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1国内外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都市沿岸构筑物(如浮桥、浮筒、桥桩、堤坝等)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关注。基于污损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了解和掌握其形成发展过程和演替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无疑能够为退化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带来新的启示。虽然人工设施的出现会改变原有自然环境,然而,同时也为海洋生物造就了一个新的栖息环境,甚至可能有利于增加当地水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助于受损生境的修复和重建。考虑到人工设施类型和所处状况可能会对其上栖息附着的生物产生影响,甚至与邻近天然礁石上的生物群落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开展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了解和掌握其形成发展过程和动态变化作用机制,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环境保护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港口和海湾等近岸海域相比,离岸深水海区开展污损生物群落研究的工作还不多,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有关研究理念和分析手段均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如数量分析方法已在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在污损生物群落研究中除了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和英国北海油田等近海离岸海区开展过相关工作外,其它离岸海域尚未见报道。由于近海离岸深水海区的环境状况完全不同于近岸水域,其污损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过程和结局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另外,在沿海近岸水域,人类各种活动极为频繁,而且海洋环境状况也易受到径流和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近岸水域开展污损生物群落形成发展规律研究,更易遭受各种突发的人为或自然因素干扰和影响。然而,在近海离岸深水海区,各种环境因子相对较为稳定,不易遭受偶发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具有沿岸海域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开展近海污损生物生态学研究,则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观察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过程,排除多种偶发人为因素和环境因子的干扰和影响,找到更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海洋污损生物群落演替发展规律。因此,近海离岸深水海区不仅是开展生态研究的最佳地点,而且也是探讨海洋恢复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假说最为理想的对象和模型。我国海洋污损生物调查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经济开发活动从近岸向近海发展,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的研究也由沿海主要港口和海湾向近海离岸深水海区延伸,而调查研究对象也从船舶、码头、浮筏、航标、水产养殖网箱等设施扩展到近海油气平台,然而,迄今为止,多数工作仅着重于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方面的探讨,尚未见有关多变量分析在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另外,国内以往所有在近海离岸深水海域开展的污损生物研究(包括浮标挂板调查和对大型固定式海洋设施的原位采样分析),均从工程角度出发,仅侧重于对污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方面的内容,从未运用过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各海区污损生物群落的结构格局、多样性特点、区系划分等方面内容,更不要说深入研究污损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与海洋设施类型、布设时间、离岸距离、地理位置、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制约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结语与建议

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是综合性交叉前沿领域,相关成果一方面可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然而,作为新兴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有关研究理念和分析手段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离岸深水海域开展科研工作的难度、费用和风险极大,而且污损生物生态研究还具有特殊性、专一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如要揭示热带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结构特点、演替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响应机制,探讨其共性和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必须投入基础研究经费予以支持。另外,从事离岸深水海域潜水作业的相关要求极高,潜在制约因素很多,如需配备大型水面工作母船、专业潜水队伍及设备,再加上台风等气候因素的影响,能够成功采集污损生物样品的机会不多。基于离岸深水海域污损生物样品的来源极为不易,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集样品、积累资料尤为重要。由于南海海区地处热带,其生物区系不仅会有别于东海、黄海和渤海,而且以往的污损生物生态研究基本局限在南海北部及沿岸海域,如在西沙和南沙群岛等南海诸岛海域开展相关工作,不仅可填补南海中部和南部污损生物资料的空白,而且还可促进热带海洋生态机制研究的深入,揭示热带海域污损生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关键制约因素对其影响。基于生物污损现象的发生不仅妨碍水下检测作业,掩盖裂纹、损害构件,而且还会改变物体表面结构特征,导致局部环境的物化性质发生变化,引发局部腐蚀或穿孔腐蚀。因此,从腐蚀防护角度来看,弄清相关海区污损生物附着与材料表面腐蚀之间的关系(尤其微型生物粘膜对平台钢腐蚀和腐蚀疲劳性状的影响)极为必要,而且需进一步探讨海洋生物污损与腐蚀和防护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胡煜峰曹文浩张慧程志强林岳光严涛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统计对象及时间

统计对象为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各市(州、地)和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植保人员。统计时间为1984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0年。

2结果与分析

2.1科技成果奖励情况1984~2013年贵州省各级植保植检站有137人185人次在农区鼠害研究方面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30项(表1),科技进步奖20项,科技成果转化奖2项,农业丰收奖8项,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从获奖等级来看,省(部)级成果奖励7项,获奖人员39人次,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市(州、厅)级成果奖励23项,获奖人员146人次,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四等奖2项、不分等级1项。标志性成果有3项,1992年完成的“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项目,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完成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完成的“农田鼠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2.2情况

2.2.1论文时间分布1984~2013年贵州省各级植保植检站有159人592次在国内31种期刊上发表鼠害研究论文196篇70.84万字,除1986年无外,其余每年均有,年数量1~14篇,年均6.53篇。以“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最多,分别41篇和40篇,各占总论文数的20.92%和20.41%。

