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范文

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范文

时间:2022-02-24 09:05:41

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

《中国戏剧杂志》2016年第一期

淮海戏,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因以板三弦伴奏,也称“三刮调”、“肘鼓子”,流行于江苏淮阴、连云港及徐州、盐城地区的部分城乡和安徽东北一带。清道光十年(1830)后,苏北艺人自由结社,发展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淮海小戏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革新了音乐唱腔,丰富了表演技艺,吸收了演出剧目。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淮海戏有了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1947年,灌云县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将小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从“三刮调”到淮海戏,从事表演的人以及由这些人所组成的表演团体发生了变化。本文从表演主体、表演机构与传承方式三个方面,围绕淮海戏的传承及其现状进行考察。

一、淮海戏在民间的传承

在20世纪50年代前,淮海戏没有定腔定谱,也没有文本定词,因此,淮海戏班社中的传艺多半是师徒间的口耳相传,传承方式主要是靠“口传心授”和“心领神会”。淮海戏在民间的传承形式主要表现为“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清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淮海地区出现了“打门头词”的说唱形式。起初是一个人自弹自唱,后为二人,增添一副简板,一弹一唱。早期艺人多是贫苦的农民,甚至是乞丐,“沿门卖唱”,以演唱为维持生活的手段,进行“游食”性质的演出活动。班社成员的关系以夫妻、父子甚至母女、母子为主,组成夫妻班、家庭班,依据血缘关系维系着班社组织的稳定。

清光绪六年(1880)后,随着徽、京剧的流入,淮海戏艺人打破闭关自守的局面,或和徽、京剧搭班演出,或拜徽、京剧演员为师。此时,各地小戏班社发展迅猛,仅在海州一带就有100多个,从艺人员多达千人。淮海戏班社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戏谚,就是说淮海戏班的人数多为七八人,达到十人规模便可称为大型“班社”。随着班社的不断扩大,家庭式的结构很难迅速完成人员戏班的扩张,就有了师徒之间的传承和师徒班。师徒传承突破社区、家族关系界限,在职业艺人、乐师与艺徒之间进行戏剧形态的传承。如果将淮海戏形成初期的邱、葛、杨或张算作第一代演员,淮海戏至今已传承260余年。无论是淮海戏班中常见的父传子、母传女的“家族传承”,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拜师学艺,其实质都涉及到“师徒传承”。严格的师徒传承规矩、明确的师徒传承体系以及“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保证了淮海戏艺术在一辈辈淮海戏艺人中流传、发展、壮大,生生不息。

二、淮海戏的现代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表演主体的社会身份由“艺人”转变成为文艺工作者——演员,艺人们赖以生存的演出机构也由班社转化成为剧团。淮海戏从业人员的地位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事戏曲表演的动力和热情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1、淮海戏在业余剧团中的传承建国初期,淮海地区各县年年举办文艺会演,演出异常活跃。1953年,仅灌云县就有业余剧团169个,其中绝大部分是淮海戏剧团。这些淮海戏剧团历经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兴起和发展,“”期间的破坏,80年代初期的蓬勃发展,到90年代电视、网络媒体的冲击,由盛而衰。2007年,淮海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海地区再次兴起淮海戏热。目前,活跃在连云港市区及四县的淮海戏民间班社就有二十多个。连云港市新东金秋淮海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从传承方式来看,由于缺乏资金,艺术团没有专业编剧、导演,他们是跟着视频光盘、网络视频一句一句的模仿、记谱。金秋淮海艺术团主要在农村的节庆,盖房、娶亲、祝寿等活动中演出助兴,接他们唱戏的有村、族或乡镇企业,也有政府组织的广场展演、剧场会演以及进社区表演,演出剧目多为古装淮海戏。每到一个地方,艺术团一般演出两天,每天两场,演出的时间为三个小时,每场演出酬劳为1000元,食宿由出资方负责。由于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市场竞争激烈,加之剧目老化,道具粗糙,舞台简陋,缺乏专业编导,演出市场日渐萧条。淮海戏业余剧团的传承遭遇瓶颈,在低谷中艰难跋涉。

