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长讲话稿范文

市长讲话稿范文

市长讲话稿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1篇

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足,发展不足的核心是投入不足,尤其是工业投入不足。因此,要在强化统筹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构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一,发展工业,必须要服务和保障各类企业增产增效。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的意识,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切实发挥好市级负责人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支持皖维、中材、东、华能、富煌、哇哈哈等重点企业持续增大生产总量,提升行业影响力,发挥“顶天立地”作用。要加强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准确信息,及时跟进人才、科技、融资等生产要素配套服务。要落实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形成“铺天盖地”声势。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文件规定,营造良好的厂群关系,杜绝乱检查、乱收费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第二,发展工业,必须要加快培育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体现工业的规模体量,关系工业的集聚力和竞争力。要更加密切关注沿海发达地区和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动态,主动融入市产业分工体系,通过园区合作共建等有效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围绕“工业腾飞千亿计划”,加快引进、培育建材及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及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三个支柱产业,化工、渔网具、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五个主导产业。同时,要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科技、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环光电产业园、广得利胶囊等项目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发展工业,必须要壮大经开区、集聚区等园区载体。产业集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积极探索,创新思路,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建好配套设施,真正把全市各类园区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高效、外向度和集中度较高的工业经济发展载体。要举全市之力,加快经开区建设。园区路网、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项目要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园区产业规划要顶层设计、尽快出台;3000亩农转用指标要千方百计落实,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实现产值20亿元。富煌钢构、散兵新型建材、槐林渔网具、中垾锚链及机械加工、柘皋轻工等五个特色产业集聚区,要按照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的要求,加快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劳动力、金融、物流等生产性配套服务,不断提高园区规模与效益。同时,各类园区要大力挖掘现有建成区的潜力,清理低效用地,实行双向约束,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二、紧盯第一要事,确保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发展为上,投资为本。要充分认识我市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自身存量十分有限的基本市情,始终秉承大开放的理念,紧紧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广泛吸纳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落户发展。

第一,招商引资的重点是各类大型企业。首先要明确主攻目标。要把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及央企、知名民企等企业、集团分门别类排出来,研究它们的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然后有的放矢地去谋划和争取。其次要捕捉最新信息。招商分局、招商小分队要很好地收集情报,及时捕捉大企业的项目、投资、意向和人脉等信息,积极寻找合作机会。最后要盯紧签约环节。对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要盯住不放,跟紧跟进。有1%的希望,就要作100%的努力,千万百计抓签约。对于签约的项目,要紧锣密鼓地衔接,特别是与央企、省企的合作项目,要紧追不舍,确保引进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使之早日成为开工项目。

第二,招商引资的关键是领导身体力行。“招商引资没有局外人”,大招商需要全市上下共同支持和参与。领导干部在招商引资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更应当身体力行,作出表率。要坚持从市级领导做起,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及所分管联系部门的招商引资任务,时刻把招商引资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实在行动上。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本地、本部门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在抓好全面工作的同时,对涉及招商引资的具体事宜,要亲自调度、亲自协调;重要客商要亲自接待、亲自商谈、亲自登门。

第三,招商引资的根本是依靠服务与环境。要切实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增强招商的吸引力。要大力提升服务效能,落实全程代办制,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认真做好各类招商项目推进与服务工作,尽快把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严格考核奖惩,把参与招商人员的考核、任用与招商引资实绩挂钩,以招商引资的成效作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指标,确保这项常态工作常抓常新。

三、突出第一抓手,确保项目带动再添新成效

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核心。要继续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实行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在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进程中,保持投资规模,培育增长亮点,夯实发展后劲。

第一,要抢抓政策机遇争取一批项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重点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在投资方面,将继续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增强项目争取的敏锐性、主动性,抓住机遇,搞好对接,在水利工程、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污染治理、中小学校舍改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项目前期运作,确保完成全年10亿元项目资金争取任务。市政府将对跑项目、争资金的前期费用给予补助,年终根据项目资金争取成效兑现奖惩。

第二,要突出重点建设一批项目。去年,我市相继启动了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两个“十大工程”,每个工程的落脚点均是具体的项目。以此为基础,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统筹调度涵盖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工业经济、开发园区、污染治理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市级重点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时间节点要求,着力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要充分发挥市级联系人、联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小班子的作用,实行一条龙服务,一杆子到底,全力加快项目推进。

第三,要着眼长远储备一批项目。按照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导向,从开发转化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出发,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筛选、论证、储备一批能够带动全局、有较强支撑和辐射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及时补充到项目储备库。

四、落实第一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迈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实现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抓好安全生产,领导重视是关键,责任落实是保证。一定要以省内“首善之区”的标准,结合传统高危行业较为集中的市情,把握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严明工作职责,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一,要突出“双基”抓落实。扎实做好基层和基础工作,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抓基层,就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和承担者,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抓基础,就是要从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抓起,从规章制度抓起,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度上做文章。要深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健全基层管理组织,不断增强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开展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坚持特种作业人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工矿、花炮、建筑等领域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的发生。同时,要着力完善事故抢险救灾机制,增强对重大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护能力。

第二,要强化监管抓落实。目前,各生产经营单位进入了生产经营旺季,要通过定期、不定期和综合检查、日常抽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不断把安全生产工作推向深入。要切实加大隐患整治力度,对查明的事故隐患,要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要求和标准;达不到整改要求或超过整改时限的,要严格执法,该取缔的取缔,该关闭的关闭,坚决扭转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安监指令如儿戏的违规违法行为。监管执法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文明执法,依法办事,千方百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百姓服务,树立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第三,要严明责任抓落实。坚持“分级负责、属地行业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各地、各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和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要将本辖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做到安全生产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要严明企业主体责任,各企业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弥补安全欠帐的同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操作流程、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要严格事故处理,对发生的各类事故,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抓好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法律尊严和政府监督权威。

五、严守第一防线,确保环境保护开创新局面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之城是省、市对发展的新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优化生态环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第一,要突出源头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加大流域内企业排放治理力度”。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也多次强调,不能走传统的工业老路,不能让一个污染项目落户,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环境第一审批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放行。项目实施必须坚持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把节能减排作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将节约集约意识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业强市的全过程,使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2篇

刚才,我们一起收听收看了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郭庚茂省长就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全省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再讲3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重大创新,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各种经济、社会、管理等突出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从、服务全市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政府执政观念进一步加强,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为保障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依法行政工作离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一些地方、部门和干部还存在着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行政决策机制不完善、行政执法不规范、法制机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我们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当前,正值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落实中央、省各项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抓住关键,着力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的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扎实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完善决策机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重大事项行政决策机制。凡是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重要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事项;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安排;社会管理重要事务;其它重要的政府决策、决定、命令及规范性文件草案等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应当由政府常务会议或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决策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征求政府法制机构及相关法律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做出决策。要积极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跟踪反馈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二)加强源头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各地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义务。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草案送审稿,由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实施合法性审查,否则不得施行;加强对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义务或者影响其合法权益,搞地方或行业保护等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从源头上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和扩张。

(三)增强服务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机关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废、改情况,及时调整、梳理执法依据,建立健全执法岗位责任制,明确执法权限、机构、岗位、人员和责任,并依法向社会公布;要强化程序意识,制定行政执法程序规则,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要严格实施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随意性。要强化服务意识,公开办事程序、条件和要求,减少办事环节,实施“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要积极主动服务,有效开展上门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等多种服务方式;要走基层、下社区、进工厂,了解社情民意,解群众所难,化群众所忧,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四)推进法制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要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则、行政听证以及行政处罚卷宗评查、投诉、备案、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建设,从根本上约束和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要加强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畅通群众执法投诉和行政复议渠道,坚决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积极开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促进行政机关规范管理;继续推进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严格行政问责,有效预防和遏制违法行政。

