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校企合作的开发项目是在三门核心课程中的项目教学运用。比如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各类广告制作项目;《包装设计》课程中各类包装制作项目;《CI与导视系统设计》课程中各类CIS制作项目。

第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校外基地是指由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并配备现场指导技术干部。校内基地是指建立视觉传达设计新技术教学展示厅;建立开放性结构试验室,配备可供学生自主设计钢结构试验、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必要设备。企业方对展示厅和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设计建议,并在实施中予以协助。

第二,教学团队建设。共同制定校方教师到企业方参加短期工程实践的计划,企业方对到现场实习的教师提供技术指导,邀请校方教师参加工程中施工方案的讨论。校方邀请企业方委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在工地为实习学生讲课、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到学校为学生开设技术讲座或担负授课任务,由校方按照本校标准支付课酬。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立项开展科学研究。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定期举行学术研讨活动。

2考核大纲

经3年建设,各项共建内容实施情况按以下方面进行考核。

3组织协调

为了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校企共建工作有效落实,应该采取如下组织措施:

第一,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长牵头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

第二,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共建联络和指导机构,由校方牵头,企业方派代表参加。该机构负责学校和企业在共建专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行动协调。

第三,学校通过校企共建联络和指导机构邀请和协调企业各方,共同研讨实施专业共建中的重大问题,主要是:人才培养定位、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教学团队建设。

第四,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1年级选拔学生组成1个班,从该届学生二年级第2学期(2013年3月)起开始执行新的教学计划,2005年7月毕业。学生班整个执行期为5个学期。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形象具有可感、可触、可视、可体会的特征。从心理学意义来讲就是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对某个事物的整体感知,它受人的意识和认知过程的影响,同一事物因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象特征。形象分为国家形象、个人形象、文学形象、电影形象、企业形象、肢体形象、色彩形象等等,根据地域、时间、文化、修养分为不同的类型。形象是可以塑造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奥运会中体育健儿夺金的形象至今历历在目,它在无形中塑造了国家的良好形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欢呼、振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唤醒和激励。视觉传达设计的VI形象设计就是一个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结合,企业形象通过可视的LOGO进行整体形象的规划,对整个企业进行形象、行为、理念、文化的规范,这就是无形资产的整合,企业通过精神理念体现外在的形象,这个形象是社会通过对企业的种种行为的接触而产生的总体印象,通过公众进行感知,接受公众的评判,因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形象特征。设计中形象是图形符号,具有解码的功能。通过色彩、外形特征、符合寓意,我们可以感知具体形象的差异,比如对于肤色的色彩形象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亚洲人为黄色,非洲人为黑色,欧洲人为白色等。我国的汉字体系就是在可感知的图形符号中创造出来的,比如“山”“水”“日”“月”,通过人们熟知的形象创造了具有符号寓意和形象寓意的文字体系,具有典型的形象特征,便于人们记忆和流传。

2形的概括与提炼

提炼与概括是艺术表现形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能够强化和加深艺术形象,常见的提炼形象有人物、动物、建筑、图形符号(交通符号、指示符号、公众服务符号等)。

2.1形的概括现实形态中,形是复杂的、变化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就行改造,“形”就是指物体所呈现的外部轮廓与结构特征,改造的手段表现为省略、提炼、概括、夸张等形式。从塞尚的几何静物的归纳、马蒂斯的剪纸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形”的概括与改造过程。图案中的花卉描绘也是对现实形态的概括,繁多的花瓣枝叶就需要良好的提炼概括的能力,中国国画中经常使用的以点带面就是这种手法的写照。

2.2形的提炼提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少胜多,透过毕加索《公牛的变形过程》,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形的提炼,经过十个步骤的简化提炼,我们不但没有感受到形象因为笔墨的减少而变得单薄,相反却造就了经典的形象特征。现代设计中我们对传统图形的运用就是一个提炼和概括的过程,比如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图形的应用,传统图形注重完整性、对称性、装饰性和呼应性,现代标志设计中中国联通的形象就是对传统盘长纹样的提炼,既保留了原有图形的对称模式,具有庄重典雅的特征,同时又强化了图形的节奏感和律动感,通过盘长的吉祥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十个空白处理与六个圆形形成了对称与节奏感,寓意畅通、完美。

3有意识的形与无意识的形

人造形态是人类有意识的形体创造。原始人类的初期工具的使用和创造、纹样的创造、早期儿童的随意涂鸦属于无意识的形的创造。有意识的形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提炼、概括、整合才能形成,无意识的形是在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处于蒙昧状态或者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的蜂巢、燕窝,通过自然力量创造的山体、河流、沟壑都是无意识形态,但是它们都是我们创造主观世界的重要素材和源泉。

