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结构设计探究(6篇)范文

建筑结构设计探究(6篇)范文

时间:2022-09-14 04:41:21

建筑结构设计探究(6篇)

第一篇: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建筑结构的设计对建筑的施工以及建筑的质量都非常重要,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文章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现代社会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建筑的实用、美观,还要求建筑的功能多样化等,这使建筑结构变的越来越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难度也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需求,建筑行业需要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设计出更好地方案来满足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

1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设计原则的含义,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所要遵守的重要标准和准则,也是设计高质量建筑的前提。遵守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才能设计出功能完善、安全、美观的建筑。

1.1基础方案合理

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都需要进行建筑方案的制定,建筑基础方案也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在进行基础方案的制定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建筑周围的环境、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方案要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建筑结构基础方案,需要完善的施工地质调查报告作为依据,要充分发挥地基的作用。地基有时候会发生变形,因此在进行建筑基础方案制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制定应对方案。另外,设计单位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建筑物的负荷以及上部结构,根据分析机构来改善基础方案,使基础方案变得更加适合,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设计质量和经济效益。

1.2计算简图精确

计算简图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对很多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计算,而要进行准确地计算简图是基础,建立在计算简图基础之上的计算才更加精准,设计出来建筑才会更加安全和牢固。因此,计算简图的设计质量一定要控制好。建筑物结构点是计算简图中是一个难点,设计人员要建筑结构节点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提高计算简图的精确性、控制计算简图的误差、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1.3结构措施完善

结构措施完善也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条原则。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设备和材料,这些设备和材料的性质以及结构会对建筑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基础结构设计的时候,要采取措施来让建筑得更加完善。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结构组件的延展性以及温度对建筑物的影响。另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需要注意建筑物中的薄弱环节,根据相应的情况,需要采取完善建筑结构的措施,采取的措施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强剪弱弯、强压弱拉、强柱弱梁,对建筑结构措施进行完善,才能保障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建筑的安全。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各种工程的设计中,都会有计划之外的情况出现,建筑结构设计也是一样,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情况,有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客观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意外情况会阻碍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筑质量有一定影响。建筑结构设计中,通常会有地下室设计、图纸设计、混凝土楼板以及建筑选址这些方面的问题出现。

2.1设计图纸问题

图纸对建筑工程设计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的施工也是根据图纸进行的,可以说图纸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需要按照图纸的指示来进行施工,具体的施工工序和施工任务都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图纸的精细程度也决定了建筑的施工质量。但很多时候建筑单位对图纸的设计并不重视,对图纸的设计并不严格,有时候为了结节省时间,把图纸设计当成一种形式,图纸设计粗糙,不能对建筑的施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还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建筑图纸的设计应该科学合理,在重点的结构上,应该有细致地标注或者分析,例如抗震指数、墙体的材料、支撑架刚度等,这些与建筑的功能以及质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都要特别说明,为施工人员的施工提供便利。许多建筑单位在图纸的设计上不符合规定,例如在层梁、柱、墙的平面配筋图中不采用标准图集,梁柱编号标注不清楚、结构层高标注不清楚等,这些不规范行会为建筑的施工带来困难,造成错误的施工,影响建筑的质量,严重者会出现安全事故。

2.2地下室设计问题

地基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对建筑非常重要,而地下室与地基相连,所以说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也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对地下室的设计要求是很严格的,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墙体的厚度、混凝土的强度、材料的防水性等,这些方面在地下室的设计中都要符合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设计。大多数时候,地下室的设计并没有引起其施工单位的注意,例如地下水位的测量以及竖向荷载能力都很少经过测量和科学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进行施工会对建筑埋下很大的隐患,容易出现渗水或者地基不牢固的现象,严重者会导致建筑倾斜倒塌。

2.3混凝土施工问题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材料,也是使用量最多的材料。混凝土的施工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因此混凝土的施工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例如混凝土楼板的浇筑,楼板的质量是建筑工程中的重点。如果在施工中,混凝土楼板的质量不合格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混凝土的干缩开裂以及支座负钢筋倒伏等。其中,混凝土的干缩开裂现象是由温差变化较大,使混凝土出现了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而支座负钢筋倒伏,则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过关所引起的。混凝土的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

2.4建筑选址问题

建筑的选址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建筑地址的选择直接影响后期的建设,也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建筑的结构设计,也要建立在建筑选址的基础上,根据建筑选址来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要首先对建筑的选址充分了解。如果选址有问题,即使建筑结构设计很好,也无法改变建筑的整体质量,建筑的安全性也会降低。因此,在进行选址时,要科学合理、充分地考虑建筑位置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并考虑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例如建筑选址的地基要牢固、环境要符合要求、建筑的功能要能正常实现等。

3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3.1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准备工作