三、加强领导,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效落实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3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这两天,我们对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拉练检查,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等一会,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上半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争当沿江开放开发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元至六月,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1.51亿元,占年计划的46.8%,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全口径财政收入26943万元,占年计划的64.5%,同比增长26.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163万元,占年计划的59.8%,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29元,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3元,占年计划的55.4%,同比增长19.1%。上半年全区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较好,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00家,比年底增加7家,从业人员达到8100多人,同比增长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亿元,占年计划的39.2%,同比增长73.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52%。与去年同期相比,各乡镇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及实现增加值都有大幅度增长,全区50个工业村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有27个。纺织产业仍保持相对稳健发展势头,新型建材和机械电子产业发展迅速,主体作用不断增强。新昌纺织、华辰矿业等4家企业产值过亿元,三泰纺织、雅比纺织、富华棉纺等5家企业过5000万元。

(二)现代农业的稳步推进。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6.8%。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夏粮、夏油、蔬菜、水产品实现了增产增收。蔬菜产业化稳步推进,通过引进老板开发,禹王太平寺、路口新华、陶店袁家铺、南湖等地新建蔬菜基地1730亩,全区蔬菜产量同比增长5%。全区奶牛存栏2516头,由武汉扬子江惠尔康乳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千头奶牛牧场正式签约落户。特色水产品基地养殖面积有所扩大,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1.4%。组织申报蔬菜、水产无公害标志产品21个。完成工程造林13600亩。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在本地务工所得增长较快,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3497人。

(三)城乡消费的强劲拉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占年计划的59.6%,同比增长22.8%。城乡消费呈现出农村快于城区、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高于限额以上企业、住宿餐饮业领跑的新特点。商物流加工产业园二期工程即将竣工,公司新开设乡镇级超市21个、城区社区店3个;七一商场、武商量贩店等重点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1.6%。全区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297台(件),销售额近600万元,农民已领取436台(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10.6万元。全区共推广购置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798台,落实购机补贴172万元。元至5月,全区实现外贸出口5556万美元,占年计划的47.6%,同比增长87%。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11户、私营企业96家。

(四)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全区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同比增长80.7%。新引进投资过500万元项目33个,协议投资总额17.8亿元,其中过2000万元项目22个,中部富民板业、南华造船二期2个项目投资过亿元。在建招商引资项目46个,完成投资3.5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4个,续建项目32个,鑫龙汽配、大二互感器、安达造船、海造船、乘方电机、海力士电器、和泰棉业等项目建成投产或近期内投产。有31个项目下达国家和省投资计划,到位资金6646万元,其中区人民医院、火车站污水处理厂和市中医院建设到位资金均在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和续建国家和省投资项目48个,完成投资7764万元。两条疏港一级公路可研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进行初步设计。争取通村公路建设计划152.3公里,已完成路基130公里,硬化路面42.7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后续工程、老城堤整险加固工程、幸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区光荣福利院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宝塔公园土地征用和平整完成,绿化工程正在进行。

(五)瓶颈制约的逐步化解。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已平整土地1600亩,完成农房拆迁200户,启动“三纵三横”土路基、供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承接武汉化工产业转移等工作积极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已与武汉3家化工企业签订投资协议,60多家化工企业前来园区考察,有的已初步达成投资意向。规划面积12.2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禹王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高新大道于6月初正式动工建设,房屋和地面附着物拆迁、土地平整等工作有序进行。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争取到位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500万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资金1亿元;化工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试验示范项目争取到位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举办了全区首届政银企业务对接联谊会,城区各金融机构共为21家企业签约授信4.6亿元;全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融信小额贷款公司3月份挂牌营业。

(六)财政收支的稳定增长。全区财政各项收入均实现了“双过半”,其中国税完成7377万元,占年计划的50.5%,同比增长13.9%;地税完成7147万元,占年计划的58.6%,同比增长25%;财政完成12418万元(含基金收入),占年计划的82.8%,同比增长37.4%。全口径收入、地税收入和基金收入进度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国税收入进度排名第三。地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55.8%,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4.6%,均排名第一。五个乡镇街道财政收入实现了“双过半”,其中南湖、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完成全年任务的90%以上。完成财政支出1522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427万元,较好保证了重点支出需求。

(七)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4家“三无”企业改制终结,425名职工进入基本养老保险;改制企业小块土地出让过户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对涉农收费和各项惠农补贴资金进行了全面检查,较好地落实惠农减负政策。在赤壁社区启动了新一轮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区新增就业20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2人,其中困难人员就业374人。新增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379人,全区参加社会保险人数12.7万人,征收社会保险费7548万元,支出社会保险金6023万元。务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已有1254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了城市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农村低保进行了扩面提标,全区现有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11978户、25960人,月发放低保金220万元。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城联创”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取得上述成绩尤为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坚定信心,团结一致,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困难和发展形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幅虽然比较大,但掉进度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虽高于去年同期32.2个百分点,但掉进度10.8个百分点;直接利用外资2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3个百分点,只占年计划的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7.4个百分点,主要是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度下降。受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2.9%的拖累,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

二是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量带动,一些重点骨干企业开工不足,生产和出口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如三泰纺织工业产值同比下降近5000万元,瑞特威钢棉和银河阿迪药业同比均下降2500万元以上,雅比纺织下降1200万元;在全部外贸出口中,生产企业出口只有697万美元,仅占12.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半停产22家,主要涉及服装、医药化工、铁矿石采选等行业。

三是招商引资和投资的强劲势头尚未形成。新引进投资过2000万元项目只有12个,占全年任务的40%。招商引资在谈的项目多,但签约的项目少。在建项目总体进度不快,新开工和新建成投产的项目不多,工业投资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大。部分新建、续建国家和省投资项目,尤其是投资比较大的拉动内需项目进展较慢,上级督办的压力大。做前期工作的87个重点项目,只有48个进入申报阶段。

四是财政收入面临多年未有的严峻形势。全口径财政收入进度和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和26.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进度和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9和35.6个百分点,在全市的排名靠后;国税收入过半及完成全年目标压力巨大。财政收入进度和增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的拉动,二者占到入库收入的46.1%,比去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还有四个乡镇街道财政收入没有实现“双过半”。

五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压力大。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长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支出的刚性需求不断强化。提高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津补贴保障水平,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性配套资金,加大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必要的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投入,逐渐累积的政府性融资债务清偿,使得财政资金紧张的局面短期内无法缓解,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不断增大,各种需求难以全面兼顾。

出现以上问题和困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原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关键是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不断树立信心和决心,从而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但经济企稳回暖的趋势正在逐步加快。年是中国经济非常困难的一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及国家陆续出台的应对措施对我区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现金流萎缩、产品订单减少、销售和出口下降等问题,尤其对我区铁砂行业以致命打击,对出口型企业带来严重冲击,导致重点税源严重减收,还减弱了企业的投资意愿,加大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难度。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在有效缓解我区重大项目断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突出矛盾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减收因素。如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和电力部门增值税预征率下调,增值税转型后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允许抵扣,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开征卷烟批发环节消费税等。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国家实施的大规模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效应正在加快显现,人们对经济回暖的信心正在逐步增强,我国经济已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迹象。这在股市上已有明显反应,上证综指已站稳3000点,今年的增幅将近70%。世界银行等许多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都预测,即使出口产业不能为经济增长做出很大贡献,我国经济也能实现8%的增长目标。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16.1%,高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了我区经济具有较强的内生性、抗跌性,金融危机没有改变经济的基本面。

