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

社区工作意见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住房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居住,是职工基本的生活需求,近年来,在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局职工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据调查,目前尚有109户无房户,且我局前进中路住宅小区中大部分住房建于八十年代中期,约400多户住房面积不足50平方米,房屋结构布局落后,非居住面积占住房建筑面积的比重欠合理。住房短缺,大儿大女合住一室等困难状况仍属普遍,经调研分析,结论如下:

1、住房面积总体偏小

住房面积是衡量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标,住房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职工居住环境的好坏。本次调查显示,我局职工每户的住房使用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占%,80平方米以上的仅占%。由此看出职工住房面积总体偏小,且尚有百户无房户。

2、住房结构、设施、环境不尽人意

目前我局职工住房成套率不高,配套设施不全,本次调查显示,职工对住房的建筑式样满意的仅占%,基本满意的占%,不满意的占%;对房间的结构设施(指客厅、卧室、厨房等布居的合理性及大小)满意的占%,基本满意的占%,不满意的占%;对住房周围环境满意的占%,基本满意的占%,不满意的占%。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现有住房不满意,尤其是一些旧楼房的房间结构、设施不合理,环境卫生不尽人意,难以满足现在居民的生活要求。

因此,改善职工住房现状已势在必行。

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开发建设原则:

指导思想: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以适用、舒适、经济为开发的新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的新主题。

开发建设原则:合理开发、经济适用、科学配套、永续利用的原则,具体为

一是住宅的功能空间要更加合理。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大的舒适度,提高单位住宅面积使用率和功能空间的合理性。

二是住宅的物理性能要有较大改善。住宅保温、隔热、隔声、通风、采光、日照等物理性能,越来越成为衡量住宅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是住宅设施设备的装备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厨房、卫生间设施、智能化技术系统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已经成为住宅舒适性的重要内容。

四是居住区的环境和配套水平要更加完善,要创造自然和谐、朴实优美、安全环保、舒适便捷的住区环境。

五是住宅的耐久性要延长。住宅具有价值量大、位置固定的特点,对耐用性有很强的要求,应当在目前砖混结构50年的基础上,延长住宅使用寿命。

开发建设的性价比综合分析:

本着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我们对拟定的前进东路和滨江路两块土地进行性价比综合分析:

●区位优势及发展前景

前进东路土地:北临世纪园小区、南临移动公司、东临朝阳路、西临建设中的联通公司,距离我局王观营住宅小区百米之遥,周边有陕西理工学院、汉中市商校、汉中市农校等,文化氛围浓厚,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之说,因此,该地段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

滨江路土地:北临正在建设中的滨江路、南临、东临、西临,此地段虽属政府远景规划之中,但开发建设仍困难重重,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其区位优势不明显,发展前景不明朗。

●交通环境条件:

前进东路土地:通市区内2路、3路公交车,且朝阳路宽阔平坦,路段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滨江路土地:目前尚无公交车停靠点,滨江路仍在建设之中,且该地段较偏僻,曾有打劫行凶案件发生,为我市多年来多事之地,故交通及周遭环境较差。

●开发建设成本分析:

前进东路土地:

①地价:28.50万元/亩,容积率3,平方米土地价143.43元/平方米

②建筑安装工程平方米造价:593.00元/平方米(含防盗门、铝合金门窗、电气材料费等)

③室外工程:190.00元/平方米(包括小区内草坪、道路、电缆沟、围墙等,草坪绿地以60.00元/平方米计入)

④相关税费:85.00元/平方米(包括城市配套费、消防费、人防费、墙改费、施工图审查费、劳保统筹费、设计费、监理费、质检费、交易服务费等)

估算成本价:1010.43元/平方米(以上四项相加)

滨江路土地:

①地价:34.00万元/亩,容积率3,平方米土地价169.92元/平方米

②、③、④项同上

估算成本价:1037.72元/平方米(以上四项相加)

可见滨江路开发建设成本明显偏高。

●可操作性:

