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

生态评估论文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1篇

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新举措,最早开展于20世纪末,主要通过封禁治理等措施,充分调动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自我恢复能力,逐步修复被扰动和损害的生态系统(土壤、植物和野生动物等),使其恢复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即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理化和生物学特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地区进行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是检验生态修复效果的关键,可以为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可依据区域特征和治理目标进行构造,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在时间上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速度和趋势,在空间上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一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治理的规模,在层次上反映流域系统的功能和水平。这样的指标体系就不只是单指标的延伸,而是兼有描述、评价、解释和决策等功能的有机体系}2,。构造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客观性。评价指标选择以生态理论为基础,所选指标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态修复的基本特征和整体水平。指标必须客观存在,能够真实反映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指标的名称和含义要客观而明确。

(2)主导性。不同地区的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所产生的效益也不尽相同。在进行评价时,应选择最为主要的治理措施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

(3)独立性。指标意义必须明确,且具有完全独立的内涵。各指标在统计上独众,相互之间关联度小。指标间不存在因果、矛盾、交义、重复关系。单个指标反映生态修复区域的一个方面,同一层指标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生态修复的特征和本质。

(4)可操作性。指标选取要同时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某些指标在当前阶段能够给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学上的阐述,而在实际获得过程中很难实现,因此,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是否容易获得。评价指标必需的数据要容易获得、必需的计算方法容易操作,不运用计算复杂、采集困难的指标。

现有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指标不全面:目前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选指标大多只能反映生态修复的个别方面,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侧重反映水土保持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的其它方面。

(2)指标停留在静态层面:目前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的评价都是用若干指标分别进行的,即对在工程实施后单个评价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指标值的变化程度来衡量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绝大多数研究采用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三个指标来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效益。尽管这三个指标可以直接而准确的反映修复区域的治理效果。但是,仅靠这三个指标为基准的效益评价并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修复区域生态系统的演替情况,不能保证生态系统今后一直保持良性发展。修复目标应该能够动态的衡量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关注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功能和特性。

(3)指标缺乏普适性:目前关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以具体的特定生态修复区域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针对不同修复区域的独有特征筛选的,建立的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区域局限性,不具备普遍适应性,难以推厂一到更为J’一泛的空间范围中。

评价指标与标准

1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由生态基础性、生态结构性和生态适应性三部分组成,生态基础性包含治理程度、上壤侵蚀模数、林草覆盖率三个指标;生态结构性包含乡土植物比例、群落结构层次、植物多度三个指标;生态适应性包含抗逆性、生长势、病虫害状况三个指标。评价体系共分二层,即口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结构如表4一l所示:杜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并分为优良、达标、未达标三个等级,即目标层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综合指数、准则层中三个模块以及指标层中各个指标得分都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与生态修复等级划分存在对应关系,如表4一2所示:

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与程序

当面临类型多样含义丰富的内容决策时都要进行比较、过程主观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判断、评价、最后做出决策。此这些决策系统的各因素间难以完全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描述,此时必须将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层次分析法作为系统分析的数学方法之一,可以充分兼顾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有步骤、有层次、全方位的解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决策问题。

1评价建模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把待解决的问题清晰化、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模型。一般分为上面的目标层,下面的指标层和中间的准则层。同一层次指标隶属于上一层指标或影响上一层指标,同时又支配下层指标或受下层指标影响。上层为目标层,是评价的最终目标,通常只含有一个因素。下层为指标层,含有若干具体指标。中间为准则层,可分为一层或多层,当准则层指标过多时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牡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门对复杂多因素问题进行条理化、层次化,依据其本身的属性和相互关系构造出几个层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¹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º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各层判断矩阵计算出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¼计算出总元素组合的权重,并对总体进行一致性检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设某层有n个因素,X一{xl,x2,……,xn},要比较它们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准则所占的比重(即把n个因素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比较时取卜9尺度。用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一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则aji习/aij,A是成对比较矩阵,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二l/aij,aii=l。层次分析法中所要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都是正互反矩阵。其中1一9的含义见表5一l2,4,6,8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相邻等级之间。成对比较矩阵A若同时满足:aij>o,aji=l/aij,aii一1,则称为互反矩阵。例如,一个正互反矩阵z的构造如表5一2所示。以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为基础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本层各指标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对于判断矩阵B,有以下公式:式中,A为B的最大特征值,w为相应于A的正规化特征向量。解决问题时常用求和法或求根法来计算特征值的近似值。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利用腼ax与n之差检验一致性,其一致性指标为Cl.,公式为:显然,n值的增加会加大判断误差,因此使用随机一致性比值CR.=Cl.瓜.L一般认为,当C.R.<0.10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否则就需要进行调整,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即可计算出各层次下各个指标的权重。

幻权重计算结果由于认知的差异性,不同专家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数据也存在着差异。评价系统评价的结果必须具有较强说服力。本研究将专家构造的所有矩阵得到的权重汇总,计算出最终的权重向量。把不同专家构造矩阵得到的权重向量一一对应,去掉其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将剩下的权重取均值,这样得到一组权重,而该权重某一向量的所有权重的和可能不为1,因此我们还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完成之后得到的权重向量即可作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的权重向量。水上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确定较为合理。本文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层为具体可操作指标,包括治理程度、土壤侵蚀模数、林草覆盖率、乡土植物比例等9个指标。以评价目的为出发点,同时考虑各指标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山具有丰富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水保工作者构建矩阵,通过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5一3所示

2计算方法

(l)各层分值计算:¹准则层、目标层以下指标分值计算指标层各指标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_卜层指标可以在下层指标分值基础_卜结合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或求积得出。加权求和公式如下:º目标层分值计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分值采用综合指数法得到。根据指标分值和权重逐层计算得出其分值,最后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计算出的目标层得分即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综合效果。

结论与讨论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2篇

生产性生态足迹包含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资源账户两部分。其中生物资源账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生态足迹指标;能源资源账户包括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指标。西北地区各省区资源生产量数据来源于2013年西北五省区的《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采用刘某承等根据净初级生产力计算得到的中国平均值和各省份的数值;各类农产品的世界平均产量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Q)统计数据库[25]及参考文献。根据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的建议,生态承载力计算时应扣除12%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2结果与分析