从中观和微观层面看,依然面临很多制约因素,但区域发展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上半年有些项目进展不快,有其客观原因。如武汉至城际铁路的建设,将极大增强我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但城际铁路穿越路口工业园区,使得裕泰饲料、济世医药、东印务等项目不得不重新选址或调整设计,影响了建设进度。区人民医院项目选址受规划制约,未能如期开工建设,可能要迁建,如此一来资金压力和政策风险陡增。资金仍然是制约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工业园禹王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启动,但银行融资尚未落实。政府融资的偿债机制没有建立,财政风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发展的区域环境较之前几年已有明显改善,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过去我们非常担心用地问题,现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20年)市里已批准,工业园禹王工业区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保证未来一段时期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市委、市政府将火车站经济开发区确定为化工产业园,实行市区共建,利益共享,又启动了南湖工业园建设,领导和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对于长期困扰市区发展的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土地出让收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市政府正在组织调研,在政策上有可能取得一些突破。加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我区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从招商引资情况来看,上半年虽然签约落户的项目不多,但接待客商230多人次,在谈和跟踪的重点项目有30多个,超过往年,这充分表明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强,长期发展趋势良好。

从主观层面看,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但加快发展的合力正在逐步增强。总体而言,我们对宏观经济形势、区域发展形势和产业转移的研究还不深不透,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存在欠缺。在认识和对待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上,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用力不均、畸轻畸重的现象。少数部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失职不作为和越权乱作为、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抓落实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制约和影响了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效果。应当肯定的是,随着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风建设年和能力建设年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创新能力、工作作风,都将有一个大的转变和提高,“科学发展上水平、弯道赶超争进位、富民强区兴”的氛围将更加浓厚,这对于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应对,积极作为,就一定能克服暂时的困难,推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下半年,要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争当沿江开放开发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和年度任务,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一)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始终如一地将招商引资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化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人人出力的工作格局,增加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一要强化招商引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目标意识。今年区委、区政府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出台了考核办法,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发展还很不平衡,到目前为止,还有40个部门项目没有着落。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今年要坚决结账兑现,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和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对照目标找差距、想办法,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特别是对在谈的30多个重点项目,要落实责任,明确专班,密切跟踪,争取有一批项目尽早落户建设。招商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招商上,下半年要组织开展一些针对性强、规模适度、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同时搞好综合协调,加强检查督办。近期要重点做好7月16日市区两级在武汉市举办的“承接武汉化工产业转移专题推介会”筹备工作。对区直和乡镇招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事业大如山,责任重如山。不要人为自我设限,认为“这不可能、那不可能”,尽管条件差、职能弱,但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唯有强烈的事业心、永不言败的意志,才能在竞争的大潮中铸就辉煌。二是做到“三个吃透”。吃透基本产业,熟悉了解国家基本产业分类、态势、布局等基础知识,内行面前不外行,外行面前显得内行;吃透基本区情,熟悉区位优势、特点、差异性;吃透基本政策,熟悉我区招商引资基本要求、各项政策等。三是身体力行。扑下身子,调集力量,教育干部做到知恩、知足、知责,求成、求新、求廉。招商引资没有人情,没有眼泪,但有结果。二要强化招商引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引进工作流程。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区直招商引资工作办理程序》,对项目信息收集处理、跟踪考察、洽谈、评审、决策和服务都作了明确规定,形成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工作流程,各乡镇街道都要参照执行。在评审和决策环节,要重点把好客商实力、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建设周期、税收贡献、安置就业、节能减排、政府补助和奖励等关口。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做到全区一盘棋,实行一个平台归口管理,工业园区引进的项目都要进区招商引资项目库,都要由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项目评审,然后进入决策程序。三要强化项目信息收集处理责任,做实招商引资基础工作。项目信息收集和处理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环节,必须大力加强。区政府决定,设立招商引资信息奖,对于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区直引进项目,只要进入了洽谈阶段,不论项目签约与否,对首次提供信息的第一个人按项目预定投资额度给予相应奖励;项目投产受益后,还可以继续享受其他奖励。收到信息的有关部门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对重大有价值信息的处理要做到不过夜,确保时效性。同时,抽调工作负责、熟悉电脑、有较强钻研精神、业务素质和沟通能力的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系统研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前5名企业,掌握其投资发展动态,筛选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前期沟通衔接,为引进大项目打基础、作铺垫。四要强化招商引资服务责任,加快引进项目建设进度。在这里,要重点强调项目服务专班的责任。对在建和新开工的招商引资项目,各服务专班要按照目标要求会同项目业主,排出工作日程安排表,代办各种手续,认真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报请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出面协调,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必要时还要督办项目业主,确保按计划顺利推进,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做到与入园企业共成长。

(二)进一步掀起园区建设高潮。当前,我区工业园区建设进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大干快上,为项目落户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良载体,搭建一流平台。建设和招商是当前两大主题。园区招商要坚持四句话的要求:国际化眼光、第三方立场、差异化道路、柔性化诉求。一要掀起禹王工业区建设高潮。工业园禹王工业区是我区独立建设的工业园区和未来的城市新区,必须举全区之力,予以重点推进。下半年要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一是完善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二是高标准推进“一纵两横”主干道及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大道路基工程9月底完成,穿越园区的东湖村至唐家渡港区疏港一级公路10月份要开工建设。三是做好资金筹措工作,积极申报路网和排水管网建设项目,争取有关金融机构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探索引进客商进行园区开发。四是做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土地平整工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一批项目落户打好基础。五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并开工建设。对入园企业设置门槛,严格评审,不求数量,只求质量,首个入园企业必须是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标杆性企业。六是做好园区宣传推介工作,由区招商局牵头,工业园管委会配合,在本月底之前完成禹王工业区投资指南的编印工作。七是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完成工业园开发公司组建工作,争取土地出让收益政策,建立偿债基金,实行滚动发展。八是聘请高端的咨询管理公司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要掀起火车站化工产业园建设高潮。充分利用市区共建的优势和化工产业园的金字招牌,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将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承接武汉及沿海化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下半年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快道路、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入8000万元以上,拉开园区的基本框架。二是做好土地征用、居民拆迁及土地平整工作,当年征用土地达到3700亩以上。三是进一步筹措开发建设资金,依托市级平台,争取化工园承接产业转移试验示范项目资金和新申报的1.5亿元银行贷款资金到位,为园区七大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提供保障。四是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以开发区管委会为主体,做好与武汉硚口区化工产业的对接工作,争取再引进5家以上化工企业落户,同时确保本月中旬中部富民板业项目开工建设。五是完成火车站开发区开发公司组建工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六是加大争取和协调力度,建立健全市区共建、利益共享的园区投资、建设和管理机制,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三要掀起路口工业区、东西湖和南湖工业园建设高潮。工业园路口工业区要重点抓好济世药业、裕泰饲料、钢钜汽配等签约和调整项目开工、在建项目竣工投产、投产企业满负荷生产和园区规范管理四项工作,目前在建的近10个项目和污水处理厂要加快进度,争取年内全部竣工投产。东湖、南湖两个街道要发挥市区共建、联系紧密的优势,进一步在东西湖和南湖工业园预留发展空间,争取转移性项目,配套服务型产业,同时要积极支持区直引进的项目在园区内落户建设。四要营造良好的园区投资发展环境。园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积极探索“四个结合”,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即把园区建设与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符合入园条件的乡镇村招商引资项目在规划地块落户;把园区建设与新城区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居民房屋拆迁原则上都要实行小区公寓式集中还建;把园区建设与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村组征地费用的监督管理,防止分光吃净,确保优先用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把园区建设与促进地方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依法依规、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拆迁还建、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注意维护村组和农民的合法利益。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4篇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刚才,同志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办公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同,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增强做好办公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是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同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是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行使权力的前沿指挥部,也是各级行政领导同志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在各级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中,办公室履行着“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且特殊的贡献。

