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究会计学教学(4篇)范文

探究会计学教学(4篇)范文

时间:2022-12-27 04:53:31

探究会计学教学(4篇)

第一篇: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分析

摘要: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素质的下降和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导致会计学专业的就业存在着缺口,要通过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有效解决问题。通过分析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体系,理清财务会计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它们之间前修后续的关系,纳入课程之外的各项专业知识,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建立起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期增强会计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合经济新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体系;企业会计准则

2016年受去产能、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改革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艰巨。对于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也受到了企业利润降低、关停破产的影响。企业数量的减少、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素质的下滑、对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增长等原因对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如今,很多高等院校在新形势下开始修订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运用“职业道德素养”“理论功底扎实和实操能力熟练”“了解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高级应用型”等词语,体现出当前的会计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转型升级为培养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投射到具体的会计教学过程中,直接反映为明确新教学目标下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弥补低层次的会计人才供过于求、就业难,而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供不应求、工作不好找的缺口问题。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操作教育不足,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唯教师论,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会计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多,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以教师为主导,无法落实“学生为本”,达到教学相长[1]。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却听得有气无力,连基本的教学效果都难以达到。同时会计理论知识抽象,单一的讲授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时可能会出现反感会计这门学科,以至于发生放弃学习的极端现象。

(二)唯知识点论,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

常规的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讲解分录,学生着重学习分录,教师并未将分录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前因指凭证、发票等会计业务的法定凭证,后果指财务报表等会计业务的对外披露。这样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分录与会计凭证、会计报表脱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会计核算的内涵,也无法把握会计核算的完整过程。进一步说,会计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然而现在的会计教材内容滞后,缺乏与最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上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挂钩。学生不明白会计核算的真正依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灵活的操作,也无法激发他们的自学热情。

(三)唯考证论,死记硬背,没有真正掌握和理解

会计从业资格证曾风靡一时,会计证考试培训班、教材、真题试卷比比皆是,连非会计专业的同学也都争相备考。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知识的同学来说,缺少了基础的证书就像建在流沙上的大厦,经不起真正的考验。而会计专业的同学,容易因为考到了证就不愿再努力去掌握和了解会计学科更深层次的知识。而到了实际工作中,没有理解会计核算的内涵,即使有会计证也无法有效完成会计工作,无法上升到更高的职位。

(四)唯知识论,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缺失

会计教师教学多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2]。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让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本该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现有教学内容除了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有一章内容外,其他的会计专业课程均没有涉及,这样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培养职业素养,即使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五)唯理论化,实践操作指导未落到实处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已经开始重视实训教学,如会计实训课程的增设、会计实训学分比例的增高、更多稳定的会计实习基地的建设等。但是达到的效果却远远不够,如:实训课与理论课分离,理论知识遗忘导致实训课效果不好;实训教材不规范、过于虚拟化,内容错误与滞后;实训过程管控不严,实训效果差;校外实习基地能接纳的实习人数有限,且实习中难以真正学到甚至接触到会计的核算和知识。总的来说,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难理解、实践操作难应用的问题,很多研究从会计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考核等宏观方面探讨如何优化会计教育[3]。然而教育的第一线,即教学过程是最关键的基础,因此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将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通过设计一个综合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将财务会计人员所需的各种知识兼收并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全面培养会计人才,提高地方本科高校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满足市场上的就业需求。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围绕会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教学课程、教学知识和教学形式上分为三个维度。首先,确定体系的主体,是财务会计的三门核心课程: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设计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课堂教学,理清三个阶段课程的关系。其次,明确体系应涵盖的知识,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管理法律知识、考证教育、就业教育、计算机知识(办公软件和会计核算软件)等。再次,多样化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运用讲授、实操、讨论、讲座、演讲等多种形式。