2.1生态足迹计算分析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从生态足迹总量来看,陕西>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反映了资源消费程度的高低;而从人均生态足迹来看,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反映了现状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耦合关系。从生态承载力的总量来看,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反映了可提供物质消耗的生态生产性土地资源禀赋状况的高低;而从人均生态承载力来看,青海>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反映了现状经济社会的消费水平下,可承载人口数量的状况。总体上,西北地区中仅有青海和新疆表现为生态盈余,其余各省均为生态赤字,且生态盈余/赤字表现为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说明了现状经济水平下,经济社会与土地资源的丰缺状况,且2012年西北地区总体表现为生态赤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已经超出生态承载力的最大值,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环境处于不健康的环境之中。从图2(a)来看,西北地区整体上化石能源用地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耕地,说明化石燃料的消费是影响西北地区各省区人均生态足迹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陕西最高,是化石能源的消费大省;甘肃除了农产品消耗外,其化石能源消耗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从图2(b)来看,草地所提供的人均承载力最高,说明整体上西北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导,但在不同省区又各有不同,如陕西的人均林地承载力比例最大,说明林地资源在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供给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并可提供了较多林产品。从图2(c)来看,西北地区整体上能源赤字比例较大,其次为耕地,说明该区域能源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能源,整个生态系统出现生态透支现象,生态可持续性令人堪忧。图2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不同省区的农林牧产业结构现状及水平。

2.2生态适度人口与生态利用效率根据式(6),2012年西北地区的适度人口计算结果(表2)。由表2可知,2012年西北地区的实际人口为0.98×108人,生态适度人口为0.74×108人,实际人口与生态适度人口的比例为1:0.75,其中,宁夏和陕西两个省份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差距悬殊,导致N/P值过高,生态适度人口过小,这表明西北地区的人口数量已大大高于适度人口数量,超出了土地资源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生态环境将会持续恶化,可持续发展状况堪忧。因此,应该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还应提高科技水平和生态性生产量以减小生态压力。2012年西北地区生态利用效率为0.65万元/hm2。各省区中,陕西的生态利用效率最高(0.75万元/hm2),即用较小的生态足迹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甘肃的生态利用效率最低(0.53万元/hm2)。由于化石能源足迹在研究成果中所占比例较高,所以在改善能源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扩大林地和草地的种植面积并提高产量,以此来提高生态利用效率。

3讨论

IEFM虽然较好地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文中虽利用IEFM对提供水产品的水域进行了计算,但仅分析了水资源的生物生产功能,并未对其社会生产和保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而水资源对西北干旱地区的影响很大,故今后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生态足迹计算,使其更好地反映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2)IEFM是基于6类生产性土地进行生态足迹计算的,然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还消耗了其它土地如用于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的污染吸纳地。在后续研究中也可将这一类土地纳入IEFM的计算,从而使结果能更全面地反映区域生态足迹,以便更科学地对其可持续状况进行评价。(3)文中只对2012年的生态可持续性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未对该区域进行动态研究,而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研究才能很好地评价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未来的可持续性进行预测,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强IEFM的动态研究及其预测功能。(4)虽然IEFM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量,为数据的收集与计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能源输出地,承担着为全国提供粮食和能源的功能,若忽略其贸易调整,势必会造成该区域生态足迹量的增长。文中的计算结果不仅反映了西北地区现状人口对资源的损耗程度,也能间接折射出西北地区各省在全国抑或全球尺度上对人类生态足迹的贡献,其贡献率的大小,仍值得深入研究。

4结论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退化问题突出,生态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是世界各国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②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km2,并且每年还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4-6]。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万k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万km2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④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7]。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影响人们目前的生存环境,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很大挑战,有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开展以林业工程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人工措施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意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8]。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开展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一方面偏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利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Landell-Mills等[9]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经营及其未来的可能变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强调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作用、环境基础作用和能源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林业工程是一个包含着“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全部内容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各种有关产业的生态经济同步发展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的治理、保护、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0],注意从环境资源属性入手,保护、开发和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林业生态系统多功能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11]。

3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概况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根据林业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的思路,决定对原有十大林业工程进行重新整合,在一个时期内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六大工程(表1和图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和其他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养生息和恢复发展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变农民传统的耕种习惯,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不仅对现阶段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国家文明发展和人民殷实小康、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繁荣富足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北京乃至我国的“形象工程”,也是环京津生态圈建设的主体工程,主要解决北京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骨干工程,主要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也是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其他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六大林业工程的成败和绩效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体系和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范围覆盖我国97%以上的县,总计划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工程范围之大、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和我国新世纪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1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开展使我国森林在长期投入不足和面对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快发展,对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截至2013年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有208万km2,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16.55%增至21.63%,活立木总蓄积量164.33亿m3,森林蓄积量151.37亿m3。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13]。截止2006年底,全国林业部门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740处,面积达12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2.60%。各类保护区中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14]。与此同时,林业工程的实施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环境问题有所缓解,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全国有近1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重点治理地区的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夏、山西、吉林等省区沙化土地开始逆转,内蒙古赤峰、陕西榆林的局部地区已基本实现山川秀美,人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得到扩展[15]。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林业生态工程的开展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生态退化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象仍未改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4.1林业生态建设缺乏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知

林业生态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知,不仅增加成本开支,而且会引发新的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如热带的乔木移植到温带,要么是死亡,要么建设暖房并符合热带乔木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前者是失败,后者则成本加大数倍乃至上百倍。又如有些地方的林带要靠人工浇水才能维持,也应属于失败。有学者根据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地带特点提出应当重新审视三北防护林建设问题[16]。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规模营造防护林既不利于防患沙尘暴,也不符合水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17],完全违背客观的自然地带规律。

4.2工程规划布局不合理

规划布局的不合理一方面体现在由于工程覆盖范围极大,林业工程区相互重叠程度高,且各项工程主导功能不同,建设期限与资金投入水平有差异,造成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混乱。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在东北地区大部分重合,也就是说该处不仅是天然林保护的范围,也是我国用材林建设基地,但无法明确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进行建设,这种现象极有可能造成2个工程在该地区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工程范围划分存在一定争议,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东北地区主要是以大小兴安岭为主体进行建设,但二者北部交汇处却并未被划入工程区,而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合植被生长,且有天然森林分布,应纳入天然林保护范畴。

4.3工程质量评判指标单一,“一刀切”现象严重

目前林业工程主要以森林覆被率作为主要评判指标,是值得商榷的。以我国西北干旱区为例,适宜森林生长分布的区域面积有限,目前一些省区的森林自然覆被率多在5%以下。如果要求这些省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以达到对湿润、半湿润地区要求的相同的森林覆被率指标,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半干旱、干旱气候下各省区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应尊重自然,既应保证较高的森林覆被率,也不应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造林指标[18]。