任何的设计过程中都会出现差错,建筑工程设计也是一样。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经常进行修改,而很多差错都是由于准备不足引起的。因此,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准备工作要做好,为正式的设计阶段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设计需要修改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的调整余地。通常,在正式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都需要对设计进行建模计算,建筑结构设计中有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使用计算机对其进行预测、估算,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倾角、垂直荷载以及水平荷载等。如果发现问题要标注,并及时进行修改,在正式的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这些错误,避免其发生。完善的建筑准备工作,可以保证后期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施工更加简便、高效,同时也保证了建筑的质量。

3.2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中有两个必要的前提:①建筑的质量要符合要求;②建筑的成本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优质的建筑机构设计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即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缩小工程投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例如在对基地的抗压性进行测试,支撑架的稳定性进行检查等,并严格遵循设计原则,使用性能好的建筑材料,采用先进技术来设计建筑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结构设计以及材料的使用,节省空间和材料,从而节省成本,并且保证结构的正常功能。

3.3精确设计参数

在建筑工程中,有很多建筑专业上的符号和术语。有些符号很容易出现视觉上的差错或者是对专业术语出现混淆,一旦参数数据出现错误,将会为建筑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误差,也会影响建筑施工以及建筑质量。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有不确定的内容要及时地进行查询,如果需要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改或者调整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整体结构参数,保证与整体结构参数不发生冲突。另外参数的设定,要有一定的约束范围才会有效,范围越小,也就越有利于施工的精确性。

3.4加强沟通建筑结构

在设计者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之前,主要是与投资商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例如建筑结构的类型、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工程的投资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多方面人员经过共同的探讨,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样,将会有利于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各种要求进行充分地了解,最后确定基础施工方案和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思路。

4结束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建筑机构设计中主要存在图纸设计、地下室设计、建筑选址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会经常遇到,一般的解决办法有完善结构措施、做好准备工作、优化建筑结构以及加强沟通等。要想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确保建筑结构的设计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徐祥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2]杨叶,岳文萍,窦鹏.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分析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86+91.

作者:钱冬江 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第二篇:建筑结构设计中短柱延性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在诸多城市建设中不断涌现出来。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多数设计都可以采用计算软件进行设计,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但还有一部分工作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操作,即按照软件计算结果计算建筑的受力状态,对建筑结构构造措施进行设计。本文主要针对高程建筑中短柱延性设计的提升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短柱延性;分析

在高层建筑建设中,短柱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而在层高设计一定的情况下,为了使建筑延性提高,需要增加柱截面积,降低轴压比,轴压比越小,柱截面积越大。所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对轴压比限值进行满足,往往需要将柱的截面积提高,出现短柱构造,甚至是超短柱构造。而在抗震性能的要求下,短柱要求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需要将短柱延性进行提高,本文也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延性提高的方法进行分析。

1确定短柱的方法

根据相关要求,短柱的定义为柱子净高(H)比截面高度(h),即H/h≤4时,将该柱称为短柱,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对短柱进行判定的时候多数都按照该判定方法来确定。该判定方法用到的参数只是层高与柱截面的关系,而对柱本身的内力关系没有应用。而按照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理论,根据剪跨比(λ)也可作为短柱的衡量依据,即λ=M/Vh≤2时,该柱也为短柱,但是与层高与柱截面的关系下的H/h≤4的短柱判定方法相比,在这一条件下,λ的取值未必小于2,即不一定是短柱。在多数设计中,设计人员都采用H/h≤4来判断短柱,主要依据的原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λ=M/Vh≤2;其次,因为框架柱反弯点多数都已交接近柱中点,因此M取值为0.5VH,则此时λ≤2,即H/h≤4。但是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柱、梁线刚度比较小,特别是建筑底部基层,柱体嵌固的影响比较大,并且柱受梁的约束弯矩较小,反弯点高度大于柱高的一半,甚至反弯点不存在,此时如果仍采用H/h≤4来判断短柱是不合理的,应该采用λ=M/Vh≤2进行判定。如果反弯点没有在柱中点,那么柱上部与下部截面弯矩值是不同的,即Mh≠Mt。所以,上部与下部的剪跨比也不同,即λh=Mh/Vh≠λt=Mt/Vt。这个时候,对短柱进行判断时,采用哪一个截面剪跨比判断,是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取二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判定短柱的依据,即λ=max(λh,λt),其原因包含以下方面:第一,框架柱可看做一个连续梁,受定值轴压力,柱高(Hn)类似于连续梁的剪跨,相关试验研究显示,连续梁剪跨一定时,在截面下部、上部配置同样的纵筋,在弯矩较大的区段会出现剪切破坏;第二,在框架柱中,弯矩较大的区段也会发生临界斜裂缝。实际上,在连续梁剪跨或柱高范围内,在弯矩较大的区段上会出现最大剪跨比。随着剪跨比的增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力会降低。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弯矩较小区段的抗剪承载力要比弯矩较大区段的抗剪承载力要大。在荷载作用下,弯矩较大区段上发生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大于弯矩较小区段。所以,将上端和下端截面中剪跨比较大的值作为判断短柱的剪跨比值,是符合要求的。通常而言,位于高层建筑底部基层中框架柱的反弯点都是位于柱上部的,即Mb>Mt。这个时候,对短柱进行判定的时候,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式(1):Hn/h≤2/yn,式中,Hn表示n层柱的净高。yn表示n层柱的反弯点高度比,按照几何关系,可知:yn=1/(1+ψ),其中,ψ=Mt/Mb,0≤ψ≤Hn。如果反弯点出现在柱的中点,则有ψ=1,yn=0.5,则式(1):Hn/h≤4;如果反弯点在柱上端,则ψ=0,yn=1,则式(1):Hn/h≤2;如果不存在反弯点,则可直接按照最大弯矩作用截面的剪跨比λ=M/Vh≤2进行判断。通常而言,计算过程中,可对反弯点高度比yn按照D值法进行确定,然后根据式(1)计算对是否属于短柱进行初步判断。

