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思路范文

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思路范文

时间:2022-05-02 09:38:37

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思路

摘要:审计职业化是保障国家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其职能的重要条件,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我国审计事业正处于一个“半职业化”的阶段,从国家审计体制和审计队伍素质的角度,提出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审计职业化建设;意义;思路

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近年来,随着现代审计实践的发展,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显现出愈加重要的角色,研究国家审计职业化发展路径逐渐成为诸多学者所关注的主题之一。我国与许多国家相比,有着并不相似的政治和经济社会体制,国家审计的发展和实践历程也颇具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审计职业化也要结合具体国情出发来进行建设。

一、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职业化,是指处于特定岗位的人员有足够能力以胜任其工作职责的全部内容和过程。审计职业化,是一项将审计工作与人员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是保障政府审计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审计工作与人民利益、国家资源、公共资金等方面息息相关。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这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职业化是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体现,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经济发展和完善国家治理机制的客观要求,有了有效的国家审计机制,才能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目前,我国审计事业正处于一个“半职业化”的阶段,具备部分职业化特征却尚不完整,推进职业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充分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的监督职能,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二是有利于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责。三是有利于维护和提升国家审计工作的权威地位,清除当前影响和制约审计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障碍。[1]

二、文献综述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许多学者对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建设内容和必然性已有所研究,并分析了未来审计职业化的建设思路,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雷涛(2016)指出,现有研究对从国家治理需求层面进行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定位与发展的系统性思考较少,关注点大多还停留在“应该做”的思路上,未能构建出“如何做”的方法系统。[2]陈同哲(2017)认为,我国目前审计职业化建设道路还存在许多障碍:一是注册会计师人数不足,间接使得政府机关缺乏专业性人才。二是权利制约机制尚不完善,政府审计工作可能因此受到干预,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三是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较为隐蔽的问题。[3]秦之泰等(2016)认为,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审计机关公务人员按综合类管理,未将公务员职业分类很好地落实,不能体现出审计职业的特点和特殊性,未建立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激励、约束、监督机制,以及竞争和退出机制,审计职业规划、服务管理体系还有所欠缺。[4]罗淑琴(2016)认为,审计机关的实际情况与要求迥异于企业,审计人员个人可以兼备技术、业务、管理等工作,因此不应照搬企业对人才库的细分方法,而是可以利用数据库的思维,以技术为核心,记录审计人员的各类特征并据此进行管理,实现人才库管理与审计职业化任务的进一步落实。[5]

三、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思路

审计是一项具有鲜明的政策性、专业性、道德性的工作,这些特点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具有充足的知识结构、熟练的工作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发展审计职业化的关键点在于保证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审计队伍的现状还未达到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有所影响。

(一)国家审计体制的角度

1.推行审计机关垂直化管理

由于地区差异,标准化可能会很难实现,实施垂直化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审计机关垂直化管理有利于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执法的权威性,也有利于整合审计资源和审计工作的开展。建设审计职业化标志着审计人员准入的高标准,减少审计机关人员选择的余地,同时也意味着部分人员因自身能力不足而需要分流,推行审计机关垂直化管理有助于立足实际、分步施行,化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实现平稳过渡。

2.科学设置职务层级探索

职业等级划分制度,分类管理政府审计人员,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改变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类别的职责要求与岗位性质建立划分有序的管理制度。改革现行选任程序,具体可参考相关行业的专业化建设,将各类职称人员分级,明确其对应的行政级别待遇,以任职年限、资历、业绩等考核标准为等级晋升依据,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

3.完善职业准入制度

应当在《审计法实施条例》中明确初任审计人员的具体条件。譬如,进入审计机关须具备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而且从事审计工作至少两年,获得由审计署统一考试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等。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源上保证了整体审计队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质量,杜绝不符合执业水平的人员进入审计机关。应建立审计职业流动、退出制度,促使审计人员转变观念,将审计看成一种职业,摒弃根深蒂固的“铁饭碗”传统思想,实施可上下、能进退的人员流动机制,并同时在队伍内部逐步筛选掉自身能力达不到标准的人员,形成积极的良性竞争氛围。

