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空间设计探究(4篇)范文

城市空间设计探究(4篇)范文

时间:2022-10-27 05:36:54

城市空间设计探究(4篇)

第一篇:城市带状滨水公园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

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需求意识日益增强。城市带状滨水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而且对改善城市户外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城市带状滨水公园与植物空间的相关概念,并且从植物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的发展进程、及现代植物空间设计的趋向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带状滨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尽管有很多研究植物空间设计的著作,但基于现状调查而进行城市带状滨水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的建设较少,无法对现代城市带状滨水公园中园林植物空间设计进行有效指导,需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效结合。

关键字:

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植物空间;空间设计

1.相关概念界定

1.1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称为园林植物空间(彭一刚)[1]。植物空间的打造是以自然植物为主体,通过艺术构图的布局手法,为了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氛围,使得人们能够在这种植物环境下游乐和观赏。

1.2城市带状滨水公园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带状滨水公园是其组成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城市带状公园的类型。城市带状滨水公园在本文中定义为:沿着城市的海滨、内河、湖滨等水系的两侧或在城市某一水系一侧建设有特殊狭长形态的公园绿地[2]。

1.3城市带状滨水公园

植物空间植物是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城市带状滨水公园的植物空间环境需求发生了改变。在城市带状滨水公园中,合理运用植物的比例、质感、色彩、尺度及时间变化等特性,选取各类植物进行组合搭配形成不同的植物空间,为创造一种适宜人生活的环境。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植物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2.1.1植物种植的历史溯源

《旧约圣经•创世纪》一书中的伊甸园,是宗教理想对于植物的种植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范例。早在所罗门时代,就已经有很多芳香植物被栽植在庭院里。在《传道书》一书中就记载了所罗门兴建葡萄园、开辟园圃、种植果树、开采水池以浇灌生长中的果木的事迹。古希腊时期树木是人们的崇拜对象,树木在人们心里有着神圣的情怀。在提奥弗拉斯特所著的《植物的研究》一书中,一共记录了480种不同的植物。先秦时期《诗经》中提到的花草多达132种,战国时期屈原的诗歌中也描述了许多植物,南北朝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按己知植物的形态分为菜、果、草、木、米食5类。

2.1.2植物空间设计理论

南希A•莱斯辛斯基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提出把植物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来运用以此来丰富外部空间的设计,她还指出了种植设计构成的基本要素:线条、外形、群植、质感、色彩[3]。威廉•罗宾逊在其《树木与花园》一书中,着重提出在植物空间设计中植物的色彩是必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植物的季相更替。在《野生花园》中强调在营造自然野趣的植物空间时,应选取符合本土环境的花卉和植物,同时运用自然群落式进行植物配置[4]。在《西方现代景观植栽设计》中,细致的讲解了植物空间,并将其分成墙体、顶棚和地面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提出空间设计中种植设计应作为重要元素考虑[5]。苏雪痕编著的《植物造景》中提到应用各类植物来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应满足植物与环境协调与适宜,并且通过艺术构图的原理,呈现植物本身的形式美及其营造的意境美[6]。王晓俊提出利用植物材料组织可形成不同的空间,如围合的空间,增加向心和焦点的作用;由顶和地两个空间层类构成的空透空间;带状过渡空间。樊俊喜、李冬梅、赵爱华、胡海燕在《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中阐述,运用植物自身的特征和合理的配置营造空间的分隔、对比、穿插流通和深度表现,进行园林空间景观的布局分析[7]。

2.2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的发展进程

王建国、吕志鹏(2001)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与开发,在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问题的缘起、内在动因和新的发展机遇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以较大的篇幅叙述了近年来滨水区建设的实践和发展趋势[8]。张钰雯、宣伟阳通过对活动特征、公园边界状态、交通方式、公共设施和公园文化特色等方面,研究其对城市带状滨水公园空间效用的影响。刘莹在《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分析》中探讨了在设计理念和历史经验的指导下归纳与形成的滨水区设计原则和空间要素。在《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探讨》一书中李慧、闭瑞金、陈凯、吴玉华将城市滨水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绿带区、河岸区和河面区。分别阐述滨水区的三个区域里植物营造空间的类型和方法[9]。

