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出版思考范文

新媒体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出版思考范文

时间:2022-09-28 03:32:06

新媒体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出版思考

【摘要】民族文化出版应平衡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关系,刺激并引导读者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开拓民族文化出版的平台与渠道,改革民族文化出版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与时俱进,应时而动,才是民族文化出版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文化;出版;对策

民族文化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在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丰富多元的新媒体给民族文化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们要正视民族文化出版的现状,深入查找并分析民族文化出版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瓶颈,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推进我国民族文化出版事业健康稳健发展。

一、我国民族文化出版概况

民族文化出版可界定为承载少数民族文化的以汉字或其他语言文字为输出符号的面向社会公众发行出版物的出版活动。图书出版是民族文化出版的主要形式,本文对民族文化出版的研究主要基于图书出版的数据和相关理论分析。目前,我国有38家中央和地方民族出版机构,出版23种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内容涵盖社会科学总论、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等多个类别。《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统计,2004年全国少数民族出版的图书达5457种,印数达6355万册,其中新出版的有2430种。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达9436种,印数达8238万册,其中新出版的有4082种[1]。从2011—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图书情况的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出版中的图书出版无论种类还是印数都有一定的增长。但近年的数据却没有呈现平稳增长、良性发展的态势,各地区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发展极不平衡,如新疆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种数和总印数均约占全国的一半,民族文化出版发展不容乐观。

二、民族文化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众市场狭窄与受众需求小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只有几千人,民文出版物的阅读本身存在很大障碍。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略显滞后,少数民族同胞的阅读水平与阅读需求较低,加之对新媒体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与利用,导致民族文化出版物尤其是民文出版物的受众市场狭小。与此同时,一些民族文化出版物在出版过程中投入成本较高,直接做成多卷本的精品,定价高,读者买不起。另外,民族文化出版物的销售渠道有限,尤其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书店或流动书摊无法到达,读者买书难。一些将优秀的外文或者汉文图书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图书,由于译者业务能力不过硬,在翻译过程中缺乏变通,甚至生搬硬套,翻译不符合少数民族读者的阅读习惯,造成理解障碍和阅读阻力,从而导致读者缩减[3]。

2.出版专业人才匮乏人才资源是一个地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素质的出版人才是有效开发民族文化出版资源的关键所在[4]。尽管民族文化出版人才队伍的总量、质量和结构等都有一定的变化,但现有的人才队伍还远不能满足民族文化出版发展的需要。中国出版协会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巴哈提指出,现在少数民族文化出版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问题,很多语种的编辑人才千金难求[5]。民族文化出版专业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缺乏既熟练编辑出版业务,又对民族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才;缺乏既掌握国内外民族文化出版市场动态,又懂策划善经营会管理的高层领军人才;缺乏既掌握新技术,又能够开拓开发民族文化出版新形式、新渠道、新平台的专业技能人才。民族文化出版专业人才匮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意进。一些民族出版单位分布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出版专业人才的待遇不高,发展空间受限,经济效益较低,因此,民族出版单位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较为困难,留住人才更是不易。二是进不来。民族文化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指向性,对民文翻译、编辑与出版人才的要求更高。相比一般的出版人才,民族文化出版人才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研究程度都更高,因此,不具备以上综合素质的出版人才无法胜任民族文化出版工作。三是人才培养欠缺。由于受观念、认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经费与相关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民族出版单位缺乏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编印发等业务知识和能力的职业培训,加之国家层面对培养民族出版专业人才的扶持力度不够,使得民族出版人才学习、锻炼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有限。

3.公益性偏重,市场特征较弱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出版事业,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民族出版机构,不断加强对民族文化出版项目的指导与规划。如国家设立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财政补贴,并设立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文学作品出版扶持专项,各地新闻出版单位也设立民族文化出版扶持项目,共同推动与促进了民族文化出版的发展。然而,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扶持,有多少民族文化出版物能在纯粹的市场竞争中存活?更多的是在政府工程与文化工程之后被束之高阁。过度依赖政府政策与资金扶持,导致民族文化出版安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出版经营与传播方式单一、陈旧,从选题、策划、发行到出版传播都以政府引领为主,市场参与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

