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会计核算探究(5篇)范文

企业会计核算探究(5篇)范文

时间:2022-12-27 10:36:49

企业会计核算探究(5篇)

第一篇:营改增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摘要:

我国经济改革的实现决定了我国税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营改增”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以及增值税制度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营改增”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转变,这对于税收体制的完善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营改增”的含义、背景以及现实意义的特点,并深入分析了“营改增”之后对于企业会计核算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营改增”;会计核算;影响

增值税与营业税是我国的两大主体税种。营业税改增值税指的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是我国的试点型税收政策,试点行业就是在税法中规定的部分行业进行。通过“营改增”之后,我国重复纳税的这些弊端就能够得到优化,将企业中的营业税转移到增值税中来。

1“营改增”的背景及意义

1.1“营改增”的背景

1994年出台的税制规定中将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种税种分立并行,规定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全部需要缴纳增值税,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也需要缴纳营业税。这样的税收体制能够很好地适应当时的经济环境,并且充分发挥了其特点。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我国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税收结构不合理也更加凸显,正是因为地方和中央税收之间存在均衡问题,导致了我国两大主体税种之间并立的局面。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仍然存在着重复征收税款的问题,这将会阻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以“营改增”就成为了最为必然的改革需要,当然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1.2“营改增”的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营改增”政策的出台就具有了必然性和合理性。第一,根据国家进行试点的地区与没有进行试点的地区的调查资料中显示,营业税与增值税两者之间并立实施,对于增值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可能会引起一部分企业逃税漏税的问题更加严重。所以“营改增”对税收制度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按照国家行业划分的标准,我国产业可以分为三大产业,其中营业税征收的主要对象就是第三产业,但是第三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增值也更加明显。如果不对其征收增值税,那么我国的经济结构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营改增”是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需要;第三,上文中提到,如果将两大税种并立征收,就会加大企业的税务负担,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营改增”是实现企业与国家税收平衡的需要。

2“营改增”对于我国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影响

2.1“营改增”对发票管理的影响

会计核算的基础就是必须要取得真实合理可靠的会计凭证,而在会计凭证中增值税发票属于比较特殊同时又非常重要的一种凭证。在进行“营改增”之前,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单位并没有使用以及开具过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营改增”之后,企业单位使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可能会涉及到双方的经济利益。比如说在应税服务中涉及到了交通运输服务,那么就应该统一使用该行业的专属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普通发票;如果在试点内涉及到旅客运输服务等其他服务就应该使用定额发票,这么多种类的专用增值税发票对于从来没有使用和开具过的企业单位来说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同时这些专用增值税发票在会计核算的入账等方面都会带来一定影响,如果遇见一些经验不足的会计人员,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企业单位增值税账实不符的现象。另外在试点进行“营改增”之后,会计核算肯定会面临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单位进行不断的调整来适应“营改增”之后的实际需求。

2.2“营改增”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企业会计不仅要进行核算和监督,还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第二个影响就是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按照目前的会计准则,在企业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的含税收入,而企业在进行“营改增”之后,主营业务收入则是不含税的。在会计实务中,企业的税负一般都是变化不太大的,根据此分析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净收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如果按照公式“营业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的话,其中营业收入受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数值肯定会比原先的数值有所下降,那么相对来说企业的利润率就会有所上升。

2.3“营改增”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首先,在会计核算的工作之中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营改增”之前企业所要缴纳的营业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进行全额扣除,但在“营改增”之后,这部分税负都会由增值税来承担,按照税法的规定,增值税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进行扣除,那么企业单位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将会增加,而且增加的金额也会比较大,这对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其次,“营改增”也能够使企业所扣除的成本费用有所减少,在进行“营改增”之前,企业销售固定资产时需要交纳3%的固定资产收入营业税,但在“营改增”之后,这一部门的营业税将不用进行交纳,这就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出现了变化,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影响。最后,在进行“营改增”之前企业单位所支付的运费以及其他的相关劳务费用都是可以作为企业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按照规定的利率进行扣除,但在“营改增”之后,这些费用中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就没有办法在企业所得税之前进行扣除。以上三点都会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企业会计核算应对“营改增”的一些对策

3.1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是包括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系统,会计核算体系是否完善、是否适用于企业,能够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甚至还能够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及发展。所以,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够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在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只有将会计进行良好的管理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其次,应该建立规范的会计政策,这些就包括会计期间、会计要素分类、记账本位币等方面。再次,就是要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以及管理会计体系。最后,还应该建立和强化固定的会计报告体系。

