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1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举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发挥中国共产党精神领袖的必然要求。中国革命的实践和中国的社会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势必要有相应的价值体系来指导社会的前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人们的思想价值选择必然会多元化,但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要有一种核心的价值观来引领社会的前进步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顺应这一要求而及时提出的。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道德选择的多元化,思想上难免有不同的认识,这些问题都是在所难免的,但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了尽快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对这一过程中共同的思想基础做一清晰和准确地界定,使之起到更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全国人民思想的共同进步。现阶段,人们在思想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再加上经济、职业以及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人们的思想在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水平上都有明显的差别。在发展中,我们既要照顾思想道德发展的差异性,更要使所有层次、所有内容的思想道德共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这一竞争中,经济、政治、军事等要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综合国力既包含硬实力,也包含软文化,因此,作为软文化最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团结和人心相背,决定了国家的凝聚力,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团结一致、凝聚在一起,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

二、新形势下党校系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正式提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学习,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学习并努力践行。党校是我国党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党校系统内必须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多种场合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党校系统的人员,在传播思想的同时必须要求自身的思想素质、自身的理论水平过硬才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花大力气、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研究其内涵和外延,还要研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更要研究受教育的人们随时变化的思想道德,同时还要研究国内外复杂的外部环境。党校在理论研究和传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在我们积极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同时,国家又适时推出了更加精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精简过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上看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集体层面上看主要内容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上主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次报告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精简,让人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在党校系统内,作为党的精神的直接领会者,广大的党校员工一定要带头实施好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同时做好集体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党,积极工作,诚实信用,友爱和善,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榜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他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2篇

(一)关于规律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规律研究较少。陈秉公独树一帜,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研究,实属难能可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注入一股活力。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遵循四个基本规律,一是“魅力”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势位”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能靠强迫,而必须靠理论魅力,也就是靠它相对于其他价值观念系统而言,是一种“高势位”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共识”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共识”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自身为基础,通过与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建立“价值共识”的方式,引领社会思潮,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三是整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整合”机制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多样社会思潮采取理性的态度,以开放的姿态经常地反省、调整和超越自己的理论自觉行为,是文明社会价值观念建构的普遍方式。四是信念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机制”建设规律。充分运用社会认同机制,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信念,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为实践。信念引领是一切社会的共同职责[5]。

(二)关于原则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原则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有基本原则说、三原则说、四原则说等。学术界普遍认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王培芝认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内涵十分丰富。第一,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虚心汲取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形成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新理念;第二,要尊重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社会团体、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允许不同观点存在,因为有不同和差异,才会有比较有竞争,也才有动力和活力;第三,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严兴文认为,必须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三个原则。一是正确处理主导性与多元性的关系;二是坚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原则,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三是提高对社会思潮的预判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错误思潮的形成,做到防范于未然[7]。王永芹认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要遵循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原则,二是要遵循科学分析、区别对待的原则,三是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四是遵循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原则[8]。

(三)关于机制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机制研究,成果颇丰,包括接受心理机制研究、利益机制研究、心理沟通机制、保障工作机制等等。王永芹认为,要加强对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心理机制的研究。首先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规律,由此可以把握大学生最初接触社会思潮时持有的普遍的基本态度;其次要研究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态度转变过程,主要是分析从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到行为的整个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要研究阻碍大学生科学评判、正确接受社会思潮的社会心理误区。莫凡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要重视利益机制的研究,只有建构利益机制才能在多元利益格局中引领社会思潮。认为利益共享、平衡和保障机制通过缓和个人利益冲突约束价值观分化;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通过统筹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调适价值观冲突;利益导向和整合调控机制通过拓展共同利益形成价值认同[9]。张骥、吴智育认为,构建社会心理沟通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通过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通过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发挥一切领导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通过加强自我和谐文化建设,确保沟通信息的主、客观整合,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基础。通过拓宽和开辟多种沟通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10]。陈秉公认为,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思想观念整合机制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机制[11]。华秀梅认为,建立有效引导的保障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思潮预警机制,二是建立疏通引导机制,三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反馈反应机制[12]。盛秀英认为,通过制度安排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包括分析预测机制、疏通引导机制、利益诉求机制[13]。学者王永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我发展机制,构建与多样化社会思潮沟通交流的对话机制,构建多样化社会思潮解读辨析的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多样化社会思潮存在发展的规约机制[8]。李英认为,构建领导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力;构建教育引领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构建舆论导向机制,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构建文化生态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构建融入覆盖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构建动态反应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控制力;构建系统整合机制,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力[1]。