前进东路土地:目前该土地手续齐备,项目报批已至规划定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滨江路土地:该处土地最初由政府以政策性优惠低价出让给中房公司,后由中房公司以略高价格分块转让给其他开发商,因此地价偏高,我公司购买该处土地时资金短缺,目前该土地转让手续尚未理顺,前期报批工作尚未办理。

●性价比综合分析:

1、在前进东路地段开发建成住宅小区后将还保存小区群居的特点,小区居住环境与条件又有个性化、休闲化、办公室化和较高服务、娱乐和消费需求的倾向。在经济方面,开发该小区的成本价格相对较低,可减轻职工负担,使小区建设趋于智能化。

2、在前进东路地段开发建成住宅小区,无论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或是公共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可达到较高水平,体现了小区以人为本的原则

综上所述:在前进东路地段开发建成住宅小区优势明显,推荐为首选。

开发建设实施方案

由公司负责全面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各项具体工作。公司将本着居住小区智能化理念,即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安全、舒适、方便三者的统一,将居住小区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通过设计集成协调起来。提高住宅的等级。

(1)智能化小区设计的任务就是要将居住小区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通过设计集成充分利用和协调起来,用有限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住宅功能的提高。

(2)智能化设计的面向A.面向功能的设计思想,由住宅的功能要求出发,设计配置相应的系统及设备,有针对性地满足功能需要。B.面向配套设施的设计思想,由配套设施的专业性出发,满足功能需要。

(3)智能化设计的系统分析A.系统分析设计思想由住宅的安全、舒适、方便三大功能要求出发,经系统分析,设计配置相应的功能设备,并考虑功能设备的相互利用和更新计划。

资金筹措:由购房职工集资筹措。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深化平安创建、建设法治的高度,实施“群专结合”打击传销,在发挥打传专业队伍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在打击传销工作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打击传销工作,在全社会共同筑起预防和打击传销的坚强防线。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为了彻底清除我区的传销活动,在前一阶段时间集中打击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活动,力争到年底使我区的全部社区(村)100%到达无传销组织、无传销窝点、无传销人员的“三无”目标。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广泛宣传,特别要注意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作用。要进一步彻底清除残余传销人员和窝点,为下一步的创建工作打基础。

(二)建立机制:

各单位要对照具体措施的要求,成立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人。

(三)检查验收:

区政府将组织检查验收小组,根据“无传销社区(村)”考核细则的要求,对各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通过检查验收的,发放“无传销社区(村)”牌匾,对没能通过验收的单位,将根据考核细则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具体措施

(一)建立打击传销信息机制。第一,要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健全三个网络: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结对共建工作,深入开展社区文明建设,推进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委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关精神,以提高社区创建水平为着力点,以服务社区群众,提高市民素质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进社区共建文明社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努力形成“思想教育共抓、环境卫生共护、服务设施共享、文体活动联办、社区治安共防”的共建工作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发动群众,提升素质。

2、积极主动,多方联动。

3、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4、注重实效,办好实事。

5、发挥优势,形式多样。

6、立足当前,巩固长远。

三、活动内容

我委挂钩共建社区为昭阳镇儒学社区。各科室、各资产管理办公室要按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以办实事、求实效为工作方针,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教育培训。积极配合社区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文明习惯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着力解决市民文明行为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市民文明礼仪教育,传播现代文明知识,开展市民文明巡访活动。(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

2、环境整治。着力整治“脏、乱、差”现象,打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发挥职能优势,帮助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改善基础条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从家庭卫生搞起,清除卫生死角,扮靓社区环境,共建温馨和谐美好家园。(责任单位:办公室)

3、文明服务。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多渠道帮助社区购置文体器材,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配合社区积极组织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多种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推动社区文化发展。(责任单位:经贸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4、平安共建。开展家庭健康知识、灾害自救、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教育等活动,配合社区开展治安防范、防火、防盗、防灾隐患的查处,防范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确保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区的安全。(责任单位:安生产指导科)

5、和谐共建。深入社区了解社区民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维护社区稳定。组织自愿者根据社区实际,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开展爱绿护绿、先进模范人物宣传等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区单位、企业及居民在社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创新管理方式、健全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推进服务社会化,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坚持依法行政,扩大基层民主,深化居民自治,建立健全居务公开机制,加快和谐社区建设。