3.2提高企业会计的核算能力以及涉税会计的素质能力

根据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想要加强会计核算应该从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和加强其他涉税部门的合作。从加强会计内部管理的方面来看,就是要督促会计人员将关于增值税相关的信息计入到相应的科目栏中,并且应该注意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以及操作的规范,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从加强与其他涉税部门的合作方面来说,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以财务部为首,营销以及审计为辅的涉税管理体制,以更好的应对“营改增”之后,国家和社会对于企业会计的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营改增”之前,企业所要缴纳的营业税税额是与企业的营业额相关联的,但是在进行“营改增”之后,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不仅与企业的营业额有关,而且还会受到企业增值税税前抵扣凭证的影响,所以“营改增”之后,对于设税人员的要求会更加高,企业单位应该针对营业税转增值税对设税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税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素质能力,促进会计人员形成更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工作之中。另外企业的领导也应该增加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视,加强管理,尤其是发票的认证及抵扣环节。

3.3将核算方案进行调节以适应新的税务环境

在进行“营改增”之后,对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就是对企业财务报表所产生的影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新税制工作的会计准则以及增值特点对核算方案进行调节,做好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于企业的增值税产生的过程进行真实详细的记录,了解和明确在“营改增”之前和之后的收入成本的不同记账方式。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具体状况对于收入和增值税应纳税额做出适当调整,并且根据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的增值税税率进行等级划分,找出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增值税税款的计算方式,方便企业制定新的税务筹划方案,进而实现企业合理的财务核算和管理。

4结语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改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各方面的工作都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中既包括有利的影响即对会计核算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包括不利影响。企业应该积极面对国家的“营改增”税改政策,强化企业会计的核算能力,提高涉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并且企业还要积极寻找能够让企业更好适应税制改革的方法,积极应对税改之后对企业带来的各种影响,推动企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彬.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3).

[2]黄树红.“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2).

[3]陈汝婷.浅谈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

[4]贾薇.“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4(02).

[5]刘战伟.“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浅析[J].财会通讯,2014(34).

作者:邢万霞 单位:山东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

第二篇:企业统建信息化项目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

统建信息化项目是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项目的发展趋势,但该类项目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尚缺乏明确的准则规范。文章采用实证研究及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多个项目承担单位的核算方式进行调研,针对统建信息化项目的业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规范该类项目的会计核算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统建信息化项目;会计核算;资本化;费用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深入应用,企业集团总部统一组织建设全局性的信息系统越来越普遍。集团总部统建的信息系统项目与原来各企业分散建设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同以物资、设备投入为主的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相比,统建信息化项目又具有投资构成中无形资产(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占比高的特点。在国内外均没有对此类项目成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情况下,本文对该类项目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单位的会计处理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笔者认为更为恰当的核算方案,以期对相关财务人员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一、规范项目支出的确认与计量

统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支出是指,为了实现全集团范围内分析、控制、决策等信息流处理的人机一体化,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通讯设备,在搭建、推广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一般可分为硬件费用、软件费用、系统实施费用及其他费用四类。

(一)硬件费用

统建信息化项目的硬件费用主要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采购的存放在总部、数据中心或地区公司等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外部终端等支出,包括设备的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使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费用。硬件采购合同中设备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或者属于能够直接分清为某个项目服务的设备配套软件支出,为避免会计核算复杂化,可直接作为设备成本的一部分。硬件费用还包括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正常管理而购买、建造和安装的各种临时设施的支出,不包括涉及到的网络硬件和广域网等基于集团信息化整体建设的费用。

(二)软件费用

统建信息化项目对软件的投入很大。项目的实施是依托各种软件产品,既包括通用的系统软件,还包括大量的专业应用软件,只有将这些软件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软件的获取方式可分为三种:购买一种或多种软件、自行开发软件以及购买软件与自行开发相结合。中小型企业一般倾向于直接购买一种或多种通用管理软件,这些成熟软件成本低、质量好,但由于面向用户数量众多,往往考虑通用因素较多,考虑用户专用性因素较少。大型企业集团对于管理软件功能上的特殊需求主要通过购买软件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少数通过自主开发方式来获取。因此,统建信息化项目的软件费用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间购买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和软件使用许可证费等软件购置费用,以及自行或委托开发内部软件的开发费用。软件采购合同的费用清单通常包括软件上线第一年的维护费用,笔者认为此费用也可作为软件费用的一部分,但软件供应商提供软件实施的技术服务,不属于软件费用,应归为系统实施费用。

