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研究范文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研究范文

时间:2022-03-27 10:56:45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研究

摘要:专业群建设视角从产品“类别域”转向产品“技术域”,依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社会分工细化、企业形态专业化、从业人员技术技能专门化的趋势,遵循技术人员易于在相近技术特征的岗位之间迁移的规律,按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产流程中具有相近技术特征的环节设置专业,构成基于生产流程的电子信息专业群,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实训环境和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生产流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专业是将产业需求转化为教学目标并实现的关键。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对象的就业心理变化,高职教育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日益迫切和重要。专业群建设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基于学科体系,以“学科联系”为基础构建专业群,即将同一或相近学科的专业放在一起形成专业群;一种是基于工作体系,以“职业联系”为基础构建专业群,即将面向相同或相近岗位群的专业放在一起形成专业群。但“职业联系”并不否认学科知识。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发展中存在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行业企业参与程度不足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仍未脱离“学科联系”的思维惯性,依托的资源是学科的发展,而对来自产业界的现实要求和对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际需求则被学科的内在逻辑所限制。依据这一思想形成的专业课程体系既不符合职业的成长规律,也不符合高职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与产业界的脱节还使学校教育处于无援的孤立状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社会分工细化、企业形态专业化、从业人员技术技能专门化的趋势,遵循技术人员易于在相近技术特征的岗位之间迁移的规律,按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产流程中具有相近技术特征的环节设置专业,构成基于生产流程的电子信息专业群,并在课程体系、实训环境、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强化了技术技能特征,形成了教学资源多方共享、专业规模调整灵活、专业技术相互支撑、就业岗位全链覆盖的特色,专业针对性与适用性明显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工匠意识。

一、基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产流程的专业群构建

随着产业形态的调整变化,产业内不同企业的技术分工越来越细。大多数企业将不再全部承担一个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而是选取自己最擅长的一个技术节点。针对这一产业发展趋势,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建设视角从产品“类别域”转向产品“技术域”。即抛弃原有依托产品类别进行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思路,转而关注产品生产流程,按照生产流程中各节点的关键技术进行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基于产品“技术域”视角的专业建设理念,按照产品生产流程中的技术分工来确定专业目标,目标岗位群定位更加精准,也便于学生在相近技术特征的岗位之间迁移。依据产品类型设置的专业,常常会出现各专业之间目标岗位重合、专业内涵趋同、技能专长不足等问题。基于生产流程的专业群则明确每一专业对应的关键技术,专业特色明显,各专业之间的技术差异和目标岗位区别明显。同时,专业群各专业的技术特色明显,将更能满足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服务需求,也可提高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基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产流程中产品研发、生产装配、检验检测及系统集成四个关键节点,提取各节点的关键技术特征,充分考虑相关企业岗位设置背景,整合专业建设资源,优化调整课程体系,形成教学资源多方共享、专业规模调整灵活、专业技术相互支撑、就业岗位全链覆盖的专业群。

二、基于专业技能的“专业群平台+专业模块+交叉模块”课程体系建设

按专业群所需的公共技术技能设置专业群平台课程,按专业对应的岗位技术技能需求设置专业模块课程,迎合智能制造对技术融合的需求设置交叉模块课程,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专业群平台+专业模块+交叉模块”的课程体系以关键技术技能为课程模块,以典型产品为教学载体,聚焦技术技能发展,淡化对产品形态变化的应对,提高了课程的稳定性,有利于学校的专业技术技能的积累。“专业群平台”课程模块覆盖专业群所有专业,提供电子信息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各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专业模块”可及时进行技术方向调整和培养规模调整,增大了适应技术变化和岗位数需求变化的灵活性。对于掌握了特定技术技能的学生而言,可在具有相近技术特征的岗位之间迁移,提高了就业的灵活性;“交叉模块”为学生提供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在掌握专业要求的通用技术和特定技术的同时,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扩展和提升,拓宽学生职业能力范围,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满足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岗位群综合化趋势的人才市场需求。

三、营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微环境”

对应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完备的基础实验实训室,为专业群所有专业提供基本技能训练。对应专业模块课程,与合作企业共同营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微环境”,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再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生产流程,使学生的学习场所与毕业后的工作场所保持基本一致。

四、形成“一专多能”的混编师资团队

对专任教师进行技术技能专门化培训的同时,引入四个环节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混编师资团队,开展教学工作,并依托各类校企合作平台开展相关技术服务,让每位教师都能在一个特定技术技能领域具备较高技术水准。“一专多能”混编师资团队的建设理念明确了教师的发展方向,保证了专业群的技术水平与产业技术发展同步。电子信息产业的固有特点决定了相近专业的内涵趋同现象严重,在师资队伍上的体现即为教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多种技术均有涉猎,但大多也都缺乏深入研究。在基于生产流程的专业群中,教师需要选取一个专业领域做深入研究,同时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而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和最真实的教学案例,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企业横向项目,使得校内专任教师有机会参与锻炼并得到相关的技术培训,实现了团队的“技术保先”目标。团队教师在特定领域的精湛技艺和持续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质量意识与效率意识。

五、结语

依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变化趋势,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提取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流程中关键节点的技术特征,构建了电子信息专业群。围绕该专业群进行了基于专业技能的“专业群平台+专业模块+交叉模块”课程体系、电子信息产业“微环境”实训系统和“一专多能”混编师资团队建设,解决了相近专业内涵趋同、专业方向调整周期长、教学与工作环境脱节等问题,实现了教学资源多方共享、专业规模调整灵活、专业技术相互支撑、就业岗位全链覆盖的目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彭世华.试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1).

[2]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4]孙峰.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70).

作者:王书旺;于宝明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dzxxlw/71271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