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范文

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14 11:45:55

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专业特色,对人才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则是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出入。基于此,本文则从工作室教学模式出发,根据市场导向对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推动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工作室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文字、插图、标志等平面视觉符号,来传递给接受者各种信息的设计过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无处不在,如广告设计、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设计、数码影像设计等。随着市场的扩大,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因此,高校也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利用图形图像设计、平面设计、色彩表现、插画、以软件为辅助的影像视觉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当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不应将学生局限在理论层面,而是应结合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推动实践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让学生在“设计―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发展职业能力,而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则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1工作室教学模式概述

工作室教学模式于上个世纪初由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率先创立,其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下,突破了传统教学局限,让应用型人才培养获得了新的教学思路。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工作室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广与普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开放性,即工作室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平台,在这一平台中,理论课程与实践项目、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共同为人才的培养打造提供最佳的理论与实践环境。第二,合作性,即工作室的运行需要多方合作,如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通过签订合同,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师生合作,教师在项目实践中需要参与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探究设计方案;生生合作,即工作室的学生结成团队,并在项目实践目标的推动下开展合作,体现团队价值。第三,市场性,即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脱离了传统学院模式,让学校专业教学与市场需要建立联系,而工作室作为连接二者的纽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与充足的资源,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市场化水平。第四,学生主体,即在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因此,学生的需要则是工作室教学工作开展的依据,据此,高校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项目设计、教师团队安排、设计成果评价中都会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并为学生当前以及未来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2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价值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开始引入工作室教学模式,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逐渐发展为现代化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构建并完善工作室教学模式则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专业教学市场导向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讲,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教学知识平台,推动了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选择性更强,同时也推动了高校专业培养的开放性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安排,让教学运行机制更为灵活,使得师生之间的教学参与逐渐走向动态化、自主化发展;推动了教学团队的建设,优化了教师专业结构;推动了创业模式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实践机会,为其未来创业积累经验、打好基础;推动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配,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素养获得了全面的锻炼与培养。

3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构建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在构建中逐渐认识到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局限,并从职业教育中汲取经验,打造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走向工作室,并实践项目的引导下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各个教学因素之间的协调配合,由此,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在工作室教学模式构建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不完善,学生的实践平台不足。企业是市场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体现,也是提供实践项目、实践技术等教学资源的重要渠道,但是高校在工作室运行中,或者对合作企业缺乏选择,或者与企业的责任分工不合理,使得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影响了工作室实践教学的开展。第二,课程改革与工作室教学发展需要存在出入。作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目前许多高校依然沿用着传统理论教学的课程内容,即便是不断更新教材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依然没有发生改变,这使得学生在项目探究中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影响了项目设计成果。第三,项目教学实施效果不佳。项目教学是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但是一些高校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项目设计中,对项目内容缺乏合理优化,对项目实践过程缺乏具体安排,使得学生在参与责任分工不明,互动沟通不畅,影响了最终的项目研究成果。第四,师资力量不足,高校在工作室教师团队构建中缺乏专门的投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指导关系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上,此外,一些教师在专业知识结构、实践素养、职业责任等方面难以胜任工作室中学生项目探究需要,从而影响了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第五,教学评价体系有待优化,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对结果的过分关注依然是学校、教师评价人才发展的关键点,这使得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度不高,且评价内容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项目设计过程,使得教学方案的调整缺乏依据,影响了工作室运行模式的改进与优化。

4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4.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推动教学资源的优化共享校企合作是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与市场建立联系,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扩大学生实践机会的必要途径。在工作室模式构建中,高校首先要与企业建立联系,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例如学校负责理论课程教授,以及提供理论学习与实践开展的设施、设备与场地,而企业则负责提供设计项目、实践技术等,这样双方协作互助,让学生在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环境中提高专业素养;其次,学校与市场的沟通与联系不应该局限在企业层面,还应该进一步扩大,与相关科研院所积极展开合作,及时吸收科研院所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面的最新成果,并运用到企业实践项目研究中来。通过构建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打破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封闭性,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与联系,让学生在工作室中接触、研究企业实践项目,并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教学资源,进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推动工作室模式有效运行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工作室在运行中不仅包括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还包括企业的实践项目探究,而专业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为推动工作室的顺利运转,则需要对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做出调整。根据工作室运行要求,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设计中,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不仅要根据企业具体的设计项目增添或删减课程内容,还应该根据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行业发展重构课程体系;其次,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需要完善课程体系,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特征提升课程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并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再次,加强与行业协会以及其他高校的联系与沟通,并合作建立课程开发小组,加强课程编写与开发;最后,注重特色课程设计,让学校工作室的运行跳出千篇一律的局限,根据高校自身发展、企业实践项目等因素设计特色化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创新培养,提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积教学质量。

4.3采用项目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尽快融入艺术设计市场做准备。因此,利用项目引导,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是十分必要的。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教学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首先,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设计实践项目,并在项目中明确工作任务与实际岗位需求,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化理念;其次,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根据项目要求对工作室内成员进行责任分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利用共同的项目设计要求推动合作沟通,强化其团队意识;再次,教师对项目实践中的重难点进行及时点拨,纠正其在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并利用案例讲解,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最后,根据企业需要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估,检验学生的项目研究成果,形成对学生以及整个工作室项目团队的综合评价,并针对教学反馈做出相应调整,以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4.4注重工作室教师团队构建,

强化教学主导作用教师是工作室建立与运行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因此,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工作室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师资源的整合,提高师资力量,推动教师团队的建设。根据工作室运行需要,学校首先要对教师做出分工,以确保教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思路,适应工作室的团队作业形式,同时利用分工协作,提高其对学生的指导能力,确保某几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以增进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及时反馈工作室教学培养效果。其次,加强对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培养,一方面要从专业知识层面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即根据市场导向优化培训内容,调整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定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考察,并承担校企合作的工作室项目,增加教师参与实践的机会,积累教师的设计实践经验。最后,与企业沟通合作,打造“双师制”,吸引企业中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进入到教师队伍,与学校教师一同为工作室的运行,以及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4.5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考核与评估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传统以教学结果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人才发展需要,因此,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合理改革与优化,则成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推动工作室教学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高校首先要推动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过渡,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项目设计成果,更应该关注学生参与设计的整个过程,从而全面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过程,找出影响设计结果的主要原因,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出调整与优化;其次,注重对教学现状的反思,不仅要认识到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更应该剖析其在运行中的问题,并根据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基本规律,设计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标准,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最后,推动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教师在工作室运行中的表现得到全面的体现,进而激发其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5结语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而要想让这些学生顺利进入职场,适应未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就应该利用工作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突破传统理论课堂中知识传递的限制,提升学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实践技能,并从整体上提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开科.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孵化基地研究——以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194-195.

[2]蔡伟.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分析——以视觉传达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192-193.

[3]童玲.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研究[J].品牌,2014(11):290.

[4]段笔耕.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174.

[5]汪维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08):233-234+237.

作者:赵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sjcdsjlw/72471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