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范文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2-01-12 09:56:05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摘要: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受信息不对称、调控力量和技术限制以及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审计又刚好能够解决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难题,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全新作用进行归纳,有利于全面把握和理解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审计未来将会更加系统、科学地为宏观调控服务,将会更多地利用大数据参与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发挥其综合性、专业性的优势。

关键词:

国家审计;宏观调控;作用机制

2013年底,总理在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指出,国家审计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2014年总理又提出,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器”,是重大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的“督查员”,这充分肯定了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2014年10月国务院48号文件提出“持续组织对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和“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宏观分析的能力”的意见,这是对国家审计充当宏观调控工具、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具体要求,是国家对审计在宏观调控中作用的全新定位。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有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这些调控政策有很多的实施工具,比如财政政策有税收、投资等中介工具,货币政策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等中介工具。虽然这些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保持经济增长,维护经济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宏观调控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宏观调控目标完成得不好甚至不能实现。国家审计的本质特点和属性决定审计监督可以解决宏观调控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审计监督可以保障宏观调控政策得以畅通无阻的实施,可以催化传统宏观调控工具的充分发挥作用、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在审计中采集宏观调控需要的信息,可以通过提出审计意见或者督促整改等方式协调各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核心要素之一〔1〕,宏观调控又是当前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审计又刚好能够解决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难题,因此可以说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是应国家治理需要而形成的。深刻把握和体会总理“国家审计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器,是重大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的督查员”这一全新定位和国务院48号文件对审计工作的意见,以此为基础梳理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重要理论贡献,进一步挖掘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的功能,拓宽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都是非常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2〕。

一、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宏观调控顺利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宏观调控体制予以保障。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宏观调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职能部门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方针和内容;宏观调控主体无法掌握调控效果的充分信息;宏观调控各部门间协调不足;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调控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

(一)部分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部分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不落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弄不清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些地方政府和部分部门分不清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为谋求地方、部门和行业利益“各吹各的调”,不顾长远全局的利益,弱化党和国家宏观调控效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是部分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不执行或者不完全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和部分职能部门对党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阴奉阳违,搞两面派政策,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是停留在会议上和口头上,没有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没有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法。

(二)宏观调控主体无法充分完全掌握调控效果的相关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宏观调控主体无法充分、完全掌握调控效果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信息传递通道受阻,上传下达效果大打折扣。有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的制度设计可能会影响到宏观调控信息传递,比如说地方业务部门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地方业务部门人财物都受地方政府统管,中央部门对于地方业务部门的指导还不够有力,地方业务部门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于是中央业务部门不能完全或者充分掌握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相关信息。二是宏观调控主体受制于自身力量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了解宏观调控的效果。宏观调控的主体力量有限,不可能深入到宏观调控各个实施现场去收集第一手信息,同时由于技术和手段的有限,宏观调控主体也无法一一控制调控结果。三是宏观调控的客体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能存在传递着误导性、不完全甚至虚假的宏观调控信息。例如有些地方可能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发展,隐瞒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处理的情况,这样就影响到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

(三)宏观调控各部门间协调不足经过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后,我国基本上形成较为完整的三大块的宏观调控主体,其中发改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为三大核心综合经济部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工信部、环保部、商务部、证监会、银监会和国家统计局等专业职能部门为补充宏观调控主体,以各地方政府为主体宏观政策执行部门。由于宏观调控部门众多,我国宏观调控部门间有协调和衔接不足的问题,存在九龙治水的现象。宏观调控部门间协调不足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综合部门直接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综合调控部门和专业调控部门协调程度不够高,中央综合调控部门、专业调控部门和地方政府协调不一致。

(四)宏观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相依性不高,呈现为离散性和跳跃状,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宏观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调控的多重目标以及目标侧重点发生变化引起的。我国宏观调控的目的包括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宏观调控的目的具有多重性,而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目的侧重点还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存在一些问题。二是不同调控风格导致宏观调控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例如,宏观调控的模式从相机决策切换到规则抉择模式也会导致宏观调控政策的不稳定性。

(五)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目前,我国综合经济部门宏观调控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我国货币供给属于总量工具,而税收、利率等宏观调控工具属于间接工具,这些工具的特点就是针对性较弱,灵活性较差。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的时候,则仅能增加货币总量,这些货币会造成整个经济社会的货币增加,包括那些不需要更多流通货币的地方,而有些需要货币的地方又满足不了需求。例如四大商业银行可能自有资本很充足,不需要更多的货币,而一些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可能需要更多的流动性,这种总量的宏观调控工具就失去了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样的总量调控没有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薄弱地带来进行调控,造成了“大水漫灌”现象。专业部门调控亦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例如,住建部门普遍性的限购可能就是不适应那些房地产供给过剩的二三级城市。宏观调控应该针对特定的目标,进行定向调控,摒弃“大水漫灌”思维,要“滴灌“”喷灌”,要定向发力。