4.新媒体出版滞后目前,民族出版物的出版形式包括传统印刷出版物、电子书或电子数据库等,形式较少,尤其是民文出版物的出版与传播形式更为单一。各少数民族文字的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民族文字的信息编码不统一,软件开发不规范,缺乏操作系统支持等,严重阻碍了民文出版的新媒体开发。从客观上讲,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文化的新媒体出版,民族地区的互联网建设与应用滞后导致信息不畅通,民族文化出版的载体、渠道与设备等客观因素都未达到新媒体出版的要求。从主观上讲,一些民族出版单位经营管理观念落后,出版转型意识不强,信息化水平低,民族文化出版仍以传统的纸质出版为主,出版技术、手段、设备落后,运作方式单一,发行渠道少,数字出版生产、网络传播和销售平台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都导致新媒体出版严重滞后。

三、民族文化出版的发展对策

1.刺激并引导受众需求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全面推进,普通读者对民族文化出版物的认识与阅读兴趣逐渐提高。但民族文化出版物受众针对性较强,且各民族地区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需求不同,因此,民族文化出版若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充分调研市场,刺激并引导受众需求与消费。首先,实地调研与宣传推介。出版单位要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对少数民族读者阅读倾向、阅读水平、阅读量等方面的广泛调研,同时结合各民族地区的特点与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利用各种平台,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基层、校园宣传推介优秀的民族文化出版物。其次,建立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出版单位可借助实体店销售、网络销售与在线阅读等数据建立受众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受众跟踪服务体系,通过对读者阅读和购买信息的统计、分析来评估、预测其阅读兴趣与购买倾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还可借助数据库维系与受众的情感联系,建立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培育稳定的受众群[6]。再次,开展丰富多样的出版活动。2011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举办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活动,至2017年已开展了四届,每两年一届,向大众推荐了300种(套)优秀民族图书,积极发挥了推介优秀民族图书的引导作用。此外,各类新书会、图书出版研讨会、推介会与座谈会等也是刺激和引导受众需求的重要手段。

2.加强出版人才的培养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这一核心要素,民族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亦是如此。编辑、出版、翻译人才是民族文化出版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编辑出版、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水平是保证民族文化出版物质量和民族文化出版事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加强民族出版人才的培养是发展民族文化出版事业的关键。民族文化出版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请进来。政府可通过资金补助、组织培训等形式,鼓励和培养更多的出版人才加入民族文化出版的队伍,组织优秀的民族出版单位、科研院所、民族文化工作部门与民族地区出版社实行对口支援,以互派骨干人员学习、挂职等方式,建立长期的互助关系和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从而加强民族文化出版队伍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7]。二是走出去。增强民族文化出版单位的自我造血功能,鼓励并组织出版人才到优秀的民族出版单位交流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外派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而且外派人员学习之后可通过座谈、培训、报告等方式给本单位出版人员开展培训。三是系统培训。出版单位应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出版人才的培训工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人才队伍梯次建设的合理性,开展长期系统的、有计划的、高效的人才培训;同时,把培训工作作为基础性的、常规性的制度确定下来,并结合实际情况有效落实。

3.平衡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关系从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出版的现状和出版环境来看,我国民族文化出版还难以完全脱离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扶持,摆脱公益性为主的帽子。因此,民族文化出版必须在此基础上,开拓市场化路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平衡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关系,学会两条腿走路,这才是我国民族文化出版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此外,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外大型书展、文化博览会,也是民族文化出版摆脱过度依赖政府扶持、寻求市场化经营策略、自己走路的有益借鉴与尝试。但民族文化出版单位还需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探索民族文化出版的市场化路径,深入调研、评估市场与受众需求,准确定位民族文化出版的发展方向,按照企业化运营方式充分整合配置内外部资源,建立健全竞争与激励机制,以实现民族文化出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革新出版与传播方式,加强新媒体出版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体与传播形态,构建了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新通道,使得整个出版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是民族文化出版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机遇,对民族文化出版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与消费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新媒体采用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超文本等多种形式,突破了传统民族文化出版在表现形式与容量上的局限,不仅使民族文化出版物的呈现和表达更符合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的需求,而且促使受众群体扩大。因此,民族文化出版加强新媒体出版势在必行,通过图片、照片、录音、录像记录民族文化生活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以视听文本的形式立体记录和展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态文化,再现民族文化的生动风貌[8],积极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互联网平台,开发以手机、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多种出版物,构建民族文化多元媒体出版体系,实现满足受众可视、可听、可读多样需求的目标。传统民族出版单位应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在出版理念、出版内容、出版方式上与之相适应进行深度多元的开发,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创新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9]。民族文化出版若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以及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即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平衡两者的关系;要主动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出版业态的变化,并积极做出反应,创新出版内容与形式,拓展出版平台与渠道,革新出版技术,引导与挖掘广大受众的需求,整合民族文化出版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出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王伟超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媒体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出版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znmzdxxb/72067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