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医疗用品包装创新设计范文

浅谈医疗用品包装创新设计范文

时间:2022-02-06 03:19:25

浅谈医疗用品包装创新设计

摘要:基于儿童认知理念,从视觉、听觉、触觉3个认知角度,探讨儿童对就医过程中涉及的对医疗用品包装的认知与情感诉求,将体验式包装设计通过隐喻和象征等手法嵌入情感表达中。在包装设计中添加趣味性因素(颜色、形状及卡通故事等),可有效缓解儿童在医疗救治过程中的恐惧感、排斥感,减轻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心理负担。

关键词:儿童认知;包装设计;医疗用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快速步入“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社会,消费市场开始了从服务型经济向情感体验型经济的转型,各行各业都在大数据技术引导下研究服务对象的情感体验,以此打造满足消费者感性诉求的产品。医疗行业作为社会生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向人性关怀靠拢,从就医环境到医疗设施,以及医疗器械及药品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善工作,诸如就医环境的色彩、就诊过程的信息化、智能药品设计等相继出现。全社会对儿童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关注度也日益上升。因为儿童期是认知和成长的初步阶段,是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从儿童的心理特征上来看,儿童面对就医时采取的各种医疗手段所带来的身体不适、伤痛难以表达,会造成其紧张、焦虑、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但目前,针对儿童患者群体的就诊治疗过程的改进基本上局限于就诊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如:就诊环境的色调更明快、舒适,增加专供儿童游乐的场地,以及儿童图书和影像的提供;再者,就是针对儿童患者用药的口感、包装及安全性的改进。但儿童在诊疗过程中最为惧怕的医疗用品还是一如既往的冰冷,与成人患者无异。目前市面上的医疗用品包装无论在视觉装潢上、还是在包装结构上,都没有针对儿童目标群体进行个性化、差异化设计,几十年来千篇一律。要减轻儿童对就诊过程的恐惧感,有必要对儿童患者接触到的各类医疗用品进行针对性的创新设计。现有医疗用品的结构、性能及材质涉及技术与准入政策的限制,一时难以解决;可以通过对儿童对医疗用品的第一印象——包装进行创新性设计。本研究拟在充分理解儿童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儿童就诊过程中对医疗用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根据儿童审美诉求对医疗用品包装进行个性化设计实践,旨在通过医疗用品的包装趣味性、情感体验设计,减轻儿童患者就诊过程的恐惧与焦虑,鼓励儿童勇敢面对疾病。

1儿童认知理念的导入

对于儿童的界定,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界定范围。在医学界,儿童的界定范围是在0-14岁儿童。本研究则根据医疗实践将儿童年龄界定为3-8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思维呈现出具象化的特点,能够通过语言和情绪来表达内心世界,其思维是以我为中心、非逻辑性的,难以准确理解抽象的概念。现代心理学之父奈瑟在探讨认知活动的著作《认知心理学》中指出,认知指的是感觉输入的转换、简化、储存、恢复和运用的所有过程[1]。所有人都是通过感知觉开始认识世界,各个感觉器官相互传递产生对事物的个体属性的认知;知觉则是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儿童已有的只是结构与心得认知,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及事物会引起儿童的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再经过其思维的处理得到新的认知,从而使心理得到发展[2]。感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其中,外部感觉包含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感;内部感觉分为运动觉和平衡觉。儿童患者同样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日常生活常识,他们认识事物必须通过直观的接触,不熟悉的事物更能刺激儿童的好奇心,而单调、枯燥的刺激会抑制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儿童的心智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心理抗压能力较差,因此在就医时更容易产生强烈恐惧、排斥、悲观等负面情绪。

2儿童就诊过程对医疗用品的认知与诉求

2.1从视觉导入

幼儿在就医过程中会产生反抗行为,其相应的表现为侵略性、攻击性行为。如用语言攻击他人,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拒绝他人的安抚与照顾。学龄前儿童对就医的排斥表现相对温和,如偷偷哭泣、情绪低落等。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儿童把注意力和情感更多地转移到讲故事、看书、游戏中来,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就医压力。带着游戏的心态,有利于儿童患者降低和调节就医时产生的抗拒、自卑心理。在针对儿童设计医疗用品包装的色彩时,应充分考虑儿童对颜色的喜好度。实际上,儿童对于色彩的联想与成人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成年人看到红色会联想到喜庆、警示、禁止等相对抽象的事物,而儿童联想到的却是苹果、太阳、花朵等一系列客观实物。在视觉心理上,儿童更喜欢的是块面对比清晰、颜色单纯、明亮、对比鲜明的色彩。因此,在儿童用品(包括食品、生活用品)的包装视觉色彩运用过程中,设计者基本上都会选择一些纯度高、明度高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浅蓝色、深蓝色。如果将这种视觉认知正确运用在儿童医疗用品包装上,可以使儿童在就医期间最大限度降低恐惧心理和抗拒情绪。