㈡基本原则

⑴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政治生活需求,着力建设“便民、乐民、育民、健民、安民”的社区服务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⑵围绕大局,着眼发展。坚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

⑶有序实施,逐步推进。从本街道实际出发,按分类指导、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打牢基础、巩固成果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

⑷整合资源,共驻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单位和居民个人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效益最大化。

⑸系统管理,综合服务。按照社区服务活动的管理规范和行业标准,加强社区服务监管,大力提高社区服务的综合管理效能。健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切实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⑹扩大民主,和谐共享。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社区居民能够充分表达诉求,共享社区建设成果。

二、工作目标

1、做强、做优社区服务功能。以“星级社区”创建为基础,扎实开展省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将社区建成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网络完善、资源共享共惠、文体活动活跃、教育多样广泛、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的新型社区,力争2个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创建标准。

2、初步形成社区服务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站功能,建立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区、街、居联网,达到社区信息共享的目的。

3、形成社工人才队伍组织管理体系。按照职业化管理要求,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社工人才管理使用、考核评价、资格认证机制,社区志愿者、义工人数达到本社区居民总数的4%以上。建立社工人才注册登记制度和服务激励机制,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活动。

三、任务措施

㈠强化社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标准,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重视做好社区党员发展工作,发挥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作用。

㈡建立社区民政工作站和服务信息平台。以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契机,在社区居委会探索建立社区民政工作站,由社区主任任站长,负责协调处理社区双拥、优抚、救助、老龄、慈善、养老等民政日常事务工作。加快推进社区服务信心平台建设,到2014年,在每个社区建立社区服务平台,通过网络互联,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解”的服务宗旨,接受市民求助,方便社区居民生活。

㈢加强居干队伍管理。全面实施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根据《关于实施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的意见》要求,建立社区工作者选拔任用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构建和谐社区目标任务相适应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办事处每月召开一次居干例会,对各社区的工作进行讲评,对工作不负责的居干进行批评教育,年底组织相关部门对居干进行考核,并采取座谈,测评等方法,掌握每一个居干的工作态度和业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惩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㈣切实加强社区财务管理。各社区居委会严格执行文件规定,规范“收入统一管理,费用限额报支”的运行模式:从2013年起,各社区居委会限额报支标准为每月1000元,各居委会要严格控制使用,不得超标准报支,要做到日清月结,当月费用当月结报,严格跨年度报销;报销的凭证要合法有效,严禁白条报支;从2013年4月1日起,“的士”票一律停报,对于办公费用及限额报销范围以外的费用,由居委会书面提出,由办事处牵头部门负责人签注意见,分管社区工作的负责人批注审核意见,办事处主任批准后转经管办办理报支手续。对于工程性支出费用,除办理正常报批手续外,还要附报工程预算造价目录,以便领导审核把关。

各社区居委会除正常办公费用外,不得以办公费为名用于发放个人福利,值班费、加班费统一规定,居委会不得自行其事。

㈤切实加强社区资产管理。社区资产由办事处实行统一管理,但是由于社区范围较大,全部统在办事处手上工作还有一定难度,为确保社区资产保值增值,发挥更大效益,办事处委托各社区居委会主任为社区资产协管员,协助办事处办理资产的出租、手续签订、费用的收取,具体办法以及奖惩措施由办事处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与各居委会对接。

㈥推进社区养老和社会保障服务。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组织为依托,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依靠,志愿者(义工)服务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康复训练、紧急援助等服务。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参加各项社会保障服务。

㈦推进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同时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

㈧推进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室、网吧等休闲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的作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注重培育特色社区和特色家庭。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不断增强居民体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㈨加强社区安全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社会信息化采集机制,实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的目标。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建立社区突发事件应急反映机制,普及社区防灾、减灾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减少灾害损失,确保社区平安稳定和谐。

㈩加强考核考评制度。对社区工作的好坏,主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街道将每年对社区的各项工作按照目标任务进行考核评分,对工作有特色的居委会和进位明显的社区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给予奖励和提拔,对考核末位群众反映差的社区工作者进行戒免谈话并扣发当年奖金,连续2年考核都处于末位的社区工作者予以辞退。

