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会计发展途径(5篇)范文

企业会计发展途径(5篇)范文

时间:2022-02-13 04:45:29

企业会计发展途径(5篇)

第一篇: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由于会计信息包含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很多数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完善财务系统并且有助于实现企业利润的提升。本文通过一些理论知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可以引起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

关键词:会计;信息;企业管理;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的设立主要就是将企业的整体情况通过数据描绘出来,提供给相关决策者,有助于决策者对企业的一些事项进行决策时作为参考。会计描绘出的企业相关信息还有利于管理者对目前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企业更好的发展,改正企业内部的某些问题,优化企业的内部配置,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一、企业会计信息内涵

(一)企业信息的相关性

企业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通过会计统计出来的数据具有对企业发展的预测价值以及反馈内部情况这两方面的价值。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就是通过企业的相关数据对过去的项目、目前进行的项目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是管理者更好的了解目前企业的状况。反馈的价值主要就是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信息汇总,供管理者进行查阅,通过以往的项目经验,判断出企业在类似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是通过一些方法避免过多的财务消耗,提升企业的利润。

(二)企业会计信息可靠

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是一份会计信息报告的基本属性,也是企业会计信息最核心的部分。企业会计报告是描述企业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是会计信息报告的关键。在未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信息报告将会用到很多的方面:包括上市、融资、以及贷款等方面都需要一份真实可靠的会计财务报告。所以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企业会计信息报告将会向着公允方面发展,这不仅是趋势更是会计发展的必然。

二、企业会计信息的现状

(一)企业会计信息的当前状况

会计信息的质量判断标准就是会计信息是否满足需求者的要求,以及对于产品的相关信息的统计是否符合会计的准则。根据目前的企业会计信息情况来看,主要有质量不高、在统计出的很多的数据中,有一些的会计信息不符合相关的规定。鉴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二)企业会计信息出现的问题根据目前的市场信息调查显示企业会计信息出现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有一些企业一味的为了融资、为了上市和获得银行的一些贷款出现的虚假的会计信息报告,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方面出现问题;二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信息披露不符合相关的规定。对于企业刚开始经营的一些新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上,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使得会计信息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三是企业相关信息披露有缺陷。企业以及个人出于一些目的总是喜欢好事报告,对于一些存在不好的总是选择隐瞒。上市企业在进行股票交易的过程中,或者是进行重组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关联交易以及人事变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会计信息报告的准确性不强、及时更新能力不足。

三、企业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影响

通过企业会计报告可以看出企业的相关信息,判断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企业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目前对于企业来说,它的经营目标主要就是依据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制定的。根据财务报表制定的目标分为两个:一是战术目标另一个就是战略目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需要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主要分为下面几种:稳定性目标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确认、成长性目标就是通过对企业目前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制定出企业发展的目标,有助于企业的进步、竞争性目标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判断企业的相关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通过对产品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企业会为了实现一些经营的目标,都会提前制定出符合企业当前状况的发展目标。而发展目标的制定就是通过企业会计信息来决定的。企业管理者通过对企业当前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产品竞争力、对市场的分布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利用企业内外部相关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在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线上就是细分为各个方面,对内部资源进行充分的协调,对生产、销售以及采购进行计划性实施,确保企业可以顺利的实现计划经营目标。以上这些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就是受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三)企业会计信息影响着经营决策

企业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在目前社会环境下,企业做出决策的依据基本上都是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报表来决定的。不管企业怎么发展,没有正确的信息,肯定难以发展,无法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充分的配置。企业会计信息报表会直接影响决策者的决策。会计信息报表的质量是决定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之一。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会计信息来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明确自身的实力之后,在对企业发展的规划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总结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仅仅是影响决策者,对于企业很多方面都有着决定生死大权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需要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设,使企业避免由于一些会计信息的错误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发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建设,给管理人员一份最准确的企业实际情况报告,有助于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配置,给决策者一份最准确的企业实际情况报告,有助于决策者减少失误,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萌,等.会计信息需求社会化下会计职能的扩展[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

[2]于东智,等.社会责任会计综论[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8(4).