近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三产活市、统筹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务实真干,聚精会神搞建设,千方百计谋发展,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8%,是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工业经济克服了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水电、汽车、纺织等工业的支柱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多年少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林果、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税费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打破近年增长缓慢的局面,增收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效。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更多的新项目正在加快兴建,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后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以道路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工程,积极整治城市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改观;认真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扩大社会保险扩覆面,大力开展“福星工程”等扶贫救困活动,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等服务业,积极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群众团结奋进,扎实苦干的结果,也是政府系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们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对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市政府是满意的,具体讲,有以下五点值得表扬:一是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保证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重大举措落到实处。每项工作,我们办公室同志既参与其中,又组织实施;既出谋划策,又督办落实,功不可没。二是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采写政务信息,发挥了政府“智囊团”作用。各级办公室每年撰写调查研究达数百万字,非常辛苦,也很清苦,可以说,调研信息工作人员是无名英雄。特别是政务信息工作连续四年在市各县市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受到上级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公文处理规范、及时、准确,确保了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规定在我市的贯彻落实。四是努力做好督办协调,认真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显示了政府机关运转的高效率。五是细心做好对外接待,使上级领导和外地朋友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加深了对的感情,提高了的知名度。对大家辛苦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市委、市政府是心中有数的,是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的,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正发生深刻的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就我市的发展形势而言,发展中仍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就业压力大,企业改革改制困难多,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增收压力大,发展环境不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困难和问题。这就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办公室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全市的大局当好参谋助手、搞好督促检查、做好综合协调,加快节奏,注重实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要增强中心意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协助本级政府推进中心工作上来,放在协助领导抓大事、谋全局、协调各方、超前服务上来;要增强创新意识,把心思用到探索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上来,用到参谋献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上来,真正发挥好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督促检查作用和综合协调作用,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不断适应政府工作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围绕中心,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公室服务水平

第一,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努力实现由事务型服务向智能型服务的转变。搞好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保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正常运转,是各级办公室的重要工作之一,但远远不是办公室工作的全部。办公室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协助政府及政府部门推进中心工作上来,放在协助领导抓大事、谋全局、协调各方、超前服务上来。就我市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是,围绕“工业立市、三产活市、统筹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整顿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使我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在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办公室作为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全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尤其要对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和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多作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拿出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第二,认真当好参谋,积极出好主意,努力实现由参与型服务向参谋型服务的转变。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在办公室工作,不仅要当好参与协调、督办、服务的干事,更要当好出主意想办法的参谋;不仅要“参”,更重要的是要“谋”,不能仅仅局限于“领导调研我跟上,领导开会我在场”,而要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脑里有主意,吃透情况,超前思维。当一个好参谋,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有统揽全局的本领。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关注点集中在那些牵动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上,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既要了解面上的长远的工作,又要了解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既要了解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又要了解基层的工作情况和特点。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剖析事物的内涵和本质,找准事物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二是要吃透领导的意图。大家要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善于把握一个时期领导关心、关注的问题,贴紧领导的思路,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需。善于抓一些带有政策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使意见和建设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要努力做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而不能“雨后送伞”,放“马后炮”。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预见性,增强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对领导已考虑成熟的事情,要积极协助进行梳理成型和实施;对正在考虑尚不成熟的事情,要及时帮助完善和提高。三是要有创新服务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的职能将逐步转移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办公室作为市政府及政府部门的“参谋部”,作为领导的“外脑”,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这就需要大家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把创新作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来抓。所有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查找和反省工作中还有哪些不适应形势需要、不利于做好工作的老观念、老做法、老套路,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只有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指导工作,才能正确把握新形势,分析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建议。只有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以全新的思路和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第三,规范程序,严格制度,努力实现由传统型服务向规范型服务的转变。随着《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一系列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改革行政管理方式,严格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改革与建设的基本目标。因此,各级办公室工作必须坚持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是要坚持依法办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们必须自觉学法、懂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来开展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二是要坚持按政策办事。我们必须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把政策作为办公室工作的“生命线”,决不允许按个人好恶处理问题,不允许在政策问题上“闯红灯”、“绕道走”,更不允许“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坚持按组织原则办事。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要强化和改进能级管理,充分发挥各个层次的作用。四是坚持按程序办事。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职业规范,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每一位干部都照章办事。五是要坚持高效率办事。在严格制度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重时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做到及时、迅速、不误事,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狠抓落实,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廉洁高效机关。要通过加强协调、严格把关,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确保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从“文山会海”和一般性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抓落实。要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手段,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作风,努力实现由模式化服务向人性化服务的转变。办公室是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的“窗口”。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一定要强化务实意识,牢固树立为领导、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坚决克服和纠正办事推诿、拖拉、不负责任的行为,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和不良习气。大家都知道,在办公室工作,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和部门的形象。所以,在办公室工作既要讲原则,按法规和政策办事,又要注重态度,讲究方法。比方说,对待按程序上访的群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可能解决不了他提出的问题,但是可以倒杯水,让个座,可以把他反映的问题认真的记录下来,及时向领导汇报。这样,他的问题虽然没有马上得到解决,但他的的心是温暖的。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形象就是这样靠大家一点一滴地树立起来的。政府系统办公室要借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东风,针对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整改。通过作风整顿,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为领导、基层和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学习,实务创新,切实搞好办公室自身建设

(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队伍素质。学习是行动的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要求全党同志要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面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面对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必须全面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和质量。而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关键在于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和涉猎的知识越广泛,对形势的判断和对问题把握就越深刻、越准确,做工作的基础就越扎实,工作效率和质量就越高。办公室系统所有干部都要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做“学习型”干部。要经常学习理论、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要善于向实践学习,更多的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把握规律,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善于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充实。各级办公室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发挥表率作风,带动办公室系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成为学习型组织。

(二)强化自律意识,作廉政的表率。办公室工作同志特别要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政府形象增光添彩,自觉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特别是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三要三不要”,就是要洁身端行,不要以权谋私;要增光补台,不要抹黑添乱;要接受监督,不要自恃特殊。尤其是不能借领导的名义办私事,不能打领导机关的旗号谋私利,不能利用工作便利捞好处,不能给领导同志搞分外的服务,帮倒忙。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管住自己,以实际行动做清正廉洁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树立办公室系统的良好形象。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5篇

这次全区政法工作会议,是区委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政法工作。刚才,同志作了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希望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面对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加大的压力,全区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发展机遇,埋头苦干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3亿元,同比增长14.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68%;规模工业增加值8亿元,同比增长3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426元,同比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5207元,同比增长13.5%。各项指标增幅再创历史新高,项目招商工作荣获全市一等奖,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取得新的成效;“五创联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区呈现出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全区政法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经验得到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平安区”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凝聚着广大政法干警和维稳、综治、防邪、信访战线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政法干警、以及从事政法、综治、维稳、防邪、信访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中央和省、市政法工作会提出今年政法工作要突出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省政法会议上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大调解”体系建设、政法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三项重点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重点建设”是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为政法工作长远发展提供机制、制度保证的治本良策。全区广大政法干警一定要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政法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当前,全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依然存在,社会管理的复杂程度明显加深,统筹各方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强烈,违法犯罪高发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政法基层基础工作仍较薄弱。全区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政法机关,一定要清醒认识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和面临的重大机遇,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将“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重点建设”纳入第一责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法机关的整体部署,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范围,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把政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今年,是我区的项目攻坚年和环境提升年,全区发展的基调是巩固提升,加快发展,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新高地,丘陵地区的排头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法部门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希望按照区委、区府的统一部署,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兼顾,把政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一)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服务和保障全区“四大战役”

