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

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1篇

一、认识生态文明的内涵

面对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日益破坏、社会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况,一些学者开始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数量而不顾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他们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没有认识到,“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忘却了:设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处于战败一方。”[3]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引起经济崩溃、社会紧张和政治敌对。……它们在数量上快速地积累,在范围上不断地扩大。虽然它们不能总是直接地导致冲突的爆发,但是,它们能够加剧这个世界的不稳定。”[4]从以上可以看出,生态危机在本质上就是由于人类忽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任意破坏自然界所引起的。一些人为了自身物质的满足,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而向自然界进行无限制的掠夺和索取,对自然环境进行不负责任的任意破坏,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紊乱。因此,生态危机并不只是自然界本身所发生的单一的异常变化,不单单是单纯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本质上看,生态危机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是由于人与自然界发生相互冲突而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其根源主要在于人类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努力祛除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弊端过程中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以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它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类自身、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文明的广义概念。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并列的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我国,所建设的生态文明,一般是指这种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还是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生态平衡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公正合理的制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备受重视,并成为人类的主导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模式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时候,生态文明也就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要阻止经济发展,而是主张在维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使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促进。具体来说,生态文明所包含的内容有:一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关系,人类要在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内对自身活动加以限制。三是人类不仅要注意自身活动给自然界带来的近期影响,而且要注意给自然界造成的长期后果;不仅要关心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有利变化,而且要关注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对自然界不利的变化。四是人类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具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权利,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丰富生态文明思想

亨廷顿认为,文明“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5]它“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5]而“政治制度是文明表面转瞬即逝的权宜手段,每一个在语言上和道德上统一的社会的命运,都最终依赖于某些基本的建构思想的幸存,历代人围绕着它们结合在一起,因此,它们标志着社会的延续性。”[5]从这一观点看,生态文明的实现,与其说是一个社会政治及其它制度的建构过程,还不如说是一个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固有观念的过程。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6]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生态文化的社会传播过程,也是人类通过自我学习和自觉实践逐渐将生态观念融入到历史、习俗、体制、道德等人类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生态思维模式的过程。实现生态文明,要从古今中外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寻找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益经验。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就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注意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原始时期,人们就以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形式来表示对大自然的尊重。西周时期,就有了从制度上保护生态的措施。《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就是强调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

儒家思想倡导的“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思想,核心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庸》中所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天地”就是指自然,“与天地参”,是说人在地位上与“天地”并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宇宙自然观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秩序的整体,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人类更加趋向于回归自然,过一种质朴、田园般的生活。随着科学艺术的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纯科学的精神,强烈地希望探求世界的本原。他们开始从自然界本身的运行、发展中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对自然的认识更趋科学。然而,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西方社会走上了一条“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界”的道路,人类成为“万物的尺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理论,这在康德先验哲学、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性哲学、培根的关于人类可以凭借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思想中得到深刻体现。20世纪以来,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引起了整个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各种环境保护运动越来越多,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政党得到建立并越来越有发言权,各种生态保护的会议不断召开,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得到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著述。马克思早在论述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就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能够通过认识自然来支配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但是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7]因此,人类要爱护自然,要与自然保持协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而不要一味地想着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

三、根据生态社会化规律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在表层操作方面包括公民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和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与评价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预期与参与程度;在深层的理性认知方面,应该包括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对社会基本规范所持有的认知与观念。”[6]因此,要在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的这些优秀的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人的思想行为发展规律,通过生态社会化的过程,传播生态文化,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一,通过教育学习,实现对生态文化由理性认知向思想观念的转化。事实证明,知识是人类认知的前提,没有生态科学的知识背景,人们就很难对生态环境的状况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把握生态科学知识,人们就不会对生态危机的严重危害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生态危机意识的培养。因此,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教育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方式,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使人们了解当前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状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和方法等,使人们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自觉地学习和接受生态知识,自觉地提高思想认识,为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第二,优化欲望、情感、信念、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发挥主体在生态文明意识养成中的积极作用。个体的学习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但也摆脱不了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个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使得非理性因素的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愈发明显,这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社会价值选择。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公共选择,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接受和内化。当个体的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生态价值选择保持一致时,能够促进生态意识的社会认同;当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生态价值产生冲突时,生态意识的社会认同速度就会减缓,此时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文明教育去调整这种关系。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教育社会个体优化非理性因素,激发和活跃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促使生态保护意识为个体所接受和认同。一是要加强对欲望因素的疏导和调节。欲望是个体需要的一种渴望,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原始动力和价值追求,是行为的直接动机,也影响到个体价值选择的趋向。合理的欲望作为正当的行为刺激,能激发人们进行一定社会行为的热情。因此,要通过对欲望因素的科学疏导和有效调节来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通过生态价值选择的引导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人类行为的生态价值趋向。二是要加强对情感因素的引导和激发。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2篇

国内近年来关于生态设计的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设计的内涵和特点。学术界大多认为,生态设计是以生态文明为宗旨的艺术设计,是对科学设计的扬弃和超越,是当代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生态设计的特点是低碳、环保与可持续,表现为绿色设计、低碳设计、循环设计等方式。二是关于生态设计的理论依据。学术界一般认为,生态设计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科学技术等。三是关于生态设计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普遍认为,推行生态设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我国艺术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2发展湖南生态设计的有关内容及思路

我们在发展湖南生态设计应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生态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应分析生态设计的内涵特点、形成发展、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其次,湖南生态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开展湖南生态设计的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我们应提出湖南生态设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一是制定和完善湖南生态设计发展战略,确定湖南推进生态设计的战略目标、主要步骤和战略重点;二是确定湖南推进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绿色设计与低碳设计、循环设计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公众配合相结合,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彰显湖南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等“四个结合”;三是制定和完善湖南推进生态设计的具体政策措施,如加大政府对生态设计的资金投入,制定生态设计的奖励政策,加强对设计人员(含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培育,成立省市县各级生态设计协调机构;四是营造推动湖南生态设计发展的文化氛围,如加强生态设计的舆论宣传、加强生态设计网络文化建设、举办以生态设计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生态设计优秀作品的评选及展览等。在发展湖南生态设计时,我们应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建设“四化”、“两型社会”的战略任务,综合运用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科学、设计艺术学、公共管理学及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对湖南生态设计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首先,探讨生态设计的内涵特点、形成发展、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其次,深入调查湖南生态设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推进湖南生态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从而为湖南推动生态设计健康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建议。