作者:陈仕敏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篇: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摘要:文章以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关含义的界定为基本出发点,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从关联性与差异性两个角度加以比较研究,分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性发展趋势的分析,旨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关键词: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一、概述

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和经营风险的防范方面,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传统的财务会计从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方面可以准确和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外部经营形式的变化,利用管理会计的思想解决企业产能高的问题和财务杠杆高的风险,有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企业改变管理的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下面对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管理会计的概念加以界定。

(一)会计概念国内外的研究

学者对会计的概念界定从会计的产生以来从来就没有停过,会计概念已经出现了两种主流的观点。第一种认为会计是企业的管理活动,会计除了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工具以外,根据会计属性和会计的职能角度来说,会计是企业一种管理活动;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信息系统,既将会计整体视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集合。虽然很多学者关于会计的认识究竟属于哪一种观点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但是从会计本质确认和计量上是具有一致性的。首先,会计的计量单位是货币,其次,会计职能主要是执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为公司的管理层、监管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企业一方面完善自身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理解会计的概念和职能,我们可以将会计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管理会计,另一方面是财务会计。

(二)财务会计研究

人员将财务会计界定为:依据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准则,在遵守国家会计法的前提下,企业的财会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全面、准确和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财务信息使用人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监管层,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政府职能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因此,财务会计除了对内承担提供财务信息以外,还承担对外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职能。

(三)管理会计研究

人员将管理会计定义为:依据相关的管理方法和财务会计准则,在遵守国际会计法的前提下,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找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薄弱环节,采用必要措施和或者执行相应的计划,为公司的高管层进行经济决策或其他管理活动提供准确的管理会计信息,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旨在完成企业对内部的管理责任和相关的目标。

三、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

企业会计的两个分支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两者相辅相成。下面从关联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我们从企业的价值指标和财务核算方法两个角度分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从企业的价值指标角度来说,企业利用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财务数据,同时这些财务数据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会计的测试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的基础。从财务核算方法方面来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方法的体系,但是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和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又不能相互独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合和交叉,并且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目标共同是将企业经济最大化。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性研究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的任务是向企业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所需要的财务信息,而企业的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的高管层和监管层提供经济决策或者其他管理决策方面作为重要的依据,财务会计的直接目标和管理会计直接目标具有差异性。第二方面,企业的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并执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能,在规定的特定时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向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企业的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法反映和预测企业的信息活动,发现企业在经济决策或者其他方面是否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存在差异,出具的管理会计报告格式和内容没有限制性。第三方面,企业的财务会计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且通过财务会计的信息具有全面、准确、真实和完整等方面的要求,而企业管理会计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时提供信息不具有限制性,除了提供货币单位的财务信息外,还提供非货币单位的相关信息,同时该信息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有用的信息。

四、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整合性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和财务会计的发展日益急迫,作为企业各方的利益相关者来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他们对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从本质上来说是具有一致性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整合趋势越发明显。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整合性发展加以分析和研究。

第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财务专业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当中,站在了财务会计工作和管理会计工作的前线,他们将日常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去,他们成为了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二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壮大,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包括国内比较知名的用友软件供应商和金蝶软件供应商,国外比较知名的SAP软件供应商和Oracle软件供应商。他们很好为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企业可以将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的需要做好相应的关联,在企业需求特点的管理会计信息时,软件系统通过自动取数的功能满足信息的需求,同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的相互交叉的部分在软件系统中关联存在,避免出现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第三方面,企业利益相关者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趋于一致化,即企业内外部信息需求者对综合性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日趋一致。

第四方面,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整合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随着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整合,简化了财务职能部门的设置,减少企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坚定了企业的荣恭成本,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大的可能性。虽然如此,但是对于两者的真正整合还是存在相当的难点的。归根结底,其主要是由于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对成本的界定和认知是不同的,若想完成两者的真正结合则需要完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之间对应关系库的建立,才能使整合更具可能性。

五、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国际间交流日趋频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但要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更要做好管理会计工作,这不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

现如今,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企业需要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有机的融合,今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减少,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融合。本文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从关联性与差异性两个角度加以比较研究,分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性发展趋势的分析,旨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都爱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05).