2提高短柱延性的措施

2.1使用钢管混凝土柱

在薄壁圆形钢管内填入混凝土构成的结构即为钢管混凝土。钢管对混凝土产生侧向约束力,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极限压应变能力都得到提升,特别是对高强度混凝土延性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除此以外,结构中钢管不但发挥了横向箍筋的作用,也发挥了纵筋的作用,管径与管壁厚度比值小于90,类似于混凝土配筋率超过4.6%,明显超出抗震要求中混凝土配筋率要求。由于此类结构的抗压强度与抗变形能力非常好,即便是在高轴压比下,受压区都不会出现先破坏的现象,与钢柱相比,也不会出现屈曲失稳情况。所以,为了对截面转动能力进行控制,对轴压比限值不需要限定。钢管混凝土单支柱承载力计算可用公式(2)计算,式(2):承载力≤Φ1ΦeNθ,式中,θ表示套箍指标,值域[0.3,3]。根据式(2),在套箍指标选择合适的情况下,使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使柱子的承载力大大提高,且柱截面可大大降低,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至少降低一半,消除了短柱,抗震性能能够大大提高。

2.2使用钢骨混凝土柱

将混凝土外包于钢骨即可构成钢骨混凝土柱。一半情况下钢骨的类型包含十字形截面、口字形截面和工字形截面集中,和钢结构对比,钢结构构件局部可能出现屈曲,而钢护混凝土柱由于钢构件外部包裹有混凝土,不会发生屈曲现象,柱子的整体强度得到了加强,钢材的强度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而且与一般钢结构柱相比,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可降低一半以上的钢材用量。而与混凝土结构相比,由于钢骨的存在,使柱子的承载力大大提高,柱的截面积也有效的降低,由于混凝土在钢骨翼缘及箍筋作用下受到约束,提高了混凝土的延性,柱的延性与耗能能力都得到加强。该结构类型中,对混凝土与钢材的优势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具有延性好、截面小、自重轻等优势,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对抗震性能可有效的改善。

2.3使用分体柱

对于短柱而言,其抗弯承载力与抗剪承载力要大很多,所以在地震作用下,抗剪承载力如果受到破坏后,抗弯强度再大也都无法发挥出来。所以,可将短柱的抗弯强度人为性的降低,使其略低于抗剪强度即可,在地震条件下,柱子抗弯强度受到发挥出现,呈现延性破坏作用。为了使抗弯强度降低,在柱中可沿竖向设置缝隙,将短柱一分为二或四部分,构成分体柱,各分体柱均单独配筋,在分体柱之间设置连接缝,使各分体柱的初期刚度增加。相关研究显示,分体柱与整体柱相比,抗剪能力基本一致,抗弯承载力降低,这就使柱子的变形能力与延性都得到了提升,由原来的抗剪型破坏形态转变为弯曲型破坏形态,也将短柱消除,变为分体长柱,对剪跨比λ≤2时的抗震性能有效的进行了改善。

3结语

对短柱进行判断时,采用剪跨比λ≤2作为判断依据,要将短柱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的减小,使短柱的承载能力尽可能的提高,对短柱的延性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提升,有效的提高短柱的抗震性能。在实践中,钢管混凝土、钢骨混凝土等结构类型,对短柱的承载能力提升效果非常显著,而分体柱在改善短柱抗震性能方面效果非常好。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有效的减少了建筑底部几层结构中短柱及超短柱的出现,避免了因短柱脆性破坏造成的建筑抗震性能下降的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康洪涛,王兴洋.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短柱问题的处理方案[J].科技信息,2013(12):412.

[2]谢国.试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J].河南科技,2013(13):166+170.

