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数字化技术对文艺的影响范文

数字化技术对文艺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2-04-08 03:43:21

数字化技术对文艺的影响

《云梦学刊杂志》2016年第一期

摘要:

艺术是时代的反映,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势必对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诸多新的可能。数字化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创作语言、审美思维、表现手法、审美接受以及艺术的传承、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影响。

关键词:

数字化;艺术;创作语言;审美思维;艺术传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艺术是对时代的反映。我们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受益于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电子、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日益成为获取信息最佳最快的渠道,其跨地域性、可交互性、全天候性使其在各行各业的竞争中具有不可抗拒的优势。信息化发展迅猛,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政府、团体、公民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文艺创作、生产、传播、组织也影响至深。与时俱进,顺应信息化时代,以信息化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文艺数字化,拓展艺术的创作、组织、传承保护和传播的方式,同时迅速、快捷、全方位地满足公众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需求,已成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和趋势,意义十分重大。人类历史上,艺术的革新往往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科技与艺术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虽说是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但二者具有相互渗透性。科技的进步改变了艺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技的发展不仅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也拓展了艺术的视角、创作语言与表现空间,并对艺术的理念、表现方式、创作过程和结果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字化技术正引发各大领域的变革。数字化就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线条等信息转换为可以用“0”和“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Byte(比特)字节。信息技术发展到今日,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转换进入计算机处理,由此打破了信息间的媒介差异,进而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实现多种媒介物之间的信息交互,也更便于各艺术种类之间进行跨领域的渗透和转换。数字化正带来艺术语言、结构、形态、审美、表现工具、表现材料和表现手法等全方位的变革。

自由是艺术的本质,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时空和媒介的差异,开创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自由时代,从而与艺术的自由本质高度契合。笔墨纸砚、金属、石材、器乐等传统的艺术媒介都会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是无法随意进行分解、替代并重新排列组合的相对固定的物质实体,但将其转化成全部基于“0”和“1”的数字信息后,却可以自由进行分解和组合。“所谓数字性,就是克服、消解了传统艺术媒介的种种物质特性,用‘数字’‘比特’来替代‘原子’物质作为新的艺术构成材料、新的艺术媒介工具、新的艺术表达方式”[1],故而通过数字技术将有体积和重量的三维实体全部变成无体积、无重量的数字“0”和“1”,艺术创作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想象、审美趣味来创造出任何一种他能想象得到的作品;通过对无数个非现实的、非实体性、可以无限复制再生产的智能化的“0”和“1”进行排列组合,来模拟性、虚拟性地使用多种艺术媒介。一旦传统的物质媒介经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后,基于“比特”数字信息就可以任意进行分解、排列、组合的特性,使艺术家能克服传统艺术媒介的种种物理特性,用数字“比特”替代“原子”的物质,将虚拟化的数字“比特”作为新的艺术构成材料、新的艺术媒介工具、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自由随意的“折解”“排列”“替代”“插入”“重组”“组合”和“转换”,[2]达到传统艺术语言无法想象的“含三千大千世界于一毫端,于一毫端显三千大千世界”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艺术家的创意。

数字化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全新解放,有如老子的“道”,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其中有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艺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形式得到全新的扩充和演绎。一方面,传统的声、光、色等艺术语言元素更丰富多彩:数字化声音具有可编辑的特性,使得声音的形态、种类更加丰富;数字化色彩对颜色的区分更加敏锐详尽、细致入微且更为系统;数字光线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随意调配,智能化的声、光、电等数字艺术语言的组合,可以生成让人眼花缭乱、心驰神往的特效,更是丰富了艺术表现的语言,达到传统艺术难以企及的多元性。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新媒体又带来了传统艺术所没有的新的语言元素,丰富了艺术表现的语汇,如互动性的“交互元素”“导航元素”“虚拟元素”[3]等。这些前所未有的艺术语言和形态给人带来新鲜、刺激、震憾等新的审美体验。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前人想都不敢想的艺术作品,实现对超现实魔幻世界的大胆想象和描绘。