(一)把握全局的《初级财务会计》

《初级财务会计》(以下简称“初级”)是会计学专业的引入课程、先修课程,是进入会计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应全面介绍会计相关知识体系,告诉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为后续学习做全面介绍。在进入“初级”课程学习之前,应安排专业学前教育,主要以讲座形式展开,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会计准则介绍,由本专业资深教师讲解会计准则,包括国内与国际的,内容为准则体系内容及其发展,尤其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改革趋势,培养同学们把握准则的意识,为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把握方向;其二会计业务流程介绍,邀请公司的会计或出纳、银行柜员等执行一般性会计事务人员来讲解,主要是形象展示实际中的会计业务,如点钞、开发票和检验钱的真假等,激发同学们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直观了解会计工作中处理的工作和需要的技能;其三会计职业道德介绍,聘请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或法律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进行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违背后的巨大风险,培养诚信正直的品性,为今后的工作和做人打好道德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后可以开始正式引入“初级”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假设、会计计量、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刚接触会计的同学来说,理论性太强,难以理解。所以如何设计“初级”的教学内容,把头开好、把基础打好,是学好“初级”乃至以后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必要条件。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可不按照教科书的顺序,而以学生易于接受的顺序来。

首先,讲解会计核算流程,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称之为会计核算三步曲。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寻找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相应的图片、视频资料,或布置作业让同学们自行搜索下载,或有条件的让同学们自己在会计实训室拍摄,直观展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了解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其次,在了解会计流程基础上,可以开始具体的会计核算应用,接下来要引入的概念是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借贷记账法。这里要运用大量的实例来介绍如何做出会计分录,不用很难,主要是帮助理解什么是借贷、什么是会计平衡,怎么在一个分录中利用借贷双方形成这种平衡。

再次,介绍什么是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介绍在业务中选择科目的标准,熟悉在简单的会计业务中,是如何选择会计要素,进而选择合适的会计科目的。最后,再把会计核算中最难理解但也是最重要的原理拿出来讲解,即“四大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有了前面的实例作为铺垫,在讲解这些理论时,运用同学们已经熟悉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来进行讲解证明,循序渐进地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初级”中复杂的理论知识。同时,“初级”应该配备实训课程。实训中的重点同样放在全方位、直观了解会计课程上,而不需要去掌握每一笔具体分录。实训可按涉及到的部门、岗位分工,企业内部设置财务总监、会计和出纳等岗位,企业外部设置工商部门、税务部门、银行和证券公司等辅助机构。运用一些基础简单的业务,让学生通过轮岗,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及审批程序,对各会计岗位增加感性认知,明确各岗位的任务和内容,全面把握会计核算的总流程,为今后的学习做好扎实的铺垫。

(二)重在理解的《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以下简称“中级”)是专业核心课,承上启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总论、会计六要素的具体核算、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课程特点是内容繁杂、容量大、理解难。“初级”课程中,学生已掌握会计核算流程,“中级”课程则把这个流程具体化,即具体掌握会计核算的三步曲:编制记账凭证、编制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这是“中级”的主体和核心内容。课程开始前准备工作有两件,一是重提财务报告,二是告知讲解程序。重提财务报告,不再是“初级”中的简单了解,而是要求同学们自行下载财务报告,进行PPT展示或者分组讨论,了解报告的体系和披露的具体内容,便于“中级”课程中理解分录编制的意义。告知“中级”的讲解方法,即介绍会计科目的内容、绘制会计科目的账户结构、归纳会计业务的整套分录、举例说明,最后进行课堂练习,这也是今后同学自学会计科目的思路。“中级”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完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课前提问和准备;课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如小组讨论、案例研究、业务模拟操作等);课后作业和小论文。这样,课前、课中、课后构成一个环形教学链。课前准备分两个部分,其一是提问,问题是上节课主要内容,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有课后复习的压力。问题主要是识记的基本知识,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等。其二是准备本节课的导入知识,如讲解存货的计划成本法前,要求同学们准备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优缺点的小论文;讲解资产减值,可要同学们带上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进入课堂进行置换,做价值的比较讨论;讲解负债,可让同学们列举出身边属于负债的项目,再与负债的科目进行对应等。这样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课中,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设计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有效的传递知识。同时,要与“初级”的原理结合起来,运用实际的经济业务去例证会计原理,让他们更牢固地理解记忆会计原理。如:讲解售后回购,可以回顾“初级”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通过对具体业务的分析来理解何为实质和形式,以及孰轻孰重的问题。

