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持续改进范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持续改进范文

时间:2022-06-08 10:48:43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持续改进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文章基于齐鲁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的持续改进,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过程和师资队伍方面探索了该专业建设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并简要介绍了持续改进的初步效果。

【关键词】专业认证;持续改进;机械工程

在当代工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推动工程教育面向产业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合作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与工程界的广泛共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是应运而生的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合作交流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尤为重要。自2006年起,我国开始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首批试点专业之一。同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共2个专业通过了专业认证。自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通过机械类专业认证,为今后深化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更为我校机械类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齐鲁工业大学设立本科专业最早、办学规模较大、学生数量较多的专业之一。本专业于2017年9月正式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申请参加认证,于2018年7月10日向认证协会提交本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2019年6月19日认证协会正式发文通知齐鲁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现场考察专家组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过程和师资队伍等各环节的持续改进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建立一种具有“评价-反馈-改进”的反复循环特征的持续改进机制,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即使本专业已认证通过,仍需要持续改进。因此,结合现场考虑专家组提出的针对性问题,本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之后的持续改进是目前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必要途径。

一、持续改进体系

新工科形势下,为促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活动和师资队伍的不断改进,本专业建立了有效的持续改进体系,如图1所示。可实现如下功能: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以保障其始终与社会需求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以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其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能够持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以保障其始终与教学活动相符合。

二、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

本专业根据学校关于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及关于新版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性意见等规定,专业每四年进行一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年做适当修订。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参与人员、评价周期、评价依据、评价方法和如何根据社会需求优化培养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评价和修订由教学院长牵头,专业负责人组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具体修订过程如下。1.分析学校定位、社会需求变化和机械工程领域发展特点,依据学校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培养目标达成度的综合评价结果、用人单位及校友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初步确定修改方向。2.到相关学校调研专业培养目标修订情况。3.研讨并修订专业培养目标。4.征求教师、学生意见,经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形成新的培养目标。5.报送学校教务处审核,予以公布。针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由学院教学副院长担任评价小组组长,专业负责人为副组长,评价小组的成员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师代表和企业、行业专家,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本校教师及教学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一般周期为两年一次系统性评价。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对毕业生能力需求点,根据学校定位及专业特色,确定目前和未来培养学生最应具备的能力,并与现有培养目标进行对比,评价现有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邀请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对现有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作为培养目标的修订依据。本专业最新制定的培养目标,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目标已经通过招生宣传、学院网站、入学教育、学业导师等各种有效途径对社会公开,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解培养目标的含义。学院建立了毕业要求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根据毕业生调查表、应届生座谈会、往届毕业生行业分布、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等多方面的评价意见。近年来,企业对毕业生更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社会评价反馈,本专业对毕业要求进行了调整,形成了12条毕业要求,具有12个核心能力。新修订的毕业能力要求,实现了从掌握知识到侧重能力要求的转变,强调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吻合,适应了未来专业发展和毕业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

为促进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本专业建立了以面向产出的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和课程质量评价为核心的校院二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为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该质量监控机制明确了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明确规定了考核主要责任者、考核数据来源及考核周期,并制定了明确的改进措施。主要通过督导评教、学生评教、学院领导定期听课等多种方式,体现质量评价过程。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架构我校本科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教学工作的具体运行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教务处负责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评估中心负责质量监控与评价,学院执行,层层落实,业务上同各专业(系)密切协调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架构如图2所示。2.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师资质、教材质量、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工作、实习教学、考试考核、试卷分析、成绩管理和学籍管理、毕业设计、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效果、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反馈、教学档案管理等均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以保证教学环节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教学过程是在教务处的指导和教学评估中心及学生的监督下,学院教学办公室组织教师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3.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学校通过实施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常规性教学监控制度、教学工作的评价和评估制度、教学激励和约束制度等,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过程监控,构建了“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评价-培养目标”的闭环教学管理及评价运行体系(见图3),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持续改进

本专业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规律与特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聘进走出、外引内培”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认真践行学校实施的“3151”人才计划,采取人才引进、师资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较好地保障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持续改进的制度和措施如下。1.学校制定了岗前培训制度、青年导师制、助教制度等制度,组织教学发展培训等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2.学校实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1385”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改革标兵、优秀青年教学能手评选、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教学质量评审等活动,激励广大教师积极研究教学方法。3.本专业在教师的引进、选拔与职称晋升时重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经验,学校规定新进的青年教师必须进行企业实践,学院规定教师晋升副教授前须有至少6个月的企业实践,以此保障每位教师的工程经验。4.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改革,加快将现有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输入性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输出性教学转变的进程。学院成立了OBE教学实施领导小组,对全院推行OBE教学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全面掌握,确保OBE教学高质量运行。

五、持续改进的效果

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方面,本专业充分调研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对毕业要求的意见,最新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指标点分解合理,明确阐述了毕业要求的内涵,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有相应课程支撑,支撑关系合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能够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具有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必要能力和素质,工作5年后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方面,充分调研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意见,认为本专业最新版培养方案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可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可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类课程可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合理,开课顺序和开课时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课程体系完善,能够很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在此基础上,修订课程教学大纲36份,修订实验指导书17份。通过实施持续改进措施,提高了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持续改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有协作创新的精神,使毕业生在择业中具备较高的竞争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企业和业界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在企业工作3年后大多可成为技术骨干,5年后部分优秀毕业生成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本专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稳定保持在15%左右。最近三年,共有112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近两年引进泰山学者2名,优秀青年博士6名,均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总之,专业认证后的持续改进需要在校生、毕业生、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多种渠道提供意见或建议。本专业将不断完善持续改进运行机制,优化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何存富.MEUEE的孕育、诞生、成长与壮大--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周年专题研讨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论文集,2016:1-19.

[2]李兆清,高杨,王春艳,杨慧敏.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析高校绿色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6-17.

[3]张义,唐友名,孙贵斌,许建民,王平,张炳荣.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159-160.

[4]李志峰,陈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历史变迁与当代实践逻辑[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4):91-98.

[5]刘炎,张若青,徐宏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我国工科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6-17.

[6]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5(15):33-35.

作者:杜劲 许崇海 方斌 安蕾蕾 张鹏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持续改进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jxsjlw/75013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