四、工作要求

㈠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社区管理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办事处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社区管理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认真研究总结社区管理的典型经验,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服务全局,大力推进全区社区教育优质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的品质与内涵,积极构筑现代化终身教育体系,把加快建设成为现代化学习型城区。

二、工作目标

立足争先创优。争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示范点,1—2个镇(街道)成为市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健全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全区所有镇、街道普及社区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提升整体水平。开通社区教育网;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社区教育需求。

三、具体措施

1、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和镇(街道)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调整充实区、镇(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进一步明确社区教育的管理责任,建立企业、社区、个人广泛参与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

2、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全区社区教育进一步规范化,做到教育计划统一下达、教育培训活动协调开展。充分发挥社区学院、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村(市)民学校三级教育机构指导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社区教育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对各级教育机构社区教育责任的考核激励。

3、加强社区教育师资力量。建立完善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重点抓好以专职社区教育干部为骨干的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兼职教育干部在社区教育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招募、组建一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构建区、镇(街道)两级社区教育师资库。

4、创建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建立全区性的农村社区教育示范点,立争有1至2个镇(街道)成为市社区教育示乡镇(街道)。积极总结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经验,争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5、开展社区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创建社区教育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区第三届终身教育周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市民教育活动,开设市民课堂,开拓培训项目。拓展社区教育内涵,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开展层次多样、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的农村社区教育。

6、推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区、镇(街道)两级终身教育资源信息库,有效整合各镇(街道)的社区教育资源。鼓励动员和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区教育,开展公益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各类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提高全区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7、加快社区学院建设。加快建设由政府部门主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融职业培训、自学考试辅导、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及其他成人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社区学院,教育部门要做好调研工作,提出社区学院建设思路。充分发挥社区学院的教育培训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区社区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8、加大社区教育投入力度。科学设置政府、社会、个人三方投入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采取“政府拨款、社会筹措、个人补充”的投入办法,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终身教育稳定投入保障机制。规范使用区政府规定户籍人口人均3元的社区教育经费,提高资金运作效益。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社区教育基金,共同支持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6篇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为总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功能,不断满足城乡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

(二)目标任务。到年底,40%的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到年底,市级社区服务中心,80%的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到“”期末,力争全市社区全部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就业保障机制。要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社会保险服务和面向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和援助。建立诚信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性支持。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享受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相关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到年底,要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80%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0%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救助帮扶机制。建立低保自然增长机制,从年起,分别按照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25%的比例,综合确定当年城乡低保标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社区困难群众中的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遭遇突发灾害等低保边缘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临时救助。对患病困难群众,按规定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教育救助制度,确保城乡社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不因贫失学。完善住房救助制度,以经济实用房、廉租房等形式,及时为社区困难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制度,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组织为依托、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依靠、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着力发展社区型、护理型养老机构,每个社区都要成立集养老、托老、敬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完善社区助残服务制度,全面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落实残疾人家庭有关低保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整合慈善资源,建立以爱心超市和社区捐助接受站为基础的救助网络。到年做到受助困难家庭全覆盖。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受卫生部门委托,承担所辖范围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为社区困难居民提供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和康复在社区的格局。加强传染性疾病、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社区防御突发疾病能力。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实施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期末,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50%以上,60岁以上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比例达到95%。

(四)。建立和完善社区先进文化引导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场所建设,每个社区都要因地制宜建立市民学校、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有条件的地方普及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科普画廊。促进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建设,开展适合居民特点和需要的廉政文化活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认真做好社区图书援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居民、家庭、楼院、社区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开展以“爱我社区”为主题的社区公益活动,培养社区居民公益意识。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评比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期间,全市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组户外健身器材,改善居民活动场所。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休闲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家庭安居乐业、邻里和睦欢乐、人人文明守法的生动局面。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平安防控机制。建立集社区警务、保安巡防等职能的“十位一体”综治办,配备专职社区保安,构筑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机制,按要求建成技防小区、技防社区。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社区信访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则,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保健体系,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社区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举办讲座,开展咨询服务。推行“民情日记”和“民忧档案”登记活动,开展家访活动,设立社情民意信箱,畅通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反映渠道。

