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范文

浅谈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范文

时间:2022-06-13 02:50:17

浅谈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在为宏观调控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实施和调整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内涵、地位、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角度论述加强与完善审计服务于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及途径,使审计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

关于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内涵及特征

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内涵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是审计人努力和探索的重点问题。我们认为,要探索该问题,必须从宏观调控和审计的内涵及关系出发来研究,明确审计是什么、宏观调控是什么、二者的异同,从而深入了解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内涵。所谓宏观调控,亦可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管理,一般可理解为: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对宏观经济(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运行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国家通过调整所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如财政预算收支和金融货币供应等)来影响市场经济(即市场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各种变量的取值,进而影响微观经济(即单个经济单位的活动及相应的经济变量)行为的政策过程。审计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这个理论来看,它属于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的一个系统,审计与宏观调控二者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效地运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但二者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体不同。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国家各级审计机关以及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国家机关,并且主要是享有宏观调控权的有中央政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②.对象不同。审计监督的对象是有选择性的,他们监督的是具体微观的经济单位,最大也只不过一个系统或行业的审计,而且对象是有条件的,而宏观调控的对象是无选择性的,它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但宏观调控影响的是宏观经济变量,这样微观经济主体不可避免地都有所影响。③.实施手段不同。“免疫系统”论告诉人们,政府既要认识到审计实施的方式首先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规和绩效进行审计监督,又要认识到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预警、防范等手段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审计机关分别通过项目审计、专项审计、综合分析审计,从而向党和政府领导机关提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法定文件、审计专项调查报告、审计综合分析报告,从而实现国家审计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中的建设、参谋、和促进作用。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手段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依靠各种经济组织,实施各种经济政策和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的手段。它是一种间接调控手段,而且是主要的调控手段。同时还有国家计划或规划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区划、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管理的手段。从而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即审计机关通过依法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对国家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控制调节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应发挥的积极影响作用,服务于宏观调控。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特征预测预警性:审计通过客观分析经济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决策实施效果,对其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对经济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问题在事前给予及时的预警,从而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科学分析和判断,提出预案。这样,宏观调控接受到预测、预警信号,及时对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对可能产生的问题作出合理预期,制定并采取具体的措施,防止局部性的或苗头性的问题转变为全局性问题,规避国民经济受到不良的影响,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监督防范性:审计依照宏观调控的精神和具体政策,通过履行审计监督基本职能,通过对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监督审计,检查相关部门机构是否贯彻执行宏观调控的政策规定,企业单位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实现对整个宏观经济活动的监督制约,因而发挥其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中的监督性作用。落实建设性:即国家审计通过收集汇总分析研究审计和专项调查结果情况,特别是站在宏观的高度提出审计综合报告信息,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宏观调控的措施实施效果,并且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制定政策的分析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并提出客观、合理的审计建议和意见。为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管理建言献策,从而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建设性作用。

审计在为宏观调控服务中的地位及不可替代性

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处于综合经济监督的地位。首先,国家制定《审计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可见,国家审计在加强和改进对“国家财政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具有法定监督职责权限和法定地位,应当发挥法定职能作用。审计部门不同于其它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审计不仅对政府部门的财政、财务活动进行监督,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因而这种监督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它通过自己的监督活动,抑制社会需求,制约经济领域的混乱现象,严肃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处于重要地位首先,审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法制性、自主性及自我调节性特征客观上需要审计扮演经济执法的重要角色;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缺陷,需要政府通过审计监督这一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弥补和纠正;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运用审计监督手段揭示和处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出现的跨地区、跨国界的经济结果,需要审计部门相应的监督措施。市场越发展,越要加强审计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谋求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和谐。其次,政府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政府审计依法负有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任务;政府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就是支持政府职责,维护国民经济的有序、平稳、高速、高质量发展。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处于实现社会公正公平调控杠杆的地位审计是保障收入分配公平的调控杠杆,通过国家审计监督,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谋求人与人的和谐。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务必保持高度的警觉,特别要注意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在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间流动和重组中的异常现象,善于发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维护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保障改革的顺利、健康进行。在投资领域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的招标投标、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出让与交易等关键环节,是违法违规行为多发、易发的领域,审计应当以其敏锐的视角密切关注这个领域,通过履行审计职能,监督检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注意发现案件线索,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公开化,实现和谐社会、国家经济安全。

为宏观调控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审计大多属事后审计,审计机关对宏观调控各个环节开展的审计,大部分是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较少对政策制定活动进行监督和开展政策评估审计。所以,审计在促进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发挥的作用大些,而在促进调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发挥的作用小一些,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审计执法力度不够《审计法》颁布施行以来,审计执法力度有了明显的强化,但仍存在着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表现在审计问题处理有限,审计出的问题因涉及多方面利益和关系,处理上比较难。由于审计在组织上、经济上都不够完全独立,这种有限独立性的设置客观上已排除了审计机关在宏观调控中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的可能性,它所发挥的作用必然是有限的。

审计的范围有限

从审计署(包括署机关、派出审计局和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范围来看,每年需要审计的单位有3万多个(这些单位的资金量约占全国资金量的70%),但实际审计的不到3000个,覆盖面不足10%。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有100多个,每年只能审计50%左右。再次,审计提出的宏观建议不多或是层次不高。

加强与完善审计服务于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及途径

温总理指出:审计工作要突出推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检查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和措施,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如何使审计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的作用得以实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政府审计方面

对政府审计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应予以重点考虑:立足宏观调控,实施跟踪审计,突出重点专项审计。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的工作中心,对中央和省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民生项目、重大生态环境项目等实行跟踪审计,全程参与,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及时发现预防和抵御各种问题和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注民生民权审计,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我国的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这三方面。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巩固和普及义务教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及“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于审计对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多少、如何分配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因此,作为审计机关要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报务,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执行《审计法》的基本着眼点。通过审计监督,关注民生问题,促进财政资金有效分配民生问题是构对基本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民生问题能否很好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败,也将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紧密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切实加强对农业、环保、社保、医疗、教育等关系民生的财政资金的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向社会公告对这些财政资金的审计结果,推动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维护财经法纪,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推动党风和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任中审计。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和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实行审计情况通报制度,注重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制约和预防作用,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社会审计方面

加强社会审计,健全审计市场的外部制度环境,促进审计在宏观调控中更好的发挥起作用:第一,在市场经济活动趋于频繁,市场事务急剧增多,加强社会审计,使其分担很大一部分市场中介、执行市场法规和市场监督工作,活跃和规范市场,从而成为市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健康成长;第二,加强社会审计,使其能够把触角伸及市场的方方面面,灵敏而准确地反映市场变化和趋势,把市场信号反馈给政府部门,有助于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第三,通过加强社会审计,增强各种经济实体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审计立足于市场之中,各种经济实体易于接受他们的影响,从而逐渐增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增强各种经济实体的市场经济意识;第四,加强社会审计,为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信任提供保证。我国经济组织成千上万个,如何使他们在市场经济中顺利运行,信用是十分重要的。

内部审计方面

在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要深化企业审计,转向对企业的真实性审计。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经济全局影响较大的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上缴较多的以及在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所占控股地位的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其他企业实行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查证或内部审计机构审签的方法。对政府综合经济部门责任人、厂长(经理)要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指导企业监事会开展监督治理工作。审计监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可以保证国家有关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得以认真贯彻落实。可以打击违反市场规则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从而促进国家宏观调控,保证经济活动公平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乔燕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dlsjlw/73477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