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设计展示综合论文范文

设计展示综合论文范文

设计展示综合论文

设计展示综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法学专业;多样化;评价机制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大学教学的最后环节,法科生通过毕业论文向学校和社会展示接受本科4年教育的成果,证明自己可以初步胜任法律职业。但在实践中许多法学本科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并没有通过毕业论文这一途径得到锻炼和实现,法学教育长期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协同育人机制难以建立和实施等等,这些都导致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困难重重,鉴于此法学本科教育在毕业论文改革中,除了需要重视毕业论文中实践能力的体现,丰富毕业论文的形式,还需要加强对于多样化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传统的学术性论文范围过于宽泛,如“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研究”“人工智能的法律控制”,此类题目,涉及内容非常繁杂,很难在几千字的篇幅内将问题说清楚和透彻;其次学生对于文献研究的能力不足,许多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的数量少且观点陈旧。学生没有具备文献检索的能力,对于检索工具选取、高级检索策略等都不够熟悉。有些学生对于所收集到的文献,只能做到对观点的陈述,缺乏必要归纳和分析;再次学生对于科研不够重视,也没有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平时也缺乏必要的指导和锻炼。在专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就会暴露出写作水平较低、论证不够充分合理的情况,还有专业术语使用不够严谨、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欠缺、难有新颖的观点等情况。大多数毕业论文都是在综合论述他人的观点,没有利用自己掌握的科研资讯去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也鲜有人能够认真的进行社会调查并从中获取得数据,因此论文的观点和结论没有创新性。

二、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成因

人才培养中仍采用应试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形式单一落伍。目前,法学专业大部分课程在设置之初就确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即使有些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来替代,但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对于结果导向性的考核方式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学生对于教学实践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实践作用仍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不够重视,学生在实习单位由于时间较短,难以深入事务案件中关键问题和漏洞,论文缺乏新颖观点也是情理之中的。此外,如果学校没有适当引导,学生不会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相结合,脱离实际的选题让学生无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与研究生入学、职业资格考试等相冲突,毕业论文被迫给考研和就业让路的情况。学生写出的毕业论文就很容易出现质量不高、格式不规范的情况。毕业论文形式单一的现状难以符合养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目标。新时代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要求不再止步于掌握法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表达、沟通和学术能力,并和其他学科相互融会贯通。现行的传统的学术性论文,在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外,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考察。

三、毕业论文多样性改革的提出和面临的问题

在《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要求本科教育要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于教育工作者提出进一步要求,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的新途径、新举措。因此研究组提出了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的构想,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多样化形式包括:理论研究论文、实践案例评析、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公开、项目成果、获奖作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和兴趣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

(一)多样化毕业论文的提出

1.形式多样的论文是对于传统学术毕业论文的重要补充,是为了适应地方应用性本科高校建设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形式多样化的论文形式灵活多样,不同就业意向的同学可以结合未来就业方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论文形式。让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鼓励学生从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中去选题,学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观点充实的文章。

2.形式多样化符合法学专业需要重视实践的专业特点。长期以来法学教育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学生实际处理案件的能力重视不足。多样化的毕业论文鼓励学生采取案例评析、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等形式完成论文让学生把毕业论文与事务部门实习、自身创新创业结合,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强调法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3.形式多样的论文是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必然途径。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多样化毕业论文能够让学生发挥特长、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减轻应试教育机制下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焦虑和恐慌。

(二)多样化毕业论文面临的困境

作为衡量本科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最后的试金石,对于多样化的毕业论文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导向,确定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的外在物化形式、主要任务和考察的侧重点。多样化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亟待建立,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四、建立多样性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一)多样化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外在物化标准

1.学术性毕业论文要求,对于学术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和传统毕业论文基本一致,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理论,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的论文,论文字数在8000字左右。

2.实践案例评析,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所接触的实际案件,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发现案件中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中学习法律意识、技能及职业的综合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此类论文的选题中要求学生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协商后确定题目,并且需要得到校外指导老师的认可。案例评析字数在5000字左右。

3.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对实习企业的调查了解,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法律风险:企业设立、人力资源、业务合同、侵权责任、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风险,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甄别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评估报告字数在8000字左右。

4.项目成果或获奖作品。要求学生撰写项目或作品报告,介绍项目或作品的完成步骤、完成关键点、取得成果和作品的创新性、持续性以及对于该项目或成果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等,重点在于介绍学生在该项目或者参赛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反思,成果或作品报告字数在5000字左右。