2.3现代植物空间设计的趋向

现代植物空间设计引入了植物学、园艺学、生态学等多学科,意味着风景园林的快速发展,也促使植物空间设计方法改变。生态园林是指所有植物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和模仿自然的生境而创造的植物空间。生态系统观念指导下的植物空间设计,应注重乡土植物的大量使用,有利于反映当地真实的季相景观,同时要关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类型的多样两个层面。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书中指出,从宏观层面指出了生态设计的这一新的思路,使植物景观设计从植物自身利用到设计形式都发生一定变化。其中成功的案例是上海后滩公园和马德里滨水带状公园。赵鑫、吕文博在《环境行为学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初探》一书中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了人的行为与植物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10]。孔强、李小兰在《城市滨水区带状绿地近自然植物群落营建探析》介绍了景观游憩型滨水绿地和生态修复型滨水绿地的特征和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杨峰在《园林植物空间层类分析》中将植物按形态空间进行分类,对不同的植物空间进行分析,同时也对不同层类之间组合形成的种植搭配规律进行描述。李雄在《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论文中从空间形态的三种类型、三种限定要素和多种构成方式等方面论述园林绿地植物空间的特征。叙述了植物空间的感知与意向过程,和植物空间之间的组合构成的六种结构方式。李伟强在《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研究》中对于同一园林植物空间,观赏视距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时,合理设置不同空间,使游人在行走中看到变化的景观空间,以这一原则创造出多重景观的植物空间[11]。朱建宁提出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摆脱只重视植物品种多层次的摆放,而且要走出表现植物个体美这一观念的局限。提倡把植物设计的重点放在其形成的空间上,同时在设计植物群落和整体景观效果的时应体现一定的地域特色。

3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国内城市带状滨水公园实际建设起步晚,借鉴在国外城市带状滨水公园建设的成果居多,推进适宜我国社会现状的城市带状滨水公园的建设实践意义重大。

二、尽管国内外已有诸多植物空间设计方面的的理论著作,但是对于如何总结现代植物空间设计方法并将之运用到城市带状滨水公园实践中尚未进行深入研究。

三、目前基于现状调查而进行的建设较少,对于城市带状滨水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指导和模仿借鉴方面,未深入结合区域实践进行设计,特别是结合城市带状滨水公园、人的感受和现代植物空间设计来探讨。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目前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的研究趋近完善,同时也将给我国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植物空间设计提供符合区域特征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建设实施指南。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张俊玲,史美佳.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特征与功能分析[J].山西建筑,2012,32:229-230.

[3]南希A.莱斯辛斯基.卓丽环译.植物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2004.

[4]张蕾.十九世纪末自然式花园设计的代表作:威廉•罗宾逊的《野生花园》[J].中国园林,2013,10:100-104.

[5]陈英瑾,赵仲贵.西方现代景观植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7]赵爱华,李冬梅,胡海燕,樊俊喜.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136一138.

[8]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07:41-46.

[9]陈凯,吴玉华,李慧,闭瑞金.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探讨[J].广西热带农业,2010,04:58-61.

[10]赵鑫,吕文博.环境行为学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初探[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309-312.

[11]李伟强.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研究[D].浙江大学,2007.

作者:彭祺 甘德欣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第二篇: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主题文化分析

摘要: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空间设计方面逐渐呈现多样化,已经不再是单一化的标准化建设,更加趋向于与主题文化之间的融合,使城市地铁空间更加人性化。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主题文化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主题文化的运用。

关键词:

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主体文化;运用

地铁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其具有快捷、便利以及安全等特点。就目前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地铁交通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城市地铁空间的合理设计,而主题地铁文化在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主要在于主题文化不仅能够在视觉上使大众产生良好的体验,还有利于城市形象与文化品牌的进一步宣传与推广。