2.2从听觉导入

人类对于声音的敏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人类听觉功能在胎儿时期就开始发育,6个月的胎儿就能对声音做出反应,能够辨别妈妈的声音,悦耳的音乐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嘈杂的外界声音会造成胎儿的焦躁不安,这是众所周知的。目前已经广泛接受并运用的音乐治疗法,就是通过音乐的作用,调整患者的情绪。将听觉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让儿童患者在就医时能够观察和触摸包装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听觉上的刺激并获取信息,加深患儿及家长对产品的更深层次的体验层次和维度。在儿童医疗用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可以尝试在产品包装上印刷专门的二维码。在漫长的就医过程中,家长使用移动终端扫二维码即可获得专为缓解儿童焦躁的轻音乐、儿歌,以及儿童喜欢的动画片。

2.3从触觉导入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相结合的感觉,新生儿能够表现对出触觉的敏感反应,婴儿出生时具备的发达触觉超出成人的想像。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进行了一项关于触觉的婴猴(恒河猴)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婴儿,让我们认识到触觉安抚对于婴幼儿有多重要。就医过程的儿童所产生的情绪是消极的,病痛带来的不适感会让儿童需要来自成人更多的关爱。因此,在设计儿童医疗用品包装时,要将触觉元素添加到包装中来。众所周知,不同的包装材质会带给人不同的触感体验:木材的温厚朴实;玻璃的性脆质硬;羊毛的柔软温暖。在儿童就医期间,药物和医疗用品的刺激加强了患儿精神紧张,医疗用品的包装在给儿童除了视觉、听觉外增加了触觉,温暖或柔软的包装材质能够使患儿产生安全感,给儿童带来另一种愉悦体验。

3儿童医疗用品包装设计实践

3.1儿童医疗用品包装的安全性

所有针对儿童的物品或者环境,首先需要重视的是其安全性,例如无尖锐角、无毒、无害,以及安全防护等等。由于医疗用品的商品属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较其他商品有更加严格的生产、包装标识标准。包装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局令第10号)中第十三条医疗系器械说明书中有关注意事项、警示以及提示性内容书写。当然,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包装本身应具备的自然功能,即对商品的保护作用;以及社会功能,即对商品起媒介作用,吸引消费者,从而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此外,还要遵循包装的循环再利用原则。

3.2基于儿童视觉认知的图形及颜色识别设计

相关儿童包装设计中,图形要简单生动,有较强的针对性,视觉语言表达明确,便于理解和记忆。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心理与思维的研究中发现,儿童不能理解物理因果关系和实物之间逻辑关系。因此在“自我中心主义”阶段就会出现“泛灵论”的特征。基于儿童的这种思维泛灵特征,与动物相处时必然会将其拟人化,赋予人形的思维与语言,这也是很多动物造型为主角的动画片,受到孩子们喜欢的原因之一[3]。基于此,本课题包装设计的图形源于系列童话故事,创建了草莓公主、菠萝王子、鸭梨国王、柠檬皇后等形象(如图1所示),希望通过此类形象引起儿童的认知共鸣,并教育儿童在家庭关系中建立其亲子间的依恋关系。图形中的色彩部分采用红色、黄色、浅蓝色、深蓝色、白色这几个主色。其中红色是一种纯度高、刺激性很强的色彩,代表的心理特征是热情、活泼、吉祥。在形象设计中,拥有一头长长的、流动的红色头发的草莓公主被赋予自信、勇敢、执着、喜欢冒险、敢于追求幸福的性格特征,能够很好地迎合患儿、尤其是女性患儿的喜爱。黄色的光感最强,给人以光明、轻快、纯净的色彩感觉,是所有颜色中最明亮最辉煌的颜色。形象设计中,拥有微卷黄色头发的菠萝王子被赋予明朗、自信、高贵的形象特征。蓝色能够给人以冷静、沉思、智慧、安宁的感觉,让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所以图形的主色调为蓝色,也迎合了医院里的患儿及家长需要安定情绪的环境诉求。蓝色与黄色相配,对比度大,色彩感觉较为明快;蓝色与白色相配,表现出明朗、清爽与洁净的视觉感受。符合儿童医院的整体形象特征。

