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内部审计研讨(8篇)范文

企业内部审计研讨(8篇)范文

时间:2022-12-29 02:14:02

企业内部审计研讨(8篇)

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探析

摘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在这一阶段下,消费者的要求提高,产品需求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逐渐转变为技术型经济,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满足顾客的多样化的需求,内部审计工作就要发挥它的作用。那么,经济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成为审计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相关的人员要依据经济的发展确定新的审计重点和审计工作的程序,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本文就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内部审计;转型;探析

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新常态使得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企业和组织结构也进行转型,因此这就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要重新确定审计工作的工作重心,要把“监督、改善、评估”作为工作的重点,调整结构,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时,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与时俱进,积极主动的面对审计工作转型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做好自己的审计工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顺利完成转型。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之中,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量的巨变和质的飞跃,但是在高速发展下,我国已经面临许多的经济危机,只有调整经济结构和动力,才能进行稳步发展。因此,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点,以便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

1.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2014年,党中央依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制定了新的经济战略,即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力求产品质量的更优化和速度的更快化,能够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并且提高我国大学生和企业人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由制造大国逐渐向创新强国转变。从资源环境方面来说,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的节约,国家大力支持使用清洁和可再生资源。另外,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高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低劳动成本的优势逐渐减弱。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经济新常态主要从发展的速度、发展的结构以及发展的动力方面进行了改变。在速度上,中国高速发展,潜在的增长率开始下降,中国的一些竞争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在经济结构方面,更加追求质量和速度,力求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在经济结构上力求结构更优和效率更高;在发展动力上,转向创新型动力驱动。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急需改变,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但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只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内部审计观念陈旧

在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工作理念应该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同时正确的工作理念是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障。但是,在许多的企业和国家组织中,内部审计的工作理念过于落后,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当前的内部审计中,过于注重监督的职能,或者说现在的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发挥了其监督职能,对于改善和评价工作做的不到位。内部审计工作过于注重监督职能,减弱了评估和改善的职能,使得审计工作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功能减弱,另外,过于注重监督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咨询服务和确认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从根本上削弱了内部审计的作用。

2.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内部审计的管理机制也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机制很不完善,使得内部审计在进行转型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内部审计的很多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当前大部分的企业和组织机构中,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计划不够完善,也没有具体的工作流程,这就导致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找不到工作的重点,使得审计工作的效率十分的低下,在审计工作中一些资源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人力和物力上就有很大的浪费。总之,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详细工作计划的制定,使得工作中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往往工作中还会有南辕北辙的行为,极大的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这种机制的不完善是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妥善的解决,那么内部审计很难完成它的转型,这一项活动可能会被取代。

3.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狭窄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工作范围过于狭窄,审计工作仅仅是对内部的财务进行审计工作,这就使得审计工作的作用大大降低,只进行资金审计,使得审计工作不能及时发现企业或者是组织机构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这样就不能及时的应对风险,也使得内部的风险意识降低。因此,审计工作就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和风险提醒,决策者可能会进行错误决策,影响企业或者组织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对财政部门进行审计,可能会使其他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责任心不高,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

三、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如何组织

1.转变内部审计的工作理念

改革创新,理念先行。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首先要创新工作理念,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在理解经济新常态内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工作理念的创新。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重心应该放在“监督、改善和评估”上,对内部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内部工作提出改革性的建议,以提高整个团体的工作效率。首先。审计工作人员要改变以往那种监督为主的工作理念,树立工作服务的意义,积极为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献计献策;其次,审计工作进行时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是对财政部门进行审计的工作模式,要对业务的全过程进行审计,还要建立配套的服务机制。

2.内部审计要转变管理机制

首先要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方便审计部门工作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要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流程,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另外,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掌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技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

3.内部审计工作要转向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工作

在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只要具有风险意识,拥有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才能在风险发生时,有效的控制风险。因此,在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要以风险为导向进行工作,及时发现企业或者组织中的风险,提出预警,并且给领导者风险的提示,以便决策者更好的进行决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要基于这些要求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完善管理机制,成功的完成转型,以更高的姿态服务于当前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要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提高自己的工作素质,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及时发现内部的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与当前经济发展要求不符合的地方,及时的做出修改,提高自己职业素养,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性,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锋.新常态下企业审计工作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1):64.