一、主题文化在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的意义分析

主题文化运用于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不仅可以对城市地铁空间蕴含的个性、地域性以及概念性等一系列信息予以传达,还有利于将城市文化风貌、特色更好的展现在大众面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们对于称帝地铁空间的了解与认知,使人们通过地铁空间设计掌握更多的城市文化。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主题文化的运用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辅相成

城市文化、历史是城市地铁空间主题文化的源泉,而城市地铁空间主题文化则体现与传承着城市记忆、文化。从优秀的地铁空间文化来看,其能够对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城市规划人员在对城市发展布局进行分析、研究时立足于称帝地铁文化,引领其发展方向,城市文化与地铁文化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2.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

对于地铁空间的修建,有时候会使人产生一种压抑感,而主题文化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使地下地铁空间更为丰富多彩。地铁及其车厢内部空间设计中主题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对城市地域特色予以有效传达,还能够使乘客产生一种良好视觉体验,有利于乘客心情的进一步舒缓。

3.有利于增强地铁站的导向性、识别性

主题文化在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使城市地铁空间在视觉方面的特点更为鲜明,能够使乘客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更为便利,在多个方面予以指导,如停留、方向等。同时,每一个地铁站点在主题文化上也不尽相同,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乘客对于地铁站点的辨识度,例如:北京6号线中,南锣鼓巷站点在对主题文化进行设计的时候,选取了传统风筝元素,而北京8号线北土站在对主题文化进行设计的时候,选取了青花瓷元素,每一个地铁站点展现着不同的主题文化,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官体验,还能够使乘客更加便捷、容易地对不同站点予以辨别。

二、主题文化在我国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实例分析

现阶段,我国各个城市在地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始重视地铁空间设计中主题文化的合理运用,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其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1.主题文化以历史故事、人物为核心

南京地铁三号线在对地铁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运用的主题文化为《红楼梦》,其主要选取的设计手法为浮雕文化艺术墙,在九个地铁站点中再现红楼梦中的九个经典场景。而西安地铁一号线在空间设计时,将“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文化作为自身的主题文化,对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地铁车站予以重点打造,旨在城市地铁空间中将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文化再现在人们的面前,立足于地铁文化墙,分别选取不同的主题文化对六节车厢空间予以设计,即:丝路复兴-共赢,文明相通-合作,舞动长安-互鉴,丝路商旅-互利,万国来朝-包容,凿空西域-开拓,旨在打造以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地铁站。

2.主题文化以地域文化展现为核心

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主题文化进行设计已经成为地铁空间设计中的一种常用方式。我国每一个城市均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展现地域文化,能够使乘客在进入地铁空间时感受到城市蕴含的地域文化,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度,使其成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一个文化风景。例如:成都地铁4号线在空间设计中,以“文宗蜀韵”为主题文化,并立足于“文墨书香、诗艺成都”,在地铁空间设计方面充分展现出成都历代文宗之风,浓缩了程度文化艺术之精髓。成都地铁四号线中的各个站点,在空间设计上融合了诸多历史文化元素;其中,清江西路在主题文化方面,主要选取了东坡与宋词文化,通过浮雕艺术表现手法,将“苏坡桥故事墙”展现在人们面前,加深人们对“苏坡桥”这一典故的了解与认知。同时,草堂北路站在主题文化方面,主要选取了草堂文化,通过国画充分展现出草堂与杜甫诗的意境,使人们感受到不同区域的不同地域文化,增强人们对于不同城市的文化认知。

3.主题文化以文化名人名事为核心

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在对主题文化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将文化名人名事作为核心,主要目的是为了融合艺术名人的作品、事迹与地铁空间设计。台湾省台北市内,地铁南港站在空间设计方面选用了几米的大型壁画作品,将《地下铁》这一经典作品在地铁空间内再现。而上海市在地铁空间设计中,推出了以“张大千-毕加索艺术大师作品”主题进行设计的想法,通过列车壁板将经典作品展现在乘客面前,并在拉手上对其影像资料予以展现。