3研究湖南生态设计的方法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3篇

(一)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优势形势喜人湖南山清水秀、水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57.34%,14个市州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是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重大突破。目前,长株潭、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各个市州“两型社会”建设已经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国家批准湘南地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地区31个县(市)列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已经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成为今后很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湘东6个县(市)列入国家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初步探索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融资规划“四规合一”。近年来,湖南围绕“天蓝、地绿、水净”,以治土、治水、治气为重点,建立全省环境质量平台和重度污染应急机制,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大力实施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氮氧化物减排、重点湖库水环境保护、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等十大环保工程。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湘江水污染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湘江风光带长株潭段建设顺利完成。加快清洁低碳推广技术的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了300个重点项目,建立绿色信贷机制,科技创新和清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长沙获得“全球绿色城市”,株洲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二)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湖南经济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发展空间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比较成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加大。近年来,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合理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日趋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2013年湖南呈现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经济发展质量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1]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统计表明,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千亿产业,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GDP的比重约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从2008年起,湖南省经济总量连续六年、工业增加值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十强。[2]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湖南各地推行效能革命,先后淘汰了一批落后的产能和设备,着力打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版。全省新增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湿地公园、6处省级森林公园,全省森林旅游产业增长31%。

(三)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专业人才洼地逐渐形成湖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潜力大,人才资源储备量较大,劳动力素质较高,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有较大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军人才日益增多,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逐渐增多,人才结构逐渐合理优化,增强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目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均成立了生态学、生命科学二级学院,设立了林学、生态学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对于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株潭城市群形成了门类较全、初具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梯次队伍,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高等院校,聚集了全省90%的科研人员,全省80%的高层次人才。这无疑为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步伐明显加大湖南颁布实施《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等20多部法规规章,出台了16个两型标准、23个节能减排标准和43项两型地方标准,探索形成了两型标准体系。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机制改革,《2013年湖南省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和企业名单》,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型升级。推广绿色建筑机制改革,出台《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湖南《关于开展城市绿荫行动的通知》,规划2年内7成县市道路建成林荫路。完成了《湖南省水功能区划》修订工作,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绿色湖南”建设全面铺开,26个省直涉绿部门相继推出十大绿色行动、十大环保行动、十大低碳技术等。探索建立一套全新的两型社会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目前长沙县和长沙市望城区建立了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推行绿色采购改革,《湖南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引导和推动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上述政策措施为湖南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全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可以说,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仍然是制约湖南两型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衔接不够湖南城乡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支柱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单位GDP能耗较高。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低,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难以支撑环境资源承载力。2013年,全省人均GDP为3676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8%,在全国处于第19位,排在中部地区第2位。[3]二元分割的城乡体制加剧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长期以来,湖南形成了以重化工型、资源加工型、投资主导型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全省大中型企业中60%分布在重化工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化工业增加值超过60%,产业结构处于U型微笑曲线的底端。[4]目前,湖南对林业产业资源管理缺乏长期的林业生态战略规划,即只有对林业3-5年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而缺少对林业长时段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充分评估。林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尽合理,林业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林业生产低效利用明显。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湖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治理环境和减排任务十分艰巨。[5]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繁重,湖南省还有2000多万亩的石漠化地和200多万亩重金属污染地需要治理,900多万亩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由于城市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不少城市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忽视当地的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一些新建的城市公共建筑、商业场所、住宅小区缺乏适量的公共绿地和必要的地下停车场,行人过道被车辆挤占,城市居民缺乏绿色安全。一些老城区商业中心地段高楼林立,交通拥挤,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过分追求硬质景观建设,却忽视对乡土植物的种植和推广,导致城市建设缺乏地域景观特色。不少老城区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物风貌特色遭到严重破坏。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湖南能源资源储存量约束日趋紧张湖南自身能源资源禀赋不足,能源消耗总体较高、能源供需缺口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人多地少、水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等,导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或者超过极限。湖南在资源约束方面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生态能源紧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32公顷,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淡水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也存在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水灾增多等问题,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凸显。有的风景区生态旅游服务功能布局不合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未能跟上,干扰和破坏了风景区地域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在环境约束方面,湖南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有限。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以上,超过26%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60%的人口、70%的经济总量,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比如,株洲化工厂重金属污染程度深,面源污染广,污染治理的任务艰巨。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制度保障不足对于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法律措施,有的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立法滞后,脱离实际情况,造成司法不力,有的立法缺位,成为不法犯罪分子寻求法律保护的“港湾”。环境保护、林业执法部门对破坏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的行为存有渎职行为,个别执法人员甚至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选择性执法有时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的常态。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够畅通,部分行政执法机关往往对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降格处理,以罚代刑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城市规划部门因利益驱动,随意变更、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有的人为扩大公共建筑物和商业住宅楼的容积率,有的将本应种植园林植物的公共园林面积变成房地产开发商的商业用地。有的园林管理单位随意砍伐城市道路风景林、公园植物等,引发了城市“热岛效应”和硬质景观。司法机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治力度亟需加大。林业生态补贴及生态建设基金制度保障尚未真正落实到位。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衔接配套措施亟待加强生态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畅通、科学化程度不高,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现行的环保体制导致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督能力不强,环保监督效果不明显。部分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体制机制仍需理顺,特别是在项目申报、政策支持、资金扶助、经济指标统计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具体困难。有的地方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本质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功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建构等缺乏系统思考和科学论证。有的地方对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的项目设计存在主观臆断,随意决策等问题,有的地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缺乏充分论证。有的地方对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缺乏前瞻性研究和实证调研,因而采取的措施不力,破坏了整个地域景观的文化特征。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对生态文明的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

三、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参与。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弘扬生态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绿色湖南。

(一)以弘扬生态文化为主题,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弘扬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当前,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和讲解生态知识、生态理念,深化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弘扬生态伦理道德,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在党政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以政府为主,社区、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大众传媒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络格局,把生态环保、低碳消费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人,增强全民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伦理责任感,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政府和企业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责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代际公平和永续发展。

(二)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重点,提升“绿色湖南”绿化美化水平要严格划定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保护红线,管好国有林和生态公益林,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候鸟保护,巩固和扩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重点建设好3处国际重要湿地、10处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18处省级重要湿地。[6]重点加强以湘江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实现对涉重企业、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规范化管理。把林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尽快构建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采伐管理新机制,保护好林地和林业。统筹考虑湿地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积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建设低碳社区,多建湿地、公园,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带。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严格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水资源规划编制等管理措施,实施更加严格的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推进湘江风光带建设,把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具有明显的生态良性循环特征、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走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秀美村庄。