(六)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治互助机制。加强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落实“四个民主”,实行居民自治,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社区管理模式,到年底,社区居民自治率达96%以上。积极培育和发展维权类、服务类、联谊类社区民间组织,“”期间,每个社,区至少新培育发展2—3个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的民间组织。对慈善公益性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的社区民间组织,可适当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政府采取奖励、补贴、委托或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适当扶持。认真贯彻社区志愿者无偿服务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和服务激励机制,开办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不断壮大由党员、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参加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服务。到“”期末,社区志愿者人数要达到居民总数的10%以上。

(七)建立完善社区社会化服务机制。扶持、培育和发展贴近社区居民的服务项目,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扶持社区内及周边有关单位和实体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提供多方位社区服务。加快开展社区服务业,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和个人开办便民超市、家政中介等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对非营利性社区服务组织机构,要降低开办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对营利性的要给予政策优惠。

(八)建立完善社区环境保洁美化机制。继续加大对老小区整治力度,切实抓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垃圾分类收集,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大力普及环保知识,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环保意识。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资金保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辖区单位和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投入增长机制。要把社区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要切实保障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调整社区干部和专职人员的工资,所需经费纳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资金来源按原渠道解决。社区受政府(部门)委托提供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政府(部门)要按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偿。

(二)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城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的总体规划。根据社区居住规模,按照集中、实用、方便居民的要求,配足社区办公、活动、服务和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用房(以下简称社区用房)。社区用房项目由规划、建设、房产、民政等相关部门会同街道联合审定和验收。已建社区其社区用房不足的,由当地政府通过购买、租借、置换、改造、新建、扩建等办法予以解决。老小区改造社区用房面积不低于每千人85平方米的标准,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片区的社区用房按每千人15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并纳入详细规划标明具体位置,做到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配套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规划、建设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和施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责令开发建设单位限期纠正。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小区或旧城改造片区,都要建有社区文化、健身等公共活动场所和设施。社区用房归社区居委会管理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出租或改作他用。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7篇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深入推进法治荣巷建设,提升建设实效,全力争创法治街道,现结合本街道法治建设工作实际,提出2011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的有关要求,把推进街道法治建设新成果作为主要任务,围绕创建“法治街道”目标,着力抓好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治文化等重点工作,深化“法治荣巷”系列创建活动,健全法治监督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切实履行职责,务求工作实效,全力服从大局,为街道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服务。

二、工作目标

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法治系列创建和品牌特色创建活动,深化惠民实事工作,加强和规范法治监督,使依法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公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基层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巩固依法执政理念

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和完善法制讲座、法律培训、法律考评等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委(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调研督查。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问题、最关注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切的公平正义问题,着力提高法治意识和能力,在部署工作中强化依法治政理事的意识和考量,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区域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推进党代会代表常任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制度、民主测评制度,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通过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营造崇尚法治、依法执政的思想氛围。

2.突出依法行政重点环节,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进一步落实重大决策听证、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加快服务、法治和责任型机关建设,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政复议等相关制度,健全完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确保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达到90%以上,增强政府公信力。以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为重点,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形成依法行政基本制度体系,推动各项行政行为规范透明、廉洁高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开展执法巡视活动,建立内外结合的执法评议机制。进一步推进律法公开,开展执法案卷评查、质量考核等活动。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深化司法公开,健全适应形势需要、确保司法公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水平,塑造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执法形象。

3.强化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助力幸福荣巷建设

围绕融入、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主题,结合幸福荣巷建设,进一步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推动创建工作取得社会认可、人民满意效果。按照提高质量、增强绩效的要求,继续深化“法治街道”创建活动,加强自查评估和检查考核,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基层法治系列创建,深化“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推动党政部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部门公正司法,基层基础民主自治。积极拓展和推进企业、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基层单位的法治创建工作,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深化“诚信守法企业”创建,促进基层企事业单位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夯实法治城市创建的基层基础,拓展民主法治实践的覆盖面。全面实施年度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业评估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对区域、行业的法治建设绩效进行全面考核和科学评估。