[2]杨琴.新常态下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思考[J].知识经济,2015,(16):111-112.

[3]林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问题探析[J].商业会计,2015,(4):37-38.

作者:罗建峰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审计局

第二篇: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应运而生,其重要性体现在加强企业风险防范与识别,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保障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等各个方面。但由于这项制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其时间并不长,因此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与企业发展并不能很好的结合。要改善这一现象就要明确审计部门地位,提高内审工作人员素养以及加强相关法律规范的建设。

关键词:

审计;风险;独立性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更是显现出了多元化的模式,为了有效保障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表的文件将其定义为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独立:企业内部审计是由审计部门独立作出,不受其他社会团体、法人、个人以及企业投资政策及行政政策的干涉。客观: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科学依据,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过程中保证客观中立的态度。服务:企业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它可以作为企业后期的投资运营决策的依据,使决策者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降低其投资风险,保障社会稳定。

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宽了道路,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就是企业如何实现对自身的有效管理。作为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内部审计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短板,掌控投资方向、降低运行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只有企业健康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1]。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措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客观需要。而我国的审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在国际上还处于中等水平,相较于快速的经济发展显现出其僵硬、滞后等缺陷,并不能与企业发展达成很好的契合。因此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极为重要。

(二)有助于企业对风险的防范与识别

企业生命力的核心在于其资金链运转的灵活度,如果一个企业资金链出现危机,那么企业本身也将陷入困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金链的运转越来越复杂,其运转环节增加,使得运转周期加长,如何保证资金的高效率运转和回收是企业长期发展必须注重的问题。那么对资金运转的监督并且及时预测危机的出现便成为了企业运转的重要要素。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定期的数据收集、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筹资、投资及营运各个环节资金活动的主要风险,有利于管理层找准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措施防范风险。而且,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除涉及上述资金活动外,还包括内控中企业层面、业务层面各项活动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提出应对措施。比如,近日,武钢对平时容易被忽略的专项预算费用的使用进行了重点审计,作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所需矿石的80%来自于进口,成本非常高,那么在原材料采购审计中,内部审计将其与网络进行比价,找到了更加节约成本的采购方式,节约了大笔运转资金。企业只有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识别,才能够保障自身的发展,同时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人员运行是一个流水线型的多层次运转过程,董事会、监事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公司基层工作人员各自有相应的任务分配,各方恪尽其责,相互配合才能保证企业政策的实施效率。各阶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都会对企业发展起到相应的影响,那么如何保障企业机构和员工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也成为了企业内部审计所要监督的重要环节。审计部门通过对各被审计部门工作成果的汇总研究可以对其一个周期内的工作效率进行核查和监督。科学性的数据也可以及时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审计过程中发现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的行为可以及时责令其改正补救或根据公司制度对其做出处理措施。对企业人员的监督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政策的运行出现致命的纰漏,也保证了企业运行的安全与效率。

(四)企业内部审计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正确披露的重要保障

企业信息披露有利于加强国家和社会对企业进行监督,防止虚假财务报表,企业经营者侵犯股东利益等违法行为的出现,所以,其披露的信息是否正确至关重要。如果披露的信息有误,则会影响社会对其认知和评判,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相应的社会舆论也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所以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提供依据和保障。有利于保证披露信息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也可以使得相关部门对企业作出合理的评价及措施,从而保障企业的长期性发展。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明确内部审计的位置,保障审计工作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包括全过程及所有人员,其本身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要求,这就表明,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不能受企业其他部门以及个人行为干扰的。但在现代企业中,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关系并不很明确,有的是平级,也有的是隶属关系,因此,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影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因利益的牵扯而导致数据的收集分析欠缺足够的客观性。也就很难达到审计工作本身的目的与要求。因此,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从而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注重提高内审工作人员的素质

除了审计部门本身的隶属关系会影响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以外,内审人员的工作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人是一个利益性、情感性、主观性的存在,这本身就对审计工作的客观性有一定影响。如果,企业审计部门人员的工作素养有所欠缺,那么因被个人利益左右而产生的主观臆断,如错收漏收相关数据或更改数据、错报瞒报有关违反制度的行为,或因为专业水平的限制,忽视了一些隐藏较深的问题,对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排除这种不利因素的存在,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内审人员的重要标准,加强员工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及相关法治教育,并定期对其进行业务考核评测。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法规制度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有法可依。企业内部审核制度作为法律的调整客体之一,也应当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依供其参考和遵循。但我国的企业内部审核制度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展周期较短,制度本身成熟度也不够,相关法律的发展更是不够完备,很多都是参照《审计法》而进行,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也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法治监督工作有一定的阻碍。因此,企业须结合业务现状以及相关业务流程,梳理内部业务流程、主要风险及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形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文档,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四)考虑将企业内审工作进行外包