(三)以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过剩产能化解,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化节能、土地、环保、安全等指标约束,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上项目。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主攻方向,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壮大绿色产业,改造提升食品加工、现代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与清洁生产,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株潭周边城市要围绕产业布局特点,加快实施工业对接和配套,湘南地区要进一步加大珠三角相关产业转移力度,打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新洼地。大力推广十大清洁低碳技术,强化绿色发展,将环境容量作为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环境标准作为企业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将环境管理作为推动湖南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湖南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民族风情文化体验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康疗养生和农业休闲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物流、会展等绿色服务业。大湘西地区在保护本地生态资源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特色工艺品、绿色食品等产业,促进旅游与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山区农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行节约、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

(四)以健全制度体系为根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两型改革试验相关规划,推进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完善,完善城乡环境同治、交通互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快洞庭湖保护立法步伐,落实《洞庭湖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在全省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着力抓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制定完善两型社会在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生态建设、简政放权等重点领域的配套政策,加大对两型产品、技术、产业、标准等发展和推广的引导支持力度。二是建立健全经济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体现生态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和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推动财政政策的生态化调整,改革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三是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改变过去唯GDP论的主要考核指标,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将机关事业单位节能考核纳入机关事务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全过程节约管理,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4篇

1.1政府未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政绩考核依据2011年出台实施的《海西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办法》中7个单项奖里没有直接涉及生态文明的奖项。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增长因素仍占据着主导,以增长率论英雄的传统还在继续,对企业环保准入却没有特别关注和严格把关,一些污染企业继续在城市“合法”存在。

1.2资源无序开发,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矿山开采留下严重的生态隐患矿山开采,出现了难以修复的成片裸山、巨坑、渣山、渣滩。近年来,进驻柴达木的矿山企业为攫取经济利益,在生态敏感区域内违规开发现象屡见不鲜。———据海西州环保局资料,2014年初,分布在柏树山脉的15家石灰石开采企业因其剥离式开采方式,致使柏树山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累计破坏山体面积达4.44hm2,随意堆放的废渣量约为1181.7万m3,治理难度较大。虽然大部分企业已转移旺尕秀矿带,但其开采方式依旧,破坏依旧。———2014年7、8月间,多家媒体披露了青海木里煤田个别企业擅自变更开采方式并越界开采的问题,庆华集团破坏高原湿地等行为。政府要求的矿区采坑回填、渣山治理、植被恢复等工作难以落实,据报载,木里煤矿最大的“巨坑”面积达40多hm2。

1.3生态恶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1.3.1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据海西州林业局最新资料,全州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处,有9个保护区尚处于待批阶段,现有保护总面积63.5万hm2,占全州面积的1.1%。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全州局部小灾年年发生,极端天气逐年增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未得到改观。

1.3.2高原草甸鼠虫草害、荒漠化、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以天峻县为例,因草场严重过牧等因素,全县以黑土滩为主的退化草场面积达33.3万hm2,超过全县草地总面积的20%;全县土地沙化面积达3.4万hm2,潜在沙化面积有近4.7万hm2;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干旱、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于靠天养畜的草地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

1.4草原盲目灭鼠、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为生态持续改善埋下隐患

1.4.1草原盲目灭鼠导致后患无穷2014年6月,《南方周末》报载《欧美前车之鉴,中国仍在重蹈覆辙,三江源灭鼠,半世纪的错误?》报道中写道:“这场由地方政府发动的‘赶尽杀绝’的人鼠大战已持续约半个世纪,耗资巨大,但鼠患却难绝。而在不少科学家看来,这种被视为‘草原害兽’的高原鼠兔,其实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群,不应人为地灭杀。”学术界一致认为:鼠兔只是草场退化的结果而非原因。它对于维系高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海西州毒饵灭鼠仍然是“保护”草原的重要手段之一,几十年来鼠患不绝,甚至有局部反弹迹象。

1.4.2水土“过肥”,农作物过度依赖农药,环境与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风险后果有资料显示,“我国在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却施用了占世界30%的化肥。”据研究,大量使用化肥会引起土壤氮磷的大量积累,从而会引起土壤化学性质恶化、环境功能退化,引发作物养分吸收利用障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据了解,全州2万hm2枸杞地里有近千名专门从事施化肥、打农药的务工人员,平均每公顷地的化肥和农药成本高达6000多元。这是全州各地水土“过肥”的一个缩影。长此以往,直接后果将是作物免疫力快速下降,发病率大幅提高,为暴发毁灭性、大面积的作物病虫害埋下隐患。进而酿成环境与食品安全无可挽回的高危风险。

1.5城乡环保与生态基础公共设施规划滞后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排污管网、污水处理厂、休闲公园、河滨绿廊、标准化道路、公厕、垃圾房建设等等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态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发展滞后,亟待完善配套,生态和环保基础公共设施规划滞后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1.6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业比重居高不下,减排压力大据海西州政府门户网站资料,“十二五”期间,由于我州结构性污染突出,工业污染源治理距全面达标还有差距,全州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循环链接、综合利用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基础性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批基础性工业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和陆续建成投产,高耗能工业企业所占比重势必不断增加。能源消耗、“三废”排放必将明显上升,而节能降耗空间十分狭窄,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将进一步增长;工业废水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迅速,对全州生态系统构成潜在的威胁。

1.7政府部门和公众生态意识滞后根据调查问卷,绝大多数公众简单地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水平、气候环境画等号。殊不知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程度,包含人本身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等等内容。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没有从思想上对生态建设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海西州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几点建议

2.1制定科学的奖惩考核机制,政府正确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考核内容直接影响着各级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势在必行。此外,政府要通过统筹生态建设、政策建设、健全法律制度、提高生态保障和发展生态科学等职能行为,强化对企业和公众行为的约束和引导。

2.2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应当有保护生态的态度,并自觉身体力行。要加强生态立州重要意义的宣传。确立高度的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坚持将公众参与视作生态文明建设最可依靠的力量。

2.3加强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主要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覆盖全境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覆盖所有官员的生态责任追究、生态绩效考核制度体系、覆盖全空间和全流程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等等。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要尽快在制度建设方推出有利于环境的一系列政策;以法律形式确保可持续的经济生产模式。