二、当前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这说明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至少应该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模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审计监督是对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的八大监督之一,这为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贯穿于宏观调控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整个流程当中〔3〕。国家审计之所以能够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审计自诞生起就投入到宏观调控服务的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审计能切实解决当前宏观调控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一般来说,国家审计是行政权中监督过程的主要执行力量,为决策提供独立第三方的意见,但不直接参与到执行过程中。根据国家审计本身的特点和服务宏观调控形式,可以将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的作用归纳如下:国家审计可以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贯彻实施,国家审计可以采集和分析宏观调控的信息,国家审计可以协调各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审计可以创新和催化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国家审计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微观依托基础,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工具的引导工具。具体作用机制见图1。

(一)国家审计保障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审计是保障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机制设计,也是“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的具体体现。国家审计按照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职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以及根据自身审计实际,对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以保障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保障工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日常审计过程中揭示和发现有关宏观调控政令不通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在适用的地方顺利得到贯彻和执行。二是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部署,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例如,审计署按照国务院部署,在2011年和2013年开展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2013年和2014年开展财政存量资金摸底,2014年开展稳增长等宏观调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这些审计都围绕中心工作,保障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宏观调控政策得以顺利进行。三是国家审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开展系列审计,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和落实。2012年,审计署对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方面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这保障了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地方政府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四是国家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当中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否将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将是否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责任直接划分到个人,等等,这样有效地督促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二)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工具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工具的论断则是“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的具体体现,因为信息和数据就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由于市场机制的失灵不完善,宏观调控主体受制于自身力量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宏观调控的客体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能存在传递着误导性、不完全的信息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使宏观调控当局无法全面了解宏观调控的效果。国家审计能够解决宏观调控的数据信息问题,能够综合利用各方面数据信息为国家审计和其他部门为国家治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国家审计作为宏观调控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审计可以发现和反映影响宏观调控信息收集和传递方面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打通宏观调控信息的传递通道和拓宽宏观调控信息传递渠道。例如,国家审计可以揭示中央—地方之间管理而导致的宏观调控机制问题,揭示和发现的问题得到整改之后,就打通了宏观调控信息的传递通道,甚至也拓宽了原有的传递渠道。需要强调的是,国家审计本身就是宏观调控信息传递的载体,这也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信息传递渠道。二是国家审计实行全国一盘棋的作战方式,不留盲区和死角,实现审计全覆盖,这为全面准确采集和获取宏观调控信息打下基础。国家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模式破除了有关综合调控部门和专业调控部门自身技术和手段有限的藩篱,深入到宏观调控各个实施现场去收集第一手信息,这一方面保证了宏观调控部门宏观调控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排除那些具有误导性、不完全甚至虚假的宏观调控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完善由于其自身力量不足而遗漏的信息。三是国家审计具有整合各方面宏观调控信息的资源和优势,并能综合利用数据。由于工作性质和业务限制,各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专业宏观调控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他们各自都能详尽地掌握自身所负责的相关宏观调控信息,他们所做出的分析和判断也是依据自身掌握信息所得出。在信息资源这方面国家审计有着绝对的优势,拥有的信息质优且量多,国家审计可以综合利用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同时可以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相互印证,检验宏观调控的效果。

(三)国家审计协调各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审计在完成宏观调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具的角色之后,可以进一步利用宏观调控信息数据的结果,对各产生宏观调控数据源的部门提出审计建议,督促他们进行协调和合作,为共同的调控目标通力协作。国家审计宏观调控的协同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审计充当协调宏观调控“看不见的手”作用。国家审计对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专业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审计建议后,这些宏观调控部门整改之后的结果就自然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审计在其宏观调控当中扮演的角色就类似于亚当•斯密对于市场的定位———“看不见的手”,国家审计就是宏观调控中“看不见的手”,虽然看不见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协调作用,但是宏观调控协调中却到处都有审计的影子。二是国家审计主动发挥宏观调控协调作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以其全局性、宏观性的视角,主动发现和识别宏观调控中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有意识地站在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提出审计建议,要求各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专业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保持各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和专业职能部门协调一致,保持各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和地方政府衔接的通畅。在这个方面,国家审计可以建立政策模拟仿真系统,为协调各方面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科学的基础和依据。