部分企业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时间和工作经验的局限性,以及专业性不足,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利用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让管理者对企业有一个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把握,为制定公司政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但应当注意会计师事务所侧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审计并评价,对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仅予以披露。

四、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和论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还有很多欠缺之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应当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企业发展模式,适当借鉴国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审计模式和系统结构,使审计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参考价值。另外,由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因此,结合其这一目的,可以寻求更多企业内审制度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形成完备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执行体系,从而保障企业后期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郑方松.解析企业内部审计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2016(03).

[2]崔丹.浅议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D].经济视角.2013(01).

[3]陈志新.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02).

作者:陈向英 单位:四川高威新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财务部

第三篇: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构建解析

摘要:

本文对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战略定位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在当前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以及其自身的框架构建中发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关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以及框架构建的意见。

关键词:

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框架构建

现如今,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大力发展能够与国家竞争力进行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内部审计是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规范企业行为存在的因素,内部审计不仅能够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而且能够切实有效的保护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效益。虽然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上一些发展势头迅猛的企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对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以及其自身的框架构建、设计进行分析,充分满足现代集团企业的整体发展需求。

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分析

内部审计的主要主旨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将国际的内部审计标准作为依据,将企业集团自身的服务管理、服务效益作为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将经营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作为内部及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够对集团企业整体的运营方位进行实施有效的监控。对集团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及时的防范,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发展战略主要是将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作为主要的出发点,推进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和发展,对企业日常的经营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保证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和发展[1]。内部审计已经逐渐成为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门,所以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战略也需要仅仅的围绕企业集团的目标,以防范管理、防范风险、增加效益作为主要的目的,保证企业集团当中各个系统都能够切实有效的运行,保证内部审计能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规划现状问题

(一)当前,很多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决策层对于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还一直停留在查找错误防止弊端的阶段,在集团当中严重的缺少统一运作内审的工作意识,并且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决策层的审计思维还仍然停留在利用其自身的工作支持来进行企业管理效能的提高方面。企业决策层这种在观念上的落后现象,不仅组织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功能的整体转型,而且对其自身的一些评价、管理咨询等价值功能的方向转变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在当前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中,严重的缺乏从局管控审计的战略性工作思想,很多企业集团设置的战略目标以及经营目标根本没有办法应用到实际的内部审计当中,而且不能够达到对整个企业集团的系统性管控要求当前,仍然有很多企业集团制定的内部审计目标仅限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工作,对财务会计的规章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排查,没有根据内部审计的未来工作方向制定合理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没有被充分合理的应用到实际的企业战略发展当中,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方面的耗费却仍然很严重,导致审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的同时,企业集团还投入了更多的资源[2]。

三、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框架的构建

与其他的一般企业相比,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系统在客观上显得更加的复杂,由于其自身的管理约束层级比较多,就导致运行活动时需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大,而能够涉及到的利益方面就会也很多,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企业集团的决策部门要采取系统化、动态化思路优化设计,来规划其自身的内部战略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充分的提高内部及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集团对于其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需求。内部审计管理与战略规划体系的构建要体现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整体战略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展定位,内部审计的内容基本上是以财务审计作为主要部分,另外逐渐向外延伸,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绩效、风险管理等等,其基本构建思路要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面逐渐的向外扩展,这样不仅能够促进集团企业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内部审计在集团企业当中的价值和功能应用效果。在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部门已经逐渐成为集团企业当中非常有价值核心的部门之一,不仅能够切实有效的为高层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而且能够将内部审计当中的功能性充分的展示出来,辅助企业集团未来持续发展[3]。

