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数控技术发展范文

企业数控技术发展范文

企业数控技术发展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数控技术的应用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的数字化已是现展的大趋势。从目前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21世纪的数控技术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效率和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3、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数控标准是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

我国企业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和限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家产业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我国国产数控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4个5年计划的攻关,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1)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产业化。(2)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3)建立了一支从事数控研究、开发、管理的人才队伍。

三、对数控技术和企业化应用的思考

企业是数控技术研发、生产、使用的主体。在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换得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任务”,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惩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我们应站在企业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化问题。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企业数控技术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企业的数控技术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

在数控技术研发方面,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在竞争前数控技术方面,强调创新,强调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数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当今世界各国企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