作者:陈德源 单位:厦门同安建筑设计院

第三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解决城市人口激增和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了建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具有较大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在设计中有诸多难点和问题需要解决,以保障高层建筑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和原则进行了简要概括,然后对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个人意见,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促进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和一般的建筑比较,高层建筑在设计中的难度更大,只有确保其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才能为顺利施工提供保障。由此可知,设计是高层建筑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风、抗震、消防以及扭转等问题,本文从其设计要点和原则出发,对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具体讨论。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1.1主要原则

首先,制定科学的基础方案。在高层建筑中,地质条件是其结构设计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基础方案的科学性,需要设计人员准确把握其荷载的分布情况和结构类型,对影响其施工的各种因素进行和综合分析。其次,明确计算简图。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计算简图必须包含结构的计算设计。如果计算简图存在问题,就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必须重视这一原则。最后,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2基本要点

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需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第一,遭遇暴风和地震力时,高层建筑的水平侧向力;第二,对高层建筑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比例进行严格控制;第三,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不存在薄弱环节,保持其平面、体型、立面质量和刚度的对称性和匀称性;第四,对地震、风力、温度变化和沉降导致的形变进行合理控制。在上述设计要点中,抗风、抗震结构、消防设计和扭转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抗风结构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的楼层比较多,而且高度较高,这样就很容易让风在建筑表面的流动性发生变化,和空气产生相关的动力效应。在这一作用下,风力就会对高层建筑中的柔软结构生成静力或者动力形态的震动。这种震动会对高层建筑的墙体、装饰、支撑等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结构时,一定要注意抗风结构的合理性,预防建筑物结构被损坏。

2.2抗震结构设计问题

这一结构的设计一直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很容易忽略对地震的科学规划。高层建筑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设计人员无法取得精确的抗震计算结果,就会影响抗震结构设计的完整性,一旦发生地震,就很容易导致高层建筑遭到巨大破坏。因此,这一点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尤其是在地震多发地区。

2.3消防结构设计问题

我国和建筑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消防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其必须确保消防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层建筑结构的消防设计还存在很多解决的难题,例如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易燃性较高,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火势更容易蔓延,而且疏散的难度高于普通建筑。另外,排烟系统的合理设计存在较大难度,居住的人口数量较多,等等,都是高层建筑结构消防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2.4扭转问题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其刚度中心、几何形心和结构重心是必须考虑的建筑三心,尽量让三心汇集于同一点,即三心合一。如果在结构设计中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就会导致扭转问题的发生,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高层建筑的结构会遭受较大破坏。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3.1促进抗风结构设计方案的逐步优化

这一措施可以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出发,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第一,优化基础。要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牢固的基础结构。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设计基础部分时,可以采用级配等级较高的砂石,并且在基础的持力层中增加抗拔锚杆。第二,增强高层建筑节能结构的设计。在高层建筑非承重构件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剪力墙和楼板等能耗部件尽量抵消风能对建筑本身产生的影响。第三,降低风力叠加和水平载荷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受到风力作用的影响,高层建筑很有可能产生结构内力。这种结构内力在水平方向上,还可能和风力进行叠加,从而产生更大的水平作用力,会对高层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抗风结构时,应该要严格控制水平力对其的影响程度,尽量选择性能较高的混凝土开展施工,降低结构内力出现的风险。第四,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风力和承载能力。在设计时,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对其抗风力和承载力进行验算,并将参数适度放大,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风性能。

3.2不断优化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案

首先,对抗侧力构件进行合理安排。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如果能确保水平方向中的对称性,就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地震对其造成的破坏。通过调整抗侧力构件的位置,能够促进应力分布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形成。假如能够同时增强测力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性能,可以形成一套比较良好的应力分布系统,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其抗震性能。其次,加强地基的抗震性能。一旦发生地震,高层建筑结构的地基最容易遭到破坏。为了预防这一问题,可以在地基的基础施工中增加桩基的埋深深度,增强它和上部结构的联动性。再次,提高剪力墙的性能。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剪力墙在地震中吸收建筑内力的功效的功能,这样就可以通过墙体和楼板刚度的增强来对建筑的移位进行控制,满足抗震需求。最后,实现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对扶壁、筒口、筒脚的简单化设置,达到相应建筑物的对称。另外,可以将相应的柱子、楼板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效加强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和刚度,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3优化消防结构的设计方案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消防设计中,首先应该对防火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科学控制。如果其结构设计和当地的地形条件相符,则防火结构的间距可以适当增加。从材料的使用角度来看,尽量减少易燃材料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多采用耐火性能好的材料。同时,为了降低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的伤亡,必须建立良好的疏散系统。在消防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双通道疏散,增设防烟区、耐火区、避难层等设施来增加消防能力。同时,高层结构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隔离结构来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增强建筑消防安全能力。

3.4扭转问题的优化设计

在地震因素或者风载荷的作用下,高层建筑很容易出现扭转问题。为了有效预防这一问题的发生,需要我们选择科学的结构形式,并对布局进行和合理安排,使高层建筑的刚度中心、几何形心和结构重心保持一致。受到建筑场地,或者是城市规划街道景观的要求等因素的限制,高层建筑无法全部采用相对简单的平面方式,那么在选择比较复杂的建筑结构,例如“T型”或“十”字型等,就必须确保突出部分的长宽比在要求的范围内。另外,在布置结构时,尽量好使其保持对称,这样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南春峰,黄朝刚.探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27):263-264.

[2]岳文萍,茂,刘飞飞.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7(03):90-91.