(一)战略层次的内部审计。决策者可以说是企业集团日常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存在,不仅能够决定企业集团的大大小小经营活动,而且能够直接影响到集团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的决策、特别是重大的决策能够直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在战略层次的审计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进行考虑,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以及实际竞争力进行详细准确的评价,对企业集团的内部政策、计划以及活动的执行程序等等内容,加大重视力度。另外,从企业的整体创造价值来对进行相对应的审计评价,比如企业产品的日常生产、产品的实际经营以及营销活动等等,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决策者的决策判断其正确性、科学性等等,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重大的战略决策是否具有科学论证支持等等,利用战略层次的审计评价,能够及时的发现决策层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事态的恶化。

(二)管理控制层次的审计。管理控制层次的审计可以说是得战略层次审计的一个延伸部分,审计的重点则是企业的战略以及各个规章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并且能够保证企业集团的各个活动都在合理的框架下进行。管理控制层次的审计工作要更多的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联系,其中包括一些管理系统、经营系统等等;另外,对于一些管理系统是否健全和完善的内容也要进行详细的审计,包括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有效性、责任机制是否健全以及是否有效实施等等[4]。利用管理控制层次的审计评价,可以对企业集团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控制层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控制方面的风险进行相对应的防范以及控制,从而保证集团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

(三)财务层次的审计。战略层次的内部审计以及管理控制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都是借助企业经营成果的财务数据来进行并且反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保证将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提升,并且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而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制定和实施下,内部审计不在单纯的只是关注财务的数据和信息,而是逐渐将静态的审计过程转化成为动态的审计过程,整个过程围绕着企业集团的内部运行,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进行是的警示作用,对经营管理的风险能够起到切实有效的防范作用,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所提高。

四、结束语

内部审计对于当前的企业集团来说,已经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建立的内部审计运作模式能够充分的适应当前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现状,并且能够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集团企业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玉.赴英、法内部审计考察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10(03).

[2]李凤鸣,王会金.审计技术方法[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1).

[3]任志宏.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J].审计研究,2011(03).

[4]风均科.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J].中国内部审计,2010(06).

作者:柳利君 单位: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供电企业内部审计探析

引言

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强化过程管控的有效方式,也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时期,增长动力结构和发展方式转换成为新常态。面对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常态,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需要企业审计部门不断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和探索。笔者现就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谈点浅见。

1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审计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设机构,在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像社会审计一样有着独立性,所以其客观性和公正性必定受到影响,不能有效保证在工作中的权威性,也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

1.2对审计职能的认识模糊

在对于审计工作职能的认识上,企业的理解往往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审计工作是事后控制,总是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才去抓整改落实,而没有发挥其预控监督功能,更多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

1.3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在审计部门人员配备上往往忽视了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等特殊要求。审计范围的扩展和审计内容的复杂化,加上内部审计信息的不对称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审计人员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内部控制需求。

1.4审计质量不精细

企业在审计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是以账查账,对问题不能展开深挖,查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对一些重大问题,审计评价不具体,难以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导致审计成果转化不充分,没能真正实现审计促进规范的参谋作用。

2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2.1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

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各级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要提高对新常态的认识,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重新审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把内部审计工作与新要求、新使命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责,注重监督、服务“两不误”,通过内部审计发现、查处问题,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2.2健全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企业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营管理,挖掘企业潜力。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筑牢工作基础,确保开展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在传统的监督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关注企业及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和依法执政情况,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做好审计关口前移,实现审计工作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不断拓展审计范围,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为目标,实现内部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功能,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

2.3创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手段

要改变过去就账查账、就账论账的传统审计思路,改变传统的手工查账方法,有效地运用内控制度测试、审计抽样、审计风险分析、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现代审计方法和手段,引入先进的分析与预警方法,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分析判断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推动在线报告的应用,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审计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力量的前提下,利用外部专家、专业机构等服务于内部审计工作,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2.4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结果应用

要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结果应用制度和机制,把内部审计结果作为日常业绩评价、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在评先选优、绩效考核奖惩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加以应用。同时,要重视对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积极推行整改情况验收制和未改问题巡回督察制,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到位;要逐步建立内部审计结果通报公示制度,及时通报内部审计结果,定期曝光违规违纪行为,增强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刚性和权威性;要强化问责追究,对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依法依纪做出处理。

2.5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素质建设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注重提高审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通过专业培训、网络学习、岗位练兵、上下交流等方式加快人才培养,使审计人员具有与形势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不断提升企业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强化廉洁自律教育,确保审计人员监督职权的正确行使。

