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拉威尔管弦乐配器分析范文

拉威尔管弦乐配器分析范文

时间:2022-05-29 10:15:10

拉威尔管弦乐配器分析

《艺术探索杂志》2015年第一期

一、主题材料的特点

(一)各主题的特点与音色设计引子(1~11小节)以弦乐组拨奏和竖琴演奏首先对整首乐曲的西班牙民间音乐舞曲节奏作了预示。在此基础上,主题音调加入了大管,在音色上为主题的出现作了准备。这个典型的节奏及其特有的音色组合在之后的音乐发展中时常作为连接或背景出现。主题材料a(12~22小节)由双簧类不同调的乐器独奏并互相衔接进行陈述,主题尾部作为补充部分由单簧管转接。弦乐组作为背景层以主题节奏动机与引子中节奏的组合为主体。长笛、单簧管、竖琴等其他乐器以点状方式出现作为节奏点的支撑。因此主题材料a使用了独奏乐器纯音色设计。主题材料b(31~43小节)在形态上与主题a十分接近,二者头部动机前4个音基本一致,之后才有所区别。可以说,b主题是a主题的派生,其节奏型出自a主题尾部的节奏型。主题b由两个乐句组成。开始两小节采用了乐队的全奏,并且主题声部采用第一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八度重叠的混合音色。随后乐器有所减少,但仍采用混合音色。再现部中,主题b有过两种音色上的设计。第209小节的主题头部片段由大提琴在p力度下独奏。第218小节开始以主题动机的末尾音作为切入点进行旋律大跳,以此推动音乐的情绪发展,并采用木管乐器与弦乐器混合的音色,整个乐队处于全奏的状态。主题材料c(53~58小节)派生于作品开始时的节奏音型,并与主题b相结合,采用长笛吐音演奏与竖琴快速拨奏的音色组合。这个音区,长笛音色比较黯淡,不明亮且不易强奏,正符合音乐的需要。为了使长笛在演奏吐音时节奏点更清晰,作曲家加入了竖琴的音色,使得略微黯淡的长笛音色增加了几分亮度。主题材料d(72~98小节)采用大管的独奏音色,共包含四个乐句。其最大的特点是几个乐句之间采用了“鱼咬尾”的方式:前一乐句的结束音是后一乐句的初始音,四个乐句头部的音型也基本一致,相互间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每两乐句之间有以弦乐+竖琴+打击乐器演奏的部分,这里弦乐组的每一个声部都进行了较多的分部演奏,配合实音、泛音的演奏,与竖琴+色彩性打击乐器相结合,进一步表现主题乐句所要展现的意境。所用材料为引子中的节奏型,时值上有所扩大。主题材料e(105~120小节)以“鱼咬尾”的方式承接主题d,开始音为主题d的结束音,采用中提琴+大提琴+大管八度重叠的混合音色,这样的组合使音色更加浓郁。在再现部中,主题e(211~214小节)则以另一个面貌出现。时值上进行了大幅紧缩,音色变为英国管+大管的组合方式,这种组合在音色上与之前弦乐与长笛的组合有共同点。可以看出,作曲家仍希望此处与之前音色保持一定的联系,配合ff的力度设置,其获得了全新的性格。

(二)主题间音色的关系由表1可见,作曲家在安排主题间的不同音色时还配合了力度的设计。如主题b与c都采用混合音色,但不同的是,主题b是ff力度下乐队全奏的音色混合,而主题c是长笛在柔弱音区与竖琴弱力度的混合,二者都能达到音色对比的效果。再现部中再现的主题与第一次呈示相比,改变了配器方式。力度设计方面,作曲家始终追求音乐进行中力度的大幅度对比,不仅各主题间存在较大的力度对比,而且主题内部的力度也有大幅度的变化。如主题a1呈示时与再现时力度都存在由p瞬间到f-ff的过程,再现部主题c1也在略微进行了p-fp的变化之后瞬间进入ff的状态。作品的结尾是作品的最高点,以乐队全奏的方式保持写法上重复的特点。再现部中主题c1与主题a1得到了音色再现(c1略有变化),由于省略了主题a的再现,因此主题b头部动机再现时采用了大提琴独奏音色的设计,以此与作品开始时的纯音色构成呼应,整体上实现了音色的短暂再现。宏观地看,整部作品的配器结构为纯音色─混合音色(p-ff)。各主题在体现个性的同时弱化了共性,实现了二者的平衡。笔者推测,作曲家就是想通过对带有共性主题的钢琴作品进行管弦乐改编来体现其精湛的配器造诣的。

二、作品局部的配器特点

(一)与钢琴谱配器的不同由于作品的管弦乐版是作曲家在钢琴版本基础上改编的,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将两个版本的乐谱进行对照,以探寻作曲家的配器思维。作品第34小节开始第4拍到第6拍在钢琴谱中是3个八分音符,管弦乐中作曲家将第4拍变为了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作为该小节第2拍三连音的连续。与钢琴谱相比,增加了音响节奏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更生动。第182~188小节与钢琴谱有较大区别。第182小节配器时去掉了钢琴谱中的十六分音符律动,采用声部间八分音符的转接;接着,钢琴谱原本仅2个小节的音乐(右手三度双音节拍内部华彩式进行)在管弦乐谱中扩展为6小节(183~188小节),作曲家将华彩进一步扩大,采用木管组乐器以颤音演奏八分音符,使音乐具有钢琴版中无法达到的音乐效果和情趣。

(二)巧妙的音色转接音色转接是配器中的常用手法。《丑角的晨歌》中这一手法的运用可以看出作曲家对管弦乐器音色的出色掌握。第44小节开始,加弱音器的小号演奏十六音符三连音与八分音符相间的材料,过程中有p-ff-p的力度变化。最初是小号的数量由1支变为2支;第50小节ff处增加了3支圆号;第51小节圆号变为阻塞音演奏,配合圆号数量的减少音乐获得渐弱的效果;第53小节完成了由阻塞音圆号音色到长笛音色的转接。由于音符演奏速度较快,圆号在正常吹奏情况下,即使是弱力度也很难与长笛很好地衔接。作曲家在转接前的两小节使用了圆号阻塞音,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使音色过渡自然流畅。

(三)不同声部的不同演奏使音响浑然一体第106小节开始,第二小提琴声部以颤音、圆号以长音阻塞音、加弱音器大号以长音、竖琴以切分音的方式共同演奏同一材料,构成背景层。第108小节开始,由于音响力度上的需要,木管乐器接替了铜管乐器长音的任务,使主题e的进入更加清晰。竖琴声部保留了钢琴谱中的织体节奏形态,第一小提琴声部与木管乐器分别采用不同的形态,目的是使背景声部浑然一体。《丑角的晨歌》丰富的音响色彩、多变的节奏、细致的声部安排体现了拉威尔对管弦乐队的熟练掌握,他对于作品配器反复推敲,精心雕琢,充分发挥了管弦乐的色彩。

作者:刘璇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拉威尔管弦乐配器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ystszz/6726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