(三)系统实施费用

系统实施费用是指第三方(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咨询服务商)人员费用和内部支持单位的人员费用,包括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部署、系统测试、数据准备与转换、系统设计、上线支持等工作中第三方实施顾问和内部支持单位的实施费用。第三方咨询服务费用一般是通过合同进行结算,内部支持费用除了通过合同结算的内部协作费以外,还包括直接发生的人工费、差旅费等。

(四)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为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在建设期间的除设备、软件购置、实施人员费用以外的其他各种耗费和支出,主要包括最终用户培训费、会议费、为第三方提供办公场地费用、评估费与报告编制费等。项目的硬件、软件、第三方系统实施实际费用均根据公司规定进行招标谈判确定,以合同确定价款为依据,相应支出根据项目进度进行付款确认。对于多个项目统一签订的采购合同,应按各自设备或用户数占用比例进行分摊,对于统一签订的实施合同,根据各自的工作量比例进行分摊。

二、合理区分资本化与费用化的范围

统建信息化项目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科技含量高,技术依赖性强,因此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相比,又具有研究开发项目的特点。笔者选取了某集团内部7家单位20个统建信息化项目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统计,其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大致可分为六类,具体见表。

做法一:视统建信息化项目为一个完整的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规定,当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所有支出转入固定资产。

做法二:视统建信息化项目为一个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对无形资产的规定,将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当作自主研发或委托开发成功而形成的无形资产,项目的所有支出都转入无形资产。

做法三:统建信息化项目包含了硬件购置和企业内部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内容,硬件相关费用转入固定资产,软件费用、软件实施费用、系统集成费用以及内部支持费用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

做法四:统建信息化项目是购置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进行实施的过程,对硬件设备和软件费用进行资本化,其他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做法五:统建信息化项目是购置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进行实施的过程,只对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进行资本化,其他支出计入递延资产。

做法六:将项目购置的硬件设备进行资本化,其他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统建信息化项目不同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之处就在于,其最后形成的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资产。如果简单地采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模式或研究开发项目模式,那么面对大量物理上分离、折旧年限不一的硬件设备,将项目所有支出都转为一件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将不同的设备按单项转入固定资产,大金额的实施费、咨询费、内部支持费以及其他等各种支出按一定比例分摊到硬件设备,使得相应固定资产价值大幅增加,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确认计量的相关概念。另外,将大量的咨询实施费、内部支持费分摊计入相关硬件设备或软件成本,这些资产的价值就会远高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的价值,若处置资产或出售都会造成大额损失,在税务会计上得不到认同,企业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将硬件设备根据外购固定资产的模式进行核算,按单项将硬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相关固定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经批准予以核销,计入当期损益。对于软件费用、软件实施费用、系统集成费用以及内部支持等费用,笔者认为可以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前所述,企业集团统建信息化项目对管理软件功能上的特殊需求一种情况是通过购买软件与二次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另一种是通过自主或委托开发内部软件的方式来解决。针对不同的软件获取方式,完全可以考虑将项目选择单独购买资产模式或者研究开发项目模式中的一种进行账务处理。具体见表2。

方案一:以某集团内部各种ERP系统建设为例,该类统建信息化项目主要是购买SAP软件,在SAP软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特定的业务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深化应用。采用单独购买资产模式对该类项目进行核算,就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确定外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其资产成本应包括购买价款以及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的其他支出,并分别计入对应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价值。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咨询费、实施费等支出实质上属于技术服务费用,不予资本化,全部在支付当期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1)以从第三方取得的发票为依据,发票相关金额作为设备和软件的入账价值具有客观性。

(2)在存在相同产品市场的情况下,相关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较容易取得,资产在处置或转让时也等于有了充分的市场依据。

(3)咨询费、实施费等其他支出在发生当期费用化,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且比转资后分期摊销对企业减少税收更有利。