作者:梁彩仙 王丽萍 单位:国网河南周口供电公司

第五篇:企业内部审计谈论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要想生存和长足发展,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同时,审计工作的业务层次与水平的提高,是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内部审计的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企业现行的内部审计制度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关键词:

内部审计;企业制度;经营目标

1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从20世纪40年代起,随着企业管理的层级增加,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加重,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应运而生,受托经济理论是其两权分离下的理论基础。内部审计制度起初主要是在涉及财务的领域开展,并且主要负责对受托财务进行监督和鉴证,其审计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查错防弊。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业务范畴也得到了拓展,目前,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已经延伸到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及企业内部的错弊治理领域。内部审计已然成为现代企业防控有关风险的重要管理手段,有助于防范企业内部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最大化。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也就是增加企业的经营价值,因此,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化地增加企业价值。第二,企业的内部审计手段主要是保证和咨询,所谓“保证”是为了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或治理而进行评价,并客观地审查证据的行为;而“咨询”则是为企业提供建议及相关的客户服务。第三,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的系统控制、结构治理等,强调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企业的相关行为。最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以独立性、客观性的工作态度履行职责。“独立性”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已经确定的活动范围内在实施审计及报告审计时不可以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客观性”要求企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秉持诚信原则,不应对任何方妥协。

2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现代化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远远地超越了在定义初期设定的监督和鉴证功能。如今内部审计不仅仅具备了监督、控制职能,还包括了评价、咨询职能等综合性的管理职能。对现代企业而言,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一项重要内容,要达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就必须对公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2.1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能增加组织价值

现代化公司的治理核心是:持续性谋求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内部审计要想通过一种特殊的形式融入组织管理链中,其治理的目标需要与公司一致,这就能促使内部审计构成现代化公司治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相关人员对企业的生存和长足高效发展肩负重要使命。现代化企业,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的相关努力,可以为企业股东和管理层提供高效的服务。

2.2内部审计弥补了公司治理中监事会监督的不足

在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中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要保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事会三权制衡。但现实中太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企业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十分有限,我国大多企业的监事会与内部审计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二者的出发点不同,监事会主要是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有关利益,而内部审计需要向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

2.3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让一家公司的各部门协调高效运作

一般来说,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实施。以往内控评审是社会审计用来确定审计的重要参考和依托,来确定是否采用抽查法审计一家现代化的公司,目的是降低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和节约审计消耗。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有效控制、监督和评价来实现公司治理的效果。

2.4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在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导向管理

如今,现代化的公司管理层已经能够有效地协调公司经营活动相关各方面的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地将经营过程中的管理导向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联系。企业经营思想的核心之一是风险导向管理,也就是提高企业内部与顾客之间的和谐程度,让顾客满意。最终是要将顾客的愿望转化成企业、供应商、设计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各种管理关系。

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的内部审计,近年来已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与国外知名的内部审计模式和成果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的内部审计专业人员储备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其次,我国的内部审计行业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各界的重视与认可。同时,现代化企业要顺利开展企业内部审计治理,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这需要内部审计整个行业总结理论,提升水平、加强行业内部的交流合作。

3.1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定位难,其难以发挥作用

如今,很多现代化企业的管理高层对自己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仍然不清不楚,虽然设立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但都只是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简单拼凑人员,虽然设置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但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审计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权限。甚至有些企业只是为了让公司“上等级”“装门面”,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2企业对内部审计不重视

调查发现,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度确实不够,在对811家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有128家对内部审计制度不重视,占15.78%;有167家企业对审计投入经费不足,占20.59%。而在125家央企中,有21家企业对内审不重视,8家企业审计费用不足;在790家省级企业中,有59家企业对内审不重视,96家企业审计费用不足。

4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体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其职能范围内的重要性,充分维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需现代化企业将内部审计的局限性控制到最小,并且要能够确保内部审计的结果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1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

想要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应选择性地借鉴国外企业的有效做法,正所谓取长补短。根据企业的结构设置合适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定时向董事会汇报工作结果,并设立专业的小组组长进行负责。同时设立内部审计总部,其下设立各个分支机构,进行垂直管理,使各个部门能够客观独立地做出审计结果,结构框图如下图1所示。