(四)关于路径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路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实路径,二是实践路径。1.现实路径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路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式进行。何利平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贯彻核心价值体系教育[14]。蒋乾麟、程建国认为通过教学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教学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手段,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系统性。教学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环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深入性,要深入研究基本理论、社会思潮、接受规律、引领方法。教学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途径,对引领社会思潮具有示范导向性[15]。王艳红认为,树立德育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发展,体现时代气息和科技文化含量。创新传播渠道,引领社会思潮[16]。2.实践路径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主要通过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李英认为,实践路径:提升构建保障机制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的完善机制。就是要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制度和法律,将引领社会思潮的活动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的能力,这是实现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保障[1]。李文辉认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养成,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所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的职业生活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之中[2]。黄爱武、彭向阳认为,采取牢牢把握思想阵地,坚持疏导、化解、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拓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17]。

(五)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目前学术界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陈超、姜华认为,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注重青年学生社会思潮辨别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注重社会思潮影响下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化引领[18]。何利平认为,要把尊重差异与批判错误结合起来,把包容多样与确立主导结合起来,把净化思想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将预测趋势与引领方向结合起来[14]。张国祚认为,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是简单取代、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要善于包容,也要善于批判和借鉴,马克思主义能否成功地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最终要看能否不断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1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评析

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研究,研究成果颇丰,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视角不断创新,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经验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研究,不论是理论研究、规律性研究、原则研究、机制研究还是路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关于理论研究结果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检验,成果较少。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待加强。

(二)重过程研究、轻效果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研究,不论是理论研究、规律性研究、原则研究、机制研究还是路径研究,侧重于过程研究,关于效果研究的应用很少。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效果研究有待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3篇

具体来说,要体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生态文明化这六个方面。同时,富强不能只从经济上和物质上去理解。涂凌波认为,富强的外延也包括政治的强大,关系到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是否是现代的、先进的和优越的;包括军事的强大,关系到军事力量是否能够抵御外侮、维护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包括文化的强大,关系到文化的自由、包容与多元;包括社会的强大,关系到社会的繁荣、活力与良好运作。这些含义,在孔孟时代,是不会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的信念体系和精神支柱,它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物质支撑的基础之上。追求富强,是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的价值追求。儒家的民富思想,民为邦本,先民富后国富,这些思想一直影响至今。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国富民强,首先要使人民富裕起来。儒家富民思想,为实现富强的中国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的富强是对儒家富民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儒家之礼治思想与社会主义之法治观

儒家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实践,被后世称为礼治。礼最初是不成文的习俗和传统,后来逐渐形成了具体的条文规定。礼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习俗、道德、各种人伦关系,还有经济政治乃至冠婚丧祭等制度,甚至也有一些强制性的刑罚手段。礼规定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规范和准则。儒家以礼治国,实际上就是以规范治国,用无所不包的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孔子非常重视礼,一直致力于恢复周礼秩序,解决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孔子告诉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可见,只有知礼,才知道如何做人做事。礼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实质之分。“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即礼的外在表现,义是礼的精神实质。义是制定礼仪的原则,是实质所在,所谓“义以礼出”“礼以行义”(《左传》)。义,合理之意。在儒家看来,等级秩序是天经地义的,因此用礼来确认和维护等级秩序,“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儒家把人民作为教化对象,礼在教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主张“齐之以礼”“节之以礼”“约之以礼”,通过礼的一些条文规定进行约束,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儒家强调“天下非礼不治”。礼作为纲常秩序,尽管存在着诸如等级制度之礼、宗教祭祀之礼等不合理因素,但在教化人民、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心方面仍具有其独特价值。封建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并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人伦的常道。礼治思想非常重视伦常之道,主张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重视人伦,形成相亲相爱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明人伦,才可以知善恶、辨是非。试想,整个社会家庭关系和睦,与朋友相处愉快,每个人都尊敬长者,爱护幼小,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场景!古代的中国曾经出现过的文景之治、大唐盛世等鼎盛之时,可以确证礼治之功效。