举例来说,如金融资产的章节,课前请同学们每人查找一个股票或债券或基金,在证券市场上任意查找其价格、公告、新闻、年报等各种信息。然后引入会计上的概念:什么是金融资产?接着讲解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的分类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分类而不是内容的分类,即同样是股票,有的公司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有的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的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要理解分类的内涵,即准则是按照该股票对本公司所起的作用来确认的,而不再按照时间的长短。在金融资产的分录讲解中,按逐层叠加的方式,首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核算,其中涉及股票和债券两个例子,接着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讲解变为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录对比的方式,例题不变,科目变化进行比较,这样两套分录对比,既了解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处理,也能再巩固一次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样道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则可以再来一次重复,这次可由同学们先自行比较归纳,然后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的做法,这就利用讲授、讨论、演讲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将三个科目的会计分录牢牢刻画在同学们的心里。最后通过一个比较总结表格,加深印象。“中级”的实训最好与会计理论教学同步进行,不应等到会计理论全部讲完后,再安排单独的课时进行实训,一是课时不够,二是效果不佳。在讲完重要知识点或者每一章后即可以安排一到两次课时,对该知识点进行实训。如金融资产,本章内容开始时即可引入实训,让同学们辨识同一个股票或债券在什么样不同的情况下分别记录为三个不同的会计科目。讲完了三个科目的会计分录比较,再运用实训中的具体案例进行练习,巩固消化该知识点。最后将金融资产在报表上的披露情况反映给同学们看,了解由不同科目编制出来的报表在资产规模上、损益上有何区别。实训教材市面上琳琅满目,但是鲜有与中级财务会计课本直接衔接的教材,同时也存在着有差错和滞后性等缺陷。所以选择实训教材时,最好选择与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属同一出版社或者同一课题组或者同一系列的图书,这样易于授课教师按照中级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进度选择适当的实训内容。

(三)拓展思路的《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以下简称“高级”)以会计假设的松动和会计原则的延伸为前提,解决“初级”和“中级”的理论、方法中不涉及或未深入涉及的“高、深、难、特”四大问题,是为补充和提升会计知识的一门专业课。学生应了解“高级”课程的理论,掌握运用特殊程序处理特殊业务的能力,指导今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高级”的教学内容与“初级”“中级”的教学内容设计不一样,不能固定不变,应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业务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以前“高级”课程中的外币交易会计和外币报表折算,现在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涉外会计”;以前的物价变动会计,因为经济的发展、物价的稳定,也逐渐淡出会计核算的视野。所以“高级”的课程内容,应分为:固态的和动态的两个部分。固定部分为适合目前经济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合并会计、合并会计报表、租赁、破产清算会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部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等。固定部分是相对稳定的业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经济发展取消或者变化;变动部分主要为难点问题和新现象,源于近几年会计准则的修订,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股份支付、所得税会计、关联方交易、分支机构会计、公司跨国经营、人力资源会计等。变动部分业务主要是新出现的内容,如股份支付、衍生金融工具,以前在任何一本高级财务会计的教材里都没有。同样现在出现的公允价值计量、互联网经济等,在不久的将来也将进入“高级”的课程体系。变动部分应由教师紧跟会计准则变化趋势和国际趋同的视野,及时进行更新。“高级”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初级”和“中级”课程也不相同。“高级”的前提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是不断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但在讲解中,侧重对企业会计准则原理和变化的理解,而不再具体解释会计核算,让同学们自己学会用原理去剖析具体核算,了解现有内容、修订机制和发展趋势,这样,不论现在或今后准则如何变动,教学内容是固定部分还是变动部分,学生自己均可利用原理自行分析掌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固定内容由教师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变动部分交由学生自学,采用演讲或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路拓展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高年级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能力的培养。“高级”的实训则围绕这些专题,配合每一个专题进行某科目或某业务的核算,可以结合同学的讨论进行。

