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区设计论文:绿色对生态城区设计的作用范文

城区设计论文:绿色对生态城区设计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2-01-13 11:13:12

城区设计论文:绿色对生态城区设计的作用

作者:管弦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研究生

绿地系统对城市空气净化的影响

绿地系统可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氟化氢等污染物,净化空气,减少污染。近年来,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城市汽车数量的猛增,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氟化氢等污染物的浓度越来越大,有些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绿色植物对这些粉尘和有害气体有滞留、吸附、过滤作用。据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1981)测定,含氟化氢的空气通过20m的阔叶林带后,其浓度比空旷地降低10%以上;又据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1977)对80—100m宽的果树林测定,通过林地后空气中的氟化氢浓度比通过同样距离的空旷地下降22.21%。绿地、林带对减少大气飘尘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据何绿萍(1992)对北京市测定,夏季成片林地减尘率可达61.1%,冬季也有20%左右,街道绿带减尘率为22.5%%—85.5%。

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

城市绿地、森林具有降温(夏季)、增加相对湿度、灭菌、调节空气负氧离子、美化环境等功能,给人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据谢维等人对抚顺环城林与市区对微生物种群数测定,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细菌,市内是林带内的32.65倍,森林灭菌作用又以针叶林的功能最强。在人口稠密、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城市绿地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效益,但城市绿地类型不同,绿化树种、树龄、树冠、结构等不同,其生态环境效应也有很大差别。同时,绿地系统可以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给人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生态城市建设中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绿地系统发展不均衡

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发展的均衡性方面,因为,不同的城市经济总量之问存在差别,同时不同的决策者对于不同的项目之间的重视度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的城市园林绿化缺乏平衡性,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城市、环境意识缺乏的城市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对比,前者的水平整体偏低。然而,在一些城市中,虽然不论从人类绿化面积上看还是从绿化率上看,都比较高,但是却缺乏合理的绿化结构布局,也就是说,与乡镇相比,城市中心的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从而导致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均衡性的严重缺乏。

2城市绿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居民的环境得以改善,使城市生态系统得以持续优化。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然而,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持,对系统内的动态平衡进行保持,也就是说,为了保证自然生物群落能够通过人工的城市绿化得以形成,必须使绿地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得到保持。然而,在当前的城市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不能促进城市生物群落的形成,反而对其进行破坏。

3城市绿地系统中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

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方案规划的构思和立意上,而城市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需要时间短、见效快的绿地景观,导致重景观,轻生态“一次成型”的绿化模式被广泛应用。一方面出现根据其构思和意图而忽略绿化的生态功能,硬质景观过多,园林植物运用少。另一方面所运用的植物也是按照其构思和利益所定,没有考虑到每种树木的具体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与方案所在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的适应程度,往往造成非“适地适树”,有的则由于强调观赏外型而栽植一些在生态适应性上并不具有价值的树种。同时乔木、灌木以及地被在搭配时也缺乏科学依据,造成植物生态效果不高。在植物种植时,有时候一味的追求速度和效益,而采用大面积草坪,不符合生态需求。

4城市绿地覆盖率偏低

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场所,它所追求的是经济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在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加上我国特殊的人口问题,就使房地产行业的地位变的日益突出和敏感。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拉动经济增产的源动力,也是当地政府部门财政收入和GDP的主要来源,因此上到当权者下到普通老百姓都热衷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而搞园林绿化建设就显得底气不足,一旦影响到城市土地商业化的“高效”开发,往往面临着被清除掉的尴尬局面。火热的房地产开发,与很小的绿地率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很多本该用于生态绿化的用地变相的都进行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由于园林绿化属于公益事业,国家有限的资金只能将园林绿化建设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至我国城市绿地指标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过低。联合国规定城市人均绿地标准为50~60m,我国规定人均绿地标准为7~11m2,与联合国标准相差甚远,且目前很多城市的绿地面积都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本世纪初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平均约25%,且城市建设中地面硬化,湖滨河道石岸化,植被人工化,景观简单化等人工化趋势严重,城市绿地的环境效能低下。