4.2完善企业结构形式

内部审计机构的归属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具体由谁负责,这基本上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是否被赋予独立性及权威性。审计工作最怕的就是一些高层越权操控内审,显然这种做法很不利于内审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在企业建立比较系统的责任和权力分配制度,禁止越权行为。

4.3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变得更广,审计内容所要求的知识面也更宽,审计的政策导向更为严谨。其每一项无不对企业的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其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高效的学习新生事物的能力,更要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

5结语

本文着眼于现代化企业的内部审计,深入地分析和总结了我国部分企业现行内部审计制度的不足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意见。为了使内部审计在现代化的公司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方法,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弥补差距的同时,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当代的政策导向以及经济、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知识。此外,内部审计行业还要出台相关规范,为企业谋求持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孙青.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

[3]李慧.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侯晓靖 孙静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六篇: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摘要:

经济发展新形势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只有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认识,加快理念转变,寻求新的思路与对策,才能将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使其更好为企业经营与发展服务。

关键词:

内部审计;理念转变;对策;服务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的,服务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评价与审查活动,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与经营者更好地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而在此基础上作出有利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决策。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内部审计如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当前各个企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究企业强化内部审计作用的可行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

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权。因此要想强化内部审计作用,首要之重就是要使企业管理层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只有如此才能够使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从根本上得到完善,并有助于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性。[1]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牢固树立创新理念,转变思维方式,准确把握企业在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以及新问题。不能墨守陈规地套用过去的制度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样只会降低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为了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和工作质量,就特邀请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特聘教授赵欣对企业全体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讲解了内部控制审计理论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程序和工作方法,并通过大量亲身经历的内部控制实务,深入浅出地对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方法、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具体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二、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在过去,企业开展的一系列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集中于财务范围内,以纠偏查错为主,由于局限于财务范围,因此内部审计就很难涉及到企业管理与经营层面。[2]然而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各项流程也发生的巨大改变,这也迫使内部审计工作向系统化、全面化的层面转变,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发展变化是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个企业也应当顺应时展,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并围绕企业发展内在需求,努力拓展内部审计工作领域,创新内部审计内容,大力发掘内部审计价值新的增长点,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紧密围绕企业短期、长期战略目标,跟踪审计企业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企业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安排等制度执行情况,并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揭示与反映出来,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与决策部署。一方面,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围绕企业物资设备采购、设施委外修理、资产盘活、资金归集等业务领域开展专项审计,将其中效率底下、损失浪费等问题揭露出来,帮助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探寻可行的解决对策,推动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一方面,围绕企业货源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专项内部审计,评价货源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执行效果,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后,还应当高度关注涉及到企业员工利益的各个事项,比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领域,对其开展专项内部审计,确保资金得到了合理规范的使用,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也有助于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而稳定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三、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过程是否公正、客观,内部审计工作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与其是否具有较强独立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何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呢?主要可以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业务经费这三个方面入手。[3]首先,就机构设置而言,现在许多企业都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层次并不高。因此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绝对权威,应当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层次,最好直属于企业最高领导层,如此才能更好地避免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干涉。其次,人员配备的独立。一是加强内部审计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内部审计人员,一旦内部审计人员因外界干扰而做出失职行为,并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的,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起诉。二是企业制定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并建立复查机制,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发现重大工作失误的,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后,业务经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经费直接在企业年度经费预算中划拨。

参考文献:

[1]王春红.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J].会计师,2016(01):47-48.

[2]孟小越,梁耘宇.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6(05):87+85.

[3]颉小红.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J].科技风,2016(04):107-108.

作者:刘弘瑶 单位:南华大学

第七篇: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

企业的效能监察是企业实现效能管理监控的工作,企业内部审计是采取的会计方式对企业经营事情进行审计的活动。企业实施效能监察与内部审计都是提升企业经营能力的措施,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通过对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共同点和区别进行分析之后,找到了实现企业效能监察与内部审计实现联合的参考路径。

关键词:

企业效能监察;企业内部审计

一、概述

(一)企业效能监察

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效能管理,企业通过采取对企业实行效能监察的措施,不断纠正效能管理过失。在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很多企业都需要加强对企业效能的监察工作开展,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目前,在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下,企业效能监察受到了非常广泛的重视,并且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增大,监察的力度和效能成效明显。但是由于企业本身的管理局限、企业效能监察界定问题、企业制度缺陷等,造成了企业效能监察的目的无法实现。