5.公开,要求该论文必须是本专业论文并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指导教师和评审教师要对该论文的学术价值、的书刊进行严格的审核,防止出现低质量的论文和学术造假的情况。

(二)多样化毕业论文对于法科学生能力培养的标准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选题确立、开题、撰写、答辩等每个环节对于下一环节和整个毕业论文的完成都有制约作用,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贯穿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多样化的毕业论文除了上述任务、物化形式和字数要求的要求外,还需要包括对于选题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考察。

1.论文选题能力,考查学生对于研究对象选择的过程,确定研究问题的范围。选题首先要有灵感,灵感来自于平时对于生活、学习、实践的感悟和总结,同时还需要学生把握好该问题难易程度,为下一步开题做好准备。

2.文献检索和综述的能力,通过检索查阅有关文献,学生需要能够收集该问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对于问题作出系统性分析和总结,发掘一些对今后研究有益的思路,也是对于前期选题意义进行反思。

3.创新能力,由于本科学习法学时间限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求所有法科本科生都能提出开创性研究课题的要求是不切实际。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不仅仅体现为新颖的观点,也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新颖的材料,选择新鲜的视角、对于已有观点的深化、对原有观点赋予新的时代价值或者对于原有观点的批判的能力。能够满足其中材料新、视角新、观点新中任一个要求即可视为满足创新性要求。

4.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是多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实践。在实务部门进行毕业实习环节中留心收集相关材料,鼓励学生选择案例评析和企业法律风险报告类论,并邀请校外指导老师对学生的选题和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5.表达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考察法科毕业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考察学生论文的立意、构架、逻辑、论证、修辞等各种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能够对问题进行挖掘、提炼和总结。在与指导老师沟通及答辩环节,学生还需要进行口头汇报和辩说,这对于学生临场的反应和表达都是一次考验。

6.学术规范意识,即要求学生专业的各类论文或报告符合学校毕业论文的要求:字数、字体、脚注、编排格式、参考文献等都要符合学术规范,这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科研方法。

(三)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毕业论文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角度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元化。在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下,不同主体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不同,评分的差距有可能带来误差,因此需要丰富评价主体来降低误差,多元主体可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的主体。除了充分发挥校内教师力量———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价作用,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聘请实务部门的同行专家参与论文的审阅和评价。传统毕业论文评价多在论文定稿后进行,只考察论文的学术性,评价角度多元意味着除了在最终环节进行评价外,在论文写作的前期和中期阶段也需要开展评价,学生在各环节的态度和进程都影响最终成绩,并明确各环节所占比重。评价方法多元是论文质量除了通过分数高低来体现,还可以考虑加入社会认可程度因素,例如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如果校外指导教师能够认可其价值或企业采纳其建议,则在成绩上适当给与提高。通过上述措施,在实现与社会力量协同育人的同时,丰富毕业论文实用价值,避免了评价的单一性。

(四)动态贯穿于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毕业论文评价主要集中在评阅和答辩阶段,忽视了质量评价对于法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考核与激励。为了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评价,评价机制应当贯穿整个写作过程,每个环节设立观测点,前一个观测点不符合要求,不得开展下一环节的工作。这种过程考核评价模式也是对于扭转应试性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尝试,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督促学生切实利用好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践来提高论文的质量,改变临时突击型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模式。

(五)多样化毕业论文需要多样化的指引

多样化的毕业论文对于论文指导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评析和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等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论文,除了需要校内老师的指导外,还需要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邀请校外实务部门老师承担部分指导任务。在选题和开题阶段,校内指导老师工作是指导学生熟悉论文写作规范,确定论文的类型和题目,分析论文结构。对于打算撰写上述实践性论文的学生,校内论文指导老师还要结合论文类型和题目,设计学生的实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收集什么资料。校外指导老师工作是实地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工作,启迪学生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论文写作定稿的过程中,校内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相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讨论,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并对论文的结构内容进一步修改。校外的指导老师对于定稿的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提出可行性建议。在毕业论文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形式多样化论文是对于论文改革的一种尝试,兼顾了法科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多元化的论文离不开多元化、动态化、全方位监控和评价体系,应当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通过设立明晰操作性强的各项指标、要求和标准进行量化考核,遵循严谨的写作规范,科学构建毕业论文环节的实践考核体系,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实践能力、科研水平等综合能力的目的,切实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不断推动卓越法律人才建设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晨,闫薇.高校转应用型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多样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0):161-162.