2.4优化产业结构

2.4.1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在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盐湖化工等优势产业领域注入新的发展模式,做大高原特色生物产业链。大力推动太阳能产业、设施—流的煤基多联产项目、世界先进的盐湖提锂生产工艺以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2.4.2着力构建循环性产业以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高原特色生物、有色金属(镍)等六大循环型产业链,并辐射带动循环性农牧业、服务业产业体系,提高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5矿产资源有序开发、依法治理

2.5.1立即叫停违规企业不顾牺牲自然环境的无序开发加快划定祁连山区域生态红线。木里煤矿、庆华集团在青海湖水源地进行违规开采活动,是进驻柴达木盆地矿山企业无视生态后果无节制开发的一个典型案例。对此,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制止。树立起保护好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的思想意识。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对祁连山区域加快划定生态红线,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5.2加大开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在生态修复上做到还清旧账,不欠新账引导开发企业树立高度的生态良知与生态正义感,并以负责的态度处理好矿床的生态修复,煤炭企业要最大限度地实行井工开采,杜绝出现新的裸山、渣山和巨坑。对于个别违规企业,按照青海省政府《木里煤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责令其如期完成整改,并加大环保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

2.6强化措施,缓解生态系统超负荷压力要结合地方实际,通过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物净化、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源治理等方式和手段综合施治,逐步缓解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

2.7纠正农牧业发展中的错误做法

2.7.1按照“绿色环保”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大力推进农业有机化种植大力提倡柴达木绿色无公害农牧业发展,坚决纠正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片面追求产量的错误做法。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的教训有史可鉴。枸杞、肉苁蓉等产业在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大活力的同时,还带动了区域气候的改善,凸显了耕地的生态价值。为此,各级党政部门要尽早确立“绿色环保”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实现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引导农民普及化肥和农药的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合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创立柴达木有机农作物品牌。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5篇

(一)生态文明在动画作品中的诠释从动画艺术这一形式出现开始,生态便成为创作者关注和表达的重要题材,经由社会的演变和发展,生态所呈现和反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从欧洲实验动画短片到美国迪斯尼商业电影,从日本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再到中国近几年来的独立创作,无一不对生态问题进行着多角度的描写和控诉,创作者的忧患意识在作品中也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学者鲁枢元将生态问题分为三种关系的处理:“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他自己的关系。”自然生态主题主要反映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等内容。社会生态反应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反对利己主义、抨击战争危害、倡导奉献精神、宣扬和平主义,都是这类动画作品的主要内涵。精神生态是指对生命的看法、对现代社会生存状态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等。

(二)动画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动画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渗透、分布在各个层面。这种影响是通过动画作品长期、综合、大范围的渗透和辐射而产生效应,从而进一步影响青少年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态观的形成。动画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画作品正在校园之外对当代青少年实施着另一种教育。由于动画作品所具有的先天的传播优势,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产生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甚至超出了学校教育。(如图1、2、3所示动画片)

二、动画作品对青少年生态文明观影响调查数据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动画作品对青少年生态文明观的影响。调查对象:10岁到25岁的青少年男女,其中10岁-16岁占20%,16岁-18岁占30%,18岁-25岁占50%。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地点:街头、学校。调查结果: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如下。

(一)生态范畴调研结果10岁-16岁的青少年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不是特别清楚,他们比较容易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混淆起来,而且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社会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觉察也比较迟钝。不过这个年纪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社会的的贡献可以起很大作用,因此他们乐于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16岁-18岁的青少年对于生态的认识趋于完善,而且这时的他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相当大的自觉意思,比大年纪的青少年在自觉保护环境上更加主动;而18-25岁的的青少年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年龄的增长,对于生态的认识也不再是那么表面,他们知道生态文明不仅仅包括保护环境,还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一个美好社会。不过就责任的认知上还是比较欠缺,他们认为个人的力量渺小,对整个社会不起作用,这是过于理智导致的。

(二)从动画作品中挖掘生态忧患意识10岁-16岁的青少年认为看了讲述破坏生态的动画作品之后,会由此来想到自己,从而引发自己对于保护环境的启发,动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挖掘出自己对于环境的忧患意识;而16岁-25岁的青少年大多数则觉得自己只有在看动画的那时有感觉,动画看完了,自己的感想也消失了。通过动画来树立这些青少年的效果明显不佳。而且,调查表示:相比较男性青少年而言,女性对于看动画产生的感触明显更多、更大。这或许是因为女性比男性的感情更加细腻。调查还显示,年纪越大,男女之间的比较更加明显。所以,16岁以下的青少年男女之间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了。

(三)动画作品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生态观、价值观影响方面调查表明:10岁-16岁这个时期青少年处于小学、初中,他们在这时开始了逻辑思维,他们具有思维的敏锐性、批判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是一群“可塑之材”,动画对于他们观念的树立具有重大的作用;16岁-18岁,青少年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他们的脑力几乎接近于成人,这个时期他们对情绪的发展是很重视的,对于成功和失败,骄傲和自卑,幸福和痛苦,充实和内疚,荣誉和耻辱等情他们希望体会的更深刻一些,对于动画作品中包含的主题观念,他们可以理解并体会到。同时,这时的他们已经具有自己认为的正确的观念,这时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完善或者纠正其中一些不正确的部分。这时动画作品对于他们的作用已不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了,而是起着完善、辅助的功能。18岁-25岁,这时的青少年已经可以称之为一个成年人,他们这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观念体系。18岁以后的青少年是可以自己分辨好坏的,这时要想利用动画来帮助他们树立生态观这就比较困难,因此这个年龄段多数青少年在看动画作品时只是为了兴趣,只有极少数会深究其中的意义。

(四)动画对于生态观的树立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大部分青少年都是持肯定态度,他们对动画所肩负的都相当支持。80%及以上的青少年相信动画作品具有这样的功能,只有个别极少数的认为动画对于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作用不大。对于动画,他们的也是兴趣缺失,不喜欢参与其中。

三、结语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6篇

建立以“实时动态监测、评价分析及科学研究、综合决策和快速反应”为一体的环境管理体制。以环境资源保护的整体性特征和一体化为要求,整合环境资源的管理职能,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统筹协调机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标准,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建立以企业、集团为代表的第三方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开展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验收及环境影响后评价。