(二)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采取的会计方式对企业经营事情进行审计的活动,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内控、财务、账务处理、税务风险、财务报表、绩效等活动实施的,通过内部审计,力求发现企业内部运作的不当之处,从而提出相应更加合理、合法、高效、经济的企业内部管理策略。在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形成了规范化、流程化的操作,为很多企业的扩大经营提供了支持。

二、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区别和联系

实施企业的效能监察或者内部审计,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收益,是一种主动发现企业运行过程问题的手段,二者之间密不可分,但是它们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一)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区别

从企业效能监察和企业内部审计的区别来看,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二者所对应的企业内部工作对象有区别,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而言,主要对象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和围绕的业务活动,是针对经济活动而开展的企业自查行为,而企业的效能监察则所探讨的是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的效果;二是二者所涉及的检查范围存在区别,对于企业的效能监察来说,职责范围是企业的生产环节,而内部审计则是对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三是二者的执行依据有区别,一方面企业效能监察所涉及的是依据较为广泛,涉及到所有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定,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的依据主要为会计、财务相关的法规;四是二者所使用的方法有区别,对于企业效能监察而言,主要采用对企业生产项目的流程坚持来完成,而企业内部审计依托的手段则为审计报告的提出。

(二)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审计的联系

显然,企业的效能监察与内部审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它们所坚持的原则相同,如阶段性,都是针对企业内部某一时间段所执行的生产活动来开展监察或审计,其次二者所涵盖的工作内容交叉,在企业的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中,都会对企业所制定的经营决策、财务管理的过程、物资采购的流程以及项目的实施环节等进行,并会对这些问题的合规性、合理性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三、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审计联动路径

实现将企业的效能监察与内部审计有机的联动,将极大的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准确性保障,因此采用以下的实施路径,来实现企业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的联动,是重要的举措。

(一)构建联动组织结构,发挥联动合力

很多企业内部,实施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的职能被划分到了两个独立的部门,组织壁垒阻碍了合力的发挥,因此应该构建起联动组织结构,发挥联动合力。一方面企业要主动积极探索将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部门合并起来,将各部门的职能合起来,并进行相应的信息交流沟通,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效能和作用,降低两个部门重复工作的浪费,实现资源共享。

(二)借助二者专业,促进企业内部管理

对于企业的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而言,各有优势,各有专注点,但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优化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平常的企业管理中,需要充分借助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的优势。一方面,对企业内部管理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二者的专业特性,对问题进行审视,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来发现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从二者的专业出发,提出解决优化问题的综合办法和意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力度。

(三)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平台

在企业内部,要针对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的资源,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平台,一是能够降低企业搜集相关资源的人力、财力浪费,二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平台上,尽可能的提供出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的资源,提供给资源需要者随时查询的渠道和途径;其次是要配备专门的人来进行管理,维护资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再次是要制定实施一定的鼓励策略,鼓励将资源放到平台上实现共享。

参考文献:

[1]江君.浅谈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机结合[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2010(12):106-107

[2]黄磊.企业内部审计与效能监察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258-259

[3]李文佳.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与经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2):63-63

[4]周文龙.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配合探究[J].中国市场,2016(04):105

作者:岳婷婷 郝超 单位: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第八篇:企业内部审计优劣势分析

摘要: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是以风险为出发点和核心的一种企业内部的审计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膨胀,已出现多起企业内部的财务丑闻事件,无论是对企业发展、企业形象以及整个行业内部的风气和建设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为此,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引起了众多国家的许多大中小型企业的极大关注。但是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自身除了很大的优势以外,尚有一些劣势存在。本文对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优劣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风险导向;企业经营;内部审计;优势;劣势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各行业内的众多企业崛起并飞速地发展和膨胀,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多起大型财务丑闻事件,这对各行业的发展和风气建设、对各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审计模式是企业内部进行审计工作时采用的一种范式,一般分为管理导向和风险导向两种主要的模式。所谓审计模式的导向指的是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始终围绕的一个中心理念,中心理念决定了后续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其中,顾名思义,风险导向即为以企业经营风险为核心和出发点的一种内部审计模式。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企业面临的风险与过去相比陡增,企业为了实现长久、稳定地发展,必须要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及时的调整。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其中一种,兼备众多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是,这种模式自身又同时存在着几点劣势与不足,企业在应用此模式时需要多加注意,避免因此给企业的形象及财产带来损失。