[2]曹改燕.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并存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2).

[3]周志红.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J].中国外资,2013(06).

作者:刘大维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财务资产部

第三篇: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解决措施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行业问题中的常见现象,这种会计失真现象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及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破坏经济秩序并诱发经济违规违法行为,危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因此,因根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联性、易理解、可比较、及时性等质量要求,通过提升执业者素质、强化监督与管理、健全和完善制度等措施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发挥会计信息评价、判断、预测的重要功能,使会计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信息失真;真实性;防范

在泛意义上,所谓信息就是指消息、通信系统识别及传输或处理的对象,在传播学意义上则泛指人类社会形成并传播的一切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续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信息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信息量的迅速增长、信息传播速度和处理速度的加快以及信息应用的高度化等,使得信息在总体上呈现为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甚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思维逻辑。信息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以巨量呈现的方式展现对象及其复杂性,而在于它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人们并成为人们做出辨别、判断和选择及行动的依据。因此,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可理解的,以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非理性、失真的或不可理解的信息都是无效的,不仅不能成为人们辨别、判断或行动的依据,而且会扰乱人们的正常思维,打破人们的理性逻辑,给出错误的方向性指示,这种情况下的信息就是失真的和无效的。在会计行业中,会计信息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不仅能反映其运营现状、存在问题等,还对其未来发展有一定预见性,甚至可以说它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命。因此,会计信息失真,即企业会计隐匿了某些客观内容而以非理性的方式虚假地反映企业发展态势与状况,这将给企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拟从会计的质量要求入手,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防范措施,以期为企业会计实践和会计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包括真实性、关联性、易理解性、可比较性、及时性等几个方面。

1.1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要求企业必须以实际发生交易及相关事项为基本依据进行计量和财务包干,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相关信息,要求其内容真实可靠且完整无缺。如果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失真,就会对投资者、决策者和管理层产生误导,使其做出错误的抉择和决策,从而对给企业带来损失。首先,从实际交易或事项出发进行计量、报告和信息确认,将符合会计要素及企业实情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税务、利率等在财务报表中如实呈现出来,不可虚构数据或编造未曾发生的交易事项等。其次,在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持会计信息的完整无缺,不仅包括反映企业经营实况的各种报表,而且其附件内容也需尽可能保持完整,不可随意减少或遗漏应予以披露的数据、事项或信息等。再次,包括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都应该是客观的或“中立”的,如此方可给予决策者、投资者和管理者以有效的信息参考;若掺杂以某人意志或某个小群体利益为主导的预设性结果,则将误导相关人员的抉择与理性选择,失去中立与客观的偏向性会计信息最终必将损害企业整体利益。

1.2关联性

所谓关联性,是指企业的会计信息应与投资者和决策者等使用相关信息的人的经济决策行为紧密相关,为其提供具有尽可能高的价值的参考,使之据此准确判断该企业目前现状及其有关问题,并能以理性为基础判断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会计信息的有用程度关键就体现于它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高度相关,以及能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价值的有效程度。有效的会计信息应首先有助于使用该信息的人能对企业过去一定时期内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判断,经过对过去有关预测信息的修正而预测和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企业行为,包括对企业未来时段的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和成果以及资金流动情况等的调整和预测,如区别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收入和利润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

