工作,使得其能够和经济责任想联系,确保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①需要对施工项目责任制进行确定,特别是需要将工程师作为项目责任制度的领导者,对项目实现合理的划分。②需要对成本目标实施责任划分,对于所分解的成本控制目标有效的划分到每一个职能部门当中,实现责任的合理分配,最终实现成本控制最低。

3.3管理有效化原则

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化主要就是将成本控制作为基础原则,对项目成本实现合理的预测以及工程控制,采用对技术和方案的创新和改进,以及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对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等方式实现成本管理。①尽可能的采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铲除,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这当中就需要加强对成本的合理越策,对项目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处理。②采用对人力以及财力的优化,实现项目工程的最大化运行,将工作量不断提升,确保对人员以及资金的合理分配。

4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有效策略

4.1优化控制制度

在成本控制优化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深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尽最大程度实现成本最低化。同时要充分落实全面控制原则,保证项目不同阶段的衔接性与节奏,以获得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要提前书面通知分包商签订分包协议,并告知专门负责编制合同的预算员及管理员做好分包协议审批工作。分包协议审批完成后,再交由签字权各方签字,并作为原始凭证保管好。在技术审核及图纸审核方面,要完善会审机制,要保证在工程实施前落实好图纸设计、技术设计等重大变更处理事项。经营部定期落实统计汇报工作,有效掌握建筑土木工程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在成本考核方面,根据项目部呈交的工程产值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已制定的成本考核办法或制度实施对应奖惩,督促成本管控工作规范化实施。

4.2实施定额管理定额管理要求

在建筑土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消耗的物料、劳务、资金等均要设置标准限制。在编制定额前,要求相关人员充分收集并整合资料,对资料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剔除掉其中不合理、不真实之处,保证资料的有效性。当各项定额确定后,在无重大设计变更或其他特殊意外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变动。各职能部门可结合本部门经营或生产实际需要修订定额,上报批准后实施。在获得合理定额指标的同时,各单位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单位或部门情况制定相应的定额考核方案,促使定额管理计划得到全面落实。

4.3前期成本控制

在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要重点关注招投标文件编制工作。建筑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招投标工作小组,按照规范编制招投标文件,为项目招投标活动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要重视图纸预审。招标前,要召集预算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及设计人员等,对图纸进行综合性审查,提早发现图纸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建筑土木工程项目后续顺利实施排除障碍。投标报价过程中,要严格审查材料、机械设备等,判断其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及国家或行业标准。若个别子项目投标报价与市场报价水平偏离较大,要及时做出调整。在项目预决算方面,对于分部分项工程费支出,具体计算时以招标文件为依据,依照规范要求实施。规费及税金计算需严格执行省级或以上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规定。

4.4施工成本控制

在整个建筑土木工程项目当中,材料费用成本占项目总成本60%以上。因此,在建筑土木工程项目具体施工期间,要充分重视材料费用管理。①要做好材料采购工作。要求各分部项目先行拟定材料选购计划,根据具体物资列出清单,并做好相应预算,再将材料清单及预算呈交于项目经理,经过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采购工作。在采购期间,要对材料品牌、数量、规格、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标识、适用范围等进行核实,确保各项材料与土建工程要求相契合。②要做好材料供应商资质管理。在多方调查的基础上,保证材料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供应资历,由采购人员将各供应方上交计划经营部备案。质检部需对供应的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材料质量的连贯性。另外,在材料验收方面,不仅要落实好质量验收,还要做好材料数量清点。所有材料进场后在指定场所卸货,材料员经过核实验收,再开具相应的接收清单。

4.5后期成本控制后期成本控制的重点

在于工程变更及索赔。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变更出现在工程施工计划贯彻过程中,如果出现工程变更,会对施工进度及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这就要求项目部要及时跟踪工程变更情况,并做好索赔工作。同时,要对工程造价及进度计划及时作出调整,将工期延长至合理范围内。结算阶段,结合施工进度计划结算工程进度款。根据签订的合同内容、规定方式计算工程结算额,核实无误后,打入指定账号。

5结语

加强对建筑土木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不但能够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确保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当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建筑行业的有效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就需要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的提升,加强成本管理制度的完善,以此来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竞争力提升,从而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以及建筑行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义强,邴元明.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3(29).

[2]刘洪专.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项目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02).

[3]李班.建筑施工中的项目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四川水泥,2016(05).

