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居住环境设计透析范文

民族居住环境设计透析范文

时间:2022-03-08 09:50:19

民族居住环境设计透析

骨架搭好了,用皮制的“额伦”“铁克沙”草或芦苇制作成覆盖物。“斜仁柱”一般在东南面留门,内侧悬挂一张狍皮门帘,遮挡风雨,并防止蚊蠓入室。在室内中央支个吊锅,既可以生火做饭、取暖,也可以驱逐蚊虫。为了便于排烟,在苫盖“斜仁柱”时要在顶端留出一个空隙。为防止雨水熄灭篝火,在空隙下做一个桦皮水槽,使雨水流出室外。

“奥伦”的主要用途是存放物品,把暂时不用的衣服、被褥、肉干、粮食、野菜及子弹等储存在这里,“奥伦”一般搭盖在比较僻静的地方。这种仓库属于小家庭所有,但是当氏族内的人甚至外氏族的人在猎不到野兽时,可以到“奥伦”中取食物,事后告诉主人一声或如数换上就可以。

“斜仁柱”于“奥伦”围合成了原始鄂族人民生活居住的环境空间,他们于自然相和谐,过着简单淳朴的游猎生活,鄂族传统居住环境的地域特点,能在当地居民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鄂族地方居住环境在适应当地气候、利用当地资源潜力,表达当地居民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点,从中我们不但可以探索历史的信息、文化的信息,而且还有许多技术上得借鉴意义。但是鄂族从事游猎生产不利于新政府组织和开展与鄂族切身利益相关的建设事业。而且,客观地讲,游猎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的确不利于人口兴旺和物质生活质量改善。因此,要使鄂族纳入全国总体发展计划,必须改变游动的,居无定址的生活方式,实现定居。

鄂族从定居到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指令性的“禁猎”转产,该族由单一狩猎经济向多种经济类型的过渡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鄂族人民生活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弃猎归农”一部分开始经营农业的鄂族人都要盖土窑子和木刻楞房。盖这种房子时一般要选择有山,有水,开阔的地方,离猎场近的地方。土窑子有两种,一是在朝阳的山坡挖一个约一米多深的土坑,土坑内立几根柱子,钉上两根横梁,选较长的椽子摆在横梁上,并直接插入土坑的边沿,上面摆一层柳条,抹上一层泥,再粘上草。三面的墙壁便是坑壁,朝阳的一面安上门窗,屋内搭上两张后三张木架铺,屋中央生火。这种土窑子最大的特点是暖和,但较潮湿、昏暗,这是鄂族人较早期的居住发。另一种土窑子于第一种盖法相似,不同的是不挖土坑,而是在平地上搭盖,四面的墙都抹上泥,室内也不搭木架铺,而是搭火炕。这种土窑子比以前有所进步,不仅明亮,而且也不潮湿。

木刻愣房,是整个房子都用大木垛起来。过去大小兴安岭木材很多,盖这种房子比较容易。盖房的木材要选直径30厘米左右粗的圆木,并把两端砍成同一规格的凹槽和凸形,然后把坎好的大木一层层垛起来。要保证两端相接处咬合在一起并严实合缝,把所有缝隙用泥封死,再搭盖上房盖,安上门窗既可以居住了。这种房子既暖和又可就地取材,一直是鄂族人乐于修建的住房。现在,国家为鄂伦春族猎民建设了猎民新村,全部是三间的砖瓦房,中间是厨房,两边房间住人。房前房后都有很大的菜园子,里面种植蔬菜和养殖木耳等。城市里的鄂伦春族已搬进了楼房。

鄂族人民从原始生活到“弃猎归农”再到“禁猎条列”的施行再到建设猎民新村,他们的生活发生着变化,原始生活是简单的向自然索取,“弃猎归农”建设猎民新村后,鄂族人民逐步于社会生活接轨,过着定居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子孙后代创造好的居住环境,同时又必须控制并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不给自然环境增加额外的负担,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然索取于回报之间的平衡。鄂族人民在政府的带领下正朝着走居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作者:霍爽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族居住环境设计透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hjsjlw/61624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