一、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势分析

除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以外,其他的审计模式统称为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实现了审计模式本质上的改变

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只局限在制度审计的层面上,而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是在现代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基本的审计模式,是更为现代化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是进行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方法。

2.实现了审计模式的全面化发展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只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工作,故存在考察方面比较单一,全面性比较差的劣势。而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则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等因素也纳入考虑范围,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对企业的环境和业务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方才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完成审计工作。这一模式完善了企业内部制度,使得企业审计模式更加全面化。

3.满足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的众多的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包括流程风险、经营风险、资本获取风险、汇率和利率风险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时必须将风险管理纳入考虑。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由此应运而生,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中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实现了通过风险评估来进行审计计划制定和审计资源合理化配置等目标,对企业在高风险的环境下能够生存和发展极其有利。

4.提高了审计效率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比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具有更高的审计效率。应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时,审计人员以审计项目的风险分析结果作为选择标准,以确定审计重点。这一措施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项目投入,使得审计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科学的配置和收益,实现了节约企业成本的目的。

5.增加了企业价值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

以风险为核心和出发点,改变了企业内部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根据企业面临的多种风险,制定出一套最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因此,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管理导向的审计模式更能增加企业的价值。

6.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

在企业内部的受重视的程度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均采取的是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这些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需求,并且长期以来这些审计模式仍然采取落后的审计方法和技巧,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审计,不能实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导致现在的众多企业都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很多的企业都采用外包形式将内部审计工作承包给外面的审计机构。而采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能够增加企业价值、提升审计效率,为整个企业做出较为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产值、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必将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受重视程度。

二、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劣势分析

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除了具有以上所述的优势外,自身尚存在一些劣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限制了内部审计的视角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着眼于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既是有利的一面又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着眼于风险,可能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视角有所限制,无法实现在企业内部审计时对企业的整体层面进行全面考察的目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的视角范围;除此之外,虽然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着眼于风险点的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依然是进步的,但其在模式、运行方式等方面尚未完善,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行业内专业人才缺少,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要求从事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做出专业的判断和评估。除此之外,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除了掌握审计的专业知识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外,还需要在法律和会计领域有所涉猎和学习,对该行业领域的大的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均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风险做出恰当的评估。然而,就目前从事审计的人员情况来看,大多数人员远远未达到这一要求,基本存在的问题包括学历水平偏低、知识结构单一这两方面的问题。其中,首先就学历水平而言,据统计在我国,内部审计的人员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约占19%,而在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国家中,这一数据为66%;除此之外,拥有内部审计职业认证资格的人员约有9%,而在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国家中,这一数据将近70%,差距之大令人震惊。而在知识结构这一方面,我国的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中,审计专业的人员在全体从业人员中大约占了超过70%的比例,而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占全体人员的比例大约只超过10%,剩下的人员中还有建筑工程等专业人员。这些数据说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对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专业要求过硬,而这与国内的现状有所出入,实施起来问题重重。除此之外,为了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训,势必会导致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投资增高,这也是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劣势之一。

三、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内的众多企业开始崛起并且飞速发展和扩大,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多起财务丑闻事件,这对各行业的发展和风气、对各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尤其是自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企业面临的风险较过去陡增,为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必须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调整。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一种,兼备众多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此种模式自身又同时存在着几点劣势,在应用此模式时需要多加注意。本文对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势进行了描述,包括提高审计效率、提升企业价值、实现审计模式本质的改变、实现审计模式向全面化发展、以及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受重视程度等;之后对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劣势进行了描述,包括限制内部审计视角,以及对从事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等方面。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势和劣势逐条加以详细阐述和分析,对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飞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初探[J].财务与会计,2014(10):32-34.

[2]李放.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β系数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以商业银行为例[J].财会通讯,2014(7):81-84.

[3]孙静芹,党济深.神华集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与探索--以业务外包专项审计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4(2):24-26.

[4]魏文婷.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风险导向模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4(34):77-79.

[5]白华,刘蔓葶,康林.论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定位--兼论风险管理相关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J].财贸研究,2012,23(4):149-155.

[6]孙进鹏.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4(16):88-89.

作者:胡金坤 周明杰 单位:国网浙江建德市供电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企业内部审计研讨(8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lbsjlw/70116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