科学发展是稳定之源,改善民生是稳定之本。要着力打造“办事理念最新、办事态度最好、办事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办理环境最佳”的“六最”投资环境,为“项目攻坚年”、“环境提升年”提供坚强政法保障。一要积极主动服务。要着眼于新形势下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深入做好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改进治安、消防、交通等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法律服务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力度。二要优化发展环境。要完善和落实各项保障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重点打击涉及金融、财税、证券等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犯罪,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商标和专利权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查处商业贿赂,坚持打击索贿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重点整治。三要着力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大多数群体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围绕“十大民生工程”,落实便民得民惠民措施。精心审理群体诉讼案件、涉及群众实际困难的案件,认真审理新型民(商)事案件,慎重审理涉及受灾群众和企业的案件。

(二)加强源头预防工作,切实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深入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各种隐患。二是健全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经常性工作机制。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常化、制度化,及时发现影响和谐社会的涉稳隐患及时排查化解,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整合力量,搞好衔接,不断健全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长效机制。四是做好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现在春节临近,全国“两会”将于3月上旬召开,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好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止“到省进京”非正常访情况发生,确保社会稳定。

(三)统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目前社会管理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着重在“创新”,一是在理念创新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服务加强管理,通过管理促进服务,着力树立亲情化、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二是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整合基层各种管理资源和手段,革除各自为阵的弊端,着力构建合力解决问题的工作格局。三是在手段创新上下功夫。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适时掌握社会管理动态,及时高效跟进服务管理措施,着力打造现代化管理模式。四是在基层基础建设创新上下功夫。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有效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强化社会治安的管控,着力营造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工作氛围。五是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制度,妥善解决责权利统一问题,为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

(四)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司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

一是从实体上、程序上、实效上全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从司法机关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化解的每一起矛盾中,切身感受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的有机统一。二是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个案评查,开展执法巡视,确保干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和技能练兵,狠抓作风建设,着力提高政法干警政治思想素质、为民执法理念、业务工作技能、群众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突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政法工作的新要求。四是切实加强法律监督、党委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落实科学有效的内外部监督制衡机制,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权威。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从我区政法队伍现状来看,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政法干警是优秀的、合格的。但也确实存在个别干警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等现象。虽然这些问题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警民关系,影响了司法权威,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因此,政法部门必须按照中、省、市及区委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加强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要加强学习,坚持理论武装头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把全区政法队伍建设成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队伍,真正成为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的主力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主力军,热爱人民、打击犯罪的主力军,听从区委区府指挥的主力军。要加强政法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述职制度、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要加强政法领导干部交流,畅通内部交流和向党政部门交流的渠道。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用人标准,配齐配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切实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实施能力强警战略,建立符合政法干警职业特点的素质培训和技能练兵制度,以提高政法干警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坚持科技强警,加快政法系统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增强管理社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坚持人才兴警,培养一批专家型、复合型、专门型人才,进一步优化队伍人才结构。要加强纪律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政法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不到位等问题,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和坚定性。

三、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筑牢党的执政基础

要进一步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重视和加强政法机关党组织建设,完善和落实区委统一领导、区委政法委牵头抓总、有关部门支持配合、政法机关各履其职的组织领导体系,自觉把政法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得到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切实把政法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去谋划和推进,定期听取政法工作汇报,主动关心和大力支持政法工作,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平安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党委政法委建设,配强班子,充实力量,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健全规范。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中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支持政法委履行协调管理政法机关领导干部的职责,进一步强化区委政法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作用。政法各部门要服从政法委的领导,认真完成政法委部署的各项工作。要切实强化政法工作保障。要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确保政法经费足额到位并逐步增长,不允许因为中央财政加大了对政法机关的经费保障投入,就削减区财政对政法经费的预算。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政法部门的工作,将从严治警,从优待警落到实处,为政法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要解决好基层干警的职级和待遇,确保基层能留得住人。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6篇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办发电[]22号文件的要求和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年度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的迎检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为切实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都专门下发文件,对下一步改革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家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执行,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㈠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一是严格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各地要严格执行发[]17号文件精神和编制部门下达的具体编制数额,严格实行“一人一编一卡”,推行编制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对改革后仍然存在的混编混岗情况要进行认真地清理,严禁走“回头路”。二是切实抓好延伸派驻机构改革。要理顺参改单位内容关系,妥善安排分流人员,减轻改革震荡,强化服务职能。三是理顺乡镇财政所和经管站合并后的职能。合并后的财经所是乡镇直属事业单位、人、财、物归乡镇直接管理,业务工作接受上级财政、经管部门指导。要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文件规定,将乡镇财务管理、各项惠农补贴发放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债务化解等行政管理职能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持扶、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征收管理等政府职责统一委托给合并后的乡镇财经所承担。

㈡保障教育投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政府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43号)精神,切实管好用好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有关专项经费,不折不扣地落实地方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严禁用中央、省投入的改革专项资金替代地方教育经费的正常投入,防止“上进下退”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师工资的管理规定,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制定和落实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严禁超标准建设和搞不切实际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强化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从年春季开学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全市农村中小学经费推行“校财局管”体制,各级财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校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善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要统一编入市级财政预算,并由市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资金支付。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禁止挤占、挪用、浪费和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不得将保障经费用于偿还“普九”债务和学校其他债务,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和福利。逐步建立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考评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管理。三是深化农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依据国家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和人口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教师编制。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和培训提高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考评制度,提高农村教育素质。逐步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建立健全鼓励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和特设教师岗位制度,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㈢完善制度,扎实推进市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科学界定和合理划分市乡政府的事权及支出责任。凡属市政府的事权、市级财政全额保障经费,市委托乡镇承办的事务,也要足额安排经费;必要的事权调整,必须配备相应的财力。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开展乡级财源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切实提高乡镇政府的经费保障能力。二是完善市乡财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乡财政体制,完善市对乡镇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提高乡镇财力保障水平,使乡镇财力与其承担的支出责任相适应,确保乡镇机构和乡村组织正常运转。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于财力确实难以保障其基本支出需要的乡镇,市级财政对缺口部分要予以补助。稳步推进“乡财市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三是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要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快农村公益事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㈣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一是要严格制止新债。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镇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39号)的规定,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必须充分考虑乡村的承受能力和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强求一律,不能盲目攀比。严禁乡村负债搞建设,严禁搞集资摊派加重农民负担。二是要清理锁定、稳妥化解旧债。目前,省审计厅正在对乡镇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清理锁定债务。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多管齐下,实行“一债一策”。要区别轻重缓急,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债务,把确因乡村公益事业建设而形成的对农民、乡村干部、乡村工程业主等个人债务的化解工作放在优先位置。要采取切实措施,集成现有政策,整合现有资金,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安排一定的资金,建立偿债奖励机制,支持基层化解债务工作,对化债进度快、效果好的乡镇、村,市政府将予以资金奖励。三是要加强对村级财务资金监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级财务、村级资金委托乡镇“双代管”。实行收支两条线,定项限额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不准列支招待费,严格控制村级定额补贴标准,压缩一切不合理开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挪用和平调,不得搞“捆绑结算”抵顶村级税费尾欠。四是要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管理机制。要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议事规则,村级重大财务开支项目,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每季至少公布一次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㈤加强涉农收费治理,建立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即:涉农税收、价格及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责任制,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整体合力。二是强化对涉农收费的监管。深入开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农民建房、殡葬、计划生育、地方税收等方面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的专项治理,重点加强对农业灌溉水费电费、排涝排渍收费、饮用水费电费等经营性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切实加强对乡、村兴办公益性事业的集资、摊派的管理,凡进行此类集资、摊派必须是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办理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开动范围和标准。严禁有关部门或单位委托村级组织向农民收取税费,严禁将部门或单位经费缺口转移嫁给村级组织,严禁村级组织擅自设立项目向农民收费,或采用押金、违约金、罚款等不合法方式约束村民、管理村务。三是强化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必须按国办发[]4号文件办理,明确筹资、筹劳的对象,履行必要的程序,必须召开村民会议,严格控制筹资、筹劳标准,不能把“一事一议”当作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对愿意“以资代劳”的村民,由其本人或者其家属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以资代劳”,每个标准工日应按政办发[]97号文件规定,执行5—8元标准。“一事一议”事项必须以乡镇为单位报送市农民负担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四是强化农民负担监管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坚持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项目审核与负担监测等日常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出台、项目公示的审核与登记,建立健全信访受理、督办、处理和反馈的快速有效机制,加大农民负担督办检查力度,抓紧制定现阶段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考核办法。