1.3易理解性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或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在于使用,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简明清晰,易于理解。易于理解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之一,即企业生成的会计信息应清晰明了,相关财务表格及图示应具有自明性,以便于投资者、管理者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并迅速抓住相关内容的核心部分,准确判断相关问题与形势。这种易理解性源于会计信息的“实用性”目标,即使用者可有效而准确地抓住问题核心、信息内涵等。这也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目标。会计信息的易理解性需以专业性为前提,因为企业经营本身就要求有专业性较强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当然也必须有专业性使用者。

1.4可比较性

首先,为便于使用者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及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需要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信息,以便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其过去、判断其现在并预测其未来。这种可比较性要求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在类属上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数据、交易行为及相关事项进行归类、总结,且前这些时期的企业会计政策基本不变。若有相关政策或措施的变更,应在附件中予以详细说明。其次,为便于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现状或资金流向及相关事项的变动情况,不同企业在同一时间段内的交易信息或交易事项,应基于规定性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且具有可比性。否则,企业提供的信息就不具有可比性,强行比较的结果将是失真和扭曲的。

1.5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数据、交易事项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可提前或延后。质言之,就是会计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使其价值真正体现在帮助相关人员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和抉择。提前的会计信息可能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不具有知道价值和参考意义;滞后的会计信息则使得当时可靠且重要的信息数据失去时效性,使得企业反映整体落后于市场发展和变化,当然也就失去了其评价过去、判断当下、预测未来的应有价值。故此,要及时收集相关会计信息并形成财务报告,及时按会计原则规定及时处理相关会计信息,并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便于判断使用和抉择参考。

2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表现为资本信息失真、资产信息失真、资金信息失真、成本信息失真、投资收益信息失真、经营成果信息失真、申请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中信息失真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等,多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权力性特征,大的层面会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及国家经济发展决策与宏观调控乃至社会稳定,小的层面会危及企业经营管理、损害投资者及债权人利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有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企业领导素质、组织因素、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督机制缺失、法制不健全及技术因素等。因此,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一时之力。

2.1提升并强化会计执业人员素质

首先,加强会计队伍执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和法制建设。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会计行业执业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在公私分明和廉洁奉公的前提下维护国家、集体及本企业的公共利益,贯彻执行相关的财经制度和纪律规范,实施会计监督。一方面,要强化会计的责任和义务,突出社会、组织及相关监管部门对会计执业者个人不正当行为的防范,这种防范于监督即为一种具有强制特征的“他律”;另一方面则强调“自律”,即会计执业者个人对社会应有的道德精神与道德力量,从品格、品质、品行上进行自我提醒、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尤其是法制建设教育与法制建设方面,要使会计人员知法守法,并利用法律维护国家、集体、单位及个人利益。其次,会计执业人员应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程序,精通会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及本单位廉政规范等,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因此,既要分流那些不能胜任的现任会计人员到其他岗位,又要及时补充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到急需岗位,并对新进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及执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当然,定期培训和再教育也是会计行业必需的,以使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之新形势的需要。

2.2健全和完善法制及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立法的目的在于防堵违法犯罪的漏洞与缺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会计行业而言,会计法的实施细则、注册会计师的实施细则等,是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对象,可增加违法处理的具体内容,明确会计责任及惩处细节等。管理法规的细化与完善还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此外,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也将利于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及社会审计的透明性与公正性。既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这一社会监督企业的能力,又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从多方面防范会计行业的违规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银行和税务监督也是会计行业监督的应有内容。

2.3建立和完善会计行业的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行业的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是会计职业者在企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与规范。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利于贯彻执行与会计行业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执行统一会计制度,利于企业规范自身生产及经营活动,使行业行为能符合组织、有序、规范的要求,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规范、真实、关联性强且易于理解的高质量财务信息及相关事项信息,为使用者据此进行评价、判断或理性抉择提供可靠依据。合理有效的内容制度可以使得企业内容领导者、会计师、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等责权明确、义务分界清晰,利于理顺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使企业运营更加有序、高效。内控机制中的岗位责任制,可使各个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权力界限清晰明了,利于内部稽核与监督。相应地,计量验收、定额管理、痕迹记录、财务清查、财务审计等各项制度,均应完善和细化,便于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使企业运营规范化和制度化,也其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完整而有效。事实上,针对目前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应用的情况,电算技术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防范也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对此,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以尽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和真实可靠;相应的审计监察也应增加有关会计电算的新内容与审计新方法。此外,建立会计信息真实性系统,建立全国性的会计信息系统等也已成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所需采取的重要举措。