(4)处理方式简单明了,可避免因分摊计入有关硬件、软件价值或提供确认无形资产必要条件的证明而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方案二:以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类统建信息化项目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或委托第三方团队进行开发,针对本企业集团的业务特点形成专用的信息系统。这类项目完全可以视为内部开发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规定,将所有支出资本化,将外购的设备按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规定计入相应资产价值,软件开发费用、咨询费、实施费等确认为无形资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1)咨询费、实施费等开发支出在当期并不会带来收益,而是在未来几年较长时间持续产生收益,那么确定资本化时间与摊销期限,将其在以后较长的时间摊销,符合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2)由于项目建设期间每年对系统实施与第三方咨询等费用支出金额并不均匀,把这些费用资本化以及分期摊销就避免了利润因不同年份费用化数额差异大而导致的大幅波动。

(3)科学反映了企业知识资本、技术资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4)可以享受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会计核算方式

为正确归集和计算项目成本,项目承担单位及建设单位以已经批准的概算所列单位工程、单项工程为对象,按照工程费用明细划分进行会计核算。每一成本核算对象均为专项核算,成本核算对象经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统建信息化项目建设支出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成本归集,由于信息化项目的概算分类与传统工程建设项目差别较大较细,往往还需设置特定的更加细化的会计科目明细或辅助核算科目,以使财务核算与工程概算形成全面的对应关系。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设立“在建工程———××项目”辅助核算科目;根据统建信息化项目的业务特点,设置“硬件”“软件”“系统实施费”“其他费用”等辅助核算项;参照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分别根据具体费用类型选用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做到会计核算架构与项目支出架构相对应。根据信息项目的特殊需要,也可增设网络运营费、信息项目培训费等科目。项目的转资与成本核销的账务处理根据上页表2所示可有两种方案。根据项目性质,选择方案一单独购买资产模式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实际成本计算,计入当期损益予以核销。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组为第三方提供的办公场地等费用根据实际发生或占用房产的面积比例进行分摊计算,计入当期损益予以核销。项目完工后,对硬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相关固定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经批准予以核销,计入当期损益;对软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无形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经批准予以核销,计入当期损益。选择方案二研究开发项目模式进行会计核算的,将硬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相关固定资产,软件费用、咨询费、实施费等其他支出在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无形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在转资前,相关支出需先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再次归集。“在建工程”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项目未转资资产金额。

四、小结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相关会计法规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会计核算尚未作出具体规定,对企业集团而言,不同的下属单位的财会人员均根据自身的职业判断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导致不同单位统建信息化项目会计核算方式不一致,影响最终的投资完成情况。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核算方式,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也可免除不同业务部门由于账目不符造成的繁锁的对帐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义鹃,罗方晔.对企业信息系统会计处理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6,(8):30-31.

[2]李艳丽,徐英俊,李国樱.中国石油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初探[J].石油规划设计,2010,(1):36-38.

作者:王焕李 国樱 单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第三篇: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方面的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给予重视。企业会计核算不仅关系着企业内部的建设,更关系着企业的外部发展,这其中财务方面的信息是提高会计核算的重要因素,所以,不仅要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更要提高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该文就企业会计核算的简述、存在的问题、处理措施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

企业;会计核算;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着企业的内部建设,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质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引进了企业核算制度,如何建立系统、完善的企业核算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企业宏观核算以及微观核算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话题,随着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会计核算与信息质量成为研究重点内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势在必行。

1企业会计核算的简述

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核算部门以及财务学校聚集着很多前苏联学者,他们翻译出很多关于财务、会计方面的著作、文章、记录等,不仅包括生产方面的会计核算,还包含经济活动方面的核算,既包括企业资金方面的核算,又包括企业发展成果方面的核算。企业会计核算的任务逐渐聚焦于企业物资核算,而且还要准确预见企业经济业务以及企业活动所产生的财务成果。企业会计核算表现出的方法特点为:第一,通过货币单位计算出企业流动或者固定资产以及全部的经济活动。第二,通过系统的管理体系,记录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经济业务。第三,使用实际发生价格。企业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为:确保企业的各级领导能够定期获得企业工段、工作间、场地的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方面的工作资料。在核算方法上表现出针对性,能够将企业的精力集中在某个事件上,根据实际情况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度量单位计算。

2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理论探索有待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得到开发、应用,并在各个企业得到迅速推广,例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计算,成本、资金计算,企业流量计算,账户核算等。但是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没能在新的工作领域、工作方法上有所突破,统计方式、核算制度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提高、有待完善。另外,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企业核算方法的优化,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信息变更不敏感,不能及时做出回应,收集以及披露信息的速度滞后。例如,已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披露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出示资产负债表的计算指标,还要披露大量的财务预算以及决断报告,但是披露的方法还不够规范,没有使用统计方法、手段。