[3]郭怀祥.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09):357-358.

[4]张秀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4,20(S2):61-62.

作者:赵海峰 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建筑结构设计中空腹楼板的应用

摘要:

近年来,空腹楼板应用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通常用于框架梁大板结构体系。由于省去了次梁,避免了集中力对框架梁的作用,从而大大改善了框架梁的受力状况,尤其是改善了框架梁的抗剪承载力。本文从空腹楼板的结构布置技巧、结构内力及截面配筋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结构设计;空腹楼板;内力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建筑结构形式开始出现,并应用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如空腹楼板,这种结构在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常见,空腹楼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设成本的节约,使得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了极大的保障,而且也保障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因此,空腹楼板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青睐,其应用的范围更加的广泛。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空腹楼板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1结构布置技巧

1.1在主梁-大板结构的布置技巧

主梁-大板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单跨板形式,其二是连续板形式。如果要使用单跨板形式进行结构设计,就需要合理的对密肋截面进行应用,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相应费用的消耗,同时也能够使得结构自身的重量减轻。将主梁-大板结构的主要性能均有效的发挥出来。而如果主梁-大板结构形式为连续板形式,那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应用到箱型截面。将截面与模板相结合,在支座的两边位置处合理的设置一定面积的箱型截面,使得支座能够承担起相应的弯矩,在支座两边的单板位置上,还需要利用密肋截面进行结构弯矩的承载,使得建筑结构的自重可以相应的减轻,这样就可以使得截面性能得以良好的发挥出来,以确保建筑整体结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在无梁板结构的布置技巧

如果空腹楼板是在无梁板结构中进行布置,而且荷载的范围以及柱网的面积相对来说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应用到的截面主要为密肋截面,然而,在截面范围相对较大以及柱网面积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则需要尽可能的选用箱型截面形式。在对无梁板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最好可以将两种结构形式相结合,在柱顶的板块上进行箱型截面的设置,而在中间的部分则需要进行密肋截面的设置,并且要注意对柱间距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上,实施内力的设置以及钢筋梁用量的确认。

2结构内力分析

2.1主梁大板结构内力分析

一般来说,在对主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了解主梁大板结构内部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及梁板结构的具体不知状况,合理的利用相关的设计软件进行内力分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所选用的空腹楼板一定要确保相应的厚度,相较于实心楼板来说,空腹楼板通常要厚2倍以上。因此,这就对梁的刚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能够有效的承载空腹楼板,就需要针对翼宽进行增加处理,并有效的针对楼板截面的惯性进行合理的提升,在设计的同时,通常将框架梁的刚度增加至少2倍,在合理的应用软件设计的基础上,使得楼板的内部应力可以实现合理的分布。另外,也需要对刚度进行有效的设计,坚持钢板厚度计算的原则上,在确保楼板内力分布均衡的基础上,严格的依照支撑条件等来展开合理的计算。这样的计算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另外,也能够使得计算的精确度相应的提高。在确保计算效率的基础上,使得设计的质量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板在极限状态时,板的支座处在负弯矩作用下上部开裂,跨中则由于正弯矩的作用而下部开裂,其跨中和支座中性面之间产生一拱度(拱度的高度约为板截面高的1/3),由于支座的约束,整块板存在着穹顶与薄膜作用,因而在板的平面内逐渐产生相当大的水平推力,这项推力与拱度产生的力矩可减少各计算截面的弯矩,其减小程度视板的边界条件而异,对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板,其中间跨的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减少20%。对于双向板的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二支座的负弯矩,L<I.5时,可减少20%,当1.5<L<2时,可减少10%为沿楼板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L为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试验结果是针对实心薄板的结果,对于空腹板,其截面高度是实心薄板的2~5倍,高跨比一般为实心薄板的1.5倍,因此其拱度增大,水平推力减小,从而对边界的约束条件大大降低,或者说,能够减少更多的计算弯矩。

2.2无梁楼盖结构实用的内力分析

在对无梁楼盖结构中的内力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利用等待框架法,其二就是采用经验系数法。其中,经验系数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只能够针对垂直荷载内力进行计算,而无法对水平荷载的内力进行计算。但是等代框架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却能够同时对水平荷载下以及垂直荷载下的内力进行有效的计算,但是值得注意是,在应用这一方法对内力进行计算的时候,垂直荷载应分别按两个方向单向传递分别计算,水平荷载应改变等代框架梁宽度单独计算,然后与垂直荷载下的内力进行叠加。

3截面配筋构造

3.1有梁板的配筋

(1)板面负筋:空腹板沿支座长度的板面负筋可采用两种配置方式:①与实心板相同,按每延米配置在面板内;②按每肋配置在密肋内。板面支座负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与实心板相同,一般为板块短跨的1/4。

(2)板底配筋:对于T型密肋板,由于肋宽较小通常只配一根钢筋在肋底。对于工型密肋板,下翼缘宽度为150-190,一般配3到5根钢筋在下翼缘内。板底配筋可以有两种形式:①与实心板相同,按每延米配置在底板内;②按每肋配置在密肋内。