3结语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谓老生常谈,凭证失真或信息缺失、账目混乱、报表虚假及收入成本和费用资产的失真等问题是会计行业问题中的常见现象,这种会计失真现象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及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及个人利益,破坏经济秩序并诱发经济违规违法行为、削弱国家财经法纪之权威,最总损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因此,因根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联性、易理解、可比较、及时性等质量要求,通过提升执业者素质、强化监督与管理、健全和完善制度等措施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将问题防范当作会计信息问题的重中之重,做到“防患于未然”,方可真正发挥会计信息评价、判断、预测的重要功能,使会计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魏天波.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163-164.

[2]高振翔,冯信瑶.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5,1:207-207.

[3]张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120-121.

[4]崔改灵.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成因及防范路径[J].河南农业,2014,18:47-48.

[5]杨云标,杨昆元.关于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32(4):102-106.

[6]张云莲,陆贞元.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国际道德形象构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24-29.

[7]理查德A布雷利.公司理财原理:精要版[M].大庆:东北财大出版社,2009.

作者:王兴锦 单位: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

第四篇: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常用但又很难以完全说清楚的会计原则。近年来我们发现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有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避免虚计资产和浮夸利润,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随意的色彩,甚至成为一些上市公司人为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工具。在会计工作中考虑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是必要的,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在现实情况下,会计界对谨慎性原则进行系统研究就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运用

一、慎性原则的会计理论分析

1、谨慎性原则的概念。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理论的重要原则和惯例。美国财会委员会在概念框架中反复讨论了谨慎性的概念,第2号公告将谨慎性定义为:谨慎性是对不确定性的一个审慎反应,以确保商业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被充分考虑。中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于谨慎性原则的描述是: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被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谨慎性原则的特点。综合会计核算过程,谨慎性原则的特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和金额,即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但如果有合理可靠的基础可以估计时,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同时要求计提各种资产的减值准备。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要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可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可低估负债或费用。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效果分析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步入国际轨道的步伐日益加快,从而企业面对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环境的复杂程度日趋升高。谨慎性原则在资产中的运用现状。

(1)谨慎性原则在流动资产中的运用现状及案例分析。谨慎性原则在流动资产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短期投资、应收账款两个方面。首先,新制度引进了短期投资的备低项目。短期投资在旧制度的规定中是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而新制度规定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计量,如果在一定的会计期间进行核对时,市价低于成本产生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案例说明如下:甲公司2016年5月份购买乙股票1万股,成本为8元/股,在中期编制财务报告时,乙股市价为6元/股。到年末,股票市价回升为7.5元/股,根据谨慎性原则则应该进行如下账目处理。在在会计中期发现成本高于市价时做账如下:借: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万元;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万元;年末回升股价时做账如下: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5万元;贷: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5万。此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0.5万元。其次,在流动资产中的运用谨慎性最频繁的是应收账款备低账目处理,即坏账准备的运用。坏账准备的产生是针对长期收不回的应收账目进行记录的备低账目。在期末对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进行估算,根据谨慎性原则规定将一些无法收回的坏账准备进行计提,避免出现真的账目无法退还时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坏账收回了则做一笔转回账,并且确认已收不回来对先前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确认处理,这充分体现了谨慎原原则的作用,若不对其进行合理的估计和计提是对应收账款的收回进行一个缓冲,当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时给公司的运营带来严重的打击。