2.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交流过少

统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获得统计指标,也就是对信息进行计算,例如,核算统计指标、分析统计指标。一方面为统计信息,对信息进行核算。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财务指标,也就是获取财务的全部信息,例如,会计账户的计算或者分析财务报表。由此可以看出,统计以及会计活动都含有信息核算以及信息分析,二者在这两个方面必须实现零距离交流,也就是统计活动在计算方面要借助于会计核算数据提高统计核算信息质量,会计活动在财务分析方面借助于统计分析数据提高财务核算信息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二者的交流过少,导致信息流通过缓,影响了会计财务发展。

2.3会计与统计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

会计部门在财务分析上缺少精确的财务核算分析,统计部门的核算数据缺少真实性以及准确性,针对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要增加二者的交流,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会计、统计工作人员的分工,保证二者能够相互借鉴,增加交流。在实际工作中,会计部门与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很容易造成责任推诿,出现扯皮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造成损失。如果二者不能实现明确分工很可能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很有可能面临财务危机,威胁企业发展。

3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的处理措施

3.1优化会计核算机构

首先,正确划分宏观会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并明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会计核算可分为三个系统,两个核算机构,但是人们误将企业所成立的核算机构当成政府以及部门的核算机构延伸,并认为企业核算机构是政府以及部门的核算机构的基础。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必须优化会计核算机构,建立、配置与自己工作任务相符合的核算机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企业还应该将核算机构划分为微观统计核算机构,作为宏观核算机构的一部分而存在,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正确划分二者的职能与界限,促进二者健康发展。

3.2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思想

应改变长期以来,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都是按照国家统计以及核算模式来组织的,随着政府核算以及统计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会计核算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改变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思想,践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制,避免按照就有的建设方式建立企业的会计核算账户体系,而是基于实际调查,形成调查表,在企业形成一套国民经济及核算体系基础数据系统,按照企业的发展模式,建设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思想与体系。

3.3明确产值指标

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产值指标是指国民经济中国内总产出、生产总值的指标。计算产值指标的目的在于掌握生产成果的总体建模,并反映生产成果所产生的价值量。例如,产值的价格与产品的价格没有相悖,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值就会显示产品成果的价值量,因此,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内容是以产品总价值量为起点,既报告一段时期的国民产品总量,又报告一段时间的国民收入。所以,产值指标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3.4应用现代核算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企业会计核算业务也应该与时俱进,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正是因为会计核算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必须保证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实现核算接轨,所以,通过计算机核算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是提高核算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会计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管理水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可以使用数据管理,能够被广大基层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当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使用的计算机软件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适当在企业内、外部建立系统信息网络,促进信息质量提高,将原来手工操作的核算内容转化为完全由计算机完成的核算体系,实现企业会计资料的共享。

4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与发展,企业会计核算逐渐发展、完善,需要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需要被社会所承认。因此,必须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正确处理会计与统计的关系,使二者在职能上相互借鉴,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劳动重复,减少企业的成本付出,通过各种手段促进企业数据资源的共享性。企业要加大会计核算的管理力度,使核算与统计相互促进,在工作中相互补充,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资料,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先治,项云,晏超.IFRS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经济后果——基于可比性视角的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5(10):6-11.

[2]杨越,初凤荣.论会计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的作用[J].新经济,2015(14):102-103.

[3]董贵华.刍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8):173,240.

[4]周凌燕,林锦如.金融业XBRL格式财务报告网页呈现质量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59-66.

[5]杨雪琴.新时期下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5(8):244.

[6]周立宁,张鹏.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趋同性研究——基于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4(11):35-37.