二、推动区域协调统筹合作

根据《沈阳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加强苏家屯区与沈阳市其它区县以及周边县市的信息互动,推进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下的生态产业发展与大型机场设置的圈方面合作。建立区域联动及监管考核机制,实习区域统筹合作机制的创新,建立完善的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组织开展区域内的生态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落实区域联防联控规划的各项任务。从区域统筹的角度考虑,实施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建立信息共享与信息通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会商机制;重点区域的新建项目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最严格的环保要求来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引导区域内环评及重点产业发展环评,促进新的合理布局;提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

三、推进城乡统筹联动机制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将居住空间、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与公共基础设置配置合理布局与规划,着力推进城乡规划、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建设。早日将“路网”、“电网”、“水网”、“气网”、“生态网”、“信息网”覆盖城乡,构建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统筹机制。联动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不断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差距。抓好农民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建立功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推进区域流域环境管理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7篇

大伦敦都市圈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广义的大伦敦都市圈是指“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都市圈,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狭义的大伦敦都市圈是指伦敦市和32个伦敦自治市,共33个次级行政区。伦敦以英国的首都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占地约1600km2。它拥有伦敦股票交易所和众多的商品交易所,在伦敦总就业人口中,有80%的从事金融保险业,远多于工业部门就业人数。本文的研究主要以狭义的大伦敦都市圈为研究区域。

1.1生态文明的缺失阶段(1940年以前)伦敦最早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伦敦作为一个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伦敦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开始了它近3个世纪的工业文明,但工业文明给伦敦戴上了“雾都”的帽子。其实早在中世纪,伦敦就已经出现大量煤烟而造成的污染气候,但以煤为动力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市区的工厂高烟囱林立,居民使用烧煤取暖,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笼罩在城市上空,多天不散。20世纪60年代之前,伦敦已被全世界称为“雾都”。在1940年以前的伦敦,其生态环境恶化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有人这样形容:“尽管街头路灯明亮,但能见度仍然很差,看不清10米以外的东西。在人们的眼前总感到模模糊糊。”这与中国近年出现的雾霾非常相似。虽然此时伦敦的工业文明程度很高,但生态文明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程度,人居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1.2生态文明的萌芽与发展阶段(1940—2000年)1944年,阿伯克隆比受区域规划思想的影响,主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大伦敦规划(1944)》。编制的前提由于伦敦市区的人口拥挤、产业分布过密,并没有把环境治理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出发点。编制的出发点是控制伦敦市区的工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引导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受同心圆思想的影响,将伦敦规划为4个同心圆地区:城市内环、郊区环、绿带环、乡村环。规划的目的是降低城市内环同时增加郊区环的人口密度,通过绿带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活动场所,让乡村环成为内环人口的接纳地,并通过发展工业,形成卫星城。这个时期,还建立了区域协调机构———大伦敦城市议会(GreaterLondonCoun-cil,GLC)于1965年成立,它负责大伦敦地区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并在1969年对《大伦敦规划(1944)》进行修编,规划3条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希望能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通过与周边卫星城建立联系,从而解决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但由于它与自治市管理机构间的现实矛盾,直到1976年该规划才被中央政府批准。这两次规划开辟了伦敦的造城运动,使得伦敦从“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向“一个中心城、多个卫星城”的发展,平衡了伦敦与周边行政镇的发展[16]。但规划的核心还是发展工业,只是把工业的分布从内伦敦向外伦敦扩散,从而更好地进行工业布局,减轻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大伦敦规划(1944)》按英国1938年《绿带法》所规定的绿带用地,通过规划绿带环,拓宽原有城市的绿带,规划建设森林公园、大型公园绿地以及各种游憩运动场地,为整个地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这一理论体现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思路,但规划中并没有引入生态文明理念,只是在《绿带法》的限制下进行的选择。虽然在这段时间,由于多种原因,大伦敦地区的工业经济比重急剧下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伦敦“雾都”的帽子慢慢被摘掉了,但受上述两次规划的影响很小。

1.3生态文明指导大伦敦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21世纪以来,伦敦组建了大伦敦政府,并根据1999年的大伦敦管理局法案在2000年设立了大伦敦管理局(GreaterLondonAuthority,GLA),主要负责规划管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公共事务等。分别制定了2004、2008和2011年3个版本的《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简称《大伦敦规划》)。对比3次规划,2004年版《大伦敦规划》只有6章内容,而2008与2011年版篇章结构完全一样,有8章内容,具体内容只有细微的差别,应该说2011年版是2008年版的基本提升。2004年版《大伦敦规划》的规划思路沿着“规划区域—规划政策—规划实施”。2008、2011年版《大伦敦规划》首先是宏观环境和战略目标,然后从伦敦的位置、人民、经济、气候变化、交通,以及生活休闲空间等6个方面展开,最后是规划的执行和监管。对比21世纪的3次规划可以看出,伦敦的规划思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整个规划中都贯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而且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讲述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这是在以前的规划中不曾提到的。虽然在整个规划中不曾提到生态文明,但规划中明确把气候变化、低碳经济、能源消费、减排计划等作为规划的核心,说明其生态文明思想已经贯穿到整个规划理念中[20]。

2大伦敦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1合理的土地利用增加伦敦城市的开发空间大伦敦都市圈的人口不断增长,土地需求与供给矛盾大,但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使用得城市的开放空间不断增加。大伦敦地区中用于建筑物和硬质地面的土地约占1/3,而作为绿色空间和水面的面积达到2/3。这些绿色空间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如私人花园、运动场地、高尔夫球场、可耕地、林地和灌木林地、公园、废弃地和一些软质地面等,其中私人花园占到大伦敦总面积的1/5。这些绿色空间和水面,构成了城市空间中的开放空间。它们一方面归因于英国议会通过的《绿带法》,按照《绿带法》的要求,在大伦敦的第三环建设成为一个直径达到16km的绿带环[20],这一绿带环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空间场所,经过一轮一轮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了目前的都市开放地、绿带和绿色廊道的大伦敦开放空间格局。这一空间格局,大大地改善了大伦敦的生态环境系统,使得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2.2绿色、低碳设计理论促进生态伦敦的形成在大伦敦城市设计过程中,一直以绿色、低碳的设计理论为准则。以绿色城市的理论对城市的绿化工程进行合理布局,增加城市的公共绿地空间,为城市“热岛”降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低碳城市的设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分散化的能源网络来减少碳足迹,减缓气候变化。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把经济发展规划、气候变化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综合起来,促进经济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通过将可再生能源部门、循环经济、高科技产业、绿色商业部门和互联网经济等相互融合而形成新兴产业部门,促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绿色化、产业生态化、商业绿色化,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城市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21]。特别是政府设定的减排目标,即2010—2013年减排(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建筑)1/4,2013—2016年减排2/5,到2031年争取在实现“零碳”排放,这让居民知道了政府的决心,同时也让居民提高减排意识,自觉在生活中、消费中实现减排目标。