2.2.2论文地区分布全省9个市(州)均有鼠害研究,其中,以遵义市最多,共95篇,占总论文数的48.47%,其次是黔东南州、贵阳市、黔南州,分别43篇、20篇、10篇,分别占总论文数的21.94%、10.20%、5.10%,4个市(州)共168篇,占总论文数的85.71%,其余各市(州)较少,2~8篇,共28篇,仅占总论文数的14.29%。说明全省农区鼠害研究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市(州)鼠害研究工作相对滞后,研究地区主要集中在遵义市、黔东南州、贵阳市、黔南州4个市(州)。从单位来看,鼠害研究在一些单位研究能力较强,较多,如余庆县植保植检站86篇,占总论文数的43.88%,其次是岑巩县植保植检站、息烽县植保植检站、黔东南州植保植检站,分别28篇、14篇、9篇,占总论文数的14.29%、7.14%、4.59%。

2.2.3论文作者分布单篇论文作者最少1人,最多10人,共有作者159人,平均每篇论文作者3.02人。第一作者涉及26个单位44人,参与合著作者115人,独著论文54篇,占总论文数的27.55%,合著论文142篇,占总论文数的72.45%,这与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跨单位、跨地区间的鼠害科研项目大协作,共同发表科研项目论文密切相关,说明大部分作者具有合作精神。第一作者人均4.41篇,5篇以上的作者有6人,共141篇,占总论文数的71.94%,其中,杨再学75篇、雷邦海27篇、潘世昌13篇、郑元利11篇、松会武9篇、卢方林6篇。合著10篇以上的作者有10人,其中,杨再学97篇、雷邦海39篇、郑元利39篇、金星36篇、松会武29篇、潘世昌24篇、龙贵兴24篇、刘晋17篇、周朝霞13篇、周显明10篇,他们是贵州省农区鼠害研究的核心力量,在贵州省农区鼠害研究工作中做出了显著贡献。

2.2.4论文期刊分布196篇鼠害研究论文共分布于国内31种期刊中,发表9篇以上鼠害研究论文的期刊有8种,其中,在《贵州农业科学》上最多,共48篇,占总论文数的24.49%;其次为《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7篇,占总论文数的13.78%;在《植物医生》、《耕作与栽培》、《植物保护》、《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学通报》9~17篇,分别占总论文数的4.59%~8.67%,说明以上8种期刊是贵州省植保科技人员发表鼠害科研论文、交流学术成果的主要期刊和重要平台。在贵州省主办的《贵州农业科学》、《山地农业生物学报》、《耕作与栽培》3种期刊上共90篇,占总论文数的45.92%,说明这3种期刊已在贵州省农区鼠害研究人员中树立了很高的学术权威地位,为贵州灭鼠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明显贡献。在国内权威期刊《植物保护学报》、《生态学报》、《兽类学报》上分别2篇、2篇、1篇,分别占总论文数的1.02%、1.02%、0.51%,反映出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能力有待提高。

2.3论文引文情况

2.3.1引文量在196篇鼠害研究论文中,无引文论文78篇,占总论文数的39.80%,有引文论文118篇,占总论文数的60.20%(表2)。单篇论文引文量最少1篇,最多49篇,共有引文1343篇,平均引文量6.85篇,明显高于1981~1998年贵州省鼠害研究有引文论文占31.51%和平均引文量1.73篇[1]。可见,有引文论文数量和引文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说明贵州省农区鼠害研究人员对引文引用越来越重视,引文引用能力逐渐增强,论文质量不断提升。

2.3.2引文语种引文语种有中文和英文2种,以中文引文最多,共1324篇,占总引文量的98.59%,英文引文19篇,占总引文量的1.41%,说明中文文献是科技人员获取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而对英文文献的引用较少,这与基层植保人员掌握英文能力较差、阅读英文文献较困难有关。

2.3.3引文类型全部引文按照图书、期刊、其他(论文集、标准等)3种类型进行统计,其中,图书引用111篇,占总引文量的8.27%,期刊引用1196篇,占总引文量的89.05%,其他类型引用36篇,占总引文量的2.68%,可见期刊引文量明显多于图书和其他类型引文量,这与期刊具有容纳力强、信息量大、出版迅速,并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新动向的特点有关。引文源共140种,其中,图书32种,期刊99种,其他9种。引用15次以上的期刊有15种(表3),共有引文954篇,占总引文量的71.03%,其中,国内权威期刊《兽类学报》被引用次数最多,共205篇,占总引文量的15.26%,这与该期刊较多地发表国内鼠害研究论文有关;其次是《贵州农业科学》、《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分别被引用173篇、136篇、122篇,分别占总引文量的12.88%、10.13%、9.08%,这与我省作者较多地发表鼠害研究论文在这3种期刊上有关。因此,表3中的15种期刊是贵州省植保系统从事鼠害研究人员的主要情报和文献来源,可作为阅读的首选期刊。

2.3.4引文时间1196篇期刊引文最早发表于1902年,最近发表于2012年,时间跨度110年;32种图书引文最早出版于1964年,最近出版于2012年;9种其他类型引文最早出版于1975年,最近出版于2010年。引文的时间跨度较长,以1982~2011年引文最多,共1254篇,占总引文量的93.37%,近10年(2003~2012年)引文396篇,占总引文量的29.49%。

2.4论文被引情况在发表的196篇鼠害研究论文中,被他引或自引论文有131篇,占总论文数的66.84%,共被引用次数711次,平均被引次数3.63次,其中,他引344次,占总被引次数的48.38%,自引367次,占总被引次数的51.62%。单篇论文最高被引30次,最少被引1次,被引用5次以上论文有55篇,占总论文数的28.06%,共被引523次,占总被引次数的73.56%;被引用10次以上论文有19篇,占总论文数的9.69%,共被引279次,占总被引次数的39.24%;被引用15次以上论文有7篇,占总论文数的3.57%,共被引139次,占总被引次数的19.55%。