作者:张金玲 单位:沈阳城市公用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篇: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摘要:

在长期的税制分类中,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始终存在,由此就容易导致企业被重复征税。为推动与深化国内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营改增已经被广泛覆盖到社会各产业,其中就包括建筑行业,而这项改革的推行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形成了重大影响。本文梳理了推理营改增动因,并指出实施营改增之后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及其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营改增;建筑企业;会计核算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下行通道时期,其经济发展形式正从以前靠数量取胜的粗放型增长过渡到以质量为集约式发展的路径改变。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国内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企业需要按照其自身情况找出对应措施,并最大限度上通过“营改增”所创造的税收红利,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营改增的动因

顾名思义,营改增就是将过去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细分之下,企业所缴的营业税使企业销售产品的全额纳税;企业所缴的增值税则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只缴纳产品增值部分的税。营改增的实行有效地规避了过去对企业的重复纳税,也进一步改善了征收管理。合理的增值税是价外税,只有在商品增值时才征税,商品未增值则不征税[1]。所以,增值税并不会牵涉到重复征税。然而,国内长时间的税制背景中,增值税与营业税往往是并存的,营业税是企业所缴最大税种,期间没有成本抵扣,使得增值税在税制中不能生成一个系统的链条,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不配比,出现大面积的重复征税。这样一来,一方面直接侵害了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对社会分工与市场公平造成不利影响。在此环境下,营改增孕育而生,该税种的出现不仅实现了服务业内部抵扣链条的通畅,并且,链接二、三产业的链条也被打通,增值税抵扣更加健全,实现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转变[2]。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增值税

账务在实行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涉税就从操作更为简单的营业税处理转变成相对复杂的增值税处理。其中,企业缴纳营业税时,税基是其营业额,处理起来只和企业收入挂钩;而在缴纳增值税时,就不仅需要在账务处理中核算销售产生的销项税额,还需要去核算进货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建筑企业混业经营在营改增实行之后,应当对其分别进行核算。现阶段,国内建筑企业不仅涵括了增值税范围内的商品销售,而且也覆盖了营业税范围内的劳务销售,实施了一种混合销售的行为方式。对建筑企业这种销售非自产商品,而且提供劳务的混合销售行为,规定就其全额计算缴纳营业税,不用分别设置账簿,会计核算相对比较简单。对建筑企业这种销售非自产商品,而且提供劳务的混合销售行为,目前我国要求企业的一般纳税人分别核算商品的销售额与劳务提供额,如果没有进行分别核算,那么就通过税务机关展开核定,根据其实际经营的应税事项中适用最高一档的税率或征收率进行征收。不难发现,在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后,过去的混合销售概念已经消失,而采取混业经营行为。

(二)现金流

在过去的营业税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在缴营业税时,通常都是通过建设单位完成代扣、代缴,其税款对建筑企业影响不大。故而,企业一般纳税人会较少去关注税款所引发的现金流。在实行营改增体制之后,就一定需要建筑企业自行计算税款,并根据权责发生制明确收入,明确收入的项目相应产生纳税义务,应当确立销项税额。在实际中,建筑企业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工程款会使得货币资金和其所对应需要缴纳税费之间不匹配,进而无法付款拖欠供应商与分包商的恶性循环,又会致使购买商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及时取得,也就不能进行抵扣进项税额。这种“一进一出”很大程度上会加发建筑企业资金的紧张,并引发风险[3]。故而,建筑企业财务部门在管理中都需要对收入的确认与抵扣发票的获得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应对营改增措施

(一)建设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营改增实行后,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必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会计处理也会因其而产生改变。对此,建筑企业应当首先严格遵循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施业务处理,并且充分结合企业特点适宜选择会计政策,根据增值税要求制订会计科目。此外,按照企业现实情况制订有关账户及其必需的辅助表,出色的实现纳税与会计核算的工作衔接。建筑企业有必要相应地调整对应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避免因新税制的实行企业应对不足而对会计核算造成风险。既往的营业税核算比较简单,所需核算科目少,然而在改成增值税之后,其核算种类与科目也愈加复杂,会计核算出现了根本改变。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创设全新对应的增值税核算体系,确保纳税与核算的衔接。

(二)提高会计核算人才队伍专业素质

营改增知识需会计核算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予以掌握,建筑企业要组织会计核算人员与国家税务机关多进行沟通。由国家税务机关对建筑企业就认定、发票税控系统的发行及安装,发票发售等工作进行指导,以此顺利地完成新旧税制转换的过渡,做好企业税务筹划。同时,企业还需要按照新的税务要求来提高核算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及时调整增值税核算模式

营改增实行后,建筑企业在购进与发出原材料环节以及与施工方计价等牵涉到税金的会计科目与核算都更需要精细化。尤其在工程施工上,建筑企业所牵涉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而是应当施以单独核算,如未实施单独核算,其进项税额在核算中就无法给予扣除。在明确建筑企业营业收入时,更应当重视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扣除工作。建筑企业可将自身非主营的项目进行外包,以实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需要尽早撑握营改增的相关法规,依据税改后要求开展会计核算的发票管理。根据增值税标准管理发票,发现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通过财务核算数据作为基础向采购、管理、招投标部门等提出整改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坤。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讨[J]。中国市场,2015,17(49):157-158.