设计展示综合论文范文第2篇

这篇文章将尝试着回答在跨文化交流和教育机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所要做的分析与其说是说明性的,不如说是探索性的;它将试图唤起文化在期望与观点中转换的可能性,并引起思索。“恢复景观作为一个批评性的实践”在这里有三个方面的理解:①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文化界horizons,因为它在展示趋同主义特色的时候,使乡土观念在某些形式上自然化与合法化。②通过挖掘景观或文化在当前陷入困境的根源,否定、忽略它们或使它们重新具有生命力,以达到修复一定形式的景观或文化的目的这里主要指中国的景观文化。③解释为什么恢复景观会涉及“恢复理论”,这种理论由于各种原因被繁忙的从业者和迷惑的学生所曲解。

基本前提是:目前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已经使它与中国文化比在20世纪的任何时间里都更容易结合起来探讨,论证的方法是以事实为例证的,并具有选择性,将主要针对近一段时间里在西方读者中盛行的关于景观建筑学的论文的片断进行分析,并揭示他们的论文是怎样掩盖了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目的并不是要下定论或批判他们,而主要是引用这些作者的观点。笔者主要的兴趣在于跨文化交流可能出现的时空穿梭性shuttling,不会停留在深度的批评上。不管怎样,希望穿梭不仅能使我们感觉到存在交流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我们个人的观点是有限的。

在开始论述之前,先排除三个不恰当的假设。第一,对文化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内容,而在于其动态的变化过程。跨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这样的:研究景观建筑学的人们努力应答特定的困境,并在更大的变化中不断跟进,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可能会有跨文化交流;第二,跨文化交流场景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人们可以主题化或地方化“中国”或“非西方”的范围内,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可延伸至如下一些特殊的场景:一个人在讨论中国园林、中国的社区中心、中国大使馆或中国城。甚至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作者表面上谈论的并非中国问题也可能引起争论,最后导致跨文化的交流。最后,差异并不是导致不相关的理由。相反,正是位置、环境、文化背景和先入为主上的不同使我们在正视相关性和可刺激发现的相互性启发上变得困难起来。

一、景观过程,触觉和(诗歌化)语言在纯视觉的领域理解景观的语言,近些年招致了许多的批评

在一篇名为“景观里的建筑学:面向统一的视觉”的文章里,安妮·惠特森·斯伯恩抱怨道:“许多建筑师甚至景观建筑师都坚持这样理解景观建筑:反对有活力的创作过程,而仅仅把景观作为现有建筑物视觉上的设置,只考虑景观中山、树和花的形状和颜色,而不考虑使景观有活力的过程。”在另一篇同主题的文章中,詹姆斯。科纳提出在设计景观这一重要的文化性工作中,应该把物质的触觉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因为强调触觉将帮助我们避免“将景观降至风景或视觉背景来处理的设计冲动。对景观视觉上的观察倾向于把主观物体客观化和距离化,与之相反,触觉却能吸引、拉近人们对环境的体验,并使这种体验得到升华。触觉以文字的方式把下列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反馈给我们:树木的温暖性与金属的寒冷性,湿润叶子的芳香与潮湿空气的清香,火山岩石的粗糙以及化石的光滑”。

对把景观作为视觉设置这种观念的批判可以为讨论中国园林清除障碍,因为中国园林经常被不正确地理解为带有建筑物的完整的户外空间和亭盖下undercover的空间。这种整体性的理解在20世纪变得很晦涩,在西方的影响下,现在中国对园林的学习已经被两种主要观点所支配。一种观点盛行于建筑院校的学者中,强调的是园林建筑方面的学习;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对园艺的考虑是最重要的,并被园林院校的学者所倡导。斯伯恩提出的关于景观和建筑视觉上的统一性观点取代了在理解上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观点,而这种一分为二的理解方式有悖于中国的传统观点。斯伯恩坚持使景观有活力的模式也帮助中国园林恢复了现代感temporality,而这种现代感长期以来被引入的强调静态空间和空寂depopulated画面的现代主义的理解方式所弱化。科纳对触觉的强调则有助于恢复和体验园林的尺度感。这种尺度感在中国园林的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本世纪却被大多数展示风景图片的中国园林出版物所忽略。

