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圈”教学下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重构范文

“文学圈”教学下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重构范文

时间:2022-11-20 08:51:44

“文学圈”教学下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重构

摘要: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指定阅读内容、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文学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阅读教学不同,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教师不再是阅读课堂的掌控者,而是学生阅读过程的参与者、促进者、评价者、研究者与学习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与建构优化了师生关系,为阅读课堂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文学圈;教师角色;转变与重构

一、“文学圈”教学模式概述

“文学圈(Literaturecircles)”是由哈维•丹尼斯在1994年出版的《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声与选择》一书中提出的[1]。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文学圈”这一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文学圈”,有的称为“读书俱乐部(bookclubs)”或者“阅读小组(readinggroups)”,但实质是相同的。创始人哈维•丹尼斯(1994)认为“文学圈”本质上是以学生主导的阅读讨论小组。每位学生在独立完成整个文本的阅读后,根据自己在小组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职责重点关注文本中的特定内容。继而,组员完成角色日记(RoleSheet),填写发言提纲,并在随后的讨论会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此外,每个小组根据阅读和讨论日程表在阅读过程中定期举行讨论会。当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对一本书的讨论之后,大家可以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并以一定的方式展示阅读讨论中的精华内容。小组成员在完成本轮讨论后会组成新的阅读小组,选择新的阅读文本,进入下一个文学圈[1]。常规的“文学圈”教学模式涵盖以下几个程序:(1)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提供阅读书目,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选择想要阅读的文本;(2)教师将选择相同文本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临时的阅读小组[2];(3)教师介绍各个阅读角色的主要职责,学生依据自身阅读能力和爱好承担相应的阅读角色和任务;“文学圈”中主要的阅读角色有:讨论主席(DiscussionLeader)、文学鉴赏员(LiteraryLuminary)、情节追踪者(PlotTracer)、人物刻画分析者(CharacterExplorer),文化收集者(CultureCollector)等等。每位小组成员需要根据角色完成阅读职责并填写角色日记(RoleSheet),例如文化收集者的主要任务是查找阅读材料中所涵盖的英美国家文化要素并记录在角色日记上;(4)教师在组织圈内成员讨论阅读体会,分享各自的角色日记,并鼓励他们展开组间的交流和共享;(5)师生共同对阅读成效进行评价:“文学圈”的教学模式采取过程性评价,并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有机结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角色日志的完成情况和小组内部的讨论情况[2]。

二、“文学圈”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掌控整个阅读过程,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指定阅读内容、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阅读的实施者虽然是学生,但主导者却是教师。教师选择阅读材料,明确阅读方向,将阅读重难点预设成阅读练习来引导学生思考以期达到所谓的正确、统一的对文本的诠释。然而,“文学圈”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于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决定阅读角色,自主挖掘研读重点,自主展开切磋交流[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保障,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的更多是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评价者等角色,学生是主,教师是导。

(一)组织者“文学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解释“文学圈”的概念、特点、步骤及其他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学习前人的展示或者录像,并带领大家对操作流程进行预演。教师应该向学生充分说明“文学圈”的特征,鼓励学生走出传统的被动阅读模式,尝试自主阅读。

(二)参与者聆听:教师在“文学圈”的教学模式中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倾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困惑,倾听学生们在讨论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分享: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策略与技巧,例如推测词义,阅读心得脚注等,并向学生展示如何有效利用。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研讨时也可与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心得体会。教师的理解不再作为权威解释被学生接受,而是被作为另外一种分析视角提供给学生。示范:由于受到传统阅读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不太善于在组内、组间讨论环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就如何深入挖掘发言人的本意,如何有效呈现自身观点做出示范。

(三)协助者阅读书籍的确定:学生往往对于自身的语言水平认识不够全面,无法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蓝思(Lexile)等分级阅读测评体系明确自己的语言水平,然后据此挑选相应的书籍。教师还可以根据体裁、题材、作者、国别等罗列书单供学生挑选。阅读角色的挑选:“文学圈”里的每个阅读角色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表达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帮助学生挑选一个既在学生能力范围内但又具有一定挑战的角色,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以锻炼多方面的能力。阅读日记的完成:阅读日记(rolesheet)是“文学圈”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员根据各自角色的要求用书面形式详细记录阅读内容和体会,这种从阅读输入向写作输出的转化能够帮助学生梳理阅读过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自信。

(四)评价者教师在“文学圈”的实施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学生的阅读、讨论过程。教师通过评阅学生的阅读日记,倾听组内、组间发言讨论,对他们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参与的积极性等情况做出评判。此外,教师并不是唯一的评价者,“文学圈”模式倡导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调动学生进行自我审视,相互学习、积极反思、认真调整。

三、“文学圈”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重构 

(一)从主导者到协助者“文学圈”的阅读模式力求还原阅读本真,让读者与文本建立联系。学生的阅读过程不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重难点词句、把握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而是寻求自身认知与文本信息的直接碰撞。教师抛开以语言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挖掘作品内涵,体会文字情感,在学生遇到材料选择、文本理解、语言表达等困难的时候予以帮助。

(二)从命令者到参与者“文学圈”模式创设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师生、生生间的地位是较为平等的。大家共同参与文本的选择、研读、记录、分享、讨论与总结。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更多的是聆听、分享与示范,将自己丰富的阅读经验、人生阅历以及生活感悟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文学圈”的阅读过程中没有权威者,没有标准答案,任何一种思考的角度都收到鼓励,都被认真倾听。

(三)成为教师研究者“文学圈”模式下的教师不再是经验型的教师,而是基于实践的研究型教师。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允许教师照本宣科,而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思维导向对阅读内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不断优化。为了实现教学优化,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认真观察并挖掘问题,用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揭示问题的本质,通过反复实验寻求解决方案。这一不断反思改进教学的过程能够帮助教师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形成对课程、教学等问题的专业理解,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3]。

四、总结与思考

“文学圈”的阅读模式以建构主义为基础,认为阅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交互,强调读者本人在阅读中将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信息进行碰撞以实现新意义建构[4]。该模式侧重培养读者的主动性,不提倡传统的主导型的教师角色。为了能够让阅读的本质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权威者、灌输者等角色,担任组织者、参与者、共同评价者等角色,协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过程,提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2]穆宏佳.“阅读圈”教学模式和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海外英语,2017(20):215-216.

[3]郑小玲.让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J].课程教学研究,2017(5):20-22+27.

[4]周军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倡导的教学模式[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121-124.

作者:穆宏佳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学圈”教学下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重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zhcq/74417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