(四)配套的知识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明确了财务会计三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建立配套的知识和教学形式,包括举办讲座和比赛、引入新型教学手段、加强教师间的合作等,全方位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常规性的讲座和比赛是为了锻炼会计学专业同学的综合素养。讲座采用讲解时间短、交流时间长的小讲座形式,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或者注册会计师,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形成常规化,主题可以是:最新财会政策和动态;会计准则、制度介绍;会计考试、考研经验交流,会计学术理论研讨,就业情况介绍、会计成功人士讲座等。比赛和实践调研活动可以安排: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请,参加校内开展的财会知识竞赛之类的专业活动,协助老师开展实践调研和科研项目。新型教学手段主要有微课、慕课、反转课堂等形式,有效利用这些新教学形式能使课堂更加有效,也能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集中和融合教师资源,以老带新、集中备课、教学团队建设等形式将教师资源进行优化,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初级”“中级”“高级”三门课程,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会计知识、道德修养、知识三层知识,讲授、实践、交流三种教学形式,形成了一个以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为主体、融合相关知识的综合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这样一个教学内容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握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有利于今后的继续学习,并且还能培养诚信正直的道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入、“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出现,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信息科学、大数据、云计算、计算机革新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会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会计教学不仅是内容,还需要从方法体系、管理和考核体系等角度继续进行充分的探索,建立起真正立体的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有效、管理与考核机制合理,这样,培养出基础扎实、业务精湛、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前.普通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探讨———基于复合型人才导向[J].财会通讯,2015(16):64-67.

[2]邓学衷.姚俊俊.基于创新学习的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3(7)上:52-54.

[3]崔国萍.李西文.从会计本科教育的表层论会计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7(5)下:57-58.

作者:刘晓婕 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第二篇: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会计学原理是高校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所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会计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而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在会计学原理课程学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对现有的会计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会计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结合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教授会计学课程。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会计学课程作为其基础课,让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可以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概念,为非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会计工具。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会计学课程在非会计专业中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学生的职业目标和专业具有多样性,学生对会计学课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缺乏对会计学科的重视,导致会计学课程在非会计专业教学中面临着挑战。为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提高学生对会计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1.1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会计学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加以掌握,如会计含义、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会计科目等的关系,并对会计核算方法产生了解。而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会计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会计信息学会如何使用,在未来就业岗位中对会计工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1.2教材差异性不完善

在非会计专业中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明确,会计学教材与会计专业的教材来看并无实质性差别。当前非会计专业中会计学课程主要教材有基础会计和会计学原理这两本教材,对于学生来说,这两种教材主要强调的是会计要素核算,对相关经济环境的背景及企业经济业务运作等信息缺乏实质性的阐述,更多的是体现出会计技术层面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出管理内容,教材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相偏离,也并不适合该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会计学习的积极性。

2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1在会计学课程中纳入管理会计内容

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内含,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延伸,两者的基本信息和终极目标相一致。管理会计具体是通过计量、规划,对非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引导,从而对管理者行为产生激励的一种方式,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计量、分析、控制和传递,为企业创造价值。总体来说,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需要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添加管理会计的内容,并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出发,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前提,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内容加以整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2.2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重新设计

