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范文

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范文

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为满足会计核算上谨慎性的要求,并且使资产计量比较客观,截止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共颁布了: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货款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简称“会计核算八项准备”。同时,为了反映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制度还要求企业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和披露有关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必须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有三项,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已经事实报废,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企业应当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1)固定资产币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

(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提高,进而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

(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况,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6)其他情况。

判断一项资产是否可能已经减值是进行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关键,但是,对可收回金额、货币价值当期跌幅度的把握,已大大超过了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会计实务处理中,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业务与固定资产报废毁损业务基本相同,使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以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实际使用时容易产生混乱。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款后的余额,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以在交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是《扣除办法》规定:只允许扣除按规定计提的坏帐准备。其他七项资产减值准备及超过规定抵扣标准的准备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这导致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办法时,对报废毁损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不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而是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以便在税前抵扣净损失。这样处理将使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没有约束力。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在将来什么时候冲销“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又是会计核算上的一个遗留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固定资产减值应当是指:固定资产的现值低于帐面价值,而固定资产的现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完全重置价值与预期从该固定资产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完全重置价值是指:更新添置型号相同、性能相近、成新率相同的固定资产达到计提减值准备的使用状态所发生的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合计。因为这个观念能够反映固定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的使用状态下的现时价值。它既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又考虑了企业继续使用该固定资产发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反映了在企业持续经营,继续使用固定资产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和为添置固定资产应该支付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由于固定资产减值政策和实际操作过程的不衔接,有必要做好如下工作:

(1)设立内部资产评估组织:由企业内部设备、技术、财务等相关职能处室、科室结合成立“企业内部评估组织”,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有利于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也为正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夯实了基础。它的日常工作是定期对企业资产的性能、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和更新。年度终了对企业所有设备(机器)进行盘点,并提交一份以事实为基础、客观公允的资产评估报告。财务部门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并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分析利用评估报告进行相应的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核算工作。

(2)理论上要尽早出台“资产减值准则”,全面完整定义资产减值相关概念,分类给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判断标准和币价下跌的幅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限制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使资产的质量信息可估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