(2)谨慎性原则在非流动资产中的运用现状及其案例分析。谨慎性原则在非流动资产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折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上。首先,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在会计年度中期或者年末终了时,针对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进行账目处理。案例说明:甲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4年年末,库存商品账面成本(后简称账本)为5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2015年年末,库存商品账本为10万元,可变现净值9.7万元。针对甲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做出的会计分录为:2014年年末做账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5万元;贷:存货跌价准备0.5万元;2015年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应为0.8万元,应补提0.8-0.5=0.3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3万元;贷:存货跌价准备0.3万元。其次,谨慎性在非流动资产中的运用体现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主要是在累计折旧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体现。一般的企业是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工作量法进行。固定资产磨损速度较快的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在企业购买后无论使用与否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损坏或者磨损,所以固定资产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流逝和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值的,时间越久使用次数越高固定资产的价值就会越低,这就要求运用谨慎性的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方面的账目计提。最后,谨慎性的运用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上。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言,对期末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紧致准备。并且在我国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旦计提是不能转回的,是为了避免利润操纵现象。

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趋势与前景展望

1、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改进措施。

(1)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需循序渐进。如前所述,谨慎性原则涉及诸多利益者的相关利益,并且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领域当中。此时,在谨慎性原则的驱动下,企业为了减少风险,势必会减少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间接的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谨慎性原则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并且加强有关部门对于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监管,按照其发展轨迹,逐步有效的、循序渐进的按计划进行。

(2)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披露相结合。由于谨慎性原则自身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在对会计实务判定时所持有的主观判断经常会应用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事项实务中。同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最终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凡是与谨慎性原则有关的会计处理内容我们都应该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进行全面的阐述,包括谨慎性原则应当应用在何领域、以及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核算中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方面的影响,最终使得应用会计信息的人员能够通过主观判断以及会计信息的客观反应做出正确的决策。

(3)谨慎性原则中“度”的把握。谨慎性原则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两面性。两面性的融合其实就是“度”的把握。此时,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以及减少使用谨慎性原则都会降低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使企业的财务情况不能得到充分的反映,从而误导使用会计信息的人员在决策时做出错误的判断。此时,谨慎性原则中的“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找到其二者的平衡点才能促使谨慎性原则发挥到极致。

(4)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会计实务中,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做出判断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会计人员在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明确无法可依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最终做出决策。因此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胜任会计工作。

2、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趋势和前景展望。

在我国,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尚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继续深入。虽然所有权结构对会计谨慎性的影响在国际上有了初步的研究,但对于我国而言,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特殊经济体制使得关于谨慎性的需求和经济后果的研究非常重要。在需求方而出现了少量的研究,但经济后果的研究仍缺乏,尤其在有证据表明谨慎性被滥用的情况下这种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公司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不少公司都要进行改革,逐步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公司治理关系,但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强弱和盈利确认谨慎性程度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谨慎性有可能在不断增加,但能否从我国公司财务报告数据的中得出相同的结论却还有待研究。另外,会计信息欺诈和谨慎性操纵问题也是社会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两者是否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相互制衡的最终后果(对财务数据的最终影响)又是怎样。财务报告的谨慎性程度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财务报告过于谨慎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财务报告谨慎程度不足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下降。以上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进行决策。

【参考文献】

[1]汪远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悖论[D].上海海运学院,2002

[2]刘波.会计稳健性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

[3]郑君娜.会计盈余谨慎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4]沈颖.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5]曹宇.浅析谨慎性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金融,2015(2)

作者:王文雯 单位:西京学院

第五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国民经济发展迅猛,企业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市场竞争中,为了更准确、更科学、更合理地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最应引起人们重视的就是企业财务会计这个当代最重要的管理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在财务会计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只有清晰的认识到企业财务会计的种种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工作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问题