数字化艺术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使用最多。随着数字化影像的兴起,传统观念上的图片、影像、声音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影视艺术工作者表达影像艺术的方式彻底改变,就像作家随意选择字、词、句、段落来编织故事一样,数字影像艺术可以根据艺术家的创意,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剪辑编织动作、声音、色彩、光线、影像等元素,模拟现实,或者创造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场景,从中寻找、发现最恰当的形式来充分表达其主观创意。没有数字技术,《指环王》《哈利•波特》《霍比特人》《阿凡达》《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记》《后天》《未来水世界》《地心引力》《捉妖记》等展现科幻玄魔、异类生物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无从谈起。这些影片,除了少部分真人真景拍摄外,其余全部采用电脑数字技术完成。而动画片《冰河世纪》《狮子王》《千与千寻》等,更是“无中生有”,那些在现实中无法通过拍摄来实现的精灵、怪兽都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得到奇妙的呈现,那些完全由创作主体的想象力和数字技术来掌控和调节的艺术形象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用数字虚拟现实的虚拟技术VirtualReality(VR),通过把现实环境的数字信息编制到计算机,利用高科技手段构造出逼真的“虚拟环境”,可以使参与者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的“真实”场景的感觉,能带给接受者一种“在场”感,极大地拓展了接受者的审美感受。相应地,VR技术在环境规划、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音乐创作、舞美灯光、影视剧制作、动漫设计等艺术领域,成为最吸引人的工具之一,其即时性、互动性、可修改性,既可避免传统方式在设计、制作和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又能有效地降低成本。[4]在数字技术未介入艺术领域之前,艺术家与欣赏者、艺术作品与接受者是相互分离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艺术家、艺术品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接受者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参与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提出建议,指出创作的不足之处,促使甚至帮助创作者进行修改。很多大受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便是在作者与读者的即时互动中完成的。如果说传统的文学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想象存在一个预设的读者,那么,数字化的网络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就能随时随地接受读者对作品的批评、建议和阅读反馈,甚至有读者能帮助作者进行修改,提供一定的创意。在这里,想象中的读者具体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人,很多网络文学作品还没全部完成,就已经“火”起来,有了大量拥趸,并被改编成影视戏剧作品。VR所具有的临场参与感及交互能力还能将静态的艺术———如油画、雕塑———转化为动态的,将二维的变成三维的,使接受者更好地欣赏艺术家的思想艺术。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油画名作《雅典学院》被德国一位计算机艺术家进行了立体重构和环境模拟之后,欣赏者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古希腊文化。

数字科技与艺术结合,产生了新的数字艺术类型,有数字绘画、数字影像、数字动画、数字电影、数字音乐、数字设计、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动态雕塑(KineticArt)、光效应艺术(OPArt)、激光和全息艺术等。同时,数字科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创造空间,带来全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语言体系,也带来了艺术审美标准和审美形式的深刻变革。在数字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艺术专业已将VR技术与艺术设计作为课程模块列入教学计划,将以建筑漫游、网上展馆展厅、全景浏览、交互设计、Web3D等作为入口,为我们打开如梦似幻的艺术之窗。

中国历来注重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保护,然而,以往对于文化艺术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基本以文字和图像为主,以竹简、纸张、石料、布帛等材质为载体。很多重要的文化典籍在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损毁严重,有的都没能流传下来。《黄帝外经》《乐记》等都已失传。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人们为此争论不休。而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无法用文字表示的活态的艺术形式,很多都已失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霓裳羽衣曲》的音乐和舞蹈均已失传,只能成为美好浪漫的传说。音乐史上著名的乐曲《广陵散》也失传已久。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善弹此曲,他临刑前,三千太学生联名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而未获许,使“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嵇康临终前索琴弹奏该曲,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死后,《广陵散》成绝响。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才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再现,但其意境已相差甚远……类似的永远的遗憾数不胜数。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记录形式和载体的发展,文化艺术的记载和传承已经从纸张和文字进入到了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时代。数字化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艺术提供了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使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手段、方式和方法都得到了拓展与衍生。文艺数字化不仅仅是日新月异的社会潮流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成为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的新课题。