3.1有意识的形什么是有意识的形?笔者的理解就是人类为了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所创造的具有一定规范和法则的形体。比如建筑(拉菲尔铁塔、古罗马角斗场)、绘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洛神赋图)、工业产品(汽车、飞机)、民间艺术品(挂虎、五毒背心)、各种器物(玉壶春瓶、蟠龙瓶、斗彩碗)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有意识的形是为了特定的需求而创作的,在平面构成中我们所创作的具有重复、近似、渐变的形体都是有意识的形,它们是为了特定的艺术需求而创造的构成形式,因此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使用价值,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无意识的形什么是无意识的形?确切地说就是在没有确定的方向和适用范围,没有明确的形象特征的情况下,偶发产生的形体。比如滴水留下的痕迹,手撕报纸的形体,车辙重叠的痕迹,冰雪融化的印记,落叶的重叠等都是无意识的形体,但是如果我们加以有意识的利用,就会成为创作的必要素材。无意识可以产生意外、惊喜,同时也带给人们以想象和自由。

3.3有意与无意创造的多彩世界人类的创作是处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当中的,国画的水墨与西方水彩画都充分利用了水与颜料的调和和分离特性,在有意与无意间创造了新的形体。油画通过材料的组合与画笔有意与无意的拖、擦、点、绘形成了色彩的纷呈表现。人类的建筑是有意识的创造,但是废墟的形成又是在自然界的作用下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同样表现了人类社会的精彩与智慧。儿童绘画的自我陶醉与创造就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结合,儿童的世界是成人无法理解和感知的,但是从画面的形体中我们可以获得愉悦。我们行走在大自然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创造;平静的湖面被我们激起的涟漪也是无意识的审美状态;雪地的脚印还是一种无心的过失与美丽。平面构成中我们所进行的肌理设计就是针对这种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思想进行画面的再构成与创作,通过肌理、形体、材料的重复、交错、对比、叠加创作出多彩的世界。

4形态

形态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形状和神态。形态分为现实形态、非现实形态、理想形态(概念形态)、物质形态(客观形态)、非物质形态(主观形态)等。形态是物体呈现的基本状态,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比如冰和水,木材和纸张,合成产品都属于对原有形态的转换,埃舍尔、达利、毕加索都改变了物体的原有形态,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形态的转换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自主的改变,具有创造精神,因此能够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4.1现实形态现实形态又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大类。针对现实形态的加工和再创作可以提炼出新的形象、产品,因此对现实形态的再创作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形态就是在转换中不断创新。油画、国画、版画都是将现实的三维形态转变成二维的形态,以剪纸为例,民间的剪纸艺术,创造了从立体到平面的形态转换,对现实形态加以吸取、提炼、概括、变形,民间剪纸因其材料低廉、工艺简便,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具有广泛的地域性和民俗性。民间剪纸的形象来源来自于自然、人文、历史、民俗,具有不同的形象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其形态也在不断演变,由单一的单色剪纸,逐渐转化为多层次的套色剪纸,甚至在近代出现了立体的浮雕剪纸形式。这种从形象到制作工艺形态的转变恰恰反映了艺术创作中集娱乐、欣赏、民俗、寓意于一体的创作形式。从创作形式上来看,它也是一种形态的演变,所以现实形态的空间形式是多元的集合体。如今民间剪纸形式的多样化和表现形式已经融入到生产、生活及信仰等各种民俗,剪纸形态变化多样,除了我们熟悉的窗花与门笺,还有过节的灯花、婚丧嫁娶的各种剪纸样式、服饰花样以及民宅居室剪纸贴饰等等,当下逐渐转变到招贴、包装、服装设计当中,这就是现实形态的转变与组合。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都非常迅速,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信息的传播速度也非常迅速。但是传统的传播媒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并不能够摒弃传统传播媒介。而将传统传播媒介与现代传播媒介相结合就会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并更好的达到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

二、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区别点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存在着自身的基本特征,而且还有较大的区别,下面将进行详述。

1、视觉设计的基本特征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就是视觉设计,并通过视觉表现所带来的冲击力来达到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来达到信息有效传播的效果[4]。视觉设计在商品包装的过程中有较多的运用,而且在视觉设计中对特定信息的创意化表达会增加特定信息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图形语言并不是非常准确的,因为其所指出的信息较为模糊,没有一定的准确性,而且视觉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所代表的是信息的传达,而没有将信息准确的表现出来。