㈥稳步推进国有农场、农业“小三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是深化国有农场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农场剥离社会职能、机构改革、农业税费改革和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改革,妥善解决遗留问题。推进国有农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农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二是稳妥推进农业“小三场”改革。全面取消农业“小三场”职工责任田的税费负担(土地承包费),由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补贴。农业“小三场”承担的教育、卫生、计生、血防、公安等行政社会职能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按照市场取向,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切实精简机构和管理人员。省里正抓紧研究农业“小三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各级财政对农业“小三场”的各种补贴经费渠道不变、额度不减,并随着财政状况好转而增加。三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生态保护、促进林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明晰产权和经营主体,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进一步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不断完善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

㈠强化责任,完善服务。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的责任主体是转制后的服务中心,受益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如何让两者更好地衔接起来,如何在“以钱养事”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让有限的“以钱养事”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这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我们要在这方面作有益的探索,参照省里的有关文本将细化到“以钱养事”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在可行性、操作性、借鉴性上下功夫,力争有大的突破,力争在完善“以钱养事”上开个好头,我市也要举办试点,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以钱养事”工作,不能被动地接受,上面怎么安排,下面怎么办,这样不好,没有达到改革的目的。今年省里已经为我市准备了近300万元的“养事”项目资金,只要我们基层工作扎实,有为服务实体和农民群众负责任的心,把“以钱养事”办好、办实、办出效果,省财政就可以兑现“农业人口人均10元”的“以钱养事”补助资金。全市平均每个乡镇就能得到36万元的支持,服务中心人员的报酬就多了一份保障,对农民服务就多了一份希望。

㈡创新机制,壮大自身。服务中心要按照“法人负责制、用工聘用制、工资浮动制”进行用工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激发内部活力。要妥善处理从事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活动的关系。从事公益性服务的单位原则上不能从事与履行公益性任务有冲突的经营性活动,公益性、经营业性职能没有分开的服务中心,要在不影响完成所承担农村公益性服务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从事与之不相冲突的经营性活动。要认真搞好服务中心的资产管理和资产经营,发挥“一个中心、两个职能”作用,就是以资产管理和经营为中心,发挥职能优势,技术人才优势,拓展经营领域,利用现有门面、经营场地优势,搞好资产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发展壮大自己,增加员工收入,增强服务能力。在这方面,我市有的乡镇服务中心如竹林桥农水服务中心就做得很好。不仅为农民搞好了服务,而且壮大了自身,增加了收入,使大家觉得有搞头、有奔头,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其它服务中心要向他们看齐,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不要只两眼朝上,等到上面给政策,给资金,多给就多干,少给就少干,不给就不干,更不能借服务之名向农民伸手,加重农民负担。

㈢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要件。

1、科学核定公益性服务岗位,实行公益性服务资格准入和竞争上岗。目前我市公益性服务人员普遍没实行资格准入,没有审定、认定和发证。这个问题既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大环境的因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核定岗位。设置公益性岗位要考虑到行业特点、人口数量、地域范围、自然条件等因素,参考省里《农村公益服务岗位配备和控制标准参考意见》进行。不能因人设岗,也不能因人少或没有人而使部分或少数公益性服务“悬空”。二是资格准入。要建立逢进必考制度。必须通过统一考试确定公益性服务人员资格,试题从全省公益性服务资格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市直各相关部门要衔接好、组织好考试考核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各类人才参与农村公益性服务。三是竞争上岗。任何人上岗,都要在取得资格准入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农村公益性服务。

2、提高“以钱养事”资金的财政保障水平,实行“以钱养事”资金财政直达。这方面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公益服务经费预算偏紧,而且没有把单位负担的养老金完全纳入预算;二是有部分乡镇办有截流挪用“养事”经费问题,必须立即整改纠正;三是年养老保险金的续交,应由单位负担的部分,有让个人代缴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财政保障水平低。今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把握四个重点:一是按照省、市委要求和服务部门预算所需(不是按人头),市级财政预算要打满打足。预算项目经费由服务人员劳动报酬、承担公益服务项目人员应由单位负担的养老金和必要的物化投入三大部分构成。省财政从今年起,按每个农业人口10元的标准对农村公益性服务进行补助,专项用于乡镇农技推广(含水产、农机)、植物保护、动物防疫、文化体育等公益性服务项目,不得挪作他用。计划生育“以钱养事”经费由各级财政按规定标准确定预算。二是预算分解要到乡镇所有的承担服务项目主体单位,要有具体明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市根据公益性服务项目的需要来使用,不能按固定比例切块分解划拨给部门或乡镇;三是服务经费拨付实行财政直达。“以钱养事”资金要按照项目合同管理办法,直接落实到每个具体的服务项目,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四是服务经费要及时拨付。坚持按照“资金随着项目走,拨款进度随着季节走”的要求,及时拨付服务项目经费,一季度一预拨,年终考核总兑现。不然,不然,服务人员无钱干事,服务农民就成了一句空话。

3、实行公益性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服务人员合同管理,充分保障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各项待遇。这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合同签订内容不全、不规范,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方式不合理,资金兑现不及时等。目前又到各服务中心与乡镇和相关部门、公益性服务人员签订服务合同的当口,在签订服务合同方面,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服务项目管理。全市对转制单位一律实行委托服务,签订合同,一定一年。二是公益性服务人员合同管理。聘用合同的期限根据岗位特点确定,对于一些专业技能要求高的岗位,合同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对按规定核定有事业编制的畜牧、血防等公益性服务人员,实行定岗不定人。各地在实行编制管理实名制、公开化时,要注明招聘服务人员的合同期限,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一般以2—3年为宜。三是保障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各项待遇。要合理确定公益性服务人员的报酬。对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待遇,要根据发[]7号文件的规定按不低于本地乡镇公务员的收入水平掌握。对公益性服务搞得好,群众满意率高,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公益性服务人员,其报酬可以高于本地乡镇公务员的收入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在转制单位内容逐步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医疗保险制度。要继续抓好公益性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各业务主管部门要会同人事部门切实搞好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公益性服务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公益性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4、依法依规办理转制单位职工聘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手续。对服务中心落岗人员的管理和保险续缴,省、市和有关部门以前没明确的政策,这个方面目前存在两个问题,服务中心要么是对落岗人员的管理采取大包大揽,不仅从“以钱养事”经费中解决了他们单位应缴的保险,有的单位还给他们发放生活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这是对的,从改革的角度讲,这又背离了改革的初衷,成了新的“大锅饭”;要么不管不问,一改了之,一转了之。今年3月底,省综改办来调研,还专门指出了这些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按发[]7号文件规定转制的原乡镇事业站所人员,在单位重新登记,人员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后,凡与原站所存在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要依法做好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工作。二是要在核定的公益性服务岗位限额内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对落岗人员要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符合条件的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办理社会保障关系转移等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5、建立健全“以钱养事”的长效机制。这个问题是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核心,重点的重点,目前存在的问题,说大了就是“以钱养事”的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说小了就是在“以钱养事”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没有真正把公益性服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服务人员与农民群众互动,群众满意率不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今后探索完善。目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把握以下三个重点:一是要把“以钱养事”的日常协调、监督检查作为一项工作职能,由市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坚持抓好。我市对乡镇办“以钱养事”工作每年坚持考核两次,即每年6月底一次,12月底一次。二是考核结果与服务过程中必须有被服务和参与考核农民的签字,实事求是,不能由他人代签。考核要充分听取被服务对象的意见,要把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当作是“以钱养事”的重要标准来衡量。三是根据合同约定与考核结果,兑现服务者的劳动报酬与奖惩。对验收合格的足额拨付当期的资金额度;对验收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合格后再下拨合同经费;整改不合格的,扣减合同资金。