3.2无梁板的配筋

(1)板底配筋:板底配筋按板带配置,配筋方式与有梁板相同。

(2)板面配筋:板面负筋按板块配置,柱顶板块内配双向受力筋,柱间板块在跨中板带方向配受力钢筋,拄上板带方向配构造钢筋,跨中板块内均配构造钢筋。

(3)其他翼缘配筋:跨中扳块及柱问板块的面层板及箱型板的底板;内按构造配筋,一般配双向肋间;肋架立筋:跨中板块及柱间板块的柱上板带方向的肋顶架立筋配一根密肋;肋内箍筋:柱上板带肋内箍筋按计算配筋。跨中板带肋内箍筋一般为构造配筋。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得出,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空腹楼板,可以使得应力得到有效的发散,不会集中在一点上,从而确保框架梁的完整性,改善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尤其是要对框架梁进行抗剪力的改进,在此基础上,使得建筑整体结构的抗力能够实现有效的提升,保障建筑结构设计中,空腹楼板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龙.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在地下室楼板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2(增1):201-202.

[2]中冶建筑研究总院.JGJ/T268-20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任子杰 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第五篇: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探究

摘要: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而高层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就是梁式转换层结构。文章首先简要分析高层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理,其次深度探究梁式转换层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具体的设计方式。

关键词:

高层建筑;梁氏转换层;结构设计;研究

1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则

1.1降低竖向构件的使用

在进行结构转换的设计时,竖向构件的使用并不少见。过多竖向构件的使用会使转换层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渐渐变小,容易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不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所以应合理分布竖向构件。

1.2对称设置转换柱和剪力墙

在设计时,要将转换柱和剪力墙进行对称放置的方式。立柱的转换会使整体结构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对称的结构较为稳固、不易变形,所以,对称放置转换柱和剪力墙是最好的选择,可极大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防震的目的。

1.3增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的结构刚度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采用增强下部主体结构、弱化转换层上部刚度,使转换层上下部之间结构变形与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之间达到协调统一、相互一致的方法来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和较强的刚度。增强下部主体结构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有:加大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的截面面积、增加剪力墙数量、增强混凝土的强度等方法。

1.4确保转换层足够的刚度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注意调整高度和跨度的比例。合理的比例才会来确保转换层具有足够的刚度,这样才可以有效地确保内力在转换层和下部构建的合理分配,转换梁和剪力墙柱的受力性能相对较好,才能够对结构发挥重要的作用。

1.5转换层结构位置不能过高

过高的转换层会对建筑的抗震能力大大的削弱,转换层过高会使转换层周围的框支剪力墙的内力和强度大打折扣。所以在设计高位转换的时候,为减少层间内力突变和位移角,要仔细分析轴向变形刚度、弯曲刚度、剪切刚度等来控制转换层下部构件的刚度。除此之外,落地剪力墙之间的间距也应进行严格的控制,且不可小觑。

1.6全面计算转换层结构

建筑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转换层结构,在对其受力变形状态模型进行具体计算时,要精确分析建筑的三维空间结构,如应用有限元来补充和计算局部的转换结构。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调整模型的外部条件使其符合具体的适用情况,以及转换层结构上部的局部模型计算。

2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应用

2.1应用钢骨混凝土转换结构的分析

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高,层数越来越多,所以,高层建筑的转换构件就会承受越来越多的楼层与重量,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转换构件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大。这样会限制建筑的层高和建筑的使用空间。为解决此问题,一种新型材料——钢骨混凝土应运而生。钢骨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和刚度,除此之外,使用这种材料不仅可大大减小施工过程中转换梁的截面面积尺寸,而且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钢骨混凝土的使用还大大的节约了支架和绑扎钢筋所要花费的时间和劳动力,这种材料是当今建筑界的不二之选。

2.2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具有抗裂能力强、耐久性好、截面面积小、用料少的特点,再加上其自重轻、跨度大,在建筑中具有绝对优势,所以在建筑中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复杂,其成本也就略高。现代科技在不断进步,预应力的技术也定会不断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预应力的成本会随之降低。钢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和使用并未存在太大的差异,所以预应力材料结构的转换梁在高层建筑中普遍存在,而且使用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3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计算要求

3.1转换大梁的设计

建筑结构中,梁式转换层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①转换层大梁,转换梁是建筑结构中承担重量,起到抗震作用的中流砥柱。它是承担建筑上层结构重量的主要部件,承受着从柱压下来的竖向负载,承受了结构中的大部分载荷。②转换层楼板,转换层楼板是将建筑结构上层所具有的水平剪力传递到下层抗剪结构的部位,它不仅承受了较大的平面内剪力,还承载了部分的竖向负载。因此,建筑楼板的强度和刚度都要求达到最高的标准。转换梁的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整体模型进行三维空间分析,还要着重考虑转换层结构。

3.2分析转换层

不仅要对整体结构进行计算,转换层平面的计算也十分重要,要利用有限元和补充计算法来考虑局部的耐力。经研究表明,由于框支剪力墙下部的柱子和上部剪力墙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它的计算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若有连接不当的情况,则非常容易导致计算失误。在计算时,建筑空间是将梁柱作为基本单位,用相关程序对其进行分析,而底部的框支剪力墙是将墙转换为柱作为基本单位来分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在高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前提准备工作,准确分析建筑的抗震类别,选择最合适的转换层形式,规范、均匀地使用竖向构件。平面的设计上应尽量简单对称,选择承载能力较好的支撑构件。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考虑各部分的功能及特点,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多次调整,致力于得到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博.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11.