4.主题文化以体育科技为核心

就目前来看,我国城市地铁空间设计过程中,开始逐渐重视以体育科技为核心的主题文化运用,例如:上海地铁三号线中,在虹口足球场站点对科普角、体育角予以了建立,而地铁二号线中,于人民广场站内对沙船模型予以展示,使乘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认识上海的航运、商业以及金融的发展历程。

5.主题文化以艺术音乐为核心

地铁文化作为城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融入多元化主题,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更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予以营造。奥运文化建设过程中,北京地铁奥运支线与机场支线项目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铁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人们在地铁空间中的艺术化感受与空间体验,还应当对地区的地理特征与人文特色进行融合。地铁空间设计人员应当将平面艺术、平面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然后立足于平面图形元素,并将平面图形元素于机场快线全线与奥运支线中贯穿,在此基础上使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化得以实现。奥运地铁具备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为乘客提供地铁交通站口,还还能够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与奥运精神予以传承。上海地铁二号线中,人民广场站开展了“地铁音乐角项目”,其主题设定为音乐,每个礼拜六、礼拜天均会开展音乐会活动,并且为音乐演奏者提供免费的音乐设备、场地,截至目前已经为人民群众上演了诸多精彩的音乐节目,开展此类主题活动能够使乘客进一步体验城市文化艺术。

三、结语

现阶段,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而主题文化在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增加人们对地铁空间的亲近感,还能够有效传承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加深人们对地域文化、历史故事、名人名事以及体育科技的了解与认知,对于我国地铁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静怡,周渝,周文晓.主题文化在我国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11):9-10.

[2]李小娟,杨艳红,周颖,等.我国地铁车站主题文化装饰构建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9):9-13.

[3]蒲军.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地铁设计研究——以郑州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4(9):161-162.

[4]杨艳红,周颖,陆伟伟,等.我国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13(11):37-40.

[5]贾宁,常晓月,陈璐,等.地铁,行走的城市脉络——地铁与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12):101-127.

[6]孙浩章,吉晓民.城市文化特质与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建构[J].创意设计源,2013(1):18-23.

[7]陈岩,邓威,周啸飞,等.地下城市——地铁生态环境设计分析[J].美术大观,2013(6):106-107.

作者:邵文珍 孙志坚 单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 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第三篇:城市空间设计创新机制浅析

摘要:

通过分析城市空间设计的现状,分析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建设,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有机结合,产学研有效转化输出,浅析城市空间设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

城市空间设计;人文内涵;产教融合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中心。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化的程度,城市化程度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必经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只有经过了城市化,才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喜不自胜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首华美乐章,就像任何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空间布局与特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城市风格的趋同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假如,让一个人突然置身于这些城市的繁华街区,他是否能分辨出这是哪座城市?我们走在中国不同城市的街道上,有时容易出现一种错觉:此时的繁华街道让我们不知身在何处。外延相似的高楼大厦、反光刺眼的玻璃幕墙、大同小异的街道、数量繁多的城市广场以及不知所谓的劣质城市雕塑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没有各自的城市个性,城市之间的互相复制黏贴,让一座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个性,文化的多样性也在文化趋同性的影响下逐渐消失。虽然我国的经济在竭尽全力奔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但是我们的城市却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一个样,以致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体制、市场、规划设计体系、设计从业者、专业建设等等。本文即是在问题本源专业建设方面对上述问题所做的初步思考和认知。

一、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是在城市环境形态的三维空间中进行意向性的创作,它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涵,它的任务是把人置身于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中,并将人在此当中活动的感受联系起来,按照其心理活动特点,为人创造出安全、舒适、便捷和符合审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为了改善城市质量和景观效果,会将自然与人工、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等相结合。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的需求与渴望体现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而城市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人类的文明。城市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实力条件下的创造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主要从生态化、人性化、文化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城市的生态化

现代城市的自然环境及历史遗存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这些都是快速扩张及人工环境无序膨胀的结果。在近几年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界,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这不光是在本行业领域内,而是在众多行业中讨论的最多的问题。城市的生态化如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将以人为中心,在以尊重自然和城市中的历史文脉为原则的基础上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利用。