三、查漏补缺,整改纠偏,扎实做好考核评估的基础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将对各地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省委办发电[]22号《关于开展年度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对考核评估工作的政策依据、主要内容、考评方式、计分办法、时间安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考评组由省联络组和市(州)综改办联合组成,考评主要内容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贯彻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等5个方面38项具体内容。目前,距省考核评估的时间越来越近,为切实做好迎检工作,各乡镇办一定要吃透精神,利用有限的时间,组织专班,对乡镇、村组各项基础工作、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对照全省考核评估方案,一条一条检查,一条一条查漏补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一次性通过。

今天会议结束后,各级各部门要根据会议要求,迅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做到“六查六看”:

㈠查乡镇机构改革情况,看乡镇机关、延伸派驻机构和乡镇事业单位是否全面改革到位。内容包括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是否上网公示、乡镇行政机关是否存在编外聘用人员、延伸派驻单位编外人员是否得到清退、延伸派驻单位编内人员是否实行竞争上岗、延伸派驻单位编内分流人员是否按政策得到安置、乡镇事业单位转制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是否做到应保尽保、乡镇事业单位转人员养老保险是否按规定全部补缴到位、乡镇公益性服务是否与服务人员签订细化的服务合同、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对合同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是否按服务合同规定兑现“以钱养事”资金、省下达的“以钱养事”资金是否按规定全部落实到项目、市乡安排的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是否比上年减少等13项。

㈡查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情况,看义务教育资金和农村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是否落实到位。内容包括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申报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农村贫困是否享受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的照顾、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是否按规定落实到位、已实施新机制的地方改革资金是否足额到位等4项。

㈢查市乡财政体制改革情况,看农村转移支付资金是否足额落实到位。内容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抵扣转移支付资金问题,村干部工资是否按时发放,五保户供养经费是否按标准到位等4项。

㈣查农村税费改革情况,看专项治理是治到位。内容包括农村中小学、农民建房、计划生育、务工经商办证等是否存在违规收费,部门涉农收费项目、标准是否做到按规定向社会公示,《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监督卡》是否发放到户,村级筹资、筹劳是否符合规定程序、是否超过规定标准,村组是否存在乱集资、乱摊派,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是否实行“一折通”发放,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抵扣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的问题,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是否由财政所干部直接发放到农户,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是否取得了新的进展,是否存在因举债搞建设等因素形成新的债务,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是否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等13项。

㈤查专班设立情况,看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是否及时传达到位。内容包括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是否做到及时传达贯彻,是否成立了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工作人员是否到位,群众来信来访是否得到及时处理等4项。

㈥查各项迎检资料的准备情况,看是否有缺失遗漏。《考核评估方案》所要求的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监管、涉农收费、化解债务、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等有关基础资料,要收集齐全,分门别类,整理归卷,并组织撰写好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汇报材料。同时,各乡镇办要切实注意要将农户的年度农民负担监督卡、粮补“一折通”、有关收费的票据资料收集齐全、落实到户,确保市、乡、村、组、户核查不出问题。

全省考评检查在即,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乡镇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抓迎检,组织乡镇机关、财政所驻村包点,自查整改,集中5天时间完成自查任务。市直17个涉农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组织得力人员对本部门涉农收费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凡违规收费的必须在4月25日前全部清退到位,哪个乡镇、哪个部门检查出了问题,要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会后,市综改办要从有关部门抽调30名干部组成督办专班,到各乡镇办和市直各部门进行督办,确保这次考评检查百分过关。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书记、市长对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陈万波为组长、市直30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从市农办、教育局、农业局、财政局等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各地要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做法,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会后,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抓紧时间组建到位。各乡镇办事处也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抓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相关单位抽调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到办公室。办公室必须设在财政部门,不能设在其他部门,人员要相对固定,不能只设“流动哨”,并核定专门经费,配备专用车辆,确保办公室的正常运转。要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把握切入点,选准突破口,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实施,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改革路子。

㈡明确责任,加强配合,为改革创造宽松环境。为进一步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意见》目标任务的通知,各乡镇办和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落实。各级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要搞好各项改革的方案制定、进度催办、检查评比,特别是“以钱养事”资金的落实、监管等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重点搞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普九”债务化解、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搞好市乡财政经费保障改革、“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和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改革等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搞好农业“小三场”改革,减免税费,完善制度,确保改革稳妥到位;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省、市要求,搞好国有农场改革;林业部门要依据中央和省委的政策要求,在搞清集体林权“四制”的基础上,举办试点,取得经验,全面推开。要加大改革后的林政管理,防止改革后出现新一轮的乱砍滥伐;各级农经部门要认真做好农民负担、“一事一议”监管和村级化债、土地延包等工作;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综合改革的宣传报道,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农村综合改革的氛围。

㈢加强督办,严格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建立农村综合改革督办工作制度,从市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五个督办组,由市综改办副主任兼任各组组长,对各乡镇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办。重点督办各地农村综合改革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建设情况、各项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各项涉农资金和惠农补贴的落实情况、涉农收费治理情况、乡村债务化解情况、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情况、涉农负担案(事)件的调查、处理和整改情况等。各乡镇办也要相应成立检查组,对本地区内的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办。各督办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全面熟悉和掌握政策。以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党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督办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对督办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交换意见,发现违反政策和纪律的行为,要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迅速处理。如果发现涉农恶性案件,要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和市综改办报告。今后,在省市考核评估中,相关乡镇办出现不合格的情况,督办组要负连带责任。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7篇

今天的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大会,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环保大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我区环保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上新台阶。刚才,区委、区政府与各街乡镇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克学同志传达了省、市环保大会精神,会议还表彰了全区环保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环保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稍后,袁书记和谢局长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保护摆在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

(一)要充分肯定我区环保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期间,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领导考评机制逐步建立,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上新台阶:一是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梅院泥水库、后湖、滠水水质总体良好,保持在Ⅱ类、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二是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北部地区达到一级标准,其它地区达到二级标准;三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逐年提高;四是重点湖泊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木兰湖水质有所改善;五是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旅游景点在保护中发展。总体来讲,区域环境质量基本稳定,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生态保护治理得到加强,全区的环境质量、环境形势较好,已逐步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要清醒认识我区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区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环保工作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还存在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是重发展、轻环保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个别地方和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环保政策落实不够,产业工艺审批把关不严,无序开挖沙石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滠水等重要饮用水源的保护压力很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重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轻环保指标和环保把关。一些企业只顾追求自身利益,将治理污染的负担向社会转嫁,推卸治污责任。二是城乡环境保护与建设亟待加强。前川和南部重点乡镇都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几乎直排江河。部分工业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城区内机动车尾气污染、建筑垃圾扬尘污染、各类噪声污染较为突出,临街门店的油烟和噪声污染扰民问题的投诉逐年增多。三是环保执法监管能力不强。全市环境执法监管力量薄弱、装备滞后,对企业超标直排、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到位,制裁强度不够。这些情况表明,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在持续增长,发展的环境代价也在增加,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要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加强环保工作的认识。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总理指出,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后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并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领会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对环保工作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我区已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发展步伐也在明显加快,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就是通过落实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一个好的自然物质基础。要充分认识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到环境保护上就是要彻底摒弃资源粗放利用、先污染后治理的增长方式,坚持走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良性发展路子,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要充分认识到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根本、最现实、最直接的需要,是增加人民福祉、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需要。保护环境,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