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中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容相结合,这也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首先要将课程内容与框架结构进行调整。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第一单元调整为“设立企业”,主要涉及企业预算编制、财务报表内容分析、本量利分析、商业计划书的制定等。并将预算作为企业战略制定的会计工具,让学生对预算期中企业决策进行评估。第二单元则是“会计系统的建立”,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Excel建立会计账户系统,在会计期末结算账户余额,通过期末余额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第三,第四单元则可以将制造业作为行业背景,对企业的总预算进行编制,并对产品盈亏平衡点加以极端,通过分步法和分批法对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计算。此外,根据相关成本制定企业决策,将标准成本作为基准,对成本差异进行计算,并对涉及企业财产、设备、所有者权益等经济业务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第五单元则将财务报表编制的实际成果和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即会计循环的内容,对企业的前期决策进行评估,这也是非会计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

3结语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可以通过会计工具来辅助企业的管理决策,为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会计学课程的框架结构进行调整,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立足于不同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将会计学和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对学生未来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星辉.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方法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2]王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4(02).

[3]罗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企业导报,2016(19).

[4]陈莉.应用型本科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合肥学院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5]赵国宇.本科会计专业能力导向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1(08).

作者:谭春媚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第三篇: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育,重在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传统会计学专业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项目教学法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一个项目将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及实施过程,思考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项目教学法的开展与推广做一铺垫。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会计学;应用型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教与学的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生融入到实际工作任务中,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

1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与实践应用要求有较大差距

传统的会计学专业教学中,教师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的讲授,基本是按照会计要素逐一讲授,再到会计凭证的填制及账簿的登记,最后再讲授报表的填制。课堂上教师只是将内容传授给学生,课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对专业课不感兴趣,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无从下手。学生并没有将课堂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消化,只是机械地进行了接受,在实践中不会灵活应用。

1.2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

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因为受到课时的限制,导致教师只能将大纲要求的知识按照要求进行讲授,而对学生的参与要求较少,这样在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学生就失去了存在感,对课程失去兴趣。相应地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

1.3教材内容与实践脱节

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为例,教材的编写均是按照会计要素的顺序进行编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按照会计要素到会计科目的核算为主线来学习,而这样的学习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是学习了某个会计科目,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系统,即把这些科目的运用不能准确的对应到实际业务中,最终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不能直接胜任。

2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项目的选择

实施项目教学法,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与选取,所设计的项目应该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项目应覆盖该门课程所包含的重要知识点,突出典型性和实践性,而且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该门课程不断地产生兴趣。

2.2教学过程设计

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当选择“销售与收款”项目作为课堂项目时,首先教师对该项目进行整体的概述讲解,其次将此项目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并提出每个模块的具体要求。最后学生按照要求查找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完成项目任务。

2.2.1项目整体概述。以“销售与收款”项目为例,首先教师应讲解在这一项目中,具体对应实际工作中产品销售与收款这一环节,而在实际工作中,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具体的会计岗位应如何进行核算,核算过程中涉及到哪些会计科目,原始单据如何审核,要经过哪些签字审批流程?这样在学生实施项目之前,对整个项目的过程有所了解,并且对项目实施过程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做到准确运用会计科目,并且掌握实际工作中原始单据的审核要点。

2.2.2项目模块分解。在“销售与收款”项目中,应将该项目进行分解,如,可以分解为:销售收入的确认环节、销售款项的收取环节、成本的结转环节、税金计算和缴纳环节。在这四个模块中,每一个模块均有其特殊要求,比如销售环节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如何开具,面对不同的客户,增值税发票的开具要求也不同,这就涉及到开具增值税发票的知识点。开具发票以后,账务处理如何来做,具体要用哪些会计科目?就涉及到账务处理及会计科目的运用相应的知识点。而在款项的收取及成本的结转环节,也对应有其特殊的要求,比如什么时候收取款项,金额为多少?以什么为凭据来收款,销售合同在这一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如何结转,结转时需要什么样的原始单据?账务处理如何来做?在税金计算和缴纳环节,重点强调税金在什么时候缴纳,如何计算税金?涉及到的税金有哪些?这都是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掌握的核心内容,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2.2.3项目实施。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的人员设置应按照该模块对应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人员角色来设置,有可能在每一组的成员中,有些学生的角色并不是财务部门会计岗位,比如可能对应销售业务员岗位,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模拟实际工作的场景,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体会原始单据的取得。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每一个岗位,每个小组成员可通过轮岗的形式实现。学生进行分组以后,就可以按照分解模块的要求进行讨论、查找资料,最终完成项目任务。

