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楚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范文

楚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2-02-24 09:04:18

楚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

《中国戏剧杂志》2016年第一期

一、楚剧渊源

楚剧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为灯戏,旧称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于早期灯戏的主腔多以“哦呵”帮衬,故得名“哦呵腔”,是湖北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早期灯戏由酬神祈福的民间歌舞(玩灯)演变而成。“哦呵腔”则由鄂东薅草锣鼓、秧田歌等田畈歌曲和民间歌舞发展而来。灯戏演出多为单边词、小戏和折子戏,剧情多以家庭纠纷和男女爱情为主,角色只有小旦、小丑和小生,仅有锣鼓伴奏。道光二十五年(1845),黄陂县(现武汉市黄陂区)梅店王家冲已有家族式的花鼓戏班,每年正月十五开始,连续玩灯三天,傍晚开锣唱戏。戏头王家福(1811—1906)从孝感请来师傅教唱花鼓戏,组建了黄陂第一个家族戏班,该戏班相传七代(家、光、文、运、昭、有、道),历经140余年。唱腔在“哦呵腔”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竹马、高跷、道情以及民间说唱音乐。光绪十年(1884年),最早的职业戏班是黄陂彭家冲的艾九爹和黄陂横店张面糊组建的两个戏班。每个戏班都只有七八个人,常演剧目也不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黄孝花鼓戏班首先进入汉口附近的沙口、水口两镇,在茶园清唱。1902年,花鼓戏开始进入汉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园,开创了楚剧进入城市演出的历史。汉口租界也成为黄孝花鼓戏进入汉口后得以发展的“摇篮”。

1922年,黄孝花鼓戏在艺术上逐渐接受汉剧、京剧、话剧等剧种的影响,逐渐吸收了各剧种的表演艺术技巧,采用一些京剧、汉剧的道具,演职人员也开始有了分工,剧目从演单边戏、小戏、折戏,转为演出情节曲折、故事连贯、有头有尾的本戏和连台本戏。1926年,黄孝花鼓戏以“楚剧进化社”的名义加入湖北剧学总会。湖北剧学总会负责人傅心一与李之龙(原中山舰舰长)等提议将“黄孝花鼓戏”更名为“楚剧”,这一提议得到一致赞同,遂将“黄孝花鼓戏”正式定名为“楚剧”。李之龙等人通过整理改编楚剧剧目,办楚剧培训班,对楚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提高了楚剧演员的艺术素质和剧目的艺术质量。抗日战争爆发后,一部分楚剧艺人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组成多个抗敌流动宣传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艺方针指引下,先后成立了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和一批县级专业剧团,楚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二、楚剧现状