2.5出版著作图书情况1998~2013年有13人30人次参与编著出版鼠害著作及科普图书13部144万字,其中,独著或主编《农田杂草和鼠害防治技术》、《鼠害的发生与可持续治理》、《中国鼠类年龄鉴定及研究进展》、《农区灭鼠100问》、《中国黑线姬鼠及其防治对策》、《农村实用灭鼠方法》、《中国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标准》、《贵州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标准》8部138万字,有3部著作及图书获全国及贵州省优秀图书奖。参与编写《农村鼠害防治手册》、《农村灭鼠技术问答》、《贵州稻作》(鼠害部分)、《中国农区鼠害发生与防控图谱》、《中国农业鼠害防控技术培训指南》5部6万字。这些著作图书的出版发行,为我国各级植保部门及科研院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农区灭鼠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2.6制订标准情况1997~2012年有10人33人次参与制订贵州省地方标准《贵州省农田鼠害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农田鼠害(黑线姬鼠)监测技术规范》、《农舍鼠害(黄胸鼠、小家鼠)监测技术规范》、《农区鼠害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农田高山姬鼠监测技术规范》、《农舍褐家鼠监测技术规范》6项。其中,1997年1项,2007年3项,2012年2项,逐步完善了一套适合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标准体系,在全省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2007年和2010年参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订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农区鼠害控制技术规程》2项,为实现全国农区鼠害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讨论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生态论;文献

1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概况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就是将灾害学、管理学理论和生态健康理念引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运用复杂系统的生态论方法,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实施科学管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年均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在1100万平方公里以上,是造林面积的160倍以上,其中2007年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是造林面积的309.6倍。开展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论研究,探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方式方法,可以对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实行科学的管理,减少林业生物灾害对我国森林的危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开展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文献统计分析研究,可以对林业生物灾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促进林业生物灾害理论研究成果交流、利用,从而推进林业生物灾害理论研究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并对其他行业生物灾害乃至灾害学理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丰富了生物灾害学和灾害学学科内容。

2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知识资源总库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主题=林业有害生物并且主题=生物灾害)或者(题名=林业有害生物并且题名=生物灾害)或者(主题=森林病虫害并且主题=生物灾害)或者(题名=森林病虫害并且题名=生物灾害)或者(主题=生物灾害管理或者题名=生物灾害管理)或者(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并且关键词=生物灾害)或者(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并且关键词=生物灾害)或者(关键词=生物灾害管理)(精确匹配),专辑导航:全部;数据库:文献跨库检索。对1979年~2018年中国知网知识资源总库所有文件进行检索,检索得到文献总数为373篇。

3年度发文量分析

分析表明,1991年开始有灾害管理理论引入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研究,林业生物灾害研究文献发表数量逐年递增,1991年~2017年年均发表文献13.67篇,从2008年~2014年发表研究文献数量出现一个高峰期,最高年份为2014年,发表文献数量为49篇。

4作者与机构分布

分析统计表明,张国庆、曲涛、骆有庆、郭瑞、于海英、李宁、才玉石、柴守权、刘萍9位学者在1991年~2017年间,共发表了46篇林业生物灾害研究论文,占发文总量12.33%,其中张国庆、曲涛、骆有庆、郭瑞、于海英共发表了30篇,占文献总数的8.04%。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北京林业大学、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东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共发表林业生物灾害研究文献77篇,占文献总数的20.64%,其中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发表研究文献25篇,北京林业大学发表研究文献22篇,占文献总数的12.60%。

5被引情况分析

被引排名前10主要是林业生物灾害研究文献,如表3所示。表3数据表明,单篇文献梁军、张星耀的《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与措施》和张国庆的《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被引频次较高,分别为75次、74次和66次。

6讨论

文献统计分析表明,在当前林业生物灾害研究文献中,张国庆将复杂系统生态论理念与方法引入到生物灾害学中,在《生物灾害学》中,运用灾害学中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健康管理、PDCS管理(Plan,Do,Check,Study)、灾因链与防治关键期分析、灾因管理、GCSP管理(分级管理Graded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management)、生物灾害时间管理与空间管理等理论,并将之应用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精细化监测、精细化预报、精细化(防治作业)设计、精细化(防治作业)施工、精细化(防治作业)监理。梁军、张星耀等则将生态控制理论引入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林业生物灾害实施持续控制。宋玉双、骆有庆、闫峻、才玉石等则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EB/OL].国家统计局,(2018年5月5日)[2018年5月5日].

[2]姚伟强.河北省林业局召开总结汇报会议[J].河北林业,201,(03).

[3]唐云起,陈丽.发展我省林业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路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4]李明,朱胜,黄珊燕.重大生物灾害统计研究(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

[5]师红艳.浅谈通海县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

[6]凌昕.国家林业局要求紧急防范林业生物灾害降低灾害损失[N].中国改革报,2009.

[7]闫峻.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8]侯雅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2012.

[9]李瑞强.满归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与景观动态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

[10]张岁平.林业生态工程监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11]操龙权.基于法经济学与系统法学理论的林业法治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

[12]周伟娟.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我国林业公平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

[13]杨敬中.基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理论的我国林业重大生物灾害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

[14]吴海兵.基于PDCS理论的我国当前林业灾害管理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

[15]邓小青.基于灾因链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09).