4.4工程管理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

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工程建设缺少生态补偿等激励机制,工程区相关利益群体对工程建设成效不够关心;工程统筹规划有待改进,工程计划资金管理与工程组织实施相脱节,工程投资水平低、到位难、随意性较大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公益林和商品林没有严格区分,未真正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林业生产关系无法理顺。许多地区仍未依法确定山林属权,承包者对林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法律规范和保护,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工程的开展造成影响。

5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策与建议

5.1林业生态建设应以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为核心,合理进行统筹和规划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具有综合性特征。林业生态建设要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合理统筹和规划,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要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东北森林带要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北方防沙带要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带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5.2尊重自然地带规律,科学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地带性建设

自然地理要素(水文、土壤、气候、生物、地貌等)及其综合体呈现强烈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类型适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形成不同的植被分布。林业生态建设要注重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识,秉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科学原则,切忌以森林覆被率作为我国各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指标。必须把地带性原则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地带规律,否则产生更大的生态问题。在受季风作用影响的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温度水分条件好,有天然森林分布,林业工程应遵循森林分布地带性规律进行植树造林。在我国最北部———北纬50°以上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应以种植寒温带针叶林为主;在东北东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应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在辽东半岛与华北地区应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南岭以北的西南、华中、华东与华南北部的辽阔地区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在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以及西藏东喜马拉雅南坡地区应以热带季雨林、雨林为主。在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地区,植被类型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仅在山地的适宜部位有森林分布。林业工程建设应以恢复草原和荒漠植被为主,局部地段可植树,但不宜大面积造林。

5.3建立森林生态服务收费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建立林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按照“谁收益,谁补偿”、公平合理的原则,一方面受益方向森林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经济补偿。凡受益于公益林或依靠森林资源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而有直接经济收入的单位(农业、水利、水电、旅游等部门)和个人均属被征收对象,都必须缴纳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费用。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形式设立生态税。为避免开征新税难的问题,由政府职能部门出面,采取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中附加的形式收取费用,为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5.4规范林地流转制度,提高林地使用效率

林地是林业再生产最根本的资源,是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林地合理流转是发挥林地效益、改变我国林地效益低下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首先,尽快制定相关法律规章,确保林地流转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合法性。逐步取消对林地流转的种种限制,并从流转范围、形式、程序等方面进行合理规范,确保林地流转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依托市场,建立完善的林地价格体系。应按照市场规律,尽快研究建立林地市场价格体系,积极推行征占用林地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的新机制。再次,加强对林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对于可进行林地流转的商品林地,针对林业生态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对林地的保护、利用、归属等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职能活动,监督林地是否改变用途,生态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同时,建立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林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属于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由承包者依法自主决定采用转让、转包、出租、互换等方式进行;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林地主要采用拍卖、招标、公开写上的方式进行流转从而激活林地市场。

5.5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阵地。要响应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宣传教育、制度法规约束等手段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杜绝“边治理、边污染”等现象,严禁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粮食增产、经济增长,防止林地大量流失,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6结语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4篇

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自然资本核算的研究回顾

1国外研究

为了克服传统经济学的弊端,在借鉴世界资源动态模型、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人类承载力和能值分析理论等20世纪70-80年代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Rees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并与Wackernagel等一起将其发展成为生态足迹经典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采用生态足迹表征一定经济或人口规模下的自然资本需求,采用生物承载力表征该区域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本收益,通过两者的对比来判断人类对自然资本的占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样既可以避免货币化评估对自然资本存量减少速度的低估,又能体现出自然资本的不可替代性。Wackernagel等最早将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全球和国家层面的自然资本研究,并归纳出抑制自然资本存量持续减少的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限制高消费、提升技术水平和效率、促进贸易公平、规范商业活动和资本流动,以及开征自然资本消耗税等;Monfreda等通过综合考虑原材料、生产、制成品等环节,改进了区域等国家以下层面的基于生态足迹的自然资本核算方法;Bastianoni等实证分析了意大利典型建筑的生态足迹,并评估了自然资本占用的经济价值及优化途径;Hoekstra对比了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在分析自然资本的人类占用方面的异同点,认为二者对可持续性评价具有很好的互补性;Burkhard等将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服务相结合,借助GIS刻画了土地利用变化下的自然资本供需变化;Malghan通过定义存量—流量和资金—通量两个无量纲量,对生态足迹的耦合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生物物理评价方法的关键在于保持度量尺度(特别是资金—通量方面)一致性。

2国内研究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起步较晚,由徐中民等于2000年率先开展。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度明显加快,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如图1所示,在WebofScience系统中以“ecologicalfootprint”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过去20年中全球载文量从1992年的0篇上升到2011年的71篇。其中,作者系中国科研单位(包括港澳台)的载文量在前9年一直为0,从2001年起才有,后逐渐增加到2011年的27篇,占同期全球载文量的比例也显著提高(图1)。但总的来看,目前国内生态足迹研究仍集中在区域可持续性的案例分析,关于自然资本核算方面的成果报道相对较少,主要有:鲁春霞等估算了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本空间占用程度;刘航等对武汉市在特定年份的自然资本供需情况进行了量化比较;刘建兴等比较了中国与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自然资本的占用水平;熊娜采用生产性生态足迹检验了水、化石能源、土地等3类关键自然资本对中国省域及南水北调工程相关区域的影响。

最新进展——生态足迹三维模型评述

1模型介绍

生态足迹三维模型是生态足迹分析与自然资本核算交叉领域的国际最新进展。以往的生态足迹经典模型及其后来的一系列改进模型,尽管均承认自然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关注点主要在流量而非存量,无法体现自然资本存量恒定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平衡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为明确区分存量资本和流量资本,Niccolucci等[31-32]最近尝试构建了生态足迹三维模型,通过引入两项新指标——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来分别表征人类对自然资本存量和流量的利用水平。

从模型维度看,以往的生态足迹模型多数属于二维模型,由生物承载力(内圆)和生态赤字(圆环)相加得到(图2a);而三维模型视生态足迹为一个圆柱体,由足迹广度(底面)和足迹深度(柱高)相乘得到(图2b)。由此,以下等式成立:式中:EF为生态足迹(hm2);BC为生物承载力(hm2);ED为生态赤字(hm2);EFdepth为足迹深度(无量纲);EFsize为足迹广度(hm2)。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的引入,实现了对生态足迹二维模型的增维,但由于足迹广度在单位上仍采用hm2,所以根据公式(1),足迹深度在量纲上是0次幂形式,即无量纲量。足迹深度是指为维持区域现有资源消费水平,理论上所需占用的区域土地面积的倍数,它表征了人类消耗自然资本存量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足迹广度是指在区域生物承载力限度内,实际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它表征了人类占用自然资本流量的水平,其取值范围为: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相比于一般的二维模型具有显著的优势:

①明确将自然资本存量减少与否作为可持续性的基本判据,通过模型增维实现了对自然资本存量和流量的分类测度,丰富了生态足迹方法的经济学内涵;

②不仅强调土地资源的空间稀缺性(代内公平),更关注资源消费与资源再生之间的不同步性(代际公平),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时空模型;

③克服了单纯以生态足迹或生态赤字比较区域之间可持续性的局限,增强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之间的结果可比性。但正如创立者Niccolucci等所言,生态足迹三维模型作为一项尝试性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或局限,影响了所得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笔者结合前期的实证研究及思考,试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对三维模型进行改进和补充。

2模型改进

2.1如何计算某一区域的足迹深度

式(2)表明,准确的生态赤字结果是计算足迹深度的前提和关键。对单一地类(如耕地)而言,生态赤字的确等于该地类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的差值。但一个区域通常包含多种地类,如果仍由各地类生态足迹之和与生物承载力之和相减得到区域生态赤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生态赤字的真实状况。其原因在于:一些地类(如耕地)的生态赤字,存在部分被其他地类(如草地)的生态盈余所抵消的情况,从而导致所得的区域生态赤字和区域足迹深度偏小。从自然资本的性质看,生态赤字代表了具有虚拟属性的存量资本负债,而生态盈余则代表了具有物质属性的流量资本收益(土地面积),两者因性质不同而不符合线性加和的原则。因此,区域生态赤字的计算需要基于详细的各地类生态赤字数据,而非只是基于最终的区域累加数据。区域生态赤字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Dregion为区域生态赤字;EDi为i地类的生态赤字;n为地类数;EFi为i地类的生态足迹(已均衡化,下同);BCi为i地类的生物承载力(已均衡化,下同)。由此,区域足迹深度(EFdepth,region)的计算公式为:

2.2如何计算某一区域的足迹广度

生态足迹三维模型并未给出明确的足迹广度计算方法。但根据定义,足迹广度实际取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中的较小值,其计算公式为:式中:EFsize,i为i地类的足迹广度。

区域足迹广度所表征的自然资本流量是空间的函数,同样需要基于详细的各地类足迹广度数据。公式(7)表明,由不同地类累加得到的足迹广度小于或等于由各地类生态足迹之和与生物承载力之和相比得到的足迹广度。由此,区域足迹广度。

2.3三维模型改进前后在生态足迹结果计算方面的差异

生态足迹三维模型通过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将生态足迹分解为z轴和xoy平面两个方向的分量(图2b),而这两项指标的计算均需要基于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数据,所以生态足迹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并不对立,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理论上,基于三维模型的生态足迹是表征体积而非面积的物理量,但其数值大小和单位实际仍与二维模型一致:式中:EF3D为基于三维模型(改进前)的生态足迹(即各地类生态足迹之和);EF2D为基于二维模型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改进前后在生态足迹计算方面存在差异:前者与经典的二维模型一致,认为一个区域的生态足迹等于各地类生态足迹之和;而后者则需要基于详细的各地类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数据,其计算公式为:式(9)~(13)表明:

①区域生态足迹大于或等于各地类生态足迹之和,且仅当区域所有地类均为生态赤字时才取等号;

②不论三维模型改进与否,区域生物承载力始终等于各地类生物承载力之和;

③区域足迹深度与区域足迹广度之积小于或等于区域生态足迹,且仅当区域所有地类均为生态赤字时才取等号;

④区域足迹深度大于或等于改进前的足迹深度,区域足迹广度小于或等于改进前的足迹广度,且仅当区域所有地类均为生态赤字或均为生态盈余时才取等号。与改进前相比,生态足迹三维模型在改进后对自然资本流动路径的追踪更为细致,将存量资本和流量资本的分类测度扩展到区域以下具体的地类层面,从而避免了可能存在的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错误抵消的情况,这是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较改进前有所差异的根本原因。

3模型补充

3.1如何基于历史责任测度各国的自然资本流量占用水平

根据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人类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拥有同等享用权,人均历史累积指标最能体现这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足迹广度作为表征自然资本流量占用水平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实际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禀赋。借鉴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人均历史累积足迹广度”指标,从历史责任的角度表征各国人均自然资本流量的累积占用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efsize,region为人均历史累积足迹广度;EFj为j年的生态足迹;Ni为j年的人口数;m为生态盈余的年数;y为总年数;BCj为j年的生物承载力。

指标计算起始年份(基年)的选择,既要综合考虑各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又不能距离现在太近,否则有违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历史不公平程度的初衷,建议在1950-1990年之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量化各国历史责任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两项措施促进自然资本流量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均等化:①高人均足迹广度国家根据其与低人均足迹广度国家之间的累积差异,以经济或技术形式给予后者一定的配额补偿;②确定未来若干年内的全球足迹广度总量限额,并分配各国的足迹广度额度,允许国家间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配额交易。

3.2如何反映区域内部自然资本流量占用的不公平程度

借鉴经济学中基尼系数的内涵,提出“足迹广度基尼系数”指标,以表征区域内部人均自然资本流量占用的不公平程度。当某项指标呈离散型分布,且参照指标(如人口数)在各组近似等分时,可以采用梯形面积法计算其基尼系数(即Lorenz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夹面积),其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某项指标的基尼系数;x为参照指标(如人口数、GDP)的累积比例;y为该指标的累积比例;n为次区域数;i为按该指标高低排列的次区域序号,当i=1时,xi-1=yi-1=0。

目前多数资源环境类研究采用式(16)计算基尼系数,但由于次区域之间的人口数和GDP等参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难以保证Lorenz曲线的相邻各点等距,本文根据矩形面积法得到了更为一般化的足迹广度基尼系数计算公式:数的累积比例。当考察全球层面时,次区域以国为单位进行划分;当考察国家层面时,次区域以省为单位进行划分……以此类推。足迹广度基尼系数的划分标准可以近似参照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等级,即G0.2表示高度均衡;0.2<G0.3表示较为均衡;0.3<G0.4表示相对合理;0.4<G0.5表示较为不均衡;G>0.5表示高度不均衡。3.3.3如何量化自然资本存量减少对自然资本流量的潜在影响如果生态系统在供给社会经济系统的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本存量,应考虑在计算下一年的自然资本流量供给时,扣除该年存量资本减少所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由此提出“理论足迹广度”指标,以表征自然资本存量持续减少对自然资本流量的潜在制约作用,其计算公式为:式(18)进一步反映了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之间的性质差异:生态赤字可以逐年累加,对生态系统的负向影响具有累积性;而生态盈余则无法逐年累加,对生态系统的正向影响也不具有累积性。这可以从生态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一个长期生态盈余的生态系统,一旦无法满足人类资源消费和废弃物排放所需的自然资本流量,就会立即消耗自然资本存量以维持自身稳定,存量资本的减少反过来又会抑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削弱下一年的自然资本流动性,从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性状产生持续负向影响;反之,一个长期生态赤字的生态系统,并不会因为暂时的生态盈余而改变不可更新资源严重消耗的现状,即新增自然资本流量无法弥补上一年损失的自然资本存量。