(二)城市的人性化

城市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在于尺度与空间。尺度与空间指的是人与城市及城市环境的距离感,也包括人与人的距离。城市的的发展进步使人与人的交流模式发生了改变,从面对面直接交流变成利用高科技手段的间接交流,邻里交往贫乏,人与人之间人情较为冷漠,互不关心。城市越大这样的情况越严重,面对面交流所建立起来的亲密团体环境被逐渐削弱,建立在这些关系上的道德结构也日趋消亡。城市的人性化设计需要增进人与城市及环境的距离感,由于人在空间中的行为与城市环境能够互相贯通和影响,增加人与人的交往空间,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差距,增加在空间中的生活体验,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给人们提供舒适、愉悦、亲切、有活力的空间,在空间环境中使人的生活情趣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从而提高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人情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

(三)城市的文化性

城市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它能够体现当地的风格与特色,文化内涵颇丰,并且时代的连续性与延展性也能得以充分体现。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的文化性的重要内涵。“城市看不到自己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永远都在浮动,没有根基”。城市特色因素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例如城市面貌、风土人情、社会风俗、民族气氛等,这些都是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鲜活生命力。探求城市的文化性就是将这些文脉得以延续,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将研究不同地区的特点,结合具体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并借助城市空间的形象特征、空间关系、结构层次,对城市文脉进行深层次的探求。引用芒福德在《城市文化》的核心理论是,“城市的文化运行产生出人类文明,因而城市是文明社会的孕育所;文化则是城市和新人类间的介质。不同质量的城市产生不同文化,而不同文化最终培育出不同的人类。城市文化的构成状况决定着最终产物的品相。”综上所述,好的城市空间环境既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能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纵观城市设计的历史,在任何城市思想和城市形态的背后,城市空间秩序的变化最能反映城市社会人文生活的变迁。城市内在的本质及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城市社会人文生活的变迁,即城市文脉。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当中,城市人文因素的历史和变现体现着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它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而城市的整体形象亦是城市空间环境。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已经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城市建设,城市的商品化削弱了人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人文内涵也在不断的流失,而且城市的特色也日趋模糊。而对于城市空间设计所含学科在其研究和实践领域更多侧重于物质形态空间。这种情形一方面除了市场导向、体制障碍,但相关专业设计从业者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设计师们不仅仅需要技术层面的教育,能否用丰富的语言进行设计创作,取决于设计师本身的文化修养。而设计从业者人文内涵的缺失,也让人们从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如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环境艺术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思考。

二、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平台研究

(一)相关专业情况

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包括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如城市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为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力学结构、建筑物理等,它侧重于建筑和建筑群及室内外环境的设计。环境设计专业主干课为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园林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环境公共设施设计、展示设计、家具灯饰与陈设设计等。从以上专业的主干课程中不难发现大多侧重于技术层面,人文内涵在专业建设当中如何能够得到重视、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贯彻实施是值得思考的。在此背景下,通过产教有机结合,研究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平台,创建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联盟。使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有效转化输出,培养创新人才,注重在此学科下的专业人文关怀。

(二)高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现状

1.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利益和目标的不同,导致各方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意愿较弱;二是产教融合合作层次不高,学校和企业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高;三是机制体制因素制约产教融合的发展,政府作为资金支持方,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上不够,使很多科研项目在缺乏相应资金和政策扶植的情况下无疾而终,丧失发展的时机和市场前景,最终无法实现生产力的转化。四是相应法律制度保障缺乏,我国在此方面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学校、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二者之间无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此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矛盾和纷争在所难免,也终将使产学融合的成效大打折扣。

2.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所偏差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体制机制的问题,使得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所偏差,体现在人才的培养认识上有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在这种意识作用下,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学校、企业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而用人单位对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正确的认识,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而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将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做出重要突出贡献的人才加以标榜,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度重视自然科学成就而忽视人文科学成就,最终导致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的实质内涵发生偏差。而这也从一方面折射出城市空间设计领域呈现的作品缺乏人文精神,只追求技术层面的要求。