4.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法治惠民工程

把社会管理与法治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建设管理中的规范、保障和促进的作用,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强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员和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精神病患者、涉毒人员、刑满解教、社区矫正、社会闲散等重点特殊人群的管理,加大对基层社会管理的力度,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社会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切实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和社会自治能力建设,规范“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坚持以法治为主导,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建好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在公正、宽容基础上,运用法律途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案结事了。扎实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围绕依法拆迁、环境整治、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内容,制定法治惠民实事工作规则,完善法治实事工程的评估考核机制,提高法治惠民效能。

5.重视法治文化工程建设,培育公民守法意识

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全面制定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教育,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用性和互动性。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依托各类法治教育基地平台,深化法律宣传“六进”活动,提升污染实践对培育法治文化、养成公民法律思维习惯的感召力、影响力和示范性,培育公民崇尚法律的法治意识和诚实守信的文化意识,引导群众依法诉求、依法办事、诚信守法。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积极搭建载体平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各社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创建1-2个有特色有亮点的法治文化阵地,龙山社区东大池因地制宜地建设法治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积极推进法治文化示范点和文艺精品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不断增强法治文化渗透力,努力营造学法守法的法治氛围。

6.探索规范法治监督路径,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执法重点环节法治建设的监督力度,突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监督,强化对民生工程和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的监督,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健全和完善法治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法治监督评议团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法治监督评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法治监督的长效机制。深化人民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各类监督形式,建立健全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监督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透明化。对评议结果不理想、群众意见较大的部门,要认真履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相关领导的责任,督促其限期整改到位。

四、措施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街道和各社区主要领导担当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法治责任主体意识,各级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深化法治建设与部门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推动法治工作深入发展。

社区工作意见范文第8篇

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切实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为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关于开展新型社区社会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完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功能,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增强社区维护稳定能力,不断夯实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基层基础,现就加强和创新全市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政法综治组织为重要力量、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迈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美好新”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依法自治,发展基层民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管理服务;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

三、主要目标

今年上半年,镇建成以杨码村、居、郭李居社区管理体制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健全,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优化,社区管理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城乡社区社会管理试点社区。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进,力争年内全面达标,明年全覆盖。

四、工作要求

(一)健全发挥好社区五大组织作用。

1.健全发挥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城乡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镇、农村的基层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联系、服务、宣传、教育群众,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区稳定;指导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区域性党建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做好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社区党组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合理调整组织设置。对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型社区可采取建立临时党组织的方式,实现过渡期党员教育管理;对已完全入住搬迁安置的新型社区,推行“以居住地为主,利益联系为辅”的建设方式,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基础,以综治维稳组织为中坚、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对因推进集中居住、土地流转,没有跨村安置,可按居住点在不调整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升格或依托现有党组织统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二要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对离退休党员实行“直管”,对在职党员实行“双管”,对流动党员实行“共管”。发挥无职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三要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综治组织、社区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驻区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和协调会,形成多元管理主体共同治理的局面。

2.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作用。要进一步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着力发挥好自治组织的“四大职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搞好社区的卫生、物业、计生、流动人口和治安管理等。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群防群治,调解民间纠纷,及时化解社区居民群众间的矛盾,促进社区和谐建设。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性服务。兴办有关服务事业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培训等,教育居民遵守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开展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增强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履行社区服务的职责进行监督,实行居务公开、评议社区干部等制度,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权。