对于礼治与法治两种方式,儒家将礼治作为首选。《论语》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治理国家,法制禁令为先,辅之刑罚,人民因惧怕而不去犯罪,为恶之心还在;言行以德做出表率,辅之制度品节,人民会内心信服而以犯罪为耻,杜绝其不善之心。政令和刑罚只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和方式,德礼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政令刑罚可以使人民远离犯罪,德礼则可以使民众日迁善而不自知。礼治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治规定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礼治重在事前教化,禁于未然之前,法治重在事后惩处,施于已然之后。儒家的观点是,礼治优于法治,是因为它有法治所不具备的教化劝善功用。刑罚法令可以惩恶而不能劝善。陆贾说:“夫法令者所以诛恶,非所以劝善。”(《新语•无为》)桓宽认为:“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盐铁论•申韩》)王符也说过:“民亲爱则无相害伤之意,动思义则无奸邪之心。夫若此者非法律之所使也,非威刑之所强也,此乃教化之所致也。”(《潜夫论•德化》)当然,礼治也有它的缺陷。礼作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需要人的自觉遵守,并不是强制性要求。如果人们不去自觉遵守,就会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状况就是礼治弊端形成的恶果。儒家对此也有自己的认识,认为单纯的礼治不能真正维持社会的稳定。“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行发生效力。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得到重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法治成为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法治观,是指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现代法治是以民主自由为基础,以“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亲属之间有亲情是人之常情,符合人伦之理,互相隐私也应当在情理之中。最新的《刑事诉讼法》立法将“亲亲相隐”引入立法之中保护家庭成员可不相举报的权利,借鉴了儒家礼治思想的合理成分。在立法中充分考虑人性和伦理因素,是我国立法向法治化、人性化健康轨道迈进的一大步,也是法治中国的立法要求。传统礼治思想的合理因素,不仅是古代先贤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全人类共有的思想资源,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当前,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各种行为规范、守则公约,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都可以视为现代社会中的“礼”。礼治思想的合理因素和珍贵思想,可以超越时代和国度,为我们当今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将传统礼治思想中的独特价值古为今用,继续发挥它稳定社会、安定人心的作用。

三、儒家之诚信思想与社会主义之诚信观

诚信,是中国先哲共同信守的道德原则,是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将诚信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的诚信思想可以从自身、与人相处与治理国家三个方面来谈。其一,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孔子认为,诚信乃做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一个人缺少了诚信,就好比一辆车缺少了关键部件,在社会上就将寸步难行。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告子下》)“亮”是信的意思,君子之道,主要就在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孔子用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来教自己的学生。可见,诚信是孔子教育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了五种品德才可以算是“仁”,诚信是五德之一,只有诚信,才可以得到别人的任用,诚信是人立身处世不可缺少的根本准则。孟子也将诚信作为人在社会生存的最高道德法则,并指出人应该努力做到诚信。孟子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诚信,是天道之本然,明了这个道理并尽力去践行,是为人之道。