结论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将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自然资本核算的研究成果,系统评述了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主要优势,并围绕其存在的问题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和补充:

①改进了现有指标的计算方法,从自然资本的角度明确了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的性质差异,在此基础上重新推导了足迹深度、足迹广度和生态足迹3项指标在区域尺度上的计算公式,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低估区域足迹深度和区域生态足迹、高估区域足迹广度的缺陷,更为准确地揭示了自然资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②借鉴气候变化、经济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人均历史累积足迹广度、足迹广度基尼系数和理论足迹广度3项新指标,以分别表征人均自然资本占用的历史累积水平、区域自然资本占用的不公平程度和自然资本存量持续减少对自然资本流量的潜在影响,丰富了模型的理论内涵和指标体系。总之,经本文改进和补充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能较为全面地揭示自然资本存量与流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存量资本恒定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为深化自然资本核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同时也必须指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模型的改进和补充还缺乏具体案例验证,特别是上述3项新增指标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

①人均历史累积足迹广度只是基于公平性原则来考虑自然资本流量占用的历史责任,而未考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对未来自然资本需求的变化趋势,历史累积计算的时段选择及所需统计数据的来源等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5篇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至此,世界各国开始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我国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初步探索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1987年,叶谦吉在一次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8]。针对我国生态恶化的现状,1997年,总书记发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党中央对新世纪我国生态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在提出政治文明并将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同时,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次会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而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趋于成熟,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前国内对生态文明的阐述各有不同,白杨等[9]在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后提出,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指出生态文明就是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工作进展主要涉及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人类福祉及干旱区减贫等几个方面,而这些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正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也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本文中笔者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保持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这一词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其包括生态、经济和文化可持续性。1991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将生态可持续性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10]。这一定义的实质也就在于要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能力。可见,在管理者们制定生态可持续发展决策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可为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欧阳志云等[11]提出,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替代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许多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张雪英等[12]分析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提出了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对策;刘兴元等[13]对兰州市城郊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机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宜于兰州市城郊农业的耦合发展模式及产业化经营机制;胡世辉[14]以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效应价值,并通过生态足迹法研究了该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孙玉芳[15]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博斯腾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政策及措施,应该说这些研究对于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2.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改善人类福祉的重要途径2005年,MA评估小组对人类福祉这一概念进行了概括,包括过上良好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安全、自由权和选择权、精神愉悦等[6]。而人类福祉的这些组成部分几乎都由生态系统提供,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其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生活条件改善也受制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程度[16]。许多学者就如何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改善人类福祉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冯伟林等[17]提出某项生态系统服务能够影响人类福祉的多种要素,人类福祉的某项要素来源于多项生态系统服务;郑伟等[18]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经济福利、文化福利、健康福利等的贡献上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形成机制;杨莉等[19]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农村评估,采用多指标评估法对农民福祉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代光烁等[20]发现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研究对于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维持草原生态系统持续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福祉水平有重要意义。

2.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可为干旱区减贫提供理论依据MA评估报告[6]指出,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对穷人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他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程度最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最敏感;在所有被评估的系统中,旱区系统内的人口经济状况最为恶劣,90%以上的干旱区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平均福祉和人文发展指标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地区,而旱灾频发及土地生产力的丧失甚至会引发非干旱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性。中国干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大约4亿人口的生计紧密依赖于干旱地区资源,而干旱地区正在遭受着荒漠化的威胁,因此,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把干旱地区的贫困问题放在首位予以考虑,要合理利用干旱区拥有大量的石油、黄金、铜矿、银矿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积极开展干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以期为决策者们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关于干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李惠梅等[21]提出要重视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探寻异质性的生态服务的保障性价值和内在价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在维持和变化中居民的福利内涵,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贫困人群的福祉不损失或福利均衡,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张贵军等发现退耕政策的实施明显促进了环京津贫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高,且没有加重该区域人民生活的贫困程度。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6篇

生态危机的形式、人为诱因及与其关联的社会危机

不同的生态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危机形式,其诱导因子的复杂性也各不相同,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将主要的生态危机的形式、诱因及与生态关联的社会危机进行总结(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生态危机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为诱导因素主要为人口与经济发展方式,影响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最直接生存需求。

生态环境危机发展动态

人类现阶段已经进入了以“资本”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深入发展时代,环境危机呈现出了全球化、综合化、生命性等特征并继续纵深发展,具体表现为:其一,生态环境危机全球化-社会危机的“触发点”。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革命、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整个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时期,环境危机、资源短缺、民族宗教冲突、国家动乱、经济和金融危机、信息网络攻击等问题困扰着许多国家及民族的发展,成为社会危机爆发的因素。在这些导致世界各国“危机”爆发的因素中,不同国家各有所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危机诱导因子-生态环境危机;其二,生态环境危机的综合化-社会危机纵深发展的土壤。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环境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多头并进,威胁着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地球生物。生态环境趋恶的全球化趋势,将逐步蚕食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递减与社会发展需求膨胀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激化,这种激化的结局必将是人类自身的劫难。其三,生态环境危机的生命性-引发社会危机的不确定性及防范难度增加。当代的生态环境危害因子已经超越了过去的一般性的“三废”危害,典型的如放射性环境危害、生物基因污染等,伴随着时代而出现不同的生态环境危害因素,即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危机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生态危机作用社会的更多不确定性。

生态危机胁迫社会的一般性机制解析

社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社会矛盾的积累、社会关系的失调以及社会冲突、社会失序;因此,解析生态危机胁迫社会机制的关键在于“透析其引发社会矛盾的逻辑关系”。生态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纵向贯穿于社会的主权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精神文化系统,而且处于“高势”,并且其逻辑联系见图1.