3.强化发挥社区综治组织作用。一是进一步建强社区综治组织机制。大力加强社区综治办建设,综治办主任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并按照“112211”要求,每个村(社区)设立1名综治专干、1名社区民警、2名专职调解员、2名专职保安、1名大学生综治社工、1名政法干警综治特派员,整合、配备社区综治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其统揽社区维稳工作的重要作用。二是进一步建强社区综治阵地。建立集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防邪反邪、社区矫正、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宣传、群防群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综治警务室,组织开展社区的各项综治基础工作,切实筑牢“长安”建设的根基。三是进一步强化社区综治组织功能。及时收集掌握各类社会信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抓好重点特殊人群教育管理、外来人员的服务管理等;组织开展治安、交通、消防、生产等安全防范宣传教育,落实源头管控措施;组织巡逻防范工作,指导社区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大力开展“平安村(社区)、无邪教社区(村)、无毒社区(村)、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确保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4.注重发挥社区群团组织作用。要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大力加强新型社区“工青妇”等各类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推动社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青少年帮教工作、社区救助、教育培训、丰富社区文体娱乐活动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5.引导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要按照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围绕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大力发展服务类、慈善类、活动类社区民间组织,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促进社区体制创新、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服务居民群众、承接政府职能的作用。大力吸纳社区党员、公务员、志愿者、大学生等参与到社区服务管理中来,推进行业组织、自治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救助、社区服务及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二)健全完善好一个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1.加强社区平台硬件建设。要按照上级规定、农村社区不低于600平米的标准,通过新建和改造等方式,确保每个社区均有一个“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服务平台。

2.完善平台功能设置。社区服务中心要具备“五室两站两栏一厅一校一场所”。五室:党组织和居委会办公室、综治警务调解室、多功能活动室(党员活动、居民代表议事室)、图书阅览室、资料档案室;两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不少于100平米)、计生卫生服务站(不少于80平米);两栏:宣传栏、居务公开栏;一厅:整合服务资源和力量,设立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将“党员服务、劳动保障服务、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优待抚恤、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妇女维权、法律援助”等项目统一纳入,一站式受理,高效、快捷地为社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事项;一校:居民学校;一场所:健身活动场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除具备以上“五室两站两栏一校一场”外,还应按需要设置“三市”,即爱心超市、生活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

3.配齐社区工作人员。要按上级有关规定,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成员。要积极吸纳社会专业人才、大学生从事新型社区工作,不断提高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责任心和事业心强、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三)倾心抓好社区三类服务。

1.积极抓好以民生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社区救助服务,让困难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活和服务保障;开展社区就业服务,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开展社区计生服务,免费提供优生优育等咨询指导;开展社区家政、文化、体育和教育等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开展社区法治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帮助。

2.积极抓好以居民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志愿服务。各社区要积极推进和倡导以自助、互助、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区居民互助救助机制,通过广泛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性、福利性群众活动,壮大志愿者、义工队伍,广泛开展以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留守儿童为重点的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服务,积极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烈氛围。

3.积极抓好以满足居民多种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社区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为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抓好社区资源整合和共驻共建,鼓励和引导驻社区的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建立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机制。

在全力加强城乡社区服务管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社区,强化个性化管理工作。农村社区要着力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网络机制建设,把网络延伸到组到户,切实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让农村社区群众能够逐步享受到城镇居民的保障服务,提升社区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搬迁安置社区要着力加强社区组织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救助帮困力度,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提高社区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能力;社区要着力改善公共服务条件,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措施,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居民转变生活方式,融入城镇生活。镇社区要加强社区环境管理和建设,改善社区服务设施,让更多的居民享受文体、娱乐活动,大力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商品房社区要大力开展居民自治管理活动,积极搭建居民互动交流平台,着力提升居民参与程度。企事业单位社区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强化驻区单位责任,加大共驻共建力度,推动资源共享共建共用。

(四)全力强化社区四项管理。

1.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推动社区力量下沉、管理重心下移,实现责任包干、管理到户的有效抓手。要因地制宜,划好社区网格。要根据社区不同类型特点,对社区合理划格,形成管理责任单元格。农村社区一般以3—5个居民小组为一格,搬迁集居、集中居住区一般以5—10幢楼为一格。要整合资源,建好网格服务管理队伍。大力整合资源,将网格内的楼长(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治安信息员、治安志愿者等明确为网格协管员,进一步健全扩大网格服务管理队伍。要明确职责,落实好网格服务管理责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对社区服务管理负总责,农村社区联组长、镇社区楼组长是各自责任网格的第一责任人,网格内的协管队员负有协管责任。要通过层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更好地把社区各项服务管理工作一并开展起来,切实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效能。