其二,朋友有信,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诚信是一个人与朋友相处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子路曾问孔子的志向,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获得朋友的信任,是孔子志向的一个方面,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朋友有信,也是孟子提倡的五个人伦关系之一。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是不会有人和他交朋友的。孔子的弟子也将朋友有信,看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曾子每天都会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夏认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能够做到这几方面,说明这个人已经通晓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是否诚信,也是判断他是否为益友的标准之一。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孔子说朋友有益友和损友,各三类,结交正直、诚信、博闻多识的三种朋友,对我们有益,与虚伪装模作样、善于阿谀逢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朋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志趣和人格品位。其三,民信国立,诚信是国家走向强盛的重要依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他粮食充足,兵马充足,百姓信任国君。三个条件,只有百姓的信任是不可以去掉的,人心顺,国家才强,失去民心,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百姓对国家的信任,代表着民心的向背,因此,一个国家做到民信,才可以国强。孔子也说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认真办理国家大事而恪守信用,是治理一个大国首先必须做到的。孔子告诉自己的学生樊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国家的统治者守信,百姓都会真情实意对待他们。孟子把百姓的信任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认为民心向背是决定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君主不仁,百姓也可以不义,君主做得不好,百姓就可以罢免他,选择仁德的国君。只有仁德的国君,才会信于民,百姓才会同心协力发展国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的普遍道德要求。只有诚实友善,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才可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社会主义诚信观,是对儒家诚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社会,诚信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诚信观的内容逐渐走向多样化、制度化、具体化。中共中央颁布《公民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公民诚信教育提出了法律上的要求。此外,关于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法律诚信、教育诚信也有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这些都是诚信思想在新时期被赋予的独特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4篇

当前,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与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简而言之就是实现‘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因此,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要求、新挑战。高职校园文化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但亦有其特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合格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导向。同时,加强与企业的互动,积极吸收企业文化,突出实践教学环境设计和职业环境氛围的营造。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教育教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工作,已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组织设计不合理、体系构建不健全、形式过程和成效性不匹配等问题:(1)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设计。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懈地突破创新。但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倾向于功利主义,高职院校主要偏重于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而没有将其文化活动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实际相脱离。校园是文化传承和延续的主要载体,不同的高职院校应有各自的主打特色,而且内容应该丰富多样,但在现实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实际脱离程度比较严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常常注重物质层面而忽略精神领域。另外,高职校园文化将重心放在学生娱乐轻松的各种活动上,而学术、科研型的启迪教育活动较少,还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活动也很少,这些活动导致重心严重偏离,学校表现出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偏重政治化和形式化。文化感染和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我们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蕴含在校园文化之中,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真正培养合格人才。在实际践行中,高职院校却偏重政治化和单一化,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附属内容。(4)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年轻一代追求时尚,紧跟时代潮流,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很容易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而不能自拔,而当前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缺位又无法引导学生回归现实和培育辨别能力。高职院校应当紧跟当前“互联网+”形势,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和改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调整的挑战与机遇共存期,也是各种文化碰撞激荡的矛盾凸显期,高职校园文化极易受到商业化、功利化倾向的影响。高职校园群体传统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和侵蚀。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正确引导做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紧迫性。

2.1经济全球化引发外来文化渗透要求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推动更高层次的全方位开放,西方思想文化观念大量涌入。高职院校是思潮交汇融合碰撞的地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逐步形成,极易受到不良思潮的煽动,而缺乏对我国历史、现实维度的深刻考量。西方文化思潮里有精华也有糟粕,资本主义浓厚的金钱至上等价值观会严重侵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式的民主、自由等政治理念也存在着较为偏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在此形势之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就成为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倡导主流价值观,求同存异,包容并蓄,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坚强保证。

2.2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日益彰显其价值工业化时代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日益扩大。二战后,许多国家纷纷兴办培养这类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并逐渐演变为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为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教育的共同路径。80年代之前,我国实施精英教育,高等教育分类分层体制不清晰,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学术教育为导向。普通高等教育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几乎是空白。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新设备和新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促成了高职教育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从而在我国教育结构中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而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深水区”,面临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需要培养大量能够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对我国转型时期的技术人才输送凸显极为重要的价值。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经济的组织形式、利益关系以及分配方式呈现了多样化形式,而且人们的思想活动体现了其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本土价值观与外来价值观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价值观念冲突日益明显,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多元观念和文化的强烈冲击。高职校园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也在社会大潮流中受到冲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更利于构建起校园道德约束,营造“道德感”校园精神和优良学风,唯有主动认可和积极顺应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融合,才能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精髓指导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而高职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才能为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指导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做好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融入到高职校园课堂,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觉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的精神内涵。其次,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求同存异,兼容并蓄。我们党在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因此,要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各种文化思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和尊重文化多样性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之内化为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求学态度。