2.3严格的环境保护举措加强伦敦的生物多样性目前,伦敦在空气质量监测、废弃物处理、防止噪声、污染治理等方面都实施了严格的措施,从而大大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伦敦的生物多样性。

2.3.1严格的空气质量保护制度空气质量问题是伦敦首要的环境问题。伦敦通过将工厂外迁和一系列对工业废气排放的法规和政策,使得工业废气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伦敦居民的机动车拥有数据猛增,到2000年,拥有机动车的家庭起过50%,有的地区达到80%以上。空气质量问题从治理工业废气转向治理生活废气。监测结果发现,部分地区的道路交通对氮氧化物排放贡献高达80%,对硫化物排放贡献高达68%,对一氧化碳排放贡献高达98%。基于此,伦敦制定了相应减少交通污染的一系列政策:第一,道路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在全伦敦范围内,特别是在交通流量大的道路旁设置固定监测站,对氮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等物质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测,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划分区域制定政策进行重点整治。第二,建立空气质量管理区。对空气质量达到英国2000年设定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建立管理区,主要是一些交通要道、车站和大型停车场,政府对这些地区进行重点整治。第三,市民参与绿色交通行动。通过鼓励市民在上下班和出行时,减少使用私家车,而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和骑自行车,在选择公共交通时,尽量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公共交通。

2.3.2严格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伦敦也不例外。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为3种:填埋和焚烧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尽量少产生垃圾。伦敦在处理废弃物时,将其分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商业垃圾3类。对于工业和商业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工业垃圾和商业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特别是工业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更高。由于生活垃圾较为分散、多样,而且占的比重较大,通过严格的“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的方式,之后再进行填埋和焚烧处理。伦敦将生活垃圾分得非常细:厨房和花园垃圾类、玻璃类、油类、纸类、金属类和塑料类,实行严格的分类回收,具体做法:政府免费向居民发放分类垃圾袋,并要求居民把分类垃圾袋送到垃圾回收站或者堆放处,这样可以提高纸、玻璃、塑料、金属类垃圾的回收率;增加垃圾回收中心,设置以方便居民投放垃圾为目的街边旋转垃圾回收箱;将垃圾循环分为物质循环、堆制肥料、能量循环,特别制定相应的循环使用目标。

2.3.3严格的噪声控制制度噪声是伦敦政府得到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伦敦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由于人们对噪声一个非常主观性的判断,无法给予明确的定义。英国将噪声称为干扰声,意思是令人厌烦的声音,主要包括工业噪声、聚会噪声、交通噪声、警笛声和动物声等。伦敦对各种噪声的治理非常重视,具体做法有:监控噪声多发区、控制建筑施工时间、让对噪声敏感区(如医院和学校)远离固定噪声源、对噪声敏感区设置隔音栏、对违反噪声管理规定的发噪声者给予一定的处罚。

2.3.4严格的污染地治理制度1990年,英国在环境保护行动中,明确提出污染地的概念,认为凡是能对人体或他们的财产导致严重危害或有可能导致危害的土地、污染或者有可能污染的土地,称为污染地[22],把化工厂、垃圾填埋点等称为污染源,把人群、农作物、可利用水体、家畜等称为污染受体。2000年正式制定了治理污染地的措施,根据污染源和污染受体的敏感度对污染地分成高、中、低和无风险4个级别,对高风险污染地进行重点整治。由于伦敦城市历史悠久,有很多上百年的工矿用地、垃圾填点、化工厂、传染病医院,重点对这些污染地进行调查评估,确定其等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污染地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明确污染地的责任单位,责令其限时整改。由于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伦敦在城市生物多样性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的认可,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领先者。当前,伦敦拥有市级自然保护地130多处,还有许多由废弃的铁路、墓地、垃圾堆场、水库等改建的半自然保护地;拥有1500多种树种和300余种鸟类,其中在绿带的就有100多种鸟;有名的生态公园CamleyStreetNaturalPark原本是运煤矿的码头,经过改造成为现在的生态公园,在这里能够随处见到各种鸟类与人类的和谐相处;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后,泰晤士河道成为伦敦最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的价值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伦敦居民对环境的一种态度,也是衡量他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4理性的规划和执行有力的管理机构伦敦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理性的规划和执行有力的管理机构。从大伦敦空间战略规划的几次演变,到各个区域性专项规划,都体现在“理性”。最重要的是,规划不是盲目的,而深思熟虑的。一个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最后成文,需要经过讨论规划编制的目的、确定编制的原则和目标、形成规划文本、公众参与讨论、最后修改规划文本这样几个阶段,其时间跨度短的二三年,长的达到十年之久。让居民都参与到这样规划中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最终的规划是所有相关利益者的诉求,也就是所有人的理性选择。理性的规划需要有好的执行机构。大伦敦都市圈包括33个行政地区,相互基本处于平级,并不存在上下级的管理关系。于是1965年成立大伦敦城市议会,但各行政区之间的矛盾,导致大伦敦城市议会在大伦敦管理上的协调力不能完全发挥,于是在2000年组建了大伦敦政府,并设立了大伦敦管理局,主要负责规划与管理。有了大伦敦政府的行政机构,并由大伦敦管理局行使管理职能,使大伦敦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有组织保障[23]。

3大伦敦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3.1以生态文明理念规划都市圈从1944年的第一部大伦敦规划到2011年的大伦敦空间战略规划,其间经过数次规划,但生态文明理念在规划中不断明晰,并且由始至终都有对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的重视。虽然在其规划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作为规划理念,但是从其规划的内容上看,它是把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分解为具体的项目,在规划中逐一进行了规划,比如低碳经济、减排计划、水资源保护、动物资源保护等,对噪声、废弃物、污染地等都提出治理策略。因此,由始至终,其生态文明理念在其规划中不断得以体现。中国的都市圈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以生态文明的理论作为规划的原则,然后把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进行层层分解,并与规划结合,在规划中得以充分体现。从中国目前出台的都市圈规划来看,其重空间和产业规划,而轻生态文明规划。一般都用一部分内容来进行环境保护规划,但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多,需要进行进一步细化,要真正影响到具体主体的行为才行。要做到如大伦敦都市圈规划得那么细,具有可执行性,这些都需要学习。另外,在大伦敦都市圈规划中,非常重视公众的参与,而中国在规划的自始至终,公众都一无所知,说明中国在规划过程严重缺少公众参与。