2.3项目评价和检验

学生在执行完项目任务之后,可将每一个小组的项目作品进行展示,小组之间互评和教师点评,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均可提出意见,补充和完善项目任务的要点,将每一个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均传授给学生。在点评之后,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检验学生对该项目所涉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这样不但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其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3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思考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保证其顺利实施。

3.1转变师生观念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要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并未接触过实际工作业务,要实现对每一个环节的熟练掌握,教师必须在项目概述中,进行实际项目情境引导,让学生能够想象并理解每一个实际的环节。这样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既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实践业务能力。作为学生也要转变观念,逐渐要改变原来的被动式、填鸭式的学习状态,要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开发项目化

校本教材教材是组织项目教学的基本载体。项目化教学用教材应不同于传统的教材,应按照项目内容进行教材的编写,侧重于项目的目标、实施过程的介绍,应和实际工作中的岗位对接起来。这样,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时候,学生会有第一手资料,节约时间并且容易理解。

3.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保障。为了有效的实施项目教学法,学校应不断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样才会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育如何能够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如何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加具有实力,是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项目教学法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育中的一次创新性尝试,为了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完善,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建胜,刘高常.项目教学法与项目化实训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金融教育研究,2013,(6).

[2]黄婉霞.项目教学法在《会计学原理啊》教学中的应用[J].学与教,2014.

[3]杨建军.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的思考-以统计学为例[J].研修理念,2015.

[4]陈云兰.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3).

[5]范小华.项目教学法在会计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改革,2014(33).

作者:杨鹏飞 单位: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第四篇:应用型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优化研究

摘要:会计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关键环节。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会计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明显跟不上会计市场日益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采取积极有效的优化措施,更新和拓宽会计实验教学内容、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适合会计市场需求的合格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应用型会计人才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关键环节。近几年,为了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部分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比如对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专业课程安排有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综合实践课,再根据课程性质的重要性将各门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为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其中集中实践环节的专业实践课(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践课(企业会计综合实验)的实验课时开课率达100%。随着本科会计学专业生源的不断增加,学校又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高职称的双师型会计任教师。但在开展会计实验过程中,仍然存在会计实验内容陈旧及范围狭窄、校内外实训条件不足、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呆板等不足,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不足对会计实验教学进行优化。

(一)会计实验内容陈旧及范围狭窄

随着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不断修改变化,专业课程实验内容应该调整和更新。比如2016年5月“营改增”全面施行,《基础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涉及到营业税的经济业务都必须更新变化,然而在国家全面施行“营改增”政策后,存在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延用旧的会计实验教材现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实验内容涉及范围狭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单门课程实验内容狭窄。如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都是某一制造公司某一个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来进行会计核算,经济业务内容主要是接受投资、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及利润分配过程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业务,核算难度大的新内容(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报表的分析、预测、决策等)很少涉及。如大中型制造公司,经营的范围不只是生产主打产品,还可能有对外贸易交易、股票投资等领域。二是实验内容涉及的领域狭窄。如《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教学都是制造业做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基本没有以服务行业、房地产行业、商业企业等行业做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而我们培养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范围是很广范的,可以到制造业、商业企业、服务业、房地产行业等行业应聘财务工作。鉴于此,会计实验内容不能仅限于制造业,还应进一步把会计实验内容横向拓展其深度,纵向拓展其广度。

(二)校内外实训条件不足

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都配备有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手工模拟实验室的实训设备过于简陋,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配备的电脑安装上教学使用的用友财务软件或金蝶财务软件。不管是手工账还是电算化账采用的会计实验教材内容陈旧、单一,在现行的实训条件下只能训练学生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忽视了财务报表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纳税筹划等实验教学,不利于会计管理与决策能力的培养。部分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新建本科院校名义上建立几家校外实训基地,但实质上形同虚设,学生很少有机会到校外产学研实训基地去参观或者实训。