城市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制定绿地空间布局规划与城市生物保护规划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规划应基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原则,开拓具有相当规模且成片成带的绿地,使之发挥对城市环境与风貌宏观调控的效能。同时也应从市民使用的目标出发,建立类型丰富多样、服务半径分级均衡的各类分区绿地公园和小型绿地,以发挥绿地对居民从生理到心理以至观赏的各种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绿色体系,如组织以森林公园、动物园为主体的观赏娱乐体系,以行道树削尘减噪为主体的市容美化体系,以风景区绿化为主体的风景旅游体系;以小型绿地开放为特色的日常休息活动体系以及防护林、防沙林为主体的防护林体系。

一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与如何利用该城市的自然地理、自然空间及有机布置不同功能绿地有关,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是否合理有关,故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同时进行,切忌先总体规划后绿地规划的“补绿”做法。此外,在考虑绿地布局时,不能“以城市论城市”,应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完善绿地系统生态还原功能,保护和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长远结合,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与发展的关系,才能确保环境建设与园林绿化相匹配,促进良性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的形成,实现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的目标。

3加大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和配置的研究

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是营造高效生态园林绿地的关键,所以应该加大对园林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尤其是保护和净化环境的功能以及经济用途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绿化规划、植物配置和养护技术的研究。同时做好园林植物选育工作。选出抗干旱、耐瘠薄、抗污染、抗病虫,耐粗放管理适合城市人工环境的植物。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紧缺的情况下要求我们从空间去寻找绿量提高城市生态效益的做好方法就是种植乔木,乡土树种是首选。

4树立全民绿化意识和优化城市绿地系统

这是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城市市民应有缺少绿色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要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要把城市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优化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从而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最大、最优地实现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5提高城市绿地率

对城市生态规划,应制定城市各类绿地指标,确定各项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研究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绿地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合理设计、合理配置。如从供给人们呼吸新鲜空气角度去规划绿地面积的话,所需绿地面积因所采用的绿化树种不同而异。建立城市的绿色保护体系,加大公共绿地面积,建设森林公园,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问,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社会效益.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通过合理布局绿地来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在建设用地范围外,规划区范围内增加绿地面积,如增加郊区公园绿地面积和增加生态环境绿地建设,包括城市隔离带、各类防护绿地、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山林水库保护区等,提高城市绿地率,发挥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实例研究——以保定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为例

1保定市城市绿地发展概况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距北京160km,至天津170km的特殊区位优势使其从原来的“首都南大门”已跃升为构建京津冀——大北京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古代城市建设中就有大量园林绿地,古莲池、“上谷八景”之一的“东臬春雨”都是历史留下的见证;1959年《保定市城市规划》中绿地系统就有明确定位即:绿地面积达600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5m2;但直至1981年底全市绿地面积仅为63.4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4m2,绿化覆盖率9.8%,虽然城市绿地面积绝对值增加,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基本维持不变;2007年底,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6m2,绿化覆盖率36.38%。城市绿化进入了迅猛发展期,但与国内大中城市的绿化水平相比任相对落后。

2绿地系统规划

2.1规划目标

运用田园城市理论、环带结合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理论等。按照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生态资源,发掘并弘扬保定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把保定市规划建设成为环境舒适、运转高效、特色突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园林城市。

2.2总体布局形态模式

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总构架结合自然地貌、人工设施被规划为“圆环加放射”的混合方式,即“四环、六楔、一核、八带”。“四环”是结合护城河、防洪堤、中环路、三环路及高速公路设置的四个环状大型绿地。其中环护城河为公园绿地,其余三环作为防护绿地。“六楔”指结合河流、京广铁路及107国道由城市深入市中心的六条放射状楔形绿化带。“一核”即护城河环绕的古城区域,它是保定历史文化的渊源所在,更是绿地系统规划,环境整治的重点。“八带”即城市中纵横各四条的花园林荫道。

2.3规划实施效果

保定市绿地系统规划在保定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强调超前性、可操作性。全市已实现普遍绿化,并取得较好规划实施效果。其次,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保定市悠久的文化特征,将城市绿化和各河流水系统综合治理开发相结合,实现全面和谐统一。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充分挖掘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使当地的自然植物群和具有较高价值的乡土树种得以广泛使用,也使得绿地规划更具有地方特色。最后,注重生态学原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几年来科学完善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已初见成效。

3保定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3.1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随着保定社会经济进步,城市园林受到更多的重视,城市绿化事业得到发展。1999年底保定市绿地总面积达到1283.7hm2;绿地率12.6%;绿化覆盖率22.02%;人均绿地面积18.2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8m2。但绿地结构不甚合理,以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为主,两者之和占城市绿地总面积的80%以上(表1)。