3.2以生态产业为主建设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对其产业进行转型。而我们知道,伦敦以前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要想转型是非常困难的。伦敦在产业转型方面主要进行3大步骤:第一步,将工业,特别是带有污染的工业迁移出去,这一过程在20世纪40~50年代完成。第二步,城市核心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和金融业来解决城市就业,这一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完成。第三步,创新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这是近20年正在进行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伦敦已成为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国际贸易重要港口,新兴环境保护产业的创新基地。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让伦敦去工业化后,出现产业空心化,而是选择更具有价值、更能解决就业、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从中国都市圈建设来看,退二进三提了很多年,但是很多都市圈还是以工业为主体,而且一些污染型的工业在一些都市圈还占相当的比重。都市圈政府也在寻找生态产业,但生态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政府为了急功近利,仍然保留一些带有污染性、但能带来较大利税的产业。形成中国一些都市圈工业产业转型乏力,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不高,新兴产业发展受阻的局面,导致生态文明建设进度迟缓。

3.3加强环境保护制度与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好了,生态文明就建设好了;反过来,生态文明好了,环境保护的效果就体现出现了。大伦敦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行了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大伦敦在空气质量、噪声、污染地、废弃处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这些制度设计涉及每个居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每个居民都以这些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让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态化,这样生态文明建设就自然成功了。中国也有很多环境保护的制度规范,但制度条文并不形成每个人的行为规范。比如已实行多年的垃圾分类,而且也放置了很多垃圾回收箱,并设可回收和不回收两个小箱,但是居民并没有真正理解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在扔垃圾时往往随意扔放。垃圾回收站的工作人员,他们知道居民没有真正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投放,他们在处理垃圾时都按不可回收处理。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在中国基本是失败的。因此,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同时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只有每个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了,环境保护制度才能真正实行。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8篇

1.1指标设计及其体系框架本文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是:首先,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方面的目标,即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人居适宜,生态制度健全,生态文化先进;其次,设立具体指标,以引导五大方面目标的实现。故先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指标分解为五个核心考察领域: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然后选取设立表现各个考察领域不同侧面的建设水平、具有显示度和数据支撑的若干具体指标,从而构建出层次清晰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

1.2评价方法

1.2.1指数计算过程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经过以上变化之后,指标中的原始数据转化成用于评价的值,使得所有值都集中在了[0,1]之间。若所用指标的值越大越好,则选用正指标,若所用指标的值越小越好,则选用逆指标。

1.2.2熵权法概述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根据信息论基本原理,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而熵则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因此,可用系统熵来反映其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系统熵可通过熵权法得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熵权法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假设研究对象由n个样本单位组成,反映样本质量的评价指标有m个,分别为xi(i=1,2,…,m),并测出原始数据。

2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熵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对江西省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稳健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均3大领域行相对于2003年有了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领域大幅度下降,这两个领域的下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制约。

2.12010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情况

2.1.1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平稳状态以2003年全省生态文明总指数为基准值100计算,2010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平稳。3.1.2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三大领域全面提升2010年全省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人居指数分别为101.88、110.78、110.75,生态经济增幅较少,而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居则有大幅增长,反映了该省近年来实施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了初步效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好处理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指数则有了大幅度下降,仅为70.05,生态文化下降幅度更大,仅为19.85,表明该省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转变发展理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质量的下降,见图2。

2.1.3大约半数指标呈上升趋势在所有选取的22项指标当中,有12项指标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环境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环境信息公开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比例等7指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也是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均指数问题提升的重要原因。相比较而言,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居各项指标都在增长,生态经济指标只有30%的指标保持较大的增幅,这反映该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制度的建设、关注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比较到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同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在下降,严重制约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导致生态经济指数增长缓慢。表明该省在生态经济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科技水平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农药使用强度却在不断攀升,表明该省仍需大力加强生化环境建设、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生态文化指数急剧下降,说明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公众的力量,没有充分调动公众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生态文化氛围淡薄、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是唱“独角戏”。

2.22010年江西省生态文明指数的分层分析以2003年全省生态文明总指数为基准值100计算,2010年11个设区市文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分别为新余、吉安、抚州、宜春、九江、景德镇、鹰潭、南昌、上饶、赣州、萍乡,见图3。

2.2.1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层次分析根据2010年各市生态文明指数的高低,11个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快的地区。新余市生态文明指数遥遥领先,达到了153.56,吉安和抚州生态文明指数分别为134.08和133.45,居于全省的第二和第三位。从具体指标来看,新余市生态制度领域居于全省第一位,生态文化和生态人居处于领先位置,但是生态环境处于落后的位置,各领域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吉安市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领域均处于全省领先位置,但是生态文化和生态人居指数处在中偏下的位置,相对于新余市来说各生态领域不平衡的现象要轻微一些;抚州市生态环境位居全省第一,生态文化也处于第一层次,但是生态制度指数和生态文化指数偏低,各领域差异仍然较大。在生态文明建设较快的地区,今后仍然需要注重各领域的均衡发展,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第二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较快的地区。宜春市和九江市生态文明指数相对较高,稍低于第一层次的吉安市和抚州市,分别为118.31和116.5,居于第四、第五位。宜春市生态经济处于全省第一,但是其他生态领域指数处于中等或中偏下水平,影响了生态文明总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九江市生态制度处于全省第一位,但是其他生态领域指数处在中下游,各领域差距明显。两个市的生态文明指数情况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较快的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努力消除各生态领域差距,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第三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一般的地区。景德镇市和鹰潭市的生态文明总指数分别为108.53、107.21,居于全省的第六和第七位。景德镇市的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处于全省上游水平,但是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却大幅度落后,生态经济指数排在全省最后,各领域差距显著;鹰潭市生态环境指数、生态文化指数和生态人居指数均排在了全省第一,但是生态制度指数和生态经济指数却严重落后,分别排在全省倒数第二和倒数第四位。鹰潭市的生态领域发展极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不高。这两个市区巨大的各生态领域指数差距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一般的地区,要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领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发展政策和应对措施,努力缩小各领域的差距,在保持相对优势的同时,克服缺陷,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第四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缓慢的地区。南昌市、赣州市、上饶市、萍乡市的生态文明指数分别为89.43、84.61、82.75、80.38居于全省第八至第十一位,同时也是城市数量最多的层次。总体来看,四个市各个生态领域指数均处在中游以下的水平,总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高,各领域差距较大,而且远远落后于先进地区。该层次的四个城市应该紧紧把握住发展机遇,把自身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某些生态领域的优势,重点建设1~2个优势生态领域,提升总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质量,同时努力控制各生态领域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2.2.2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差异分析从各领域发展指数的差异来看,2010年江西省五大领域的地区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领域地区差异最小,标准差为31.08,各市最高与最低水平之比为3.29,反映了该省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高度重视,也是近年来该省各项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实施的结果。生态文化领域差异最大,标准差高达123.03,11个市最高与最低水平之比为8.54,这充分体现了地区之间生态理念、生态知识普及程度间的巨大差异。生态经济、生态人居两项指标地区差异不大,呈现出地区间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2.311个设区市生态文明指数具体分析本文对江西省2010年11个设区市的22项指标和五大领域进行排序,将在11个设区市中位列前两位的作为相对领先指标和相对领先领域,将排名位列最后两位的作为相对落后指标和相对落后领域,通过比较相对领先/落后领域和指标,分析各个设区市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及五大领域在全省的相对领先和落后的情况,见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相对领先指标大致决定了相对领先领域,而相对落后指标则影响着相对落后领域的数量,二者共同影响着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南昌市虽然相对领先指标和全省首位指标均居于第一位,但是由于相对落后指标和全省末尾指标同样居于前列,所以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吉安市相对领先指标和相对落后指标都不多,但是生态指数居于第一层次。江西省各市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须注重各领域的均衡发展和整体的协调性,不可偏废其一。