[16]桂方兴.基于劳动链理论的增强我国林业发展潜力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07).

[17]仰韵阳.基于生态论的我国林业灾害和谐管理途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07).

[18]张国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TSE方法的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53-156.

[19]张国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44-146.

[20]梁军,张星耀.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J].林业科学,2005(04):168-176.

[21]梁军,张星耀.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与措施[J].中国森林病虫,2004(06):1-8.

[22]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

[23]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研究的重心放在高中的生物课外延伸,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应用的基本素养的养成,活动过程注意思维分析的科学性和在力所能及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创新。

例如观察植物时,师生一起给校园的植物挂牌,观察校园松鼠种群时,收集有关知识保护动物的文献,制作了宣传牌大大提高同学们环保意识,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等等。例如,在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时,有学生希望对“哪些植物能够吸收人工湖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等问题进行探讨,就引起了对人工湖水污染原因、污水处理等问题的关注。同学以永春地区的湖水、池塘水、河水的污染情况为题,进行了水源取样,对水源地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并初步推测污染物的性质和种类。在实验设计和准备完成后,在课余时间里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实验一段时间以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人工湖水污染物的具体信息。开展了《永春县人工湖水质研究》的研究性课题,并已经完成借题。现在已筹备购制皮划艇,进行水葫芦的综合治理的研究。

根据高中生物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部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设计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污染是否有净化作用;对环境污染的研究,酸雨的危害(种子萌发/花粉管萌发/蛙的发育的影响;永春芦柑的品牌保护;黄龙病的防治研究;溪畔行道树种植树种的可行性报告;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等等。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发展,尤其是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即获得了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成功的实验不一定是得到了正确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体验了探究过程。

2、生物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与评定

2.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根本准则。设计并完成一个实验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得到一个结果,而是真正掌握并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所学到的就一定比得到标准答案要多得多。所以在实验安排中往往会故意做些变化,那些坚持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同学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规范科学探究的过程。

2.2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中学生科学研究的函盖面很广,研究的形式也多样化,其论文的写作都要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着重阐述对社会的发展有意义的、有创造性的见解或发明。行文要思路清晰,论证严密、前后贯通。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

2.3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和撰写科技论文进行评价,选择优秀作品参加各种活动与竞赛。

3、生物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成效

3.1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12年我校王宇正同学在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2012年生物奥赛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1人次,其中获得省级二、三等奖各一人,我校参加2013年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有两项目获得总结赛二等奖。

3.2增强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每学年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多篇,创新大赛要经过公开展览、技能测试、封闭答辩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3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习能力:参加的选手经实践活动和学习,综合科学素养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视野有所开拓,具备较好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各个教学班生物科的领头羊。2011年完成永春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性课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生物科技活动以生物实验、探究活动和理论探源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特别强调活动在中学生物教学基础上的适用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为学生中广大的生物科技活动爱好者提供可操作的实验范例。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的生命科学史中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我国古代在医药、农业、生物学领域的伟大成就,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绩,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点燃他们的爱国情怀。生命科学史中诸多科学家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也是感召、引领和培养学生敬业精神的典型范例。例如,在酶本质的探索中可以向学生讲述美国康奈尔大学独臂青年化学家萨姆纳不顾体残病弱,在简陋的地下室中历经9年,终于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故事;在教授杂交育种知识时,可以穿插介绍袁隆平热爱农学、多年潜心钻研水稻杂交的事迹。依托生命科学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例如在讲述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实验背后的诚信故事: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他的论文刊登在奥地利一家地方性刊物上,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一个世纪后,有3位科学家(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丘歇马克)在互不知晓也不知道孟德尔论文的情况下,各自做了类似于孟德尔的实验,并且都写了相应的论文,然而在他们查阅过去这方面的文章时,都意外地看到了孟德尔的论文。3人在以后发表的文章中并没有将荣誉留给自己,而是告诉读者开创性的结论来自孟德尔,他们自己的工作只是证实而已[3]。这3位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人坦诚的态度实为当今学生学习的榜样。“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其素质的高低。生命科学史中一些伟大的发现、著名原理的创见往往都是科学家友善待人、精诚合作的结晶。向学生介绍这些事例,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友善互助的处世态度。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的团结和合作在科学史上堪称典范。沃森和克里克虽然国籍不同,性格各异,但是他们之间却是互相欣赏、心心相印……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果能适时引用一些这样的事例,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生之间友善的态度和合作的精神。

2彰显科学理性精神

科学理性是科学主体特有的一种精神或认识能力,它促使科学主体从一定的本体观和理由出发去探索科学客体,并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1]。教学中合理引入一些经典实验、科学史实和科学家逸事等,能够让学生领悟科学理性对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感悟科学态度与精神,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2.1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奠定科学理性的基石求真务实的精神是科学理性的基石。只有在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世界能动性、创造性的改造。在生物科学史教学中,介绍科学家注重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和检验理论等研究经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巴斯德曾说:“当你相信自己已经发现了一种重要的科学事实并热切的希望将它发表时,要将你自己克制几天、几周、几年,要与自己斗争,想方设法推翻自己的实验,只有在一切相反的假说统统排除以后,才能将你的发现宣布”。可见,巴斯德的伟大成就与他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孟德尔历时8年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仔细观察,如实记录了数以万计的实验数据,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春到秋,天天都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的监视着实验”。又如,在讲述“遗传的基本规律”前可向学生介绍萨顿假说的提出与证实过程:1903年,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也就是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学家摩尔根却对此表示怀疑,后来他做了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用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消除了疑虑,证实了萨顿的假说[2]……此类案例有很多,通过讲解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更能够感悟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在科学理论建立中的基础性作用。