(三)实验教学方法呆板

会计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普遍采用“演示法”。比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老师讲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后,学生就根据已有的某企业的经济业务被动地、反复地进行训练记账凭证的填写。实操的方法普遍采用“全职法”。比如《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中由学生根据某一制造业某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账务处理流程都由学生一个人完成,很少采用实际会计工作中按照会计岗位分工的实训方式来组织专业实践教学。这种乏味、呆板的实训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优化措施

(一)更新和拓宽会计实验教学内容

1.更新会计实验教学内容2016年全面施行“营改增”政策是一个重大的税收政策调整,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基础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都必须及时更新。如本人所在的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教研室主任2016年下半年开始向各大有名的出版社搜集最新的教材及配套实验教材,然后再择优选取最新的教材及配套实验,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能把最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实验中。

2.拓宽会计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实验课程需要拓宽会计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像《手工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这些综合实训课程一般制造业做为会计主体,涉及的实操内容不仅包括基本的会计核算,还要涉及到财务分析、纳税筹划等实用强的实操技能。拓宽会计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包括两方面:一是不能单以制造业做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可拓宽到其他行业的会计实操,如商业企业会计、房地产行业会计的实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二是可以增加《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财务决策实验》两门综合实验课程,这两门实验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战略思维与决策能力。

(二)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

校内外实训条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对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为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

1.学校应加大投入资金投入力度,增设校内实验室和网络实训平台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生会计学生源的不断增加,必须要增设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此外利用实验专项基金向学校申请购买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出纳实务、纳税实务、虚报网上报税、财务决策等这些最新会计实训教学软件能给课堂教学创设企业模拟环境、实训资料、实训岗位的仿真性,使得老师们能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这些软件实现会计实验教学的全仿真化,推动会计学专业实训水平的全面提高。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双赢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物流公司等建立合作平台,把合作单位建设成为学生与教师专业实践基地、教学案例及教材开发基地。为保证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稳定,学校应与合作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院系可自主创立记账公司、会计咨询公司等,形成自己稳定的实训基地。这样可以让部分会计专任教师和学生参加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让在岗教师和学生实现真账实操,达到师生双赢,提高动手实操能力。

(三)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师能否在实验课上灵活运用恰当的会计实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针对不同内容的会计实验课程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角色扮演法、以赛促学法等。

1.角色扮演法针对不同性质的会计实验课程可以采用“实训岗位”的仿真性方式。对于专业课程实验(如基础会计)在实验过程中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如在填制记账凭证时,按会计职责岗位分组,每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分为若干组,每组成员可为4人,分别扮演制证、出纳、审核、会计主管等角色;对于综合性会计实验(如财务决策)可以按按5人分一组,每组成员各担任运营、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出纳这五个角色,采用人机对抗方式展开企业生产运营活动。

2.以赛促学法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组织的各项大赛,如大学生“挑战杯”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会计技能大赛、财务决策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些大赛是多门课程的技能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竞赛项目,借助赛事,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从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竞赛的方式宜适用采用滚动淘汰方式,即由班级比赛、学院比赛、省级比赛、部级比赛层层筛选精英人才的方式。如开设财务决策实验课程时,可先在班级自由组团队进行对抗比赛,第一次胜出团队再参加全院比赛,第二次胜出时,可从胜出团队中挑选各种角色精英分别扮演运营、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出纳这五个角色,最后代表学院参加省级组织的大赛。通过参赛,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升综合应用专业技能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改玲.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会计之友,2010(7).

[2]蔡传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月刊,2013(9).

[3]裘益政,许永斌,樊晓琪.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实验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14(9).

[4]李红侠.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1).

作者:张笑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究会计学教学(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kjxlw/71035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