3.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点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全体中国人对国家繁荣和民族昌盛的美好向往,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比较抽象。首先,理想教育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理想具体化为现实中可以践行的活动,如可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非凡成果,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震撼力,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其次,理想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为学生切实提供学习、就业和创业帮助,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共同理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始终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4.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鼓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核心价值观在引领中的主导作用,这是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让其真正被广大师生认同和接受,并让广大师生自觉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能起到凝聚作用的领导机制。加强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并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工作全局予以统筹安排。领导机制就是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常提倡新,要常抓不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学校党委要动员组织力量主动协调解决,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营造活泼、创新与和谐的制度氛围。学校要通过制度和规范建设来确保各项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3.4用交互式思维融合促意识形态紧密结合从而创新实践模式交互式思维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能够形成紧密结合的关系并且良性互动。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充分结合本校实际,用校园文化、精神和氛围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载体。同时高职院校在把握校园文化方向,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时也要始终坚定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教育学生的首要目标,并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相对应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从而达到两者思维融合和良性互动。此外,也要在确立指导核心的基础上用于校园文化领域创新实践模式,如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定位和特色,弘扬注重细节、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学习、立足实践、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也还可结合当下热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高职校园“攻坚克难,脚踏实地”的创业文化,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自身技能素养,提高其整合资源能力,从而在产业经济转型,“互联网+”等国家政策利好的形势下闯出一片天地。

4小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宗教价值观的多元性云南纳西族聚居地在宗教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多元性特色,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方面。云南纳西族独有的宗教是东巴教,东巴教中规模较大的祭祀仪式主要包含祭风、祭天、祭丁巴什罗等仪式,其中,东巴绘画、音乐也属于宗教文化范畴。音乐主要是在开展祭祀活动中,所吟唱的曲调音乐,还伴随有一定的器乐,音乐唱腔高达50种。每当春节、端午等重大节日活动,都要开展祭祀活动,最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活动。祭天活动属于纳西族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云南纳西族是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民俗风情与文化等都和宗教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充分说明了宗教信仰力量的强大,有些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相左的,必须在充分尊重民俗多元性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消极成分云南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是生活在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祖先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累积,是纳西族的文化瑰宝,是纳西族民众的精神信仰和家园。这一传统文化对纳西族群众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纳西族文化中依旧存在着一些消极成分。这些消极文化的存在对纳西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进,对当地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如纳西族中存在殉情风俗。当情侣决定殉情后,他们将这一消息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女方则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朋友和其母亲则要为他们保守秘密,随后,会选择高山险峻之处自缢身亡。其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陋习,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相背离,而且会阻碍民族地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也不利于当地民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文化大环境的制约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期,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各地经济文化环境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民族地区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落后。发展中所面对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也相对较差,这些差异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民族地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支持度。首先,经济环境方面,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目前正开展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食品安全、假冒伪劣、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纳西族群众原有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如何认识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引发的道德问题依然是纳西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应当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次,民生建设方面,部分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滞后。如纳西族在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医疗卫生和就业等方面仍存在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合理有效地解决,将直接影响民族地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也必将减缓民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进程。最后,在文化建设方面,纳西族正致力于将其“东巴文化”做大做强,但同时需要处理和面对文化的娱乐化和文化的世俗化倾向。文化的娱乐化和世俗化对纳西族原有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针对民族地区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现象,若任其发展,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价值观念就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背道而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3]。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云南纳西族地区思政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实现纳西族宗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衔接宗教文化是云南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地民众的价值观和日常的价值取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挖掘和利用纳西族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通的地方,构建宗教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链接体系,是民族地区开展思政工作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全面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正能量。在云南纳西族地区存在大批的爱国宗教人士,这些宗教人士是联系党、纳西族信教群众的纽带,是号召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4]。与此同时,爱国宗教人士也勇于同那些打着宗教的幌子搞阴谋破坏的犯罪分子进行强有力的抗争,对维护国家统一、和谐安定都发挥了作用。纳西族爱国宗教人士的行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相一致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所以,要全面发挥好爱国宗教人士的正能量,积极与其展开全面的合作,带动更多的纳西族宗教信众发展成为爱国人士,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同那些打着宗教幌子用来搞破坏的分裂分子作斗争。其次,要引导纳西族宗教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方向。纳西族宗教文化中提倡惩恶扬善、造福群众、服务社会,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它宣扬的爱心、慈善、公德等价值观念,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相通之处。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宗教文化中存在的不科学方面。因此,在云南纳西族地区的宗教文化建设中,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利用纳西族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通之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保护并全面弘扬纳西族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基础上,摒弃糟粕,进一步推进当地宗教文化改革,确保纳西族宗教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方向。

