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管理范文

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2-08-20 09:21:27

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管理

一、统计信息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1.统计信息是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决策助手在教育逐步趋向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已经被推向“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统计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密切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全面了解和掌握学校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差距,加强教育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明确发展目标,不断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统计信息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其目的是经济效益。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对有限的办学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由于统计信息具有全面、客观、科学的特点,因此,在评估高校的资源配置及教学、科研成果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种资源配置现状和取得效益的统计分析,可以找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的不足,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努力挖掘办学潜力,达到获取最大办学效益的目标。

3.统计信息是了解高等教育现状和制定规划的依据高等教育统计信息是高校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经费使用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反映。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投资比重也逐步加大,在制定各项教育政策、措施时,对各高校上报的统计信息也越来越依赖,使高等教育统计信息的基础依据作用也日益显现。所以在制定和实施高校的各项工作计划时,可以利用统计信息对学校的情况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分析、评价和预测,从分析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明确目标,从而确定下一阶段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

4.统计信息是管理过程监控和目标评估的手段在管理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利用统计数据可以随时对计划执行和各要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指导和调控计划的执行过程,推动工作开展。在某一项具体工作完成后,还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检验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而评估工作效益。

二、高等教育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统计指标体系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管理需要统计指标体系无法适应教育管理需要及教育形式的发展变化,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统计指标体系的更新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教育管理需求的变化→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修改→制定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及报表格式→开发统计处理软件→指标体系及统计处理软件培训→基层单位使用新的统计指标和软件系统填报统计报表→统计报表逐级汇总。由于这个过程周期长,工作量大,每一次统计指标的更新都意味着整个统计程序和方法都要发生变化,使得统计指标的更新总是滞后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变化。同时,由于高校在教育经费来源、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及教学、科研与后勤等方面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的调查主体内容也随之应运而生。这样过去沿用的一些统计指标就已明显滞后,在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因素在指标中没有反映,统计指标由于脱离实际而失去作用和意义。

2.统计组织管理分散,系统性不强高等教育统计按调查内容可分为教育统计、实验统计、基建统计、工资统计、人事统计、财务统计等。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高等教育不同侧面的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各统计部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就会形成完整统一的高等教育统计系统。但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各级业务部门多头布置统计报表,造成重复调查、交叉统计,同一统计指标出现不同数据,使统计提供的信息可信度很难保证。

3.传统统计运行机制障碍,导致统计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的统计运作机制和体制,多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高等教育统计也不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统计改革的深化,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同时,由于统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网络技术已进入现代化办公领域,但在工作中对统计软件、统计系统信息、网络的利用程度不高,这不仅使得统计工作耗时长,而且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主要的是统计人员平时忙于大量简单重复的填表与计算工作,无暇顾及对数据的深层次研究和开发,尤其是现行统计工作中,手工核算和电算化同时进行,人为误差时有发生。此外,执法力度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统计信息化的质量,使得统计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4.高等教育统计服务方向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目前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服务方向依然是以为上级管理部门服务为主,统计工作内容仍然没有摆脱以教学统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践,这种“吃单位饭,干上级活”的传统统计模式、统计内容和统计地位,与高校进入市场后对统计的要求大相径庭。

5.高校占有的统计信息与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不相适应目前高校占有的统计信息仍以纵向为主,并且信息量小,精度不高,超前性、预测性的信息比重小,缺乏从动态上评价、分析、监督、预测市场及高校运作过程的功能,难以满足高校的需要。

三、做好高等教育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1.提高认识,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网络高校领导及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统计信息对高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要有统计信息的占有欲和研究分析习惯,应利用统计信息为学校的各项决策服务。高校应该成立信息处理中心,由一名学校领导兼任中心主任,一名学校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协调学校各部门的统计信息管理工作,对各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实行统一管理。要把统计工作纳入各单位的目标考核管理中,明确统计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定期对各单位的统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并把监督和评议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形成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调整高校统计服务方向,使之成为高校管理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高校统计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要更新观念,调整服务方向,从过去主要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报表型统计,转变为主要为高校的教学与管理服务的参谋智囊型统计。高校统计的全部活动包括统计分析和预测,都要围绕高校的大政方针进行,都要满足高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要充分发挥统计特有的功能,准确、及时地为高校提供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管理信息,为高校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统计真正成为高校管理的一部分。

3.加大统计数据的研究分析力度,提高统计信息利用价值统计信息的分析评价报告是整个统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统计结果最终要以分析报告的形式上报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统计信息的分析评价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相关的管理知识,只有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符合学校实际、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统计信息工作人员不应该只满足于提供统计数据,而更应该注重统计信息的研究和分析工作,要从大量的统计数据中挖掘出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评估学校发展成果具有参考价值的有用信息,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对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服务功能。

4.加强培训,提高统计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统计人员素质不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统计工作往往不被重视,统计人员学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统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仅仅停留在完成;上报报表的层面,因此,要对统计人员开展树立信心、爱岗敬业教育,弘扬“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搞好业务培训学习,培养统计人员的开拓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拓展新思路,扩大新范围,创造新方法,使统计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加大统计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统计人员工作条件;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统计理论和研究成果,切实加强对统计理论、数据理论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为使统计人员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教育,提高广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其不仅对统计工作内涵得心应手,而且对统计的外延工作———管理者的参谋也能胜任。在实际工作中,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仅提供数字信息,还要提供文字资料,提供深层次的规律性的分析材料,使统计报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将应付式的统计转变为指导式的统计,引起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对高校的发展和运行态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5.转变统计工作职能,更好地为高校建设服务高校统计应把高校发展的有序性、关联性、整体性、均衡性作为其管理活动的主要目标,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从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纵向与横向的相关联上、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协调上、局部与整体的综合质量上开展高校的统计活动。高校掌握的统计信息要纵横双向兼顾,一方面立足高校全局,把统计活动与高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按高校信息流转程序建立内部统计信息系统,形成内部网络。另一方面根据高校管理的需要,建立外部信息联系,形成横向网络,保证外部信息来源,使学校领导能及时掌握大量外部信息,知己知彼,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服务。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管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jytjlw/60939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