我们也可以想像一下中国传统的景观的观念是怎样唤起对斯伯恩和科纳的论文的新一轮的反思的。例如,我们可以把斯伯恩关于“过程”的论点和中国“特色”的观点作比较。“中国特色”的说法最初是在对中国军事政策和政治的讨论中被提出来的,但逐渐也用于书法、景观、绘画和历史领域中。这种说法在动态和静态的观点中动荡:即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结构体系中,未伸展开的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特性。例如,水从一个曾经阻挡它的墙壁中喷涌而出,摧毁周围的一切事物;或弓弩拉至一定的限度会对一定距离产生致命的影响;一个技艺高超的将军通过研究一些战略性的因素,在一定距离里,能够以最小的力量收取最大的效果。(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学生将会认识到中国传统观念和科纳的关于“场地设计”的讨论之间产生的反响)这种特性由张力所控制(类似于水被墙挡住所产生的张力和弓弩被拉至极限所产生的张力)。这种张力的感觉可以和斯伯恩提出的“统一性视觉”进行对照,在这种“统一性视觉”的观点中存在着和平共处性和基本适应性,例如,可存在于格林·默卡特的屋顶和屋顶上的桉树雨篷之间,也可存在于倾泻的雨水和满足排水需求的巨大的水槽之间。

二、思考从斯伯恩的论文中摘抄的段落

“景观是最原始的居所……这种建筑起源于遮风挡雨和躲避野兽的庇护所。建筑是一个强有力的适应性工具,但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令我们疏远自然的器械。绝大多数现代建筑,窗子密封,重点强调立面而忽视景观,把我们从生活的亲密状态、从自然、从基本的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我们改变地球的力量使我们产生了幻觉,仿佛我们已经控制了自然,我们正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作为一种物种生存,我们现在依靠的是能否以新的方式适应自然。对我们生存年龄的这个基本问题的解决将决定我们作为物种的生存能力。我们最终必须适应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建筑、景观和居所。”

读者会被斯伯恩的原文中出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方法和目标的说法所打动。事实上,关于特色的对话从来都没有使方法和目标之间的联系变得明确起来,却一直被认为是进步和有效的方式而操作着。那种可能表达方法和目标之间联系的敏锐的策略在斯伯恩原文的讨论中显得很含蓄,但在一些经典作品如西塔里埃森,格林。默卡特住宅中可以找到诗一般的描述。斯伯恩的建筑和景观视觉上的统一论被著名的职业设计师在作品中加以体现;这依然是对人类中介机构的奖励,并给人类的主观性留有很大空间。与之对比,中国对于特色的强调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效率不依赖于个体的人类价值。我做以上对比的目的并不是要做出裁决或者表露倾向,而是表明:现在景观建筑学论文中的基本观点可以和中国所关注的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并给大家这样一种感觉,即进行跨文化的对话是可行的。

以下事实可认为是更高层次上的跨文化的共鸣:在景观建筑学的作者中,斯伯恩是很杰出的,因为他开创了以诗歌引起人们对艺术关注的先河。斯伯恩对诗歌的兴趣不在于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价值和感觉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在于以一种基本的方式唤起景观建筑界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的关注。那些可以引起思索、传递感情、表达感觉的词汇和公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变成了仅仅是听起来还比较舒服的陈词滥调。在传统的对中国园林的讨论中,富有文学幻想的诗歌般的语言被普遍运用着,它强调具体和细节,避免抽象和理论。在17世纪关于中国园林的专著中,《园冶》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我尝试着指出该书中存在着的思维萎缩,使得陈腐的重复形式和不胜枚举的事实停留在了直接表达资料信息的水平上。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一轮的学术浪潮,中国出现了许多关于《园冶》的学术论文。在这个学术浪潮中存在着这样的趋势: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园冶》中一些特定的段落和想法,通过重复讨论原文的初始结构,来评定它们的重要性。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关注唤起曲折构思和意识的内容。

当我们回顾过去20多年来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生态和过程的讨论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现在所流行的关于物种和栖息地的陈腐的说法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减少新观点出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将大众修辞学和某些人,诸如格雷。斯奈德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斯奈德作品中的语法和措词暗示了我们和土地之间那种新型的亲密而又自然的关系。在他的诗“ForAll”中,有一个新颖的对句和科纳关于触觉的强调相映成趣:“冰河里的水闪着微光,沙沙做响/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在这里,明喻“硬如足尖”是修饰在陆地上栖息这种接触方式的。但是每一种新颖语言的深思熟虑的应用和新奇的视点,在现代社会与在传统的中国一样,面临着被流行用语排挤的境况。请大家关注当前的困境并不是因为有可行的普通而又确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为任何一篇西方论文对这个问题所做的深思熟虑的答复对于中国的论文都可能有参考价值。