(二)尊重并规范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尊重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这是倡导包容、尊重差异的具体发展要求,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讲,一是从纳西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规划出发,进一步宣扬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的亮点,以纳西族传统文化作为发力点,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快纳西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全面满足纳西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加快纳西族传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让纳西族文化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方面,让纳西族文化逐渐走出去,逐步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纳西族人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推动纳西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创新[5]。三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做好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工作。在全面尊重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引导当地群众认识其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并及时进行改造或删除,对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则要进行引导并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积极加快纳西族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广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成为推进纳西族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工作,不断满足纳西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纳西族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而成为推进纳西族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6篇

(一)乡村文化价值的历史变迁乡村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乡村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伦理道德规范,维系和保证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这种来自民间的道德主张具有凝固性、传承性、稳定性等特征,认同度更高,无论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出现何种分裂,造成哪样的混乱,总是能够以不同的形态继续存活在普通农民中间,发挥着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3]传统乡村文化维系着乡村的稳定,保持着自身的特殊性。但随着现代性的推进,文化冲突的加剧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理念也开始面临着裂变及价值重建的问题。一般来说,乡村文化的价值变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是近代以来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洋务派最先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随后又掀起了“立西学”、“破中学”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破除传统中国的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紧接着“”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潮流。第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文化的重新改造和价值引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乡村中存在的封建主义思想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过去乡村存在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封建落后思想得到了遏制和清除。第三是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的价值困境。随着改革深入到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逐渐被打破,农民安土重迁的价值理念开始发生动摇。经济的发展助长了农民追求物质、谋求物质享受的需求。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乡村道德渐渐被边缘化,拜金主义、官僚主义、封建迷信思想等不良价值理念死灰复燃,沉渣泛起。农民思想混乱,行为失范,传统乡村文化的道德约束在渐渐失效。乡村由“熟人社会”渐渐走向了“半熟人”社会。