2、信息设计的基本特征信息设计就是将特定的信息精确的呈现出来,通过信息设计人们可以看到详细的信息,而不是模糊的信息,因此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信息设计主要是在信息公告以及软件界面中体现出来。信息设计中的视觉化设计更加注重信息传达的清晰,然后便于用户体验,人们对于信息资源更加清楚,然后才可能产生相应的消费。

3、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区别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主要区别点首先是在信息载体上的区别,视觉设计中主要以图形作为信息载体,而信息设计主要是以图表和文字作为信息载体,这是两者显著的区别。视觉设计更多考虑的是视觉冲击力以及吸引力,视觉设计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的传达,但是其传达过程中有一定的模糊性。信息设计主要是将信息准备有效的表达出来,信息设计主要是准确的传达信息。其次是检验标准的区别,视觉设计的检验标准是很难量化的,在检验视觉设计有效性的过程中是非常模糊的。而信息设计的检验是非常严格的,是需要调查用户的满意程度的。

三、视觉设计中与信息设计的联系

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在一定设计内容方面与方法上有相似地方,但是在某些方面有许多异同点,那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有效的结合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通过两者有效的结合就可以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加符合要求,用户的视觉体验感也更加强烈。那么这个产品所要达到的宣传效果就可以明显的表达出来,首先用户能够在视觉设计中被产品所吸引,然后用户可以在信息设计中对这个产品有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两者的结合必然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的,信息设计与视觉设计都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两者在不同的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通过两者有效的结合必然会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加具有实用性,同时人们也会受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获得较好的视觉信息,相应所需要传播的信息也得到了较好的流传。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在各国文化不断交织与共同发展的今天,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发展与传承是每一个国人的使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拓展与传承,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将其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营造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会给设计本身带来较为可观的商业与审美回报。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传播与设计的表现效果都具有推动作用。

二、现代视觉传达传达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1.现代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借鉴应以设计为主体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不是传统文化代表性事物简单的重复利用,也不是仅仅表现于对传统事物的重现,而是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来,以设计为主体展开对传统文化的传达。在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设计者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对设计的元素进行深究,使自身的设计重点不仅仅表现在商品经济的需求上,还应表现出设计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2.传统文化视觉表达过程中应考虑文化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时,应对文化的象征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设计者在设计应用时,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将文化内容的运用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结合起来,使其更符合当地的设计特色,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中华民族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是通过人民不断的社会劳动下来的。因此在设计时,还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文化的象征意义。

3.应注意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在现代化设计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利用层次,应该充分考虑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一项设计,如果与中国传统文化偏离较远,则无法充分表达中国特色,与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理念相悖;如果在设计中,过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生搬硬套,则会使设计显得生硬,缺乏技术含量,反而无法起到美学与文化传播效果。

三、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构图上极力追求饱满、使画面形象最大限度地概括、夸张,色彩上愈繁复鲜明愈好。给人以美好、热闹、耐看的视觉效果。剪纸是民间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妇女均能剪刻。一类为节日创造,用于装饰的窗花、挂千等,一类是作为刺绣的底样,如鞋花、枕头花、肚兜等。多采用大红大绿、以红为美,形成强烈的对比感节奏感,更有吉祥美好的寓意。设计师了解了这些蕴含在图形中有趣而又具有民族特点的意味后,并有意识地在设计中采用民间图案,设计师就能更好地与大众交流,从而就能创造出更能为大众喜爱的设计作品。

二、民间美术会影响到设计的形式体系

尽管设计作品的内容是主导的,但形式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形式的相对独立型,表现在某些艺术形式的美,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面具艺术是最明显的体现民族民俗与宗教影响的一个民间美术种类。由于宗教、民俗、民族的影响,至今仍可以感到人类原始文化的积淀。面具的制作材料有多种,木雕、金属、葫芦、泥土等。各民族的面具艺术均反映自己独特的造型形象与制作工艺,造型上给人一种神秘的、远古的感受。民间皮影早在汉代便有关于它的记载。它是用动物的皮刻制、着色制作而成。镂刻形式以阴刻阳刻并用,刻制完后根据需要着色并罩桐油或清漆,色彩艳丽透明。无论在造型和表现技法上都极为丰富与精妙。这些形式感极强的民间美术极具量感和张力,这种地域风格也就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它本身已经形成或具有了美的内涵,因而,如果将这些民间艺术适当的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去,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惊喜的作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表现内容的一种方式,而且本身就是某种内容长久沉淀的生成物。