从城市绿地分布、配置与组合来看,虽然由点、线、面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已初步形成,但绿地网络系统还不健全,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3.2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取得成就的同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公园绿地数量少、分布不均且缺乏时代特色

据世界49个城市统计,70%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10m2以上,其中华盛顿为50m2/人,斯德哥尔摩则超过80m2/人,而2007年底保定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8.4m2,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公园绿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将会阻碍城市的繁荣发展。

城市中公园绿地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保定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区。无法满足广大市区居民的日常休憩需要,尤其古城及周围20hm2的区域,集中了全市近一半的人,而道路、绿地等开放空间严重狭窄,造成车堵人挤,事故频繁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城市居民出游和绿地综合作用的发挥。

3.2.2缺乏完整的防护绿地系统

保定市2007年防护绿地面积为30hm2,占绿地总面积的2.1%,主要是分布在一亩泉,护城河部分地段两侧,但由于大部分地段缺少植物保护,涵养林匮乏,加之工业,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城市景观廊道作用被抑制,周围自然生态区域被破坏。

早在城市建设初期,被安置于城市上风口的西郊八大厂,是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但工业区与居民区间却没有足够的防护绿地进行隔离,几个污染严重的工厂周边没有形成完整的卫生防护林带系统。大区域环境中“绿色屏障”的缺乏,使得市区降尘增加,烟雾弥漫,极大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锐增。

3.2.3生产绿地严重不足

至2007年底,保定市生产绿地面积30.1hm2,只占市区总面积的0.4%,远未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的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率不低于2%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城市绿地建设规模扩大,用苗量增加,现有苗圃已无法满足城市用苗需要,没你需大量从外地调入苗木。既增加绿化成本,又不能解决异地成活问题,如不尽快补足被减少的生产绿地,并加大苗圃的开发建设,将会牵制保定城市绿地系统的加速发展。

3.2.4绿地布局结构和网络体系

不完善虽然由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构成的点、线、面状的绿地系统已初步形成,但绿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绿网、道路网、水网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置还有待进一步科学规划与完善。

4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对策

4.1增加平面、立体绿化,彰显地域特色

为改变保定市公园绿地数量少、缺乏特色、分布不均的现状,应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公园来规划。将小区建设、旧城区改造、道路扩建等与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和小区绿地建设相结合;针对机关单位绿地普遍不足的情况,应重视发展立体绿化,将其作为城市绿化的新领域,从而提高绿化覆盖率,缓解城市人均绿地少的矛盾;在改造建造建设中应充分挖掘古城特色,将历史、人文为脉络,乡土特色植物为辅料,打造一个富含文化特色的自然的园林都市。

4.2全面营造生态廊道,提升绿化功能

绿色生态廊道有联系城乡景观和形成生态基础设施网络的功能。利用城市二环路的框架,把原32km的防洪堤、沟结合城市整治,规划为大型的环城公园,在1km长的三环路内建设高跨度的绿化带来划分和连接城市各类功能区;在污染严重的工厂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工业区周围营造大面积生产防护林,用于过滤工业废气、固体悬浮物;将水系、道路、防护林带、林荫大道交织成互相连通的生态廊道,构成科学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使绿化成为提高生态系统降解能力的主要手段,并成为居民周末休闲提供理想场所。

4.3加快生产绿地建设,满足城市绿化需求

为保证城市绿化苗木供给,减少从外地长途运输苗木的绿化造价,要在省道、国道旁的城郊农业用地或荒山等,交通便利、水源充沛的位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合理建立本地苗圃。

4.4保护自然斑块,完善绿地网络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构首先应尊重自然,适应本地特性,许多自然景观是长久以来特定形成的,如不保护和加强,势必会导致景观的消失。应合理控制用地建设性质、规模及绿地率,确保环境质量,要求用地建设部破坏风景区景观环境。可以成片保留郊区优质农田,加紧建成区周围的荒山绿化,建设人工景观达到与周边环境的国度,在天然廊道已形成的基础上,把城市内部绿地与环境绿带联为绿地系统的有机整体,即保障自然环境绿脉的畅通,又兼顾绿地系统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被举报文档标题:城区设计论文:绿色对生态城区设计的作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stsjyjlw/61462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