(三)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

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产教融合的体现。教育、科研、社会生产这三者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都具备自身发展的优势、都具备促进发展的的长效机制,并且能够找到相互之间的利益平衡点,这样的产教融合模式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实际,从而使教育的理论更加贴近社会实际,生产实践也由盲从逐步走向自觉,科研的质量和水平能够提升一个高度,使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的搭建包括:建立健全的法规保障机制;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找到互利合作的共同利益,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建立了一个宏观层面的产教高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校企共建产教研基地,学校引进复合型人才,教师有针对性的下企业锻炼,使得教学实践能够深度融合。这种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要有两条主线: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融合方式:需要根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求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订,采用“订单式”培养,这种模式需要将职业和岗位需求融入培养目标中,结合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文化内涵,使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发展,而是具备行业所缺少的人文关怀。二是以学校为主体的融合模式:组建“校中厂”或是“工作室”,形成实际工作氛围,以城市空间设计实际的工程进行项目教学,在教学中分析实际案例可能存在的人文缺失,带给城市整体形象的影响,在过程中加强作为相关专业的从业者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建立健全质量评估机制。学校和企业评估,重点在于产教融合中教师学生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行业第三方评价,通过行业领域对企业和学校为社会、行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进行评估,用行业领域中的规范标准进行反馈和修正,让产教融合实践性更强。政府教育部门需要给予政策支持,实行激励奖惩制度,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开展督导检查,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种奖惩措施。在此基础上城市空间设计相关专业人文内涵如何在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当中得以贯彻实施,需要由校企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将城市空间设计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作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现实生产力角度、高校科研角度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源上对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使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最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黄亚平著.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布莱思•劳森.空间的语言[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4]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5]米银俊,崔英德,黄慧民.地方工程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0,(05).

[6]蔡立彬,崔英德.产学研联合的运行机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

作者:张丽艳 黄婷婷 李伟 单位: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文化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探析

一、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性设计的缺失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与城市融合存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中包含了诸多发展的文化内涵。而在现实设计中,不少城市注重城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城市文化性的设计;注重建设的规模,而忽视城市特色的体现,大规模而缺乏文化的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街道层出不穷。如不少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而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提高。这一现象是对文化的无知和漠视的表现,单纯注重表面化的建设,而不能够从城市长期的形象与发展角度提升城市文化与形象,表现出城市公共空间普遍缺乏文化性。

(二)公共空间文化要素挖掘不足、表达手法尚在探索阶段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性设计的缺失体现于两方面:一方面对城市文化的挖掘表现为表面化,不够深刻;另一方面表现为不真实性,或者雷同,不能体现城市特色文化。在表达手法上,不能够从地域特征文化出发,提升城市形象,多不成熟,模仿和趋于表面化,不能够给游人提供联想和发挥的空间。因此城市设计中,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应纳入地域文化理念,创造特色城市公共空间[1]。

(三)限制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因素

1.注重经济的发展,漠视文化性城市公共空间形象的提升这一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尤为突出,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对城市文化不能够进行充分的思考。目前不少城市已经意识到城市特色的重要性,纷纷提出文化立市的口号,创造城市特色景观,如各大古城纷纷突出其历史景观建设。2.文化的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碰撞在当前全球化的时期,文化面临着全球化与趋同化的危险。城市设计的一些专家注意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旦在城市设计的理念上完全趋同,城市就失去了自我的独特性与吸引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将文化的全球性与民族性的意义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因此在规划中,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将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全球性进行完美的结合。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公共空间设计的几个层次

