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模式探析范文

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模式探析范文

时间:2022-06-19 10:39:13

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对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模式进行探讨,拟归纳我国当代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中轴线式、向心式等几种主要的空间组织模式和特点,为我国今后的外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纪念性;空间;景观

引言

“纪念物是人类最高文化需求的表现,它们必须能满足把自己的集合力量转化成为象征的永久需要。最有生命力的纪念物是表现那些最能表现这种集合力量——人民的感受与思想的作品[1]。”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进步,建筑创作理论的逐步发展,纪念性外部空间的创作手法趋于多元化,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1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的基本结构关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烈士陵园的解释为“为纪念革命烈士和表彰他们的光辉业绩,在埋葬烈士遗骨、衣冠或就义的地方建成的陵墓、树立墓碑,并附有较大面积的园林”[2]为了分析烈士陵园的外部空间布局,首先需要了解各空间之间的关系和空间结构。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可以分为入口集散空间、墓道空间、主纪念空间、其它纪念空间、休憩空间、辅助空间等。我们可以将其中的入口集散空间、墓道空间、其它纪念空间、休憩空间、辅助空间统称为次空间,而举行大型集会,进行集中纪念活动的空间称为主纪念空间。于是整个烈士陵园外部空间可以简化为主纪念空间(Mainmemorial—Space)和次空间(Secondarymemorial—Space),我们将其分别简称为M空间和S空间,烈士陵园中的外部空间关系可以按照M空间和S空间进行分析。经过笔者对多个烈士陵园进行实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考察,发现我国烈士陵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外部空间关系。第一种是中心式。即所有S空间都以M空间为中心,环绕M空间来布置。这种空间布局,空间主从关系清晰、明确,主纪念空间突出。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就是以纪念馆前的主纪念空间为中心,四周环绕其它次要空间,主纪念空间所占的比例和位置十分突出(图1)。第二种是串联式。即M空间和S空间用轴线串联在一起。这种空间布置,常常和纪念行为结合在一起,按照纪念仪式顺序来安排各个空间的先后位置。整个参观流线为线性,空间序列一气呵成,主题表达简洁明了,有着强烈的纪念性仪式空间特征,为常见的烈士陵园空间关系模式,是其它各种空间关系的基础。这种空间关系模式是在我国古代帝王陵寝的空间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各纪念空间按照仪式的先后顺序沿轴线方向串联在一起(图2)。第三种是并联式。即存在多条并联的轴线将M空间和S空间组织在一起,M空间位于主轴上,副轴上的S空间一般并无太明显的主次关系。整个空间序列复杂、紧凑,空间秩序严谨、规整。这种类型的空间布局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数量繁杂的空间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多用于大型烈士陵园,如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就属于这种类型(图3)。第四种是分枝式。即存在一条串联M空间的纪念主轴,同时,会在主轴上分化出多条副轴与副轴末端的S空间相连,近似于树的主干和支干的关系。这种模式由串联式演变而来,空间由主到次,一级一级往下延伸,比串联式更灵活,更丰富,适应范围更广。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就是以南北轴为主纪念轴,依次串联入口空间、主纪念空间、纪念碑空间,再在主轴线上分化出多条次轴线,联系纪念馆空间、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小广场等其它S空间,整个陵园空间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图4)。

2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的结构类型

2.1轴线式布局

“只有中国式的建筑群层层地依照一条中轴无限地伸延,才能形成一条在构图上压倒一切的主轴。因此在西方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上就从未产生过如北京那样的长达八千米的建筑群布局以此为中轴线,也没有产生过像明十三陵那样宽广的总体布局[3]。”轴线式的空间布局是我国古代帝王墓寝空间布局的精髓,是我国传统空间布局的核心之一,也是我国礼制思想与空间布局结合的产物。我国大多数烈士陵园外部空间都继承了轴线式布局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的轴线布局与古代帝王墓寝轴线布局进行对比,从中发现烈士陵园主空间轴上的空间构成和古代帝王墓寝的极为相似。古代帝王墓寝由入口空间、神道引导空间、中心祭祀空间、后部墓室空间组成;烈士陵园也由入口空间,类似神道的过渡空间,中心纪念空间,烈士墓空间组成。在烈士陵园的发展过程中,烈士墓的空间布局有所改变,从开始严格受中轴线控制,到后来脱离中轴线的约束,但限于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约束,由入口空间,神道空间,和以纪念碑或纪念馆为视觉中心的主纪念空间所组成的烈士陵园主体空间在布局上依然严格遵循轴线秩序。

2.2向心式布局

向心式布局,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空间都围绕主纪念空间进行布置。这种空间布局方式存在强烈的向心力,而这种向心力能渲染一种神秘的氛围,激发出人们膜拜瞻仰的心理,有利于空间中纪念性的表达。中国抗日战争纪念园的空间布局就属于这种类型。它是以雕塑纪念区为主纪念空间,包括了雕塑纪念空间和位于中心的一个下沉广场,其余空间于三面围绕。整个空间布局,突出了中心的主纪念空间,强化了纪念性空间的主导地位,增强了空间收敛和内聚的感觉(图5)

2.3具有象征意义的布局

所谓象征意义上的布局,即整个外部空间围绕蕴含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来进行空间布局,所有的外部空间都是这个“图形”的一部分。对于烈士陵园来说,这一“图形”一般蕴含警示、铭记、悼念之意,其形决定了组成空间的大致形态。最为著名的实例当数南京中山陵的空间布局。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整体呈现出“钟”形图案,象征“警示之钟”,暗含深刻的警示之意义,也象征了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的贡献。山下中山先生铜像象征钟的顶尖,半月形广场象征钟顶圆弧,陵墓顶端墓室的穹窿顶象征钟摆锤,再加上墓道等外部空间共同组成了“钟”形,整个陵园空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空间布局并不拘泥于传统陵园的固定模式,而是选用了传统陵园的组成要素而将其加以简化创新,虽然整个陵园之中有轴线的存在,但其“钟”形之势已大大超出轴线,成为了主要的空间控制因素,也成了其空间布局的最大特征(图6)。

3结语

“世界上有众多的纪念地,或缅怀亲人,或纪念英雄人物和它们的业绩,但其意义均莫过于纪念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牺牲者”[4]。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到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多战时期。先后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了大批烈士。本文结合分析提出了轴线式,象征式等几种外部纪念性空间设计模型,并举以相关实例逐一分析、论证,为今后我国外部纪念性空间创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K.弗兰姆普敦.原是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评的历史[M].北京:中建筑出版社,1998年:第276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第一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李允禾著.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4]齐康.日月同辉: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碑轴线群体的创作设计.[M].第一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7页.

作者:盘育丹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模式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kjsjlw/7351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