2.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社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是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突出“人”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的实有居住人口、重点人头(社区服刑、两劳释放安置帮教、吸贩毒、邪教人员、精神病人、社区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员(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点户头(信访人员)、外来人员全部纳入社区信息平台,使社区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突出“事”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的各类不稳定事端、不安全隐患、不和谐因素,发生的各类事件,全部摸排纳入到社区信息平台,使社区服务管理做到“耳聪目明”,处置反应快速、及时,确保不发生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突出“物”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由政府、社会投入的公共服务设施、物件全部纳入信息平台,既注重加强日常管护,又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突出“财”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年度的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各项收入、支出、资产余额、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收益分配等经济事项纳入信息平台,做到及时掌握、每月更新。突出“组织”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内互助、志愿、慈善等各类社会组织纳入信息平台,更好地组织社区内的服务、救助等工作,满足社区群众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为切实推进社区信息管理,市、镇综治办要会同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开发信息管理软件并全面推广

3.加强社区“三防”管控。大力加强社区技防监控网络建设。农村社区在加密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技防监控的基础上,要把技防视频监控探头向农村通达工程延伸,同时要深入推进“小技防入户”工程,确保年内技防入户实现全覆盖。搬迁安置社区要切实抓好集居小区的技防建设,严格落实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四同步”制度。目前已经建成但没有安装技防设施的小区,必须迅速将技防补建到位,确保小区安全。大力推进社区人防队伍建设。在加强社区专职巡逻防范的同时,更要大力加强社区群防群治工作,全面发动社区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形成天罗地网。各社区要严格按照综治委下发的《关于加强综治长安服务队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建立社区“综治长安服务队”,要善于整合现有的楼长、信息员、“四位一体”环管员等人力资源,将其作为综治长安服务队的主要力量,有效组织开展社区巡防工作。大力加强社区设施防建设。在宣传、指导居民做好自家门窗设施防的同时,要切实做到小区封闭管理,大力加强小区消防、交通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

4.加强社区环境管护。要以创全国卫生镇创建为抓手,建立完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居民参与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型社区的环境管护力度。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公共卫生意识,落实“门前三包”,使保持环境整洁保护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区文化,一种人人应当参与的行为。切实抓好社区“四位一体”的环管网络建设。真正把河道管护、道路养护、绿化管理、村庄保洁等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常用态化管理。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加强社区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应用等硬件建设,为抓好社区环境管护提供基础支撑。切实加强社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环境管护责任,严格考核奖罚,并积极组织和吸纳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群众参与环境管护和监督管理的作用。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镇成立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石兵书记,副组长党委副书记薛美银、政法书记孙康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为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镇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牵头负责全镇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推进方案的制定,并加强组织推进、管理考核。

2.建立试点督评机制。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城乡社区加强和创新服务管理工作,上半年镇确定杨码村、居、郭李居为试点社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作出示范。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和试点社区要紧扣阶段任务,倒扎时点,环环紧扣,强势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阶段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过程控制力度,认真制订阶段考核细则和达标验收细则,切实抓好考核考评工作,促进试点工作的高效开展。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发现、总结试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加大典型培育力度,更好地指导、引导面上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力开展。要加大表彰激励力度,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的,要优先推荐上报省、市和谐社区命名表彰,同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5000元的资金补助。

3.加大保障投入力度。镇要切实加大对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区公共服务领域。各社区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增加社区经营收入,有效落实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待遇,为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六、实施步骤

加强和创新全镇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总体分为试点先行、全面推进和考核验收三个阶段。

(一)试点先行阶段

1.制订方案,启动试点(2014年4月)。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制订方案,并实质性启动试点工作。

2.深入推进,总体到位(2014年5月)。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组织推进试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3.巩固提升,总结试点(2014年6月)。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社区进行检查验收,总结试点经验,进而在全镇推广。

(二)全面推进阶段

1.以点带面,全面推进(2014年7月一10月)。组织召开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动员会,组织学习试点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工作。

2.巩固提高,落实到位(2014年11月)。镇对照标准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未完成任务的组织集中攻坚。

(三)考核验收阶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