2.2认同开放、竞争与批判精神,形成科学理性的动力生命科学史展示了生命科学各学科形成的历史,能从整体上说明各个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认同自由和开放精神是科学发展的保证。如果孟德尔不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不能够发现遗传规律;如果没有细胞学的发展,萨顿和鲍维里就不能认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如果塔特姆不精通微生物知识,基因与酶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建立起来……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各种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争论,在碰撞与争论中,知识得到不断的澄清和完善。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本质研究等探究历史中这样的例子很多[3],教学中适当穿插这些素材,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竞争精神对于发现真理形成正确结论的重要作用,从而认同竞争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家对前任的结论不断质疑、不断批判、不断求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开展生命科学史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中,魏尔肖并没有盲从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的观点,而是敢于质疑和实践,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个断言至今仍未被推翻。

2.3养成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向科学理性的核心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注重对新方法和新实验的探求和运用,强调突破现有理论的界限和束缚获取新现象、新事实,揭示新规律。在生物科学史教学过程中,要选用科学家富有创造力的精彩史例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开拓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述酶与性状的关系时,可以介绍黑尿症的研究过程:伽罗德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黑尿症患者不能完成酪氨酸的正常代谢,因为缺少尿黑酸氧化酶,其中的一个环节被阻断。于是,他提出了“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阻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在研究黑尿症患者的家族史后发现,这种疾病不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也不是因为某些一般的功能失调引起的,这种失调是遗传的,而且似乎按照孟德尔式隐性性状的模式遗传。这个发现指明了孟德尔遗传学可以应用于人类,暗示了基因和酶之间存有某种关系。这段历史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体悟伽罗德善于抓住问题本质、擅长联想分析的创新思维品质。介绍比德尔和塔特姆的相关研究,同样可以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比德尔曾试图通过研究果蝇眼睛色素的遗传控制来分析遗传的生物化学基础,后来他和塔特姆发现,用果蝇作为研究材料,对于基因和基因产物关系的生物化学研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此,他们逆向思考“是否可以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用特有的化学反应来鉴定特异基因呢?”于是他们决定不再以突变体作为研究的起点,而是从已知的化学反应开始再回溯去寻找控制着这些反应的基因,选择了红色面包霉作为实验材料,终于获得成功。该研究历史表现出比德尔和塔特姆敢于否定,善于逆向思维的创新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塑造人文关怀品质

人文关怀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又是对学生进行感化和教化的有效形式。依托生命科学史可以创设人文化的问题情境,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生物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扉页上印有孟德尔本人和他使用过的手稿的照片,并配有精炼的文字说明,特别是那首诗“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这本身就营造了一种人文关怀的问题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迫切想知道孟德尔用豌豆作了什么实验?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还要用8年的时间?为什么还要用数学统计的方法?……不仅如此,依托生命科学史中科学家们的典型事例,还可以树立人生发展的榜样,激发学生探寻生命的价值,比如,按照“人类贡献———感悟生命价值”的指导策略,可以向学生介绍酶的研究史上毕希纳、萨姆纳、科恩伯格等诸多诺贝尔奖得主的伟大贡献,让他们在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同时,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进而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科学家和他的事业进行思考、讨论,通过搜集资料、观看纪录片、读名人传记,甚至写小论文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与科学前辈进行心灵对话,感悟生命的崇高。又如,在教授胚胎工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穿插讲述试管婴儿的发展史,让学生逐渐形成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意识。当然,作为生物学教师首先自身要有生命觉醒的意识,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要通过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提升生命价值等途径促使学生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塑造人文关怀的品质。

4渗透STS教育理念

渗透STS教育理念,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决策。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这些历程都是受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限制的,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通过呈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细胞依赖于显微镜的发明,1945年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依赖于同位素标记法的发明,以及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三明治模型’依赖于电子显微镜的诞生”这些史例,让学生体会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会影响社会的进步,社会的需求也会影响科学研究的方向”这一思想在酶的发现史教学中也能得到很好的渗透:19世纪中叶,地处法国北部的里尔地区酿酒业发达,但长期以来当地的酿酒商一直在为放置时间久了的葡萄酒和啤酒会变酸而烦恼,于是几位酿酒商就向巴斯德求教,巴斯德在研究酿酒机理的过程中,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并提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必须有“活体”存在才能实现[4]。这个史例就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的进步能解决社会的问题,能造福人类,科学知识的发展还能带动技术的更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可以产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同时社会思想也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一个命题本身是抽象的,但是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发展史的学习和讨论,可以使其变得更加具象和容易理解。

5确立生态文明意识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工程的定义及原理,重点介绍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要点和意义。

1生态工程介绍

1.1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以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遵循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再生循环及结构与功能协调等原则,以整体调控为手段,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为基础,以高效和谐为方向,为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双受益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具有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产工艺体系。以期同步取得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2生态工程原理

生态工程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原理众多。我国学者(马世骏1986、颜京松1986、Ma&Yan1989,Yanetal1992)在系统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工程的原理作了精辟论述和提炼。把生态工程原理总结为整体、协调、自生、再生循环等基本原理。孙铁珩,周启星等[2]提出污水生态工程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工程学手段,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的物理、化学等特征对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对污水中可降解污染物进行净化的工艺技术,是污水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方法。