城市公共空间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公众性,城市公共空间由于其开放性,是市民户外活动与交往的主要场所,供所有人群使用,因此公众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第二,城市形象的窗口,游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市的街道、广场,因此其是外来人员对城市主要印象的来源,是城市形象的窗口。第三,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原基础上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城市的历史或有意或无意地在城市公共空间留下痕迹,因此其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第四,城市文化的传播媒介,城市公共空间由于其开放性,为市民提供活动的空间,成为市民喜欢的休闲地方。在此城市文化可以被广泛地传播,是文化交流的场所。如西安大雁塔广场的“八大怪”雕像,形象地传播了在特殊地理和环境下形成的陕西民风民俗。另外,根据杨•盖尔先生的《交往与空间》[2],户外活动分为在各种条件下可发生的必要活动、只有在适宜条件下才会发生的自发性活动以及有赖于他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在本论文公共空间的活动主要指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创造适宜的空间才会发生自发性的活动,如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晒太阳等。进一步创造可以交流的空间如设置半私密性空间等,就有了进一部交流的可能,而更进一步地增加文化要素,烘托文化氛围,就成为了文化传播的空间。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动空间;第二层次为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第三层次为活动、交流及文化传播的空间。当然这其中并没有严格的分界,只是为了说明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层次有所差别。最高层次的城市空间就是除了供市民日常的活动与交流需要外,更为重要的是成为城市文化传播和发扬的媒介,是城市文化延续的表现区。

三、文化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创造的影响与意义

(一)提升城市发展的内涵

现代城市的发展包含了诸多的文化综合意义,每个城市都特定地蕴含了其内在的文化身份,这包括悠久的历史文脉,也需要面对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特征。因此,城市发展是在古今的文化脉络中,逐渐形成城市发展的特征,并形成城市自身的内涵。如果忽视城市发展过程中特定的文化内涵问题,势必让城市变成人与城脱离的现象。面的地域化的风土人情及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是城市发展内在的精神要素。因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发展中必然存在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对文化设计性的关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留存城市的精神记忆城市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既形成了物质实践的积累,又凝聚了一种内在的文化经验。但是这种内在文化经验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急剧变化中,文化要素常常被搁置在边缘,而是单独追求受西方影响的现代主义城市化的设计,从而造成城市的千篇一律。这种方案忽视了人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也从本质上忽视了文化经验的内在积淀。爱默生认为:“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但是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却忽视了城市曾经的记忆。城市发展的特征与特定地域条件下的历史经验、文化记忆存在本质上的联系。如果在城市发展的公共空间中,在城市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探讨时,我们忽略了保护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延续性,那么城市的发展与人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文化作为城市旅游的内在积淀

在城市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城市旅游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城市现代性过程中,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文化在城市旅游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它内在的隐含在城市的发展方式中。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人在物质生活与理性实践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精神与文化对生活实践的作用,也就是说,理性生活原则的同时,人们还无可避免地关注着快乐的原则。因此,文化消费,逐渐成为现代人关注的对象。那么,在城市旅游与消费中,现代人对城市旅游的向往,实际上象征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向往,也就是说,人们旅游的对象,与其说是城市旅游,不如说是在消费这个或者那个城市的文化特质。他们面对的是城市的文化品质与历史意义,而不是去消费一座毫无历史文脉记忆的冷冰冰的现代空壳。因此,文化对城市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空间设计的探讨离不开文化所起的内在作用。

(四)以文化作为内在动力的城市发展

以往我们常把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或者仅仅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来对待。但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与发展的关系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变成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某种动力,或者说文化对城市发展所包含的政治、经济与城市本身的发展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北京的798艺术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原来798是一个老厂区,经过现代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今天的798已经变成了一个世界知名的艺术与旅游区。为什么798———一个陈旧的厂房空间变成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作为生产力的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变革作用。各种文化媒介与艺术的载体、行动者作为文化符号,内在地促使了这个城市空间的蜕变与重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文化要素的挖掘与表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注意到文化和城市设计之间的融合关系,进而在更深层次的文化、民族背景中探讨我国城市设计的问题。同时,在探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和文化的关系中,应认识到地域性的文化要素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创造的意义和影响,以及文化性的设计对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的重要作用,它是创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和留存、发展城市记忆、文化的必然趋势。

作者:王爱清 林楠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城市空间设计探究(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kjsjlw/69919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