[2]朱静,祝晓.浅析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25(15):166.

[3]李炳芝.论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17):192.

作者:薛如东 单位:张家口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篇: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

物流成本逐渐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凸显出自身的重要性。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中的基本环节。物流企业财务会计属于物流企业中的独立个体,主要以货币为基本的计量单位,对物流企业中的相关经营活动进行持续且系统的反映与监督,并在这个基础上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实行控制与管理,为投资人、债权人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实用信息的经济管理系统。本文将着重分析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为更好的体现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价值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会计核算就是在生产服务的过程中对所产生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计算其成本的整个过程。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对单位所发生的相关经济业务及事项作出会计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准确的反映出财务的实际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过程而采用的专门方法。物流企业会计则是用来管理相关物流活动的专业会计。物流企业中的会计与其他专业的会计基本相同,都是需要运用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方法,同时也需要遵循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意义

物流管理最初在美国兴起,我国目前也开始重视对物流管理的研究,结合当前的物流发展情况分析,在满足了企业的采购、生产及销售部门实际需求的过程中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所以很多的企业为了更快的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逐渐重视企业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企业物流的发展进程中,物流成本核算主要是一种企业利用已知的数据来对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高低进行评测的手段,这种物流成本的核算也是让物流在发展中更加趋向合理化的重要基础。

(一)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企业在实际的物流成本核算中,会寻找到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物流活动,然后及时的对这些物流活动作出相应的判断,这些存在问题的物流活动严重浪费了企业的人力及物力,同时降低了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竞争水平。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可以通过对成本的分析过程,将那些不必要的物流活动进行清理,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资源利用率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过程能够起到保护资源利用率的作用。企业对相关的物流活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时候,可以正确运用核算方式使货物的运输过程、搬运过程及装卸与存储等流程安排到合理有序的进行,在此过程中协调好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充分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实现企业的小消耗大收益。

二、企业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国家目前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物流成本存在的不合理导致物流的成本较高,促使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升,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

(一)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全面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物流主要包含着采购、生产、销售等物流活动,如果想要让物流成本核算的更加合理,就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这些活动都包含在内进行核算。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分析,很多企业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只是将采购与销售的相关物流活动核算在内,没有关注其他环节产生的成本费用,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企业对于物流成本没有足够重视,造成了核算的过程只是将对外运输的费用、货物的保管费用等纳入到核算过程中。这样的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并且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企业管理者无法准确获取物流成本信息。

(二)成本核算的机制不完善

当前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尚不成熟,虽然有很多的物流企业在管理机制上投入了过多精力,但是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仍然会包含着物流成本核算机制不完善等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时,没有将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进行完善处理,也没有把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作为基本对象,这样就导致物流活动中的不同环节消耗的成本费用被分散至其他的成本会计核算账户中,最终影响了企业无法对一部分物流费用进行单独的计算和控制。

三、解决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成本核算机制

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需要打破传统的会计核算机制,完善相关的核算流程,并且企业还需要及时明确各个成本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针对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对相关的物流成本做好细致的分析与统计。企业应该重视优化账务处理的技术,这样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将分散在外的物流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由此实现综合的物流成本控制。

(二)创新成本核算方式

企业在进行相关成本核算中,不能依赖于传统的计算方式与统计方式,应该积极的进行创新并完善,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可以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将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各个成本分解为独立的基本作业,然后逐个进行分配与汇集,从而准确的把各个物流活动产生的成本费用计算出来。这种方式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语

当前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统计过程和计算产生的物流费用,还应该及时了解企业物流成本产生的根源,重视对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为更好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节约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01:179-181.

[2]方桂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探讨[J].中国商贸,2012,11:163-164.

[3]汪永兰,贾思媛.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策略[J].财会月刊,2010,23:69-71.

[4]罗霁虹.基于会计核算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3,07:243-245.

[5]刘海娟.浅谈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J].中国市场,2013,34:11-13+23.

作者:李锦娟 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企业会计核算探究(5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kjhslw/70109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