[2]魏剑侠.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和应用[D].郑州大学,2007.

[3]余侃.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

[4]唐兴荣,蒋永生,孙宝俊,等.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的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建议[J].建筑结构学报,2000,(5):65-74.

[5]宁红超.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7.

[6]鲍广洲,林雷,穆瑞宝,等.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4,(9):19-22.

作者:李旭 单位: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六篇: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柱的交接处理探析

摘要:

在建筑工程中,梁柱作为其中一部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梁柱非常容易受到破坏,特别是在交接处,如何将危害降到最低,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之处。文章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柱的交接处理,这对于保障整个工程安全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梁柱交接处理;工程安全质量;建筑施工

在建筑施工中,梁柱交接处处理得是否科学,对整个框架结构起到直接的影响,梁柱节点会受到剪力、轴力和弯矩等作用,并且受力状态呈现出复杂化趋势。所以这就要求在梁柱交节点需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住各相邻构件所带来的压力,确保整个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梁柱交点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探讨如何消除这些因素,进而保障建筑整体施工的质量。

1梁柱技术处理逻辑

对梁实施优化,可采用本构或者重构的手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梁原型中的“元”秩序和材料及力流在梁构件各体系的关系并重新组织,进一步提高结构效能,使结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最后生成逻辑清晰、具有显著表现力的结构形态思路。梁在建造过程中能够运用多种材料,与材料相符的梁结构具有多种表现特质,如:混凝土具有的塑造能力能够让梁外形更加坚实,力量强弱的转变一体化设计能够让梁体彰显出完美的造型;精准的钢材可使梁形体表现更为丰富和细致;木材具有的特质,能够让梁节点具有显著的表现力。优化和重构梁构建能够运用多种不同手段,主要目的在于传递梁内力,并让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调整向轴力方向。优化可以从梁原型进行,将构件分成为若干等要素,在分解、层次化元素后,再通过放大力传力,探索出重新构建梁体的顺序,进而重新组合和设计构件,最后生成受力合理的结构体系,从而探求梁体结构的最基本形态,并试图总结梁体设计的步骤,最终生成完整的梁体。

2设计结构的方法

设计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建筑设计是形成良好建筑的首要前提,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使用寿命等工作。虽然建筑设计费用并不多,但是却对建筑成本有着极大的影响。设计工作者在设计房屋结构中,要确保图纸合理和规范,通常情况下,结构设计方法大概包括:绘制结构平面图,对抗震设防有着强烈要求的地区,应利用输入结构软件展开建模工作,计算建筑抗震设烈防度值;设计出多个房屋结构图,当代建筑形式复杂多变,建筑物形态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处理结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房顶设计也是扶摇直上。结构设计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设计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空间概念。将房屋设计图纸的主要意思绘制出来,这部工作能够在确定建筑详图后进行,也能够直接绘制出,这步所绘制出来的很完整、统一的设计图纸,也是设计师具有较高设计水平的体现。

3梁柱设计的基本理解

在梁柱设计时,应提前做好优化设计工作,确保设计质量和水平,并达到很高的效率。在建筑梁柱设计过程中,能够将原有设计和新设计有效融合,从已存在的设计中明确结构次序,对梁构建进行调整,同时还需保证梁柱质量。为了能够确保设计水平和质量,要计算出梁体所能承受的压力,进而确保梁柱能够承受住其压力。对设计者所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要有清晰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图纸上能够将建筑结构框架清晰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其他设计工作者了解结构设计的特征。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梁柱材料。无论最终选用哪一种梁柱材料,都要符合梁柱结构要求,确保建筑梁柱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在建筑工程中,如果梁柱是一种混凝土形式,那么梁柱外形很坚实很有力,也具有较强的塑造性。随着梁的承受力发生的变动,应符合延展性的需求,这样所体现出的梁才是完整的。在建筑工程中,梁属于一种钢材结构,这样梁便具有美观、牢固的外形,梁的使用也不会带来其他任何影响。但设计师应考虑到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梁构建,让梁构建传递出应力。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复合化和精细化特征,也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材料效率的方式,在传递力时,尤其是在传递内力时,让其传递逻辑更加明确、清晰。设计师也就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构建秩序,最终形成高质量的结构框架体系。