二、突出工作重点,争创环保模范型城区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状况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切实提高工作水平,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后五年,全区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富裕、和谐、生态建设为基本要求,以确保饮用水安全、整治区域性流域性污染、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为重点,严格控制污染总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主要目标是:到年,全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环境安全得到保障;主要水体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和声学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城镇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工业固废规范管理并妥善安置;主要污染排放总量符合要求;城镇建设符合生态要求,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现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到2020年,把基本建成生态功能结构合理,拥有“青山、碧水、蓝天”的生态城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统筹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环境决定发展的方式和模式。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

一是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时,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等要素,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状况分别进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既要科学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加快发展,又要保护好环境,尤其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地等环境脆弱区、敏感区要实行强制性保护。要充分运用资源环境政策的杠杆作用,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北部山区以旅游发展为主,南部经济带以发展工业和物流业为主,东部地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中部地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

二是要建立健全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经济政策、规范性措施时,要重视环境保护因素。加快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专家咨询和决策环评制度。在制定区域规划、土地规划、区域资源开发、行业发展规划等涉及环境的重大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总量控制要求,充分评估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环境污染或破坏,影响发展质量。要搞好环保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落实环保措施。环保规划应当体现全区经济和社会“”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落实“”规划环保目标任务,并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各类规划特别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规划,在编制过程要主动与环保规划协调衔接。同时,要严格实施规划,把环保规划落实到重点工程项目,做到责任有主体、投入有渠道、任务有保障,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流域的治理来推动环保目标的落实。

三是要坚持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要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充分考虑我区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总量控制计划,研究制定环境准入标准。今后,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符合生态功能区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不得批准用地,不得给予贷款。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落到实处,项目未经验收就投入生产的要坚决禁止,对以试生产为由长期排污的单位要严肃查处。

四是要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缓解环境压力,努力形成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率、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看它的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看到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污染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注意环保问题。最近一个时期,现代服务业正在出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航空物流、铁路物流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旅游经济正逐步从三产业的支柱向全区支柱产业迈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要结合实施南部地区融入主城战略,围绕制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在工业方面,要突出以南顺中油、轻纺城、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重点,积极扶持资源节约型企业发展,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扩张。要认真制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的政策、标准和评价体系,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五是要加强生态建设。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是增强环境承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保护要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良性互动。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区国土部门和有关乡镇对凡是已到期限的采矿、挖沙等企业,一律不准续批、续签。对山体、水体、森林、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要依据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炸山毁林、填湖造地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发生。要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建设工程,把建成绿色生态屏障。

(二)推进工作方式创新,切实保障环境安全。要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从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的环境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身心健康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是保障饮水安全。区环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并按规定报区政府批准。要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严格保护饮用水源。要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要坚决取缔,危害饮用水源的环境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同时,要继续抓好木兰湖、梅院泥、滠水河、后湖等重点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工业污染排查,加强对造纸、化工、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的整治。

二是要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根本出路。要结合“川气入陂”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煤改气”工程,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同时,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油烟、施工扬尘等问题,加强综合治理。特别是运渣土车辆、建设工地管理、油烟扰民等问题,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立足长效抓管理,防止反弹。

三是要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土壤污染情况调查,依法调整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要加强面源污染的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态农药,指导和帮助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和农用薄膜,防止和减少农药、化肥残留污染。要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做好规划化养殖示范工作,尽快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要结合“农村家园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创建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

四是要严防环境突发事件。要加强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水、气、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环境应急预案,完善环境应急综合指挥系统,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配备完善环境应急监测装备,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前段全区清查违法排污企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对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全面排查,对有重大环境隐患的要责令停产整治,对位于环境敏感区,隐患大的企业和设施,该搬迁的要下决心搬迁,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确保环境安全。

五是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各级领导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模范,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全面支持、督促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法管理。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环保法律法规,敢于执法,敢于碰硬,下决心纠正环境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的现象。要加大处罚力度,加快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不正常局面。对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环保部门要采取临时封堵排污口、封存污染设施、停产整治等非常规手段,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威胁饮水安全的污染和隐患、工业园区的环境违法行为、建设项目环境违法等,进行集中整治。要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制度,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形成环境执法合力。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机制。要在把握新时期环境保护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是要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要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利益导向。当前,要全面实施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并逐步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保证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放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新机制。

二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备用金制度,保证资源开发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在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调控下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要通过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生态示范区等创建工作,促进环保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创建环境友好企业等措施,完善企业环境行为自我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环保听证、公示、举报等制度,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鼓励公众参与、促进环保工作。

三、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措施,扎实工作,把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要完善和落实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机制,把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对环境满意度这样一些指标纳入到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并且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有机结合起来。要认真落实环境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失误、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生态破坏严重、人民群众利益受到侵害等严重后果的,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二)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各级政府要把环境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单位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倡导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道德风尚。要通过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健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环保听证和公示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

(三)继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要将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按规定保障环境保护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各级财政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将新增财力向环境保护倾斜,不断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监管等资金投入,保证环境保护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投入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各类资本进入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保障投资者获得合理的利润,努力形成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入格局。

市长讲话稿范文第8篇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劳动保障综合监管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元旦春节期间的清薪维稳工作。年底清薪维稳工作总的目标是:全力确保不发生因欠薪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努力实现我市的清薪维稳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围绕这个目标,提四点要求。

第一,领导精力要到位。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做好清薪维稳工作作为年底前一项事关民生、事关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会议结束后,请各单位的领导务必抽出一定的精力,亲自进行动员部署,亲自带队指导检查,亲自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尽量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因为精力不到位、工作不到位而引发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第二,责任落实要到位。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谁家的孩子谁家抱。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市区各单位,属越城区的由越城区负责,属开发区(新区)的由开发区(新区)负责,属市级企业的由主管部门负责。责任明确了,责任才能真正到位。同时,要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下去,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责任主体在属地,但是业务部门必须有求必应、主动参与,决不允许因为业务部门相互推诿、敷衍导致一些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发生。市劳动保障局要负责做好清薪维稳专项行动的组织牵头协调工作,抓好督查指导;市建管局、建设局、交通局要着重开展对建设施工领域的清薪维稳工作,督促施工企业足额支付工资,快速处置集体欠薪案件,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市公安局要主动介入欠薪群体性事件的平息处理,既要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又要打击以讨工资为名的恶意诈骗行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市中级法院要开设工资支付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基层政府做好工资支付、财产保全、权益执行等相关工作;市总工会要积极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的独特作用,切实做好职工思想共组,教育职工理性维权;其他各部门、团体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共同做好清薪维稳工作。

第三,工作措施要到位。从现在开始,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进行研究部署,组织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要突出重点,对工程款尚未到位的建筑、装潢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滑坡的企业和工资支付形式不规范的企业要重点监控,做到心中有数;对租赁厂房、设备的企业要制定有效的监控措施,防止业主欠薪逃匿事件的发生;对存在拖欠大量职工工资的企业要提前介入,防止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四,应急处置方案要到位。及时有效的应急一靠基层、二靠信息、三靠措施。要充分发挥基层镇(街)、村(居)组织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作用,加大执法调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用工行为。要加强信息的掌握和动态了解,继续落实欠薪信息周报制度,有紧急情况按程序及时报告,争取工作主动权。要落实应急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要有详细的应急预案,发生群体性事件,要行动迅速,措施有力,领导要到一线亲自对话,一旦出现阻断交通、围攻政府机关等重大事件,必须及时组织力量立即把参与人员带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对资金一时难以落实又急于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工资,必要时可动用应急专项金先行垫付。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