三、民间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计的评价标准

如何评价欣赏设计作品呢?受众体在面对具体的设计作品时,积极主动地通过自我的感性认知及理解诠释,从而形成其独特观点的精神创造性活动。评价和欣赏是设计师与受众体之间的思想与心灵有效交流的渠道。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平,从而使设计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民间美术大多来自于受众体现实生活之中,他们对民间美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中国民间戏剧脸谱在中国几千年异彩缤纷的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它用线条色彩组合丰富人物形象造型,创造了很多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在历史长河中被人们认可和熟悉,具有独特的美学艺术地位。脸谱与人物角色相配当,也是一种化妆效果,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能够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对唤起观众审美心理的美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扎根于民间的民族服饰文化无论从质料、色彩来看,也无论从式样、塔配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民族服饰图案纹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服饰图案纹样丰富多彩,装饰手法各异,通过绣、印、染、绘、织、刺等各种手法创造了千变万化的图案纹样。这些纹样纹型布局疏密有致、构图奇巧,设色绚烂庄重、素淡典雅,基调多明快悦目,呈现简洁实用、素朴敦厚的原始风格。诸如以上这类民间美术都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如果在书籍装帧、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作品中恰如其分的融入这些元素,受众就会和作品产生共鸣,甚至被设计作品所震撼、所吸引而为之陶醉。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众所周知,时尚和大众流行是不同的,时尚永远是新锐,是高端,是少部分人所能持有的,当时尚被大部分人所跟进时,便沦为大众。而大众则具有盲从性的,这不仅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审美观决定,更多的是由当下流行趋势决定的据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仍停留在中小学水平,高学历人口比例很低,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文化素养整体偏低,大众审美的层级较为低下。设计为人民服务,设计师的作品若想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就必须满足于受众的需求。然而,在当代中国人民文化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境下,设计师要做出让审美受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同受众审美趋同一致,但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作品代表了大众审美这个较为低层次的审美观,驱生了设计的消极自动观。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占据了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数不胜数。在消费主义全球化的洪流中,视觉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表征,价值取向渐渐异化,难以遏制的拜物主义潮流导致文化价值取向的偏离和扭曲、人文精神的缺失。视觉传达设计运用多种手法公然表现人性的直观欲望,满足人欲望宣泄的心理,这同超现实主义画派的“自动主义”异曲同工。

2视觉传达设计的社会责任与“自动主义”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而不容忽视。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各种视觉媒介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潜移默化地让受众接纳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出发,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视觉传达设计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应更多地传达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构建社会积极的“自动主义”审美观,优化人的品质,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多年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则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感人至深,小孩子端着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他端水走来时的跌跌撞撞,一幕朴实的场景,一句简单的话语“不累,烫烫脚对您身体有好处”……一种孝心和欣慰,呼唤出大众被世俗打磨的迟钝了的人性和爱心,这则广告正是传达正确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典范,是积极“自动主义”的表彰。

3设计师与“自动主义”

视觉传达设计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之一,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正确的文化定位能够促成积极“自动主义”。从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出发,其责任之一就是坚决抵制消极的“自动主义”,反对迎合人性的低级趣味,并从根本上阻止视觉文化艺术全盘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视觉传达的过程,其实就是设计师的创意创作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的意义只有在受众阅读过程中才能够实现。以受众为主导,是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发展到现阶段的大趋势所在。设计师应以田野工作者的人类学家为典范,驻足于人民大众,以敏锐的态度洞察社会,真正了解大众的需求,坚持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杜绝迎合人性的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消极“自动主义”。

4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在信息成为了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后,设计的目的也在朝着更有效传递信息的方向转变。这个转变进程中,视觉传达设计的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扮演着转变的重要角色。非视觉感知语言的运用就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成为视觉传达转变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手段。

1.社会价值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非视觉感知语言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

2.艺术价值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也是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形态。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而非视觉感知语言的介入视觉传达设计则是利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传达信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

二、非视觉感知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1.被动与主动的转换主动与被动的转换更有利于信息的循环。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主要对话形式,其实质是一种信息的对话,是信息的传播与接受的循环过程。设计与纯艺术活动不同,设计不是设计者一厢情愿式的游戏,而是一个信息形成、信息流动、信息接受直至信息反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往返流动是必要的。通过刺激信息接受者的感官,引起信息接收者的情感共鸣来传达信息,则是基于人类生活经历及社会环境的体验同构和发出内心深处的理解和共鸣,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升华,是对现实事物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情绪。置身于这种情绪下,受众会主动对设计作品深刻理解,并产生的深深的感动或思考,使其透过艺术形象与设计师保持情绪和感受的契合一致,物我同一。