4处理梁柱交接处出现的问题

4.1钢筋方面的问题

在梁柱交接点中,钢筋构造包括设置节点区箍筋和锚固梁柱钢筋节点两方面。箍筋对于混凝土重要部分有着很明显的限制作用,对于加强节点抗剪度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同样状况下,箍筋之间的距离越小,对混凝土约束力越强,其抗剪力也就越强。对于频发地震的区域而言,制作箍筋是很重要的,需要对其加密,在具体施工中,很多设计工作者只是对梁体末端加密,却没有明确说明出交接点。通常情况下,梁柱交界处包括三方面的交叉,即横梁、柱的钢筋、纵梁,随着钢筋密度的加大,配置箍筋难度也就越大。

4.2节点箍筋的问题

在相关建筑工程规范中,在框架结构交接点中的箍筋数量,与实际配置箍量对比而言,要比配置箍量多一些。之所以要这样做,很大原因在于这样可加强梁柱承受力,防止主筋由于受到剪切力而受到损坏。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忽略加密节点钢箍的作用,也没有全面了解节点需承受的内力,很多时候还会忽视应按照最小体积对配箍进行配造,也并没有在节点区域进行标记。

4.3混凝土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很多时候为了能够满足建筑承载的多样化要求,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设计上柱、下柱和梁板时,而选用不同等级的混凝土,但却没有明确说明在梁柱交接点处应使用哪种类型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中,柱通常都会在梁底标高处留有一段距离的施工缝,运用梁板及节点区域同时展开施工,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贪图方便而运用同等级的混凝土施工,这种做法不但影响着梁柱抗压能力,而且也要破坏交接点的承受力。所以想要加强建筑结构质量和水平,应遵循相关施工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根据施工规范的多项要求,如果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差异时,梁柱交接点应按照梁弱柱强的基本原则,在交接点处所运用的混凝土强度应与柱体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另外,在梁柱交界之处,设置垂直施工缝是与工程要求不符的,这种方法不但影响着施工,也很难保障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结合设计图纸要求,在梁柱接头周围运用小板工具定位,再浇筑梁柱接头部分的混凝土。

5处理梁柱交接的方法

5.1处理好节点的箍筋

实际施工中,人们常用的方法是在支上梁板的模板后再放入梁的钢筋框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工作者都是在支上梁板的模板之后,再将梁钢筋框架放入,然后再将钢筋节点箍筋放入。很多情况下,因为钢筋安装难度较大,同时施工工作人员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多放箍筋或者少放的情况,这些状况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抗裂性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将在节点处的箍筋做成一种笼状,使用灯笼框将纵向钢筋完全套住,在帮扎牢固后,放入梁钢筋。

5.2加密梁柱交接点箍筋

从工作人员角度上而言,在梁柱交接点出处钢筋密度较大且有些复杂,如果按照正常方法进行捆扎,其难度也就随之增大,何况还要展开加密工作,其难度系数也就更大。在这个过程中,制作箍筋必须要按照梁柱高度进行计算。在考虑好各种因素后,对各节点展开混凝土浇筑中,对缝进行操作,需要在接点模板安装前做好,确保施工面的整洁、干净。在浇筑之前,应先对其浇筑一层薄薄的水泥,确保新界面与旧界面之间稳定连接。同时在加强梁柱节点坚固性中,要重视浇筑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掌控好混凝土质量,将混凝土充分捣碎,不能有蜂窝结构,并提高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做好模板支撑。

5.3处理好混凝土浇灌

在设计结构时,应全面考虑多种因素,使用柱与梁板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也能更好地进行施工。对于节点处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对施工缝展开操作时,并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同时受到石子自重、振捣等因素影响,在柱的施工缝中,有很多浮浆,处于表面的混凝土会很软,施工工作人员需要在接点模板安装前,将松动石子和混凝土层及时清理。在模板安装后,及时清理杂物,避免浇筑混凝土出现夹层或者裂缝情况。

5.4制作和安装好模板

在制作和安装模板时,由于处于柱和梁的中心,在此处的钢筋有着很大的密度,受力也是很复杂的。因此在与柱体交汇时,纵梁与横梁高度有着很大差异,很容易存在误差。在制作和安装模板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大难度,对施工工作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精确量好模板尺寸,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要钉牢模板,其柱头模板也要有很大密度,如果出现松动,应及时加固,否则会出现漏浆情况,这样不但会对梁柱外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梁柱整体质量。

6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梁柱和建筑安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梁柱连接处,在设置该处时,必须要做好节点工作,从而保障建筑结构和施工质量。同时梁柱作为整个建筑的中枢,没有合理设计这个部位,导致其稳定性较差,那么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都会下降。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设计梁柱位置,进而提高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锦添.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6).

[2]吕宏.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与比较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6).

[3]徐菊连.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混凝土裂缝防治[J].江西建材,2016,(9).

[4]邢华.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思路及其应用实践[J].山西建筑,2015,(25).

作者:袁义茗 单位:湖南常德市鼎城区住建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筑结构设计探究(6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