历经“”浩劫,特别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娱乐方式的兴盛,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楚剧逐渐衰落。今天楚剧的生存环境和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截然不同,只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才能在这种夹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1、国有剧团2011年12月,随着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步伐,武汉楚剧院告别了事业编制时代。在转企过程中,政府对剧院给予政策性倾斜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增加了剧院人均拨款金额,支持剧院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群众,鼓励企事业单位购买演出,倾心培育和引导地方戏剧的演出市场。市文化宣传部门还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上免费宣传楚剧,推介院团,演出信息,从而在外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2013年,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武汉楚剧院的演出达到三百场左右,演出收入也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剧院将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了员工收入。但转企改制后,很多演职人员失落感强烈,思想动荡。一批优秀的、有成就的艺术骨干人才,纷纷提前退休,导致了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由于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周期长,招生困难,成才率低,楚剧声腔、表演技艺和代表剧目将面临失传的窘境,后继人才现状不容乐观。振兴的策略和措施仍遏制不了其观众老龄化和市场萎缩的颓势。剧院转企改制后如何符合市场规律,又保证其能够承担起传承和发展剧种的使命,兼顾企业利益和事业发展的双重使命,绝非易事。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演出市场、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剧种保护等问题,还需要做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2、民营剧团福星楚剧团成立于2001年2月,是一家民营专业戏曲表演团体,以原来的汉川楚剧团为班底,由湖北福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创办。该团现有演职员工38人,大多为专业剧团转制或艺术院校毕业过来,其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一人、国家一级作曲一人、编剧一人、导演两人、国家二级演员两人、资深舞台表演艺术人才14人、“90后”青年演员15人。剧团坚持深入建设工地、农村、社区和城镇演出,每年演出达300余场;由于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保证,建团至今先后创作大型现代戏4部,为基层群众演出近4500场,演出剧目达230余个,20余次在省、市乃至全国各类戏剧赛事中获得大奖。福星楚剧团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称号;连续多年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百团送戏下乡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湖北省唯一受到此类表彰的民营剧团。但企业创办的民营剧团的兴衰,仰仗企业的发展,更依附于企业家个人和集团领导的兴趣和追求。民营剧团只有足够的自主生存能力,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3、民间剧团金英楚剧团成立于2006年,有演员28人,其中男演员6人,女演员22人,平均年龄37岁,演员大多来自一些地方戏剧团解散或退休后过来的,具有一定的演唱功底。金英楚剧团常年在武汉平湖门地区大桥墩处演出,看戏不用卖票,收入全凭“打彩”。戏未开锣,便有演员在围观的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拉他们坐下看戏。演员穿梭于观众之间,递烟、倒茶,或陪着说话;戏开锣后,演员在唱戏和待客之间不断地转换着角色。更为有趣的是,有几个演员唱戏,长条凳上就会放几个装“彩钱”的筐子,观众会往自己熟悉或喜欢的演员筐里丢钱。“打彩”是楚剧演出的习俗,原指演出中,观众被剧中人物的悲惨遭遇和艺人的精湛演艺所感动,自发地往台上丢钱的行为。现如今,在平湖门戏班的演出中,很多的“打彩”已改变了它原有的性质,被异化为了“关系彩”“人情彩”。这种改变或回归,是楚剧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做出的调适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金英楚剧团就在这一特定的城市空间下延续、竞争与生存。

三、楚剧的发展对策

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地市县楚剧已经彻底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毋庸讳言,楚剧已被极大的边缘化了。地方戏剧如何生存和发展,是一次时代性的挑战。武汉楚剧院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1、以城市剧场为基地武汉楚剧院依托“楚乐戏苑”小剧场,加大楚剧的宣传力度,为楚剧观众提供了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剧院实行演出档期制度,坚持“节假日”、“双休日”演出,严格执行演出计划,提前公布月演出剧目及演员资讯。剧院每年在“楚乐戏苑”演出80多场,上演新剧目8到10台,观众近万人。剧院通过城市小剧场演出,锻炼了队伍,丰富了剧目,营造“楚剧戏窝子”。

2、占领农村阵地楚剧三小戏的格局接地气、更接近老百姓的生活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占据农村演出市场,楚剧就保住了发展的根本。农闲时分和春节、庙会、修撰族谱等民俗活动期间,楚剧院每年都到农村演出场次170多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收入的增加,搭台唱楚戏,渐渐成了新的农村文化风俗,楚剧的演出空间也越来越大。

3、打造楚剧精品剧院改制后,武汉楚剧院始终坚持艺术创新,把出人、出戏、出精品作为发展的中心,先后推出了《回乡过年》、《你是一条河》、《三月茶香》等精品剧目,多次获得“文华编剧奖”、“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这些楚剧精品,不仅受到专家、领导和观众的赞誉和肯定,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

4、搭上公共文化服务的快车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明确了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和培育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力量相结合的建设,明确了购买主题、内容、指导目录,完善购买机制、提供资金保障、健全监管机制和加强绩效评价,各部门、各层次的衔接与配套都具有可操作性,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楚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2014年11月,“孝感市楚剧展演活动”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给孝感市各楚剧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孝感作为楚剧的发源地,目前有7家专业楚剧团和大量民间楚剧戏班,它们活跃在街头广场、社区村镇。这些剧团和戏班不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成为楚剧院团的练兵大舞台,更是孝感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孝感市通过整合专业艺术人才和群众文化骨干,成立楚剧艺术辅导团,到学校、社区、企业、文化场馆举办剧艺术辅导班、票友联谊会,发现艺术新苗,传承楚剧艺术,为楚剧培养更多的年轻观众,也为把孝感建设成楚剧之乡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作者:鲁勇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楚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zgxjzz/68766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