(四)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创新工具和催化剂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的创新工具和催化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监督纳入了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跳出宏观调控仅仅只是一个决策程序的框架,将宏观调控看作是囊括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系统。这个系统前后联系且动态变化,通过国家审计的反馈和监督,然后就可以在监督基础上产生一个更好和更完善的决策和执行程序,这创新了原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国家审计让已有现存的宏观调控工具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让他们的功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体系、催化传统宏观调控工具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释放更大的能力,提高这些政策的利用效率,这就是催化剂功能的体现。国家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审计去催化这些政策的执行。例如,可以开展财政政策实施情况跟踪审计,督促那些没有落实到位的资金到位,这样就催化了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再例如,配套以存量资金的审计去挖掘出很多的财政资金,可以让积极财政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国家审计为宏观调控提供微观依托基础国家审计为宏观调控提供微观依托基础的论断也是“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的具体体现。国家治理的宏观性是建立在众多微观基础之上的,无数微观主体就是治理基础和基石,无数微观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宏观。目前,新凯恩斯主义也非常强调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因为现实的社会体系不能脱离于微观主体而存在。在中国也一样,科学的宏观调控需要坚实的微观基础,中国的国家审计非常合适而且非常胜任,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最初的国家审计仅仅是一项微观实践活动,但是随着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后,国家审计一直是在坚持微观的基础上竭力为宏观服务。立足宏观全局,坚持微观查处、揭露和总结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国家审计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审计机关有机会接触大量微观实体,掌握各微观主体的情况。按照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机关采取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思路,每年审计的项目超过十万之巨,审计的单位则是不计其数,大量接触微观主体为收集宏观调控的微观信息提供可能。二是审计机关按照审深审透的原则,掌握大量微观主体的真实可靠的情况。一个个微观主体的有机集合就形成了整个宏观系统,审计机关一一审深审透各个微观主体就相当于弄清整个宏观系统。三是审计机关具有处理微观信息的能力,并可以将这些信息用于宏观调控。因此可以说,国家审计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强有力的微观基础。

(六)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工具国家审计会针对经济社会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薄弱地带进行有重点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会积极地提出具有建设性、针对性的建议,引导已有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精准调控,定向发力,以避免造成了“大水漫灌”的现象。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审计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审计要目等形式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目前宏观调控政策体制机制性的问题,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层面出台完善和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法规。例如,当经济面临下滑的时候,建议不搞那种全面大规模的刺激扩张政策,要出台那种可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瞻性宏观调控政策。二是国家审计在日常对宏观调控政策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进行审计时候,直接通过审计建议督促这些部门向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薄弱地带有针对性地定向进行宏观调控。例如,针对直接发行基础货币造成流动性泛滥的现象,可以要求以创新方式向流动性紧张地方发行特别支持工具,针对那种全面调高准备金造成部分社会资金紧张的情况,审计可以建议有关调控部门实行定向增加准备率,即让那些风险资本较高的中小银行施行较高的准备金率,较大银行可以施行较低准备金率。三是审计机关在日常综合利用数据分析和政策研究当中主动适应国家治理需要,对现有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综合和梳理之后,提出相关引导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研究报告。

三、国家审计和传统宏观调控工具的联系与区别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的目标。国家审计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门,国家审计自身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并正在推动传统宏观调控工具的发展和完善〔4〕。为便于国家审计在未来宏观调控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将现有的国家宏观调控工具进行整理和总结,探索各宏观调控工具的特点,厘清各宏观调控工具的关系。

(一)宏观调控工具的特点和分类我国宏观调控部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综合宏观调控部门,这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可使用的工具有很多,例如基础货币供给、利率和减免税收等等;另外一类是专业职能调控部门,这一类主要是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这一类的宏观调控部门工具比较有限。从表1可以看出,宏观调控职能主要集中在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综合调控部门,他们常用宏观调控工具有15种,而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专业职能调控部门的宏观调控很有限,他们常用的调控工具只有6种,而且差不多每个部门只有一种宏观调控工具,国土资源部是个例外,它有两项宏观调控的工具。根据宏观调控工具的特点,可以将宏观调控工具分为宏观调控总量工具、间接工具、行政干预型宏观调控工具和监督工具等。第一类是总量型宏观调控工具。总量工具是那些只能从总量上控制,并且可以直接影响到总产出的工具,总量工具主要包括基础货币投放量、信贷供给总量。第二类是间接型宏观调控工具。间接型工具的特点是使用间接性调控工具作为中介影响产出的关键参数指标,进而改变总产出的工具,这类工具有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等。第三类是行政干预型宏观调控工具。行政干预型宏观调控工具就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直接动用行政力量干预市场的行为。例如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和限制居民购房等,就是典型的行政干预型宏观调控工具。第四类是监督型宏观调控工具。监督型宏观调控工具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引导和催化现有宏观调控政策的宏观调控工具。例如国家审计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是典型的监督型宏观调控工具。

