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文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文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就是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分析和评价,并围绕着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经济评价活动。但在建筑施工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对如何在建筑施工行业实施经济效益审计进行探讨。

一、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1、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不重视经营管理,效益低下。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可以完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树立“人人讲效益、事事讲效益”的管理意识,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活动有着较高的效益。

2、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它不应只局限于财务审计的范围,而应扩展到企业的管理决策诸方面;不应只注重事后审计,而应扩展到事中事前审计。因此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不仅延伸了审计范围,而且在财务审计合法性的基础上,进而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还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善了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3、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权力下放,增强企业自主经营权,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样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也不例外。但由于我国的宏观调控机构尚不健全,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因此经济越发展,就越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审计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二、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特征

企业作为经济细胞就要获取更多的剩余产品,以扩大社会积累。剩余产品的价值量,即为企业利润,它是企业劳动节约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实质,也是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节约程度,即产出大于投人的剩余量。经济效益大小、高低,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尺度,都是比较而言的,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生产手段的不断更新,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优化管理等条件下,得以不断提高。就目前情况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即利润

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既不是工程结算利润,也不是营业利润,而是工程结算收人和其他营业及投资收人、营业外收入,扣除工程结算和其他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投资及营业外支出、期间费用的结余,即利润总额(工程结算利润+产品销售利润+材料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对外承包工程利润+各种经营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加减期间费用及营业外收支),它是施工企业的纯收人,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只有利润总额才能较全面地综合反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结算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工程结算利润主要取决于工程结算收人。工程结算收人在工程竣工前,并不意味着完整产品销售,但它是通过一定程序(验工计价)被认可了的完工产品价格,工程结算收人的多少,意味着产出的程度。至于未完施工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效益,要看它最终能否变为可实现的结算收人,只有收人大于所费才有效益,何时实现,何时记人收人。工程结算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减期间费用,构成营业利润,再加减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形成利润总额。因此,企业在一定期间实现的利润总额才是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经济效益必须经过真实、完整、合规的会计核算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纯收人,支出和收入都必须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消耗与补偿交替过程中运用价值形式通过会计核算的真实记录。其他业务计算出来的经济效益,只能作为分析因素在审计评价时加以考虑。经过测算、估算而可能达到的效益,则不能作为计算经济效益的依据。

3、经济效益指标受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由于企业经济效益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面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它就必然要受各项生产、技术、财务等指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如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任务储备、工期的长短、质量的好坏、先进技术采用、设备的利用、存货周转、资本的保值增殖、资产负债的比例、资金运用的好坏等等,这些都能为取得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影响着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

三、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分析体系

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必须以企业盈亏为中心。经济效益指标受许多因素和其他经济因素指标完成情况的影响,因此,以企业的盈亏为龙头,与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就构成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体系。按影响经济效益程度划分,可分为直接分析指标和间接分析指标。

1、直接分析指标

直接分析指标,是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高低的指标。在收人方面,如工程结算收人,其他营业收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人等;在支出方面,如工程结算成本,其他营业支出,税金及附加部分,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等。从会计核算的直接关系着,山工程结算收人减工程结算成本、工程结算收人、税金及附加,可求得工程结算利润(施工企业毛利);工程结算利润加其他各项利润(收人—支出—税金),减期间费用,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投资收益、营业外收人,减营业外支出,得利润总额。如果成本(费用)不变,收入增加或收人不变,成本(费用)降低,就能够获较多的毛利润:在毛利润确定后,如果期间费用节约,其他业务经营也良好,就能获得较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确定后,又有较好投资收益和较多的营业外收人或营业外支出节约较多,利润总额就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好。

2、间接分析指标

间接分析指标,是影响直接分析指标或影响其他间接指标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如已完成建安工作量(产值)和结算单价对工程结算收人的影响;各成本项目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营业外收支内容对其收支差额的影响等。又如工程量(产量)、质量、品种对产值的影响;技术装备、人员配置及其素质、材料数量及质量等对产量的影响,这些间接分析指标对直接分析指标的影响、或间接分析指标之问的相互影响,都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方法

1、经济效益审计要同其他审计相结合

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不能同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的内容截然分开,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各有侧重。因此,经济效益审计一般从财务审计入手,在保证有关审计事项及财务收入真实性与合法性的基础上,依据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审查。有些财务审计或法纪审计的项目,在评价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现存在有损失浪费的问题或提高效益的潜力,则可在进行财务审计和法纪审计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开展效益审计。

2、经济效益审计应当抓住主要矛盾,点面结合

经济效益审计涉及面广,因素多,情况复杂,难度大。所以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从复杂的现象中,通过对比、分析、判断,找出带倾向性的问题加以研究分析,要善于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切中要害,明确工作重点,提出有效的工作方案。另外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比较复杂,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既在一定范围内,从建筑施工单位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为审计对象,根据审计发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面上推开,以点带面,使经济效益审计取得时间短、收效快、带动一片的效果。

3、经济效益审计要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

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效益审计项目,尽可能与被审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结合进行。建筑施工企业外部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在根本利益上和审计目的上是一致的。而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在日常审计中占有大量的资料,又便于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情况,反映问题。因此,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中,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经济效益审计可以采取边审计、边建议与边实现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式

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它需要大量的调查、分析与对比工作,花费的时间和力量较多。为了及时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对一些比较容易解决或应及时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边审计、边建议、边实现效益的方式。在审计过程中可以解决的问题,不必在审计结束时,才通过审计报告作出结论后,再进行解决。

5、经济效益审计要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

事前经济效益审计是在经济活动发生前进行的审计。事前经济效益审计包括对计划、预算、投资等内容进行的审计。通过事前审计可以防患于未然,对于计划、预算、投资等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利因素能事前提出纠正的建议,供决策部门决策时参考,避免决策失误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事中经济效益审计是在经济活动进行中进行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把经济活动的实施情况与计划、预算等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也可以根据实际纠正和修改计划、预算,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合理。事后经济效益审计是在经济活动结束后进行的审计。事后经济效益审计是对已完成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对经营成果优劣、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理和有效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发现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探求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6、审计评价和后续审计相结合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审计结束后,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情况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和措施,告知被审单位执行。但是,审计报告的完成,增效措施的提出,并没有达到审计的最终目的。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将提出的审计结论和增效措施认真落实并付诸实施,起到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所以,经济效益审计都要进行后续审计,以便检查审计结论和增效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审计结论是否切实可行,纠正和改进不切合实际的审计建议,测算被审单位在效益审计后提高效益方面的成果,从而最终达到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审计事业很年轻,经济效益审计还处于过渡时期,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规范、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