三、二元性思维和极性在斯奈德的诗

“ForAll”中,诗句“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和诗句“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在里面歌唱/溪流的歌唱,心灵的歌唱/太阳照在沙砾上的气息”相呼应。蒂姆·迪安在这两句诗中发现了一个互相对应的感觉:这里的“硬如足尖”象征着土地与人类的经济关系,而暗喻“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则象征着人类与土地经济的关系——诗人的鼻子(和他的诗)像北部落基山脉的溪流。这种语言模式引导着我们去考虑思维的模式。在E·K·迈耶最近的一篇随笔中,他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有害的二元性思维模式做了一个有启发性的批判。迈耶认为:“景观建筑学是一个混合行为,不能把二元性的两方面作为对立的情况来简单地描述。”他认为建筑和景观、男人和女人、文化和自然这些二元的形式是过时看法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本世纪已经最大限度地影响了人们对景观建筑学的兴趣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二元性方式进行思考时,景观被指定为女性或女性化的其他元素并且从属于文化和建筑。我对迈耶对二元性思维批判的兴趣是从如下事实中产生出来的:在英裔欧洲人的传统中,思维的形式有着哲学和文化的基础。它的不确定性是由虚无创作的世界性观点决定的,在创作过程中,一种不确定性的和无条件的基础力量决定着世界的本原和秩序。这种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初级的二元论,是诸如知识、观念,普遍、特殊,自然、文化,原因、结果这种二元分类模式的源泉,这些元素组成了人类的经验体系。在西方建筑学中,这种经验体系是和“几何与代数,理想的原型,……以及它们的流动性与变化着的地上世界的现实性之间的永恒对比”相联系的。西方把建筑和景观设计作为把一种普遍的原则,理性地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并且通过运用几何和均衡原则对自然进行模拟,这些都是同以上想法的重要性紧密相联的。

正如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所谈到的那样,中国发展传统的景观观念并没有借助二元论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景观观念的基础是阴阳两极论,这意味着在相关联的两个元素之间,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需要参照另一个元素才能得到解释。与二元论的对立性不同,极性的每一极都需要另一极作为它的存在条件。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两极之间不是辩证的关系。与辩证关系不同的是,两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对比和综合抵消中产生的对立关系。在中国的传统中,阴和阳不同于阳光和黑暗,男人和女人这类二元论的原则。在这类二元论原则中,对立面之间的元素是相互排斥的。在阴阳之间,“彼此相互承担,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整体”。甚至,阴会转化成阳,反之亦然。更进一步地说,阴阳之间的关系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并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具有多样性以及产生动态关系的有效性”。这种动态关系被认为是内在的关系并能使世界变得稳定。综上所述,阴和阳属于解释的范畴,阐述了世界上最直接和具体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节上的差异和任何假定相同或严格同一性的缺乏在这里都是很重要的。通过对比,二元论的两方面如自然、文化,或男人、女人包含着潜在本质相同的因素。因此,认识到二元论和阴阳两极论指代的是二元性思维的不同模式是很重要的。在另一篇文章里,我对《园冶》中出现的体现中国传统的关键性因素作了一系列的反思,展示了诸如“相互依存”,“借用”,“适宜性”,“适当性”的概念是如何伴随非二元论的逻辑产生的。

通过对比二元论和两极论,我们现在就有可能认识到:对于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做法的批判只是对英裔欧洲人的传统进行基础性批判的一小部分。通过和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迈耶的论文揭示了避免将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二元论解读的可能性。这将最终导致这样的认识:一旦现代主义和已经被加入到对中国物质materials理解中的二元论猜想被摒弃,迈耶的事业是有可能通过对中国景观和园林的反思而得到发展的。新晨

四、相互关系的场合论

“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理论吗?”“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一个理论吗?”“你认为景观建筑学需要通过其领域之外的资源来发展吗?”在大多数时候,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自己非常的困惑,无言作答,因为在被问及这些问题的同时,关于景观建筑学的文化中介agency却很少被涉及。我想质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攻击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的文化界?为什么这些问题听起来好像是要求我们争论在原则上是否需要某些理论?为什么我们不能清楚地表达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并询问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或令人信服地有效地被表达而不借助“理论”这种概念资源?