2.4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相对比较分析对江西省2003~2010年相对领先的生态经济领域和生态人居领域,相对落后的生态环境领域和生态文化领域共18个指标根据综合得分情况计算出每个指标所占的年份数来确定相对领先领域中相对领先指标和相对落后领域里相对落后指标,见表4。在生态经济领域,相对领先的指标为:单位GDP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R&D经费占GDP比重;在生态人居领域,相对领先的指标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比例。在生态环境领域,排名最后的三个指标为农药施用强度、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生态文化领域,排名最末的指标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根据上文分析,2003~2010年江西省在生态经济领域和生态人居领域处于五大领域的前两位,生态制度领域处在第二层次,而生态环境领域和生态文化领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处在最末位。该省应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生态人居两大领域的优势条件,同时努力克服劣势,大力建设生态文化,努力缩小各领域间的差距,保持均衡发展。

3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优化

3.1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先目标实现路径示意图根据上文分析,江西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优势、取得了稳步进步,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明显;其二是五大领域发展不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不高。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到重点突出、多管齐下、均衡发展:首先,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其次,做好全省生态文明发展规划,既要保持赣中和赣西北地区的领先优势,同时克服赣南、赣东北等落后地区的短板;再次,要充分调动公共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热情;再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体制机制。在五大领域中,要以生态经济和生态人居领域为重点,巩固其优势地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完善生态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供强力保障;持续关注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领域,以“点”为突破口,带动该两大领域“轴”和“面”的进步,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均衡发展,见图5。

3.2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先路径分析

3.2.1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夯实生态文明物质基础生态经济领域6个落后城市中,赣南和赣东北地区占了4个(上饶58.27、赣州75.25、鹰潭76.98、南昌86.88),涉及全部7个指标,占总指标数的3/4,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主要能源消费量大、单位GDP能耗高、每平方千米产出值和R&D经费占GDP比重低)、生产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环境效益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因此该地区应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结构,重点培植技术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提升工业“绿色”含量;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淘汰落后企业,并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在生态经济领域相对落后的赣中和赣西北地区,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九江重点发展汽车、航空、优质钢材、电子信息、生物和新医药等产业;新余、宜春等赣西地区重点发展冶金、光伏、锂电、医药、陶瓷、机械电子等产业;吉安、抚州等赣中南地区重点发展稀有金属加工、电子信息、通讯终端、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能源、化工建材和机械制造等产业。其次,在生态经济领域处于全省领先位置的赣南、赣东北地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绿色能源、绿色材料、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新动力汽车、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提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继续保持生态经济领域优势,夯实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物质基础。最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优先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旅游、商贸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节点,实施物流服务大通道建设工程,形成赣北(南昌、九江)、赣东北(上饶、景德镇)、赣东南(鹰潭、抚州)、赣中南(赣州、吉安)、赣西(新余、宜春、萍乡)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构建支撑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服务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

3.2.2克服生态环境劣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指数不高,落后地区占了4个城市(南昌52.78、萍乡73.77、上饶95.71、赣州98.81),主要表现为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低;领先的宜春(82.13)和新余(86.44)则表现在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赣南和赣东北地区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构建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大力推动城镇绿化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赣中和赣西北地区则要强化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排放的处置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2.3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提供坚实生态制度保障生态制度发展指数虽居于前列,但是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位于五大领域中的第四位。上饶(68.52)、萍乡(89.65)、鹰潭(90.35)生态环境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和环境信息公开率低,而抚州(92.17)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先地区应注重于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制度的建设,保持各领域协调发展。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等方面内容考核纳入考核范围,提高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建立区域沟通融合互动机制,加强与本省落后地区产业、信息、资金和技术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帮扶欠发达地区,在接轨周边较发达地区中谋求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海西区等区域,不断拓展本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建立全民参与激励机制,主动运用各种手段和载体对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与环境文明教育,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节俭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文化等教育,引导社会成员树立起绿色生活理念,真正形成自觉讲生态文明、重环境友好的社会风气。在落后地区则重点加强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制度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效益、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生态经济补偿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发展生态经济,灵活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等经济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生态经济的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境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建立生态经济激励机制,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率,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列入重点项目计划,在能源、资源、水、土地等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建立环境污染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防范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

3.2.4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努力缩小区域文化差异生态文化发展指数居于五大领域末位,地区差异最为明显,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要以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为先导,引导全社会成员竖立环保、绿色消费意识和节约意识,营造“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气息,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在萍乡、上饶、赣州等生态文化领域落后地区,应重点普及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提高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热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行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工业用水复用率和污水处理率、提倡使用雨水、中水和循环水利用,以“点”带“面”,促进生态文化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