2.感官与信息的同构设计作品是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载体,信息、知识和情感都是其具体形式。人们对设计作品的体验要求的提升,要求被传达的体验越拉越贴近受众的亲身经历,以获得最佳的传达效果。而原先的表达方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就会要求出现新的表达方式。这时非视觉感知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就填补了这个空缺。这种表达方法满足了信息受众的多感官需求,让其游走在感觉和信息之间,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并与之互动。在信息传达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受到各种感官刺激,并将其转化为感觉,这些感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组合形成感官与信息的同构关系。美国的《HAIR’SHOW》的广告设计(图1)是由格瑞设计公司设计的,他们在创意中尝试对纸进行立体化,选择了朋克、火焰、尖发、卷发、束发五种发型,然后用裁切的杂志内页逐个造型。纸发和杂志封面完美的结合起来,带给读者新鲜的感官体验。图1格瑞设计公司,《HAIR’SHOW》的广告设计,2008.

3.通感传译达芬奇曾经说过:“玫瑰如果不取!玫瑰"这个名字的话,或许闻起来就不那么香。”想来的确如此,如果将玫瑰命名为石头,也许我们就联想不到美丽华贵的鲜花和艳丽浪漫的感情了。玫瑰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给人一种芳香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通感。在文学上有一种修辞叫“通感”,通俗的解释就是将难以言传的情状以另一种可比的形式陈述清楚。这种“通感”现象同样存在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与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息息相关。通感是一种把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的感觉共鸣现象。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诸如不同的色彩在人的心里会产生冷暖、远近、轻重、大小感。简单来说,通感其实是,将自己的内心难以表述的感受转化成别人易于理解的感觉形式的转换描述,即将人的一种感觉通过交感与人的另一种感觉联系起来,互相转移感染,得到共鸣,形成沟通和理解。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要带给人们的多种感官的综合需要和满足,就需要将各种设计元素间的相互转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刺激,这也就是“通感传译”。“通感传译”正是这样一种将不同感觉的结果在内心中转换、沟通的桥梁。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奥马尔•瓦尔皮纳里(OmarVulpinari)设计的烟草包装,(图2)用真实的嘴巴和牙齿图片,警示吸烟的危害。成功的利用视觉引发痛觉,使信息与受众产生积极的互动与交流。

4.跨界线的传播信息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与全球化的进程相伴而生并随着传播手段(主要是大众传播手段)的成熟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既是全球化或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将这一过程不断推向前进的强大动因。非视觉感知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在所传达信息跨国界、跨文化方面有新的突破。

三、结论与展望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新媒体的使用在现今使用的频率大大增加。由新媒体的符号和中英文结合表达出,独有的语言给丰富人们的情感表达。有用纯数字表达文字含义的,如“512”利用谐音表达“我爱你”的意思;有用中英;文混杂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如“卡拉OK”(唱歌的场所);也有用数字和字母搭配来表达特定含义的,如“3Q”利用声音相似来表达“谢谢”的意思等等。

二、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的视觉传达特点分析

新媒体为当今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它影响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视觉传达这一领域。在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视觉传达呈现了如下特点:

1.创作虚拟现实化。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而言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将虚拟的创作进行事实化。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视觉传新媒体达艺术上。新媒体技术能够使得视觉表达对象有着直观的感受,通过文字、符号图片等新媒体语言为基础,有力的将所表达的信息立体化、形象化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有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先进的技术使得事实的内容被更加真切的立体表现出来,最新的信息以最快速度反馈给观众。增加受众的兴趣。因此,在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视觉传达具有了创作虚拟现实化的特点。

2.新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新媒体这种新兴的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媒体下的视觉传达艺术具有传统的视觉传达艺术所没有的特点。颠覆了以往的观念和思维定式。

3.交互性。更好的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的主旨。新媒体的艺术语言更加倾向于人际的交流与表达。最经些年,视觉传达设计在交互性方面有了更多的表现。例如,在欢乐中国行的节目中,主持人常常在介绍完当地特色食品、风俗或活动后,邀请观众上台体验或比赛,极大地体现了视觉传达的交互性特点。

4.设计多元化、综合化。新媒新媒体艺术在满足年轻人各项需求的同时,更要适应快节奏的现代人们对于不同信息的需求。新媒体下的视觉传达应该打破原有的思维固有模式,向着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为适应新媒体,吸引现代人、青年人,只能改变原有的设计理念与思维方式,打破原有传统艺术的局限,将多种艺术、技术门类融合,变得愈来愈多元、综合并且自成体系。在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视觉传达趋向多元化、综合化。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