(二)乡村文化价值当下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现在正处于第三个时期,乡村文化价值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价值、吸收先进价值理念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挑战。1.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使得乡村文化价值逐渐异化。现代性的步伐在不断推进,现代性的最主要特征是政治法治化、经济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不可避免,每一个传统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总是与传统有着难以割舍而又不得不割舍的情愫。在与传统割裂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产生。世界各国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那些应对现代性与传统割裂不力的国家称为“无所适从的国家”。同样,在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影响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变迁也不可避免。经济市场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丰富的物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存所需。一般而言,物质文化的发展总是领先于精神文化的进步,于是在物质文化逐渐趋于主导的情况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滞后与物质的高速发展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摩擦。传统乡村文化价值中的“无为和谐”、“崇德尚义”等价值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正在兴起。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利益驱动成为乡村社会的最主要行为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4]2.传统伦理道德的失范。伦理本位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是维系乡村稳定和人际和谐的基本价值规范。以血缘和亲族为基本单位的乡村团体,构成了乡村伦理的基本单位。乡村的一切价值规范和生活理念,都围绕着这个基本的单位运转。以“波纹宗亲网”为主要特点的乡村人际交往和伦理道德,使得传统乡村的人际关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着父慈子孝、邻里团结、长幼有序、崇德尚义等伦理规范。传统乡村主要以中国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主,包括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始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传统农村那种相对独立、相对安宁的生活开始被打破。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一方面给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挑战着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理念。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言: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源于外在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和内在精神层面的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以功效为趋向的工具理性的发达必然损毁价值理性的人文理想。城镇化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过去那种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担忧。城镇化加剧了农民对失去土地之后生活的担忧,于是围绕土地而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规范开始失效,农民与基层政府的矛盾、与邻里的矛盾、甚至与家人的矛盾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那种祥和安定、长幼有序、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面临着各种物质诱惑的冲击和利益追逐的撼动[5-6]。3.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中最明显、也最令人深思的便是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文化体验和态度。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追求GDP高增长的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对乡村平和、宁静而干净的环境是一个灾难。我国的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着高投入、低增长、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靠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学者对沿海一带的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表明,乡镇企业在短短数十年间给乡村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是过去一百年来所造成污染的数百倍甚至更多。美丽宁静的村庄被浓浓的黑烟和巨大的烟囱所笼罩,被污染了的土地导致了农业的减产,农业生产的成本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重了农民的生活成本,农民从心理上产生了恐慌。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农民开始抛弃土地,逃离家园,向城市涌进。环境的恶化助长了疾病的产生,全球每年因为环境恶化而导致人口患病和死亡的人数在增加,环境难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使得传统那种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和节用爱物的生态伦理实践被忽视,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发生[7]。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规范和精神向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乡村文化群体中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教育核心,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引导,是实现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必然之路和有效措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破除现代性的魔咒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就是要立足时代精神和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来鉴别、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性的融合,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的现代性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融合,可以实现科学真理、正确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有机统一,改变传统乡村伦理道德的落后思想。从文化思想上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做到既不迷恋传统,纠结过去,也不透支未来,割裂传统。在现代性的浪潮下,既能很好地保持优秀的传统道德,又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不保守、不封闭,破除现代性对传统价值的魔咒。真正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与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乡村文化价值将会朝着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8]。

(二)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乡村是中国发展的基础,乡村的发展关乎国运,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和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性的推进,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乡村文化出现了逐渐异化的趋向,以物质追求为中心的乡村文化正在挤占传统道德伦理的阵地。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渗透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民价值观念的混乱,出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理想信念的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农民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要实现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进步,也包括人民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农村与城市的复兴,是文明与经济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体到农民的生活,就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险,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子女就学等问题。而实现和谐乡村,生活安逸,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求。和谐的乡村理应是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祥和的,而在与自然的关系上理应是天人谐和、节用爱物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追求的目标。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必须从物质上、精神上全方位入手,从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领域入手,增强信心,塑造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7篇

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客体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是被网络社会主体认同的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包含着作为价值灵魂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价值精髓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价值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构成的内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完善的有机整体。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象就是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全部认同,是对这四个方面高层次的认同。

1.静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对稳定性要求是指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灵魂,应起到“擎天之柱”的作用,坚持不动摇,昭示其主导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主题,应彰显“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共同实现的一致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精髓,应展示传承和革新相结合的一贯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为参照,应体现评价与选择相结合的正确性。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容的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因此,在网络这一特殊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必须牢牢把握认同的整体性,是对四个方面广泛的认同,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对其中部分或个别的认同。作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一致的追求目标、一贯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四方面价值最终都应以维护网络社会发展的稳定有序为标准。如果不能保持这种价值实现上的相对稳定性,必然导致网络社会认同主体的“无所适从”,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社会主体对其认同的广度。

