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景观品质提升中山地道路设计的应用范文

景观品质提升中山地道路设计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2-08-08 11:15:09

景观品质提升中山地道路设计的应用

摘要:主要阐述了城市景观品质与道路设计之间的关系,对重庆市道路现状进行分析,对城市品质提升在山地城市道路中的应用体现进行讨论,在提升城市交通便捷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市美感,提升了山地城市的城市品质。

关键词:山地城市;道路规划;城市品质

引言

对于山地城市而言,其所在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其中山体绵延不断,河流与盆地也表现出纵横交错的特征,由此构成独特的三维地形。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难度普遍偏大,但基于地形的特殊性,可以创造出更生动、富有层次的城市景观。因此有必要对山地城市道路设计工作展开探讨,由此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

1城市景观品质与道路设计之间的关系

城市景观是对城市的一种综合评价方式,既涉及了视觉能够感知的实际物质,又包含了文化生活形态。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基本骨架,充分彰显出了所在城市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现状,已然成为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点。不同的城市所在地理位置的地形均存在差异,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其道路格局的差异性。相较于东部的平原城市而言,山地城市的道路格局更富有自由化的特征,由于地形的交错,明显增强了道路网络的层次感。山地城市的发展密切依赖于城市道路,他是居民日常出行以及进行经济沟通的主要方式。就宏观层面而言,山地城市道路具有卓越的服务功能,可以推动城市布局的发展。就微观层面而言,山地城市道路是连通内部各个片区的主要途径,具有交通功能的特性[1]。

2重庆市道路现状

2.1廊道效应明显

纵观多数山地城市道路,多数城市均表现出明显的廊道效应,这是一种基于中心组团式的布局方式,交通干道承载了城市的主要交通流量。以重庆市的黄花园大桥为例,其紧密连接了观音桥组团以及渝中组团,由于所承载的交通流量较大,在车流高峰期频发拥堵现象。

2.2城市道路慢行系统

近年来重庆经济发展良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此时机动车保有量也在持续增加,城市道路逐步向机动车倾斜,在此背景下却忽视了慢行系统的建设,道路建设与城市风貌出现脱节问题。在新城区虽然建设有较宽的步行道,但局限于功能需求这一层面,对城市景观打造效果稍有不足。对于老城市的步行道而言,布局较为狭窄,立体过街设置明显不足,路面装修过于粗糙。

3城市品质提升在山地城市道路中的应用体现

3.1优先应用公共交通

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交通运行的基础,随着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广,人们更崇尚于乘坐公交出行。尤其是在道路拥挤的山地城市建立公交专用道路显得尤为重要。遇到车流量的高峰期,在公交车站附近区域常常容易出现公交车拥堵的现象,其单向形式的车辆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个车道的承载能力。为了有效地缓解公交车的拥堵现状,一般会换到非专用车道继续行驶,为提高城市的品质,可做如下变换:①用黄色来画出“虚线+虚线”形式的车道规划线。在该区域的正中心处标注公交车道,仅限于公交车在该车道中行驶,除救护车等特殊功用的车可行使之外,其他车辆不准驶入。但公交车可以根据行驶需要并入其他车道。这种方式较为醒目,使得人在很远的距离即可看到,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②用黄色来画出“实线+实线”形式的车道规划线。在这一区域内的公交车不能随时并入其他车道,其他类型的车也不能并入该车道行驶。尤其是当公交车直行时,使用这种隔离方法更为适用[2]。③用彩色的涂料可以设置隔离带,标注出公交车道,仅限于公交车在该车道上行驶,但所需投入的资金较多,大规模的投入使用会增加市政的财政压力。

3.2优化慢行系统

重庆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较多,很多时候为了解决停车问题会在路边规划出车位,这样一来会占据部分道路空间。可以采用高架桥的方式缓解交通压力,一来可以将高架桥下部空间高度在7.5~10m的地方设立限制机动车行驶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设置慢行的交通空间,其中一层是非机动车道,另外一层可以让行人通行。这样一来高架桥下部的空间就得到了很好地利用,便于行人在该空间内休息。为了提升其服务的质量,可以修建一些基础的设施,比如售卖日用品的小店、设立行人饮水处等。这样一来既为城市绿色交通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也充分利用了闲置空间,提升了道路的品质。为了增强慢行空间的环境优化率,降低行车噪音的污染,可在该区域内建立绿化隔离带,也可装设一些隔音效果较好、艺术气息较浓的装置,让车行空间和慢行空间得到隔离。在慢行空间延伸的区域可以设立一些城市旅游景观,让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城市的魅力,品味人为景观的价值,除此之外,打造慢行空间还可以对城市的人文景观进行梳理,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品质[3]。

3.3构建地方特色植物景观

考虑到山地城市所在地形的特殊性,大多表现出山峦叠嶂的特点,同时地形起伏较大,可以在弯道区域设置景点,以此吸引行人的注意,待到达下一个弯道后又呈现出一个优美的景点,给人以持续性的视觉享受。在设置景观隔离带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投入的资金少,环保效果好。①应尽可能种植成活率高的植物。②移栽植物时资金的投入较低,后期养护隔离带的资金花费适中。③该植物需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会释放有毒气体或产生其他影响人身体健康的物质。(2)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搭配植物带时要色彩鲜明,尽可能做到多样化,也可创造一条与本地一年四季景观相对应的特色景观带,这样既可以使行人的身心愉悦,又可以加深行人对该城市的印象。(3)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旨在提升其隔离带的舒适性与安全度。巧妙运用立体种植,便于司机在该路段的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视觉疲劳感,又可以增强夜间行车的安全性,以免对面驶来的汽车远光灯释放出的眩光影响司机的判断。举例来说特色景观带立体种植模式可如下搭配:西南红山茶+金边黄杨+小叶女贞。这种隔离带的设置主要突出的植物类型为西南红山茶,其高度需达到1.4~2.0m,具体选择何种高度要根据坡度的大小来确定。每两个红山茶之间需间隔0.5m。其种植的位置需设立在陡坡处,可以预防夜间行车遇到的眩光现象。其红色的花朵在其他两种植物花朵的配合下,显得尤为醒目,可以起到较好的预警效果。

3.4两江四岸沿线道路品质提升

城市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道路绿地的面积大小。绿地的占有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效果。山地城市具有相对复杂的地势条件,在设计边坡的自然景观时需随同坡度的变化而变化,尽可能地消除切坡所产生的压抑感,减弱边、护坡产生的高差感,以便于创造更适合驾驶的空间效果。绿化设计要多使用层次分明的方式,尽可能创造更为自然的生态空间,使得道路与边坡的绿化呈一体化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山地城市所在的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其在城市道路空间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特殊性。在道路网络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道路的空间尺寸、周边建筑与绿化环境等因素,由此形成相容性的道路布局方式,进一步提升山地城市的城市品质。

参考文献:

[1]江虹.山地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2]曹珂.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D].重庆:重庆大学,2016.

[3]安宇航.当前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分析[J].交通世界,2018(19):48-49.

作者:何磊 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景观品质提升中山地道路设计的应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daolushejilunwen/73860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