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研究范文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28 03:24:37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研究

摘要:

作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及完善的产物,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内容,其能够有效控制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环节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但因风险无处不在,进而增加了审计失败率,我们所说的风险是指重大误报、错报、漏报等问题存在于财务报告内,而内部审计人员却以为该财务报告真实有效,进而提出的审计建议不合理。为此,在内部审计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其风险加以有效控制,避免审计失误。为此,从各个方面详细地分析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期达到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目的。

关键词: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控制措施 

1内部审计的概念

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首次将内部审计的定义提出,经过长期探索研究,于2001年该协会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内部审计是指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价值增加及组织运营改善。内部审计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风险管控及公司治理程序进行改善,以此为组织目标实现提供可靠强有力的支撑。与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与其具有对称性,其是一项为提高管理水平而实施的内部经济监督工作。但与其他经济监督相比,其具有独立性,能够对资料进行证据收集、分析,并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科学评估。

2引起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

2.1环境因素引起的内部审计风险

1)内部环境因素。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为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内部环境诱因。首先,审计是否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其独立性,如与独立性相分离,则无法充分发挥审计的鉴证作用,相比第三方审计,尽管内部审计独立性有所不足,但在具体操作环节内部审计是否具备较高独立性依然是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确保内部审计结果准确无误的重要保障。其次,按照相关准则,内部控制测试、评论是内部审计过程审计实施环节的主要内容,如受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将大大增加内部审计风险,如2013年零售业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整个偷盗金额中内部员工偷盗比例最多,约为74.3%,剩下的25.7%为顾客偷盗比例。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极为关键,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内部审计风险程度起决定作用。

2)外部环境因素。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制度不健全,导致根本上实施内部审计动力不足,进而产生内部审计风险。同时,因内部审计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强制性规范极为缺乏,无法客观进行判断,进而产生审计风险。

2.2人员因素引起的内部审计风险

在审计工作质量中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等对其影响巨大。现阶段以我国内部审计现状来看,素质不高为审计人员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需求,并对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技能普遍不足,无法与新发展环境相适应。同时,以内部审计发展工作人员现状分析,专业结构单一也是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因素。因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存有现实和目标不协调问题,将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出现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方法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审计最终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产生内部审计风险。

3有效控制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措施

3.1创建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1)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在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要求必须是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应选取董事会或监事会对内部审计直接领导的方式,不得选取财务等部门兼职的方式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同时,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有一定经费,如受审计单位在经济上对内部审计部门产生制约作用,审计工作开展将不具独立性。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针对易产生欺诈行为的环节,如采购、财政金融管理等必须做好分析、认真归类等工作,对欺诈行为构成标准加以明确,进行约束条例的全面制定,从源头上打消员工犯错思想。除此之外,还需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如给予审计效率高、质量佳的员工相应的奖励,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员工给予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加大控制力度,最终达到内部审计风险降低的目的。3)内部审计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针对内部审计工作,应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有关法律制度,在对内部审计执业规范统一的基础上,需加大执行力度,对内部审计工作加以规范,尽可能对内部审计风险大大降低,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2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合理构建内部审计人员结构,要求优化配置各个专业的人才组建内部审计机构,不仅只选取财务专业。要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组织形式及发展战略目的等因素进行充分思考,做好各方面综合权衡后,结合企业发展阶段特征,进行内部审计模式的合理选用。除此之外,还需加大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再教育的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员工专业素质,挖掘其潜能。同时,还需对内部审计人员道德素质加以重视,以此对内部审计人员责任心加以强化。如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较高工作责任心,则必然影响审计质量,进而产生内部审计风险,为此,应提升内部审计人员道德素养,选取德才兼备的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人员,将风险性降到最低。

3.3改良内部审计方法

宏观方面,为对内部审计风险加以控制,要求必须对审计观念、内部审计操作时间加以转变。在企业经营环境及发展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也需随之改变。观念方面,服务对象即为审计对象;环节方面,计划、决策环节为其集中点,应对风险及时确定;目标方面,需对风险防范、降低、消除措施加以重视。微观角度分析,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应进行具体审计方法的转变,如审计软件及计算机的使用,并向内部审计范畴内适当地引入及使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也就是,审计部门应对审计软件深入开发及利用,对计算机对审计工作的帮助能力不断加大。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场审计工程效率进行全面提升。同时,还需进行非现场审计结合现场审计监督工作,连续、动态监控审计对象,以此确保审计监督准确有效。如通过互联网,可进行计算机审计平台的建立,在企业内部网将审计程序纳入,对于部分敏感及重要阶段计算机能够将监控情况自动向审计文件记入。

3.4加强内部审计结果事后控制

内部审计部门不但要监督管理对象,还要服务于管理对象,为此,必须重视管理对象的审计建议,并做好建议落实工作。如内部控制制度由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时,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内部审计报告不仅包含内部审计人员的评价及建议,还能够及时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通过内部审计结果事后控制加强,可对企业内部控制加以完善。通过内部审计事后监督程序,能够跟踪监督审计建议,能够从实践角度证明审计意见正确性、可行性,对方法因素导致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极为有利。

4结语

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审计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进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损失。为此,笔者站在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引起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良好内部审计环境、优化内部审计人员因素、改良内部审计方法及加强内部审计结果事后控制等相关措施,以期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4)

作者:齐博 单位:扶沟县弘正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lbsjlw/69847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