2.动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绝对发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绝对发展性要求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旗帜,必须持续不断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上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目标,必须紧跟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新变化,做到内容上的丰富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动力,必须不断挖掘其新潜力,体现作用上的拓展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规范,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形势,突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此,网络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也必须与时俱进,表现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相适应的程度,是对其四个方面的深刻认同。而不仅仅是对这四个方面在知道层次上的知道或了解,更主要的是达到自觉层次的内化和践行。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契合不断提高着的网络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保持蓬勃的生机,一旦失去活力,它必然影响到网络社会主体对其认同的深度。

二、共性与特性: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环境性因素

著名德育学家檀传宝认为:“环境是指生物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4]由此,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环境性因素是指在网络社会主体所生存的网络空间中,影响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1.共性:现实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力关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到底是依存还是独立的关系,虽然国内外学者观点不一,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而言,无论是在网络社会环境中的实现还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其认同的对象是共同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网络社会还是现实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体上也是共同的,最终都要归结为“人”。作为网络社会中主体的“人”归根到底还是作为现实社会主体的“人”存在。因此,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在本质上的实现与否,离不开现实社会环境价值导向力因素的影响。现实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力是指现实社会环境对其主体价值观念的形成总是表现出方向上相同或相似的推动作用力。从现实社会主体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划分,现实社会环境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家庭环境的育养、学校环境的教化、社会环境(是指有别于家庭、学校的环境)的规范。这些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从目的上看,现实社会环境对其主体价值观的导向显然是正面的,即希望构建符合社会整体要求、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体系。但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当前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不断涌现,诸如家庭环境育养方面的失范、学校环境教化方面的失误以及社会环境规范方面的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必然导致人们选择正确价值体系的偏差。当现实社会的人参与到网络社会中时,现实社会环境的这种消极影响显然不会消失,将同样作用于网络社会中价值体系的认同。这种共性的价值导向力也必然致使在网络社会环境中对于价值的认同对象出现是与非的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文第8篇

(一)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要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因此,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青少年总是要面临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历史使命不同于一般的个人情感和个人追求,而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一个灵魂性精神准则。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自觉地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能够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能够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并在追求这一崇高价值目标过程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改进完善自身,提高战胜困难、克服挫折、成就事业的能力和素养。相反,不负责任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其人生往往庸碌无为,颓废不前,甚至最后还会落得个受人嫌恶、唾弃的下场。对于这一道理,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早就说过:“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

(二)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投身社会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前进要发展,就会面临挑战,就会需求有思想、有能力、有责任感并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的建设者和拓路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化、人民需求日益丰富日益舒适化等国内外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正处于复杂国际环境和激烈社会变革风口浪尖的当代青少年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历史使命,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方能清楚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价值追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满腔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以推动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世界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它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成为引领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价值导向亦即价值目标,它是指作为社会成员个体通过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么活着才有意义”等一系列有关人生问题进行思考、确认并自觉选择的人生路线、价值追求,是人生行动的指南,在人生观、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是各族人民行动的根本指南。在历史上,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始终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始终真正反映和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起“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价值目标,自觉肩负起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振兴中华的实践中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乎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在人生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人生发展发挥着“定方向、促动力、取成效”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去塑造和成就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阶层、各领域劳动者、爱国者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有利于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广泛认可和接受,从而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共克艰难,推动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发展。因此,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就离不开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社会使命,自觉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的社会实践中成为于国于家有用之才。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追求层面的体现和反映,也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基本行为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形成和社会道德风尚的营造具有导向和调节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要造就什么样品格的国民,形成什么样风气的社会风尚。一个人只有知荣辱、辨善恶,才能分清礼义廉耻,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思想行为选择;一个社会只有其成员知荣辱、辨善恶,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为基础,采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形式指出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判断、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也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自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始终以“八荣八耻”为座右铭,知耻明荣,弃耻扬荣,时时处处注重自我反省、自我批判,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激励、自我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