4.增强审计信息透明度

审计人员是政府审计形象的展示者和践行者,代表着审计机关和审计职业,因而应不断提升队伍内部思想道德素养,积极营造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国家机关通过对外公开其审计计划、审计结果、人员选拔结果等方式,将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力量与审计监督融合在一起,提高审计信息透明度,强化审计机关威信与形象,保障审计机关的权威地位,更好地促进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落实。

(二)审计队伍素质的角度

1.完善激励机制和职业保障

审计职业身份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审计职业精神体现在对审计事业的奉献,审计职业化需要从制度上做出对审计人员的权利与地位的有力保障,制定有效的职级晋升、撤离机制和薪酬标准,激励审计工作人员不断积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可以考虑实行单独薪酬体系,按照等级进行配置,不再将领导职务认定为获得待遇的主要依据。另外,可以适当推行审计官高薪制,这种制度不仅是出于留住审计队伍人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维持审计官廉洁公正的基础。如果国家不能对其生活条件有所保障,审计人员有看可能会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丧失基本原则。

2.吸纳专业领域审计人才

审计人员中工程类审计人员数量相对偏少、比例很低,但工程建设领域往往是腐败高发区。由于工程建设专业性较强,因此普通财经类审计人员无法胜任。类似情况在许多地方审计机关实际工作中时有发生,再加上目前政府审计队伍平均年龄较高,技能多样的年轻一线人才普遍不足,这样势必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实际结果。因此,审计机关有必要招纳更多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人员共同参与审计工作,并加大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

3.建立适当的职业准则

在审计职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逐步建立并落实“质量评估制度”“职业道德规范”等准则。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和监督,完善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督导,增强职业意识,实现审计工作层次的提升,提升服务治理和执业水平。还可以适当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审计职业化经验,拥有独立的行业协会对有效推行审计职业化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4.优化审计队伍组成结构

随着审计职能的转变,政府审计队伍也需要合理地调整结构,以更好地发挥职能。政府审计机关应横向拓展审计队伍,根据审计人员的不同特点将其细分为领导队伍、专业人才队伍、管理队伍三个层次,科学分配审计工作,聘请外界审计人才作为顾问。同时,应加大一线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经费投入,不能因为经费有限而避开应有的审计流程。政府审计机关应纵向深入审计队伍,增加高学历水平的审计人员任用,提高审计队伍的平均学历水平,优先录用复合型人才。同时,应鼓励审计人员获取中高级职称。横向与纵向结合,提升审计队伍人员的整体质量,更有效地应对日益广泛的政府审计服务对象。

5.完善审计职业培训制度

当前,经济稳健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财政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也注定需要随经济形势不断完善,因此审计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显得格外重要。一是应督促审计人员主动学习,积极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和执业水平。二是审计机关应建立后续教育培训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四、结论

职业化是提升行业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路径。审计职业化对我国政府审计事业和各级审计机关来说,是未来相关发展建设的主线之一。审计机关是我国政府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在坚持当前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脱离法律规定的审计监督体制框架,也不能盲目移植一些西方国家的审计职业化模式,而应在经验积累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满足我国国家治理需求的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途径,确保审计职业化建设在正确的道路上顺利进行,有效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公共利益。职业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初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利用理论与政策的力量推动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发展。我国审计职业化进程受到审计自身的变革力量与外界压力的共同作用,从而呈现出建构与进化两种模式同时发挥作用的局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上遵循传统行政观念仍然在延续。而推行审计职业化,必须以法治与权力相互制衡的环境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改革要有长期规划的思想准备。尤其是在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尚不平衡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推行统一标准可能并不现实,因此需要区别不同层次的审计机关来分别实施具体方针。国家审计职业化的任务已不容推延,因为有效的国家审计机制才能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要实现国家审计职业化,必然要从国家审计制度和审计队伍素质两方面入手。只有从相关制度上予以保障和引导,才能有力推进发展进程;只有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职能,扮演好国家治理“免疫系统”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晋玉梅.审计队伍职业化制度设计及实现路径探讨[J].管理观察,2014(4):180-181.

[2]雷涛.国家审计职业化制度建设研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6(6):14-15.

[3]陈同哲.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障碍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7(2):152.

[4]秦之泰,吴雪松,朱建云.审计职业化现状分析与建设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4):80-83.

[5]罗淑琴.浅议审计机关人才库的建立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307.

作者:刘一畅

被举报文档标题: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思路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dshsjlw/71393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