2主要生态工程污水处理技术

2.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污水处理的生态工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农田、林地、苇地等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固定与降解,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并对污水及氮、磷等资源加以利用[3]。根据处理目标、处理对象的不同,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分为慢速渗滤(SR)、快速渗滤(RI)、地表漫流(OF)、湿地处理(WL)和地下渗滤(UG)五种主要工艺类型[4]。

土地处理系统造价低,处理效果佳,其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仅为传统工艺的10%~50%。其中污水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又称人工湿地,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广泛。通过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进行水污染控制不仅可以使污水中的水得以再生利用,还能使污水中的有机物、N、P、K等营养物得到利用。整个系统呈自然式良性循环,构成了具有自适应、自净化能力的水陆生态系统。该系统管理简单,稳定后几乎不需要人的参与,物耗、能耗低,效率高。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体不需要另行施肥与灌溉,还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这种生态净化方法实现了水环境可持续发展[5]。

以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为例,土地生态处理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机理如下:系统中的填料(介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易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颗粒表面时,其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作用被截留[6]。

2.2污水生态塘处理系统

生态塘系统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建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天然的生化自净作用,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污水的生物处理[7]。有机物质在生态塘处理系统中得到降解,释放出的营养物进入了复杂的食物链中,产生的水生作物、水产都可以被收获。生态塘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及一些有机工业废水,对有机物和病原体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的优点。但该系统占地面积大、易出现短流、温度较高时易散发臭气和孳生蚊虫、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不稳定。近年来,我国生态塘污水处理工艺研究侧重在两个方面[8]:筛选、培育高效水生净化植物;组合曝气、水生植物、水产养殖多个生物处理单元的综合功能,营建生化一体化水生动植物复合生态体系,是污水处理与资源利用的完美结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内部良性循环系统。

2.3蚯蚓微生物滤池系统

蚯蚓生态滤池是滤床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由滤床填料、蚯蚓及布水系统等组成。系统利用蚯蚓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中含有的各种形态污染物质进行处理和转化。蚯蚓可对污水和污泥进行吸收和分解,清扫滤床,防止堵塞[9]。蚯蚓粪便可以滤除污染物,提高处理效率。蚯蚓的存在可作为家禽饲料。污水中的生物膜污泥微生物通过食物链最终被有效地转化为蚯蚓的增长及其排泄物,而蚯蚓的机体及其排泄物又可成为他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对象,从而进行新一轮的生态循环。3生态污水新型处理技术

如利用土壤毛细管浸润扩散原理,研制成功的地下毛细渗滤系统(theundergroundcapillaryseepagesystem,UCSS)[11]。地下毛细渗滤系统(UCSS)的中心部分是地下毛细渗滤槽,它通过土壤过滤和微生物降解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土地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和运行费用问题,还可回收污水和营养物质(包括氮、磷和钾)用于植物生长。

活机器(livingmachine)系统是加拿大出生的海洋生物学家约翰·托德(JohnTodd)发明的,是利用太阳能以及利用由多种多样直接或间接从太阳获得能量的生物组成生态系统,将水产养殖与人工湿地结合起来并封闭在温室里,以创造一个高效的污水处理过程[12],包含了沉淀、过滤、净化、吸收、挥发、硝化和反硝化、厌氧和好氧分解过程,在获得高标准水质的同时避免了自然处理系统占地大、滞留期长、寒冷气候处理效果欠佳等弊端。

结语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基本上不涉及化学能的投入和化学品的消耗。根据国情,我国的污水治理必须走生态处理技术的道路[13]。

参考文献

[1]钦佩,安树青,颜京松.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M],1997.

[2]孙铁珩,周启星,张凯松.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及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2,3:6-9.

[3]钱文敏,陆轶峰,普红平,张斌.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综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4):40-43.

[4]杨文涛,刘春平,文红艳.浅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J].土壤通报,2007,38(2):394-397.

[5]程璞,李多松,张雁秋.城市小区分散式生态污水处理[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6):4-10.

[6]郑洁敏,牛天新,宋亮.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概述[J].杭州农业科技,2008(2):26-28.

[7]黄梅,李小兵.我国生态塘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2):19-21.

[8]种云霄,胡洪营,钱易.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36-40.

[9]朱继红,宋碧玉,王启中,邹鹏,刘琳.新型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4):107-110.

[10]杨键,杨健,娄山杰.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污水处理工艺--蚯蚓生态滤池[J].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1):16-19.

[11]SUNTieheng,HEYaowu,OUZiqing,etal.TreatmentofDomisticWastewaterbyanUndergrouderCapillarySeepageSystem[J].EcologicalEngineering,1998,11:111-119.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通过对论文总刊载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发表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的论文数量最多,占论文总量的14.8%,其次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6%)、《安徽农业科学》(5.6%)、《蚕业科学》(2.7%)、《黑龙江畜牧兽医》(2.0%)、《水土保持学报》(1.9%)、《中国兽医杂志》(1.7%)、《中国农业科学》(1.7%)、《生态学报》(1.7%)、《中国农学通报》(1.6%).

