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系统的建构范文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系统的建构范文

时间:2022-06-14 08:58:18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系统的建构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将其重要性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随着落实2011年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相关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水利事业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既要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又要负重前行突破深层次制约,中央对水利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各类经济活动日益增多,水利科研任务繁重艰巨,内部审计在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促进水利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

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就是内部审计部门以保证审计质量为中心,以审计人员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审计工作全过程为对象,运用多种管理与技术方法,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最终实现为水利事业发展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目的。具体特征为:

(一)服务导向

内部审计独立于科研单位其他职能管理部门,接受单位行政“一把手”的直接领导,并能够相对独立开展工作,是整个内部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一种监督手段,是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目的是服务水利科研事业,服务性与生俱来。

(二)全面全过程

质量管理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对审计业务、审计成果管理,又涉及审计行为、审计人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必须坚持系统、全面的观点,从编制审计计划、实施方案,审计取证、编制工作底稿,到出具审计报告、督促审计整改等业务流程各阶段、各环节均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取得预期的审计效果。

(三)全员参与

审计质量是内审部门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内审部门任何成员的工作质量和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审计质量。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全体成员、部门负责人、审计组长、普通审计人员均要增强质量意识,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积极践行质量标准,提高审计工作整体质量。

(四)持续改进

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及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查找不足,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过程。可见,内部审计本身就是“持续改进”理念的具体体现,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也就是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

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内容

从上述分析可知,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不应只是点的控制,而应连成线扩成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加强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对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制度办法、人员配置、工作计划、实施过程、结果报告、后续跟踪以及沟通等各项工作进行的系统的、全面的控制与管理。

(一)树立先进审计理念,筑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树立为科研健康发展服务的理念,实现“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的转变,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实现揭露发现问题与完善管理机制、查处违纪违规与检查资金使用效果有机结合。内部审计是通过高质量的监督实现有效的服务,本质是一种服务行为,而服务就要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质量管理。因此,内部审计工作要树立先进的审计理念,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筑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全面系统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二)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优化质量管理的基础环境

内部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处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现阶段外部控制环境状况还不是很理想,短期内无法通过某一个单位的单方努力实现根本改变,因此,内部环境的营造是主攻方向。内部环境中单位领导的重视、组织机构的健全,以及功能定位的明确是关键因素。水利科研事业单位行政“一把手”直接分管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和提高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与权威性;坚持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由行政“一把手”负责召集会议,定期研究审计工作,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科学设置审计机构,合理配备审计人员,实现经费来源独立,为审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三)建章立制规范标准,营造质量管理的制度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标准,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制度规范体系是审计质量标准的基础,是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的内在保障。水利科研事业单位适用的审计质量标准有:一是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及实务公告,内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及实务指南,《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共同的准则引导和规范全体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二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等,规定考核与评估标准,指导质量管理实务操作;三是结合科研事业单位实际,制定易于操作的内部审计业务规范及工作程序,实际操作中可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同运行同管理。

(四)突出重点关注环节,规范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尤为重要的是业务实施要突出重点、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1.把握“一个关系”。在审计业务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突出重点与全面审计的关系。全面审计是基础,要求把握好全局;突出重点是关键,要求抓得住要害。只有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抓住要害,查深查透,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2.执行“三个标准”。一是审计项目立项标准。利用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合理评估可用审计资源,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注意做好详细的审前调查,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重点,围绕审计目标编制审计方案,上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内容完整,包涵审计依据与目的、审计范围与内容、人员组成与分工,以及审计进度等。二是审计项目执行标准。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审计取证合法客观真实充分。工作底稿是对审计证据收集、鉴定和利用全过程的记录,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最终决定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为防范审计风险,明确审计责任,工作底稿实行三级复核制,加大对审计证据不充分、不适当,审计结论不恰当等问题的审核力度。三是审计项目成果质量标准。审计报告是在综合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审计情况尤其是审计结果的综合反映;报告内容要完整,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问题提出要正确恰当、定性准确,审计建议要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同时,还要注重后续跟踪,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通过发现、查处问题,达到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目的,增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3.抓住“四个重点”。一是执行审计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是审计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其责任对保证审计质量至关重要。二是做好业务现场督导。按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求,加强审计组长对审计组成员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督导,及时掌握审计工作进度和深度。三是整合审计资源。定期联合科研、财务、资产、基建管理等部门开展对重大水利科研、财政资金项目的检查,发挥各职能优势,从合同履行、项目运行、经费使用、内部控制、项目验收等不同方面实施监督检查,确保审计监督服务质量。四是实现有效沟通。审计中及时汇报工作进展,主动做好与领导的沟通;坚持以平等诚恳、谦虚谨慎的态度与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奠定审计结果被认真考虑、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贯彻的良好基础;审计组成员间互通有无,共享审计资源,实现专业互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夯实质量管理的人才基础

审计人员既是审计质量管理的参与者,也是管理标准的执行者。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内部审计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审计工作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增强质量理念和责任意识,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审计队伍,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更好地、全面地履行审计职责,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将审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培训纳入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同时注重“传、帮、带”边干边学与“以审代训”相结合,增强专业胜任能力,实现个人能力和团队水平双重提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本文作者:杨月洁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监察与审计处)

被举报文档标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系统的建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lbsjlw/62061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