1生态危机作用主权政治系统进而胁迫社会的机制

在近年来的国际纠纷中,主权国之间的环境纠纷越来越多,“环境外交”已经成为国际外交活动中的热点,这从侧面反映了跨国环境问题的普遍性。现阶段许多重大的跨国环境纠纷通过外交得以解决,但随着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危机全球性深入发展,主权环境纠纷的调和难度日益增加已成为必然,外加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生态环境危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变得异常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危机机制:其一,生态危机导致资源严重不足(如淡水),双方或多方利益无法调和而直接导致资源争夺;其二,一方生态危机穿越边界,造成不可调和的人员、财产损失,进而引发双边主权冲突;其三,因生态问题造成双边或多边主权国的信任危机,外加其他国际因素的作用而引发冲突。

2生态危机作用经济系统与精神文化系统胁迫社会的机制

2.1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精神文化系统的联系据UNEP2010年出版的《GlobalBiodiversityOut-look3》,仅仅由于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损失每年便可高达2至4.5万亿美元。自然与经济系统、精神文化系统之间的联系可用生态系统服务来支持,服务功能见表2。

2.2生态危机作用经济系统、精神文化系统胁迫社会的分析生态危机发生意味着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基础支持功能削弱甚至散失,这将导致三种必然结果。其一,大范围的人口散失生存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系统给大范围的人口带来福祉,反过来,其散亦失必然威胁众多人口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其二,社会不公平加剧。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对特定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性相对较高,他们因自然资本的枯竭遭受的损失相对较高,原本巨大的城乡差别贫富距势必会因此而进一步拉大。其三,精神、文化危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内化到人的精神、文化领域,因此,生态危机对精神文化领域的冲击存在内在的必然关系。

云南边境生态危机胁迫社会机制的解析

对云南边境生态危机胁迫社会机制的正确认识有赖于对边境社会及其生态危机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本文解析逻辑正是依照这一认识进行。

1云南边境的社会特征与生态危机特征

为了便于问题的探讨,结合问题探析的需要,将云南边境社会及其生态危机的主要特征概括见表3。从表中可以总结出云南边境集民族多样性、人文多样性、贫困面大社会特征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征于一体,存在“区域社会经济高度依赖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矛盾,为生态危机胁迫社会乃至引发社会危机铺垫了基石。

2云南边境生态危机胁迫社会的机制探析

生态环境纵向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生态危机对这些领域冲击表现出极强的关联性、复杂性。对于生态环境胁迫社会而言,其机制探析的重心无疑是生态危机导致的社会危机,要做到有效、合理的控制由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对危机过程的关键层面、关键环节的关联机制的洞察成为机制探析的重点。

2.1政边地缘关系下危机的边界“阻隔-贯穿”机制从云南2000余年的发展过程看,影响云南地缘政治关系诸要素的作用与地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云南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影响到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的关系。从现在看将来,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金四角”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四大境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边境区域经济发展短期将达到历史新高度、区域人口量将突增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两大变化的推动下,区域经济、文化加速融合;边境人口量、物质量呈巨量“集结-流通”形态。这些变化,在短期内带来区域内土地使用功能的大规模改变,资源能源的消耗量突增。其结果带来两大变化:其一,边境社会关联性短期加强;其二,边境区域生态负荷短期突增。社会关联性加强意味着社会危机的相互作用性加强;基于脆弱生态环境生态负荷短期突增意味着生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边境生态危机导致的社会危机由于不同的主权因素而表现为“社会响应的不连续性-即边界的阻隔效应”。总而言之,生态危机贯穿于行政边界,但社会危机由于社会治理的因素,存在一定的阻隔效应,因此,边境生态危机致社会危机总体而言表现为“阻隔-贯穿”效应,在推进东南亚合作的历史新时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跨国问题。

2.2多民族地区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机制多米诺骨牌效应基于这样一种理想化逻辑:一个区域的正常的生态生产力满足不了该区域的需求,引发人口向生态系统恶性索求直至无法进一步索求为止,即生态危机出现为止;其后果必然导致该区域内向周边索求,致使周边生态危机出现,这样一层层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逐步放大,危机呈加深态势。依据表3可知,云南边境集少数民族多、贫困面大、发展能力弱于一体,这种特征间接表明区域人口生存对生态环境的高度依赖。生态危机对社会的影响的“强作用”与“短时效”,这使得边境生态危机作用社会的结果存在“多米诺骨牌效应”机制。

2.3传统生态文化系统结构流失对生态影响的“长期剥蚀”机制由于民族多源性和山高谷深地理环境的分隔作用,形成了云南边境地区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系统。文化本身始终是处于动态演变的社会元素,伴随着社会变化提速,其演变提速自是一种必然,对社会发展而言,重要的是这种演变重构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边境生态系统本身集多样性和脆弱性于一体,多年来能够维持在良好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该地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顺应自然、适度摄取等独特生态伦理观;但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系统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各方面冲击,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甚至流失的问题,人的破坏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人的行为受意识形态支配,从这个角度看,传统生态伦理的缺失将造成对生态环境无限期的负面影响,表现为“长期剥蚀”机制。

调控对策

边境的人文特征及生态环境特征决定了生态环境危机导致社会危机的复杂性,其作用机制不是单一机制而是多种机制并存;因而,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针对性刚、柔手段的协同发力。

1借发展之机着力提升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引导形成城镇点式发展,生态线式联通的发展格局从总体看,现阶段云南边境地带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为滞后,城乡社会落差巨大,人口居住面广。但随着国际贸易在该区域的持续推进,区域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快速的进步,具备引导贫困山区人口向城镇集中的社会基础。因此,应把握这一良机,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因势利导将山区人口吸纳进城,从面上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形成城镇点式发展,生态线式联通的发展格局。

2实施边境生态环境动态监控,积极构建地区地方性跨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对接平台生态环境危机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及时跟踪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于落实国家“预防优先”的生态环境保护无疑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对于受地缘政治限制的边境地带,这种动态监控更显必要。同时,借助2011年5月成立的“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这一对外环境保护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积极构建地区跨国环境保护对接平台。通过这两种手段实现对边境地区及地带的生态环境演变趋势的准确把握,达到预防生态危机所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7篇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家和地区层面而言,欧美各国(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瑞典、芬兰、瑞士等)相继于20世纪80~90年代开发出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英国政府选取了13个专题,共包括146项可持续性指标。美国克利夫兰的生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气候变迁、多元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公共建设、小区特色、居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输选择等纲领性目标要求。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土壤与水、绿色空间、建筑等。2001年,中国科学院完成《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5项146个要素层指标。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大项,指标控制在22个以内。2005年,建设部颁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活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3项共19个指标。200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完成《宜居城市科学评价制度》,围绕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等6项进行评价。近年来,天津、唐山、上海、深圳、贵阳、重庆、合肥等国内城市纷纷提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进行了各自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目前的研究大致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过对城市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分析,将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和社会生态指标。这类指标体系较为常见,为大多数人所采用:一类是基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另一类是根据《深圳宣言》从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五个层面建立指标体系。张坤民、温国宗等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政治学三个学科角度出发,设计了中国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发放。盛学良、彭补拙等提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筛选、设计的八个主要原则。吴琼、王如松等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内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构建了扬州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以评价生态城市在各个规划时段的建设成效。常克艺等以活力、组织、恢复力三方面构建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采用生态喜用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县、市、省建设指标(试行)以及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常用指标,运用专家咨询等方法从100多项有关指标中筛选出44项主要指标,并提出各项指标因子的标准值和评价方法。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等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标准制订的五项原则。