2论文引用情况

引文索引既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文献信息查询工具,又可作为对论文、学者、学科、机构、地区等科研情况的统计以及对期刊进行分析的有力工具[3].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论文2005-2012年的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大学园艺学、农作物、畜牧与动物医学、农业基础科学等领域论文引文率较高.这反映出西南大学园艺学、农作物等相关研究领域的论文产出率较高,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分析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为107次,最低的为47次,的年度主要集中于2005-2008年.按学科领域划分,作物生理学、畜牧与动物医学、遗传学和土壤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被引率最高,说明这些论文学术价值较高,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受国内学者关注的程度较高.研究论文在2005-2012年被引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说明这7年间该校的农业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均有较快的提升.

3SCI收录英文论文分析

3.1论文学科分布

在我国,被3大引文索引数据库WebofScience(即SCI、SSCI、A&HCI)收录文献和被引用频次的多寡,被视为一所高校科研水平、科技实力和综合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4].参照中国图书馆编目分类规则,对从WebofScience中检出的1949篇论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业科学相关学科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论文产出率最高,分别占论文总量的33.5%,14.7%和14.3%,而病理学、免疫学和渔业等3个学科领域总论文产出率较低,分别占农业相关学科论文总量的0.8%,1.0%和1.2%.

3.2论文年代分布

农业学科英文论文2005-2011年数量逐年显著递增,2012年下降的原因可能与统计时数据库的论文还未收录完全有关.

3.3期刊分布

笔者统计了论文总刊载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英文的期刊分布比较广泛,说明该校农业科学学科开展的研究工作范围较广.

3.4论文引用情况

对2005-2012年的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农学等领域论文引文率较高.这反映出西南大学在这几个研究领域英文学术论文产出率较高,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分析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为177次,最低为76次,文献的发表年份主要集中于2005-2009年,说明这5年是该校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取得显著成绩的年份.在这10篇论文中,遗传学、昆虫学(蚕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被引率非常高,说明这些论文学术价值较高.论文在2005-2012年被引量逐年呈上升态势,说明这7年间该校的农业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有较快的提升,且部分学科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4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的比对分析

以第一作者机构为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检索入口,检索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2005-2012年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WebofScience数据库2005-2012年的英文论文,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7098条中文记录和2361条英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

4.1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比对分析

2005-2012年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核心期刊发文总量为7098篇,西南大学为5035篇,数量上差距较大.原因之一是检索论文的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而西南大学合并时间是2005年7月,前6个月的发文量未统计在内.对2个学校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对比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华南农业大学在植物保护、园艺及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科学研究较西南大学有优势;而西南大学的优势领域为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水产和渔业及农艺学.

4.2SCI收录英文论文分析

2005-2012年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英文发文总量为2361篇,本校为1949篇,发文量差距较大.原因之一是检索论文的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而本校合并时间是2005年7月,故前6个月的发文量未统计在内.对2个学校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对比分析,从表5中可以看出,华南农业大学在农学、植物学、动物学和昆虫学领域的科研英文论文的发文量大于西南大学,而西南大学的优势领域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生态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办刊理念;区域经济

我国5000多种科技期刊,是由高、中、低3个层次的期刊构成的金字塔,科学共同体既需要塔尖期刊,也需要塔身、塔基期刊,以满足不同层次作者和读者的需求[1]。《赣南师范大学学报》依据学校的科研实力、办刊质量和文理合刊的现实情况,将自身定位为塔基期刊,努力发挥“小期刊,大贡献”的作用。在办刊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立德树人功能[2],提出“注重地域学科优势,精心打造特色栏目;培育创新科研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刊理念,不为进入核心刊物和一味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而放弃自己的刊物定位,把功夫用到办刊之外[3]。“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讲的这番话,使广大期刊人深受鼓舞,通过全力把科研人员的研究论文刊发在自己期刊上,把发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现代化事业的直接生产力,实现期刊服务社会的功能。特色栏目的质量建设是当前地方高校学报提高办刊质量的有力抓手,特色栏目的设置要结合地方优质资源和特色产品,努力找准地方高校学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点[4-5]。地方高校学报通过组织学校有关专家、政府决策部门和相关企业科研人员,共同调研讨论栏目策划、选题策划和核心作者群的确定,打造学报特色栏目[6],形成自己的办刊理念和办刊风格,避免刊物的同质化。2013年《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通过组织相关教学学院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调研和讨论,选定“稀土”和“脐橙”这2大地缘优势产品作为《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的特色栏目,栏目名称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园艺科学与生物技术》。编辑部每年通过编委会制定来年特色栏目的研究方向及主题,有目的地引导地方高校科研人员与校外相关科研人员参与到学报特色栏目的研究中,不仅反映区域经济热点和优势资源,同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特色栏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的稿源保证,建立学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1利用战略合作契机助推稀土新材料研发