一、引言

我国企业为了更进一步加快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就应该通过不断努力做精做细企业财务会计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并改进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目前看来,现代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影响和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财务基础薄弱、财务控制力差,缺乏专业人才、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低,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弱等,运用高效的改革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企业现阶段财务会计问题发挥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二、现阶段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根据以往会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控制能力弱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适应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业绩和经营的规模成为各个企业重点的关注对象,而恰恰就忽视了企业内部各种制度的控制,尤其是缺乏建立更加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往往成了应付各种上级部门和领导检查的工具,起不到财务管理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作用,从而阻碍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限制的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这些都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控制力弱的具体表现,限制了企业财务会计水平,因此,这些问题都应该被及时解决。

2.企业财会专业人才匮乏,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财务水平的高低,也就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伴随全球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一个优秀的企业财会人员必须要跟得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需要掌握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及时调整旧的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模式以适应企业的创新机制。企业财会人员还要及时掌握现有的财会信息技术,刻苦钻研业务,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避免在工作中犯一些低级错误,并要不断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确保企业财会管理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从源头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营和管理的风险。

3.企业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是企业财会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强,企业所要面对的风险随之而增大,面临的潜在财务危机越来越多。如果这个时候,企业的财会人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就会导致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降低。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流动资产远远低于企业的流动负债,使得企业面临潜在的支付危机,从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尽管部分企业由于盈利能力较弱,但还是想尽办法向银行贷款而不是考虑如何提高自身的还债能力,这就导致企业对获取的资金没有相应规划,到还款时间却无法偿还贷款,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增大,限制企业发展。

三、问题解决对策及途径研究

通过对企业财会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认识并重视企业财会工作的基础上,应通过积极稳健的对策,优化目前财会工作流程,提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安全性,使得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逐步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可靠保障。

1.提高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尽管,企业生产、研发和销售人员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但企业也应该重视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企业要发展、企业要有竞争力,还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创造适合财会人员发展的环境,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激励财会人员;在接收财会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一些高素质、对企业管理能够有贡献的人员吸收进财会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可持续财会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另外,还要重视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此类定期的培训,对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是有利的,同时还能能够留住人才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支持。

2.用现代化工具实现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球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财会工作也必须跟上企业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伴随着企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企业财会工作的信息量不断增大,以往纯手工方式的工作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的环境,财务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大,企业对财务会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也非常高,使得企业必须转变传统方式,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些现代化财务会计管理手段的引入,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质量不但可以提高,还能够提供合理准确的依据,作为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的工具。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发展效率,提升财会管理水平,有必要在财会管理中进入更多的信息技术,从而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3.加强财会工作的检查及监督管理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金盘点,通常情况下都只会在每年的年末时进行,一般企业的出纳人员盘点现金的流程是对先进的存储金额进行盘点,并通过对比和复核总账中的金额,确保了两者相一致,然后才可以填写现金盘点表中的相关资料。然而,实际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在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相关人员中表现比较突出,这部分财会人员通常是在企业现金盘点过程中要么不仔细发现不了问题,要么即使发现了问题上报也不主动,且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手脚蒙混过关。因此,企业应该针对此类问题,加强企业内控,平时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检查监督。通过培养他们的企业和职业责任感,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损失,一旦出现问题,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制定相应解决办法。另外,企业还要重视对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工作,确保未到达账目的真实性。在银行的存款业务方面,也要有专人负责和银行进行每个月的核算工作,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的解决,确认无误后才可以编写会计报表。

四、结论与认识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只有不断提升企业财会管理水平,才能加快企业财务管理水准,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强化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份天地,才能获取更高的企业利润和利益。毫无疑问,企业会计作业的规范化以及综合化是当前相关行业的全新标准。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妥善处理,规范性和执行性应该是作为一系列改革策略都应该具有的,从而大幅度提升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加快推动企业会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军.浅谈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问题和对策[J].经济生活文摘.

作者:赵国全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司磋岗转油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企业会计发展途径(5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kjxlw/70238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