陈军飞、王慧敏采用综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弥补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缺陷,建立了生态城市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朱兴平、曹荣林指出加权线性求和在判断城市生态综合效应上的不足,提出建立一种均衡发展论和协调论为导向的指标体系数学模型。焦胜、曾光明等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弹性”原则建构指标体系。董宪军对生态城市的概念、战略性规划思想及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政策选择进行了研究,他专门讨论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强调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具有全球观。王飞儿以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及评估体系。朱春玉深入研究了现行的城市规划相关法律如何变革以适应生态城市建设,阐明管理机制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宋荣兴以青岛市为案例,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郭秀锐以广州为案例,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深入探讨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以城市生态学与系统生态学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孟民从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念出发,构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宁艳杰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建立了城市生态住区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51个要素层指标构成。申振东等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六方面入手,提出贵阳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33项指标和监测方法。徐雁、杨根辉、李强、宫明达、李春梅、宁小莉、宁伟等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2)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可操作性较差,指标设计存在缺陷;(3)对指标的动态性缺乏研究,指标弹性较差;(4)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权威、通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专家咨询、民众访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比较分析等。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1指标体系选取原则及结构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包含着复杂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一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都要有科学的根据,只有坚持科学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以科学理论为指,以客观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其本质联系为依据,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的重叠和简单罗列。同时,合理地选择指标,使其具有可测性和可操作性,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计算方法容易掌握,统计和分类方法要一致,所需数据容易统计,统计数据确保权威性。

(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衡量指标以量化为主,但对于一些在目前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可考虑设立“门槛条件”。

(3)特色与共性相结合。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权重。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综合指标以利用其在不同区域的复制和推广,同时也要兼顾区域特色,突出自身特点。

(4)可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选择指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具体指标,指标必须明了和明确。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一定时期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能被跟踪、检验其变化情况。既要考虑设定的指标在近期能够是实现,又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使指标均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超前性。

(5)系统与独立相结合。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整体性能,应当包括生态城市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系统。应注意使指标体系层次清楚、结构合理、相互关联、协调一致。要抓住主要因素,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和研究讨论,我们将指标体系确定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目标层、路径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指构建生态城市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三部分内容。路径层指达成以上目标的路径选择,包括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技术适用、居民生活丰裕、产业循环高效、服务体系完善及管理机制健全七条路径。具体的指标见图1。

此指标体系结构充分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即包含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的重要内容,符合大多数研究成果对生态城市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进一步说,在生态环境健康的目标层下,包含了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技术适用三条路径,囊括环境质量、资源节约和利用以及生态技术三大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层下,包含了居民生活丰裕、产业循环高效两条路径,涵盖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体现中央政策。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层下包含服务体系完善和管理机制健全两条路径,涵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宜居生态城市理念,体现生态城市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高效廉洁行政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

2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取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阶段,整个指标选取以文献分析和专家调查问卷等手段方法为主。初选阶段,可分为两大步骤。

(1)首次初选,建立指标库。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按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或无法操作的指标进行初步排除,构建指标库。该指标库共包含377项指标(其中环境指标161项、经济指标78项、社会指标138项),涵盖国内外30多个地区和城市生态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包括北京、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重庆、郑州、南昌、沈阳、厦门、哈尔滨、温州、南京、洛阳、商丘、淮南、贵阳、佛山、宜春等等)。

(2)二次初选,并设立门槛条件。将首次初选出来的指标库中的指标按上节所述指标选取原则,经专家论证会论证,从中选取61项关键性指标,建立二次初选指标库。同时考虑到一些重要但难以量化的指标总结成五项“门槛条件”,拟定性考察,包括:①绿色理念的树立,从政府到民众把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②初步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③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某项环境质量指标在全国排名150位之前);④初步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保障体系(有生态城市规划、有生态城市专家库);⑤已获评部级生态环境良好城市称号(如国家园林城市等)。指标精选,将61项初步拟定的关键性指标和门槛条件编制成专家评议表,通过网络、专家座谈、学术研讨、论坛及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征询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专家评议表回收后,经科学统计和反复分析讨论,得出最终32项指标。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调查概况

此次专家问卷的发放自2010年11月起,陆续通过会议现场、网络等形式发放。问卷共发放120份,回收91份,回收率75.8%,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92.3%。

2专家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专家来源主要分为政府部门、其他事业单位、研究院、高效、公司等。被调查专家的专业背景设计城市规划类、景观类、建筑类、生态环境类、工程类、社会经济管理类等。具体构成比例如图2所示。将所有指标按照专家认可的情况进行排名,并取有50%以上专家认可的指标,共28项,另有4项为专家针对指标体系提出的酌情增加项。见表1。

3指标赋值及体系构建

指标赋值是构建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内外已有指标体系的理论及实践成果,经多次专家论证,综合分析与权衡,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赋值的基本原则根据宋永昌等的研究成果:(1)凡已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城市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3)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做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4)依据现有的环境、社会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力求定量化作标准值;(5)对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十分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在缺乏有关指标统计数据前,暂用类似指标替代。指标赋值及单位间见表1。

表1给出了我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分为三层指标,第一次层次为目标层,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第二层次为路径层,是第一层的细分,生态环境健康又可分为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技术使用;经济持续发展又可分为居民生活丰裕和产业循环高效;社会和谐进步又可分为服务体系完善和管理机制健全。第三层次为具体指标层,共有32项具体指标,专家认可度都在50%以上。