赣州享有“稀土王国”的美誉,中重离子型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一,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赣州稀土产业是全国最大乃至世界稀土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2013年通过责任编辑的牵线搭桥,赣南师范大学与赣州市纳税大户,排名全国稀土生产量和占有率全国第二[7]的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合作双方就开办特色栏目的可行性和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研讨,最终将栏目名称定为《稀土功能材料》。责任编辑了解到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资助课题“镁合金强变形及其稀土低温扩渗表面改性研究”实验阶段已经完成,有多篇研究论文正在写作或修改阶段,经过多次与课题主持人和化学化工学院领导沟通,希望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能在学报上刊发。最终该课题的系列论文刊发在2014年第3期《稀土工程材料》专栏上。其中《气流磨工艺对烧结NdFeB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所引介的方法运用到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粉体制备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800多万元[8]。在《稀土功能材料》后续组稿中发现栏目名称限制了研究范围的拓展,组约不到栏目所需的稿件。2014年10月,为保证栏目持续发展,编辑部聘请1名学术鉴赏能力、栏目策划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主持人,具体负责栏目选题策划、组约稿等工作。栏目主持人的引入不仅弥补了责任编辑学术能力的不足,也更有利于打造特色栏目,提升学报的学术品位[8]。由编辑部与栏目主持人组织学校相关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和赣州多家稀土企业的科研人员反复调研、讨论,最后将专栏名称改为《功能材料化学》,更名后稿源的拓宽保证了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稀土行业学会”等知名网站的最新信息和稀土产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出栏目主要研究方向。1)稀土功能配合物。依托江西省高校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在非线性光学、导电、磁性、介电、铁电等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稀土和贵金属催化材料以及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等领域进一步深入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合成一系列稀土功能配合物,拓展赣南稀土的应用范围。2)稀土镁合金材料。依托江西省镁合金工程中心进一步提升稀土镁中间合金制备技术,开发多种稀土镁合金产品,并大力推进已开发的高纯钆镁、钇镁和富钇镁中间合金3个江西省重点新产品的成果转化,为赣南“稀金谷”的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了我国稀土镁合金产业的发展。责任编辑长期关注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课题资助的立项情况,加强与课题主持人沟通联系,跟踪课题研究进展,争取组约到更多更好的论文在学报上发表。如课题主持人的“多功能嘧啶酮甲磺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组在《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的《功能材料化学》栏目发表系列论文7篇。赣南师范大学每年邀请校外专家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近200场,编辑不出校门就可以获得与专家面对面的沟通机会,通过参加学术讲座提出与专家研究方向一致且感兴趣的创新主题进行约稿,成功组约到多篇论文到专栏刊发。《功能材料化学》栏目中稀土镁合金的成果主要在赣州飞腾轻合金有限公司应用转化,累计生产稀土镁合金100余t,产值1500余万元,利税200多万元,为我国航天航空、武器装备制造等行业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合金产品,有利促进了我国高性能镁合金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稀土冶金行业的科技水平[9]。近20多年来,赣州稀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基于此,期刊抓准时机,2019年将《功能材料化学》栏目主题定为“稀土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及时营造科研氛围及导向”,引导稀土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保护地方生态环境。

2依托“双一流”学科和部级科研平台促进脐橙产业发展

脐橙是赣州市的主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获“中华名果”等称号。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达到668.11亿元,连续4年位居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10]。2013年赣南师范大学为充分发展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和辐射带动作用,助推赣南脐橙产业升级发展,选派7名干部、博士分别到赣南7个脐橙种植大县担任副县长或县长助理1年,主抓脐橙产业工作。坚持每年派出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对脐橙重点产区进行技术服务和培训;通过科技下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为果农编印、赠送和讲解脐橙栽培技术、黄龙病防控技术、脐橙采后贮藏技术,全面提高果农生产技术水平。在指导果农生产实践中发现技术问题和技术难题,反过来又促进研究人员在后续的研究中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促进脐橙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园艺科学与生物技术》栏目以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园艺学“双一流”学科为依托,以赣南脐橙这一地方特色园艺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柑橘网”“中国柑桔学会年会网”等知名网站的最新信息对《园艺科学与生物技术》专栏进行合理的策划,确保栏目内容的时效性和科学性。2013—2017年学校立项脐橙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级以上课题25项。《园艺科学与生物技术》栏目共刊发论文38篇,论文研究范围涉及脐橙全产业链,刊发论文的基金比达90%多,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6个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刊发在专栏上。这些论文主要围绕脐橙产业品种单一、果园土壤退化、脐橙病虫害防控、鲜果供应期短、脐橙采后处理水平低、脐橙风味保持等突出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并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对脐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脐橙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升级,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柑橘黄龙病检测方面,对赣州各脐橙园送检样进行检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9.66万元,间接经济效益5860.11万元。脐橙新品种在全国脐橙主栽区大面积推广,解决了脐橙集中上市问题,优化我国脐橙产业结构,拉长了成熟期延长了货架期。在赣州信丰铁石口坝高村、大塘埠羊马村等多地进行中试,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1亿3532万元[11]。以柑橘皮渣为主要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脐橙产区推广应用,将废弃物变成肥料,不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水冷自然通风库对赣南脐橙贮藏保鲜效果研究》减少脐橙短中期贮藏保鲜成本和增长保鲜时间[12],在脐橙产区推广应用,水冷式贮存能力达70万t,脐橙由原来的常温贮藏3个月,提升到可贮藏6个月,每kg提升产值2元以上。有力助推赣南脐橙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2019年《园艺科学与生物技术》专栏主题定为“脐橙新品种的开发与培育”,提高了鲜果供应时间,促进赣南脐橙产业链做大做强。另外,本刊还非常重视发现和增培养人才工作。通过充分利用编辑初审、专家修改意见反馈和退稿等编辑环节[13],加强对研究生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培养,不断壮大特色栏目的作者群,保证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在特色栏目的组约稿中,有近40%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如2013年第3期《园艺科学与生物技术》专栏4篇论文都是研究生的处女作。研究生作者认真学习编辑初审和专家审稿意见,通过与编辑的面对面交流讨论,反复修改论文,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近几年有多人的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

3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