作者:武琪1;张冬梅1;冯艳娜2 单位:1.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2.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第三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逐渐增多,其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广泛应用其中。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因素,阐述常见的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并以配置与搅拌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养护与拆模技术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旨在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养护技术

前言

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之中被称之为“砼”,即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石、砂、水泥进行配置、搅拌而形成的混合物。基于特定的养护方式,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性能,特别是耐久性、压力学性能等方面,所以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之中。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优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建筑的整体功能,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在应用混凝土时,需要采用恰当的工艺技术,以此来充分发挥其作用。

1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因素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存在很多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因素,主要可以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其内容包括:(1)主观因素。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由于需要施工人员参与其中,所以常常会由于工作意识淡薄、工作疏忽等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一方面,在施工现场中,受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限制,使得很多施工人员并不能将严格的施工规范应用在工作中。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缺乏全局意识,导致混凝土施工的流程存在问题。(2)客观因素。在混凝土凝结的环节中,未对其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同时缺乏对温度的合理控制。基于这样的工作环境,往往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水分、温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生裂缝等不良现象,降低其结构的稳定性,最终还会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

2常见的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之中,存在很多不同形式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其中常见的技术方式包括以下三种:(1)混凝土结构PC技术。实际上,混凝土结构PC技术就是预制技术,这一技术形式已经广泛应用在施工中,可以有效缩短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就混凝土结构PC技术而言,合理构建模板是充分发挥这一技术价值的关键,同时需要严格遵循浇筑技术、养护技术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2)混凝土结构NPC技术。以混凝土结构PC技术为基础,混凝土结构NPC技术就是对土木工程中剪力墙进行填充设计,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合理控制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依据相关的施工规范完成操作、施工,而在地震频发的地区,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做好防震保护。(3)混凝土结构PFC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之中,混凝土结构PFC技术为半预制装配技术方式,同样广泛应用在施工中,其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叠合式楼板、剪力墙外墙模板之间的结合为基础进行施工的。在应用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PFC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还可以缩短施工的周期,所以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

3.1配置与搅拌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选择恰当的施工材料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的基础,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实际上,混凝土结构的凝固过程属于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关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最大程度的保证材料的质量。具体而言,关于混凝土结构材料配置与搅拌的技术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1)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类型,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水泥种类,一定要保证其符合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例如: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应该使用具有较低水化热的品牌;在选择骨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择能够规避碱性骨料发生反应的材料;施工人员在选择添加剂时,也应该重视其类型,以便于满足不同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需求。(2)合理配比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依据土木工程的建筑要求,对所有与混凝土结构相关的材料进行配比,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性能能够满足建筑的质量要求。(3)对混凝土的混合物进行搅拌,结合现行的混凝土结构性能要求,应该尽可能避免采用人工的方式开展搅拌工作,而是应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搅拌。同时,如果在搅拌的过程中发生了分层问题,就应该及时进行二次搅拌,从而提高搅拌的质量,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3.2温度控制技术

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温度对其性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1)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混凝土结构的水化反应实际就是放热的过程,但是在其内部中,大部分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所以内外的温差较大,就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对此,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总体用量,进而避免产生更高热量而无法释放,所以可以使用矿粉、粉煤灰等材料降低水化热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还能够有效防止裂缝问题的发生。(2)控制环境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是在室外完成浇筑的,加之炎热的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材料替代混凝土产品,或者尽可能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完成浇筑工作。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工作也不能在低温天气进行,否则将会降低其性能,甚至发生破碎现象。(3)在施工中强制性降温。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恰当的设备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降温,常见的方式为循环水降温,也就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设置循环水管,从而实现降温的目的[2]。

3.3养护与拆模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能够保证其自身的性能不受影响,在炎热的天气或者地区中,为了保证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效果,施工人员了需要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覆盖薄膜,避免水分过快政法而影响养护效果,而对具有特殊要求混凝土结构,还需要对其进行浸水养护。同时,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控制好周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工作。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应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防冻养护,避免发生裂缝问题。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拆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时间,在其强度达到标准时方可进行拆模,并且在这一环节中,禁止撬动、敲击等操作行为。通过这样的技术,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符合土木工程建筑的要求,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混凝土的因素,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将更加恰当的技术方式应用在施工中。以此为基础,施工人员通过科学的工艺技术,提高混凝土配置与搅拌的科学性,对其结构的温度进行了有效控制,采用合理的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养护、拆模,减少了裂缝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强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可以结合文中的方式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

参考文献

[1]佘奎.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8(0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