数字化技术为文化艺术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存储、编辑、管理和再现手段。通过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采集方式,把文字、图片、音乐、照片、影像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在磁盘、光盘、计算机硬盘等介质上,可以无限次地精确复制,避免了书籍生霉、碑刻风化、录音磁带失真、录像带老化等问题[5]。全息、多维的数字化图像复制技术与传统的印刷术、照相术相比,更高速、更清晰、更逼真,不仅能复制、储存古今中外海量的文化珍品,长久地保存,而且所占空间极小,一张薄薄的光盘就可以涵盖一所图书馆所有典籍的内容,携带一张光盘,就相当于随身带了一座大型图书馆。在复制过程中,还可根据作品的内容,配以声、光、色、图,全方位、立体、多维地传达艺术作品的意境。如经数字化图像复制显示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融入了数字化复制者的再创作,比我们仅从二维平面的画作、诗集和散文集中得到的审美体验更为立体和丰富。通过建立相应艺术门类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便于接受者方便快捷地检索古今中外所有艺术门类的文艺作品,并能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获取相应的文艺数据,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欣赏、学习、研究和共享。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走在了前面。早在1990年,美国就启动了“美国记忆”计划(AmericanMemory),以数字化方式整合建国两百多年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此之后,又开始实施“下一代互联网”(NGI)计划,力求通过大范围的科研协作,实现科研成果共享、提高科研效率;在互联网连接速率提高到今天的100倍到1000倍的基础上,还通过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提高教育质量。[6]

1998年,在我国刚刚开始接触互联网不久的时候,法国就已经启动了“文化精品数字化”(JOUVE)项目,法国文化部每年投入8100万法郎,对来自图书馆、档案馆、大型博物馆和文献中心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完成了“e-Japan”的战略之后,又于2004年推出了“u-Japan”的战略目标,计划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实现知识共享的社会环境。2002年,中国台湾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数位典藏计划”,之后又结合数字资源的社会推广,开展了“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计划”(2008-2012年),总规划投入约18.54亿元人民币,力求通过文化资源与科技的结合,为台湾带来文化、经济、科研、教育、民生等全方位的发展。[7]

如果我们想欣赏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那绝非易事。为了保护它,意大利米兰存放壁画的教堂每天都严格限制参观的人数,往往需要提前两到三个月在网上预约,好不容易预约上之后,每个人的参观时间只有短短十来分钟,很难满足人们对画作进行细节的观摩、欣赏和学习的需求,让人徒生遗憾。而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虚拟交互技术和视景仿真技术,可以再现、修复和复原已遭损毁的文物、建筑、雕塑、画作等,使其重现,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采用幻影成像、裸眼3D技术,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欣赏的审美体验。受现实条件限制,人们不能亲身前往参观欣赏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或无缘得见的艺术珍品,都可借助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媒体,随时随地欣赏,同时又有利于保护原作因观赏者过多而造成人为损毁。我国的“数字敦煌”工程,将敦煌艺术瑰宝进行数字化,通过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及光学测量技术,把莫高窟的建筑外形、洞内雕塑和壁画等一切文化遗迹的材料、纹理、质地等数据信息保存到计算机中。这些数字化成果可以存储在电脑硬件上,达到永久保存信息的目的。通过敦煌石窟虚拟漫游与壁画复原系统,不仅让不可再生的敦煌石窟文物得到了数字化的保存、重现、保护和修复,而且可以利用这套技术建立“虚拟窟”,[8]让每个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每一个洞窟,欣赏敦煌艺术的神韵。类似“数字敦煌”的数字化艺术工程在完成之后,能够将文化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集于一体,平衡旅游文化开发和历史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国内很多机构都开始重视对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圆明园、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联等都已经启动实施数字化工程,通过数字化处理,推出让人有如身临其境的大型虚拟现实作品,可以进行交互体验的App。“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助数字化技术,古老的传统文化变得更时尚,也更加平易近人。试想当年若有了今日的数字化技术,现场抢救记录下《广陵散》,嵇康也能含笑九泉,死而无憾,而古今中外无数消弥于历史长河之中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也能跨越时空和物理介质的隔阂,融古今于一体,与今人进行对话,从而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艺术宝库和精神生活。

作者:胡艳琳 单位:中国文联

被举报文档标题:数字化技术对文艺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ymxkzz/69079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