以R·库哈斯在一般城市的范围内思索城市未来的尝试为例。库哈斯把一般城市比作现代化的飞机场,反对把城市和建筑放在地方识别性localidentity的范畴来思考。库哈斯认为这种一般城市是地方识别性不再存在的结果。在他的论文中,“地方识别性”和历史相关,在建筑学中沉淀。并且库哈斯认为:“把地方识别性当成是过去的形式是失败的命题。”含蓄地说,库哈斯提出把一般城市的概念作为正确的命题是一种“大亚洲主义”的体现。如果库哈斯的论文意味着剥去了亚洲的表皮,那么他已经是成功的了。在台湾的建筑杂志《对话》中,王维真观察到,一般城市的概念是被“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的说法所支持着,并沉浸于一种“新东方主义”的气氛中。

在这里我并没有对库哈斯的原文进行仔细的阅读,但我仍将指出他的文章是一种没有精确理论基础的狭隘的“全球化”观念的象征。在传统的中国,建筑的物理生存环境并没有成为城市“识别性”的一个完整部分。与欧洲持久性纪念碑的传统不同的是,中国的建筑一直处于建与重建的永久性循环中。如果库哈斯发现他不得不面对亚洲城市的“识别性”,这是因为亚洲城市已经逐渐进入了被阿洛伊斯·里格尔所称作的“时代—价值”的模式中。当他用一般性反对“识别性”时,他运用的理论看上去倒像是西方所反对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熟悉理论家约翰·拉杰曼作品的读者将会意识到,以吉尼思·德鲁兹的观点为依据,识别性的属性可以通过迥异的集合被定义,而不是对一般性概念的反对。参照拉杰曼的观点,我在其他文章里解释了分类categories的思维模式如何能在诸如中国景观建筑学的识别性的问题上被重新理解,而不需借助分类本身的概念。读者可以感觉到,库哈斯已经对某种态度attitutdes有了正确的批判,但在他的批判中并没有暗示跨文化在思维上的差异。他通过强加欧洲的模式以一种普遍主义者的态度结束了他的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理论”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设计展示综合论文范文第3篇

李学柔和秦荣生编写的《国际审计》中作如下定义:“计算机审计与一般审计一样,同样是执行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职能。其特殊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执行经济业务和会计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即计算机系统作为审计的对象;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即计算机作为审计的工具。概括起来说,无论是对计算机进行审计还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都统称为计算机审计。”至于电算化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在内涵上人们的理解基本相同。

可见,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理解普遍存在两个方面,即对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

1计算机审计理论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从计算机审计理论到具体的计算机审计技术都有研究。

在计算机审计理论研究方面,傅元略在《会计发展的新领域——CyberAccounting(计算机网络会计)》中提出了计算机网络会计的概念,以反映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吕博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的基础研究》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分析入手,对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以及审计基础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综合论述等。来明敏在《浅谈计算机审计模式》中介绍了可以从国际上借鉴的四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分别是绕过计算机审计模式、穿过计算机审计模式、利用计算机审计模式、在线实时(网络)审计模式;并认为应寻找对策,从促进审计人员更新观念、积极应用审计新技术、大力培养计算机审计人才、加快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准则的制定、规范会计软件设计,以及加大审计软件开发力度等方面努力,尽快建立新的审计模式,从绕过计算机审计转变为穿过或利用计算机审计,最终建立在线实时审计模式,加快我国审计现代化进程。唐飞兵在《关于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探讨》中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详细地分析了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计算机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并对计算机审计基本理论内部层次关系的构建进行有益的探讨。

也有不少学者在审计的技术应用方面做了研究。譬如,黄永平提出在计算机审计中,利用孤点分析法进行数据挖掘,发现一些特殊现象,比其他数据挖掘方法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更有意义。何玉洁等在《计算机审计中的数据库技术》中介绍电子数据的特点开始,讨论SQL查询和OLAP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审计中的应用成果,展示它们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的特性和前景。

