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及时代价值范文

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及时代价值范文

时间:2022-11-07 09:53:52

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及时代价值

摘要: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它围绕“以德兴国”的战略目标、“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传承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目标,要求坚持人本性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渗透性原则,采取修身立德、榜样示范、践履笃行等多种方法,重点以传统文化的家国精神提神聚气,以传统文化的和合价值浸润精魂,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明德修身。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基础上,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坚定了应对道德难题的文化自信,夯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加快了道德建设的时代步伐。

关键词:;传统文化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指导,站在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系列重要新论断、新阐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传统文化观。一般而言,传统文化观是以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审视和现实建构所形成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的理论体系[1]。它不仅包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还涉及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和应用分析。在加强道德建设过程中,强调,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精神价值追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开启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征程,还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高度。从传统文化观深入探究其德育思想,对于快速推进新时代道德建设、构筑富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逻辑

道德是文化的内核,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建设无不依赖于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道德精髓[2]。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明人伦、重道德、尚礼仪,并一以贯之地引导人们崇德修身和尚德向善,在本质上是一种注重彰显伦理与德性意蕴的道德文化。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旨趣和新时代道德建设需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他明确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164

(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根”与“魂”,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是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坚实的根基。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3]170。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道德文化为精神命脉,致力于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始终将道德至善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一贯将道德培养置于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位置。正如蒙学读物《弟子规》所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4]这种传统道德文化的训示,坚实了现今“立德树人”教育追求的文化根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绝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反而要更加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和道德精髓。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现今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5]。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例如,老子和孔子等思想家提出的修身、孝悌、仁爱、忠信、乐群、扬善等诸多理念,至今仍具有鲜明的教化意义。

(二)强化道德建设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道德作为中华民族根基和灵魂的特性非常突出。由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以礼仪规范、道德准则和优良美德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成功构筑了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引领着社会个体的道德成长,还形塑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国际形象。众所周知,中国素有崇德向善的文化传统,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以文化人”,是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2013年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6]137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亲临重庆代表团并讲话指出,要“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7]。为进一步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8]。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强大的文化力量为支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必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对于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文化,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有扬弃地传承创新。

(三)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等特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164。2014年,在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反复强调,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有道德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的主体。

(四)要以科学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在新时代条件下,传统文化观阐明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和原则,为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其一,我们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和辩证唯物主义者,对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9],“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9]。其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推进新时代道德建设。这一方面要求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164。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古鉴今和古为今用的原则,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重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0]101。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体系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反复强调和肯定了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价值。明确要求,党和国家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在全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教化环境,促使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在全社会不断形成“崇德向善”良好风气的背景之下,笔者结合传统文化观,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等方面对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体系进行探讨。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目标

传统文化观凝结着中华民族精深的道德智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强劲的价值引领。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围绕“以德兴国”“立德树人”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了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德育目标体系。1.“以德兴国”的战略目标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3]158。我们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强力支撑。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0]92。同时,他还强调“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6]139。可以认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在此基础上,从治国理政的全局高度,秉持德法并举的基本理念,重点明确了“以德兴国”的战略目标。自古以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11]。指出,要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133-134。在此过程中,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12]117。这样一来,依法治国便会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环境。2.“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认为,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注重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先强化道德教育。这既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又体现了我国传统教育的一贯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导人向善为目标,历来有重德尚德和崇德讲德的优良传统,始终致力于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纵观中国传统教育发展历程,古代教育一贯主张“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13],“立德树人”是最为核心的教育目的。《大学》不仅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追求,还进一步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进阶,以引领个体道德发展。近年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德育工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直接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围绕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论述,明确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的是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是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是志存高远、信仰坚定、乐于奉献的人[14]。3.传承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目标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曾引用《管子》所强调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重点阐释了中国先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168。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6]106。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已成为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时代课题。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这是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高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107-10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不仅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还寄托着中国未来发展的道德愿景,引领着新时代的道德建设。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

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重点倡导以传统文化的家国精神提神聚气,以传统文化的和合价值浸润精魂,以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操明德修身。1.以传统文化的家国精神提神聚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家国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风尚。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写照中,凝心聚力、提神聚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家庭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也是爱国主义[6]12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始终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必须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他明确指出:“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15]36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用中国梦打牢青少年共同的思想基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3]53。2.以传统文化的和合价值浸润精魂和合价值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和善、和睦、和平的价值追求和道德遵守,深深地嵌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世界。培育和践行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道德理念,必须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价值。“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与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和联合等[16]150。依据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和合思想阐释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具体而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多次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思想、新论断。在人际关系上,他汲取“上善若水”“德莫大于和”和“兼相爱,交相利”等价值理念,倡导构筑友爱互助、与人为善、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寻求社会大同是道德追求的最终目标。指出,社会各阶层平等和谐,兼容而不冲突、协作而不对立、制衡而不掣肘、有序而不混乱,即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和谐[17]。围绕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他还阐释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明交流互鉴观。他认为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尊重外来的先进文化和观念,坚持多元和合的价值取向,努力形成一种和合的文化氛围[16]211。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中,强调中华民族自古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和“睦邻友邦”,始终追求和平、和睦、和谐。为实现国家间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他秉持“协和万邦”的价值准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这一理念以和合价值为内核,旨在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类发展愿景。3.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明德修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要“止于至善”,有社会责任感,追求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倡导“兼善天下”“利济苍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君子、成圣贤[6]141。这种美好崇高的道德追求,对于强化个人品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常言道,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修养,以满足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2014年,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道德之于个人和社会具有基础性意义,崇德修身一贯是做人做事的第一要求。他认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3]173。品德的养成需要丰富的营养,需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古代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我们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教育和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同时,我们也要持续强化自身高尚的道德追求,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积极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