3.3注射器包装设计

注射器是令儿童最为恐惧的医疗用品之一。注射器的包装形式目前市面上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预成型包装,另一种是立体预成型包装。这两种包装均采用透明医用PV材料,让医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注射器,但是忽略了儿童的感受。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在对图形的喜好上有一定的差异性,男孩比较喜欢机械类玩具,如汽车、飞机、火箭等。而注射器的造型与儿童尤其是男童喜爱的飞机造型相近。因此,将注射器的包装图形设计为卡通飞机造型(图2),吸引男童的注意力。制造工艺上,注射器的包装仍采用立体预成型包装,即一面为透明材质,印有相关法规规定的品牌、品名、注意事项、生产厂家等说明性文字信息;另一面,印有飞机、火箭等图形。在保持原有包装工艺的同时几乎没有增加包装成本,但在视觉上将儿童注意力转到卡通飞机上来,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儿对注射器的恐惧心理。

3.4医用纱布包装设计

医用纱布叠片(灭菌型)一般用于清理包扎外部伤口、保健护理、吸收组织液,包扎伤口裸露在外的纱布并不美观。儿童认知能力有限,即使知道自己受伤也不愿意受伤处被纱布捆绑。如果在纱布上印上儿童喜闻乐见的图案,对于儿童来说,那缠裹在肢体上的纱布就变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勋章或者一个可爱的图腾。但是纱布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卫生物品,要保证其安全性达到一定的灭菌要求,而印刷油墨势必会造成纱布一定程度的污染。若将卡通图案作为贴纸用于纱布上,当儿童被医护人员包扎好之后,将印有卡通形象的贴纸贴在纱布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儿童对于伤痛的悲伤以及对于纱布的厌恶。

3.5输液袋图形设计

输液袋是儿童医院中较为常见的包装形式,输液袋的出现解决了玻璃材质输液瓶易破损、不便运输、易被污染的问题。但是现有的输液袋几乎没有视觉装潢,只是贴了一张说明书式的标签。严肃生硬的包装风格给人紧张恐怖的感受。气球具有色彩鲜艳、轻盈、飞翔的特点,深受各年龄阶层的儿童喜爱。将输液袋的长方形置换为热气球造型(图4),与热气球的色彩、形状相结合,草莓公主家族成员乘坐在热气球里,无疑可以打破输液室里冷漠的气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3.6医用酒精、碘伏包装设计

医生常常用分子渗透力很强的酒精、碘伏来擦洗伤口,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但是儿童往往惧怕酒精对破损皮肤清理时带来强烈刺痛感。毛线给人的触感是柔软的、温暖的,本设计在碘伏、酒精药品瓶盖采用毛线帽的形象(图5)。当医护人员给儿童清理伤口的时候,让儿童抓着毛线材质的瓶盖,有减轻患儿病痛的作用。之所以采用毛线帽子的形象而没有采用卡通水果的形象,是为了避免儿童把医用酒精或碘伏当做水果味饮料误饮的危险。

4结语

在社会对儿童患者关注日益提高,儿童医院大量建设的大环境下,围绕儿童患者这一受众群,选择医疗用品为包装设计对象,并站在3-8岁儿童的认知视角和情感体验诉求上进行设计探索。设计方案根据儿童的特点及认知方式分为3个设计点,从视觉、听觉、触觉3个认知角度出发,对颜色和文字的使用、绘制修正基础图形到包装造型的研究设计;并设计出小包装、集成包装和家庭使用的医疗急救包3种包装形式。采用医用PC膜、纸板、塑料这几种常见材料,在成本上可估算和有效控制,保障医疗用品这个特殊产品卫生标准符合国家要求。使设计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儿童患者和家长的就医心理负担。针对儿童患者群体的医疗用品包装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客观障碍。现有的医疗用品作为产品并没有区分儿童专用和成人专用,由于该包装设计仅针对3-8岁儿童患者,其专用性较强,而且一定程度上包装造型的丰富也会导致生产工艺的改造、生产成本的上升,基于受众比例、成本、收益等问题,生产商以及医院未必愿意接受。尽管如此,从关爱儿童患者角度出发,针对儿童患者医疗用品的包装设计实践还是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为未来医疗用品的包装人性化设计发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U.R.G.奈瑟.认知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2]常虹.儿童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11-12.

[3]李雯雯.基于儿童认知的趣味性药品包装研究与应用[D].齐齐哈尔大学,2015.

作者:胡颖 单位: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医疗用品包装创新设计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cxsjlw/71121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