结论和展望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相对稳定性等原则,对国内已有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广泛搜集和对国内外相关先进指标的补充借鉴,并结合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等一系列正在实践中的指标体系成果,经三轮专家论证,科学合理的完成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构建。此基础指标体系与中央政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全面和权威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补充,侧重于并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5项门槛条件和32项指标(3个目标层、7个路径层)。指标的筛选和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根据专家意见不断进行反馈修改,同时兼顾生态城市的实际建设情况,保证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各异,在构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后续研究方向是:

生态评估论文范文第8篇

(一)培养大学生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指生活模式,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社交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生态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态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中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己开车,喝水是自己带杯子还是买瓶装饮料,垃圾是分类还是扔在一起,购买商品是选择产地近的还是产地远等等。很多这些日常生活中伺空见惯的事,看起来似乎与环境也没有关系,但它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的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有这样的数据:在北京,冬天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二十五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居民散烧煤炭,排放物中致癌物的含量非常高。

(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生态的职业素养就是要求工作中要带着生态文明的意识去完成工作任务。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采用什么生产方式去生产或采用什么的方式去工作,这些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也有着这样的案例,执法部门不执法,车企尾气排放措施造假,带来环境污染。

(三)通过大学生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每个人积极响应和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要让大学生积极向社会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行为、语言等多种方式将生态文明知识向社会主动传播。

2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们扭转过去忽略环境与自然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还需要相应的生态技术和技能知识,才能真正形成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一)环境现状环境现状主要是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状况和生态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传播最新生态动态,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引起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二)生态文明理念有着生态的理念,大学生才能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动,能够更好地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理念涵括了生活和生产中的一切,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道德观、绿色科技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这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核心。

(三)生态环境法律生态法律的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生态文明的义务,自觉地应用法律保护环境。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应介绍及宣传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等国际环境法律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防治法等相关法律。

(四)生态技能与知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理念,还需要知道怎么做,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必须介绍现代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的生产技术。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旧电池回收;另一类是工作岗位上的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如生产中的减排绿色技术、低碳设计。

3教育途径

(一)环境感化:营造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要首先要重视环境的作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最有效,言传不如身教。良好的环境可以成就人,不良的环境可以毁了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影响作用。环境无声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所处其环境中的人,并左右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大学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营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当一个人身边所接触的都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人、事和物时,他会耳濡目染到这一切,自然也会被同化。所以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应首先营造积极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让环境感召学生,使生态文明在学校成为一种使命、一种习惯、一种潮流,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校园环境分为文化和设施两个方面。(1)校园生态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生态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营造生态校园文化的方式有好多,归纳来说可以从下述五个方面去营造。一、媒介宣传:发挥校园媒介的宣传作用,可以通过校园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报刊、标识牌、宣传栏等学生能接触到的校园媒介通俗易懂地介绍、宣传生态文明的一些基本知识,告诉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关掉教室不需要的灯等。二、知识讲座: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办环保知识讲座,可以请环保专业人员宣传国家环保政策,生态环境科学最新理论及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也可以请环保志愿者介绍生活的环保常识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三、社团组织:支持成立环保类的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态文明,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四、活动开展:鼓励学校各个部门举办各种活动,可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也可在以其他活动为主题是时加入环境保护的概念,如环境保护演讲比赛,环保创业大赛等。五、环保节日宣传:在每一个与环保相关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来临时,都要做好宣传与介绍工作,或者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不断地感受生态与环保的重要性。(2)校园生态的设施环境校园的设施环境是指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宿舍、食堂、浴室等建筑与设施。校园物质环境生态化,是指校园的这些建筑与设施应是节能、环保、低碳的。如学校在照明、空调、浴室的设施上采用节能材料和智能温控装置,改善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空载的问题,降低了平均用电量,减少了设备的空载时间,降低了能源消耗。学校可以建造循环用水处理系统,将雨水与污水进行分流,雨水收集起来供学校清洗道路与绿化用,将污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学校食堂应安装油烟净化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等。当学生处于一个生态的校园,听到的是生态文明的宣传,使用的是生态的设施,将更容易也更深刻地造就其生态文明行为和意识。校园设施的生态化,不仅减少能源浪费、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行弘扬和落实,也体现了学校的言传身教、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还可以供学生们在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或技术时参观学习。

(二)课程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涉及到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时应从专业课程体系与通识课程体系入手。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以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专题教育的方式,即单独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以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为辅,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1)渗透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基本上不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也不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只是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带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去教学专业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某生产技术时,可以分析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怎么样,如有不利影响时,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消除不利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中,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两种知识的整合,这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主题、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依附于专业课程教学的体系,具有内容多、范围广、内容散等特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因此只能作为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的辅助途径。另外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却很难考核、评估,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而不是应付了事。(2)专题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专题教育就是专门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中,面向所有学生。学校或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环境现状、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法律等知识,要通俗易懂符合时展趋势。另外还要组织专家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进行论证,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教学设计。建议这门课教学设计多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情景教学法,同时可以结合当下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课堂形式向学生开放,就像尔雅课堂一样的。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学习,也给学校节省了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一方面,这种方式使生态文明教育具备了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同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也给考核、评估提供了可操作性,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评估,也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和环境感化,还应设置实践环节。生态文明实践,不但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大学生通过亲临现场体验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强化生态文明的信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日常生活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应引导并督促学生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围绕学生力所能及的细节开展,在衣、食、住、行、学、休息、人际交往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的生态行为取向,使其养成其良好的生态习惯,比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存放、双面打印、不铺张浪费、低碳消费等。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些岗位,如绿化保养、卫生保洁、环境监督等供学生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学生生态意识,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2)社会实践多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具有很强社会效应,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感悟。学生参与或开展公益活是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如环保知识和法规的宣传、保护水资源、生态调查、废旧电池回收等,营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到生态企业、生态实验室、生态设施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感受生态的意义与作用,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的提升。(3)社会监督在学生生态实践中,学生不仅要自身行为生态化,还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勇于纠正、制止不正当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当不能制止或问题严重时,学生应向相关部门反应,如12369环保电话。

4生态文明教育保障

(一)落实管理部门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应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落实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计划、考核制度,有秩序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把工作层层落实,一层抓一层。

(二)加强师资和教学设施建设师资与教学设施是教育的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落实到实处,应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强化教师的生态行为,加强环境生态方面的教学研究力度,同时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

5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人员、管理、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评价。教育评估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了依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有助于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检验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是否有效,教育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总结教训。鉴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更是体现在就业后的工作生活中,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应分为毕业前与毕业后两个阶段。毕业前的评估主要针对教育的内容、目标、教育途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设备采用专家评估、问卷调研、指标评分系统等方式评估。毕业后的评估主要是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和学生的单位收集信息,再对信息进行相应的评估。

6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