此外,学者们还对计算机审计的其他方面进行了研究。陈峰在《计算机审计方式下的数据分析报告》中分析了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及其必要性,并对数据分析报告的基本框架作了数据分析报告的文档结构,就其要素内容做出了规范建议。还分析了当前审计实践中对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就规范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的行为提出“制度形式对数据分析报告加以规范”和“审计组的讨论和审核来保证数据分析报告质量”的建议。罗莉等在《计算机审计中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分工协作》中认为,尽管计算机审计内容、方法与手工审计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从性质、目的、职能等属性看,并没有本质区别。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很难将计算机审计与具体审计业务分离出来,因此,计算机审计不可能独立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外。本文从审计主体的角度,综合考虑计算机审计的界定,提出在计算机环境中内外部审计既要分工又要协作的观点,并分析了分工协作的原则、内容等相关问题。赵辉在《计算机审计方式下的人员资源管理》中提出,在计算机审计方式下,一个单位的管理除了培养良好的单位文化,进行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之外,如何对审计人才进行管理,以适应这种革命性的变化显得至关重要;而对审计人员而言,又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计算机审计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计算机审计风险也是一个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冯淑霞等在《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中就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包括传统审计线索逐渐消失、会计系统内控制度的改变、审计内容的改变、审计技术方法日趋复杂、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缺乏、现行会计软件评审机制存在缺陷等六个方面;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王奇杰在《浅析计算机审计下审计风险的控制》中分析了计算机审计下审计风险的新特征,并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

2我国计算机审计准则综述

我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审计法规,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但是目前涉及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的法规非常有限,目前主要有:《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信息系统安全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分类原则》、《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19581-2004)。审计署1996年12月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指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内容、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审计机关与人员的责任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9年2月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指出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一般原则、计划、内部控制研究、评价与风险评估和审计程序。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11月16日颁布的《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升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电子信息的保存要求、系统的测试、网络远程审计和审计人员在计算机审计中的义务等做出了规定。在2006年2月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不再单独成为一项准则,而是融入了各项准则之中。

3计算机审计软件的综述

审计软件的类型较多,国内有学者把它分为三类:一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类,集成业务管理系统与办公信息系统,具备公务处理、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三大功能,用计算机取代人工书写和计算等操作,完成日常审计业务工作,包括审计业务管理(审计文书类)、审计台账、审计计算、文件摘要、法规库及检索、收发文书管理、机关内部管理等;二是信息系统审计类,主要是电子数据的采集、转换、分析和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即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获取数据查错纠弊,以及对信息系统及控制的审计,亦称1T审计,IT审计师目前是“稀缺人才”;三是网络审计类,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审计信息系统,实施在网络环境下对经济管理和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实现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

国外审计软件的研制与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开发审计软件的是几个大型会计公司,后来一些软件公司也开始研制审计软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审计软件不断完善,目前已开发出便于使用、功能强大,为审计人员广泛接受的产品。其中加拿大和美国的IDEA就是在目前市场上占居领先地位的产品。以ACL软件为例,ACLServicesLtd1987年创建于加拿大温哥华,在布鲁塞尔和新加坡设有办公机构,并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机构。ACL软件的主要功能有:数据转换、抽样、全面的项目监察、资料综合分析、报告。

国外的通用审计软件有强大的数据存取、访问和报告功能,并且易学易用,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不高,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受到普遍欢迎。然而,通用审计软件也具有局限性,通用的审计软件只能进行事后审计而不能实施并行审计,即只能对应用系统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审查,要想实施并行审计,则需使用并行审计技术。此外,通用审计软件对应用系统处理逻辑的验证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990年11月山西省审计局开发的“工业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软件”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计署鉴定的审计软件。随后我国开发的政府审计软件有:太原特派办的“审计业务文书生成软件系统”、沈阳特派办的“通用审计系统”、南京审计学院的“工程造价审计2000”、山东省审计厅的“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工商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系统”、“海关业务审计OIAP系统”、“海关业务审计软件1.0”、“国库业务审计软件”、武汉特派办的“办公决策服务系统”、“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系统”、“收发文远程管理系统”、“上海市审计信息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系统”、“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上审2.0工交企业版”;以及审计署组织开发的“审计实施系统”、“机关辅助办公系统”、“常用财经法规检索系统”、“统计报表软件”、“外资审计信息管理软件”等。几个在中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应用于各大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软件是:珠海金长源软件公司开发的“审计直通车”、上海博科资讯有限公司的“审计之星”、珠海中普软件公司开发的“中普软件”和北京用友安易技术软件公司的“用友GRPS审计软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