2、淮海戏在专业剧团中的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地方戏曲艺术,淮海戏专业表演团体相继建立。沭阳县淮海戏剧团是江苏省成立的第一个专业的淮海戏剧团。至1956年,江苏省淮海剧团,东海县、泗阳县、灌南县、宿迁县、淮阴县、涟水县、响水县、连云港市以及淮北盐务管理局相继成立淮海戏剧团。“”期间,各淮海戏剧团都停止了演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淮海戏剧团重获新生。但好景不长,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涌起,人们的文化生活面临多元化的选择,淮海戏在各种现代传媒的冲击下,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淮海剧团人员流失普遍,人才极度缺乏,形成了“不演不亏,多演多亏”的怪圈。新世纪以来,各地的淮海剧团都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团长聘任制,打破多年专业表演团体“吃大锅饭”的现象,演职员全员聘任上岗,淮海剧团的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淮海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成为“淮海戏”传习、传承保护基地,剧团获得了新的生存机遇。各地剧团纷纷采取和企业“联姻”的办法,组织各类“艺术团”,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出路。

2009年,连云港市淮海剧团、连云港市歌舞剧院和连云港市艺术学校三家资源互相调配,实行资源整合,积极排演现代淮海戏小品。现代戏《代代乡长》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连云港市淮海剧团以非遗铺路,制定了“文企联姻定向戏”的发展道路,在继承和发展淮海戏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2010年,江苏省淮海剧团开始排演大型淮海戏《秋月》。主创者打破常规,从舞台背景、灯光、舞美、音乐,到唱腔、肢体动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突破。最终,《秋月》脱颖而出,2011年,主演许亚玲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多年来,江苏省淮海剧团通过排演新剧、送戏下乡和商业演出等形式让中青年演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让中青年演员拜师学艺,让他们在舞台上逐渐成熟,确保淮海戏后继有人。

三、淮海戏在学校语境中的传承

1、淮海戏在艺术学校中的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淮海戏没有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学校,建国后,各级政府重视淮海戏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但兴办了多所艺术学校或戏剧学校,还在一些普通中学或师范学校内增设淮海戏专业班。戏校及其戏曲班的建立,打破了剧种之间的隔阂,也克服了剧种内部相传的局限。除了唱腔需要单独教授以外,身段、武功、表演不分剧种都是统一传授。这种拉平地方小戏与大剧种之间的艺术水平差距,加速地方戏曲尽快成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连云港市艺术学校,又名“江苏省戏剧学校连云港分校”,始建于1959年,先后招收了数百名淮海戏学员。2008年开始,政府每年拨款10万,连云港市艺术学校再度开设淮海戏班。学校与连云港市淮海剧团签订了协议,淮海戏曲班毕业的学生将全部被该市淮海剧团接纳。淮海戏班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小学五、六年级在校生,由于是定向招生班,为事业编制,有1000多个学生报名,共招收了36名学员。

淮海戏班根据孩子的身体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按照剧团的完整班底,针对性的培养男小生、女小生、大花旦、小花旦、老旦等行当,另有专门学习打击乐的学生。淮海戏班排演的青春版的《五女拜寿》,改编自越剧,剧情喜庆,加上舞美、灯光等设施漂亮,效果良好。多年来,连云港市艺术学校不仅为淮海剧团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淮海戏青年演员,还为全省各市、县淮海剧团代培演职员,成为淮海戏艺术发展的摇篮。

2、淮海戏在中小学的传承从2008年开始,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淮海戏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淮海戏进课堂的有益尝试。学校专门编写了《家乡的淮海戏》校本课程,申报了《淮海戏进课堂的实践研究》专项课题,为淮海戏进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该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会唱淮海戏。

四、结语

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海戏传统的师徒传承关系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被逐渐打破。戏曲传承不再拘泥于剧种内部、班社内部、师徒内部进行,而是转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与师徒传承的封闭状况相比,演员的社会培训具有更强的“开阔性”和“宽松性”。从师徒到艺校,从剧团到普通中小学,体现的是传承关系的纵向关系的变化,即艺术传承途径的多向纬度。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淮海戏裹挟于中国整个戏曲界的改革大潮之中,“不由自主”地转变了它的传承形式,并由此反映出地方戏曲传承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

作者:李冰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zgxjzz/68766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