(三)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原则

根据上述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分析,在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中,始终坚持的德育原则主要包括人本性原则、知行合一原则和渗透性原则。1.人本性原则德育的人本性原则要求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的思想理念,就具有丰富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意蕴[18]。无论是“惟人万物之灵”和“天地之性,人为贵”,还是“民为邦本”与“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价值,闪耀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辉。从教育视角分析,人本性原则突出体现在“修身立德”和“因材施教”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原价值,将道德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主张通过“修身立德”引领个人精神境界的持续提升。例如,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中,人们将“修身立德”作为个体成就人生的切入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关注个体的精神成长。他明确提出了“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人”这一论断,要求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升当代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倡导“因材施教”,要求尊重个体差异。现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教师等不同人群,提出了不同的德育要求。2.知行合一原则在系列教育论述中,非常重视知行合一的德育原则。他明确指出,加强道德修养,必须把道德认知、道德养成、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其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知”“行”关系的认识早已非常深刻,尤为强调“知行合一”。例如,孔子通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的论说,表达了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主张;朱熹通过倡导“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要求“穷理”与“笃行”并重;王阳明通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辨析,强调知行必须合一[19]。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知行合一”原则落实在德育方面,要求我们不仅要“听其言”,还更要“观其行”。认为,要修炼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最佳途径就是加强学习,不断读书修德,并坚持知行合一,付诸实践[16]175。同时,他也反复强调,只有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3.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旨在强调将德育工作做实做细,渗透和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以期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儒家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20],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精神文化产品的这种潜移默化,可以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主张要坚持润物细无声,切实运用各种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3]165。

(四)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方法

在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中,不仅阐释了基本的德育原则,还强调了修身立德、榜样示范和践履笃行等德育方法。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对于提升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修身立德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关注人的德行问题,一以贯之地强调“修身立德”。它通过倡导“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道德修养理念,致力于引导人们修身养性、修业进德,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道德境界。《大学》明确指出,“修身”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前提。也非常重视“修身”,在“三严三实”中首先提出的就是“严以修身”。在加强道德修养方面,他借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精髓,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切实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同时,他还引用“吾日三省吾身”,要求领导干部时常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此外,还倡导“以慎修身”,利用“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始而无后忧”和“禁微则易,救末者难”,阐释了慎独、慎初、慎微之精义。2.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训诫,要求统治者在德行方面必须身先示范,成为广大民众的道德表率。当前,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我们也必须重视家长、教师、党员、干部和道德模范等人群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注意在德行上为孩子树立标杆。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2014年,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引用“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赞美了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价值追求。他明确要求,“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2]379,“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1]。同时,还指出,“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15]108,“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22]。此外,他还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3.践履笃行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实践经验。“履,德之基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经典论述,着重强调了德育实践的重要价值。“践履既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无论何种‘德育’,都要以‘行’为其出发点,也要靠‘行’来检验”[23]。认为,道德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密切融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24]。这意味着“道德不能脱离生活,离开生活实践就无所谓道德”[25]。长期德育实践表明,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在于实践养成。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实干笃行。他明确要求,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将其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少年儿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学到一点、实践一点,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3]182。同时,也指出,学习他人是一种美德[16]218。我们要善于向焦裕禄、牛玉儒和郑九万等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

三、关于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贯通历史与现实,深深地打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它始终要求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资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对于强化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

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坚持贯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看待传统文化的思维定势。这不仅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重点解决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断裂、传承和创新问题。党的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论断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意义建构和价值创造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对于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中适合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坚决反对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例如,他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的“党性”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修养”相结合,提出了强化“党性修养”的价值追求。又如,在国家发展方略层面,他将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和以德治国的历史镜鉴相结合,力求实现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超越,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二)坚定了应对道德难题的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许多人盲目推崇“现代化”的正向性价值,而对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抱着“陈腐”与“落后”的认知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这助长了文化复古主义和的气焰,严重削弱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尤其是一些人甚至完全放弃了传统的道德要求,导致享乐主义、精致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念滋生蔓延开来。明确指出,当前人们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社会诚信不断削减和伦理道德每况愈下等诸多难题。他认为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16]149。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坚持文化自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进人们的道德自觉,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党的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在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的基础上,形塑了新时代引领人们文化生活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

(三)夯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

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力量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源头上,持续长久、源源不断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道德资源和精神补养[26]。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3]171。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人际关系、重社会和谐、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资源,已成为全社会最需要了解和最需要获得的东西[27]。“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3]169。当前,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它将现今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突显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明确了新时代道德建设的重心和方向。结合道德建设实际,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主张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文化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四)加快了道德建设的时代步伐

在强化和推进道德建设方面,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以提升全民族道德修养为目标,致力于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我国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传统家庭教育首要关注“成人”教育。然而,现今家庭教育异化问题严重,大多家庭更为关注孩子的“成才”而不是“成人”,忽视了对孩子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2016年,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重点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12]354。我们无论何时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学校教育作为主导性教育形态,承载着开展德育工作的重任。2013年,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回信中,要求学校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为坚持立德树人,学校教育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崇德传统,要旗帜鲜明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合价值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德育内容,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除了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之外,我们还要重视社会德育,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长期的道德实践表明,真正的德育是生活德育,真正有效的德育就是使人过道德的生活。对此,明确指出,我们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将道德融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觉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切实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四、结语

综上而论,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不仅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还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指明了方向。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重点研究和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可以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重要指引。尤其是在深化德育改革方面,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定位,强化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明确了社会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性需求。这对于全面推进新时代道德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作者:彭援援1,蒲清平2,孟小军3 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2.重庆大学,3.西南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及时代价值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zgzjswdxxb/72311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