(二)国家审计和传统宏观调控工具的联系与区别国家审计和传统宏观工具联系和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分属于行政运行机制的不同流程当中,二是作用的宏观调控的受力点不同,三是参与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四是组合方式和效果也不同。国家审计与传统宏观调控工具联系区别具体关系见下页图2。1.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体系中独立性很强的监督工具,传统宏观调控工具都属于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执行实施工具。国家审计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监督工具,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它一方面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还反馈宏观调控整个过程中的信息,为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修订提供基础和依据。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的保障和催化工具,并且反作用于宏观调控,而其他宏观调控都属于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执行实施工具,他们属于宏观调控的不同体系。2.国家审计间接作用于宏观调控,传统宏观调控工具直接作用于宏观调控。目前国家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这些政策使用本身就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而监督则不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监督只是保障这些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监督不直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这是因为监督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才使得监督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和属性。传统宏观调控工具能够独立于国家审计发挥宏观调控功能,而国家审计不能脱离了这些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单独发挥作用。如果说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例如货币供给量、税收政策)可以直接作用或者影响到经济系统,那么国家审计则是通过影响这些传统宏观调控工具间接作用或者影响经济系统。3.国家审计可以全面参与宏观调控,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则是部分参与宏观调控。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国家审计综合性比较强,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则是专业性比较强。由于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的督察员,所以它可以跨部门地渗透到宏观调控体系的所有方面,它可以和所有的宏观调控工具配合使用,广泛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各个方面。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则是以守之以专,达之以强的精神参与宏观调控,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一般只负责一个具体事项、领域或者方面,左右和影响的方面都比较有限。4.国家审计和传统宏观调控工具是纵向合作关系,传统宏观调控工具之间则属于横向合作关系。国家审计一般是单方面推动和催化传统宏观调控工具更有效率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审计一方面先解决信息不完全的问题,让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尽可能在完全信息下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和传统宏观调控工具结合,催化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国家审计和传统宏观调控工具之间是一种纵向合作关系。传统宏观调控工具之间则属于横向合作关系。传统宏观调控工具之间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消除彼此之间的负面影响,共同将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得更完美。例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可以部分解决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的矛盾。传统宏观调控政策相互配合甚至产生出非常著名的丁伯根规则。

四、国家审计未来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展望

(一)国家审计在未来的宏观调控系统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审计可以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经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核心要素之一,宏观调控又是当前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宏观调控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宏观调控政策不能被很好地贯彻落实,宏观调控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不够,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等,而国家审计又刚好能够解决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难题。所以,国家审计义不容辞的作为重要宏观调控的工具走上了前台,且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工具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水到渠成的结果,是因国家治理需要而生。二是国家审计本身的特点和丰富的宏观调控实践经验决定了国家审计可以很好地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国家审计自诞生起就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并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了诸多宏观调控实践经验;同时国家审计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独特的条件,自身的特点和积累的经验让国家审计非常胜任宏观调控工具这一角色。

(二)国家审计将会更加系统、科学地为宏观调控服务目前,国家审计是较为碎片化和发散式地为宏观调控服务,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服务机制;同时为宏观调控的服务没有建立在数量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譬如说一些成果不能进行精确地量化。不过我国审计机关比较注重对现代先进技术的运用,并将其糅和到审计实践当中。因此,未来国家审计也可能会建立政策模拟系统,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对于审计参加宏观调控的政策进行模拟和推演,精确地计算出审计结果,提高国家审计服务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同时国家审计还可以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统筹国家审计进行宏观调控安排,以增加国家审计服务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协调性。除了建立自己的宏观调控政策模型系统以外,审计机关还可以对有关部门的政策模拟模型进行审计,检验他们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促进他们科学地进行宏观调控。

(三)国家审计利用大数据参与宏观调控,增加宏观调控效果国家审计已经建立了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并将有关部分财政、税收、海关及工商和金融数据进行了整合。这些在坚实微观依托基础上采集的真实和完整的大数据,有助于准确判断宏观调控形势,采取正确宏观调控措施和有效评估宏观调控效果。

(四)国家审计将会在宏观调控中更加注重发挥其综合性、专业性的优势国家审计将通过发挥其综合性优势促进各宏观调控部门协调合作,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提高宏观调控效果。国家审计将会充分发挥其在整个决策系统中的独特作用,为宏观调控提出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审计意见,引导有关部门积极出台具有长效机制的宏观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2〕高培勇.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14(12):102-113.

〔3〕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27-34.

〔4〕张文祥,王羚,马绪忠.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6(6):31-36.

作者:张强 单位:审计署 审计科研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gjsjlw/68557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