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提升设备统计管理工作水平建议范文

提升设备统计管理工作水平建议范文

时间:2022-02-22 04:41:14

提升设备统计管理工作水平建议

摘要:工务设备统计在铁路运输设备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工务日常安全生产及养护维修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如何用好用活统计数据,成为工务修程修制改革道路上的助推器。

关键词:设备统计;工务,修程修制

改革2014年以来,杭州工务段(以下简称工务段),通过对普速铁路线路检养修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按照“有利于安全控制、有利于提高设备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不断优化线路养修资源配置,发挥车间主体,专业主导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杭州工务段特色的线路养修管理体制,线路养修管理改革初见成效。工务设备基础数据,在改革过程中作为分析养修病害,指导周期性养修计划下达等,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对现有设备基础数据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设备统计管理的建议及意见。

1工务统计管理工作现状

1.1管理系统形式多样

工务段目前下设安全科、路基桥隧科、线路科、调度科、保武科、材料科、职教科、办公室、劳人科、财务科等共10大科室,统计管理工作由线路科主管,各科室根据分管各项具体统计工作。统计数据日常采集、修改、保存查询等,由各科室使用不同的管理系统完成。例如,线路科、路桥科使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进行日常线路、桥梁、隧道等统计数据的管理;安全科使用道口管理系统进行道口统计数据管理;保武科使用进行封闭设施统计数据的管理;材料科进行轨道车统计数据的管理。另为配合工务修程修制改革,线路、路桥科分别使用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及铁路桥隧建筑检养修系统,对“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五大生产环节进行盯控管理。

1.2数据庞大

以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为例,目前本系统内存储自2006至2018年共十三年数据,仅线路部分计20余万条。且每年数据量均在不断增加。图1显示自2013~2017年线路设备数据量增长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仅仅线路部分数据的增长量五年内已达到45%。1.3基础数据采集以人工录入为主要方式按照《铁路运输统计规则》(铁总[2015]226号)的要求,工务设备统计对应统设报1~7报表,每年度统计一次,基础数据采集采用人工收集方式,依据竣工资料、LKJ数据及现场测量获得,再由统计人员根据系统要求逐条进行人工录入或修改。

2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各统计系统数据无法共享

虽然设备统计基础工作均采用系统管理的方式,但每个信息系统各自独立,研发技术及数据库语言也各不相同。采用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结构也不相同。许多系统是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环境中开发的,各自都有自身的运行环境要求,其运行方式、使用方式和信息数据的编码格式都不同。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基层数据库,这些数据就像是位于不同房间货物,没法知道他们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需要的时候也只能进入不同的系统进行查询和取用。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难以获得跨专业的整体视图,难以开展部门间的业务协同等诸多问题。显然,这给统计人员的日常使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于各个系统的不兼容,数据不共享,为了更改多个系统相同的数据信息,对于同一个用户来说,必须针对不同的系统进行多次更改。时间和精力造成极大的浪费。

2.2数据时效性差、利用率不高

一直以来,基础数据都是一年汇总一次,从时间点上来说反映的只是上年末(本年初)的设备状态,而对于年中所发生的设备变动,都不能及时进行数据更新。这样,基础数据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时效性差的问题,影响了它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加之数据的修改工作均由人工完成,不可避免地存在遗漏和错误。久而久之数据的可信度下降,仅仅拿来年度做汇总使用,而日常基本不用。特别是经过多年积累,各业务领域都积累了海量的历史数据,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方法,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处于“冬眠状态”。以2017年为例,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年度数据共计34684余条,而用于设备统计年报的数据仅仅涉及其中的1%。数据利用率低,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未被有效开发利用。

2.3统计工作深度不够

目前使用的数据系统大多只能提供数据汇总、查询等传统的功能。只是简单的取代手工报表,普遍缺乏决策支持功能。设备统计工作停留于表面,只有宽度,没有深度。统计人员对大量数据进行录入、修改、增加等工作,仅仅得到几张统计汇总报表,却没有依托庞大的数据量,开展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用数据的变化来预测设备的变化状态,数据的决策功能没有被开发。统计工作浮于表面未发挥其真正作用。

3优化建议

设备统计的目的是通过大量数据的采集、编辑来掌握宏观的生产现状,最终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管理层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企业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如何让一个个统计数字“活”起来,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

3.1实现数据共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据共享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的前题。由于各统计系统的异构和相互独立性,使得数据间相互关联性较差。例如通过工务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某段线路钢轨的生产日期、长度、轨型、大中修年度等信息,而要进一步了解此段线路日常动、静态检查的情况则要登陆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两个系统数据无法进行直接关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先进的数据库共享技术,将各种各样的铁路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逻辑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统一的数据仓库,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智能信息平台。用户可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数据仓库的所有信息。从而将各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连为一个整体的信息大陆。通过数据共享,使得数据将形成网状的联系关系,获得设备的多方位的数据信息。

3.2提高统计业务水平,提升数据质量

数据管理人员的素养及业务水平是直接设备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运用各项规章及相关技术标准。主管工程师要定期进行强化培训及考试,拓宽知识面及自身素质修养。作为一名设备统计人员,要不断突破自我,尝试新方法新工艺,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素养,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不仅仅需要掌握工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规章制度,还要学会跨专业、多角度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决策理念和分析水平。

3.3改进统计工作方法,助力工务修程修制改革

为适应工务养修体制改革,面对日益增长的设备数量,设备统计工作要从传统的统计方法中寻找突破口,改变设备统计仅仅是汇总、查询的旧思想,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开发尝试统计新方法,学会用数据说话,利用好现有的统计数据结合安全风险管理等知识,全方位、多角度盯控设备,让数据实现决策支持功能。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基本以人工现场采集、人工录入为主。效率低下,更容易因为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录入和采集的错误。可以依靠GIS(地理信息系统)及GPS定位的方法更加准确地采集现场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在数据可信度大大提高后,才会有更多地部门关注和使用数据,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每年工务系统组织车间进行线路设备年检,通过对线路设备状态的全面排查,来确定历年大中修提报计划。一直以来,年检的工作思路基本是以车间人工现场检查为主要手段。按每个车间检查工区每日投入检查人员12人来计算,年检工作持续20天左右,产生劳力费用大约201万元左右。如果能够结合设备统计,依靠数据对线路状态先进行全面掌握,再有的放矢进行现场确认和检查,可减少约50%的人工投入。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用数据提供优化资源分配方案,进行基础设施维护、改扩建等中短期划和战略规划;甚至提供操作仿真,预见病害发展趋势,将成为设备统计工作的趋势。

4结束语

设备统计工作如同改革的铺路石,稳固的基础,必将撑托起安全生产这座摩天大楼。设备统计工作的优化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依靠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管理人员的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群策群力,才能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铁路运输设备统计规则.铁总计统[2015]226号.

[2]崔炳谋.马均培.陈光伟.铁路信息共享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6.

作者:周玉婷 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

被举报文档标题:提升设备统计管理工作水平建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tjbylw/72871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